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舍小品网络小说
❶ 雅舍小说主要讲什么
《雅舍》是作者在1940年写的散文,作于重庆.抗战期间,国民政府迁往重庆.1939年5月,梁实秋随教育部中小学教科书编委会迁至重庆北碚,秋天,他与吴景超夫妇在北碚主湾购置平房一栋,遂命名为“雅舍”.此屋结构系砖柱木架,瓦顶篾壁,有房6间,高低两蹬,梁实秋住一室一厅.他入住以后,来做客的文人很多.梁实秋在雅舍蛰居7年(1939年到1946年),其间翻译、创作了大量作品,
《雅舍小品》就是在这里写就的.雅舍虽以“雅”为名,实乃是一栋典型的“陋室”,缺点多多.
大致有:1、结构简陋,
2、风雨难避
,3、地点荒凉,
4、行走不便,
5、门窗不严(隔墙传声),
6、鼠子瞰灯(老鼠肆虐)
,7、蚊子猖獗(聚蚊成雷).
关于判亮其结构简陋,作者刚刚说它“瘦骨嶙峋”、“单薄得可怜”,便一转:“但是……没有人能说不像是房子.”“像”一座房子,就是说它实际上并不是一座“房子”(连起码的砖墙也没有).这话说得俏皮,表现了梁实秋从容的文风粗桥,也包含了作者对人生各种穷愁况味的感慨.接着写它的“不避风雨”,用了骈偶句式.闻一多的《死水》以美写丑,用的是“反讽”手法,表达的是忧愤的情绪;梁实秋用整饬、雅致的骈句写房屋的破旧、残损,是承认它的“丑”,但肯定它的“个性”,表现了梁先生超脱、豁达的性格.明明是“地点荒凉”,却冠以“若说”,“荒凉”只是别人所说,他未必这么认为;明明屋内地板是个斜坡,连来客也“无不惊叹”,却说“亦不觉有大不便”.写门窗不严,杂音扰人;鼠子瞰灯,破坏严重,都不厌其烦地用排比来铺叙,极言环境之不宁,而最后的结论却是“没有法子”,表现了一种自嘲和无奈.写蚊子骚侵,用了两处夸张,强调蚊子的厉害,结果却是“我仍安之”.作者“以不变而应万变”,对环境的恶劣始终安之若素,不是别有旨趣的人是无法想象的
.[3] “雅舍”虽然有那么多缺点,但也并非一无好处.从文中看,至少有两大优点:一是地势较高,得月较先,便于欣赏自然美景;二是陈设简朴,易于安排,最能彰显主人个性.物质形态未能尽如人意,作者就从自然界去找快乐,觅情趣.正如李白诗里所说:“清风朗月不用一钱买.”苏轼赋里也说:“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岩冲猛,目遇之而为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这种面对困境的释然、达观的态度,比起一碰到逆境就沮丧、颓废,总是要积极得多.余秋雨写过一篇《为自己减刑》(收入《霜冷长河》)的短文,说有一个友人因事入狱,刑满释放,带出了一部60万字的译稿.作者由此发出感慨:正是这位朋友正确的生活态度,实际上为自己大大地减了刑.相反,现实生活中,任何一点小小的拂意,都会成为一个人“心造的监狱”.论梁实秋当时所处的物质环境,与一座“牢狱”没有多大差别,且一住七年,而梁实秋豁达的心胸,实际上也就是为自己“减了刑”.正是在这样的环境中,梁实秋除完成中小学战时教材编写任务外,还创作了《雅舍》等十几篇小品文,翻译了莎士比亚《亨利四世》等多部外国作品.梁实秋的这种对待逆境的从容、平和的心态,在后来物欲横流、浮躁之风盛行的形势下,有可借鉴之处.“我非显要,故名公巨卿之照片不得入我室;我非牙医,故无博士文凭张挂壁间;我不业理发,故丝织西湖十景以及电影明星之照片亦均不能张我四壁.”此处排比,看似多余的废话,实则表达了作者对社会各色人等自我炫耀之陋习的讥讽,亦有对自我个性的张扬,他有他的生活方式,他的人生趣味,对他人概不艳羡,亦不模仿.
❷ 有哪些短篇好看的小说
短篇小说,知道比较精彩的铁凝的《喔,香雪》张炜《海边的雪》孙犁《白洋淀》鲁迅的《呐喊》《彷徨》,另外就是欧亨利的小说了。
❸ 要写搞笑段子,看什么书比较适合
第一本书《苏东坡传》
这本书是由林语堂创作的,《苏东坡传》出版于2006年,这本书的豆瓣评分达8.4分,好评达85%。这部的作品是作者林语堂最喜欢的作品。作者林语堂用自己独特的创作手法把苏东坡和其他诗人的不同区分开来,苏东坡的具有丰富的多样性还有最重要的幽默感,才智过人但内心及像天真烂漫的孩子。作者的创作语言通俗易懂,看作者的文章不需要太大的智慧,大家基本都能看懂作者创作的作品,可谓是浅显易懂。这本书的妙语还是很多的,妙语也好记。
第二本书《雅舍小品》
这本书是梁实秋创作的,《雅舍小品》出版于1993年,这本书在豆瓣评分达8.8分,好评达90%。作者梁实秋在散文天地有自己的一席之地。作者创作的作品大都接近自然,文字豁达还有自己独特的语调和文风。作者创作的这部《雅舍小品》是一部比较高雅脱俗的作品,中间还带点幽默,有趣的风格。幽默中体会生活百态。梁实秋的这部作品还被韩寒评论到是写短文的范本。作者的句子总是那么清新脱俗,清新中再带点小幽默,感觉每章都很有意思,作者就像一个源源不断给我们传输幽默的段子发射机
第三本书《窗边的小豆豆》
我跟这本书的渊源还挺意外的,这本书我上小学的时候我们语文老师出去学习带回来的一本书。这之前我不喜欢读书,可是让老师每天上课都给我们读一篇的时候我开始爱上了这本书。这本书的作者是黑柳彻子,作者不但是一个作家还是来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的大使。儿童跟这本书有关,这本书主要是作者通过自己小学时的真实故事改编的,当时老师给我们读的时候我就被里面的故事主人公小豆豆给吸引了。这本书给我带来了不少乐趣和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