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网游小说 » 网络小说ip化

网络小说ip化

发布时间: 2022-07-03 18:39:51

⑴ 什么是IP化

指IP现象,“IP”即是指“互联网IP (Intellectual Property) , 意为知识产权, 主要由著作权、专利权、商标权等三个部分组成,一般是由投资者通过购买互联网文化产品版权, 并用于开发电影。

IP从根本上来说可以理解为小说、影视、戏剧、音乐、游戏、漫画等文艺作品的知识产权。除了强调对文艺作品的知识产权或曰版权的拥有之外,更强调在此基础上对其进行改编或开发的权利。

因而有学者也提到,在产业格局中,IP更多地意味着一种“改编权”。本意为“知识产权”的IP,根本属性为文化产业中文艺作品的知识产权,尤其强调对拥有版权的文艺作品进行改编和开发的权利,而具有版权的文艺作品则被称为“IP资源”。

(1)网络小说ip化扩展阅读:

IP化对传统内容生产方式的影响

内容生产的IP化与传统内容生产方式最大的不同在于业外商业资本和互联网、大数据技术介入程度的差异。业外商业资本的大量涌入强化了内容生产的市场逻辑,受众地位被凸显出来;

互联网与大数据技术的应用除了给内容创作的来源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之外,也使业外商业资本得以绕开专业的艺术价值对市场价值进行判断,这又进一步强化了内容生产过程中的市场逻辑。内容生产的IP化对传统内容生产的目的、手段以及思路都带来了影响。

IP化的内容生产过程中对互联网和大数据的应用主要在两个方面:一是在内容生产之前,对用户的偏好、IP资源的受众类型、受欢迎程度等数据进行收集和分析,从而作出是否要对IP资源进行购买并加以开发的决定。

二是在内容生产的过程中对互联网或大数据的使用,即内容生产者在创作过程中通过互联网及大数据及时把握受众的反馈,并根据受众的反馈及时调整生产的内容。

⑵ 琅琊榜IP运营和策划的问题

在以琅琊榜为例的网络文化IP化论文中指出,琅耶榜鲜明地例证了中国人和中国寻找并确立自我的意识,身份和位置,并融为一体地过程。
同时,琅鄢榜也存在一些问题。如小说的语言半文半白,文字功底不够深厚,有些情节构架略显空泛等。
表情达意是语言最重要的使命,在影视剧作品中,编剧注意到了这些问题,对描述性语言和对白都有精炼。

网络小说改编影视剧的模式,最初是网络小说的强IP和粉丝群带动影视剧收视率,而后随着影视改编成功案例频出。如今,依靠精良制作团队和明星效应,立项拍摄影视剧成功获取极高的关注度和话题量,带动了网络小说原著创作的名气。
2017年7月,琅珊榜荣登2017猫片胡润原创文学IP价值榜第五名的,是依靠高评分,高人气的同名电视剧获得广泛关注。

⑶ 为什么现在大ip影视化大多都是网络小说,而很少经

IP,即Intellectual Property,直译是知识产权,但放在目前的语境中,更多的是指适合二次或多次改编开发的影视文学、游戏动漫等。一时间,文学圈、游戏圈、影视圈无不觊觎“大IP”,唯恐慢了一步,失去的就不仅仅是IP这个主题,而是站在IP背后成千上万的狂热粉丝和他们不容小觑的消费能力。
谈及到文学领域强IP,指的是好故事、高点击、多评论的作品。近年来节节攀高的版权费足以证明文学IP的抢手,毕竟文学作品是整个IP产业链中较为常见的开端。容易改编成影视的文学作品,多是言情、古装、权谋类主题

⑷ 为什么文学作品会被ip化

摘要 你好,因为从2012-13年以来,国内的影视市场发展速度让行业内外的人都非常亢奋,不少人都借着这股东风,完成了从一无所有到身家千万上亿的转变。

⑸ 网络小说被拍成影视剧为什么都称作IP

导语:如果你还没听说过【IP】,你out了。随便走进一家咖啡馆,总会看见几个人聊【IP】。被网友黑成渣的《盗墓笔记》就是一个巨大的【IP】,刚刚结束的上海电影节,也达成了很多巨大的巨大的【IP】,那么问题来了。【IP】到底是什么鬼呢?

英语世界中的“IP”仅指“IP地址”

30多年来,无论写了啥说了啥,只要公开发表,都会被无限盗版,以至于本人所有的文章都能在各种期刊网和学术搜索平台上寻到踪影。曾向律师朋友求助想要讨回公道,答曰,可以帮你打赢官司,但赢回来的钱却不够咱俩一顿酒钱。由于中国没有惩罚性赔偿,这种知识产权官司,即使能够打赢,也不够覆盖打官司所付出的机会成本,这无疑是在法律层面上鼓励侵权和盗版。

可是,就是在这样一个知识产权屡遭侵犯的大环境中,无数对“知识产权”不甚了了甚至连26个英文字母都念不标准的人却在言必谈IP。

在英语世界,如果提到IP,人们首先想到的只能是“IP地址”。只有特别指出,对方才能明白你说的是“知识财产”(Intellectual Property)。可是,这样一个连外国人都不用的简写概念最近却在中国火烧火燎,炙手可热,大有燎原之势。为此,我曾立帖为证,断言这一热词要不了多久便会被人唾弃,就像“互联网思维”和“大数据”一样,而且将会有无数热钱被忽悠得栽在这个热词上,因为并非所有的“知识财产”都有可被开发成电影项目的潜质:无论什么故事,若要在大银幕上呈现,它必须“可拍摄”(能转化为电影视觉语言),“可融资”(有人愿意砸钱投拍),“可营销”(具有足够的卖点说服投资人砸钱),“可观赏”(影院愿意排片,观众愿意买票)。这几个要素相辅相成,互为因果,缺一不可。

之所以强调“知识财产”而非大家通常理解和言说的“知识产权”,是因为那些奢谈IP的人根本就不知道,他们口中像口水一样流出的“IP”这两个洋字码实际的所指仅仅是“知识财产”(intellectual property)而已,是一个指称“心智创造”(creations of the mind)的法律术语,包括音乐、文学和其他艺术作品,发现与发明,以及一切倾注了作者心智的语词、短语、符号和设计等被法律赋予独享权利的“知识财产”。这种“独享权利”才是我们耳熟能详的“知识产权”,英文简称是“IPR”(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常见的IPR有版权、专利权、工业设计权以及对商标、商业外观、商业包装、商业配方和商业秘密等进行保护的法律权利。正是这些受法律保护的“权利”才使得那些“心智创造”成为“无形资产”。

与其叫“知识产权” 不如叫“文学潜在财产”

由此可见,那些对“IP”趋之若鹜、垂涎欲滴的国人口中喷出的所谓“IP”其实只不过是诸多“IPR”(他们落了一个R)中可以被改编为电影的“文学财产”而已。所以,与其奢谈语焉不详、大而无当、言不及义的“知识财产”(intellectual
property),不如遵循世界电影产业惯例直称“文学财产”(literary property)或“潜在财产”(underlying property)。

好莱坞对“文学财产”的定义非常简洁明了:可以改编为电影的文学作品;而“潜在财产”的所指则更为宽泛,包含了文学作品之外的可以开发成电影项目的其他作品,如图书、戏剧、故事大纲、故事梗概和原创剧本等。本人在拙著《号脉电影》中曾总结过好莱坞电影产生的三个源头:一是好莱坞之外的素材,如小说、戏剧、新闻报道或报告文学,甚至流行歌曲或电子游戏等。这便是目前在中国炙手可热而在好莱坞早已成为行业事实的所谓“IP”。二是制片人、导演、演员或制片厂经理人想象中的一个故事创意,指派作家将其开发为电影剧本。这一过程通常需要历经很多步骤:故事大纲、处理台本、初稿、改写、润色、定稿。这就是好莱坞按步论酬的“步骤交易”,整个交易过程悉由制片人掌控,编剧仅是雇佣枪手而已,把各方面的想法经他之手形成文字,其创造性劳动被沦为一种雇佣式劳务,从本质上而言与代写情书或代写状纸无异。第三个故事来源则是终年挣扎在好莱坞外围的庞大的原创编剧大军。美国作家协会剧本登记服务处平均每年记录在案的剧本多达35万多个,这还仅仅是记录在案的数字。在全美国,每年出笼的剧本数以百万计,而真正能称为上品者却寥寥无几。因此,从1990年代开始,好莱坞的剧本开发成本便攀升到每年5亿多美元,而且一直居高不下,其中有四分之三都付给了作家去“选定”或改写一些永远不可能投拍的影片。

所谓“选定”,在好莱坞的语境中,是指作家和制片人或制片公司之间经谈判而签定的书面协议书。根据选定协议书,制片方付给某一文学财产(剧本)的所有人(作家)一定的选定费以取得在一定期限内独家开发或出售该文学产权的权利。选定合同的内容通常包括投拍剧本的规定期限、资金到位的规定期限,最后购买剧本的规定期限或者延长选定期的条款以及费用。选定期过后,制片方若无进一步行动,剧本的选定权以及相关权利将会自行失效,重新归原作者所有。选定协议通常是文学财产被开发成影片的第一步,也是作家出卖自己剧本的第一笔收入。这便是目前中国的“挨劈”爱好者们所谓的“囤积IP”了。

这些每年数以百万计的原创剧本在好莱坞业内有一个不太好听却直奔金钱主题的专门称谓,叫“投机剧本”。正是这种被视为“投机生意”的原创剧本构成了好莱坞剧本贸易的主体。好的原创剧本很有可能通过好的经纪人之手炒作成为一项“热门财产”,使得作者的获益远远超过那些被指派的命题作文。因为好莱坞的制片大亨们都心知肚明:剧本永远是电影的灵魂,只不过早期的制片厂制度将编剧的作用屏蔽在人们的视听和认知之外。在制片厂制度统领着好莱坞电影制作的半个多世纪,编剧本身便是制片厂的合同财产,唯制片老板马首是瞻,毫无创作自主权。随着大片时代的来临,好莱坞制片厂制度解体,其外围才涌现出一批企望靠剧本投机来登堂入室的自由创作大军。

无论源头如何,电影的灵魂和根本还是剧本和内容本身。其他的一切都是为这一故事核心服务的。因为观众不会为IP买单,而只会被故事打动。

⑹ IP剧如此热门,影视剧为何越来越偏向网络小说

近年来大火的电视剧,基本都是网络小说改编而成,如去年大火的电视剧《亲爱的热爱的》《庆余年》《河神》到今年上半年大火的《我是余欢水》《隐秘的角落》都是根据网络小说改编而来。要说为何导演团队偏爱改编网络小说,个人看来原因有三:

第三,网络小说有天然的讨论度。网络小说发表于网络平台,是网络平台成就了它。因此,网络小说已经改编影视化,是非常容易在网络上引发热议的。并且前期是书带火剧,在播出期间或者播出后期,剧受到欢迎后反而会带动网络小说的热度。比如前段时间《隐秘的角落》大火,就导致原著《坏小孩》读者群体直线上升。

⑺ 小说里IP文学和网络小说是什么意思

ip文学,其实是知识产权的英文缩写,简单来说,ip就是一部有价值的作品进行影视 游戏 动漫等形式的开发,相对质量比一般网络小说要高。说白了,你的小说在刚发表的时候,就只是一部普通的网络小说,如果成绩出众,质量不错,资方看重了,愿意开发,那就不一样了

⑻ 网文ip化和剧传统影视到底有什么区别

根据此前从网站走出的成名IP题材,网文平台逐渐形成了自己的风格。以电视剧《裸婚时代》原著《裸婚》而众所周知的红袖添香成了情感文学的伊甸园,走出《甄嬛传》的磨铁中文网自然成为宫斗小说的孵化器……写手们根据网站风格选择平台,那么文学网站在选择签约作者时又有什么喜好呢?

“男作家的创作大都是玄幻、升级打怪类的,拍成影视剧有一定难度,还会受审查约束。但女性作家的作品多走情感路线,无论是改编还是拍摄都相对容易,和电视剧的收视人群又符合。”阅文集团总经理杨晨表示,就IP影视化来说,女写手的作品通常比男写手更炙手可热。

据影视策划人谢晓虎透露,一般的IP包括改编、立项报批、拍摄等,至少得花两年时间,玄幻作品耗时则会更久。“一方面,改编时间比言情小说至少多出五个月,既要保持小说自身魅力,琢磨特效如何实现,还要紧跟时下热点,谨慎对待政策。另一方面,这样的大IP斥资都将近一亿,所以筹措资金也不是一时半会儿就搞定的。” 谢晓虎称,相比之下,性价比更高的女写手作品简直是一本万利。

⑼ 网络文学抄袭为何屡禁不止

盗版和抄袭是困扰网络文学发展的两大顽疾。相比较而言,抄袭的治理难度更大。在缺乏创作规范、创作压力巨大而商业前景日益被各界看好的网络文学界,抄袭事件的频繁出现越来越引起各方的重视。

文学网站也加强了反抄袭的力度。目前在作品上线之前一般都要做人工审核和机器查重。但正如欧阳友权所指出的,网络抄袭的根本原因在人,在创作者,在写作主体的能力不逮和功利心态。他说:“文化资本的逐利性、商业力量的诱惑力、读者市场的激烈竞争都是抄袭事件的直接推手,但它们背后还是人的价值观在起支配作用。如果一个网络作家能严于自律,经得住诱惑,少一点急功近利、多一些社会责任,少一点商业心态、多一点艺术追求,任何商业环境和技术语境都很难使自己走进抄袭的陷阱。”

热点内容
绝世唐门唐舞桐重生小说 发布:2025-09-23 05:07:43 浏览:677
离婚后倒追前妻的短篇小说 发布:2025-09-23 05:07:36 浏览:308
重生盛宠太子妃小说 发布:2025-09-23 05:07:36 浏览:942
主角可以制造军团都市小说 发布:2025-09-23 04:58:23 浏览:778
都市智谋小说 发布:2025-09-23 04:46:36 浏览:891
小说偷走总裁小宝宝 发布:2025-09-23 04:41:43 浏览:561
言情脉脉小说 发布:2025-09-23 04:37:33 浏览:209
好看架空言情完结小说玄幻小说 发布:2025-09-23 04:28:41 浏览:599
轻舞飞扬的小说 发布:2025-09-23 04:17:35 浏览:513
日本轻小说价格 发布:2025-09-23 04:17:11 浏览:4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