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网游小说 » 板芙图书馆网络小说书目

板芙图书馆网络小说书目

发布时间: 2022-11-26 12:46:30

1. 大学图书馆里有网络小说吗

有,大学图书馆什么书都有,科幻、惊悚、网游、文学等。一般来说大学图书馆就像是书店一样。什么样的书都应有尽有

2. 图书馆有小说4000册,图书馆一共有图书多少册

4000÷20%=4000÷0.2=20000(本)答:学校图书馆一共存有图书20000本,故答案为:20000本。

3. 图书馆网络信息服务文献综述

一、图书馆网络信息服务研究

1.文献研究的数量

关于我国“网络信息服务”的文献研究起步于1998年,1998年上海医科大学图书馆莫梅琦、徐一新在《图书馆杂志》上发表的《网络环境下用户教育模式研究》,探讨了网络环境下的用户教育模式,指出网络环境改变了用户获取信息的传统方式,用户教育成为当今网络信息服务中的热门。1998年武汉大学图书情报学院张立发表了《高校用户潜在网络信息需求的显化》,指出随着社会信息化、信息网络化的推进,网络化的信息服务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发挥着愈来愈重要的作用。由此,开始出现相关方面的研究成果。

1998~2009年间,共发表有关“网络信息服务”的论文319篇,这些论文分别来自包括图书馆学专业及人文社会科学其他专业167种国内公开出版的学术期刊,从论文年代分布来分析发展进程,12年的研究大体上可以分为3个阶段:

第一阶段:1998~2000年,起步阶段,有18篇论文发表。

第二阶段:2001~2005年,高峰阶段,研究论文逐年增多,5年中共有208篇论文发表,占总文献量的65.2%,并逐渐形成研究热点,这一时期可以看作是网络信息服务研究的高峰平台期。

第三阶段:2006~2009年,稳步阶段,4年共发表论文93篇,占总文献量的29.2%。

2.文献研究的内容

网络信息服务的理论研究方面。随着社会信息的网络化,图书馆已不再是获取信息的唯一场所,信息资源的社会化、信息服务手段的现代化、信息服务资源的网络化、信息服务效率的高效化已成为时代的主流,图书馆依托互联网这一数字化信息手段,利用信息处理技术与计算机终端设备向用户提供多方位的远程服务。通过对12年来发表的319篇论文主题的归纳分析,发现关于图书馆网络信息服务的理论研究占论文大多数(60%以上),如《文献信息服务业何去何从?——网络环境下的重组和功能实现》(祁延莉等,2003)、《网络环境下图书馆信息服务面临的挑战与对策》(朱雅兰,2001)、《图书馆网络服务纵横谈》(高贤,2001)、《网络环境下图书馆网上信息的特色服务》(徐卫星,2002),等等,都从网络信息服务的概念、意义、作用、内容、方式、手段及馆员知识结构等诸多方面,对图书馆文献信息服务作了充分论述。

网络信息服务的模式方面。用“网络信息服务*模式”为关键词,对319篇论文进行再次检索,共检索到25篇文献,占7.8%。这些文章都对网络信息服务模式进行了研究论述,尤其是其中的6篇硕士学位论文,研究论述得比较深入。《基于Internet的个性化信息服务模式及应用研究》(常昕,2007),首先从经济学的角度阐述了个性化信息服务的理论基础,由于信息服务模式是随着信息服务的主要支撑技术发展而变化的,所以在对个性化信息服务的主要支撑技术基础上,对个性化信息服务基本模式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个性化信息服务功能模型;《现代图书馆网络信息服务模式研究》(沈英等,2007),在充分调研和对国内外图书馆进行比较研究的基础上,运用问卷调查、文献调研和实例研究等多种科学研究方法,对现代图书馆网络信息服务的发展模式及其相关问题,进行了较为系统和深入的研究,从运营机制、服务类型、数字化信息资源建设和用户管理等方面详细论述了现代图书馆网络信息服务的发展模式;《网络环境下图书馆信息服务模式的探讨》(章丽华,2001)一文中,论述了网络环境下图书馆信息服务模式战略性转变的有效途径;《中南大学图书馆信息服务模式研究》(罗新星,2008)一文中,重点阐述了中南大学图书馆现有的联机公共目录查询、虚拟阅览室阅览、网络参考咨询、网络数据库服务、辅助性读者服务、信息资源导航、统一平台跨数据库文献检索等多种服务模式,分析了7种服务模式的功能、技术和流程,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解决办法。

3.总结与分析

当前,国内许多学者在研究图书馆网络信息服务,从网络信息服务的概念、意义、作用、服务方法、人员培养、运行模式及服务管理等方面进行了大量探讨,取得了许多有意义的理论成果。

一是网络信息服务研究文献增长迅速。从“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以“图书馆*网络信息服务”为检索策略,检出文献(1998~2009年)319篇中可以明显看出增长的概况。

二是网络信息服务研究的热点。网络信息服务研究在不同时期的研究热点、热度有所不同,研究成果的数量也有起伏变化,特别是2001年以来,国内对网络信息服务研究的论文呈明显增长趋势。主要表现为:第一是信息服务手段现代化。互联网改变了传统图书馆信息服务赖以生存的内外环境,使图书馆成为全球网络中的一个节点,以网络为基础的电子化、虚拟化、数字化成为图书馆的发展方向,众多的论文都从这一点出发,研讨了现代图书馆信息服务手段的现代化。第二是信息服务资源网络化。网络环境下的图书馆不但要加快、加强资源库的建设,还要依托互联网环境,以网站为开发与服务平台,以丰富的电子资源、数字化的馆藏和购买的商业数据库为主要内容,以信息传递、资源共享为特色的新型服务模式。第三是信息服务人员高素质。人员素质是决定信息服务质量的关键因素之一,要提高信息服务人员的素质,除需要引进人才外,还要加大资金投入,对现有的服务人员进行在职培训和继续教育,为他们参加各种培训、学术研讨提供方便,从而提高图书馆信息服务的水平和档次。

三是网络信息服务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第一,用户缺乏网络知识和检索知识。图书馆用户对网络知识和检索知识缺乏深入的了解,一些用户与网络之间存在知识与技能障碍,用户所需的信息无法从网络上获得,丰富的网络资源得不到充分利用。第二,网络信息资源缺乏规范化统一标准。图书馆在信息加工、信息处理、数据录入等方面标准各异,没有统一的管理机构、统一的目录及统一的发布标准。第三,图书馆缺乏复合型人才。在网络信息服务环境下,图书馆馆员需要掌握现代网络信息检索知识和技术,在服务中起到网络信息导航员、网络系统维护专家、信息资源协调者等不同角色的作用,而实际上由于网络化建设、运行超前于复合型人才的培养锻炼,所以形成了高素质复合型人才严重缺乏的局面,直接影响网络信息服务的质量和效率。第四,网络信息服务缺乏合作。资源共享、服务共享是信息服务网络化发展的最终目标,网络的开放性和分布性决定了用户地域的分散性和广泛性,导致用户需求繁杂多样,依靠任何一个单一馆藏都无法从根本上满足读者需求,而许多图书馆竞相发展自己的网络系统,由于互不沟通,重复组网建库,使大量信息重复存储在各馆系统内,又因数据格式、标准体系不同及信息服务能力的差异,形成了一处处的资源割据。第五,理论探讨多,应用研究少,缺乏深度和创新。我国的研究者从各个方面对网络信息服务进行了探讨,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理论探讨多,应用研究少;研究的学科特色不够突出;理论研究的文章观点大量重复、雷同;研究成果较为空泛,实用性不强;缺乏有说服力的实例。

二、图书馆信息服务模式研究

信息服务是图书馆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职能,信息服务是通过不同的信息服务模式来完成的,所以信息服务模式的研究也具有很长的历史。不过深入系统的研究是开始于20世纪90年代,我国信息服务模式的研究还落后于国外信息服务模式的研究。伴随着新技术的出现,新的服务模式也同步发展并处在不断探索中。

1.国内信息服务模式研究综述

(1)信息服务模式的分类

第一,三模式分类法。①传统的信息服务。在网络环境下,传统的信息服务还将继续存在。传统的信息服务包括馆藏文献的外借、阅览、复制、宣传报道服务、参考咨询服务、定题信息服务、专题信息服务、科技查新服务等,以及二次文献的书目、索引、文摘等形式的文献信息服务等。②网络化的传统信息服务。在网络环境下传统的信息服务的内涵和外延得到进一步扩展和延伸。文献信息机构利用网络进行外借、阅览、定题、专题、参考咨询,以及书目宣传、报道和检索等信息服务。③新型的信息服务。在网络环境下,出现了许多新的信息服务方式:网络数据库服务、搜索引擎、文献信息的全文检索服务、光盘信息服务、信息推送服务等。

第二,四模式分类法。①联机公共目录查询(OPAC)。通过联机书目查询系统,用户可以查询图书馆的馆藏书目信息。②数据库检索服务。包括光盘数据库、在线数据库、自建特色数据库、镜像数据库。③辅助性读者服务。包括简讯要闻、读者指南、网上咨询、读者反馈等。④电子化参考咨询服务。包括定题服务、虚拟图书馆、网上科技查新。

第三,二模式分类法。①传统信息服务在网络环境下的应用。这实际上是传统信息服务网络化的结果,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基于文献检索的流通服务、基于网络阅览的文献传递服务、网上参考咨询服务、光盘远程检索服务。②新型的网络信息服务。包括基础网络信息服务、数据库服务、搜索引擎服务、网络信息资源导航服务、信息推送服务、数字图书馆服务及其他。

第四,还有一种基于网络范围的另一种三模式分类法。①基于图书馆内部局域网的信息服务。主要有提供图书馆书目文献联机目录和索引、网上预约服务、新书通报、定题服务、光盘数据库检索服务。②基于校园网开展信息服务。建立图书馆信息服务器、光盘局域网上网服务。③基于互联网开展信息服务。主要是建立各馆的网上在线目录体系,链接外部的虚拟图书馆开展馆际合作,利用互联网网络资源开展服务。其重要的标志就是数字化图书馆的出现和广泛应用。

(2)信息服务模式其他研究

研究者的主要观点有:①网络环境的形成,不仅使以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等为核心的现代信息技术在图书馆得以广泛应用,而且使传统的文献信息服务在网络环境中进一步得到拓展,网络信息服务将成为主要的服务方式。②目前我国高校图书馆网络信息资源建设已初具规模,初级网络信息服务如简单浏览与检索服务已较为成熟。③新的信息技术不断涌现,如信息转播技术、指引库技术、智能代理技术和推送技术等。伴随着新技术的出现,新的服务模式也同步发展并正在不断探索中。④面对社会信息化和信息服务产业的挑战,高校图书馆存在如何以现代化的信息技术和产品来革新其服务内容与服务形式,加大信息资源开发力度,更好地利用网络开展信息服务的问题。

2.国外信息服务模式研究综述

美国作为世界上信息技术最为发达的国家,其高等学校图书馆的综合服务水平也很高,具有代表性。美国网络信息服务项目相当丰富,主要有下面几类特色鲜明的服务模式:

(1)专题数字馆藏服务

美国许多高等学校都根据其学科特点,对馆藏的特色文献进行了数字化,并且在网上提供组合利用。

(2)电子参考服务

不少高等学校都设有研究咨询服务,为信息用户在识别和定位最有价值的信息资源方面提供深入的帮助。

(3)网络出版

美国各高等学校图书馆积极和出版机构合作,探索新型学术信息出版和交流形式。

(4)用户培训教育

提供馆藏使用培训,还提供对用户研究和教学中信息技术的使用培训。

(5)网络教参服务

提供教程和学习资料两类电子信息。这些教材版本均与教育支持软件集成,以便学生进行注解和讨论。

(6)个性化主动信息推送服务

实时推送用户定制的专业信息或其他想要的信息。

(7)提供学习研究用的各种工具

集成各种对校园学术研究和教学有价值的信息资源与工具。

(8)联机目录查询

提供万维网模式的馆藏目录查询。

三、图书馆信息服务发展演变

1.国内图书馆信息服务发展演变

图书馆信息服务观念随着时代的演变不断发展、完善。我国是具有5000年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纵观历史,图书馆服务的理念从无到有、从简单到复杂、从机械到科学、从片面到全面主要经历了以下几个发展阶段:

(1)“公开藏书”服务观念的萌芽

由于受到封建社会制度的影响和制约,早期的藏书楼将藏书保存起来,作为其工作的主要职能。起初的藏书通常只允许封建统治者使用,平民百姓无从阅览。到宋朝以后,一些个别藏书者同意平民百姓借阅图书。为了扩大藏书的流通范围及传播力度,明末的曹荣在其著作中提出了要用传抄和刊刻的方法促使书籍实现传播、流通,但是在当时的社会反响力并不是很大。到了清朝道光年间,出现了以藏书楼为原型的“共读楼”,“共读楼”的作用是可以允许少量读者进入其中进行阅览,其管理者还制定了借阅细则,在细则中规定了开馆时间、借阅数量、管理办法等,这个借阅细则是当代图书馆工作准则的最早形态,也是早期较为完善的借书规则。古代公开藏书的目的是启迪大众的智慧,所以古代信息服务的特点为:第一,服务局限性较大,服务对象仅仅是少数有文化的人,但对平民百姓的服务却十分匮乏;第二,空间局限性较大,阅览范围仅限于室内,室外阅览无从提及;第三,出现了早期借书制度和规则。

(2)“面向大众”服务观念的产生

在1901年至1905年期间,书刊借阅活动及有关借阅方面的宣传活动被大力开展,其主张扩大读者服务范围,并采取积极热情的服务态度,体现了进步、新潮的服务思想。到1909年,《京师图书馆及各省图书馆通行章程》由清政府颁布,它的宗旨是全面开放,供人阅览。“五四”运动之后,革命先驱李大钊提出自己对图书馆的教育职能的理解,他认为图书馆不单单是存放书籍的地方,而且是教育人的地方;李大钊提倡将图书馆的藏书进行对外开放,让更多的人享受阅读书籍的快乐。有了先进思想的指导,当时的图书馆服务工作开展迅速,少数图书馆可以不定时地延长开馆的时间,为读者提供更多的阅读空间等。值得一提的是,在当时,有些图书馆还设置了流通代理处等设施和场所,并开展种类繁多的阅读指导活动。读者服务工作随着近代图书馆的产生而产生,它的服务工作特点是:第一,服务对象广泛,涉及社会各阶层人员;第二,服务方式由单一化向多样化发展;第三,服务时间延长,服务空间扩大。

(3)“读者第一”服务观念的形成

1949年以后,图书馆在服务理念及服务方式上发生了本质性的变化,图书馆逐渐摒弃影响图书馆发展的落后思想,形成了资源共享的服务理念。图书馆服务工作类型日趋多样化,服务范围和服务效率不断扩大和提高,图书馆服务工作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现代图书馆服务工作表现为:第一,读者成为图书馆服务工作的重心,图书馆已经彻底脱离了“藏书楼”的概念,已成为服务大众的文化教育场所和机构;第二,网络信息服务发展日趋完善,有替代普通流通服务之势;第三,服务手段及方式日趋现代化。

2.国外图书馆信息服务发展的演变

自从有了语言文字,人类就开始以泥板、竹、木为书写的载体,将最初的知识信息以符号文字的形式记录在载体上,这就产生了早在公元前2600年前,位于伊拉克境内的巴尔拨尔图书馆。从世界范围内看,公元前8世纪到公元前6世纪,图书馆经历了产生、发展、繁荣的过程。例如,希腊在雅典创建了第一个图书馆,亚述帝国在尼尼微建立了皇宫图书馆,阿拉伯文化鼎盛时期,巴格达城图书馆的数量高达30多所等。当文艺复兴运动兴起、改革运动开展时期,也就是西方近代图书馆起源时期。当欧洲进入资本主义时期,迫于机器生产需要高素质工人的实际情况,教育开始在欧洲广泛普及,从此文献需求量大大增加,致使原来封闭的图书馆向社会大众开放。与此同时,近代大学图书馆和专业性质的图书馆也得到了快速发展。在欧洲中世纪之前,西方并没有“大学”这一概念。这一时期之后,大学随之出现。但是,西方早期的大学并没有设置图书馆,但是教授可以拥有自己的私人藏书。所以,学生只能向书商买书或者向自己的老师借书。15世纪与16世纪之交时期,西方大学图书馆迅速发展,并且服务内容与规模也随之发展。

英、美等西方国家的公共图书馆形成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当时,公共图书馆事业取得了长足发展。二战之后,信息技术在欧洲等发达国家发展迅速,计算机等技术的应用,使图书馆向自动化、集成化、现代化迈进。全新、先进的技术使图书馆传统的服务方式得以改变,图书馆在各个方面有了本质的飞跃。20世纪的20~30年代,这一时期是图书馆理论发展的重要时期,也是世界图书馆发展史上的重要时期。因为,印度图书馆学家阮冈纳赞出版了《图书馆学五定律》,这一定律为世界图书馆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在20世纪的40~60年代,也发生了对图书馆发展来说较为有意义的事件。诸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公共图书馆宣言》正式通过,情报学的诞生,计算机技术在图书情报界的应用等。到了20世纪70~80年代,国外图书馆的发展由于受到信息技术的冲击,几乎呈停滞状态。到了90年代,数字图书馆应运而生,数字图书馆的出现无论对当时、现在乃至未来,都具有划时代的重要意义。

3.结论

当今的时代是一个知识经济的时代,是一个创新的时代,信息的数量越来越庞大,信息需求的多样化、时空化对信息的整序和有效管理的要求越来越高。国内外图书馆信息服务发展演变研究对图书馆服务的理念从无到有、从简单到复杂、从机械到科学、从片面到全面进行了完整的剖析,从而进一步对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创新研究,并且充分发挥高校图书馆为社会服务的职能具有重要的意义。

4. 有谁知道 中山市板芙镇图书馆要进去看书有什么要求吗是不是免费的如果不是的话那是要办卡还是要交钱

只看书不借走是不用证的。
而且里面有好多位置,就在那里看也是不错的。
开馆时间:9~21点,不过周一上午闭馆,下午14:00开才。千万别吃了闭门羹哦~

5. 图书馆里的书都有哪些种类

1、励志类:励志类书籍对儿童的成长非常重要,鼓励自己的孩子多看励志类书籍可以加强孩子的心理素质,给孩子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与世界观,让孩子的内心充满“正能量”,促进孩子阳光健康的成长。

2、启蒙类:这一类的书籍适合3-5岁的孩童阅读。这一类的书籍有《爷爷一定有办法》、《好饿的毛毛虫》等,适合启蒙孩子的智慧,塑造孩子正确的生活习惯,给孩子温暖、让孩子充满创造力。

3、绘本类:绘本类图书在儿童阅读生活中大行其道,是现今儿童阅读的一个重要标识。众所周知这个年龄段儿童阅读首先追求的是有趣、好玩以及新鲜、刺激的阅读感受,而对于知识和文字表达的兴趣则较为次要。

因此,他们对于图画书、漫画有一种天然的爱好。当然,随着年龄的增长,如果孩子一直停留在简单、直观的图画阅读,他们的思维能力将很难提高,也很难进入更高层次的文字阅读。所以,这个类型的书只适合较小的儿童。

4、科普类知识读物:孩子的阅读经历和知识结构的搭建尤其重要。这时,科普读物的艺术优势就极为有效地凸显出来。众多科普读物以温和而中性的语言为孩子建立了一个充满趣味的文字空间,并使这个空间不失童心的魅力。

这是一般的文学作品难以企及的,而且科普读物的教育内涵和趣味性的结合更是儿童小说、童话无法做到的。事实上科普读物在对少儿的知识熏陶和科学精神的培养方面发挥了很大作用,像竺可桢、梁思成、华罗庚等许多科学家的作品成了几代人童年的美好回忆。

快速找到图书馆所需书籍的方法:

1、利用图书馆里的网上查询系统。一般情况下,图书馆都有一台或者几台电脑,以供借阅者利用网上查询系统,快速查找自己想要找的书。可以在系统里输入自己想要找的那本书的名字,然后看看它的库存情况,是否还有剩余,快速定位到某某书架上,减少找书的时间。

2、利用图书馆里书架上面的类别标签。每一架都会有一个类别标签,可以根据类别标签,快速找到所需要的那本书的类别,然后在书架上寻找它。

3、向管理员咨询。管理员对图书馆里面书籍的分类情况比较了解,你可以直接向管理员咨询,通过管理员的指导,快速定位到所找书籍的具体位置,大大减少寻找时间。

4、提前预约借阅书籍。图书馆大多都有提前预约借阅的服务,如果不想花费时间去慢慢寻找自己想要的书籍,那么就直接提前预约借阅,让管理员把书给你准备好,然后直接去管理员处报名取书就行了。

6. 求网上图书网站,类似图书馆的资源

因为涉及到版权问题,完全免费的资源是有限的。以前有 亦凡公益图书馆、百万图书 等免费的网络图书馆, 但是估计也是版权原因,现在好像已经关闭。网络文库里面的免费资不也是版权原因吃官司了吗?

现在我知道的免费资源:
1、超星数字图书馆。其资源包括社会科学如哲学、政治、经济、法律等,自然科学如数理化、工业技术、交通、建筑等各门类都有免费阅读的电子图书。
2、我现在在广州,我知道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可以免费注册账号,阅读其中一些资源。不知道其他省级图书馆是否有免费电子资源。
3、如果是做科研,中国科技论文在线有很多科研人员未正式发表的论文在该网站交流,国外的有DOAJ、OPEN J-GATE等网站,都可以阅读期刊论文,其中不乏SCI、EI收录的论文。

7. 国家图书馆永久典藏的100部网络小说有雪中悍刀行吗

有。

《雪中悍刀行》是连载于纵横中文网的一部玄侠类小说,并于2013年由江苏文艺出版社出版成实体书,作者是烽火戏诸侯。

该小说讲述一个关于庙堂权争与刀剑交错的时代,一个暗潮涌动粉墨登场的江湖。荣获首届网络文学双年奖之银奖作品。

2017年7月12日,《2017猫片胡润原创文学IP价值榜》发布,《雪中悍刀行》排名第17位。

离阳,西楚,西蜀,北汉,大魏,后宋、后隋,东越,南唐。徐骁灭六国,后隋,西楚,后宋,西蜀,北汉,大魏。顾剑棠灭东越,南唐。

离阳王朝:原有六州,灭春秋八国添十三州,共计十九州。

北莽王朝:占地八州,分别是姑塞,龙腰,东锦,西河,金蝉,玉蝉,宝瓶,橘子。

西蜀:举国兵卒不过十二万,战死九万。被徐骁两个月灭国。西蜀曾凿开石壁挂了三条铁索拦江试图阻拦北凉临时拼凑出的水师,不曾想那场水战尚未开启便落幕,大江沿岸天险就被北凉军悉数摧破。

西蜀皇都一战:离皇宫十里,赵军师病死。徐骁率军投鞭断江,死战西蜀皇都。西蜀国破,徐骁顺势灭去数个反复无常的南蛮豪强。



8. 有没有大型网上免费图书馆

1、藏书馆

这是一款手机APP,在里面可以实现图书馆的一些操作,包括借书和还书等等。而且里面有大量的书籍,包括一些名人传记、历史典籍、现代的一些书籍等等。是一款正规的APP,不过里面借书日期只有15天,需要在15内把一本书看完。

这里几个都是可以在线阅读的,可以根据自己不同的需求进行选择。平时阅读建议选择藏书馆,写论文参考资料等建议选择国家数字图书馆,而一些小说名著可以选择在线读书。

9. 网络小说和图书馆里的书有什么区别

网络小说只能称为文字 但图书馆里的书是文学 这就是区别 虽说文字和文学只有一字之差但意义是不一样的 如果你想找深度去图书馆 如果你想打发时间可以看看网络小说

10. 中国版本图书馆的书目出版

《全国新书目》
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出版总署图书馆开始编印反映出版物动态的《每周新书目》。8月,《每周新书目》更名为《全国新书目》,10月改为季刊,由中央人民政府出版总署图书期刊司编印,内部发行。1951年8月,《全国新书目》改由中央人民政府出版总署图书馆编辑,季刊。 1953年1月,《全国新书目》由季刊改为半年刊,由新华书店公开发行。1958年8月,再由半月刊改为旬刊。1964年,郭沫若为《全国新书目》正式题写刊名。1966年,因“文革”爆发,《全国新书目》(半月刊)停刊。1972年复刊。1973年,《全国新书目》改为月刊,交邮局公开发行。2011年成立有限责任公司,完成转企改制。
《全国总书目》
1956年3月,新中国第一部年鉴性的图书编年总目《全国总书目》,由新华书店总店根据中国人民大学图书馆图书分类法编辑,内部发行,大32开本。书中收录了1949年10月1日至1954年12月国内出版的所有图书书目。此后虽然所属机构多有变迁,但除因“文革”中断编辑工作四年半外,一直以每年一本的频率编辑出版,胡愈之盛赞《全国总书目》为子孙后代、为出版界作了一件大好事。从1981年6月出版的1977年本起,《全国总书目》由内部发行改为公开发行。2004年以后,停出纸质版,改出光盘版,每年一张。《全国总书目》曾获中国图书馆学会科研成果评定委员会授予的二次文献优秀成果奖。
《1911年至1949年9月回溯性国家书目》
1960年7月,为弥补民国时期书目空白,上接清代《四库全书总目》,下连建国后出版的《全国总书目》,中国版本图书馆开始编纂《1911年至1949年9月回溯性国家书目》,持续6年时间,共编制书目(卡片式)近10万条,1966年因“文革”中断编纂,1973年移交北京图书馆完成。1986年,由书目文献出版社陆续出版,1995年全部付梓。
《全国发排新书半月报》
1994年1月,《全国发排新书半月报》(内部刊物)创刊,主要为上级机关和中央领导提供图书出版信息。1999年1月,《全国发排新书半月报》更名为《中国图书在版编目快报》(周刊),自办发行。同时发行《CIP数据·机读目录》软盘。2004年,《全国发排新书半月报》停出,其刊号用于出版新刊《中国新书》。
《中国新书》
2005年5月,由新闻出版总署信息中心(中国版本图书馆)主办的《中国新书》杂志经两次试刊后正式创刊。2007年1月,《中国新书》杂志增加主办单位江西出版集团,同时更名为《资治文摘》出版。
《中国新书》(英文版)
2006年3月,由新闻出版总署信息中心(中国版本图书馆)主办的《中国新书》(英文版)(英文名《China Book International 》)创刊。该刊为国务院对外宣传办公室和新闻出版总署实施的中国图书对外推广计划工作用刊,是国内第一本面向海内外公开发行的对外推介中国出版物的英文季刊,后改为双月刊。

热点内容
重生女主林茉现代言情小说 发布:2025-09-11 19:26:02 浏览:282
重生大宋杨家七郎小说 发布:2025-09-11 19:25:17 浏览:978
无限小说网最新章节目录 发布:2025-09-11 19:19:59 浏览:201
为什么轻小说文库APP没了 发布:2025-09-11 19:09:45 浏览:430
你曾惊鸿来小说最新章节 发布:2025-09-11 19:02:32 浏览:505
重生末世男变女小说 发布:2025-09-11 19:01:53 浏览:969
星空之神印王座小说最新章节 发布:2025-09-11 18:54:17 浏览:687
夏七夕的小说免费阅读 发布:2025-09-11 18:51:01 浏览:824
短篇30分钟小说 发布:2025-09-11 18:37:19 浏览:539
总裁爱上娃娃妻的小说 发布:2025-09-11 18:37:11 浏览:9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