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 通俗文学言情小说

通俗文学言情小说

发布时间: 2022-05-11 21:16:06

㈠ 台湾通俗文学创作概况是怎样的

通俗文学一直在台湾当代文坛占据着重要一席。自20世纪二三十年代从大陆流入并畅销于台湾岛的武侠、言情小说至现今已达八十余年之久,起起伏伏却始终充溢着旺盛的生命力。

一种文学现象的设立,当与其所处的社会背景和文化氛围有着密不可分的客观联系,当然,也由其自身特性所决定的。尤其通俗文学在台湾60年代那场社会经济结构变迁下的商品潮的冲击中,作为精神产品的文学骤然卷入商品经济的巨浪中。文学作品的精神目的要受“市场规律”所制约,物质生活决定精神文化也是一种文化消费的需求,一种寻求精神刺激、化解内心苦闷、填补心灵空虚、猎取奇特梦幻等等为打发时间的消遣文学的应运而生,必然带来强大的市场经济效益。如以爱情婚姻为描写题材的言情小说,因大多出自女性作家之手、凭借女性独有的文化心理与气质,着力构筑虚幻飘渺的爱的世界,用缕缕忧伤的丝线编织着缠绵悱恻的感情梦幻,不仅打动了青春期的少男少女,也让具备高学历却赋闲于家的富家太太们掩卷不舍;再如武侠小说,那高超武功、儿女情长、非常男女、呼风唤雨的义士等等人物的刻画,无疑获得了多层次、多群体读者的青睐——松弛心理,企求得到精神上刺激或情感上愉悦的公职人员;填补内心的空虚,追寻奇特而迷人的梦幻的城镇小市民;处在青春的跃动时期,倾心英雄与美人并得到生理与心理上满足的青少年。总之,通俗文学所具备的大众文化品格与大众文化消费心理的一致性为通俗文学提供了滋长的苗床,所以它的出现与流行是大众文化的必然产物。

㈡ 言情小说都又一些什么特点

装帧设计:琼瑶时代的小说封面多是一张清纯可爱的美女图搭配天空、城堡、鲜花、蝴蝶等美好事物的综合体,颜色单调,排版简单,甚至大部分的书连目录都没有,版权页之后就直接回归正文,如有插图也是潦草粗糙的那种,几乎无法满足现代人的欣赏水准;而时下的言情小说则非常看重装帧设计,尤其封面设计已经成为出版流程中单独存在的至关重要的环节,因封面风格不新颖、不到位而需要重新制作的书很多,制作工艺也是五花八门,烫银、UV、磨切都属于通常使用到的一些工艺。除了封面之外,目录、内文排版、插图、腰封等都需要专门的设计,使得整体感觉更符合现代年轻人的阅读需求,具有更高的收藏观赏价值。

字数设置:这是一个很大的变化。琼瑶时代的言情小说通篇对白,场景氛围的描写不够充分,每一册的字数也大多在10万字上下,轻薄的一本,席娟时期的作品更是如此,随着改革开放的到来,速读时代也纷沓而至,读者能接受的就是简单直接,无需铺垫的爱情描写,言情小说逐步走向娱乐时代。而新时代的言情则需要考虑更多读者的需求,目前市场上的大部分读者口味非常杂,非常挑剔,单纯的言情小说已经满足不了她们的需求,简单的结构、极少的主人公也不能取悦她们了,因此现代的言情小说加入很多因素,需要构筑一个庞大的体系去讲述一群人的爱恨情仇,这个时候作者对场景转换、人物设置、氛围烘托等能力就上升了很多,字数也必须超过20万字,甚至上下册来表达完整的故事情节,开放式的结尾给读者更多想象空间,加入都市、历史、武侠、穿越等新鲜元素去丰富作品,成熟的作家们开始谋划自己的大制作。

“大言情概念”:现代言情小说里所阐述的故事已经不拘泥于爱情部分的表达,加入了友情、亲情、人与人之间复杂交错的情感纠葛,以及对人性、对未来的深刻思考。正如桐华所言,她的《云中歌》创作源头来自儿时与女伴之间发生的关乎成长、关乎友情、关乎爱情、关乎人性中承诺、伪善、信念等一系列的亲身体会,再赋予作品历史的背景,加入国恨家仇的更高层次的情感,使人物性格更饱满,故事情节更有意义。藤萍成名作《九宫舞》系列奠定了她写武侠言情的极高地位,沉寂五年后的大长篇《狐魅天下》,文笔优美、情节跌宕起伏,书中人物繁多,你不能忽视任何一个出场者,藤萍小说中的主人公多是具有女性唯美特征的男性,本书依然如此,所以那种言情更加内敛深厚,将男人之间的各种情感表达得淋漓尽致,尤其擅长表达男人因欲望而生出的各种思想,以及所表现出来的疯狂的心性、孩子气的幻想、我行我素的顽固及不可理喻的执着。这种情感说小很小,说大也很大,因为他的想法而影响了周边一切事物的变化,这也是作者想表达的一种大言情的概念,欲望可以改变一切。

㈢ 谁能告诉我当代10个通俗文学作家和10部通俗文学作品

(1)金庸:《鹿鼎记》(武侠)
(2)古龙:《多情剑客无情剑》(武侠)
(3)琼瑶:〈窗外〉(言情)
(4)梁凤仪:〈芳草无情〉(言情)
(5)倪匡:〈卫斯理系列〉(科幻)
(6)二月河:〈康熙大帝)(历史)
(7)邓友梅〈那五〉(社会)
(8)冯骥才〈神鞭〉(社会)
(9)郑文光〈飞向人马座〉(科幻)
(10)刘子龙〈中国神探〉(侦探)

㈣ 那部长篇言情小说是中国现代通俗文学的开山之作

《海上花列传》是中国文学古今转型的一个鲜明的标志。从题材选择、人物设置、语言运用、艺术技巧乃至发行渠道,都显示了它的原创性才能,也说明了中国文学即使没有外国文学思潮的助力,也会走上现代化之路,我们民族文学自身就有这种内在的动力。《海上花列传》作为通俗小说的优秀代表作比精英文学早四分之一世纪就悄悄地为中国文学开拓着现代新垦地。《海上花列传》在中国文学史上可说是光芒四射的。至少有四位大师级的文学家——鲁迅、胡适、张爱玲以及刘半农,他们都给予它高度的评价,是公推的中国现代通俗文学的开山之作。不过要说言情长篇小说中的开山之作,还是张资平的那部《冲积期化石》。这两部一个是中国现代通俗文学的开山之作,一个是中国言情小说的开山之作。

㈤ 谁被视为旧派通俗文学中社会言情小说的集大成者

张恨水。
旧派通俗文学取得现代性的路程是漫长的,是一种渐变,这和30年代中叶,以上海为标志的现代性城市的基本成型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张恨水在30年代发展成为社会言情小说的集大成者,经过自觉的改革,创立了现代性的章回小说体式,他也就成为了现代通俗文学的大家。
张恨水原名张心远,出生在江西广信一个小官吏家庭,原籍安徽潜山。1914年在汉口为小报写补白,开始用"恨水"的笔名,语源于南唐李后主的《乌夜啼》"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1924年发表第一部有影响的长篇小说《春明外史》,开始真正踏上通俗文学的创作之路,随后一发不可收,一生创作了一百多部中长篇通俗小说,发表的文字超过了二千万,以抗战为界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前期他更多的是把文学当作"高兴时的游戏或失意时的消遣",代表作有《春明外史》、《金粉世家》、《啼笑姻缘》等;抗战爆发所造成的民族意识空前统一的文化局面,使张恨水通俗小说的雅化飞跃到了一个新的阶段,创作呈现出了新的风貌,其后期代表作有《八十一梦》、《魍魉世界》、《五子登科》等讽刺小说和《水浒新传》、《秦淮世家》、《丹凤街》等历史、言情小说,其中尤其以讽刺小说获得了较大的成功,并且得到了新文学界的高度首肯。

㈥ 说起通俗文学,你会想到哪些作品

俗文学指除了历史上的民间文学以外,还包括现实创作的通俗化﹑大众化,具有较高的商业价值,以满足一般读者消遣娱乐为主要目的的文学作品。又称大众文学﹑俗文学。与严肃文学﹑雅文学相对而言。

金庸,古龙等人的武打小说,琼瑶等人的言情小说,比较简单的,咱们看的懂的。

㈦ 暗恋桃花源剧本属于通俗文学作品吗

暗恋桃花源》是由台湾戏剧教父赖声川在1986年以戏中戏的形式创作的戏剧,具有典型的现代剧场艺术体色的作品,其演出的方式是采用集体即兴的形式搬上舞台的,它并不是以1种固定的台词生搬硬套的呈现给观众,而是在排练过程中,演员在导演的领导下进行集体的即兴的创作,根据粗线条设定的情节或人物以及演员自身的生命体验、生活见闻来继续发展情节和人物。这样的创作方式摒除了传统的“剧作家编剧,导演排戏,演员演戏”的模式,改为采用导演构筑剧情构架,引导演员相互之间的思维激荡,彼此撞击,即兴创作,进而提炼出演员生命中精粹的经验,以十足的戏剧原创力来丰富作品的内涵。

《暗恋桃花源》以“庞大的架构和形式上的实验性”而成为台湾当代剧场艺术创新的代表,这主要体现为剧中的2个故事交叉的复式结构。它呈现给观众的是2个不相干的故事糅合在一起的复式结构。2个故事,1个是以《暗恋》为主题,讲述东北流亡学生江滨柳,在上海与云之凡发生了一段刻骨铭心的爱恋,最后因为时局的关系而流落台湾,娶妻生子,在病危之际渴望能够再次见到他念念不忘的情人的悲剧。而另1个故事则是以陶渊明的《桃花源记》为蓝本,讲述的是主人公老陶因不满妻子和房东袁老板的私情愤怒至上游打鱼,而误入桃花源,并在那里对爱情有了新的领悟,从而下山接妻子上山“避世”的喜剧。看起来完全不着边际的2个故事却因为演出场地及时间问题而不得不同台同时彩排,从而引发了一系列的笑话。同时也反应了当时台湾管理的混乱情况。

所谓结构,就是剧作家在一定的舞台的时间、空间内如何安排戏剧冲突,组织动作发展的问题。

在《暗恋桃花源》剧本中,导演使用了套层结构,即戏中戏的形式。 整个电影在一个大故事(两剧团争剧场)的故事之下又有两个话剧的演出。我们 注意到,《暗恋桃花源》讲的是“现在”。对全片来说,电影时空几乎是和现实时 空同步,“暗恋”讲的是“过去”,是戏中戏之一,它的舞台时间主导了影片的电 影时间;“桃花源”讲的是“遥远”,是戏中戏之二,它的舞台时间主导了影片的 电影时间;而当两剧组同在舞台上并发生冲突时,是戏本身,一个不断来寻找刘子骥的女人暗示了影片基本电影时间架构的现在时态。这种套层结构的使用很明显,就是让片中片/虚构中的虚构与影像叙事的另一部分/虚构中的真实形成两相 对照的镜像文本,他们彼此折射、彼此包容与说明,以及另一互文本的方式构成同一文本叙事。也就是说,实际上两个话剧起了结构上互相支撑,文本上互相解读的功能。正是因为如此,我们才会坚持认为不能将其中任何一剧单独拿出来分解。

其次,《暗恋桃花源》戏中戏的设置稳中求变,将戏中戏与复合主题、双线索相结合,剧本三线并进、内外共举的处理方式,可以说是对戏剧本身的一次探索。

最后,戏剧《暗恋桃花源》所讲述的是三个故事,将戏中戏与复合主题、双线索相结合。让观众很容易的解读出来《暗恋》和《桃花源》的关系,即互相对照。桃花源中武陵即暗恋中作为凡人的江滨柳的生活,而桃花源则是江滨柳心中的云之凡。按照赖声川的说法,《桃花源》是补 充说明《暗恋》的,也就是说, 《桃花源》是《暗恋》的又一个结局,《桃花源》 的最后袁老板和春花陷

㈧ 通俗文学包括哪些

通俗文学包括:

1、小说,小说是通俗文学的重要载体之一。小说中的通俗文学是满足社会上最广泛的读者群需要,适应大众的兴趣爱好、阅读能力和接受心理而创作的一类小说。

2、戏曲,戏曲也是通俗文学的重要的形式之一。戏曲强调表演性,往往能给观众视觉和听觉方面冲击和享受,老少皆宜,特别是在古代广泛受到市民阶层的喜爱。

3、相声,相声通过表演者的口技和语言能力,达到娱乐的目的。雅俗共享,适合广大人民群众,相声是通俗文学的主要表现形式之一。

4、小品,小品是通俗文学创造比较快捷的品种之一,主要通过讲述人生百态,以达到娱乐人民、赞扬或批评社会某种现象的目的。

5、影视作品,大部分影视作品也是属于通俗文学的范畴,且属于传播速度最快,最受广泛群众欢迎的文学通俗形式之一。



通俗文学矛盾:

中国的“通俗文学”在今天是获得了巨大的合法性和确定性,上接唐传奇、宋话本、明清的章回小说,中承晚清之谴责与黑幕,到张恨水、程小青、李寿民等等,再到是金庸、古龙和琼瑶,如果算到如今这个“网络时代”,就有安妮宝贝等作者。

“通俗文学”成了一个一脉相传的伟大的传统,在这个传统中,形成了自己的古典,自己的过渡和自己的现代化进程。在这个通俗文学的现代化进程当中,赵树理,包括后来的山药蛋派,包括后来的黄子平意义上的“革命历史小说”。

对于“八大样板戏”,范伯群先生的看法是:总算是用行政手段推行而达到了极致,可以说达到了全民‘大普及’,但这些作品的创作既不符合创作的内在规律,也无法进入民众的心灵。

㈨ 谁能介绍一些通俗文学小说

侦探类的推荐阿加莎克里斯蒂的《无人生还》(神作! 强烈推荐!)《abc谋杀案》《沉默的证人》《复仇女神》
探险的话可以看看斯蒂芬金的《宠物公墓》《死光》
丹布朗的《数字城堡》《骗局》《天使与魔鬼》(《达芬奇的密码》姐妹篇)
都不错~

热点内容
三国演义经典小说 发布:2025-08-16 07:57:58 浏览:457
武动乾坤2小说免费阅读全文大全 发布:2025-08-16 07:57:24 浏览:874
经典小说女生喜欢的 发布:2025-08-16 07:44:52 浏览:67
男主霍炎霆女主顾云舒重生小说 发布:2025-08-16 07:43:02 浏览:365
经典小说我国 发布:2025-08-16 07:41:43 浏览:334
得到毁灭神格在都市小说 发布:2025-08-16 07:08:19 浏览:23
网络小说主角叫赵东 发布:2025-08-16 07:07:44 浏览:66
直男是游戏小说 发布:2025-08-16 07:02:06 浏览:262
跟战争有关的短篇小说 发布:2025-08-16 07:02:06 浏览:929
假可怜小说全文免费阅读无弹窗 发布:2025-08-16 06:51:16 浏览: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