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楠的网络小说
Ⅰ 好象听说过最近一个女孩子在续写<<红楼梦>>呀~她是谁写的书叫什么
雨山雪。真名为胡楠。
“一个是阆苑仙葩,一个是美玉无瑕。 若说没奇缘,今生偏又遇着他; 若说有奇缘,如何心事终虚话……”上世纪80年代,伴随着电视连续剧《红楼梦》的热播,剧中的主题曲《枉凝眉》风靡一时,吸引几多少男少女如痴如醉!
如今,随着重拍《红楼梦》及全球华人“红楼选秀”活动开展得如火如荼,《红楼梦》,这部号称中国四大名著之首的不朽巨著,重新唤起了更多人的美好回忆——
近日,一个署名“雨山雪”的网络“红人”横空出世,抛出自己续写的《红楼梦》以飨网友,赢得了超人气的点击率及跟帖,创造了又一个“网络神话”!
“雨山雪”究竟何许人也?其续写的《红楼梦》如何吸引眼球?……带着一系列好奇,记者在一番刨根问底式的深入调查后,惊讶地发现,真名为胡楠的“雨山雪”竟是自贡老乡,来自一普通工人家庭。这个从15岁起就续写《红楼梦》的年轻姑娘,如今已基本完成《红楼梦》全集的续写,并引起了作家出版社的极大关注,已承诺尽早为其出书。近日,中国著名红学家邓遂夫先生在看了胡楠的《红楼梦》续稿后啧啧称奇,称她是古往今来中国红学界的“奇女子”,是真正的“梦中人”!
“网络红人”续写引发“地震”
在GOOGLE或网络等互联网搜索引擎中输入“红楼梦”,“唰唰”地闪出相关网页及网站上千个。其中,以红楼梦为主题的红楼艺苑网站聚焦了千万红迷的视线。今年6月26日,一个署名“雨山雪”的网络版主在红楼艺苑论坛“初探红楼”版块里推出“重磅炸弹”——连续抛出了自己续写的《红楼梦》(81回至106回),并声称在十四、十五岁起就开始续写,这在网络上引发强烈“地震”,短短4个月,网友点击高达12000余次,跟帖近百个。
许多网友纷纷表示惊讶,不相信10多岁的姑娘能写出如此高水平的《红楼梦》续书,而且书中的诗词歌赋、人物刻画、情节发展等,都与原著的风格极为“合拍”。网友们大多给予她赞许和鼓励,也有人诚心地提出修改意见。
自贡美眉自小痴迷“红楼”
记者费了好大功夫,终于“挖”出了“雨山雪”的真实面目——胡楠,四川自贡人,芳龄27岁。
1979年7月,胡楠出生在自贡市自流井区盐店街一普通工人家庭。爸爸为机一厂的宣传干事,平时就喜欢舞文弄墨;而妈妈喜欢读书看报,从小就注意培养女儿的文学修养。在父母的耳濡目染下,4岁的小胡楠便开始识字、绘画、背唐诗。她6岁时,正值电视剧《红楼梦》播出后全国出现红学热,爸爸到北京出差时买回一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红楼梦》小说。自此,《红楼梦》便与她结下不解之缘。起初,书中一幅彩色插图——国画大师刘旦宅的线描“晴雯撕扇”深深吸引了小胡楠的视线。“我当时就觉得画中的女孩好美!”
而她再次与《红楼梦》亲密“接触”是在自贡一中读初二的时候。两篇节选自《红楼梦》的课本“葫芦僧乱判葫芦案”和“乌进孝交租”,把她再次引入了红学的殿堂。在兴奋和兴趣的引导下,在初二寒假期间,她捧起了《红楼梦》小说仔细阅读。开篇的“绛珠还泪”神话,就让这个多愁善感的女孩唏嘘不已;而林黛玉、贾宝玉等书中系列深刻刻画的人物形象跃然纸上,让她看得如痴如醉,整天为书中人物牵肠挂肚,沉浸在大观园的“梦境”中。“虽然各类小说我都喜欢,可《红楼梦》无疑是自己的最爱,反复看了至少四五十遍,经常看得泪流满面!”胡楠至今记忆犹新。
《红楼梦》触发了胡楠强烈、最原始的青春萌动,那段日子,阅读就成了她生活的全部。父母担心胡楠的过度痴迷影响学习,更怕她仿效书中林黛玉式的悲情人物,于是悄悄把那套《红楼梦》藏了起来。但胡楠仍偷偷地找出书来细品,个中滋味,她至今难忘!
“初生牛犊”三续红楼梦
初中毕业后,胡楠进入自贡卫校学习,有了更多时间看《红楼梦》等小说。在书中沉迷多时,她不仅对书中细节了如指掌,而且书中所有诗词都能倒背如流,信口拈来。这时,她心里已不仅仅满足简单的阅读,指端还传递着一个强烈信息:续写《红楼梦》,写下自己心中的“红楼故事”。
“这原本是很多年前十五至十六岁时所写,或许有些不知天高地厚。其实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不同的结局,我并没有想要辱没红楼文字,权当写给自己看的故事。”今年6月,胡楠以“雨山雪”网名发出自己《红楼梦》续写文章时曾有这样一段前言。
胡楠告诉记者,进入卫校后,她开始花大量的业余时间续写《红楼梦》,经常通宵达旦地写,甚至大热天也把自己锁在小卧室里奋笔疾书。父母在此事的态度上迥异,母亲极力反对,常常责骂她:“一个小姑娘家能写什么《红楼梦》,真不知天高地厚!”而父亲则支持她。
1995年暑假,胡楠终于完成了自己“万里长征第一步”——续写了第八十一回至第九十三回,书名叫做《梦断红楼》。写完后,胡楠将手稿拿给班上的同学传阅,大家对她赞佩有加。其实,胡楠当时年龄小,文学功底尚浅,其续写不过简单模仿原著的味道,在人物思想性、语言丰富化等方面尚差一大截。
之后,胡楠沉寂了大半年没有动笔,她重新审视自己的作品,发现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太多。于是重拾“梦境”,开始第二次续写《红楼梦》。这一写,断断续续地写到了卫校毕业(17岁)。续写了十五回,竟写不下去了。胡楠这才发现自己的知识、阅历、文学功底依然很浅薄,尤其是古诗词。
毕业后6年,胡楠一直在自贡一诊所工作。由于工作压力和生活不顺带来的压抑心情,一向活泼开朗的胡楠变得郁郁寡欢,就连自己钟爱的“红楼梦”也暂时抛到了一边。
2003年5月,胡楠离开自贡到杭州打工。无聊之际,胡楠选择了在网吧打发时间。在网站上,胡楠最喜欢上“红楼艺苑论坛”,浏览网友们有关红学的“百家争鸣”,她感觉重新找到了自我,找到了共鸣,生活也燃起了希望。
看到别的红迷在网上高谈阔论,胡楠禁不住手痒,就以“雨山雪”的身份把自己第二次续写的《红楼梦》10多万字的手稿发表到论坛上。一时间,人气很旺,点击率很高,许多人表示惊讶。
成为“网络红人”后,胡楠增强了自信心,她一有空闲就对自己的“二稿”反复修改,几易其稿,第三次续写已见雏形。之后,她再次将“三稿”投寄在网上,引发了网友们的竞相“追逐”。
红学专家:她是真正的“梦中人”!
在续写《红楼梦》的过程中,胡楠不但得到了众多网友的拥趸,一些知名作家及红学界的著名人士也从不相信(惊讶)到逐步了解并喜欢上这个“初出茅庐”的红学巾帼,对其续写的《红楼梦》给予了高度的评价和赞扬。自贡作家廖时香先生便对胡楠赞赏有加:“我差点误了这个姑娘的前程,一个10多岁就写红楼梦续的年轻女孩,真的了不起。其文笔自然流畅,续写风格与曹雪芹原著如此‘贴近’,让人叹服!”廖时香说,起初,胡楠的父亲曾托人把书稿交给他,可他并未重视;事隔两月,他想起这本“尘封”的书稿时,打开一看,顿时被故事情节的跌宕起伏、人物刻画的丝丝入扣深深打动。
随即,廖时香节选了其中6回在所编辑的杂志上进行了刊发,立即在读者中引起轰动。“游子归来话余杭,万丝垂柳压堤塘,不知凝翠烟深处,写得红楼第几章。”欣喜之下,廖先生即兴做了一首诗赠予胡楠,以资鼓励。
今年国庆期间,胡楠回到家乡自贡,见到了作家廖时香老师,还见到了中国著名的红学家邓遂夫先生。当邓先生看了胡楠的《红楼梦》续稿后拍掌叫好。邓称,当今,续写红楼梦的人虽然多,但大多集中在中老年段的作者,像胡楠这么年轻的“才女”凤毛麟角;且其续稿写得如此优秀也绝无仅有,堪称中国红学界的奇才,是真正的“梦中人”。
他鼓励胡楠赶快将“三稿”的最后一回完成,并帮忙联系到作家出版社,对方表示一旦书稿完成,将尽快在1个月内出版。
胡楠,这位新崛起的美女作家,一定会在红学界引起轰动。稿件来源:自贡日报
盐都好儿女!
Ⅱ 有哪些好的红楼梦续作求罗列!
逍遥子的《后红楼梦》
◆秦子忱的《续红楼梦》(又称《秦续红楼梦》)
◆兰皋居士(兰皋主人)的《绮搂重梦》(又称《红楼续梦》)、《蜃楼情梦》、《新红楼梦》)
◆陆士谔的《新红楼梦》(系抄吴沃尧(吴趼人)的《新石头记》)
◆陈少海(小和山樵南阳氏)的《红楼复梦》
◆海圃主人的《续红楼梦》(又称《续红楼梦新编、续红楼梦稿》、《海续红楼梦》)
◆梦梦先生(临鹤山人)的《红搂圆梦》(又称《绘图金陵十二奴后传》)
◆归锄子的《红楼梦补》
◆郎袁山樵的《补红楼梦》(又称《增补红楼梦》)
◆花月痴人的《红楼幻梦》(又称《幻梦奇缘》)
◆云槎外史的《红楼梦影》
◆张曜孙的《续红楼梦》
◆无名氏的《红楼拾梦平话》
◆膺叟的《红楼逸编》
◆惜花主人的《太虚幻境》
◆吴沃尧(署名“老少年”)的《新石头记》
(以上均为清代产生的续书)
◆颗川秋水的《红楼残梦》
◆毗陵绮缘的《红楼全梦》
◆郭则泛(云)的《红楼真梦》(又称《石头补记》《红楼春梦》)
◆陶明浪的《红搂梦别本》(又称《木石缘》,《宝黛因缘》、《新续红楼梦》、《红搂三梦》)
◆刘承彦的《红楼梦醒》
◆姜凌的《红楼续梦》
◆无名氏的《红楼后梦》
◆无名氏的《红楼再梦》
◆无名氏的《红楼重梦》
◆无名氏的《再续红楼梦》
◆无名氏的《三续红搂梦》
◆无名氏的《红楼补梦》
◆无名氏的《疑红楼梦》
◆无名氏的《疑疑红楼梦》
◆无名氏的《大红楼梦》
◆无名氏的《风月梦》
◆无名氏的《红楼翻梦》
◆继又云所见抄本《红楼梦》
◆端方藏抄本《红楼梦》
◆三六桥藏本《红楼梦》
◆陈套庵所见旧时真本《红搂梦》
◆戴诚甫所见旧时真本《红楼梦》
(以上为民国间的续书)
注:上面所列的无名氏,均为作者不详,非指一个人。
一、 探佚研究及补佚类续书
《石头记探佚》,梁归智著,山西人民出版社,83年5月。
《石头记探佚》(增订本),梁归智著,山西教育出版社,92年10月。
《被迷失的世界--红楼梦佚话》,梁归智著,北岳文艺出版社,87年11月。
《论红楼梦佚稿》,蔡义江著,浙江古籍出版社,89年8月。
《红楼梦新探》,王湘浩著,吉林大学出版社,93年12月。
《秦可卿之死》,刘心武著,华艺出版社,94年5月。
《红楼梦的庐山真面》,石建国等著,94年(家印本)。
《红楼三钗之谜》,刘心武著,华艺出版社,99年9月。
《红楼梦新补》,张之著,山西人民出版社,84年12月。
《红楼梦--根据曹雪芹原意新续》(电视文学),周雷、刘耕路、周岭改编,中国电影出版社,87年7月。
《红楼梦新续》,周玉清著,团结出版社,90年3月。
《红楼遗事》,都钟秀著,中国文学出版社,94年4月。
《红楼梦的真故事》,周汝昌著,华艺出版社,95年12月。
《红楼佚貂本事》,石建国著,96年7月(家印本)。
《梦续红楼》胡楠 2007年 作家出版社
《刘心武续红楼梦》 刘心武 2011年
二、 外传类续书
◆《龄官》,刘肇霖著,青海人民出版社,83年2月。
◆《司棋》(红楼梦外编之一),金寄水著,山西人民出版社,81年8月第1版,85年12月印刷。
◆《芳官》(红楼梦外编之二),钱世明著,北岳文艺出版社,88年8月。
◆《馒头庵》(红楼梦外编之三),苗培时著,北岳文艺出版社,87年12月。
◆《红楼外传》,萧赛著,四川文艺出版社,85年12月(上、下册)。
◆《秦可卿与宁国府》,周玉清著,黑龙江人民出版社,92年9月。
◆《金陵十二钗》,周玉清著,四川人民出版社,98年11月(共4册)
三、其他续书
◆《红楼惊梦》(红楼四梦丛书),司鼎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93年7月。
◆《痴情司》,[香港]亦舒著,海天出版社,96年9月第1版,98年6月印刷。
(三)、其他类红楼书目
◆《红楼梦符号解读》,林方直著,内蒙古大学出版社,96年1月。
◆《红学辩伪论》,欧阳健著,贵州人民出版社,96年2月。
◆《红楼解梦》(第二卷),霍国玲等著,中国华侨出版社,96年5月。
◆《红楼梦与中国传统文化》,胡晓明著,武汉测绘科技大学出版社,96年5月。
◆《曹雪芹祖籍考论》,王畅著,河北教育出版社,96年6月。
◆《红楼梦的语言》,吴竞存编,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96年7月。
◆《红楼梦四字格辞典》,高增良编,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96年9月。
◆《论红楼梦人物形象》,李锦文著,人民日报出版社,96年10月。
◆《红楼梦风物考》,郭若愚著,陕西人民出版社,96年10月。
◆《从<娇红记>到<红楼梦>》,陈益源著,辽宁古籍出版社,96年。
◆《红楼拾萃》,贺信民著,西北大学出版社,96年10月。
◆《红楼梦艺术世界》,李希凡著,文化艺术出版社,96年10月。
◆《红楼梦艺术精神》,陈冬季著,新疆人民出版社,96年12月。
◆《红楼非梦》,李国文著,中央编译出版社,97年1月。
◆《红楼雾障——玩味脂砚斋》,克非著,四川文艺出版社,97年3月。
◆《红楼梦与个人家事及宫闱秘事》,张庆善、孙玉明主编,辽宁古籍出版社,97年1月。
◆《红楼梦本事之争》,于景祥、孙玉明主编,辽宁古籍出版社,97年1月。
◆《红楼梦与金瓶梅之关系》,张庆善、于景祥主编,辽宁古籍出版社,97年1月。
◆《红楼梦真谛》,孙玉明、张国星主编,辽宁古籍出版社,97年1月。
◆《红楼梦释真》,邓狂言著,辽宁古籍出版社,97年1月。
◆《红楼梦与顺治皇帝的爱情故事》(上、中、下卷),王梦阮、沈瓶庵撰,辽宁古籍出版社,97年1月。
◆《岁华晴影——周汝昌随笔》,周汝昌著,东方出版中心,97年1月。
◆《曹雪芹文艺思想新探》,翟胜健著,北京大学出版社,97年4月。
◆《眼前春色梦中人》,王启忠著,百花文艺出版社。
◆《红楼解梦》(第三卷),霍国玲等著,中国文学出版社,97年5月(上、下册)。
◆《红楼梦成语辞典》,高歌东、张志清著,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97年5月。
◆《曹雪芹祖籍在辽阳》,冯其庸、杨立宪主编,辽海出版社,97年7月。
◆《走近曹雪芹——红楼梦心理新诠》,刘上生著,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97年7月。
◆《末世悲歌红楼梦》,曾扬华著,汕头大学出版社,97年7月。
◆《红楼梦研究史论》,白盾主编,天津人民出版社,97年7月。
◆《蔡义江论红楼梦》,蔡义江著,宁波出版社,97年8月。
◆《红楼真味》,邹晓丽著,辽宁人民出版社,97年8月。
◆《红楼梦探微》,胡文彬著,华艺出版社,97年8月。
◆《曹雪芹家世新考》(增订本),冯其庸著,文化艺术出版社,97年8月。
◆《红楼梦人物新论》,周五纯著,三秦出版社,97年8月。
◆《五大小说评述》(内有蒋和森的《红楼梦概论》),上海古籍出版社,97年9月。
◆《红楼梦对话研究》,孙爱玲著,北京大学出版社,97年9月。
◆《红楼梦续书研究》,赵建忠著,天津古籍出版社,97年9月。
◆《红楼梦趣谈与索解》,张国风著,春风文艺出版社,97年10月。
◆《曹雪芹祖籍铁岭考》,李奉佐著,春风文艺出版社,97年12月。
◆《红楼梦人物谈》,刘晓明著,南京出版社,97年12月。
◆《97'北京国际红楼梦学术研讨会专辑》,97年12月。
◆《红楼撷英》,邸瑞平著,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97年12月。
◆《红楼梦谫论》,薛瑞生著,太白文艺出版社,98年1月。
◆《红楼梦真相》(增订本),刘铄著,华艺出版社,98年1月。
◆《红楼梦与三十六计》,范传新著,解放军文艺出版社,98年1月。
◆《名家解读<红楼梦>》,张宝坤选编,山东人民出版社,98年1月(上、下册)。
◆《中国小说研究论集》(内有吴组缃红学论文7篇),吴组缃著,北京大学出版社,98年1月。
◆《曹雪芹祖籍辨证》,刘世德著,中国大网络全书出版社,98年3月。
◆《文史拾穗》(内有红楼零札27篇),陈诏著,山西古籍、山西教育出版社,98年3月。
◆《梦香情痴读红楼》,胡文彬著,山西教育出版社,98年4月。
◆《酒香茶浓说红楼》,胡文彬著,山西教育出版社,98年4月。
◆《红楼梦叙事》,王彬著,中国工人出版社,98年5月。
◆《红楼梦评论选》,王志良主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98年5月(上、下册)。
◆《砚霓小集》,周汝昌著,山西教育出版社,98年6月。
◆《红楼访真》,周汝昌著,华艺出版社,98年7月。
◆《红楼梦与中华文化》,周汝昌著,华艺出版社,98年7月。
◆《红楼梦的真故事》(增订本),周汝昌著,华艺出版社,98年7月。
◆《曹雪芹小传》,周汝昌著,华艺出版社,98年7月。
◆《红楼梦真貌》,周汝昌著,华艺出版社,98年7月。
◆《红楼梦新证》(增订本、上下卷),周汝昌著,华艺出版社,98年7月。
◆《红楼梦鉴真》,郭卫著,光明日报出版社,98年8月。
◆《红楼梦之谜》,赵国栋著,中州古籍出版社,98年9月。
◆《红楼真本——蒙府、戚序、南图三本<石头记>之特色》,周祜昌、周汝昌著,北京图书馆出版社,98年10月。
◆《奇评曹雪芹与红楼梦》(问疑篇),马熙骅著,内蒙古文化出版社,98年11月(上、下卷)。
◆《林黛玉的悲剧》,李品珍著,广东旅游出版社,98年12月。
◆《红楼祭——20世纪中国一个奇特文化现象之破译》,胡邦炜著,四川人民出版社,98年12月。
(四)、1999年出版的红楼图书介绍
◆《红楼醒梦》,牧惠著,百花文艺出版社,99年1月。
◆《红楼梦精解》,王志尧、仝海天著,河南文艺出版社,99年1月。
◆《红楼漫拾》,邸瑞平选编,江西教育出版社,99年1月
个人喜欢刘心武的
Ⅲ 求以林黛玉为主角的小说
穿越到红楼——依然花坞
黛玉之死——西岭雪
梦续红楼——胡楠
Ⅳ 网络小说的颠峰是那几个作者
从1999年痞子蔡的《第一次的亲密接触》风行之始算起,网络小说的成长也不过七年时间。在经历了不同时代的领军人物和热销作品之后,2007年的网络小说又有一些新的趋势,记者在北京图书订货会上的所见所闻,
对于今年的网络小说风向大约可以窥见一斑。
经典解读出其不意走红
先不论安意如古诗词的解读抄袭与否,她的《思无邪》、《当时若只如初见》等作品确实引领了网络诗词解读的风潮。安意如解释说,一开始自己就是把诗词的解读定位为古代人与现代人互通的交流,越是浮躁的世态,人们越需要归原一些东西,简洁而有力度的东西就越容易打动人心。当我们以现代意味去映衬古典诗词时,你会发现有些东西已经流失,而有些东西是永远不会消失的。它们在你心里只会越存越坚固。
仔细分析安意如的作品,会发现她的优势在于对古诗词解析的基础上,用自己独特的感受渲染出了与众不同的环境、情感氛围。她用一种轻灵华美的文字描绘了古典诗词背后的爱情故事,并试图在解读古典诗词的同时,挖掘现代情感的核心。
经典解读大概是要冒一定风险的。要么被“捧”,要么受“棒”,好在胡楠的《梦续红楼》受到几位红学专家的好评,让人松了口气。三年前一直在红楼艺苑论坛“潜水”的胡楠,开始把自己的《梦续红楼》贴到讨论版。她当时用的网名叫“雨山雪”。在续书连载的前言中,胡楠称自己“是个孤独的爱红人,周围没有一个人能理解我对红楼梦的痴迷。”她表示,其实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不同的结局。“我并没有想要辱没红楼文字,权当是写给自己看的故事吧。”她的续书在网上引起持续关注,她本人也从一个“潜水者”成为该论坛的版主之一,继而又得到作家出版社的关注,在2007新年北京图书订货会上亮相。首发式上,红学家刘世德对续书作者提出两条忠告,倡导大家对续书的态度应该宽容,“无论谁来续,水平肯定不如前80回,但不要动不动就说人家‘狗尾续貂’”。红学家邓遂夫称胡楠为“真正的红学梦中人”和“真正的草根写作”。他认为,胡楠不仅为延续“红楼热”作出了贡献,甚至对学者也可提供借鉴。为经典写续书是人们热爱经典的一种情感表达方式。续写“红楼”,不必去苛求达到曹雪芹的水准,只要不是戏说,是一种严肃的文字,就不应该受到责难。
北京弘文馆出版策划有限公司总编杨文轩认为,图书市场近几年来经历过励志、青春文学等不同的热潮,现在又有“复古”的潮流,比如兴起解读古典诗词的热潮,并不是偶然现象。“五四”以来有反传统的倾向,但还是继承传统的精髓。中国传统文化的根系没有被破坏。尤其是当下,社会越浮躁,读者越是需要追求内心的平衡,越需要回归传统。这种潜流最初是隐约的,需要借助物或产品的契机才能进入流行阅读趋势。从刘心武的揭密红楼开始,易中天、于丹,以及安意如的解读诗词,这种复古和回归传统是自下而上的,应该能够更持久。杨文轩表示,现在弘文馆仍然在开发传统经典的解读,比如他们将出台湾作家朴月的《西风独自凉》,未必都是诗词,也包括以新的视野去评析经典的作品;更不完全是来自网络。在安意如之后,他本人也在网络上搜索,却没有发现好的写手。这类作品需鉴赏、需积累,没有足够的储备不会出现优秀的作品,所以相对来说,不会像青春小说一类作品发展那么快。
玄幻小说继续驰骋空间
很多业内人士认为,不论本土还是西方的奇幻小说,只是武侠小说模式在新世纪的一种延伸,暂且不论这些,从今年图书订货会呈现的书目来看,架空历史类的热潮兴起并延续至今。《明》、《异域人生》等出色作品带起的热潮随着《随波逐流之一代军师》和《楚世春秋》等优秀作品的出现而达到了顶点,优秀的架空历史作品不断涌现。
早在2001年,树下野狐开始创作《搜神记》,立即以其雄奇瑰丽的独特风格和汪洋恣肆的奇崛想象,掀起席卷网络的《搜神热》,创下过亿的点击率。2005年该书出版,上市半年发行量逼近40万册。去年,续篇《蛮荒记》出版,又得腾讯读书频道、《今古传奇》集团、起点中文网等各大强媒鼎立连载推荐。所有的网络小说都无一例外借助强势媒体的推动,享受了多媒体时代的多元推动。
搜神记的故事发生在炎帝、黄帝所在的洪荒时代,传说中的神话人物尽数登场,除了英雄游侠妖女灵兽之外,作品对亲情、友情、爱情及气势恢宏的战斗场面的描述亦丝毫不逊于古今大家。
《诛仙》、《小兵传奇》、《飘邈之旅》曾被称为“网络三大奇书”。这三部作品中,《诛仙》的奇幻加武侠吸引了众多读者。后两部作品,则是架空历史的典型之作。《小兵传奇》前者讲述了未来世界中,一个默默无闻的小兵唐龙,如何在机缘巧合之下,迅速窜红为一代统帅并最终统一宇宙的冒险经历。《飘邈之旅》叙述了一个生活在现代都市里的小人物,巧得奇缘,进入修真界,在不同时空降妖伏魔,行侠济世。这类作品想象力极其丰富,但并非一味的天马行空,处处可见人类社会的缩影。
“武林大侠”频频出手不凡
杨文轩在2001年初曾接手过几部武侠小说,却没有冒然去做。武侠小说被金庸、梁羽生等几大“霸主”垄断,新生代写手的武侠小说谁会买账?到了2005年,仍在犹豫的杨文轩试着做了凤歌的《昆仑》,没想到一炮走红。经过调查,他发现新武侠小说的读者年龄都在十五六岁,他们基本读过金庸、梁羽生,不存在武侠小说的阅读壁垒。所以说,每一代人有不同的阅读需要,随后的几部武侠小说也都销量可观。武侠小说之所以在金庸手中得以大成,是因为金庸建成了一个完整而严格的江湖谱系,每个虚构的人物都有来历,所以,武侠的世界变得真实可信。但这个格局也成为了后来作者的桎梏,这也是武侠创作在内地式微的重要原因。突破这个格局,成为新武侠复兴的关键。凤歌、步非烟、沧月、王晴川等武侠小说高手在新的一年都有自己的“绝活”。
新一代的武侠小说作家,想象力的丰盈以及动漫元素的加盟,更能吸引年轻一代的读者。凤歌在《沧海》(重庆出版社)中进行了一次大胆的创新。他创建了一整套完备、严密、激荡人心的武学系统和谱系格局,环环相扣,让人叹为观止。同时,凤歌将悬疑的元素融入了武侠——两个主角的旅程就是两个解谜的过程,结构设计辉煌大气,精巧无比。场景描写上,可以很明显地感觉到一些分镜头、超感官、冲决物理界限的特点。这些似乎都是对动漫手法的吸收转化。
在今年的图书订货会上,步非烟与21世纪出版社的签约,以200万元的价格将今后四年作品的出版权卖给了21世纪出版社。21世纪出版社社长张秋林表示,这是他们“打造新武侠盛世辉煌”计划中的重要环节。此前,该社已经签下了温瑞安、小椴等武侠大家,全力打造“新武侠”作家群。
像农民种庄稼有周期性起伏,毫无疑问创作也需要时间和积累。武侠小说的创作需要知识的沉淀,不是天马行空地想象就可以创作出来,更需要很好的作者、好的作品引领潮流,裹挟读者往前阅读。现在的状况是,我们的作者不了解阅读趋向,往往被市场左右。在这种情况下,聪明的作者会沉下心来创作,而不是去适应市场。
军事题材网络小说降温
在石钟山的《激情燃烧的岁月》、徐贵祥的《历史的天空》、都梁的《亮剑》等军事题材的影视作品的热播及同名小说的畅销的同时,网络上也上演了一场场烽烟四起的“战争”。
军事题材的网络小说自20世纪90年代末兴起,《神农号出击》、《台风今晚登陆》、《玫瑰骑士》等作品的出现,引发第一代属于幻想未来战争的网络军事幻想小说高潮;2002年,以《醒狮》为代表的军事题材网络小说比第一代更趋技术化,从战略思路构架、武器装备性能以及布局等更加完善,但是和第一代一样,同样出现了人物刻划单薄、文学性差的缺陷。这一阶段刘思清的《全频道阻涩干扰》结合了幻想性和文学性的特点,应该说是比较优秀的作品。2003年的《夜色》代表了第三代网络军事文学的特点,小说的文学性明显增强,更注重故事性,是比较成熟的小说模式。2005年,《狼牙》、《兵王》、《挺进大洋》、《雪亮军刀》等第四代网络小说的出现,已经在向现代军旅文学回归,不再幻想未来的战争,更着眼于现代军事题材。铁血网站资深军事文学作者老克认为,网络上军事题材小说良莠不齐,但从专业角度讲,网络上优秀的军事题材小说,比平面媒体的同类小说更加严谨,只是在文学性上不比专业作家。
军事题材的网络小说发展并不比其他类型的网络小说更晚,只是被关注的较少,没有人进行整合。铁血军事网于2001年成立时,先把网上已有的军事题材汇集起来,再逐步壮大,几年来通过该网站已出版的军事题材网络小说已有十几本。老克认为,这一题材的网络小说高潮是在2005年前后,那时各种题材的优秀代表作品层出不穷,2006年出现降温,今明两年并不是看好的年头,但终归还是有望再度兴起。
目前,网络文学正在经历一个由数量型向质量型的转型期,网络文学当中的一些经典作品正在慢慢成为当代文学的主流,例如作为架空历史小说的《新宋》,其文学欣赏性及历史专业属性即使是在当代中国的历史小说界也是首屈一指的,其文完全可以当作一部传统的历史文学作品来阅读。
Ⅳ 求与林黛玉和四四的小说
《穿越之我是林黛玉我怕谁》《红楼穿越之林黛玉》
潇湘书院的书
穿越到红楼——依然花坞
黛玉之死——西岭雪
梦续红楼——胡楠
^_^
满意的话,请采纳。
Ⅵ 【求最近湖南女孩续写的红楼梦】
被网友称作“红学美眉”的27岁女孩胡楠,用了12年的时间来圆自己的“红楼梦”。在三易其稿后,近日她终于完成了这部她原本只想写给自己看的《梦续红楼》。胡楠仅拥有中专学历,而且学的还是医学护理专业。
在相关论坛,网友对这部续书的态度可谓是毁誉参半。最近一些媒体相继采访了这位“红学美眉”。
一个普通女孩写的小说之所以引起媒体的兴趣,多半与这部小说是“傍经典”有关。近一时期由于“傍经典”而红火起来的文化事件可谓不少,像易中天“品三国”,像一个“辣妹”傍上“国学”而瞬间红遍网络。经典作品早已在文化传承当中深入人心,经典本身就是品牌、就是影响力,拿经典开刀也算是借势营销的一条捷径,往往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借助对经典的斧凿或解剖,轻轻一碰就能触动人们最敏感的神经,甚至搅动一场席卷而来的风暴。也许这就是很多人热衷于改编甚至“恶搞”经典的动机所在。
“拿经典说事儿”之所以容易产生轰动效应,引起广泛争议,是因为国民骨子里对于经典作品和前代先贤的文化崇拜已达五体投地之境,那种顶礼膜拜之态异常虔诚,有时虔诚得近乎盲目。国民的文化潜意识里,觉得经典就是经典,既已成为经典就再只能跪下来研读而不敢平视更不用说拿它动刀。谁要是敢动经典作品一根毫毛,都有冒天下之大不韪之嫌,即使是再平常不过的举动,也会激起不正常的过激反应。媒体在报道这位女孩的事件时,用了“斗胆续写”四个字,此种敬畏经典的文化心理就可见一斑了。再比如“国学辣妹”在孔子像前拍热辣照片所引发的怒斥狂潮同样缘于这种心理。
那么这种“经典膜拜”从何而来,它又是否是一种科学的态度,对于我们的文化传承和创新发展有何利弊?这都是我们应该认真思考的。从接受过程上来说,经典膜拜是一种先入为主,作为接受的个体,我们在具备足够鉴别能力之前,就已经不自觉地被注入了经典崇拜的文化基因。我们的文化基因当中一贯就有祖先崇拜和厚古薄今的成分,那些前代先贤在世时多有地位卑微者,却由于受到后人的推崇而身价倍增,似乎年代越久远就越容易被往高处推举,直至把先贤们推上神坛,其作品自然也成为带点“神圣”色彩的不易之论。
这种一代代逐渐神化先贤、膜拜经典的文化传承心态并不健康,这容易使我们惯于因循守旧,即使前人指错了方向,我们也只会循着歧路走下去而缺乏必要的自省意识,缺乏对于文化经典的独立自主的重新审视,缺乏探求真知的文化基础和足够勇气。只因为前人告诉我们这是经典,我们就不加判别地拿来,而且变本加厉地认为这就是经典,恐怕这不是探求真知的治学之道。比如鲁迅的伟大,其一就在于他是一个敢于否定先贤的离经叛道者,如果他也膜拜孔子,也就不会有鲁迅了。然而我们的文化传承中在推倒一个圣像的同时,常会立起一个新的圣像,这恐怕是鲁迅不愿看到的。
经典自有其成为经典的理由,然而这些理由应该经得起后人的质疑和历史的审视,但问题是现在的文化心理缺乏“斗胆”的质疑和独立的审视。站在时代背景下的文化审视,需要我们先从经典作品面前直起腰来,跪下来研究恐怕很难看清它的“庐山真面”。
如果大众文化心理能够做到平视经典,也就不会对一个女孩续写“红楼”感到惊诧莫名了,也就不会对另一个女孩子在孔子像前的照片感到触目惊心了。自从《红楼梦》问世后,历史上不是有过数目繁多的续书了吗,如果前人都对“红楼”奉若神明不敢轻动,也就永远无法弥补只看80回的遗憾了。《红楼梦》是实际生活加文学想象的产物,作者可以自由想象,自然也无心限制读者的自由想象。如果先贤看到后人只会对其作品顶礼膜拜,定会发出来自文化深处的一声叹息。经典,不是用来膜拜的。(
Ⅶ 请朋友们介绍几本好看的网络小说
《熵钟》网上炒作得挺厉害,我觉得《熵钟》不是什么心理学著作,只是一部好的小说,文笔优美,只是科学思想太深,在现在这样的网络文学泛滥的年代很难流行熵是物理学上的术语,指事物犹其是能量的无序状态,而钟自然是大家熟悉的衡量时间的精确有序的用具. 理解了这个题目,就更容易理解这小说里所要表达的人生感悟和自然思想
先不论安意如古诗词的解读抄袭与否,她的《思无邪》、《当时若只如初见》等作品确实引领了网络诗词解读的风潮。安意如解释说,一开始自己就是把诗词的解读定位为古代人与现代人互通的交流,越是浮躁的世态,人们越需要归原一些东西,简洁而有力度的东西就越容易打动人心。当我们以现代意味去映衬古典诗词时,你会发现有些东西已经流失,而有些东西是永远不会消失的。它们在你心里只会越存越坚固。
仔细分析安意如的作品,会发现她的优势在于对古诗词解析的基础上,用自己独特的感受渲染出了与众不同的环境、情感氛围。她用一种轻灵华美的文字描绘了古典诗词背后的爱情故事,并试图在解读古典诗词的同时,挖掘现代情感的核心。
经典解读大概是要冒一定风险的。要么被“捧”,要么受“棒”,好在胡楠的《梦续红楼》受到几位红学专家的好评,让人松了口气。三年前一直在红楼艺苑论坛“潜水”的胡楠,开始把自己的《梦续红楼》贴到讨论版。她当时用的网名叫“雨山雪”。在续书连载的前言中,胡楠称自己“是个孤独的爱红人,周围没有一个人能理解我对红楼梦的痴迷。”她表示,其实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不同的结局。“我并没有想要辱没红楼文字,权当是写给自己看的故事吧。”她的续书在网上引起持续关注,她本人也从一个“潜水者”成为该论坛的版主之一,继而又得到作家出版社的关注,在2007新年北京图书订货会上亮相。首发式上,红学家刘世德对续书作者提出两条忠告,倡导大家对续书的态度应该宽容,“无论谁来续,水平肯定不如前80回,但不要动不动就说人家‘狗尾续貂’”。红学家邓遂夫称胡楠为“真正的红学梦中人”和“真正的草根写作”。他认为,胡楠不仅为延续“红楼热”作出了贡献,甚至对学者也可提供借鉴。为经典写续书是人们热爱经典的一种情感表达方式。续写“红楼”,不必去苛求达到曹雪芹的水准,只要不是戏说,是一种严肃的文字,就不应该受到责难。
Ⅷ 林黛玉和北静王的小说,小说开头说的是林黛玉嫁给北静王当天,在花轿里晕倒了,北静王抱着拜天地。
水怜黛心玉娇溶
Ⅸ 求《红楼梦》小说地址,要最后巧姐嫁给板儿的版本。
这个版本应该没有的吧~毕竟曹雪芹的后40回遗失之后,高鹗那个傻×续写的~总还是会差别很大吧
Ⅹ 当代作者写的<红楼梦>续书有哪些
就我所知道的当代人所作《红楼梦》续书,计有如下几种:
张之,《红楼梦新补》,山西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三十回。
周玉清,《红楼梦新续》,团结出版社1990年版,四十回。
胡楠,《梦续红楼》,作家出版社2007年版,二十九回。(原著抄本第七十九、八十两回未分开,胡楠认为这是作者原意,所以她笔下的续书第一回是第八十回。最后一回是第一百零八回。)
上面都是标准的续书形式,也有形式上另辟蹊径的。如:
西岭雪(本名刘恺怡)《西岭雪续红楼》系列,以人物为主线分成几部,如《黛玉之死》(作家出版社2008年版)《宝玉出家》《红香绿玉》(或曰《妙玉风尘》,尚未完成)
都钟秀,《红楼遗事》,中国文学出版社1994年版,三十五回。非传统章回体,但语言仍然模仿原著。
周汝昌,《红楼梦的真故事》,华艺出版社1998年版,非章回体。
另外也有着眼点异于以上的续书,如:
刘心武《画梁春尽落香尘:解读《红楼梦》》,着重描写了秦可卿、贾元春、妙玉三钗的结局,语言上较为现代化。
萧赛《红楼外传》,64回,四川文艺出版社1985年版,专门写丫鬟的下落。(跟在程高本120回后面续起);
金寄水《红楼梦外编之一——司棋》,山西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以司棋为主角;
端木蕻良《曹雪芹》,北京出版社1980年版;
各续书观点不一,篇幅也有长有短。张之《红楼梦新补》最后宝玉宝钗为袭人夫妇供养,最后出家,未有与湘云复合的情节。末回有《警幻情榜》,三册三十六人。周玉清《红楼梦新续》中黛玉被贾府许配给甄宝玉而死,宝玉先后与钗、湘结合,但二人寿皆不永,最后湘云死于宝玉怀中,宝玉入山采药,不知所终。鸳鸯被凤姐指配给柳湘莲。胡楠《梦续红楼》中林黛玉因被指与宝玉有“不才之事”,为保护宝玉,为证明自己的清白泪尽而亡。薛宝钗仍与宝玉成婚,但婚后被宝玉抛弃,宝玉自己最后离家出走。鸳鸯被贾赦逼死。末回亦有《警幻情榜》。西岭雪则在自己的小说里将林黛玉许配给北静王。都钟秀《红楼遗事》中最后宝钗嫁给了贾雨村,甄贾两个宝玉一起出家。刘心武则更将秦可卿视为全书的关键,围绕她写了很多情节,最后贾府事败归结于收养秦可卿之事被泄露及元春暴死。他认为黛玉投水自尽,最后宝玉和湘云在一起,“乐中悲”。周汝昌认为宝玉抛弃宝钗先出家,后还俗,与湘云复合。
附:各种续书的回目:
张之的《红楼梦新补》回目
81。守大郡贾政沐皇恩 毁庄园宁荣惊预兆
82。痴龄官绝意宁国府 勇雪雁高谈卓文君
83。赏唐柘宝玉邀诗社 遗诗草香菱问苍天
84。说桑梓喜交莫逆友 比宗室远嫁爪哇王
85。宗谱可查环儿发狂 青丝事发凤姐施威
86。说山水旷怀倾素蓄 思家乡幽怨发哀吟
87。潇湘馆漂针女儿节 怡红院伤情夜半时
88。贾宝玉力孱临歧日 林黛玉泪尽奈何天
89。家计艰难愁葬甥女 琴书依旧痛失知音
90。卫若兰射圃逞英豪 史湘云深闺立高节
91。赏嘉树高情吟华章 破窃案严父逐恶子
92。茜纱窗绿鹦留声调 缃芸馆银蝶返家园
93。李宫裁课子学剑艺 花袭人劝主结丝罗
94。贾宝玉遵命成大礼 薛宝钗谈诗度良宵
95。栊翠庵惜春闻大道 天齐庙熙凤求神签
96。奴陷主凑谋反罪状 主谄奴谋私房余资
97。蠹生木中两府藉没 祸来天外众艳遭殃
98。桃花庵红玉救凤姐 狱神庙茜雪慰宝玉
99。天恩降新旨示宽贷 猢狲散旧梦破繁华
100。同舟谊湘云问市价 知己情岫烟留诗箴
101。丧人伦舅父卖甥女 重恩义村妪救千金
102。无可奈何宝玉遣婢 似曾相识袭人证缘
103。薛宝钗借词含讽谏 王熙凤知命强英雄
104。慰亡灵嫠妇平生志 祭知己玉郎终始情
105。西山游春诗意重重 书斋遇艳情思漭漭
106。花袭人知有始有终 史湘云痛乍合乍离
107。卖字画寒冬噎酸齑 做针黹雪夜围破毡
108。恃产妇且沿街乞食 避贤王竟悬崖撒手
109。石破天惊甄玉说法 风餐露饮贾玉打更
110。证前缘再会灵河岸 议情榜独倚青埂峰
++++++++++++++++++++++++++++++++++++++++++++++++++
刘心武拟就的回目:第八十一回 中山狼吞噬薄命女 河东狮吼断无运魂 第八十二回 谣诼四起官中大乱 封园闭户胆战心惊 第八十三回 史太君无奈大厦倾 金鸳鸯有志宁玉碎 第八十四回 平安州事发不太平 洒泪亭鹤唳难洒泪 第八十五回 暖画破碎藕榭削发 冷月荡漾绛珠归天 第八十六回 勉为其难二宝成婚 似曾相识枕霞出阁 第八十七回 椿灵抗旨远走高飞 司棋殉情殃及池鱼 第八十八回 薛宝钗借词含讽谏 王熙凤知命强英雄 第八十九回 贪高位雨村昧良知 顾大局袭人舍声名 第九十回 蒋玉菡偏虎头蛇尾 花袭人确有始有终 第九十一回 霰宝玉晨往五台山 雪宝钗夜成十独吟 第九十二回 甄宝玉送回贾宝玉 甄士隐默退贾雨村 第九十三回 卫若兰射圃惜麒麟 柳湘莲拭剑赏梅瓶 第九十四回 蘅芜君化蝶遗冷香 枕霞友望川留余憾 第九十五回 玻璃大围屏酿和番 臈油冻佛手埋奇祸 第九十六回 潢海铁网山虎兕搏 樯林智通寺香魂断
第九十七回 宁国府旧帐成首罪 荣国府新咎遭抄拣 第九十八回 月落乌啼寒霜满天 食尽鸟泣奔腾流散 第九十九回 良儿误窃真相大白 凤姐扫雪痛心疾首
第一百回 狱神庙茜雪慰宝玉 拢翠庵贾芸感诗仙 第一百零一回 巧姐儿遭骗临绝地 刘姥姥报恩如涌泉 第一百零二回 傅秋芳妙计赚令牌 红衣女巧言阻金荣
第一百零三回 靓儿弃前嫌护灵柩 卍儿释新怨守绝密 第一百零四回 哭向金陵凤姐命断 疾走江南宝玉神昏 第一百零五回 瓜州渡口妙玉献身 金山寺下悍王殒命 第一百零六回 空茫大地中秋诗否 白首双星能聚几时 第一百零七回 饥怡红寒冬噎酸齑 病枕霞雪夜围破毡 第一百零八回 神瑛顿悟悬崖撒手 石归山下情榜俨然 ++++++++++++++++++++++++++
胡楠《梦续红楼》回目
序一 且看才女续红楼
序二 寻找与发现
第 八十 回 懦弱迎春含泪认命 刚烈彩霞切喉拒婚
第八十一回 慈太妃喜认三小姐 美优伶情感二少爷
第八十二回 斗娉婷四美理红妆 闻密旨贾政涉公案
第八十三回 祸事近贾宅初惊魂 喜临门圣恩降宽贷
第八十四回 求字签孤艳独解悟 斗百草群芳各逞才
第八十五回 咏顽石借诗明宿志 绘芳草因形识本源
第八十六回 踢鸡毛毽乐写风流 叠彩纸船愁寄逝水
第八十七回 积功德凤姐促姻缘 遇大旱贾府毁田地
第八十八回 栖霞阁昼练六钧弓 缀锦楼夜谈双星事
第八十九回 瞒太君鸳鸯擅作主 传噩耗凤姐再招嫌
第 九 十 回 枕上梦断还思旧事 窗前情浓巧露真言
第九十一回 呆霸王复惹放流刑 痴公子奉命迁旧宅
第九十二回 邢岫烟别亲立高志 贾宝玉随父驻边陲
第九十三回 埋香冢遇流言心碎 虎兔逢惊恶兆魂归
第九十四回 保乌纱雨村献妙策 分骨肉探春嫁异邦
第九十五回 争荣耀暗中施毒计 解相思雨夜诉悲吟
第九十六回 焚旧稿泪洒相思地 苦绛珠魂归离恨天
第九十七回 无可奈何花终落去 似曾相识燕却归来
第九十八回 聚骨肉父子返家园 警痴顽仙姑泄天意
第九十九回 贾宝玉难违慈母命 薛宝钗半掌荣府权
第 一 百回 山雨欲来乌云压顶 风声鹤唳女眷当家
第一百一回 卫胥荣避嫌抛弱女 王熙凤知命强英雄
第一百二回 除积弊巧思行妙法 博功名得志慰慈亲
第一百三回 贾宝玉伤怀游旧宅 薛宝钗含怨卧孤衾
第一百四回 叹不肖抱恨归地府 哀薄命含冤赴荷塘
第一百五回 忠顺王查抄宁荣府 侯门女执意入空门
第一百六回 狱神庙义仆慰旧主 锦香院亲舅卖娇娃
第一百七回 王熙凤魂断金陵城 刘姥姥知恩救巧姐
第一百八回 贾宝玉雪夜围破毡 警幻仙太虚揭情榜
后记
+++++++++++++++++++++++++
都钟秀《红楼遗事》回目:作者自序 一、 瓜洲渡口 二、 金陵奇遇 三、 宝玉南归 四、 叔嫂相逢 五、 在劫难逃 六、 秦淮凭吊 七、 女扮男装
八、 往事如烟 九、 江边叙旧 十、 同床异梦 十一、 梅边柳边 十二、 主债仆还 十三、 绝处逢生 十六、 香灵居士 十七、 故园何处 十八、 酒馆问讯 十九、 人约黄昏 二十、 香山魂断 二十一、 佛门难入 二十二、 干姐干妹 二十三、 祸不单行 二十四、 恶习难移 二十五、 家有逆子 二十六、 姑苏惊魂 二十七、 恩恩相报 二十八、 麒麟麒麟 二十九、 旧地重游 三十、 凤姐之死 三十一、 悬崖撒手 三十二、 二玉仙缘 三十三、 宝钗再嫁 三十四、 难中遇合 三十五、 好了好了
++++++++++++++++++++++++++++
周玉清《红楼梦新续》回目
81、吐真言宝黛怜弱女 度情势探春惩刁奴
82、林黛玉睹图思故里 贾存周迁职沐皇恩
83、薛宝钗羞避大观园 史湘云学作霓裳舞
84、蘅芜苑寻踪抒愁怀 潇湘馆咏竹赋佳句
85、史太君观灯大观园 刘姥姥三进荣国府
86、水月庵冷语绝尘缘 荣国府烟火庆元夜
87、尚风雅巧续咏雪诗 品古画两情缘契合
88、争古画赵妾难亲女 捉迷藏李绮落清池
89、薛宝钗采茶蘅芜苑 林黛玉梦游太虚境
90、蘅芜君巧制打马图 蕉下客偶遇贤郎君
91、闹灾荒贾珍责逆子 睹荷叶鸳鸯进佳肴
92、泛莲舟巧做莲花诗 布渔船偶咏渔舟曲
93、史太君赏荷行酒令 贾探春奉诏适东瀛
94、薛小妹偶谈海外戏 贾蓉哥被扣饥民村
95、慧紫鹃中心谏宝玉 刁金桂虚情赚香菱
96、诉衷肠贾母允婚配 入梦乡黛玉露真情
97、贾宝玉奉命出远门 贾元春赐诏结姻眷
98、甄宝玉逢女沁芳亭 林黛玉返魂太虚境
99、贾宝玉痛绝哭知己 薛宝钗心悲感通灵
100、遭荼毒迎春轻生命 生惊恐元妃初染疾
101、史湘云旧馆哭良朋 贾宝玉新婚奠故知
102、勇金刚义打抱不平 呆叔父甘做月下老
103、含悲薨逝元妃托梦 开局聚赌贾芹闹庵
104、遭污诟秋菱丧性命 裁鬟仆红玉结两缘
105、王熙凤巧言泛龙舟 史太君阴魂归地府
106、分崩离贾琏遭控告 翻旧案薛蟠入牢监
107、抄贾宅两府罹罪过 入家庙举家放悲声
108、狱神庙茜红慰宝玉 黑龙江赦珍遭流刑
109、遭火灾贾氏鸟兽散 扶正室平儿恩宠荣
110、老学究途穷返金陵 痴公子情深去姑苏
111、惜春女削发弃尘界 巧姐儿遭难逢故知
112、入宗学宝玉强度日 配仙郎袭人探故人
113、堕风尘环芹卖尼女 遇故友妙芳上桂楼
114、欲逞威凤姐挫锐气 纵谈论宝玉遭遣返
115、冷心人相遇结丝罗 热肠妇流落丧他乡
116、遇知音浊玉结茅舍 发悲吟贫女披破毡
117、观作画友朋赞高节 赠诗歌雅士扬美名
118、薛宝钗染疾别红尘 史湘云道琴回京师
119、返故里湘江水逝楚云飞 识真颜顽石了却红楼梦
++++++++++++++++++
《西岭雪续红楼之黛玉之死》回目:
第一回 潇湘馆孤芳祭母难 沁芳亭九美庆花朝
第二回 兰草迟开贾郎堪叹 菱花早谢甄女应怜
第三回 稻香村妒尝杏仁酪 潇湘馆悔制荷花灯
第四回 传懿旨群芳赏假画 证前缘孤女吐真言
第五回 潇湘子焚诗祭香菱 菩提心赠画弹妙玉
第六回 画中有意木石盟约 绵里藏针锦绣文章
第七回 水月庵惊魂风月案 贾家女失足孙家楼
第八回 小红步红拂女梳头 宝玉效司马光砸缸
第九回 藏金屋龄官甘作妾 结红线凤姐义为媒
第十回 痴宝玉情闯北静府 惠元妃梦断铁网山
第十一回 盗玉瓶凤姐失算计 借银钗探春思远行
第十二回 证前缘林绛珠还珠 负旧盟贾宝玉失玉
++++++++++++++++++++++++++++++++++++++++
张之的新补红楼梦后三十回的最后一回情榜回。他的情榜是这样的:
贾宝玉 情不情
正 榜
黛 玉 情情
宝 钗 情时
元 春 情悱
探 春 情敏
湘 云 情真
妙 玉 情隐
迎 春 情懦
惜 春 情洁
熙 凤 情才
巧 姐 情敦
李 纨 情静
可 卿 情荡
副 榜
香 菱 情愊
云 屏 情惄
无 双 情怊
尤二姐 情悮
平 儿 情权
佩 凤 情憨
偕 鸳 情恣
秋 桐 情泼
麝 月 情恔
待 书 情惋
翠 墨 情寂
春 纤 情朴
又副榜
晴 雯 情悻
袭 人 情惓
鸳 鸯 情识
紫 鹃 情慧
莺 儿 情巧
司 棋 情肆
红 玉 情炽
入 画 情惋
金 钏 情烈
玉 钏 情平
彩 云 情愔
彩 霞 情挚
(云屏、无双是张补后三十回新出来的人物。)
刘心武所列情榜——
绛洞花王
贾宝玉 情不情
金陵十二钗正册
林黛玉 情情
薛宝钗 冷情
贾元春 宫情
贾探春 敏情
史湘云 憨情
妙 玉 度情
贾迎春 懦情
贾惜春 绝情
王熙凤 英情
巧 姐 恩情
李 纨 槁情
秦可卿 情可轻
金陵十二钗副册
甄英莲 情伤
平 儿 情和
薛宝琴 情壮
尤三姐 情豪
尤二姐 情悔
尤 氏 情外
邢岫烟 情妥
李 纹 情美
李 绮 情怡
喜 鸾 情喜
四姐儿 情稚
傅秋芳 情隐
金陵十二钗又副册
晴 雯 情灵
袭 人 情切
鸳 鸯 情拒
小 红 情醒
金 钏 情烈
紫 鹃 情慧
莺 儿 情络
麝 月 情守
司 棋 情勇
玉 钏 情怨
茜 雪 情谅
柳五儿 情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