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小说中的道教元素
1. 为什么网络上的玄幻小说,和道教相关的很多
道士给人感觉就是无欲无求,无为而治的感觉,而且道教历史悠久他们相信天时命运。
2. 道教对中国文学有何影响
道教的玄妙思想、神仙境界、奇异方术、逍遥精神、贵生伦理渗透到文学艺术领域的方方面面,道教的自然情怀、浪漫主义深深影响着传统文艺的审美观,提供了取之不尽的精神源泉。南北朝以来的《搜神记》、《酉阳杂俎》、《聊斋志异》等志怪小说与道教密切相关,唐宋传奇《枕中记》、《太平广记》等包含大蔽携滑量的道教宏腊元素。唐诗受道教渲染形成了古奥华丽的风格,宋词中大量词牌名源自道教,元曲中神仙飞升题材的曲目十分突出;明清小说包括四大名著都蕴含道教神学思想,形成了“智者形象道士化”的传统。此外还有独特的道教文学形式被衍生出来,如李白的游仙诗、明朝盛行的青词,以及《封神演义》、《西游记》等神魔小隐岁说。当代流行的修真小说以丹道为主题,玄幻小说、盗墓小说、仙侠小说也与道教紧密相连。 “
大象无形、大音希声”思想深刻影响着中国艺术追求写意、神似、自然的风格和神韵。王羲之、顾恺之、吴道子、赵孟頫、黄公望、祝枝山、徐渭、朱耷、郑板桥等书画家都是道教徒,其作品深受道教思想浸润。道教音乐的曲调、唱腔促进了音乐戏曲的发展,京剧、越剧、豫剧、黄梅戏等都充分汲取其营养。天人合一思想、风水堪舆道术影响着中国传统建筑的选址、布局和建造。
3. 为何现在网络文学中道教胜过佛教
1、修行的宗旨不同。佛教讲解脱,要求内心脱离世间红尘;道教讲逍遥,吃穿玩不误,更符合现代思想,也更易于世人理解。
2、修行的方式不同。佛教是先填坑后种树,先苦后甜,先难后易;道教是先种树,然后一边种树一边填坑,先易后难,符合现代人的快节奏和快餐心理。
3、显示力量的难易不同。佛门弟子要出能力,本身都是经过一番苦修,身心达到一定境界,美女在眼前与一堆骷髅无异,即使是西藏的密宗,前行那一段比内地的显宗更要艰苦;道门弟子则要省事的多,尤其是正一派的符法,有点点基础就能拿过来用,偶尔借下法力,平时就跟普通人一样,更贴近现代人的生活习惯和生活质量。
4、评价的标准不同。佛门弟子必须会念经,搞什么算命、风水那叫不误正业,虽然有“瑜伽士”,可以不念经,但那不是主流;道门弟子仅仅仪轨精通那叫没有本事,算命、风水,偶尔捉妖那是艺大不压身。
4. 《神雕侠侣》故事背景中的道家文化有何体现
《神雕侠侣》作者将故事的时代背景设立在南宋,小说自然有了道教底色,主人公杨过就与全真教渊源颇深,故事人物令人赞叹的武功也与道教的内丹学不可分割。以“道”为根本信仰的道教使道家元素自然而然地融入故事中,使整部武侠作品散发出浓烈的道文化气质。那么《神雕侠侣》故事背景中的道家文化有何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