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网游小说 » 网络小说作家大仲马武侠

网络小说作家大仲马武侠

发布时间: 2023-02-18 03:42:06

⑴ 大仲马、小仲马的奇葩情史:“每个男人都应该有个情妇。”

在安娜•博凯尔和艾蒂安•克恩所著的《法国文人相轻史》中,小仲马问父亲:“ 您知道吗,您让我使用您的旧情人,让我穿您的新靴子,我扮演了一个很蠢的角色!”

他的父亲大仲马说:“ 你有什么好抱怨的?我让你使用我的旧情人,试穿我的新靴子,你应该感到荣幸。这恰恰证明你的那玩意儿很大,脚很小。”

是不是感觉这两个世界著名作家很奇葩?

其实,这对父子奇葩的事多了去了。

19世纪的法国有很多杰出的作家,比如巴尔扎克,司汤达、雨果、左拉、乔治·桑、波德莱尔、大仲马、小仲马、加缪、萨特、普鲁斯特等等。

大仲马和小仲马的父子组合是最为特别的存在。

大仲马是世界上最早采用连载模式发表文章的作家之一,被人誉为“通俗小说之王”。

他自学成才,作品有《基督山伯爵》、《三个火枪手》、《二十年后》、《玛戈皇后》、《红屋骑士》等。

其代表作 《基督山伯爵》 被公认为是世界通俗小说中的扛鼎之作,在全球范围内发行了几亿册,出版过很多个版本,每个版本的豆瓣评分都在9分之上,最高版本达到了 9.6分 ,堪称世界最早的现象级小说。

毫不夸张地说, 大仲马才是爽文的鼻祖 。

现在很多影视剧、网络小说都逃不开他小说的影子,就连武侠宗师金庸都是他的忠实粉丝。

金庸曾被法国政府授予骑士团荣誉勋章,赞词中称他为 “中国的大仲马” ,他坦诚自己正是受大仲马启发才开始写武侠小说的:“在所有中外作家中,我最喜欢的是大仲马,从十二三岁时开始喜欢,直到如今,从不变心。在所有大仲马作品中,《侠隐记》【即《三个火枪手》又译《三剑客》】一书对我一生影响极大,我之所以写武侠小说,可说是受了此书的启发,《三剑客》教了我怎样活用历史故事。”

除了金庸,还有很多知名作家都是大仲马的忠实读者。

俄罗斯思想家别林斯基、科幻作家儒勒凡尔纳、童话作家安徒生等等都对大仲马推崇备至。

但是,主流文坛对大仲马的态度却十分暧昧,反倒更喜欢他的儿子小仲马。

大仲马去世132年后,遗骸才被迁入先贤祠。

小仲马生前就进入了当时最高荣誉的法兰西文学院。

跟父亲不同的是,小仲马擅长现实题材,他是法国现实主义戏剧的先驱者之一,代表作 《茶花女》 是世界经典名著,豆瓣评分8.2,曾多次被改编成电影、舞台剧。

除此之外,他还写20多部剧作,比如《半上流社会》、《金钱问题》、《私生子》、《放荡的父亲》、《欧勃雷夫人的见解》等等。

文学评论家们将父子俩的作品进行对比,对大仲马说:“你所有的作品加起来也比不过你儿子一本《茶花女》。”

大仲马回答道:“ 我从我的梦想中汲取题材,我的儿子从现实中汲取题材;我闭着眼睛写作,我的儿子睁着眼睛写作;我绘画,他照相。”

1802年7月24日,大仲马出生在离巴黎不远的县城维勒科特莱。

他的爷爷是伯爵和黑人女奴的私生子,父亲是拿破仑麾下的将军。

父亲英年早逝,大仲马从小和母亲相依为命,生活窘迫。

1823年,21岁的大仲马告别了母亲来到了巴黎闯荡,靠着父亲老战友的帮助,他得到了一份在剧院誊写剧本的工作。

在此期间,他接触了大量的剧本,也经常利用职务之便到剧院看戏,为今后迈向作家之路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1824年,大仲马和漂亮的女裁缝卡特琳娜·拉贝相爱并生下了儿子亚历山大·仲马,后人称儿子为小仲马。

随后,大仲马开始自己创作剧本,他的剧本《亨利三世和他的宫廷》演出后,大获成功,27岁的他一战成名。

成名后,大仲马开始嫌弃卡特琳娜没有文化,没有显赫的家世,对于年幼的小仲马,他同样缺乏温情,小仲马偶尔哭叫打扰到他写剧本时,他总会抓起小仲马,狠狠扔到房间的另一端。

后来,他借口乡下空气好,将小仲马母子俩安置在一个叫帕西的农村里,自己和上流社会的女性打得火热。

可怜的卡特琳娜起早贪黑辛苦劳作,勉强维持母子俩的生计。

虽然生活贫困,但她从没在小仲马面前抱怨过大仲马,所以这时的小仲马精神富足,对父亲充满了崇敬之情。

1831年,小仲马7岁,大仲马的情妇贝尔·克莱尔塞梅尔为他生下了私生女玛丽。

贝尔逼着大仲马承认了女儿的身份,为了公平起见,大仲马也顺便承认了小仲马的身份。

同年,小仲马和母亲一起观看了大仲马的戏剧《安东尼》的首场演出,这部剧的女主玛丽·多瓦尔是大仲马的情妇,大仲马很喜欢以剧作家的头衔勾引剧院的女演员,然后把人写进剧本,写完了就会跟她们分手。

不久,大仲马提出让另一个情妇抚养小仲马,小仲马的母亲为了和儿子在一起,总会在大仲马来的时候把小仲马藏起来,或者叫他跳窗逃走,但最终大仲马还是通过打官司从她手中抢走了儿子。

对于这个陪伴他走过贫穷日子的女人,他不仅不感激,反而极尽嘲讽:

卡特琳娜失去了男人,也失去了一手抚养长大的儿子。

小仲马失去了爱他如命的母亲,得到了一个不负责任的父亲。

跟着大仲马生活后,小仲马发现父亲每晚都会带着不同的女人回家,经常和别人交换情人。

大仲马的情妇们对小仲马很不友好,其中有位叫伊达·费里埃的女人尤其过分,小仲马后来曾写道: “在我童年的时候,由于伊达小姐的态度,我要容忍很多事情。”

大仲马只顾风花雪月,顾不上小仲马,便把儿子扔到了寄宿学校。

小仲马顶着“私生子”的身份,在寄宿学校备受歧视和凌辱。

他在小说《克莱芒索事件》中曾描写过他和母亲分手时心中的痛苦和同学们对他的虐待。也在《克洛德的妻子》的前言中,提到过自己曾经不堪受辱经常和人打架的经历。

渐渐地,小仲马的性格变得阴郁,敏感,多疑。

这种精神上的创伤影响了他的一生。

03.浪荡父子

1842年,18岁的小仲马脱离了放荡的父亲,过上了独立的生活。

因为父亲潜移默化的影响,他在感情上也十分随便,经常带妓女到自己的单身公寓,甚至荒废了学业,没能通过中学会考。

不久,小仲马开始了创作之路,他取了十几个不同笔名向报社投稿,都被退回了。

大仲马对他说:“如果你在寄稿时附言说你是大仲马的儿子就会好多了。”

小仲马拒绝了:“ 不,我不想站在你的肩膀上摘苹果,那样得来的果实没有味道!”

同年,小仲马在剧院遇见了诺曼底姑娘玛丽·杜普莱西,对她一见钟情。

她出生于农村,15岁辗转到了巴黎,先在衣铺帽店打零工,最后沦为了交际花。

小仲马花费巨资跟她一起去跑马、赴宴、逛舞厅、进剧院,以至于背上了沉重的债务。

大仲马听闻此事,立刻出面干涉,但小仲马正热衷于“劝风尘女子从良”,对于父亲的干涉十分反感。

但没过多久,小仲马就和玛丽闹翻了,他要求玛丽与其他男人断绝来往,却没有能力负担玛丽的开销,想和她拥有体面的生活,还不想付出劳动,竟然跑去赌博,觉得这是来钱最快的方式。

玛丽看透了他的幼稚和自私,不肯离开社交圈,这让他十分愤怒。

写完信,小仲马跟着父亲去了国外旅行。两年后,他回到法国,发现年仅23岁的玛丽去世了。

他开始反省自己对待玛丽过于苛刻,觉得自己在这段感情里也并不清白和无辜。

为了怀念玛丽,他写出了举世闻名的《茶花女》。

1844年,大仲马发表了《基督山伯爵》。

42岁的他从穷困潦倒的“巴漂”逆袭成了畅销作家,每年光是稿费和版税就有24万金法郎,在当时算是大富翁了。

名利双收的他花费了60万法郎修建了一座“基督山城堡”,将城堡内外按照《基督山伯爵》的风格装修得极其奢华,并在大门悬挂上基督山伯爵的箴言:我爱爱我的人。

从此,他在城堡里举办宴会,醉生梦死。

当时有名的作家、演员、文艺圈的名流都是城堡的常客。

有钱后,他也开始赡养现在的情妇,过去的情妇,情妇们的家庭,情妇们的孩子。

除此之外,他对朋友、合作者,以及向他献殷勤的人也很大方,这些人组成了山庄里庞大的食客大军。

大仲马向往小说中穷奢极欲、快意恩仇的生活,然而,现实却不是小说。

小说中,他极尽歌颂忠贞的爱情,花费大量笔墨描述基督山伯爵的专一和痴情,并对上流社会的婚外情极尽嘲讽。

现实中,他花心浪荡,不知忠贞为何物。

小说中,他塑造慈父。

现实中,他是名副其实的渣爹。

小说中,基督山伯爵的宝藏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现实中,他很快将万贯家财挥霍一空,陷入了反复破产之中。

破产后,他无法忍受贫困的生活,建立了庞大的代笔团队,利用自己的名声批量生产小说挣钱,继续花天酒地,四处泡妞。

然而,他的团队挣钱的速度赶不上他花钱的速度,最后,他不得不低价卖掉了基督山城堡。

同时,因为他发表的很多激进文章,法国当局向他发出了通缉,他只能过着躲避债主和追捕的日子。

但他流亡途中,依然色心不死,在1851年还让情妇安娜·巴于埃生下了私生子亨利。

《茶花女》发表后,小仲马收获了很多女性仰慕者,她们都是上流社会的贵妇人。

1850年,小仲马认识了伯爵夫人莉佳·涅谢利罗杰。

这位夫人很有钱,但跟自己的丈夫没有感情,认识小仲马后,就对他展开了疯狂的追求,不久,小仲马成了她的情人。

两人的感情并未持续太久,夫人的丈夫得知此事,把夫人带回了俄国。

小仲马带着几百法郎前去寻找情人,辗转于各个国家,好不容易到了俄国,却因为伯爵的命令被卡在了海关无法入境,只能失望地回到巴黎。

后来,他将这段感情写成了 《珠光宝气的太太》 。

1854年,小仲马认识了俄国贵妇娜捷日达·纳雷什金娜。

娜捷日达·纳雷什金娜出身显赫,是亚历山大·纳雷什基公爵的妻子,在为丈夫生下一个女儿后,她开始放飞自我,同时拥有一个法国情人,和一个俄国情人,她的俄国情人就是著名的戏剧家亚历山大·苏霍林沃·科贝林。

后来,娜捷日达·纳雷什金娜的法国情人被害,她的戏剧家情人成了嫌疑人,锒铛入狱。

娜捷日达·纳雷什金娜怀着情人的孩子带着女儿逃到了巴黎避风头,在巴黎的顶级沙龙里结识了小仲马,因为娜捷日达·纳雷什金娜的丈夫不肯离婚,所以娜捷日达·纳雷什金娜和小仲马开始了非法同居。

1860年,大仲马的情妇科尔第埃太太为他生下了私生女米卡埃拉。

1864年,娜捷日达·纳雷什金娜的丈夫去世,小仲马在当年的12月远赴莫斯科迫不及待地跟娜捷日达·纳雷什金娜举行了婚礼,并承认了自己四岁的私生女。

1870年,68岁的大仲马爱上了漂亮的美国女演员阿达·孟肯,风流了一辈子的他,一眼就认定了光彩照人的阿达·孟肯是他最终的情感归宿,于是停止了创作,想要认真享受真正的爱情。

不幸的是,阿达·孟肯在演戏时意外去世。

安葬完心上人后,大仲马喝得酩酊大醉,在大晴天里打着一把蓝色的雨伞,来到小仲马家里,一坐下就大声说:“ 我的孩子,我是到你这儿来等死的。”

小仲马见他负债累累,口袋里只剩下一个铜板,不禁悲从中来,他却豁达地说:“ 那是我初到巴黎时之所有,试想想,过半个世纪的奢华生活而没有花掉一个铜板,那岂不是很便宜吗?”

半个月后,大仲马去世,享年68岁。

1875年,50岁的小仲马进入了雨果千辛万苦才进去的法兰西学院,而他父亲大仲马一辈子都没能进去。至此,他的文学事业功德圆满。

1887年,小仲马在63岁的高龄,出轨了比他小四十岁的亨利埃特,当时的亨利埃特也是一个有夫之妇。

三年后,亨利埃特与丈夫离婚了,她要求小仲马离婚和她结婚,但小仲马以怕影响女儿出嫁为理由拒绝了。

1891年,娜捷日达·纳雷什金娜无法忍受小仲马的婚外情,独自搬到了女儿那里。

1895年,娜捷日达·纳雷什金娜去世,三个月后,小仲马和亨利埃特举行了婚礼, 新婚五个月后,小仲马去世,享年71岁。

临终前,他要求把自己的遗体安葬在巴黎蒙马特公墓,那里距离玛丽的墓地只有100米。

墓碑上刻着一句话:“ 我的死比我的生更重要,因为生只是时间的一部分,而死亡却属于永恒。”

在《茶花女》中,男主他爹说: “每个男人都应该有个情妇。”

这是所有男人的梦想。

大仲马将这个梦想实现到了极致。

他一生拥有500多名情妇,加上一夜情,露水情缘的女人,人数可能会破千。

他曾自夸说:

“ 我不想夸大数字,但我估计,我扔在这个世界上的孩子超过五百个。”

“我有多个情妇是出于人道主义考虑,如果我只有一个女人,那么不用一周时间,她就会死去。” 

别人是浪子,他是一生都在浪尖上。

在他身上,世间百态体现得淋漓尽致。

他遭受过歧视和冷眼,感受过最底层的生活,了解过民间疾苦,享受过被万众敬仰的荣耀,体会过被通缉流亡的狼狈,有过万贯家财,最终贫困潦倒。

他是好作家、好朋友,却不是好父亲、好丈夫。

他将情妇圈扩展到了美国,攻略了比自己小三十多岁的马克·吐温的前女友。

他抢走儿子的女朋友,让她当小仲马的后妈。

他将自己玩腻的情人扔给小仲马。

他甚至说:“儒勒凡尔纳比小仲马更像我的儿子。”

他睡着别人的情人,同时还追求伊达·费里埃并和她结了婚。

婚后他到处劈腿,妻子离他而去。

他大嘴巴,将乔治·桑和梅里美床事不合、梅里美性能力不行的事宣扬得人尽皆知。

总之,他的奇葩事迹多到数不清……

晚年时,他良心发现,告诉小仲马:“轮到你有儿子的时候,像我爱你那样爱他,可是不要像我抚育你那样抚育他。”

可惜的是,他所谓的父爱,不过是说说“你是我最好的作品”这类的漂亮话打动人心而已,并未付出过任何实际行动。

小仲马幼年被逼和母亲分离,少年时见证父亲的种种风流事件,中年时亲眼目睹父亲的晚景凄凉,对父亲又爱又恨,又鄙夷又崇拜,在父亲的影响下,他对女性又同情又厌恶。一方面,他写小说歌颂命运多舛的女性,渴望纯洁的爱情,另一方面,他热衷于给有夫之妇当“情夫”,双标加“厌女”。

他说: “女人从来不会在理智和证据面前让步;能使她们让步的只有感情和暴力。爱或者被杀死。”

当时,法国发生了一起丈夫杀害出轨妻子的案件,最终法院只判处了丈夫五年的刑期,人人纷纷谴责法院纵容罪行,只有小仲马跳出来说:“在婚姻中的丈夫是一个最终意义上的道德审判者,他有权处死一个出轨的,对丈夫不忠的妻子。”

他忘记了,他自己既是出轨者又是第三者。

大仲马虽然私生活混乱,但他至少对自己有着清醒的认知,从不标榜自己道德高尚,算是一个坦坦荡荡的渣男,而小仲马满口仁义道德,实际却挖人墙角,始乱终弃,可谓是个十足的“伪君子”。

小仲马情人众多,跟父亲比起来不遑多让,但这并不耽误他站在道德高地上谴责父亲,他根据父亲的故事,写出了《私生子》和《放荡的父亲》,对父亲的私生活不遗余力的批评,有时候简直像是父亲教训儿子的口吻。

1852年,《茶花女》被改编成话剧,首场演出时,小仲马给正在布鲁塞尔流亡的父亲发了一封电报:“第一天上演时的盛况,足以令人误以为是您的作品。”

大仲马很会蛊惑人心,他知道儿子崇拜自己,渴望得到自己的认同和关注,便回电说: “孩子,我最好的作品就是你。”

小仲马等了很多年,终于等来了父亲的肯定,但一句话就能抵消掉过往的种种亏欠和缺失吗?

事实证明:不能。

小仲马的作品《私生子》的剧本结尾,私生子终于知道了他一向称之为“叔叔”的人,原来就是自己的亲生父亲。

最后一幕,父亲对儿子说:“当我俩单独在一起的时候,你一定允许我叫你儿子。”

儿子回答: “好的,叔叔。”

这部剧在巴黎上映时,剧院老板要求小仲马将结尾改成父子二人拥抱的场面,小仲马断然拒绝,说:“我就是为了这两句话才写这个剧本的!”

不难看出,他一生都在为“私生子”的身份而耿耿于怀,所以他的虚伪归根结底还是大仲马的不负责任造成的。

在知乎问题 “作为私生子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下面,有位过来人这样回答: “看到有人说私生子是一种宿命,感觉说得挺对,可能我们这种人上辈子犯了不可饶恕的罪,上天今生将我们重新降生于这个世界就是来惩罚的。有种无间道的感觉:受身无间永远不死,寿长乃无间地狱中之大劫。”

大仲马和小仲马的情史告诉我们,男人有婚外情,出轨、花心对于家庭的打击实在是太大了,不仅会导致家庭破裂,还会影响几代人。

所以,奉劝男人们,既然选择了家庭和婚姻,就应该承担责任,千万不要让伴侣和无辜的孩子为你的风流花心买单。

⑵ 《三个火枪手》是大仲马的代表作,这本书写作背景是什么如何评价这本书

写作背景:为了写《路易十四史》,大仲马在皇家图书馆搜寻资料,偶然发现了达达尼昂先生的回忆录。和那个时期的大多数作品一样,这本书是在阿姆斯特丹的红石书店出版的,因为那个时期的作者必须坚持讲真话,达达尼昂叙述说,当他第一次拜访国王的火枪队队长德·特雷弗先生时,他在等候室遇到了三个年轻人,他们在他要求受雇的著名军队工作。他们的名字分别是阿多斯、波尔多斯和阿拉密斯。

同时,这部小说也是世界文学史上为数不多的讴歌人类友谊的作品之一。他们志趣相投,乐于合作,可以为对方献出生命。“人人为我,人人为我”是他们的座右铭。它们是友谊、青春和勇气的象征。在剑与剑中,大仲马的火枪手传奇展现了善与恶、忠诚与背叛的永恒主题。这部小说的情节引人入胜,故事的历史背景与小说的情节没有什么关系。在网上看到有网友把大仲马比作法国的金庸,他的书是外国武侠小说。事实上,它很生动。《三个火枪手》是一部精彩的武侠小说,他们很好地诠释了江湖兄弟的情谊。

⑶ 大仲种马的所有作品有什么

大仲马的作品有:《红屋骑士》、《阿尔芒塔骑士》、《奈斯尔之塔》、《三个火枪手》、《炼金术士》、《昂热·皮都》、《路易十五时代的婚姻》、《玛戈王后》、《贝里斯尔小姐》、《王后的项链》、《基督山伯爵》等等。

大仲马,即亚历山大·仲马,他是十九世纪法国著名的作家,也是当时法国浪漫主义学派作家的代表之一。大仲马一生所创作的作品颇丰,各种体裁均有涉猎,其中以小说和剧本的成就最高。因为他的儿子也是法国著名的作家,为了将他和他的儿子区分开来,世人就分别称这对父子为大仲马和小仲马。

在大仲马的小说作品当中,他一般都是以真实的历史作为背景来进行创作的,又因为他的作品往往故事情节十分的曲折,因此后人也将他的小说作品称为是“历史惊险小说”。在大仲马的作品当中,语言的生动和通俗也是他的一大特色,用对话来交代故事的背景和发展具有非常独特的表现效果。

⑷ 大仲马和金庸:《基督山伯爵》与《连城诀》

传说大仲马的基督山城堡

最近在读《基督山伯爵》。感触颇多,不吐不快。随便写点。所谓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吧。不到之处,大家不吝赐教。

在读《基督山伯爵》中埃德蒙唐代斯被诬陷投入伊夫狱堡一段情节时,初读居然觉得有些似曾相识,很奇怪,自己怎么会有这种感觉。后来越看这种疑惑越盛,当我看到法里亚神甫传授埃德蒙学识,并赠以巨额财富,这才恍然大悟,突然就想起了金庸先生,和他的《连城决》,二者真的有太多相似之处,下面就简单谈谈本人的浅见。

就内容上讲,二者相似之处主要集中在狱中一节。

相似一:主人公都是被诬陷含冤入狱的。《基》中埃德蒙是被情敌菲尔南和丹格拉尔合谋陷害,《连》中狄云则是被情敌万圭设计。

相似二:二人都是在狱中人生最低谷的时候,遇到了生命中的贵人。埃德蒙遇到了法里亚神甫,教以学识,赠以宝藏;狄云则是碰上了丁典,授以武林绝学《神照经》,同样赠其大宝藏;

相似三:出狱后发现自己的女友都嫁给仇人为妻。梅色苔丝成了莫尔赛夫夫人,并有了儿子阿尔培;戚芳则成了万家的媳妇儿,生下了女儿空心菜;

相似四:二人出狱后都有报恩复仇行为。埃德蒙报答了莫雷尔一家,并穷八年之功处心积虑的复仇;狄云将丁典与凌霜华合葬,完成其生前遗愿,他的复仇却只是临时起意。

相似五:同样让人意外的乞丐。安德列亚@卡瓦尔凯蒂(也就是贝内德托)参加伯爵的宴会出来,在欧特伊别墅门外碰上了乞丐卡德鲁斯,让我想起《连》中狄云在万家门口见到的乞丐言达平。卡德鲁斯抖出的秘密和言达平的“连城剑法”,同样让人吃惊。

此外,两者同样都是写人性的阴暗面。《基》里,丹格拉尔,菲尔南,维尔福出于贪婪,仇恨和自私,不惜牺牲无辜的人,所作所为令人发指;《连》中就更惨烈,为了剑谱和宝藏,师傅害徒弟,徒弟害师傅,父亲害女儿,兄弟自相残杀,实在不忍卒读。倪匡先生说这是一本“坏书”,其实书并不坏,这样的事我们身体经常发生,只是对人性卑劣丑恶的一面刻画的太过真实,读者不愿意承认罢了。

个人认为在对于人性的剖析方面,《连城决》实在要高出《基督山伯爵》一筹;人物刻画方面,《连》中的狄云从头到尾都是一个十足的傻小子,连反面人物血刀老祖和花铁杆都比他出彩的多,反观《基》中的伯爵,其慷慨磊落,其学识风范,其恢泓气度,俱都让人折服,这却是狄云所不能比的了。

金庸先生是本人很喜欢的一位作家,这次偶然从《基督山伯爵》中偶然发现了他和大仲马的相似之处,很兴奋,苦于左右无人能倾诉一番,无奈之下只好去网上寻求慰藉。这一查不打紧,心里暗叫一声惭愧。你道为何?原来,网上不仅对《连城决》和《基督山伯爵》相似的争论早就甚嚣尘上,对于金庸和大仲马的讨论也已经是连篇累牍,人家北大教授严家炎还曾对此作过专门的讲演。只叹自己孤陋寡闻,差点闹了笑话,着实汗颜无地。

从小就看金庸先生的武侠,从“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到改编的影视作品,到《袁崇焕评传》,《金庸评传》,再到金老参加的访谈节目,一个不落,简直到了痴迷的程度。按说对于金庸先生,自衬了解的也不算少,怎么也想不到他和大仲马竟然还有如此深厚的渊源。

说到渊源,有人可能不大信。地域上两人相隔万里,一个生在法国巴黎郊区,一个生在浙江海宁;时间上更是差得离谱,大仲马生于1802年,金庸生于1924年,前后相差近一个世纪,金庸是在大仲马逝世后近半个世纪才出生的,两人根本没有交集。是的,所谓渊源,只能是精神上的。

金庸曾豪不讳言大仲马是他最喜欢的作家,他言道自己从小就喜欢看《侠隐记》和《基督山伯爵》,看的热血沸腾,后来之所以写武侠也是受了大仲马的影响。由此看来,在写作技巧和风格上自然也潜移默化的受到了大仲马的影响,作品有相似之处也就不足为奇了,不但所讲述的故事大都曲折离奇,引人入胜,主角们的身上也都有种侠义精神,以除暴安良,惩恶扬善为宗旨。

熟悉金庸作品的人都知道,他有种“历史癖”,最善于在历史的缝隙之处作文章,以虚构人物参与到历史中去,并不刻意改变历史,人物形象因此变得更加丰满。(如陈家洛和乾隆,郭靖和铁木真,朱元璋和明教,袁承志和袁崇焕,小宝和康熙)。由于布局精巧,笔法细腻传神,常常能达到以假乱真的效果(听说台湾学生考历史,还会写“自韦小宝签在雅克萨订了《尼布 楚条约》后怎么怎么样,”令人莞尔。)金庸先生自己坦言,这种写作技巧也是师自大仲马。

据说大仲马有句名言:历史是什么?是我用来挂小说的钩子。(据说这点在《三个火枪手》表现的最为明显,描写法国路易十三时代达尔大尼央、阿多斯、波尔朵斯和阿拉密斯几个火枪手也是参与到宫廷斗争中。可惜我只看过动画片,有机会定要将大作拜读一番。)于是就有人说金庸这种行为是“剽窃”大仲马的创意,还有人说金庸驾驭历史的功力已在大仲马之上,比后者走得更远。可是我觉得更应该理性的看待这个问题,过于抬高或者过于打压都不免有些过激。毕竟两人地域不同,文化背景不同,有相似之处,可比性却不是很大。只能说,历史这个钩子,他们用的都非常好。

不过要说金庸先生的行为属于“剽窃”,请恕我不能苟同。金庸才如烟海,学贯中西,他并非生搬硬套,能把前人的经验吸收借鉴,并大胆创新发展,这不就是夫子所说的“择善而从”吗,怎么就成“剽窃”了?

要说“剽窃”的话,那他“剽窃”的可多了去了,君不见《雪山飞狐》中类似黑泽明电影《罗生门》的叙事方式?

《天龙八部》中萧峰更是像极了希腊神话中的悲剧英雄,《碧血剑》里的青青简直就是林黛玉的翻版,她甚至还说了句林黛玉式的对白:黛玉因湘云与宝玉争吵,气道:“他原是公候的小姐,我原是贫民的丫头。”袁承志救了阿九回宅中养伤躲敌,青青一气出走,留的纸条上面便是说:“既有金枝玉叶,何必要我寻常百姓。”;

即便才如曹雪芹,也不否认《红楼梦》式脱胎于《金瓶梅》,我们今天看不到的情榜,也是从《水浒传》中梁好汉排座次获得的灵感,原本就是为闺阁女子作传嘛;周星驰电影《大话西游》从人物造型,配乐,甚至台词都和王家卫电影《东邪西毒》雷同甚多;那又如何呢?金庸先生封笔都几十年了,依然是武侠小说界的泰山北斗,至今无人望其项背;《红楼梦》就更不用说了,不仅在国内,就是在全世界的文学作品中来讲也毫不逊色,莎士比亚笔下有三四百个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可他用二三十本书才做到,曹雪芹一本《红楼梦》就有了,书还残缺不全;《大话西游》至今被影迷奉为无厘头经典之作,其达到的艺术高度不在《东邪西毒》之下。所以,不要再说“剽窃”这种话了吧,没意思。

从《基督山伯爵》了解了大仲马,甚至从一个侧面了解了金庸,不能不说是意外之喜。以前看的外国作品不多,印象中真正看完的只有笛福的《鲁滨逊漂流记》,《飘》也只是捏着鼻子看了四分之一就被我束之高阁。所以,很感谢《基督山伯爵》,感谢大仲马,为我打开了一扇新的窗户,让我的生命更加充实,也期望,能看到更广阔的世界和更美的风景。

多读书,读好书,人生幸甚。

⑸ 被誉为"中国武侠小说的一代师","中国的大仲马"的是谁

活跃在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中国武侠小说作家宫白羽。他被誉为“中国武侠小说的一代宗师”、“中国的大仲马”。

⑹ 大仲马有什么作品

LA CHASSE ET L'AMOUR, 1825 (play)
狩猎和爱, 1825 年(戏剧)

LA NOCE ET L'ENTERREMENT, 1826 (play)
婚礼和埋葬, 1826 年(戏剧)

CHRISTINE, OU STOCKHOLM, FONTAINEBLEAU, ET ROME, 1830
克里斯汀

ANTONY, 1831 (play)
安东尼,1831年(戏剧)

IMPRESSIONS DE VOYAGE, 1833
远航印象, 1833 年

CATHERINE HOWARD, 1834 (play)
凯瑟淋.霍华德, 1834 年(戏剧)

LE CAPITAINE PAUL, 1838 (play)
保罗上尉, 1838 年(戏剧)

L'ALCHIMISTE, 1839 (play) - with Nerval
行动, 1839 年

LES CRIMES CÉLÈBRES, 1839
著名罪行, 1839 年

EXCURSIONS SUR LES BORDS DU RHIN, 1841
游览在莱茵河的边缘, 1841 年

LE CHEVALIER D'HARMENTAL, 1843
圣埃米纳骑士,1843

GEORGES, 1843 - George
乔治, 1843 年- 乔治

LES TROIS MOUSQUETAIRES, 1844 -
三个火枪手

LA REINE MARGOT, 1845 -
玛戈王后,1845

LE COMTE DE MONTE-CRISTO, 1844-45
基督山伯爵

VINGT ANS APRÈS, 1845
二十年后

JOSEPH BALSAMO, 1846 - suom.
约瑟夫.巴尔萨莫 (又译成:风雨术士----巴尔萨莫男爵)

LE CHEVALIER DE MAISON-ROUGE, 1847
红房子骑士(有叫:红宫骑士)

LA DAME DE MONSOREAU, 1846
蒙梭罗夫人

LES QUARANTE-CINQ, 1848 - Five Guardsmen / The Forty-Five
四十五卫士

DIX ANS PLUS TARD OU LE VICOMTE DE BRAGELONNE, 1848-50
布拉日隆子爵(又名:布拉热洛纳子爵 或 小侠隐记)

LE COLLIER DE LA REINE, 1849
王后的项链

ANGE PITOU, 1849
昂日.皮都

LES MILLE ET UN FANTOMES, 1848-51
黑郁金香

LE VAMPIRE, 1851
吸血鬼, 1851 年

MES MÉMOIRES, 1852-54
我的记忆, (也可能叫:我的回忆录)

LA COMTESSE DE CHARNYI, 1852-55
萨尔尼伯爵夫人

Henry III and His Court, 1931 亨利三世和他的宫廷
《侠隐记》(亦译《三剑客》和《三个火枪手》)
《基度山伯爵》《黑郁金香》
《王后的项链》
《布拉热洛纳子爵》
《双雄记》
《三剑客》
《大仲马精选集》《侠隐记》

热点内容
结局不是一对一的小说 发布:2025-08-22 17:27:47 浏览:797
权少夜的小说免费下载 发布:2025-08-22 17:26:35 浏览:615
重生收复外蒙的小说 发布:2025-08-22 17:10:03 浏览:213
现在看网络小说用什么 发布:2025-08-22 17:04:55 浏览:477
拖油瓶轻小说第6卷 发布:2025-08-22 17:04:03 浏览:462
林轩小说全文免费顶点 发布:2025-08-22 17:03:56 浏览:289
婚后娱乐圈言情小说 发布:2025-08-22 17:01:58 浏览:879
重生小说排行榜完 发布:2025-08-22 17:01:43 浏览:824
轻泠月的小说 发布:2025-08-22 16:51:04 浏览:822
都市系统流赚钱小说 发布:2025-08-22 16:48:08 浏览: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