箭木之毒言情小说
⑴ 箭毒木有哪些特征
我国西双版纳地区的傣族人,习惯用箭毒木的毒汁制造毒箭打猎。这种毒箭杀伤力很强,野兽一旦中箭,见血即死,因此人们叫它“见血封喉”。
箭毒木是一种高大常绿乔木,属桑科植物。树高25—30米,树干通直,树冠庞大。叶呈椭圆形,有十几厘米长,春夏开黄花,秋结紫黑色肉果,有蜜味花芳。树皮和叶子中有白色的乳汁,内含强心甙,有剧毒。如果进入眼中,眼睛顿时失明;一旦进入血液,能使肌肉松弛,血液凝固,心脏停止跳动。
1859年,英国军队入侵东印度群岛,婆罗洲的土人把芦苇薄片的一端削成箭头,蘸上箭毒木的汁液射向来犯者,英军纷纷倒毙。在美洲、非洲和欧洲的土人,都有用这种毒汁制造武器来抵御外来入侵者和捕猎野兽的历史。由于箭毒木的毒性强烈,有人称它为“死亡之树”。这种树木具有药用价值,已被我国列为国家三级重点保护植物。
箭毒木大多分布在赤道附近的热带地区,我国的海南岛、云南和广西、广东等地也有少量分布。
⑵ 箭毒木是一种剧毒植物吗是我们常说的哪种树
箭毒木是一种剧毒之物,是常说的见血封喉树。
见血封喉,又名箭毒木,多生于海拔1500米以下的雨林中,乔木,高25-40米,胸径30-40厘米;具乳白色树液,树皮灰色,春季开花。是国家三级保护植物,是一种剧毒植物和药用植物。
箭毒木的乳白色汁液含有剧毒,一经接触人畜伤口,即可使中毒者心脏麻痹,血管封闭,血液凝固,以至窒息死亡,所以人们称它为“见血封喉”。
(2)箭木之毒言情小说扩展阅读:
见血封喉多生于热带季雨林、雨林区域,热量丰富,长夏无冬,冬季寒潮影响微弱,年平均温多为21-24℃,最冷月平均温在13-17℃以上,极端最低温在0-5℃以上。
大寒潮南侵年份桂西南至粤西可出现短暂0℃以下低温,年降雨量1200-2000毫米,干湿季分明或不太分明,空气湿度较大;年平均相对湿度在80%以上。在花岗岩、页岩、砂岩等酸性基岩和第四纪红土上,土壤为砖红壤或示红壤,pH值6.8-7.7。
⑶ 蝴蝶与箭毒木在哪看
LOFTER。
《蝴蝶与箭毒木》是白鹭成双写的一部同人文小说,发表在LOFTER平台上,只要下载这个app即可免费阅读。
《蝴蝶与箭毒木》讲述了意外进入振华高中的普通学生董晴和“学霸”李嘉成为了同桌,他们共同成长,经历分离又重逢的一系列故事,将怀旧记忆写到了极致。
⑷ 箭毒木的毒有没有解药
箭毒木有解药,解药是红背竹竿草。
箭毒木虽然有毒,却是有解药的,它就是红背竹竿草,是箭毒木的唯一解药;
红背竹竿草,别名加独树、加布、剪刀树,叶红绿色,植株细长,生长于我国云南西双版纳热带雨林中,是世界上最毒植物——见血封喉树,又名箭毒木的唯一解药。南美洲也有少量分布。多生长于箭毒木周围,状如小草,只有少数彝族老人可以辨认得出来。
(4)箭木之毒言情小说扩展阅读:
红背竹竿草又名加独树、加布、剪刀树等,叶红绿色,植株细长。箭毒木为桑科常绿大乔木,高可达30米,树干基部粗大,具有板根,树皮灰色,春季开花。
箭毒木是一种剧毒植物,它的具乳白色树液含有剧毒,人畜受伤中毒后会很快就会死亡,对此,西双版纳民间有“七上八下九倒地”的说法,因此,云南及海南等地有用树汁作箭毒,射杀野兽。
箭毒木是一种药用植物,它的树汁和种子可以入药,树汁有强心、催吐、泻下、麻醉的功效,外用治淋巴结结核;种子有解热的功效,主痢疾。
箭毒木是国家三级保护植物,海南大都在五指山热带雨林地区,该地区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保存最为完整;云南所分布的大部分地区为自然保护区,保护区以外的,当地群众都有保护习惯,常不任意砍伐;广东、广西未建保护区的产地已加强保护,扩大种植。
⑸ 被称为“毒木之王”的见血封喉到底长什么样子
见血封喉是一种桑科植物的称号,它的原名是箭毒木,外观和普通树没有太大区别,只是高度不太一样。生活中雨林地带的箭毒木,最高可以长到40米,普通的也有20米以上。这类树的叶子和果实也普通,对于不了解的人,很难进行分辨。好在一般地区没有这种树,不会对人造成影响。而有这种树的地区,都属于保护区,人们也不会轻易靠近。
3、日用和药用价值
虽然箭毒木的树液有着很强的毒性,但是它的价值很高,像是一些靠近雨林的地区,经常会用树皮做腰带、鞋垫、筒裙等。据说弹性特别好,丝毫不弱于棉布。药用价值方面主要是树液和种子,在相关典籍里也有很多关于“见血封喉”的药用记载。不过这些都需要经过专门的处理,普通人不要轻易去尝试,以免造成不可挽回的后果。
⑹ 中箭毒木的毒有什么症状
箭毒木的白色浆汁毒性极强,其一旦经伤口进入人体,就会引起肌肉松弛、血液凝固、心脏跳动减缓,最终导致心跳停止而死亡;若不慎溅入眼中,眼睛会立即失明。
不仅如此,箭毒木燃烧时,如果烟气熏入眼里,也会引起失明。若人们不小心吃了它,心脏也会麻痹以致停止跳动。动物中毒症状与人相似,中毒后20分钟至2小时内死亡。
高耸入云的箭毒木
⑺ 垂耳执事蝴蝶和箭毒木关系
生物食物链关系。
1、垂耳执事蝴蝶一般指的是森林中的垂耳兔而箭毒木指的是森林中的眼镜蛇等毒蛇。
2、鹰吃蛇,蛇吃兔子,它们之间都是相互生存的生物食物链关系。
⑻ 蝴蝶与箭毒木在哪看
《哔哩哔哩》。箭毒木又名见血封喉,是世界上最毒的树木。而《蝴蝶与箭毒木》是一个关于大自然题材的视频,截止到2022年6月17日,只有在《哔哩哔哩》软件才有该视频的版权,可以选择在此观看,视频的画面非常高清,是很不错的。
⑼ 箭毒木的基本资料
箭毒木生长在西双版纳海拔1000米以下的常绿林中,是国家三级保护植物,是一种剧毒植物和药用植物。当地少数民族在历史上曾将见血封喉的枝叶、树皮等捣烂取其汁液涂在箭头,射猎野兽。据说,凡被射中的野兽,上坡的跑七步,下坡的跑八步,平路的跑九步的就必死无疑,当地人成为“七上八下九不活”。据分析,见血封喉植物的主要成分具有强心、加速心律、增加血液输出量的功能,是一种有较好开发前景的药用植物。
乔木,高达30m;具乳白色树液,树皮灰色,具泡沫状凸起。叶互生,长椭圆形,长9—19cm,宽4—6cm,基部圆或心形,不对称;叶背和小枝常有毛,边缘有时有锯齿状裂片。雄花序头状,花黄色。果肉质,梨形,紫黑色;味极苦,直径3—5cm。花期春夏季,果期秋季。
箭毒木为桑科常绿大乔木,又名加独树、加布、剪刀树等,树干基部粗大,具有板根,树皮灰色,春季开花。现为濒临灭绝的稀有树种,国家三级保护植物。
多分布于赤道热带地区,国内则散见于广东、广西、海南、云南等省区;印度、越南、老挝、柬埔寨等也有分布。生于丘陵或平地树林中,村庄附近常见。 树液有剧毒。常用它与士的宁碱(strychnine)混合作为箭毒药用。树液由伤口进入体内引起中毒,主要症状有肌肉松弛、心跳减缓,最后心跳停止而死亡。动物中毒症状与人相似,中毒后20分钟至2小时内死亡。中毒者还会产生幻觉.
⑽ 箭毒木是什么树
见血封喉(学名:Antiaris toxicaria Lesch.),又名箭毒木
多生于海拔1500米以下的雨林中,乔木,高25-40米,胸径30-40厘米;具乳白色树液,树皮灰色,春季开花。是国家三级保护植物, 是一种剧毒植物和药用植物。
箭毒木的乳白色汁液含有剧毒,一经接触人畜伤口,即可使中毒者心脏麻痹(心率失常导致),血管封闭,血液凝固,以至窒息死亡,所以人们称它为“见血封喉”。分布于广东(雷州半岛)、海南、广西、云南南部。斯里兰卡、印度(包括安达曼群岛)、缅甸、泰国、中南半岛、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
乔木,高25-40米,胸径30-40厘米,大树偶见有板根;树皮灰色,略粗糙;小枝幼时被棕色柔毛,干后有皱纹。
叶椭圆形至倒卵形,幼时被浓密的长粗毛,达缘具锯齿,成长之叶长椭圆形,长7-19厘米,宽3-6厘米,先端渐尖,基部圆形至浅心形,两侧不对称,表面深绿色,疏生长粗毛,背面浅绿色,密被长粗毛,沿中脉更密,干后变为茶褐色,侧脉10-13对;叶柄短,长约5-8毫米,被长粗毛;托叶披针形,早落。
雄花序托盘状,宽约1.5厘米,围以舟状三角形的苞片,苞片顶部内卷,外面被毛;雄花花被裂片4,稀为3,雄蕊与裂片同数而对生,花药椭圆形,散生紫色斑点,花丝极短;雌花单生,藏于梨形花托内,为多数苞片包围,无花被,子房1室,胚珠自室顶悬垂,花柱2裂,柱头钻形,被毛。花期3-4月。
核果梨形,具宿存苞片,成熟的核果,直径2厘米,鲜红至紫红色;种子无胚乳,外种皮坚硬,子叶肉质,胚根小。果期5-6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