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主叫赵津文的都市小说
① 求一些经典书籍的电子书 很急 麻烦各位了 谢谢
* • 第一套 胜战计
* • 第二套 敌战计
* • 第三套 攻战计
* • 第四套 混战计
* • 第五套 并战计
* • 第六套 败战计
《三十六计》作者:杨南柯,秦朝咸阳人。是根据我国古代卓越的军事思想和丰富的斗争经验总结而成的兵书,是中华民族悠久文化遗产之一。“三十六计”一语,先于著书之年,语源可考自南朝宋将檀道济(?—公元436年),据《南齐书.王敬则传》:“檀公三十六策,走为上计,汝父子唯应走耳。”意为败局已定,无可挽回,唯有退却,方是上策。此语后人赓相沿用,宋代惠洪《冷斋夜话》:“三十六计,走为上计。”。及明末清初,引用此语的人更多。于是有心人采集群书,编撰成《三十六计》。但此书为何时何人所撰已难确考。
原书按计名排列,共分六套,即胜战计、敌战计、攻战计、混战计、并战计、败战计。前三套是处于优势所用之计,后三套是处于劣势所用之计。每套各包含六计,总共三十六计。其中每计名称后的解说,均系依据《易经》中的阴阳变化之理及古代兵家刚柔、奇正、攻防、彼己、虚实、主客等对立关系相互转化的思想推演而成,含有朴素的军事辩证法的因素。解说后的按语,多引证宋代以前的战例和孙武、吴起、尉缭子等兵家的精辟语句。全书还有总说和跋。
三十六计是我国古代兵家计谋的总结和军事谋略学的宝贵遗产,为便于人们熟记这三十六条妙计,有位学者在三十六计中每取一字,依序组成一首诗:金玉檀公策,借以擒劫贼,鱼蛇海间笑,羊虎桃桑隔,树暗走痴故,釜空苦远客,屋梁有美尸,击魏连伐虢。
全诗除了檀公策外,每字包含了三十六计中的一计,依序为:金蝉脱壳、抛砖引玉、借刀杀人、以逸待劳、擒贼擒王、趁火打劫、关门捉贼、浑水摸鱼、打草惊蛇、瞒天过海、反间计、笑里藏刀、顺手牵羊、调虎离山、李代桃僵、指桑骂槐、隔岸观火、树上开花、暗渡陈仓、走为上、假痴不癫、欲擒故纵、釜底抽薪、空城计、苦肉计、远交近攻、反客为主、上屋抽梯、偷梁换柱、无中生有、美人计、借尸还魂、声东击西、围魏救赵、连环计、假道伐虢。
现传《三十六计》较早版本系1941年由成都兴华印刷厂所用土纸翻印的,封面书《三十六计》,旁注“秘本兵法”,并说明原书是手抄本,1941年在分州(今陕西省分县)某书摊发现,抄本前部“都系养生之谈,而未尾数十篇,附抄三十六计,解释皆用兵法,然后知其果为兵法也。”1961年,收藏者叔和在《光明日报》撰文加以介绍后,又将这土纸本赠给了中国人民解放军政治学院。此后便出现了各种翻印和传抄的版本。
第一套 胜战计
[编辑本段]
处于绝对优势地位之计谋。君御臣、大国御小国之术也。亢龙有悔。
第一计 瞒天过海
本指光天化日之下不让天知道就过了大海。形容极大的欺骗和谎言,什么样的欺骗手段都使得出来。
【原典】
备周则意怠①;常见则不疑。阴在阳之内,不在阳之对②。太阳,太阴③。
【注释】
①备周则意怠:防备十分周密,往往容易让人斗志松懈,削弱战力。
②阴在阳之内,不在阳之对:阴阳是我国古代传统哲学和文化思想的基点,其思想笼罩着大千宇宙、细末尘埃,并影响到意识形态的一切领域。阴阳学说是把宇宙万物作为对立的统一体来看待,表现出朴素的辩证思想。阴、阳二字早在甲骨文、金文中出现过,但作为阴气、阳气的阴阳学说,最早是由道家始祖楚国人老子所倡导,并非《易经》提出。此计中所讲的阴指机密、隐蔽;阳,指公开、暴露。阴在阳之内,不在阳之对,在兵法上是说秘计往往隐藏于公开的事物里,而不在公开事物的对立面上。
③太阳,太阴:太,极,极大。此句指非常公开的事物里往往蕴藏着非常机密的计谋。
【释义】
防备得周全时,更容易麻痹大意;习以为常的事,也常会失去警戒。秘密常潜藏在公开的事物里,并非存在于公开暴露的事物之外。公开暴露的事物发展到极端,就形成了最隐秘的潜藏状态。
【浅解】
所谓瞒天过海,就是故意一而再、再而三地用伪装的手段迷惑、欺骗对方,使对方放松戒备,然后突然行动,从而达到取胜的目的。
【按语】
阴谋作为,不能于背时秘处行之。夜半行窃,僻巷杀人,愚俗之行,非谋士之所为也。如:开皇九年,大举伐陈。先是弼请缘江防人,每交代之际,必集历阳,大列旗帜,营幕蔽野。陈人以为大兵至,悉发国中士马,既而知防人交代。其众复散,后以为常,不复设备,及若弼以大军济江,陈人弗之觉也。因袭南徐州,拔之。
【解析】
“瞒天过海”之谋略决不可以与“欺上瞒下”、“掩耳盗铃”或者诸如夜中行窃、拖人衣裘、僻处谋命之类等同,也决不是谋略之士所应当做的事情。虽然,这两种在某种程度上都含有欺骗性在内,但其动机、性质、目的是不相同的,自是不可以混为一谈。这一计的兵法运用,常常是着眼于人们在观察处理世事中,由于对某些事情的习见不疑而自觉不自觉地产生了疏漏和松懈,故能乘虚而示假隐真,掩盖某种军事行动,把握时机,出奇制胜。
【探源】
见《永乐大典—薛仁贵征辽事略》。唐太宗贞观十七年,御驾亲征,领三十万大军以宁东土。一日,浩荡大军东进来到大海边上,帝见眼前只是白浪排空,海茫无穷,即向众总管问及 过海之计,四下面面相觑。忽传一个近居海上的豪民请求见驾,并称三十万过海军粮此家业已独备。帝大喜,便率百官随这豪民来到海边。只见万户皆用一彩幕遮围,十分严密。豪民老人东向倒步引帝入室。室内更是绣幔彩锦,茵褥铺地。百官进酒,宴饮甚乐。不久,风声四起,波响如雷,杯盏倾侧,人身摇动,良久不止。太宗警惊,忙令近臣揭开彩幕察看,不看则已,一看愕然。满目皆一片清清海水横无际涯,哪里是什么在豪民家作客,大军竟然已航行在大海之上了!原来这豪民是新招壮士薛仁贵扮成,这“瞒天过海”计策就是他策划的。 “瞒天过海”用在兵法上,实属一种示假隐真的疑兵之计, 用来作战役伪装,以期达到出其不意的战斗成果。
【故事】
公元589年,隋朝将大举攻打陈国。这陈国乃是公元557年陈霸先称帝建国,定国号为陈,建都城于建康,也就是今天的南京。战前,隋朝将领贺若弼因奉命统领江防,经常组织沿江守备部队调防。每次调防都命令部队于历阳(也就是今天安徽省和县一带地方)集中。还特令三军集中时,必须大列旗帜,遍支警帐,张扬声势,以迷惑陈国。果真陈国难辨虚实,起初以为大军将至,尽发国中士卒兵马,准备迎敌面战。可是不久,又发现是隋军守备人马调防,并非出击,陈便撤回集结的迎战部队。如此五次三番,隋军调防频繁,蛛丝马迹一点不露,陈国竟然也司空见惯,戒备松懈。直到隋将贺若弼大军渡江而来,陈国居然未有觉察。隋军如同天兵压顶,令陈兵猝不及防,遂一举拔取陈国的南徐州。
第二计 围魏救赵
本指围攻魏国的都城以解救赵国。现借指用包超敌人的后方来迫使它撤兵的战术。
【原典】
共敌不如分敌①,敌阳不如敌阴②。
【注释】
①共敌不如分敌:共,集中的。分,分散,使分散。句意:攻打集中的敌人,不如设法分散它而后再打。
②敌阳不如敌阴:敌,动词,攻打。句意为 先打击气势旺盛的敌人,不如后打击气势旺盛的敌人。
【释义】
进攻兵力集中、实力强大的敌军,不如使强大的敌军分散减弱了再攻击。攻击敌军的强盛部位,不如攻击敌军的薄弱部份来得有效。
【浅解】
所谓围魏救赵,是指当敌人实力强大时,要避免和强敌正面决战,应该采取迂回战术,迫使敌人分散兵力,然后抓住敌人的薄弱环节发动攻击,致敌于死地。
【按语】
治兵如治水:锐者避其锋,如导疏;弱者塞其虚,如筑堰。故当齐救赵 时,孙子谓田忌曰:“夫解杂乱纠纷者不控拳,救斗者,不搏击,批亢捣虚,形格势禁,则自为解耳。”
【解析】
对敌作战,好比治水:敌人势头强大,就要躲过冲击,如用疏导之法分流。对弱小的敌人,就抓住时机消灭它,就象筑堤围堰,不让水流走。所以当齐救赵时,孙子对田忌说:“想理顺乱丝和结绳,只能用手指慢慢去解开,不能握紧拳头去捶打;排解搏斗纠纷,只能动口劝说,不能动手参加。对敌人,应避实就虚,攻其要害,使敌方受到挫折,受到牵制,围困可以自解。”
【故事】
公元前354年,赵国进攻卫国,迫使卫国屈服于它。卫国原来是入朝魏国的,现在改向亲附赵国,魏惠王不由十分恼火,于是决定派庞涓讨伐赵国。不到一年时间,庞涓便攻到了赵国的国都邯郸。邯郸危在旦夕。赵国国君赵成侯一面竭力固守,一面派人火速奔往齐国求救(此时,赵国与齐国结盟)。齐威王任命田忌为主将,以孙膑为军师,率军救赵。孙膑出计,要军中最不会打仗的齐城、高唐佯攻魏国的军事要地——襄陵,以麻痹魏军。而大军却绕到直插大梁。庞涓得到魏惠王的命令只得火速反国救援。魏军为疲惫之师,怎能打过齐国以逸待劳的精锐之师。所以大败。
第三计 借刀杀人
比喻自己不出面,假借别人的手去害人。
【原典】
敌已明,友未定①,引友杀敌,不自出力,以《损》②推演。
【注释】
①友未定:“友”指军事上的盟者,也即除敌、我两方之外的第三者中,可以一时结盟而借力的人、集团或国家。友未定,就是说盟友对主战的双方,尚持徘徊、观望的态度,其主意不明不定的情况。
②《损》:出自《易经·损》卦:“损:有孚,元吉,无咎,可贞,利有攸往。”孚,信用。元,大。贞,正。意即,取抑省之道去行事,只要有诚心,就会有大的吉利,没有错失,合于正道,这样行事就可一切如意。又有《象》损卦:“损:损下益上,其道上行。”意指“损”与“益”的转化关系,借用盟友的力量去打击敌人,势必要使盟友受到损失,但盟友的损失正可以换得自己的利益。
【释义】
敌人的情况已经明了,友方的态度尚未确定。利用友方的力量去消灭敌人,自己不需要付出什么力量。这是从《损》卦推演出的计策。
【浅解】
所谓借刀杀人,是指在对付敌人的时候,自己不动手,而利用第三者的力量去攻击敌人,用以保存自己的实力;再进一步,则巧妙地利用敌人的内部矛盾,使其自相残杀,以达到致敌于死地的目的。
【按语】
敌象已露,而另一势力更张,将有所为,便应借此力以毁敌人。如:郑桓公将欲袭郐,先向郐之豪杰、良臣、辨智、果敢之士,尽书姓名,择郐之良田赂之,为官爵之名而书之,因为设坛场郭门之处而埋之,衅之以鸡缎,若盟状。郐君以为内难也,而尽杀其良臣。桓公袭郐,遂取之。诸葛亮之和吴拒魏,及关羽围樊、裹,曹欲徙都,懿及蒋济说曹曰:“刘备、孙权外亲内疏,关羽得志,权心不愿也。可遣人蹑其后,许割江南以封权,则樊围自释。”曹从之,羽遂见擒。
【故事】
刘秀借刀杀李铁。
有删节。。。。往里没有删节,网址里内容是全的
第二十一计 金蝉脱壳
蝉变为成虫时要脱去幼早的壳。比喻用计脱身。
【原典】
存其形,完其势①;友不疑,敌不动。巽而止蛊②。
【注释】
①存其形,完其势,保存阵地已有的战斗形貌,进一步完备继续战斗的各种态势。
②巽而止蛊:语出《易经.蛊》卦。蛊,卦名。本卦为异卦相叠(巽下艮上)。本卦上卦为艮为山为刚,为阳卦;巽为风为柔,为阴势。故“蛊”的卦象是“刚上柔下”,意即高山沉静,风行于山下,事可顺当。又,艮在上卦,为静;巽为下卦,为谦逊,故说“谦虚沉静”,“弘大通泰”是天下大治之象。
此计引本卦《彖》辞:“巽而止,蛊。”其意是我暗中谨慎地实行主力转移,稳住敌人,我则乘敌不惊疑之际脱离险境,就可安然躲过战乱之危。“蛊”,意为顺事。
【按语】
共友击敌,坐观其势。尚另有一敌,则须去而存势。则金蝉脱壳者,非徒走也,盖为分身之法也。故大军转动.而旌旗金鼓,俨然原阵,使敌不敢动,友不生疑,待己摧他敌而返,而友敌始知,或犹且不如。然则金蝉脱壳者,在对敌之际,而抽精锐以袭别阵也。如:诸墓亮卒于军,司马懿追焉,姜维令仪反旗鸣鼓,若向懿者,懿退,于是仪结营而去。檀道济被围,乃命军士悉甲,身自(白)服乘舆徐出外围,魏惧有伏,不敢逼,乃归。
【故事】
慈禧用计回北京。
第二十二计 关门捉贼
关起门来捉进入屋内的盗贼。
【原典】
小敌困之①。剥,不利有攸往②。
【注释】
①小敌困之:对弱小或者数量较少的敌人,要设法去困围(或者说歼灭)他。
②剥,不利有攸往:语出《易经.剥》卦。剥,卦名。本卦异卦相叠(坤下艮上),上卦为艮为山,下卦为坤为地。意即广阔无边的大地在吞没山,故外名日“剥”。“剥”,落的意思。卦辞:“剥,不利有彼往”意为:剥卦说,有所往则不利。
此计引此卦辞,是说对小股敌人要即时围困消灭,而不利于去急追或者远袭。
【按语】
捉贼而必关门,非恐其逸也,恐其逸而为他人所得也;且逸者不可复追,恐其诱也。贼署,奇兵也,游兵也,所以劳我者也。吴子曰:“今使一死贼,伏于矿野,千人追之,莫不枭视狼顾。何者?恐其暴起而害己也。是以—人投命,足惧千夫。”追贼者,贼有脱逃之机,势必死斗;若断其去路,则成擒矣。故小敌必困之,不能,则放之可也。
【故事】
白起长平败赵括。
第二十三计 远交近攻
结交离得远的国家而进攻邻近的国家。这是秦国用以并吞六国,统一全国的外交策略。
【原典】
形禁势格①,利从近取,害以远隔②。上火下泽③。
【注释】
①形禁势格:禁,禁止。格,阻碍。句意为受到地势的限制和阻碍。
②利从近取,害以远隔:句意为,先攻取就近的敌人有利,越过近敌先去攻取远隔之敌是有害的。
③上火下泽:语出《易经.睽》卦。睽,卦名。本卦为异卦相叠(兑下离上)。上卦为离为火,下卦为兑为泽。上离下泽,是水火相克,水火相克则又可相生,循环无穷。又“睽”,乘违,即矛盾。本卦《象》辞:“上火下泽,睽。”意为上火下泽,两相离违、矛盾。
此计运用“上火下泽”相互离违的道理,说明采取“远交近攻”的不同做法,使敌相互矛盾、离违,而我正好各个击破。
【按语】
混战之局,纵横捭阖之中,各自取利。远不可攻,而可以利相结;近者交之,反使变生肘腑。范雎之谋,为地理之定则,其理甚明。
【故事】
定国策范瞧拜相。
第二十四计 假道伐虢
以借路为名,实际上要侵占该国(或该路)。虢,诸侯国名。也作“假道灭虢”。
【原典】
两大之间,敌胁以从,我假以势①。困,有言不信②。
【注释】
①两大之间,敌胁以从,我假以势:假,借。句意为:处在我与敌两个大国之中的小国,敌方若胁迫小国屈从于他时,我则要借机去援救,造成一种有利的军事态势。
②困,有言不信:语出《易经.困》卦。困,卦名。本纷为异卦相叠(坎下兑上),上卦为兑为泽,为阴;下卦为坎为水,为阳。卦象表明,本该容纳于泽中的水,现在离开泽而向下渗透,以致泽无水而受困,水离开泽流散无归也自困,故卦名为“困”。“困”,困乏。卦辞:“困,有言不信。”意为,处在困乏境地,难道不相信这基吗?此计运用此卦理,是说处在两个大国中的小国,面临着受人胁迫的境地时,我若说援救他,他在困顿中会不相信吗?
【按语】
假地用兵之举,非巧言可诳,必其势不受—方之胁从,则将受双方之夹击。如此境况之际,敌必迫之以威,我则诳之以不害,利其幸存之心,速得全势,彼将不能自阵,故不战而灭之矣。如:晋侯假道于虞以伐虢,晋灭虢,虢公丑奔京师,师还,袭虞灭之。
【故事】
蠢虞公贪财丧国。
第五套 并战计
[编辑本段]
对付友军反为敌态势之计谋。终日乾乾
第二十五计 偷梁换柱
比喻暗中玩弄手法,以假代真。
【原典】
频更其阵,抽其劲旅,待其自败, 而后乘之①,曳其轮也②。
【注释】
①句中的几个“其”字,均指盟友、盟军言之。
②曳其轮也:“语出《易经,既济》纷。既济,龄名,本卦为异卦相叠(离下坎上)。上卦为坎为水,下卦为离为火。水处火上,水势压倒火势,救火之事,大告成功,故卦名“即济”。既,已经;济,成功。本卦初九?《象》辞:“曳其轮,义无咎也。”意为,拖住了车轮,车子就不能运行了。
此计运用此象理,是说好比拖住了车轮,车子就不能运行了。己方抽其友方劲旅,如同抽出梁木,房屋就会坍塌,于是己方就可以控制他了。
【按语】
阵有纵横,天衡为梁,地轴为柱。梁柱以精兵为之,故观其阵,则知精兵之所有。共战他敌时,频更其阵,暗中抽换其精兵,或竟代其为梁柱;势成阵塌,遂兼其兵。并此敌以击他敌之首策也。
【故事】
狸猫换太子。
第二十六计 指桑骂槐
指着桑树骂槐树。比喻借题发挥,指着这个骂那个。
【原典】
大凌小者,警以诱之①。刚中而应,行险而顺②。
【注释】
①大凌小者,警以诱之:强大者要控制弱下者,要用警戒的办法去诱导他。
②刚中而应,行险而顺:语出《易经.师》卦。师卦名。本卦为异卦相叠(坎下坤上)。本卦下卦为坎为水,上卦为坤为地,水流地下,随势而行。这正如军旅之象,故名为“师”。本卦《彖》辟说:“刚中而应,行险而顺,以此毒天下,而民从之。”“刚中而应”是说九二以阳爻居于下坎的中信,叫“刚中”,又上应上坤的六五,此为此应。下卦为坎,坎表示险,上卦为坤,坤表示顺,故又有“行险而顺”之象。以此卦象的道理督治天下,百姓就会服从。这是吉祥之象。“毒”,督音,治的意思。
此计运用此象理,是说治军,有时采取适当的强刚手段便会得到应和,行险则遇顺。
【按语】
率数未服者以对敌,若策之不行,而利诱之,又反启其疑,于是故为自误,责他人之失,以暗警之。警之者,反诱之也。此盖以刚险驱之也。或曰:此遣将之法也。
【故事】
严军纪穰苴斩庄贾。
中间略有删减。在我给你的网址里有全的
第三十六计 走为上策
指战争中看到形势对自己极为不利时就逃走。现多用于做事时如果形势不利没有成功的希望时就选择退却、逃避的态度。
【原典】
全师避敌①。左次无咎,未失常也②
【注释】
①全师避敌:全军退却,避开强敌。
②左次无咎,未失常也:语出《易经.师》卦(卦名解释见前二十六计注)。本卦六四.《象》辞:“左次无咎,未失常也。”是说军队在左边扎营,没有危险,(因为扎营或左边或右边,要依时情而定)并没有违背行军常道。
【按语】
敌势全胜,我不能战,则:必降;必和;必走。降则全败,和则半败,走则未败。未败者,胜之转机也。如宋毕再遇与金人对垒,度金兵至者日众,难与争锋。—夕拔营去,留旗帜于营,豫缚生羊悬之,置其前二足于鼓上,羊不堪悬,则足击鼓有声。金人不觉为空营,相持数日,乃觉,欲追之,则已远矣。(《战略考.南宋》)可谓善走者矣!
【故事】
鸿门宴刘邦脱险。
这三十六计,到今天还极具活力,广为流传,特别是在行军用兵、商海谈判,甚至日常生活中都经常用到。例如在毛泽东领导的反围剿时和红军长征时多次运用到诸如“声东击西”、“以逸待劳”等方法克敌制胜。
② 高中文言文复习资料有哇
高中语文合集网络网盘下载
链接:https://pan..com/s/1znmI8mJTas01m1m03zCRfQ
提取码:1234
简介:高中语文优质资料下载,包括:试题试卷、课件、教材、视频、各大名师网校合集。
③ 当代的小说经典的有哪些
有陈韵琳 《失根的树》 周而复 《上海的早晨》
Plover 《台北爱情故事》 陶 陶 《小姐,你别吼》
张 昊 《情幻》 张晓枫 《白手帕红手帕》
毕淑敏 《预约死亡》 徐言于 《鬼恋》
柔 石 《为奴隶的母亲》 萧 红 《生死场》
高玉宝 《高玉宝》 廉 声 《月色狰狞》(BIG5)
苏应元 《小河静静流》 赵 琪 《告别花都》
贾平凹 《废都》 陈 染 《无处告别》
蔡振兴 《西伯利亚七匹狼》 不 详 《陈年旧事》
苏应元 《流年》 不 详 《红房子》
王海玲 《热屋顶上的猫》 不 详 《花季雨季》
欧阳山 《苦斗》 林 岚 《不名誉的爱情》
高建群 《大顺店》 冯德英 《苦菜花》
冯德英 《迎春花》 梁 斌 《红旗谱》
曲 波 《林海雪原》 周立波 《暴风骤雨》
刘醒龙 《分享艰难》 韩建国 《保卫神女》
佚 名 《校园情人》 季 宇 《县长朱四与高田事件》
施 亮 《无影人》 苗长水 《终极美貌》
郭 平 《谎言》 王 君 《被挡在门外的女孩》
孙志保 《枪手》 振 荣 《春天无雪》
seba 《晚娘病毒》 谭 竹 《一生有多长》
内 详 《我们的草莓河》 彭见明 《绝钓》
不 详 《同居者》 鲁书潮 《大水》
张 继 《送茶的女人》 衣向东 《老营盘》
王立纯 《秋天的诺言》 沈石溪 《鸟奴》
贾兴安 《学习问题》 于海涛 《八月的草场》
莫怀戚 《透支时代》 梁解茹 《黑色的遮蔽》
海 男 《粉色》 祁 智 《缝隙》
雨 凡 《宿命情人》 叶广芩 《梦也何曾到谢桥》
JHT 《第一次的亲密接触》 漆园子 《一路狂奔》
谭 竹 《少女日记》 俞 明 《五妹旧梦》
樊馨蔓 《人体植物》 陈继明 《在毛乌素沙漠南缘》
张 昊 《情幻》 谷伟林 《初中一年级》
赵德发 《结丹之旦》 叶蔚林 《割草的小梅》
云弄影 《魔人小精灵》 韩向阳 《遥远的麦田》
郑晓薇 《看太阳落下又升起》 崽 崽 《谷街后》
张 卫 《你别无选择》 邵燕样 《小闹闹》
叶 葳 《娇妻看招》 萧也牧 《我们夫妇之间》
严 力 《新郎》 孔明珠 《樱BAR》
徐卓人 《不应有恨》 罗伟章 《妻子与情人》
沐 风 《白虎戏情》 绿 荷 《我们结婚吧》
牛伯成 《告别昨天》 沈 亦 《碎心情劫》
冯积歧 《误入歧途》 刘庆邦 《拉网》
张聂尔 《将军的世界》 子 纹 《王爷落难》
李志川 《秦二走了》 萧 马 《纸铐》
成 刚 《带铗而歌》 宋佳敏 《忘了结婚要注册》
余水欢 《罗拉四月情》 杨 逵 《送报夫》
陈源斌 《杀人有罪》 陆颖墨 《龙子龙孙加点水》
王伯庆 《新燕山夜话》 吴浊流 《先生妈》
程 琳 《粉红色窗户纸》 杨咏清 《我是你今生的新娘》
佳 云 《蝉蜕》 丁若芸 《带翼天使》
兰 玫 《七日情妇》 蓝少芬 《霸道多情郎》
黎小沛 《情字难解》 李 馨 《笑面娇娃》
张卫明 《英雄圈》 尹筱嫚 《忘情水》
葛 林 《快乐人生》 梦 罗 《巧探妙佳人》
兰干武 《青山遮不住》 雪铁龙 《行走》
水 菱 《这个女人有点色》 索冬兰 《桃色迷情》
康 濯 《我的两家房东》 曾纪鑫 《人鼠之战》
应 雷 《香水》 向启军 《生命之泊》
紫 晨 《世纪末的恋人》 玄小佛 《天鹅与风筝》
柳建伟 《突出重围》 赵少汝 《星星夜》
候文咏 《亲爱的老婆》 黄若文 《霸王情妇》
述 平 《上天自有安排》 袁 颜 《美少年》
扎西达娃 《系在皮绳扣上的魂》 孔 见 《丁村的酸梅》
艾 芜 《山峡中》 若 原 《幻肢》
程 青 《上海夜色下的36小时》 傅 勤 《过去的事》
梁 晴 《世交》 黄 辉 《宋朝布衣》
谢德军 《大智慧》 姚建新 《水国志》
巴兰兰 《赌石》 王旭烽 《平湖秋月》
罗 迪 《谁都别乱来》 艳 齐 《永世情人》
姜 丰 《爱情错觉》 沐 风 《绝代天香》
柳 盈 《狼的花嫁》 艾 雯 《弟弟的婚礼》
端木方 《摸梦》 孟 瑶 《孤雁》
楼心月 《纤云巧弄飞星恨》 黄若文 《法老王的情妇》
萧 红 《小城三月》 原 玮 《麻辣情人》
祁秋怜 《爱你不信邪》 赵 波 《假发下的伤心人》
陈家桥 《母与子》 李 锐 《厚土·合坟》
孙得平 《都市男女》 子 楚 《进化》
王海椿 《狐仙》 叶 余 《捍卫良心》
朱 辉 《青玉案》 力 夫 《快乐之书》
韦晓光 《村办厂》 梦 媚 《钟情恋一生》
毕淑敏 《红处方》 赵淑侠 《春江》
叶 儿 《恶人拐心》 裘 俐 《凡夫俗女生死恋》
楷隶儿 《那一年我们有约》 任 红 《都市红帆船》
阿 待 《枪惑》 蔚 然 《无歌》
左宏辉 《绝代天骄》 叶尾娜 《幺哥的婚事》
杨小云 《水手之妻》 高 嵩 《最后时光》
萧 军 《樱花》 江芷岚 《天上来的野王妃》
李男中 《半个丈夫》 李春平 《情人时代》
阿 登 《书惑》 王坤红 《阿格的故事》
莫怀戚 《陪都就事》 陈 染 《私人生活》
曾明了 《生死界》 运 河 《匆匆岁月留影》
尚昌平 《荒原有爱》 佚 名 《一个女大学生的日记》
佚 名 《雪狼湖》 陈可爱 《向日葵》
佚 名 《灾难》 龙志毅 《政界》
童天一 《返祖》 礼 平 《晚霞消失的时候》
骆宾基 《一九四四年的事件》 唐 敏 《圣殿》
杜 芹 《用情话叫醒睡美人》 饶雪漫 《调频》
佚 名 《王菲的故事》 蒋 韵 《完美的旅行》
中 跃 《角色》 金 石 《女人本色》
朱苏进 《两颗露珠》 佚 名 《没有爱等於没有我》
干 超 《我呀,我是旅行者》 柳 蝉 《薛布的故事》
佚 名 《一九八六年》 阿 宁 《无根令》
李 唯 《腐败分子潘长水》 胡发云 《老海失踪》
田晓菲 《哈得逊河上的落日》 常 温 《桑拿小姐》
竹 雄 《婚姻大事》 赵 波 《晓梦蝴蝶》
黄若文 《小不点的大情人》 佚 名 《秋残》
吴咏琪 《广播道的情话系列》 梅 毅 《另类情感》
舒海柔 《今生的新娘》 赵强等 《谁比谁傻》
姚雪蓉 《爱你却又恨你》 楚 怜 《娘子别躲》
慕兰薰 《逐爱的日子》 云 枫 《跳跳心,约会情》
曹策前 《策反在子夜》 刘庆邦 《家道》
馨 昱 《心的港湾》 宫 绫 《魔幻郎君》
星 竹 《中西部》 水 菱 《深情·心情·痴情--谁懂?》
穆宪林 《桑拿之谜》 王 晟 《我是一个枪手》
徐 庄 《我怎样来当仓库保管员》 白 朗 《生与死》
司马中原 《野烟》 张人捷 《绯闻》
孟 珩 《轻轻地走来你身影》 方爱平 《审讯室》
艾 伟 《标本》 艾 伟 《到处都是我们的人》
叶向阳 《魔法时代》 黄 蓉 《拥豹而眠》
茹 玉 《电影爱情》 贺宇慧 《追求没有假期》
郑彦英 《老秘》 祁 智 《变奏》
梨 《洪水和孩子》 陈 薇 《北京的独身男人》
东 西 《抒情时代》 梁晓声 《商场故事》
绍 宁 《狂爱年少时》 佐 宁 《俏丫头闯情关》
巴兰兰 《真爱是谁》 苏西荷 《恋爱份子》
井 石 《麻尼台》 舒 情 《我的爱人是狐狸精》
刘乃玉 《轮空》 徐 迟 《祁连山下》
靳 絮 《我不在有事请留言》 叶雪儿 《飞越情关》
东 西 《没有语言的生活》 骆 玫 《教父情人》
伊能静 《为爱而生》 程乃珊 《金融家》
东方竹 《透明的性感》 方爱平 《水边绿地》
金 磊 《给我你的贞操》 金 磊 《磨刀霍霍》
伊 可 《烟花》 王瑞芸 《三家村》
旻 旻 《女人心》 谭 竹 《说时依旧》
李 璇 《妾似朝阳又照君》 张小曼 《他们都说你爱我》
端木蕻良 《早春》 端木蕻良 《鴜鹭湖的忧郁》
陈映真 《将军族》 古 华 《爬满青藤的木屋》
何存中 《画眉深浅》 丁 竺 《傲笑柔情》
骆宾基一 《北望园的春天》 聂华苓 《一朵小白花》
夏 衍 《甲子谈鼠》 王宗元 《惠嫂》
可 可 《钻石之门》 韩 寒 《三重门》
金 河 《重逢》 陈源斌 《你听我说》
王 莉 《影子新娘》 聂华苓 《千山外,水长流》
叶蔚林 《蓝蓝的木兰溪》 豆 豆 《背叛》
乔 轩 《邪情贝勒》 紫 琳 《咕噜月亮》
刘醒龙 《凤凰琴》 刘子龙 《俄国贵妇 》
宋 齐 《娇娇楼兰女》 刘子龙 《女子大监狱》
杜文和 《聊斋先生》 刘子龙 《悍匪》
奚 华 《触潮》 周克芹 《山月不知心里事》
老 鬼 《血色黄昏》 母碧芳 《惑之年》
丁丽英 《我们睡觉吧》 舒 梦 《乱见钟情》
孙甘露 《请女人猜迷》 路 离 《女人马音》
翦依依 《冰秋美人》 赵淑侠 《美女方华》
李 陀 《余光》 燕 飞 《海南无梦》
刘宾雁 《本报内部消息》 蓝琪萍 《诱惑妹子》
斐 心 《情海畸客族》 李 陀 《七奶奶》
张立士 《校花·校草》 曹桂林 《偷渡客》
王 瑜 《NG师生恋》 扎西达娃 《野猫走过漫漫岁月》
明晓溪 《小魔女的必杀技》 赵德发 《今晚露脸》
宇文秀 《冷情冰心》 于 萍 《迷糊娇娇女》
张 继 《掌声不息》 黄 石 《蚱蜢之歌》
杜卫东 《裸雪无痕》 钟 婷 《笑傲月牙情》
陈 明 《越秀人家》 张成功等 《刑警本色》
乐 风 《红娘哥哥》 关 雅 《藏心男子》
章忆明 《天空》 明 尼 《破碎的童年》
叶 心 《战神落难》 夏 洁 《胆小吾妻》
陈映真 《山路》 刘 庆 《风过白榆》
杨 销 《爱情黑客》 艾 宁 《来生情》
赵 恺 《太极石》 蔡测海 《玫的流浪》
王 群 《渴望爱抚》 曾一珊 《女生宿舍》
楷隶儿 《千千万万别乱射》 李中萱 《桃花》
梦 莉 《片片晚霞点点帆》 菡 子 《万妞》
司马中原 《洪荒》 孔 厥 《受苦人》
蝌 蚪 《和弦》 子 莹 《万世痴迷》
林可行 《幻象大限》 赵淑侠 《王博士的巴黎假期》
芝 妏 《撞到一个老婆》 罗 袖 《爱煞》
胡小胡 《太阳雪》 顾 城 《英儿》
刘 儒 《官场女人》 潘宁东 《回首碧雪情》
方娥真 《这一生的剑愁》 拒 绝 《黄杨木梳》
田 岸 《黄河滩》 罗玉君 《降狮伏虎玉人精》
唐幻萱 《冷冷的王子》 林语冷 《欢笑如此容易》
罗玉君 《倾国浪子》 乔兰仪 《独角兽的新娘》
张 生 《瑞士军刀》 黄 容 《洛阳仙子》
诗 雅 《战栗情人》 白慕霖 《跟我说爱我》
惠 心 《偷情坏妹妹》 薛 嫚 《美丽俏管家》
刘乃玉 《家丑》 栗全中 《天良》
靳 凡 《公开的情书》 周楞伽 《炼狱》
静 媛 《下嫁纳兰靖斯》 骆亭云 《最后的安琪儿》
矫 健 《红印花》 程乃珊 《外婆家纪事》
裘 俐 《用枪的爱神》 文 雯 《青涩的欲望》
洪金文 《瑛子事件》 范 伟 《我的倒儿爷生涯》
裘 莉 《大神探的小情人》 叶延滨 《路上的感觉》
维珍妮 《复活爱人》 张 锲 《在地球的那一边》
甲 后 《灰姑娘奇缘》 冷玉月 《灰姑娘的华尔滋》
凌 白 《今生无爱》 高 和 《越轨诉讼》
黄孟文 《学府夏冬》 阿木林 《阿木林的妙谛》
蓝 其 《情逢敌手多暧昧》 连 茹 《恶魔启示录》
易 虹 《狂狮恋人》 东 月 《魔心狂魅》
高 杨 《红尘世界》 佚 名 《八十七神仙壁》
沈 彤 《娇纵大小姐》 彦 火 《人生情》
鲍光满 《苦旅》 楷隶儿 《暂把佳人寄》
张立宪等 《大话西游宝典》 诗 雅 《花嫁》
杨 飞 《内参记者》 夏 冰 《抢鲜订做我的她》
佚 名 《修罗世界》 林语冷 《破茧而出》
黄 鑫 《让我冲动一次》 虹 儿 《十九岁那天》
格 非 《锦瑟》 刘以林 《一个人的极限》
赵西学 《一个叫冯道的人》 杨小凡 《药都人物系列》
常万生 《绢惩》 李景田 《古证今校系列》
沈 彤 《热吻》 倪 净 《初问相思》
芷 娟 《追妻巧计》 纪 蘅 《狂狮掠情》
刘宾雁 《在桥梁工地上》 舒 群 《没有祖国的孩子》
希 汶 《残龙的冷妻》 白 凰 《幻爱奇迹》
千 芃 《绝妙青春高校生》 冯国才等 《“我的罪过!”?》
夏 洁 《梦境追妻三部曲》 宋 齐 《憋憋汉家女》
沙 希 《恶女百分百》 琉 璃 《暴君的温柔》
郑 嫒 《讲好了不说爱》 吴纪华 《说话》
刘白羽 《第二个太阳》 左千夏 《风月奇缘》
崔京生 《纸项链》 高 阳 《红顶商人胡雪岩》
瑭于逸 《卿卿俏宝贝》
④ 高考必考语文文学常识啊
高考必备文化常识100条
1.我国第一部字典是:《说文解字》(汉许慎撰)
2.我国第一部词典是:《尔雅》(周公所撰,孔子门徒解六艺之作)
3.我国第一部韵书是:《切韵》(隋陆法言,刘臻颜,颜之推等撰)
4.我国第一部方言词典是:《方言》(汉扬雄撰)
5.我国第一部诗集是:《诗经》(孔子编)
6.我国第一部散文集是:《尚书》(孔子编)
7.我国第一部词集是:《花间集》(五代后蜀赵崇祚编,除温庭筠外,入选词家皆为蜀人。共选录唐、五代十八家词五百首,内容多反映上层统治者“花间”、“酒边”生活,风格柔 靡,情绪消极。)
8.我国第一部文选是:《昭明文选》(南朝梁昭明太子肖统编选)
9.我国第一部论述文学批评及论述创作的著作是:《文心雕龙》
10.我国第一部神话小说是:《搜神记》
11.我国第一部神话集是:《山海经》
12.我国第一部笔记小说是:《世说新语》(南朝宋临川王刘义庆撰?志人)
13.我国第一部语录体著作是:《论语》
14.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是:《春秋》(孔子修订而成)
15.我国第一部国别体史书是:《国语》(春秋时左丘明作)
16.我国第一部兵书是:《孙子兵法》(孙武作)
17.我国第一部记传体通史是:《史记》
18.我国第一部断代体史书是:《汉书》
19.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白话长篇小说是:《水浒传》
20.我国古代最杰出的章回体长篇历史小说是:《三国演义》
21.我国最早的长篇抒情诗是:《离骚》
22.我国最早的长篇叙事诗是:《孔雀东南飞》(初见于南朝陈徐陵所编《玉台新咏》)
23.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是:《狂人日记》
24.我国文学史上第一部新诗是:《尝试集》(胡适)
25.我国最早的现代白话创作童话集是:《稻草人》
26.我国古代第一个女词人是:李清照。第一位女诗人:蔡琰
27.我国古代留存诗作最多的诗人是:陆游。(诗9300多首,词130多首。)
28.被列为“世界四大文化名人”的我国古代诗人是:屈原
29.唐代诗人中,被后人称作“老李杜”的是:李白和杜甫;“小李杜”指的是:李商隐和杜牧。30.我国文学史上一门三杰有“三曹”、“三班”、“三苏”、“三袁”等,其中“ 三曹” 指:曹操、曹植、曹丕;“三苏”指:苏洵、苏轼、苏辙;三柳:宋朝词人,柳永、柳三复、柳三接兄弟;三班:班固、班超、班昭兄妹;三袁(公安派):袁宗道、袁宏道、袁中道 。
31.“三公”在汉代指: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在明清则指:太师、太傅 、太保;“三王”:夏禹,商汤,周文王。三皇五帝:伏羲、燧人、神农、黄帝、颛顼、帝喾、尧、舜!
32.“三军”即:中军、上军、下军或中军,左军,右军。周制天子六军,诸侯大国三军。
33.明初诗文三大家,即:刘基、高启、宋濂。
34.中外文学作品中的四大吝啬鬼形象分别是:葛朗台、阿巴公、泼留希金、严监生。
35.明代著名传奇作家汤显祖四部与梦有关的传奇是:《牡丹亭》、《紫钗记》、《南柯记》、《邯郸记》。
36.我国晚清四大谴责小说是:李伯元(李宝嘉)《官场现形记》,曾朴《孽海花》、吴趼人(吴沃尧)《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刘鹗(洪都百炼生)《老残游记》。
37.“吴中四杰”是明代诗人:高启、杨基、张羽、徐贲(bēn);“吴中四士”是 :贺知章、张若虚、张旭、包融。
38.初唐四杰是: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
39.北宋文坛四大家是:欧阳修、王安石、苏轼、黄庭坚
40.元曲四大家是:关汉卿、马致远、郑光祖、白朴。元杂剧四大悲剧:《窦娥冤》、《赵氏孤儿》、《汉宫秋》、《梧桐雨》
41.汉字书法四体是:真、草、隶、篆。(汉字形体演变:甲骨文、金文、大篆、小篆、隶书、楷书、草书、行书)
42.我国四大民间传说是:牛郎织女、孟姜女寻夫、梁山伯与祝英台、白蛇与许仙
43.古籍中“四书”指:《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四库”指:经、史、子、集。
44.文房四宝指的是:笔、墨、纸、砚
45.莎士比亚的四大悲剧是:《哈姆莱特》、《奥赛罗》、《李尔王》、《麦克白》
46.我国古典文学四大名著是:《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
47.文学作品“四分法”指:诗歌、小说、戏剧(剧本)、散文
48.唐以前,我国五声音阶上的五个级(即五音)是:宫、商、角、徵、羽
49.五行指:金、木、水、火、土
50.五刑指:墨、劓、非刂、宫、大辟。(墨,在脸上 刺字后涂上墨。劓,割掉鼻子。非刖,断足。宫,阉割男性生殖器。大辟, pì,死刑的通称)
51.五经指:《诗》、《书》、《易》、《礼》、《春秋》
52.五谷指:黍、稷、麦、豆(菽)、麻。加“稻”为六谷。六畜:猪、牛、羊、马、 鸡、狗
53.左联五烈士指:白莽(殷夫)、柔石(赵平复)、冯铿、李伟森(求实)、胡也频
54.“履至尊而制六合”中“六合”指的是:天、地、四方(东西南北)。“六合正相 应”中的“六合” 是指古时迷信的人,结婚要选好日子,要年、月、日的干支(如甲子年、乙丑月、丙寅日)都相适合。
55.先后建都于建康(今南京)的六朝是:吴、东晋、宋、齐、梁、陈
56.六亲指:父、母、兄、弟、妻、子。六腑:胃、胆、三焦、膀胱、大肠、小肠。六神:主宰心、肺、肝、肾、脾、胆之神。六根:眼、耳、鼻、舌、身、意。
57.六书指:象形、会意、指事、形声、假借、转注
58.六部指:吏、户、礼、兵、刑、工
59.六义指:风、雅、颂、赋、比、兴
60.“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中“六艺”指:《诗》《书》《礼》《乐》《易》《春秋》。其中《乐》失传
61.“通五经,贯六艺”中“六艺”指:礼、乐、射、御、书、数
62.建安七子是: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王 禹、应王易、刘桢
63.八仙是:汉钟离、韩湘子、曹国舅、蓝采和、吕洞宾、何仙姑、李铁拐、张果老
64.“八荒”指远离中原的地方,即:东西南北,东北,西北,东南,西南八个边远的地方
65.八股是:破题、承题、起讲、入题、起股、中股、后股、束股、大结
66.唐宋八大家是: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
67.九州是:雍、兖(yǎn)、冀、青、徐、豫、荆、扬、梁
68.九族(九代)是:高祖、曾祖、祖父、父、自己、子、孙、曾孙、玄孙(元孙)
69.十天干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70.十二地支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71.世界十大文豪是:(古希腊)荷马、(意)但丁、(德)歌德、(英)拜伦、(英)莎士比亚 、(法)雨果、(印度)泰戈尔、(俄)托尔斯泰、(苏)高尔基、(中)鲁迅
72.十恶指:谋反、谋大逆、谋叛、恶逆、不道、大不敬、不孝、不睦、不义、内乱
73.十三经是:《易》《书》《诗》三礼(《周礼》、《仪礼》、《礼记》)、《论语 》、《尔雅》、《孟子》,《春秋》(晋?杜预将《左传》附于《春秋》)《春秋谷梁传》《春秋公羊传》
74.被马克思和恩格斯称赞为“现实主义大师”的法国作家是:巴尔扎克
75.被列宁称为“俄国革命的一面镜子”的作家是:托尔斯泰
76.我国获得斯大林文学奖金的三部作品是:丁玲的《太阳照在桑乾河上》、周立波的《暴风骤雨》、贺敬之、丁毅等的《白毛女》
77.我国古代最著名的田园诗人是:陶渊明
78.我国古代最著名的山水诗人:谢灵运、王维
79.我国古代最著名的边塞诗人有:高适、岑参、王昌龄
80.王国维说到的为学的三种境界是: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众里寻他千网络,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81.巴金的“激流三部曲”是:《家》《春》《秋》
82.茅盾的“农村三部曲”是:《春蚕》《秋收》《残冬》
83.郭沫若的“女神三部曲”是:《女神之再生》《棠棣之花》《湘累》
84.高尔基的“自传三部曲”是:《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
85.阿、托尔斯泰的《苦难的历程》三部曲:《两姊妹》《一九一八年》《阴暗的早晨》
86.三教九流十家:三教:儒、道、佛。九流:儒家(孔孟)、道家(老庄)、法家( 管仲、商 鞅、李悝)、名家(公孙龙)、墨家(墨翟)、阴阳家(邹衍)、纵横家(苏秦、张仪)、杂家(吕不韦)、农家,加“小说家”为十家。
87.“三余”三国时大学问家董遇利用余暇时间刻苦学习出名。三余即“冬者岁之余,夜者日之余,阴雨者时之余。”
88.“三上”。欧阳修曰:“吾平生作文章,多在三上——马上、枕上、厕上也。盖唯此可以属思耳!”
89.“三到”:宋代著名学者朱熹曰:“余尝读书有三到:心到、眼到、口到。”
90.毛泽东的“四多”读书法:多读、多写、多想、多问。
91.庙、寺、观。神祖有庙,佛僧有寺,道士有观。
92.“清真教”,我国回族把他们信仰的宗教叫“清真教”(伊期兰教)。清初伊斯兰 教 学者马注说:“盖教本清则净,本真则正,清净则无垢无污,真正则不偏不倚。”
93.陛下:对帝王的敬称,殿下:原对天子的敬称,汉对太子,亲王的敬称,唐以后,只有皇子、皇后、皇太后可以称为殿下。麾下:对将军的尊称,后指将帅的部下。阁下:旧 时对一般人的尊称。后 为至友亲朋间尊称的敬辞。
94.“死”的别称:天子“崩”,诸侯“薨”,大夫“卒”,士“不禄”,庶人“死 ”,唐代规定:二品以上称“薨”,五品以上称“卒”,六品达于庶人称“死”。
95.唐代“三李”,即,李白,李贺,李商隐的合称。三人诗作皆以积极浪漫主义为其特征,想象丰富,构思精巧,语言瑰丽。
96.桐城派:清散文流派,因其开创者方苞及承前启后的人物刘大木 魁姚鼐均为安微桐城人而得名。
97.文学研究会:我国最早的新文学团体。由沈雁冰、郑振铎(ó)、叶绍钧、朱希祖、周作人、 耿济之、瞿世英、王统照、郭绍虞、孙伏园、许地山等人发起。1921年1月正式成立于北京 。提倡“为人生而艺术”,主办刊物《小说月报》。
98.创造社:“五四”新文学运动中著名的新文学社团。1921年7月成立。主要成员:郭沫若 ,郁达夫,成仿吾、张资平、郑伯奇、田汉等。强调表现“内心的要求”。主办《创造丛书》、《创造季刊》、《创造周报》《创造日》
99.中国左翼作家联盟:简称“左联”。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中国**领导的革命文 学界的组织。1930年3月成立于上海。主要成员为原“创造社”“太阳社”成员。鲁迅,沈端先(夏衍),茅盾,周起应(周扬)等为其先后成员。
100.我国古代主要的文学理论名著:西晋陆机的《文赋》,名句有“精骛八极,心游万仞 ”、“观古今于须臾,抚四海于一瞬”、“笼天地于形内,挫万物于笔端”。南朝梁钟嵘 的《诗品》,强调文质兼备,“干之以风力,润之以丹彩”。南朝梁刘勰的《文心雕龙》。唐司空图《二十四诗品》(简称《诗品》)北宋欧阳修《六一诗话》以为“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斯为至矣”。清王夫之有《姜斋诗话》,清袁枚有《随园诗话》,近人王国维有《人间词话》。
⑤ <<我的女孩>>那里面的男主角叫什么
《MY GIRL》/《 마이걸》 /《我的女孩》
电视台:韩国SBS
首 播:2005.12.14(每周三、四播放)
编 剧:洪正恩 洪美兰
导 演:全起尚
主要演员:
李多海--饰珠裕邻
李东旭--饰薛功灿
朴诗妍--饰金世璇
李俊基--饰徐正雨
李东旭(leedongwook)(饰薛功灿)
生日:1981/11/6
血型:B
学历: shinil高中신일고등학교
身高:184cm
体重:78kg
宗教:基督教
爱好:运动
家族成员:一男一女中的长男
通讯地址:서울시 마포구 서교동 407-7 아트B/D 3층(주점프 엔터테인먼트
获奖经历:
2003 SBS演技大赏 new star奖
V-NESS选拔大赛 大赏(1999)
电视剧:
KBS《부모님 전상서》2004
SBS《小岛恋人》2004
MBC《回转木马》2003
SBS《酒之国》2003
KBS《LOVING YOU》
KBS2《纯情》2001
KBS1《学校3》
SBS《MYGIRL》
姓名:李多海Lee Da Hae (饰珠裕邻)
本名:边多海Byeon Da Hae
出道年份:2001年
出道经过:《微笑春香传》
出生日期:1984年4月19日
身高:170cm
体重:47kg
血型:O型
家庭成员:父母、哥哥
学历:Sydney Burwood High School
兴趣:与朋友聊天、看电影
特长:英语、韩国舞
所属社:Yours Entertainment
曾演出电视剧:
2002年:MBC《Ling Ling》
2003年:MBC《愉快的消息》
2004年:MBC《射星》
2004年:MBC《花王仙女》
2005年:SBS《Green Rose》
曾获奖项:
2004年:MBC演技大奖新人奖《花王仙女》
姓名:李俊基Lee Joonki (饰徐正雨 )
生日:1982年4月17日
身高:178cm
体重:63kg
爱好:跆拳道,唱歌跳舞
学历:汉城艺术大学,电影专业
出道:2001年SO-BASIC广告模特
电影:日韩合拍电影《维纳斯宾馆》,韩国2004年12月上映的《芭蕾舞学院》,2005年12月29日上映的《王的男人》
电视剧:日韩合拍电视剧《星的声音》,2004年KBS2短剧《我怎么办》,2005年12月14日上映的剧集《MY GIRL》。
广告:iAudio MP3广告,???纸巾广告,KFC广告。
MV参与:CLAZZIQUAI的《SWEETY》,姜成勋的《珍惜的故事》。
逸轩烟雨补充: 我在补充下在他的个人博客上看到的东西把~他现在在汉城艺大修学中~喜欢看电影~喜欢的食物是烧酒和咖啡
bluej补充:信仰天主教,还有从日文网站看来的家庭成员有爸爸妈妈还有一个妹妹。
资料来源俊基官网和SOOMPI网站
转自俊基的家FANS基地
李俊基档案翻译-转自俊基中文网
姓名:李俊基
生日:1982年4月17日
学校:首尔艺术大学电影系在校生(几年前翻译的,不知道他现在是不是毕业了)
居住地:釜山 昌原
身高:178CM
血型:B型
体重:63KG
家族成员:爸爸 妈妈 妹妹
兴趣:特长??1段,跆拳道 公认2段 /足球 上网
呢称:猴子 起重机..
胎梦:妈妈背着奶奶的彩袋礼物的梦
宝贝一号:我
性格:比较沉默寡言 酒喝多了对同事比较活泼,180度转变
酒量:2瓶半烧酒
睡觉习惯:睡觉喜欢左右翻,特别是没事的时候
宗教:天主教
解压的办法:跳舞,唱歌,或喝点酒在跳舞..
喜欢的颜色:红色,蓝色
喜欢的食物:咖喱饭,牛排 五花肉
喜欢的动物:小狗
喜欢的季节:春天,秋天
喜欢的演员:薛京求
讨厌的类型:神经质 目中无人的类型
最高兴时候:我出生的时候,初次收到礼物的时候大学合格的时候
最伤心的时候:奶奶去世的时候...
中文译名:朴美宣(又译朴美善)(饰金世璇)
韩文名字:박미선(朴诗妍)
性别:女
生日:1979年3月29日
国籍:大韩民国
出生地:韩国
民族:朝鲜族
身高:171厘米(2004年数据)
体重:48公斤(2004年数据)
三围:36、24、36(2000年数据)
最高学历:中专
现在学校:美国长岛大学(St.Johns University) 广播系
所学专业:表演
演艺生涯:
电视剧:
2005/2006:
2《我的女孩》饰演 金世勋(韩)
2003:
1《凤求凰》 饰演 卓文君(中)
9《汗血宝马》 饰演 鬼手(中)
2004:
3《宝莲灯》 饰演 三圣母(中)
电影:
2004:
5 电影《天生一对》(韩)
其他:
2000:
曾获韩国小姐第四名
广告:
2000:
LG移动通讯形象代言人(韩)
斗山集团CASS啤酒形象代言人(韩)
乐天集团乐天饼干形象代言人(韩)
2004:
5 上海哈丹如形象代言人(中)
公开男友:神话——ERIC
从小在美国长大,目前还在美国长岛大学念三年级,抽业余时间拍戏。
迅雷、Ftp、BT下载: http://post..com/f?kz=82757380
YYcaf完美修正收藏版+OST+精品花絮BT下载:http://post..com/f?kz=81794268
⑥ 有什么好书啊~
『灯谜天地』 [射虎必备]中外文学名著大全
作者: 湘巴佬 提交日期:2002-1-11 12:45:31
[先秦名著]
01《诗经》 02《国风》
03《雅》 04《颂》
05《诗序》 06《毛诗故训传》
07《毛诗传笺》 08《诗谱》
09《毛诗正义》 10《诗总闻》
11《诗集传》 12《诗缉》
13《诗经通论》 14《毛诗后笺》
15《毛诗传笺通释》 16《诗毛氏传疏》
17《诗古微》 18《诗经原始》
19《诗三家义集疏》 20《诗经通解》
21《离骚》 22《九歌》
23《天问》 24《九章》
25《远游》 26《卜居》
27《渔父》 28《九辩》
29《招魂》 30《大招》
31《楚辞》研究 32《楚辞章句》
33《楚辞音》残卷 34《楚辞补注》
35《楚辞集注》 36《楚辞通释》
37《楚辞灯》 38《山带阁注楚辞》
39《屈原赋注》 40《屈骚指掌》
41《屈子章句》 42《屈赋微》
43《周易》 44《尚书》
45《春秋》 46《左传》
47《国语》 48《论语》
49《孙子》 50《老子》
51《墨子》 52《孟子》
53《庄子》 54《荀子》
55《商君书》 56《韩非子》
57《晏子春秋》 58《吕氏春秋》
59《战国策》 60《穆天子传》
61《礼记》 62《列子》
[秦汉三国两晋南北朝名著]
01《古诗十九首》 02苏 李诗
03《孔雀东南飞》 04秦刻石
05《淮南子》 06《史记》
07《盐铁论》 08《韩诗外传》
09《汉书》 10《三国志》
11《典论·论文》 12《文赋》
13《文章流别论》 14《抱朴子》
15《玉台新咏》 16《乐府诗集》
17《古诗纪》 18《全汉三国晋南北朝诗》
19《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 20《古诗选》
21《古诗源》 22《采菽堂古诗选》
23《八代诗选》 24《汉魏乐府风笺》
25《木兰诗》 26《七十家赋钞》
27《后汉书》 28《水经注》
29《洛阳伽蓝记》 30《弘明集》
31《颜氏家训》 32《文选》
33《古文苑》 34《汉魏六朝百三家集》
35《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 36《骈体文钞》
37《六朝文□》 38《燕丹子》
39《博物志》 40《西京杂记》
41《搜神记》 42《拾遗记》
43《世说新语》 44《神仙传》
45《神异经》 46《十洲记》
47《汉武帝内传》 48《汉武洞冥记》
49《飞燕外传》 50《幽明录》
51《异苑》 52《述异记》
53《续齐谐记》 54《文心雕龙》
55《诗品》 56《华阳国志》
57《高僧传》 58《建康实录》
[隋唐名著]
01《唐人选唐诗(十种)》 02《河岳英灵集》
03《中兴间气集》 04《才调集》
05《唐音》 06《唐诗鼓吹》
07《唐诗品汇》 08《诗归》
09《唐贤三昧集》 10《唐诗别裁集》
11《唐诗三百首》 12《唐诗大系》
13《万首唐人绝句》 14《唐音统签》
15《全唐诗》 16《全五代诗》
17《唐诗百名家全集》 18《唐诗纪事》
19《唐才子传》 20《五代诗话》
21《五七言今体诗钞》 22《十八家诗钞》
23《花间集》 24《尊前集》
25《唐五代词》 26《教坊记》
27《乐府杂录》 28《文馆词林》
29《文苑英华》 30《唐文粹》
31《全唐文》 32《古镜记》
33《补江总白猿传》 34《离魂记》
35《柳氏传》 36《柳毅传》
37《霍小玉传》 38《南柯太守传》
39《周秦行纪》 40《无双传》
41《飞烟传》 42《虬髯客传》
43《昆仑奴》 44《聂隐娘》
45《红线》 46《莺莺传》
47《玄怪录》 48《续玄怪录》
49《纪闻》 50《集异记》
51《甘泽谣》 52《传奇》
53《三水小牍》 54《宣室志》
55《酉阳杂俎》 56《剧谈录》
57《云溪友议》 58《异闻集》
59《太平广记》 60《虞初志》
61《唐宋传奇集》 62《唐人小说》
63《伍子胥变文》 64《张义潮变文》
65《维摩诘经讲经文》 66《大目乾连冥间救母变文》
67《敦煌掇琐》 68《敦煌变文集》
69《云谣集杂曲子》 70《敦煌歌辞总编》
71《诗式》 72《二十四诗品》
73《诗人主客图》 74《朝野佥载》
75《唐国史补》 76《隋唐嘉话》
77《大唐新语》 78《因话录》
79《文镜秘府论》 80《刘宾客嘉话录》
81《杜阳杂编》 82《本事诗》
83《阙史》 84《北里志》
85《唐摭言》 86《鉴诫录》
87《北梦琐言》 88《唐语林》
89《容斋随笔》 90《登科记考》
91《唐两京城坊考》 92《唐尚书省郎官石柱题名考》
[宋代名著]
01《西□酬唱集》 02《瀛奎律髓》
03《宋诗钞》 04《宋百家诗存》
05《宋十五家诗选》 06《宋诗纪事》
07《宋诗别裁集》 08《宋诗精华录》
09《唐宋诗举要》 10《江湖集》
11《谷音》 12《乐府雅词》
13《碧鸡漫志》 14《花庵词选》
15《绝妙好词》 16《阳春白雪》
17《增修笺注妙选草堂诗馀》 18《乐府补题》
19《唐宋名贤百家词》 20《宋六十名家词》
21《词综》 22《□村丛书》
23《四印斋所刻词》 24《词选》
25《宋四家词选》 26《全宋词》
27《本事词》 28《词林纪事》
29《唐宋词人年谱》 30《词苑丛谈》
31《宋文鉴》 32《四六法海》
33《南宋文范》 34《唐宋文举要》
35《括异志》 36《睽车志》
37《夷坚志》 38《稽神录》
39《幕府燕闲录》 40《赵飞燕别传》
41《王榭传》 42《流红记》
43《梅妃传》 44《江淮异人录》
45《谭意歌传》 46《王幼玉记》
47《绿窗新话》 48《醉翁谈录》
49《李师师外传》 50《隋炀帝海山记》
51《青琐高议》 52《五代史平话》
53《宣和遗事》 54《大唐三藏取经诗话》
55《全相平话五种》 56《京本通俗小说》
57《清平山堂话本》 58《潜溪诗眼》
59《岁寒堂诗话》 60《白石道人诗说》
61《归愚集》 62《沧浪诗话》
63《词源》 64《诗人玉屑》
65《诗话总龟》 66《苕溪渔隐丛话》
67《冷斋夜话》 68《后村诗话》
69《宋诗话辑佚》 70《能改斋漫录》
71《剑南诗稿》 72《东京梦华录》
73《云麓漫钞》 74《贵耳集》
75《吹剑录》 76《云谷杂记》
77《鹤林玉露》 78《春渚纪闻》
79《邵氏闻见录》 80《棠湖诗稿》
81《侯鲭录》 82《宋人轶事汇编》
83《宋朝事实类苑》
[辽金文学名著]
01《辽诗话》 02《辽诗纪事》
03《辽文存》 04《辽文存》
05《辽文萃》 06《全辽文》
07《中州集》 08《金文雅》
09《全金诗》 10《金文最》
11《河汾诸老诗集》 12《金诗纪事》
13《全金元词》 14《中州乐府》
15《金文雅》 16《金文最》
17《董解元西厢记》 18《刘知远诸宫调》
19《滹南遗老集》 20《归潜志》
[元代名著]
01《元诗选》 02《元诗别裁集》
03《元诗纪事》 04《全金元词》
05《元文类》 06《全元散曲》
07《西厢记》 08《包待制陈州粜米》
09《元刊杂剧三十种》 10《元曲选》
11《元曲选外编》 12《中原音韵》
13《录鬼簿》 14《太和正音谱》
15荆 刘 拜 杀 16《永乐大典》戏文三种
17《南词叙录》 18《好儿赵正》
19《三国志平话》 20《修辞鉴衡》
21《吴礼部诗话》
[明代名著]
01《列朝诗集》 02《明诗别裁集》
03《明诗综》 04《明诗纪事》
05《明词综》 06《明夷待访录》
07《古文观止》 08《盛世新声》
09《词林摘艳》 10《雍熙乐府》
11《南词新谱》 12《吴骚合编》
13《顾曲麈谈》 14《散曲丛刊》
15《曲品》 16《传奇品》
17《盛明杂剧》 18《六十种曲》
19《曲海总目提要》 20《三国志演义》
21《水浒传》 22《西游记》
23《杨家府演义》 24《海公案》
25《封神演义》 26《金瓶梅》
27《石点头》 28《龙图公案》
29《禅真逸史》 30《醉醒石》
31《醒世姻缘传》 32《古今小说》
33《警世通言》 34《醒世恒言》
35《今古奇观》 36《英雄谱》
37《西湖二集》 38《明会典》
39《南濠诗话》 40《谈艺录》
41《四溟诗话》 42《艺苑卮言》
43《国雅品》 44《诗薮》
45《曲律》 46《历代诗话》
47《历代诗话》(丛书) 48《历代诗话续编》
[清代文学名著]
01《清诗别裁集》 02《湖海诗传》
03《清诗铎》 04《晚晴□诗汇》
05《清词综》 06《全清词钞》
07《清名家词》 08《古文辞类纂》
09《清骈体正宗》 10《湖海文传》
11《清文汇》 12《诗骚韵注》
13《桃花扇》 14《清人杂剧》
15《杂剧三集》 16《北词广正谱》
17《平山冷燕》 18《聊斋志异》
19《隋唐演义》 20《女仙外史》
21《说岳全传》 22《五色石》
23《绿野仙踪》 24《说唐演义全传》
25《夜谭随录》 26《娱目醒心编》
27《红楼梦》 28《儒林外史》
29《镜花缘》 30《野叟曝言》
31《虞初新志》 32《何典》
33《照世杯》 34《好逑传》
35《东周列国志》 36《闲情偶寄》
37《□斋诗话》 38《围炉诗话》
39《原诗》 40《带经堂诗话》
41《声调谱》 42《说诗□语》
43《一瓢诗话》 44《论文偶记》
45《随园诗话》 46《瓯北诗话》
47《石洲诗话》 48《赋话》
49《雨村曲话》 50《文史通义》
51《北江诗话》 52《剧说》
53《初月楼古文绪论》 54《清诗话》
55《词话丛编》 56《新曲苑》
57《清诗话续编》 58《山房随笔》
59《青楼集》 60《南村辍耕录》
61《万历野获编》 62《少室山房笔丛》
63《蠖斋诗话》 64《漫堂说诗》
65《脂砚斋红楼梦辑评》 66《小说考证》
67《小说旧闻钞》 68《中国通俗小说书目》
69《西湖游览志馀》 70《宋元戏曲史》
[近代文学名著]
01《近代诗钞》 02《道、咸、同、光四朝诗史一斑录》
03《晚清四十家诗钞》 04《全清词钞》
05《箧中词》 06《广箧中词》
07《近三百年名家词选》 08《皇朝经世文编》
09《续古文辞类纂》 10《涵芬楼古今文钞》
11《古今文综》 12《当代八家文钞》
13《晚清文选》 14《儿女英雄传》
15《施公案》 16《品花宝鉴》
17《荡寇志》 18《花月痕》
19《三侠五义》 20《青楼梦》
21《彭公案》 22《海上花列传》
23《自由结婚》 24《负曝闲谈》
25《邻女语》 26《苦社会》
27《市声》 28《黄绣球》
29《六月霜》 30《晚清小说史》
31《榴花梦》 32《笔生花》
33《养一斋诗话》 34《昭昧詹言》
35《艺概》 36《白雨斋词话》
37《石遗室诗话》 38《饮冰室诗话》
39《人间词话》 40《普天忠愤集》
41《中国近代反侵略文学集》 42《晚清文学丛钞》
43《晚清文艺报刊述略》 44《晚清戏曲小说目》
[现代文学名著]
01《初期白话诗稿》
02毛泽东诗词
03《革命烈士诗抄》
04《陈毅诗选》
05《天安门诗抄》
06《现代十六家小品》
07《解放区短篇创作选》
08《红岩》
09《中国小说史略》
10《马克思主义与文艺》
11《谈艺录》
12《诗论》
[文学理论名著]
01《典论·论文》 02《文赋》
03《文章流别论》 04《抱朴子》
05《文心雕龙》 06《诗品》
07《诗式》 08《二十四诗品》
09《诗人主客图》 10《潜溪诗眼》
11《韵语阳秋》 12《岁寒堂诗话》
13《白石道人诗说》 14《沧浪诗话》
15《诗人玉屑》 16《词源》
17《诗话》 18《修辞鉴衡》
19《吴礼部诗话》 20《新旧唐书杂论》
21《南濠诗话》 22《谈艺录》
23《四溟诗话》 24《艺苑卮言》
25《国雅品》 26《诗薮》
27《曲律》 28《闲情偶寄》
29《□斋诗话》 30《围炉诗话》
31《原诗》 32《带经堂诗话》
33《声调谱》 34《说诗□语》
35《一瓢诗话》 36《论文偶记》
37《随园诗话》 38《论诗》
39《石洲诗话》 40《赋话》
41《雨村曲话》 42《文理》
43《北江诗话》 44《剧说》
45《初月楼古文绪论》 46《养一斋诗话》
47《昭昧詹言》 48《艺概》
49《白雨斋词话》 50《石遗室诗话》
51《饮冰室诗话》 52《人间词话》
[少数民族文学名著]
01《蒙古秘史》 02《宝贝念珠》
03《黄金史》 04《仓央嘉措情歌》
05《萨迦格言》 06《贤者喜宴》
07《猴鸟故事》 08《福乐智慧》
09《突厥语辞典》 10《宇宙人文论》
11《越人歌》 12《白狼王歌》
13□勒歌 14《江格尔》
15《格斯尔传》 16《成吉思□的两匹骏马》
17巴拉根仓的故事 18《达那巴拉》
19《勇士古那干》 20《智勇的王子希热图》
21沙格德尔的故事 22《嘎达梅林》
23《格萨尔王传》 24唐东杰布的传说
25《尸语故事》 26《茶和盐的故事》
27《乌古斯传》 28《艾里甫和赛乃姆》
29《阿凡提的故事》 30《尼山萨满》
31《老罕王的传说》 32苗族史诗
33《阿细的先基》 34《勒俄特依》
35《梅葛》 36《阿诗玛》
37《创世纪》 38阿一旦的故事
39《玛纳斯》 40《密洛陀》
41《盘王歌》 42《广西特种部族歌谣集》
43《马五哥与尕豆妹》 44《锦鸡》
45《黄黛琛》 46《米拉尕黑》
47《遮帕麻与遮米麻》 48《拉仁布与且门索》
49《逃婚调》 50《生产调》
51《牡帕蜜帕》 52《布伯》
53《刘三姐的传说》 54达架和达仓
55吴勉的传说 56《骆驼泉》
57《望夫云》 58《辘角庄》
59《召树屯》 60《娥并与桑洛》
61《阿勒帕米斯》 62《阔孜库勒帕什与巴彦苏鲁》
63《萨里哈与萨曼》
[外国名著]
01《壬辰录》 02《春香传》
03《沈清传》 04《兴夫传》
05《伊瑙》 06《昆昌与昆平》
07素可泰碑文 08《马来由史话》
09《杭·杜亚传》 10《吠陀》
11《梨俱吠陀》 12《夜柔吠陀》
13《娑摩吠陀》 14《阿达婆吠陀》
15《摩诃婆罗多》 16《那罗传》
17《莎维德丽传》 18《诃利世系》
19《罗摩衍那》 20《毗湿奴往世书》
21《薄伽梵往世书》 22《五卷书》
23《百喻经》 24《小泥车》
25《嘉言集》 26《伟大的故事》
27《故事海》 28《僵尸鬼故事二十五则》
29《舞论》 30檀丁
31《诗庄严论》 32《韵光》
33《十色》 34《诗光》
35《文镜》 36《佛本生故事》
37《地王颂》 38《蒂鲁古拉尔》
39《西拉巴提伽拉姆》 40《安塔拉传奇》
41《一千零一夜》 42《卡勒瓦拉》
43《伊戈尔远征记》 44 鲁斯塔维里
45《拉奇普列西斯》 46《马纳斯》
47《萨逊的大卫》 48《卡列维之子》
49英语《圣经》 50《贝奥武甫》
51亚瑟王传奇 52《罗兰之歌》
53《特里斯丹和绮瑟》 54《列那狐的故事》
55《玫瑰传奇》 56《网络全书》
57《熙德之歌》 58《塞莱斯蒂娜》
59《阿马迪斯·德·高拉》 60《阿本塞拉赫人和美女哈里法的故事》
61《托梅斯河上的小拉撒路》 62《偷窃的艺术》
63《松迪亚塔》 64《黑人和马尔加什法语新诗选》
⑦ 赵字的甲骨文和金文
这是甲骨文、金文“赵”字。其中甲骨文赵是尹训银再造字。
⑧ 您能帮我设计个艺术签名吗,赵金文,QQ784131118
愿如连理合欢枝
赵侯文章李杜诗
金谷风光依旧在
文章难比少年时
幸有清才与洪笔
福子石经车马驰
快晴信是行人愿
乐天莫笑季伦痴
+
赵金文
⑨ mygirl的男主角是谁啊
李东旭
生日:1981/11/6
血型:B
学历: shinil高中신일고등학교
身高:184cm
体重:78kg
宗教:基督教
爱好:运动
家族成员:一男一女中的长男
通讯地址:서울시 마포구 서교동 407-7 아트B/D 3층(주점프 엔터테인먼트
星 座:天蝎座
宗 教:基督教
爱 好:运动
家族成员:一男一女中的长男
初恋:高二
兴趣:运动,热爱棒球
怪癖:喜欢将被子夹在两腿中间睡觉
获奖经历:
2003 SBS演技大赏 new star奖
V-NESS选拔大赛 大赏(1999)
电视剧:
KBS《父母见上书》2004主演:金喜爱、许俊浩、郑俊、李世恩
SBS《小岛恋人》2004主演:金文钟、韩智慧、权武中、朴恩惠
MBC《回转木马》2003主演:秀爱、张瑞姬、金南镇、柳秀荣、金甲洙、李慧洙、金志友
SBS《酒之国》2003主演:金在元、金旼贞、崔江姬、李世英、朴寅焕、赵亨基
KBS《LOVING YOU》主演:朴永河、刘真、李世恩、单于银淑
SBS《LETS GO》2002主演:金泰熙、李成真
KBS2《纯情》2001主演:柳镇、李姚媛、廉静儿、孙太英、李中元、单于银淑
KBS1《学校3》主演:赵仁成、朴广贤
⑩ 赵什么偏旁
赵的偏旁部首是:走
赵:[ zhào ]
部首:走 笔画:9 五行:火 五笔:FHQI
基本解释
1.中国古代国名(a.战国时代的“赵”;b.西晋结束,匈奴族、羯族先后在北方建立“赵国”,史称“前赵”、“后赵”):~客(战国时燕赵多侠士,遂以“赵客”为侠士通称)。燕(yàn)~(燕赵之地,泛指北方)。
2.姓。
拓展资料:
1、围魏救赵[ wéi wèi jiù zhào ]
原指战国时齐军用围攻魏国的方法,迫使魏国撤回攻赵部队而使赵国得救。 后指袭击敌人后方的据点以迫使进攻之敌撤退的战术。
2、完璧归赵[ wán bì guī zhào ]
本指蔺相如将和氏璧完好地自秦送回赵国。 后比喻把原物完好地归还本人。
3、原璧归赵[ yuán bì guī zhào ]
用蔺相如完璧归赵的典故。指原物归还,并无损失。
4、燕歌赵舞[ yān gē zhào wǔ ]
古燕赵人善歌舞,泛指美妙的歌舞。
5、张王李赵[ zhāng wáng lǐ zhào ]
四者皆最常见的姓,连用泛指一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