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网游小说 » 第二人称游戏小说

第二人称游戏小说

发布时间: 2023-04-29 02:24:03

⑴ 在写作时用第一,第二,第三人称叙述的好处及作用

在叙述之中,可以用三种人称进行。

第一人称:我、我们。

第二人称:你、你们。

第三人称:他、他们、它、它们。

这三种人称各有其表达效果与优点。

第一人称的优点是,增加对事情对人物叙述的真实性,读者认为这所描述的一切是作者亲历的。第二人称叙述的好处是,增加亲切感,这种方法的效果就好像是作者面对我们娓娓而谈一样,无形之中拉近了读者的距离。第三人称叙述则显得比较客观公正,这是以一个冷静的旁观者的身份来进行叙述的方法。

第一人称和第三人称叙述各有哪些优点和局限:

第一人称是一种直接表达的方式,不论作者是否真的是作品中的人物,所叙述的都像是作者亲身的经历或者是亲眼看到、亲耳听到的事情。它差知的优点是能使读者产旁枝生一种真实、亲切的感觉;从作者方面来说,它更便于直接表达作者自己的思想感情。如《我的老师》记的是真人真事,通过第一人称的手法,很自然地流露出作者对蔡芸芝先生“慈爱”“公平”之心的敬仰。《故乡》是小说,文中的迅哥儿(“我”)有作者的影子,文章通过第一人称手法,通过“我”的所见所闻,深刻反映了旧中国农村的衰败和萧条,表达了自己对新生活的渴望。由于采用第一人称,给人的感觉是真实、亲切的,因而也为作者直接表达(或宣泄或流露)感情提供了方便。但它也有局限性,即所写的内容不能超过“我”耳闻目睹的范围,所以不便于广阔地反映现实生活。

第三人称写法的优点是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能够比较自由灵活地反映客观内容。有比较广阔的活动范围,作者可以在这当中选择最典型的事例来展开情节,而没有第一人称写法所受的限制。如《谁是最可爱的人》采用第三人称写法,自由、灵活地选取三个典型事例来表现志愿军战士是最可爱的人。这三个事例从不同侧面集中表现了志愿军战士最本质的思想感情。“松骨峰战斗”——对敌人的恨,体现出革命英雄主义精神;“火中救小孩”——对朝鲜人民的爱,体现了国际主义精神;“防空洞谈话”——高尚的苦乐观,体现了爱国主义精神。三个典型事例,有集体的,有个人的,有战斗场面,有战地日常生活。正是由于采用第三人称写法,作者才能这样全方位地表现主题。但是,第三人称也有局限性,它不如第一人称那样使读者感到亲切。为了弥补第三人称叙述的不足,有些作者便发挥文章中人物对话或独白的作用,通过他们的口,讲出他们亲身经历的事或心理活动等。如《谁是最可爱的人》里防空洞中战士的对话,就很真实地展示了战士的内心世界,让人有亲切感。 至于第一人称与第三人称在一篇文章中交替使用,则要注意交待清楚,要用过渡的语句提醒读者。如《勇气》一文第一段末尾说,“给我说了下面一个故事”,引起用第三人称叙述故事;故事讲完后,用一句话承接,“我被这真实的故事里的两位主角迷住了”,回到开头,文章衔接自然、清楚,人物转换得明白。否则,情节脉络可能紊乱,致使读者找不到头绪。 第一人称:代入感强 为了加强作品真实性感染力

第一人称的优势和缺点:

第一人称的优缺点并不能完全划分开来,因为二者是相互制约的,我们先说个游戏。

大家对CS一定不会陌生,作为全球称霸的第一人称视角游戏,它的成功自有自己的特色和本钱,当你端着m4或者ak47冲上大路的时候,你是否感觉自己就像一名捍匪或者精英特警呢?当你的朋友在你耳边大呼gogogo的时候,你是否和你的队友产生了一种血脉相连的感觉呢?当你阻击的准星瞄准大门对突然闪出的敌人予以致命一击的时候,你是否有种主宰他人生死的快感呢?

你能体验游戏的乐趣,在于你充分的代入了游戏中的人物,这也是第一人称写作的最大优势——代入感。小说虽然没有游戏直观,但是文字却给于了读者更多的想象空间,读

者看着一个我快意杀敌,纵横异界,虽然明知道那个我并不是自己,但是仍然将书中的我和自己联系在一起,而书里的我,不过只是一个简单的心理暗示而已。

让读者自觉的代入书中的主角,第一人称无疑是最快捷最简便的,不同于第三人称的全知全能,我始终用自己的眼睛去看这个世界,用自己的手去挖掘事实的真相,让我在书

中从奴隶成长为将军,我想不论是读者还是大大都会感到莫大的满足。

第一人称写作的优势还在于它的真实和未知,书里的我永远不会知道下一堵墙后面会出现虚启消什么,我可以听,我可以判断,我可以根据蛛丝马迹去分析,但是再我还没绕过这道墙的时候,这一切都做不得准,这和现实中出现的情况是一模一样的。未知的未来和我不能感触的区域是第一人称写作的神秘之源。当我绕过这堵墙之后,无论遇到神仙,鬼怪,僵尸,美女都让读者感到真实,因为这本来就是玄幻小说嘛。^_^ 当然,这是开玩笑的了。

第一人称的真实来自于对主角的细致描述,其中包括了语言,动作,心理,因为主角就是我,我对自己的了解自然比旁人来的深刻,至少我明白每时每刻我的想法。甚至知道

自己下一刻将要付诸的行动。通过对我的详细描写,来唤醒读者内心的感受和思考,曾经有过或者没有过这样的经历的读者,他们在看了这些描写后,或认同,或不认同,举个例子,比如主角都是伟岸的英雄,但是第三人称是称呼他名字——某某,他的丰功伟绩都是这么叙述的:某某曾经在某地做过什么……小说写得成功的话,那容易让读者产生景仰的心情。反过来我们用第一人称的话,我曾经在某地做过什么,这样一来,小说往往是让读者获得兴奋的快感,让读者有一种梦想成真的感觉,而不是看着他人走向成功。

再举个例子:我记得我玩过的一个游戏叫做《合金弹头》,这个游戏可以切换视角,我们可以选择第一或者第三人称去进去游戏。我喜欢用第一人称去玩,当我穿着伪装的制服大步通过敌人的岗哨时,看着敌人的卫兵越来越近,我的手心全是汗水,害怕敌人发现我的伪装,心中不断的转念,要是敌人发现我的伪装,我应该先放倒哪个,如何能在最快的时间内无声息的干掉卫兵,而不暴露自己呢?幸好我成功过关。但是要是切换到第三人称,就没有这种感受了,我们从背后看着主角,我变成了一个人物,一个我们操纵的傀儡。那样的感受,远不如自己亲自上阵来的真实和强烈。

第一人称还有一个优点,比较少被人提及,那就是它比第三人称写作容易上手,它宛如那些所谓的邪派武功一样,易学而难精,比如在描写一个大场面的时候,第三人称需要费尽心机营造气氛,还要照顾众多人物的个性特点,而第一人称不用,我看见什么就写什么,我听到什么就是什么,其他人的揣测想法我自己心里想想也就算了,不必费尽心机的让这些东西看起来合理。抓住一点,不写其余,这对众多笔力不足的小白来说,绝对是个福音。

第一人称的优点虽好,但同样也是它的缺点,它最让人病诟的就是情节发展缺乏动力,人物尤其是配角缺乏个性。

主角必须要用自己的眼睛来看世界,那么能看到的地方就十分有限了,同样要以主角的视线来推动情节的发展,在写作的时候就需要有一个十分详细的写作大纲,主角到了什么地方?要看到什么?要完成什么事情?得到什么思考?如何保证主角在每一个重要的场景出现,而不感到唐突,这些都需要精心的设置,而这往往是众多小白最为缺少的。

这也是第一人称难精的原因之一,没有一个缜密的写作纲要,让情节进行的节奏很难把握,作者往往写了几十万字后就后继乏力的,节奏快的已经完成数段历险,收的无数美女了,而慢的却常常在原地打转,第一个高潮还没到来,无奈只好放弃使用第一人称,加速情节的进行。

而第一人称写作让人物失色,同样来自于主角的视线,人物,尤其是配角,要出现在主角的视线才有展示的机会,作者不可能单独开一个视角去描写配角的行动,而且即使主角看着配角,同样有很多限制,比如经典的错误就是:她对我微微的一笑,左手正从背后的口袋里掏着打火机。根据我的视线,应该在她的前方,而她面对着我,我如何知道她从背后的口袋里掏出的是打火机呢?配角更不可能时时刻刻跟在主角身边,这样就少了很多表现的机会,对于能够直接刻画人物的第三人称视角,无疑薄弱了很多。

而那些布局庞大,气度恢宏的大背景小说,出场的人物往往数以双位计,如何保证每个人在主角面前出现足够的戏份来展示自己的个性呢?足以让作者想破脑袋。所以我们能够发现,第一人称的游戏大多是射击和解迷类的,游戏中很少出现很有力的配角,只有主角在孤独的战斗着。

而第一人称的未知也成为了对情节发展的一个阻碍,因为在很多时候,一条主线并不能保证故事的发展,需要另开支线,埋伏一些伏笔,设置悬念。比如在我不到的地方,一些关于我的阴谋正在由那些幕后黑手不断的展开,正因为如此,很多关键的人物也许并不会出现在主角的面前。如何让他们在故事的发展中若隐若现,而又不抛开主角的视线,同样是个很大的难题,而更大的难题是,把这些控制在一定的字数内,不显得太过罗嗦,这也是很多作者自动放弃第一人称写作的原因。

前面说过,第一人称写起来容易,但是在场面的描述,尤其是宏大场面的描述方面,第一人称有着先天的缺失,一个大规模的场面,要很好的描写,需要的是各个方面的配合。比如声音,人物,颜色,光影等等,只用第一人称的一双眼睛,明显是表达不过来的,主角专注着攻上城楼的士兵,势必不会在意远处不断射击的弓箭手,看着漫天飞舞的箭石,必然会忽略守城士兵的调动,因为我只有一双眼睛,一对耳朵,如何让各种元素通过我的感觉结合到一起,而不显得杂乱呢?这真的不是一般的困难。肥肥看见最多的情况,就是过于在乎我的感受,而使场面流于苍白和单薄了,而另一个极端却是,生硬的转到第三人称,完全抛开了文中的我。

对于第一人称写作的优缺点,老黑有个很有趣的结论:

一:布局庞大,气度恢宏的大背景小说,忌用第一人称。

二:主角语言过多的小说,不宜用第一人称。

三:15万以上长篇,慎用第一人称。

四:情色、血腥类等重视心理冲击、道德冲击的,第一人称好啊!

第一人称写作技巧杂谈:

1.情节的推动和悬念的设置。

在第一人称的书里,我始终是推动故事的主力线索,所以我的出现必须要谨慎,出现的

时间,地点和人物还有发生的事件都需要有周密的安排,让这些东西于情节的主线香关

联,实际上,我们想想那些第一人称的解迷游戏的剧情,就会明白,我到达一个新的场景,必然会发现推动情节的因素,比如发现一些秘密的文件,找到一个关键的道具,又或者见到一个关键的npc 得到必要的情报,没有一个新的场景是无用的,小说的要求则更加高,不单是场景,我目睹的,经历的东西都需要融入故事的发展。

喜欢玩这类游戏的朋友也知道,游戏进行一段就会出现一个很难缠的小boss,或者发现一个很难的问题无法解决,而必须要回到以前的场景寻找线索。这就是高潮的设置了,

这种手法,对第一人称的写作很有借鉴意义。在适当的时候给于我一个难以应付的敌人,或者无法独自解决的问题,同样能提起读者的兴趣。

在推动情节的发展方面,郭兼雨大大给出了两个方法,我们可以借鉴。

一、亲身经历类

“卫斯理”,小说中的第一主角,大部分故事都是“我”的“亲身”经历。虽然“我“是无可争议的主观视角,但却并非是单一视角。

当情节发展进入卫斯理视线的“死角”时,倪匡便会巧妙地切换镜头,插入其他人的视角。

在“卫斯理”身边,扮演这个第二视角最多的便是“我”的妻子白素。象在《天外金球》中,前半部分是完全是白素的独身冒险,至后半部分,“我”才珊珊来迟,正式切入第一人称写作。

除了白素,陈长青、温宝裕、小郭(我吗?)、红绫等人在不少作品之中,都或多或少扮演过这类“辅助视角”。

辅助视角也不只限于一个,更可以是“多视角”,在《电王》之中,便曾插入过三个“辅助视角”。

这种“第二视角”或“多视角”的互补,虽不致将第一人称写作“主观性”强“客观性“弱(甚至无)的弊病完全化于无形,但相对于那种独沽一味的第一人称写法,已高明许多。

许多网上第一人称的作品,作者就是没有倪匡这种胆量与能力,不敢混用第一人称与第三人称写作,误以为一切情节只能局限在“我”的左右,束手束脚之下,当然会有越写越伤神之感。

二、转述经历类

在这部分故事中,“我”的参与程度并不多,徒有主角之名而无主角之实,只是以一个旁观者或旁听者的角度去记叙整件事情。最多,是对整个事件起到一些推动作用。

在这种情况下,小说便明显有第一人称之名而无第一人称之实,说穿了,实际上是在以是第三人称写作。因为“我”的存在与否,并不影响情节的发生与发展。“我”如同话外音,又象是一些小说中的“注”,只是起到补充说明与解释的作用,以及为故事划上一个句号。

在《黄金故事》,第一人称与第三人称虽是交叉使用,但“我”并没有在故事主干中出现,张拾来与银花儿的故事已可独立成文,“我”之所以会出现,主要是根据所见与他人进行一些讨论、猜测。

由“我”在引述、转述他人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时,就要多花一些心思了。最简单的自然是“对话式”(如《木炭》),此外还可以摘录日记(《沉船》)、节录小说(《背叛》)、描写录像所见(《黄金故事》)、记录录音所闻(《寻梦》),等等。

第一人称的悬念并不难设,因为我看不到,听不见的地方都可以成为悬念,关于这个问题,魏文成大大更是介绍了一种第一人称滞后的写法,让人拍案叫绝:

第一人称滞后简单的说,就是你对已经过去的事情是相对全知的,因此你可以选择主人公(第一人称)的推测,旁白视角来进行相对全面的描写。就是当我进行“回忆”的时候,我是以我自己为第三人,讲述我自己,必要的话,你可以改变这个回忆的久远性,这个事情很可能就发生在上一秒钟。

这种写法要注意两个问题,第一:就是这个事情必须要已经发生的,但是我是否经过可以不论。第二:我的分析描写应该是我对我自己说的,这只是一种对情况的推测,可以正确也可以错误,不能作为结论。

大家可以看出,这种写法对设置悬念是很有帮助的,因为,我的猜测和接下来的行动,可以构成最强烈的转折。举个例子:

我轻轻的打开家门,想给也许正在书房上网的她一个惊喜,没想到触入我眼帘的竟然是一对棕色的皮鞋,它就这么歪歪扭扭躺倒在地板上,旁边陪伴它的是满地的杂物,而它们本应该放在客厅那张大理石桌子上,还有一些花瓶碎片和沙发上的抱枕,她那米黄色的套裙从一边被扯开,正无奈的望着我。家里遭贼了么?我略略抬头,粉红的颜色让我触目惊心,她最喜欢的那套内衣被撕成了碎块,灰色的丝袜被拉成长条,随便的抛在一旁,耳边似乎响起了她痛苦的呻吟,眼前浮动出她挣扎的身影,她反抗着歹徒的暴行,从沙发滚到了地下,又被歹徒抱了起来,摔在桌子上,慌乱间扫掉了桌上的东西,歹徒淫笑着一把拉开了她的套裙,漂亮的内衣被撕的粉碎,她踢打的双足打翻了桌边的花瓶,劫材还要劫色!我怒火中烧,随手操起一张凳子,朝丝袜指向的卧室,冲了过去!

(大家不要对号入座,这段只是肥肥随手敲的)

这段算是的第一人称滞后写法,作者通过自己看到的东西进行推测和思考,最终得出结论,但是这个结论并未得到证实,只是我自说自话而已,我们在这里就可以一个大的转折,也许是个劫材并还要劫色的盗贼,又或者我的妻子和她的老情人约会,两人太过激动,而造成了客厅的景象,甚至我的妻子都不在其中,不过两个误入的小情人,不愿意搞坏自己的衣服,穿着我妻子的衣服玩强奸游戏,真实悬念无限,转机不断啊。

在第一人称的写作中,为了严谨,其实也可以作为故事设置,而我的这个旁白可以有“偏见“。我的全知仍可以是假象。

我用第三人称描述的可以只是表象,可以说比如我说:谁谁谁怎么想,但是读者完全可以冷静的看,滞后第一人称可以写这样写“他妈的谁谁谁,从什么什么时候就不鸟老子,这定然是他喵的阴谋呀!“其实这是我的主观臆测,但是读者觉得有可能,然后很容易顺我的思路进入一个转折的伏笔中。

大部分这种描写都是激动的,激烈的,能造成深刻印象的,这时候进行故事设置转折绝对是良机,放过的话,会带给读者失落感地。

再进行第一人称写作时,还可以通过书信和文件来展示一些推动情节的线索,比如很多解迷游戏的主线都是通过一些残缺的纸片或者文件来告诉我的。而悬念同样可以埋藏在这些东西里,比如一片纸片,在最关键的几个字的地方被人撕掉了,又或者烧毁了。为了寻找缺失的部分,我只好求助于另一条线索。

第一人称的人物描写:

在第一人称写作中出现的人物都要通过我这个桥梁进行描写,为了让配角更加生动和有力,就必须要好好的抓住我这个因素,不管配角出现与否,都要让配角留下的东西展示他的个性。

举个例子:

要表现一个女孩的温柔贤惠,并不一定要描写她的身姿容貌,可以描写她所住的房间布置,又或者仔细描写她做出的饭菜。

而要描写一个人精细慎密,并不需要他出面,只要看他给我留的条就知道:我将在8 月18日14点整,带着白色的棒球帽,坐在中心花园唯一的那棵大榕树下的蓝色的长凳上等你。

总而言之,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东西,给配角的个性展示腾出空间来,这样写法其实第三人称写作也常常应用,不过第一人称更加严格一些。

第一人称和第三人称的视角转换:

这个问题最受大家的关注,尤其是一些已经用第一人称开了头的作者,其实前面提到的一些做法,或能部分的解决这个问题,但是知易行难。不同于游戏按一个键就能转换视角,在写作中两个人称转换的时候,应该注意下列的问题:

1.不能够强硬的进行转换,太快和太慢都是不可取的,应该进行适当的铺垫。最好能在情节的发展中设定某些节点,进行无缝的切换。

某些作者感觉第一人称写作十分困难,于是在某章结束后,直接发个声明,声称从下章开始直接转入第三人称的写作,在我看来,这是很不负责任的,也是让网上诸多粉丝看书吐血的原因。

花天酒地曾经推荐过一篇小说叫做《毁灭的仆从》,这本书的人称切换就很有意思,作者选择的节点是我的死亡,就是说在书里我的意识被封印了,从而平滑的过渡到第三人称,这是很值得称道的。

2.尽量少转换视角,最好一本书只转换一次。

3.转换视角后,我和主角应该具有传承性,主角应该继承我的个性和特征,比如:我是一个热血的流氓,但是在第三人称状态中突然温文尔雅,严肃冷静,那感觉就不是怪异二字可以形容的了。

第一人称的写作易学难精,如果没有一个详尽的大纲和清晰的主线,奉劝各位大大还是不要轻易尝试,但是如果仅仅作为练笔的习作,又或中短篇题材的小说,各位大大不妨尝试写写,一定会得出更加深刻的感受!

⑵ 用第二人称视角写小说应是怎样的形式

我记得是2个 一个第一人称 一个第三人称。还没看过第二人称的小说。第一人称就是以主角的角度去描写小说,第三人称是以旁白的形式和铅知,也就是一个灵魂看着一切在旁边叙述罢了 中间可能会有人物的心理描写,第二人称嘛激谈 可以看做为以配角的角度去描写主角和故事。第一人称的小说不唤消好写 写的不好会给人骂滴。

⑶ 写小说用第一人称写跟用第二人称写各有什么优点跟缺点

一般来说,用第一人称来叙述,亲切真实,视角也是从自己出发,便于描写心理活动和情感世界。
第三人称,则比较灵活,作者本身置身事外,可以多角度多方面的进行描写,但是不方便描写心理。
不过到底用哪一个人称也要从文章的需要出发,量体裁衣,视具体情况而定。

第一人称很麻烦,很多早期的网络小说都有一个毛病,就是一会第一人称一会第三人称。。。就是因为作者驾驭不好,第一人称也就是你以“我”的身份叙述故事,这样,饥衫纤你就必须经历所有的事情,并以“我”的角度进行描述、评论,如果一段两段还凑合,等写的长了,就会发生很多尴尬问题,很多不在“我”身边发生的事情不好描述。或者描述“我”的一些事情写的时候很窘迫,第一人称偶尔在文中穿插以某个人物独白的方式出现比较合理一点。
第二人称的小说没有的,你见过作者用“你”做主角的吗?
第三人称就比较普遍了,也比较方便情节的展开,不会有第一人称的局限性。
第一人称好处是代入感比较强,但如果对情节发展驾驭的好烂仿一点,塌耐第三人称也完全可以做到。

⑷ 有哪些第二人称视角的小说值得推荐

《苏菲的日记》这本小说就是类似于是第二人称。
这种人称视角的小说还是比较少。但是它有一个好处。就是可以站在里主角不远的地方去叙述整个故事,不会主观性太强,所以小说情节看起来还是挺可信的。

⑸ 第二人称的小说有木有

楼主你好!
这样的小说大概是没有的。
第二人称是“你”,以第一人称方便突出人物心理,第三人称有利于描写事情的始末,第二人称么,没有什么优点不说,而且相当别扭,估计也不会有作者做这种费力不讨好的事情。
所以如果楼主想要寻找第二人称的小说,建议不要白费力气了。
望采纳,谢谢!

⑹ 第二人称有什么代表作吗

《山中访友》。

主要内容是“我”去山中访问了古桥、树林、山泉、溪流、瀑布、悬崖、白云、云雀等大自然中的一切朋友,心情十分愉快。表现了作者对山中的一切的热爱,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无限热爱之情。

在叙述方式上,本文独具匠心。一读题目,触发思绪的便是作者到山中去拜访一位老朋友了,但读到文章的第3自然段时,读者才恍然大悟。

原来作者要访的是古桥、树林、山泉、溪流、瀑布、悬崖……是一些自然界的朋友,通篇以这样的方式叙述,使读者也进入到画面中,进入到作者的心境中,仿佛这些自然界的朋友,不但是作者的,也是我们每一位读者的,于是倍感亲切;

作者根据表达的需要,还恰当地变换叙述人称,对山中的“朋友”。

作者有时用第三人称叙述,有时感情强烈了又以第二人称称呼,从而使情感表达得更加充分。

(6)第二人称游戏小说扩展阅读:

第二人称,属于一种语法中的范畴。在言语活动中﹐指称与说话人相对的听话人。

如"你"﹐在叙事性文学作品中运用第二人称是比较少见的叙述方式。

作用(概括):

①、更直接。

②、更自然。

③、更亲切。

④、更生动。

作品理解:

一部分人认为,文学作品根本不存在第二人称的形式。即便是第二人称,以“你”等来做叙述,也需要存在“我”的第一人称叙述形式,所以从根本上讲,依然是第一人称。也有人认为是第一、二人称兼用。

当然,还有另一种理解。第二人称便是以配角来作为主角,将真正的主角(隐藏主角)作为配角来叙述,这便是以第二个人的思考模式与态度来评判主角,其实意在讲述隐藏主角的故事。

日本动漫《无头骑士异闻录》(别名Durarara)即是在借配角之口展示表面主角【竜之峰帝人】,实则隐藏了真实主角【赛尔提·史特尔路森】

⑺ 第二人称有什么代表作吗

分类: 文化/艺术 >> 文学 >> 小说
问题描述:

现在的作品大多都是以第一第三人称写的,那么以第二人称写的作品都有哪些呢?用第二人称写作的好处是什数猛么呢?

解析:

通篇只出现“你粗消”,而不出现“我”,更不出现“他”,这就是所谓真正用第二人称写作的小说。用第二人称写作难度尤其高,成功者少,外国一位现代派作家创作了一部叫做《变》的长篇小说,用第二人称叙述,取得了较大成功,为人们所称道。比如其中一段:

你这又开始你熟悉的游戏了,给你的每一个旅岩毕知伴起名字。不过托马这个名字对在座位上来回折腾的这个小男孩不合适,因为他比你的儿子小得多,最好管他叫,比方说,安得列吧。拉着手领他出去的那个女人是波利阿特太太,至于那对年轻夫妇,不,不用文学里的名字,简简单单,叫他们彼埃尔……等一等,也不能叫塞西尔,叫阿涅斯挺好,博罗米尼在纳伏纳广场上盖的教堂就叫做圣阿涅斯因阿戈内教堂。

第二人称叙述与第一、三人称叙述的明显差异,就在于它的强烈的感情倾向。一个“你”字,似乎让读者遇到久别重逢的老友,回忆起许多美好的往事。当代作家刘心武也认为,第二人称叙述更能让读者与作者进行心灵沟通。因为第一人称叙述,主要有利于“我”的心怀的袒露;而第三人称叙述,则似乎有冷眼旁观的意思;第二人称的一声“你”,则顿时让读者心中一热,仿佛在与作者进行促膝谈心了。

⑻ 小说中的第二人称描写是什么样的

就是讲“你”的故事呀…像主人公叫“王二小”,它就会这样写故事:从前某地,你出生了,你叫王二小,你天资聪明,有很多罗莉围着你转…你救了个老人,那老人问你的名字,很多人帮你说出你的名号,说你叫王二小…如此的故事,把主人公用你的称谓来叙述故事…很少见第二人称的故事…
求采纳

⑼ 小说的第一人称、第二人称和第三人称

用第一人称写,是作者在叙述故事的时候,把自己当做故事的见证人写进文章中,甚至把自己当作故事中的某慎携一人物,通过“我”把整个故事传达给读者,这样可以给读者一个真实亲切的感觉,容易引起共鸣。但是用第一人称的写法要受到“我”的观察点、立场和所处的时间空间的限制。 用第三人称写,作者站在“第三者”的立场,把故事中的人穗州物称作“他”用叙述他人的事情的口吻,把故事传达给读者,这种写法发挥空间相对要大,可以从多方面叙述、描写,充分说明和分析故事中人的心理活动。宽族伏 用第二人称写小说比较少见,这种写法用于书信形式的记叙文中,但文中的“你”是指读者,做为作者,则还是第一人称。 以上只是个人理解,仅供参考。

⑽ 桐华老师的小说都是第几人称可以详细的介绍一下吗谢谢各位大神。

以下介绍的是桐华的长篇小说中唯
第一人称:
大漠谣 视角:女主金玉(玉谨)
步步惊心 视角:女主马尔泰若曦
第三人称:

云中歌
最美的时光

那些回不去的年少时光
曾许诺
长相思
半暖时光
那片星空指培乎那片海
散落星河的记忆
很多人认为《大漠谣》是桐华小说的一个转折点, 因为第一人称会有很多局限性, 自这本以后开始使用第唯悉三人称。
希望能帮到你

热点内容
轻小说游戏人生txt 发布:2025-08-14 23:39:31 浏览:190
原来你还在这里小说免费阅读 发布:2025-08-14 23:30:36 浏览:574
小说主角玩游戏变成骷髅 发布:2025-08-14 23:30:20 浏览:881
乡村活寡小说全集免费下载 发布:2025-08-14 23:24:09 浏览:727
结局一女多男现代文完结小说 发布:2025-08-14 23:22:16 浏览:260
网游小说感情多一点 发布:2025-08-14 23:20:36 浏览:572
徐洛陆瑾城小说免费 发布:2025-08-14 23:00:45 浏览:822
独宠狐妃小说全文免费阅读 发布:2025-08-14 23:00:10 浏览:668
好看的虐恋古代言情完结小说推荐 发布:2025-08-14 22:55:54 浏览:403
纯爱视觉小说游戏 发布:2025-08-14 22:35:42 浏览:1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