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网游小说 » 推理探案游戏小说

推理探案游戏小说

发布时间: 2022-08-30 13:29:21

A. 国内经典破案推理小说有哪些

有《他来了,请闭眼》、《无声的证词》、《心理罪》、《第十一根手指》、《偷窥者》等。

1、《他来了,请闭眼》

《他来了,请闭眼》是2014年7月由百花洲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丁墨。

本文男主全球著名犯罪心理学家薄靳言身为副教授,聪明、傲娇、忠犬、高智商低情商,女主简瑶甜美温柔、敏锐聪慧。

智商无上限、情商无下限的单细胞生物掉落爱情陷阱。两人相处情景欢乐爆笑,在一起又一起案件中日久生情,从平静平凡的生活,携手走向刺激又肆意人生。

4、《第十一根手指》

《第十一根手指》是2014年湖南文艺出版社出版的书籍,由秦明编写。本书是“法医秦明”系列的第三部作品。

在这个以法医为主角的系列中,年轻的法医秦明与痕迹勘查员林涛、法医助理赵大宝一起,从蛛丝马迹开始追逐真相,破获了一个又一个案子,惩恶扬善,弘扬正气。

5、《偷窥者》

《偷窥者》是秦明“法医秦明”系列第六季。

主要内容:

年轻女子连环离奇失踪,是谁在黑暗中窥探迷失的灵魂?

每个人都有不为人知的秘密,黑暗和光明只在一念之差……

身临其境的破案现场,置身专业法医的第一视角。与法医秦明一同剖开真相,揭穿人性的真实与谎言。

B. 十大必看推理小说

1、无人生还,也就是阿加莎克里斯蒂的童谣杀人案,暴风雪山庄孤岛杀人模式的开山之作,一直被模仿从未被超越!

2、白夜行,写实本格派推理的巅峰之作,东野圭吾写作生涯第三阶段将本格派和社会派有效结合。豆瓣高分前三的推理名作,电影话剧也是票房惊人。

3、Y的悲剧,埃勒里奎因的逻辑推理最强作品,悲剧三部曲之一,黄金时代的扛鼎之作。

4、三口棺材,密室之王卡尔的密室讲义,据说苏格兰场真的让用它当过教材,不可能犯罪的网络全书。

5、福尔摩斯探案集,血字的研究几乎是所有推理小说迷都看过的名篇,柯南道尔爵士让世界了解了推理世界的名侦探。


6、占星术杀人魔法,号称日本推理之神的岛田庄司突破天际的脑洞神作,少年金田一和少年包青天都模仿过这部作品。

7、东方快车谋杀案,大侦探波罗一生中最为神奇的一案,几乎是推理界知名度最高的作品,移动密室下的本格推理。

8、希腊棺材之谜,奎因九国名系列里最知名的一部,多重推理类小说中比安东尼伯克莱毒巧克力杀人事件还要优秀几倍的必看之作!

9、嫌疑犯X的献身,东野圭吾神探伽利略系列里最优秀的作品,同名电影中日两版都非常棒。

10、莫格街杀人事件,第一部侦探推理小说,感谢爱伦坡开创了侦探推理小说。杜宾与我也将永远铭刻与历史,凶手很荒诞。

C. 求精彩的侦探推理类小说!

1、《恶魔吹着笛子来》[日]横沟正史 (珠海社)1999年第一版
故事中所提到的日本银座“天银堂珠宝店案件”是历史上发生过的真实案件,即1948年帝国银行”椎名町支行毒杀案“,这点设定和金田一少年的蜡像城杀人事件极为相似,后者是引“三亿元事件”。
我用这本书去追忆我一去不返的中学时光,当时推理书看的少的可怜,唯一记忆犹新的典藏本。后来再看横沟的书,怎么看也觉得暴力又色情,特别是《暗夜里的黑豹》。

2、《阿嘉莎 克里斯蒂自传》[英] 阿加莎 克里斯蒂 (贵州社)1998年第一版
这本是在图书馆里借来看的,虽然不能算推理小说,但是这种对推理写作者的好奇心是从这时候就开始的。和见识广博的人聊天想必也是很快乐的事情,即使不说话,只是聆听,也是很美妙的事情。这种事情,随着慢慢长大,再也不会那么美好,也很难遇到。
《哑证人》、《无人生还》、《白马酒店》几本书是后来看的,剩下都是看的电视剧和电影,看书的热情逐渐削减了。后来还给《无人生还》写过游戏攻略,真是自娱自乐。

3、《莫格街凶杀案》[美]爱伦 坡 (群众) 2004年第一版
唯一一本看了一半的书,想着一头栽到臭水沟里的醉鬼,就有一种奇怪的感觉难以描摹。《金甲虫》、《黑猫》、《莫格街凶杀案》几篇是此书必看。

4、《趣味推理》[日]藤原宰太郎 浅野八郎 (警官)1996年第一版
太多泄底的故事,网上流传较广的一套小集子,不提也罢。

5、《IQ皇家小侦探》1995年第一版
感觉是盗版书,不知道我怎么会买这么一套书,里面有几篇短篇漫画还不错,至今不知道出处。好像是某个快要倒闭的书店大甩卖,临时去淘了一套出来,时间应该是上小学或者初中的时候,真的太早了,想想倒有些好笑。

6、《全部变成F》[日]森 博嗣 (北岳文艺)2006年第一版
去成都的时候在总府路上的书店买的,虽然我曾经说这本书是鸡肋,但是对推理爱好者来说,还不错了。和我想象中的“理科推理”还是有差距。另外里面的诡计我曾经在某本书里看到过,忘记了是故事会还是什么书,类似一分钟推理的故事里,泄底害死人啊。

7、《钟表馆的幽灵》[日]绫辻行人 (珠海社)2004年第一版
2007年才买的书,最早刚从书店里见到的时候没有买,但是记得前言里有东乡前辈的一段话。后来没书看,实在受不了,从浣月兄哪里邮购了,第一次搞网购,心里还有点虚。一并购来的还有《十角馆杀人预告》,剩下几本馆系列都是在网上看的。后来找YAKATA来玩,实在太变态了,玩到DISK2就没有耐性再玩下去。

8、《福尔摩斯探案集》[英]阿瑟 柯南道尔 不详
从朋友那里借来看的,记得上小学的时候就在电视里看到那个坐着马车叼烟斗的人,记得当时还有搞笑版的福尔摩斯,说是《红发会》,福尔摩斯和华生赶着马车去某个庄园,福尔摩斯说,我们是不是太慢了,华生说,不慢啊,福尔摩斯指着一个从马车旁边爬过去的乌龟说,哦,我的朋友,真的很慢。后来在别人家看到有福尔摩斯的书,当时太小,对侦探没什么概念。再后来借来书看,真的很震撼,尽管有些人对这书不懈,但是我想说,里面出现的一些思想,像社工,只不过没有系统化,但是提出的时间要比米特尼克还早100年。

9、《绿胶囊之谜》[美]约翰 迪克森 卡尔(吉林)2007年第一版
也许网上说的有点过了,也有人指出指针的漏洞,什么的漏洞,但是如果推理小说只看诡计的话,那么真的失去了意义。文学作品始终不能脱离文学的本质。文学要表达的东西,不是靠最后一行的意外来的。

10、《玻璃之鎚》[日]贵志佑介 (台湾角川) 2004年第一版
我读的第一本台版书,也是最厚的一本推理小说,将近450页,还写了读后。从故事设定的思想上,的确有超前的远瞻,暂且不论诡计是否可以实现,值得借鉴的地方总是有的。个人觉得,前半部分比后半部分写的好,后半部分有些情节有点牵强附会。这本应该可以称得上“理科推理”。

11、《点与线》[日]松本清张
图书馆借来看的书。第一次读清张的书,也是唯一一次读清张的书。没有《砂器》的感伤,没有《黑革手帖》的野心,唯有震撼。沙滩边一对男女的尸体,看上去似乎是殉情自杀,一切的一切看似关联却又无关,看似无关却又关联。

12、《香港旅行谋杀案》[日] 斋藤荣
东乡曾经推荐过的一本书,写不在场证明必看。在某种意义上说,偷换空间与偷换时间在效果上有着对等的意义。

13、《五个钟表》[日]鲇川哲也
一个经典的短篇,偷换时间的不在场证明,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除了精密的计划,还需要足够好的运气。

D. 有哪些好看的侦探推理悬疑小说

阿加莎的《ABC谋杀案》《人性记录》《谋杀启事》《四魔头》《无尽长夜》《圣诞奇案》《尼罗河上的惨案》《东方快车谋杀案》《罗杰疑案》《阳光下的罪恶》《无人生还》《捕鼠器》《山核桃大街凶杀案》

卡尔的《阿拉伯之夜谋杀案》《沉睡的人面狮身》《歪曲的枢纽》《耳语之人》《女巫角》《逆转死局》《连续杀人事件》《绿胶囊之谜》《宝剑八》《我的前妻们》《犹大之窗》《青铜灯神的诅咒》《三口棺材》

奎因的《x的悲剧》《y的悲剧》《z的悲剧》《哲瑞雷恩的最后一案》《希腊棺材之谜》《中国桔子之谜》《暹罗连体人之谜》《法国粉末之谜》《荷兰鞋之谜》《西班牙披肩之谜》《王者已逝》《红桃4》《从前有个老女人》《生死之门》《半途之屋》《恶之源》《九尾怪猫》《上帝之灯》《灾难之城》《凶手是狐》《罗马帽子之谜》《埃及十字架之谜》

杰弗里·迪弗的《石猴子》《空椅子》《棺材舞者》《消失的人》《人骨拼图》《第十二张牌》

京极夏彦的《姑获鸟之夏》《魍魉之匣》《狂骨之梦》《铁鼠之槛》《巷说百物语》《络新妇之理》

岛田庄司的《斜屋犯罪》《寝台特急1/60秒障碍》《异邦骑士》《出云传说7/8杀人事件》《北方夕鹤2/3杀人事件》《死亡概率2/2》《占星术杀人魔法》《被诅咒的木乃伊》《开膛手杰克的百年孤独》《字谜杀人事件》《深夜鸣响的一千只铃》

东野圭吾的《侦探伽利略》《伽利略的苦恼》《嫌疑人x的献身》《恶意》《湖边凶杀案》《圣女的救济》《白夜行》《放学后》《名侦探守则》《濒死之眼》《幻夜》《变身》《十一字杀人》《回廊亭杀人事件》《绑架游戏》《流星之绊》《时生》《信》《宿命》《黑笑小说》《分身》

《死亡飞出大礼帽》《伟大的马里尼》《地狱之缘》《弓区大谜案》《九九神咒》《红楼梦杀人事件》(惨了,这些都忘了是谁的了)

水天一色《乱神馆记·蝶梦》《校园惨案》《盲人与狗》

罗修《麒麟之死》《女娲石传奇》《狐仙传》

杜撰《纯属杜撰》《第五元素》

午晔《罪恶天使》《翡翠岛》

言桄《七宗罪》《千年杀》

马天《女王勋章》《时光隧道》

周浩晖《鬼望坡》《死亡通知单》

御手洗熊猫《御手洗浊的流浪》

姜宇《致命之旅》

宠物先生《虚拟街头漂流记》

林斯谚《冰镜庄杀人事件》《尼罗河魅影之谜》

既晴《魔法妄想症》《请把门锁好》《网路凶灵》《超能杀人基因》《罗修火》《病态》

多萝西·塞耶斯《五条红鲱鱼》

不蓝灯《快递幸福不是我的工作》

蓝霄《天人菊杀人事件》

海棠尊《巴提斯塔的荣光》

西泽保彦《解体诸因》

森博嗣《全部成为F》《冰冷密室与博士们》

E. 世界十大推理小说是哪十部啊,谢谢的

查看文章
世界十大推理小说及其简介评析
1.Y的悲剧 The Tragedy of Y
2.童谣凶杀案 And Then There Were None
3.桶子 The Cask
4.罗杰挨克洛德命案 The Murder of Roger Ackroyd
5.人头 La Tete d’um Homme
6.格林家命案 The Greene Murder Case
7.稻草的女人 La Femme de Paile
8.埃及十字架的秘密 The Egyptian Cross Mystery
9.死之吻 A kiss before Dying
10.X的悲剧 The Tragedy of X

世界推理经典评析

一、Y的悲剧(艾勒里.奎因)

对于一个「正统本格侦探小说作家」,对于自己的作品,他该负什么样的「责
任」?这个问题的提出可能显得有些怪异,我想表达的是,推理小说的作家既被「
定义」(或称「归类」),而作家本身也以此「类型」为傲,显然他必须在作品里
「做一些什么事」来使他够资格成为「足以为傲的类型」。
对于正统的(或称「古典的」)推理小说迷来说,阅读一种构成于公平、合乎
逻辑的解谜推理游戏,是一种至高无上的享受,这种推理迷所企盼的,自然是趋近
于此一条件的登峰作品(所以才会有所谓的「推理十诫」这种规则的产生)-风气
的驱动导致作家的写作习惯-Y的悲剧即是这种风潮之下的产物。

奎因到底「做了什么」,才使得这本书成为古典推理迷心目中的第一名?我认
为是他「大胆」的写法。怎么说呢,常读推理小说的同好都有过类似的经验:当我
们很认真地在思考某部作品的谜团关键时,总是绞尽脑汁不得其解,看到最后才明
白原来作者很讨厌地隐藏了这个谜团的某个小地方-在很多时
候,作者为了维持作品剧情的悬疑性,不让太多读者容易地猜出谜底,难免会隐藏
某些小关键,使读者无法获得充实足够的破案资讯-当然,在考虑作品结局的意外
性时,这种作法是不得不然的结果,否则读者可能会矛盾地觉得这本小说不够精彩
,对于作者来说,两者的平衡点真是难以取舍。

然而,奎因却愿意提供足够的破案线索,甚至可以说是过多,并且以反覆辩证
的逻辑推衍来强调这些破案的关键,加深读者们对案情重心的掌握与了解----这种
「愿意」是很少有作家做得到的。二来则由于这个案子的独创性够强烈,奎因更能
够自信满满地表现出「即使告诉你们所有的线索,你们也不见得猜得出来」的态度
,不得不使所有的读者甘拜下风。

当然,有些天才的读者果真能从所有的线索之中整合出那个「唯一的解答」,
这也应证了鲶川哲也曾说过的:好的古典解谜推理,其谜题要让大多数读者猜不到
,但也不能所有读者都猜不到。做不到前者是作者设计的谜团太简单,做不到后者
是作者没有提供足够的线索。

小说的价值是需要经过千锤百炼的,众读者的百般苛求使这部作品证明,它的
确有资格获得这个殊荣。

二、童谣凶杀案(阿嘉莎.克莉丝蒂)

以一首「别有深意」的歌谣来作为贯串全书的主题,并不是由这本第二名首创
。范.达因的「主教谋杀案」之中的「鹅妈妈童谣」才是其滥觞(这本书也排名十
四大之中,以后再作介绍)。但是克莉丝蒂之所以被尊称为推理女王,并不仅仅因
为其大部份的作品皆有水准之上的表现,也不只是她巧妙的谜团布局,更重要的是
她能想出前所未见的独创诡计。

而即使其诡计并非首创,她也能改变表现的形式,产生与众不同的阅读乐趣。
这本「童谣凶杀案」就是最佳典例。一群人受邀到某孤岛度假,然后是接二连三的
杀人事件,被害者一个一个身亡,到最后全死光了,岛上一个人都不剩......

高木彬光在其处女作「纹身杀人事件」中利用书里的一角对推理小说(应属本
格解谜)下了一个定义:包含了非常奇怪的要素和非常理性的要素。的确,读者们
想看的并不是报纸的社会新闻,推理小说绝对要具备「奇怪」与「理性」的吸引魅
力。「童谣凶杀案」想表现的正是这样的一个概念。

就逻辑上而言,把孤岛设为密室,岛上如果发生杀人事件,若事先岛上无人躲
藏,则凶手必为岛上这群人的其中之一。克莉丝蒂想表达的「奇怪要素」是:若岛
上所有人全被杀害,则凶手为何?再加上「印地安儿歌」、「印地安木偶的消失」
,「奇怪的要素」相互罗织纠缠,故事里是否存在破案的侦探已不重要,因为这种
魅力很自然而然地驱使读者去扮演聪明的旁观者,透过自身的想像力与思考逻辑去
解释谜底----当然了,答案是没那么容易就能看得出来的....

三、桶子(F.W.克劳夫兹)

刚刚提到的冠军跟亚军,各位可以发现两者的写作取向是有很大的差别的
----这也可以说明:推理小说并没有既定的创作法则。

纵然不是古典、不是本格,没有提供公平解谜线索....也不见得无法掳掠读者
的心,大家看了「桶子」之后,我相信这种感觉一定会更深(这个类似结论的感想
希望能给有意创作的
同好一点帮助)。除了以上两种推理小说的写法之外,还能便出什么花样?

「桶子」并不想让读者参与推理,也不想告诉读者一个匪夷所思的故事,他想
告诉读者的是一件曲折离奇的凶杀案 有人可能会问了:曲折离奇的凶杀案,能给
予推理小说迷什么样的阅读乐趣?前两名推理小说,都有一个让人震惊的答案,出
乎意料的结局....但是「桶子」没有。

这本书的重点不在于此,但并不表示它不好看,它自有其魅力。从杜邦、福尔
摩斯、亚森罗苹等超人型名探以来,许多读者对于「小说的前大部份充满着一大堆
繁琐、支离破碎、沉闷的庞杂线索,最后再由名侦探一针见血地指出破案关键,真
凶于是落网」这类公式化剧情已感疲乏,原因是名侦探固然令人崇拜,其智力与一
般读者毕竟相差太过遥远,难免有神化的感觉,太不真实。

反观在现实世界中,刑警们不屈不挠、抽丝剥茧的办案精神,却可以给读者真
切的感觉。由一个疑装有 体的木桶之遗失开始,克劳夫兹钜细靡遗地详述了侦探
们追查真相的经过,一件惊天动地的大凶案逐渐披露内情。这本书比较特殊的地方
是一共有三位侦探出场!

一般说来,在推理小说里出现复数的侦探时,彼此总是互相竞争对立,而当中
有一位侦探算是真正的主角。这本书则不然,叁位侦探在办案时并没有明显的交集
,各作各的事,但在「交接」的地方并无任何不顺畅的感觉。这显示作者说故事的
能力极强,而剧情的曲折、悬疑程度也让人随着侦探的情绪而起伏,这是非常成功
的一点。

这种写法到现在已成为一个流派。像森村诚一、西村京太郎等名家都写了相当
多量的这类作品(尤以十津川探案为著名)。所谓的「参与」也变得不像是过去的
「得知、收集线索」,更让人感到别具风味的「体验追缉真凶、寻求谜团出路」。

四、罗杰.艾克洛德命案(阿嘉莎.克莉丝蒂)

记得在介绍第二名「童谣凶杀案」的时候曾经提过,克莉丝蒂写小说时十分致
力于独树一帜,对于旧有的诡计愿意翻新手法去诠释,更有尝试突破前人窠臼的勇
气,比方说像知名度相当高的「东方快车谋杀案」,而这本「艾克洛德命案」则是
意外性最强烈、代表性最高的例子。

其实说真的,要我源源本本地写出对这本书的心得,而又完全不会 漏书中的
主要谜团,是一件十分困难的事情,在此就只好运用「旁徵博引」、「天马行空」
的方式来说明了。没看过这本书的同好可能会完全不知道我意指为何,只得多多包
涵了。

推理小说也是文学的一支,只不过其予人的刻板印象被认为非现实性过高,文
学价值过低,登不上大雅之堂,因此至少在台湾来说,推理小说是「弱势团体」,
地位比市面上琳琅满目的言情小说还不如。而其实就许多推理小说家来说,他们也
不需要写一些纯文学式的内容,毕竟凶杀案的内幕对他们而言更具魅力,因此,文
笔平实即可。

不过也有一些作家不愿意甘于现状,他们希望推理小说不只是推理谜题,还需
要具备文学性、人性。比方说像松本清张、森村诚一、连城叁纪彦等人。这当然是
一件好事了!譬如松本的努力使得推理小说造成全日本的风行与普及,自此成为日
本大众文学的主流。

另外有些作家则迥异于这些「入世」的作家,将文笔拿来「故弄玄虚」,以「
文字」本身来制造谜团、更进一步地扩张「诡计」的定义。比方说像绫十行人的作
品、余心乐的「推理之旅」皆有这种倾向。这种写法有点「后现代」,总之读者看
完这些作品也的确有「惊艳」的感觉,也愿意去肯定推理小说家作这方面的突破。

在古典推理小说中本来有许多神圣不可侵犯的戒律,由于这个缘故而纷纷土崩
瓦解,这显示了不同时期之下,推理小说家与推理小说迷心态上的转变。对于那些
戒律,小说家与读者经常都会产生共同的疑惑:就直觉上来讲,的确是「不要这样
写比较好」,但如果「真的有人这样写」,其实也不是「不能接受」。这种想法往
往陷入两难的困境,尤其是小说家,动起笔来可真是缚手缚脚,举步维艰。

但就是有这么「勇敢」的作家愿意尝试突破戒律!我想克莉丝蒂的作品直到如
今仍是世界推理迷的最爱,她的「勇气」也不无贡献吧!尤其在当时仍是古典解谜
风盛行之日,许多作家仍然「视戒律为圣经」,她在此刻创作出许多「独一无二」
的名着,试别人之所不敢试,诚然足以给今日许多有心创造的朋友作为借镜了。

毫无头绪地写了这么多,没看过这部作品的人大概还是觉得莫名其妙,总之「
艾克洛德命案」确实是一部令人耳目一新的作品,排行殿军的名次也表示了这部作
品并不因它突破了传统的写作戒律而稍减颜色,反而更增其光芒。

五、人头(西姆农)

说起来其实是一本很奇异的推理小说。让人感到很古怪的一点是:作者(推理
杂志译为席梦侬)在陈述了一件匪夷所思的血案之后,探长梅古雷完全不像其他名
侦探一样明察秋毫地搜查现场百回,或是传讯数十名关系人进行冗长的对谈以帮助
读者对于案情的掌握,反而无所事事地在酒馆里晃逛,与一名似乎与案件风马牛毫
不相干的青年 混....

其实就一个像我一样的「现代」读者而言,这种写法并不算十分特殊,只不过
我们在拜读推理大师之作品时,往往会先入为主地考虑到作者的「年代」,而认为
他笔下的名侦探,自当侦办的是「古典」的犯罪,而这种「古典」的犯罪自然又会
像范.达因所谓的「一切的一切皆出自于精准的筹画」诸如此类云云(这种论点在
第六名的格林家命案会加以详述),于是乎,读者们也就觉得梅古雷竟然没有侦办
这种案件而感到奇怪,感到特殊了....

写到这里,或许大家还不太清楚我所想表的意思,在此举出一喻:梅古雷侦办
「人头」这件案子,就好像哲瑞.雷恩侦办「幽灵列车」的感觉一样....有人还是
莫名其妙吧?既然梅古雷办的不是古典犯罪,那他侦办的案件又该是属于什么类型


在此先试着对「古典犯罪」下个定义好了:凶手具有极高的智慧、精湛的演技
、超人的执着,他可以残酷无情地连续杀害五条十条人命,也可以隐姓埋名地藏匿
数十年只为了杀一个人,更可以马不停蹄地制造一大堆不动如山的不在场证明-这
又需要过人的体力耐力....

就小说的领域来说,这种人当然能被创造,但读者更清楚现实生活中绝不可能
。在「古典犯罪」中,凶手已经不被当成「人」了。而在当时的推理小说中仍有尚
未被触及的领域,心理学。它赋予了小说里的凶手「人」的意义。「人头」的重点
不是在突破人为诡计的障壁,而是将「人的心理」当作是「诡计」来加以探讨...
.

当然了,现在这类作品已经相当多,推理小说多样化风格的结果,不过在那时
就西姆农就已经尝试着这种写法,也可说是一项创举了。然而就当时众作家仍以「
视连续杀人为芝麻小事」的推理文风来说,能否被接受就见仁见智了。

之前提到古典推理不把凶手当人看,俨然一副「批判旧文化」的眼光,其实对
于推理小说迷而言(至少就我个人而言),古典、正统推理的时代已然是「人去楼
空」,绝不可能有过去百家争鸣的黄金辉煌之势,惊人独创的诡计谜团也不复重现
(或只是昙花一现),身为读者只能够「心向往之」了。

六、格林家命案(范.达因)

第六名的「格林家命案」倒是可以让所谓的古典本格迷满足阅读欲望,因为正
如范.达因自己所制订的「推理小说二十则」所述,就是有人非纯粹的正统推理不
爱,他所写的推理小说几乎完全合乎这些严苛的规定,而由我这么一个读过许多种
类型的推理迷看来,此书真可说是正统中的正统、纯粹中的纯粹了。

在这本书里头,我们可以看到什么叫做「死者死得越乾脆越好」,「犯罪责任
归属全由一人凶手承担」,「完全没有描写恋爱故事」,「完全没有文学性的藻饰
」....所有推理作品希望达成的理想境界,都出现在这部作品里头。

我想提出的问题是:这部作品的确可称得上臻于完美,但读者是不是一定都会
喜欢所谓的完美?首先来看看为什么会有「推理小说二十则」。

推理小说萌芽之因,其实源自于人类对于未知事物的好奇心,发展到辉煌时期
,则被视为「一场公平的智慧游戏」,读者与书中的侦探竞争,看看谁先猜出凶手
是谁。不过由于推理小说家的角色乃「球员兼裁判」,所以被要求不可偏袒书中侦
探,以免妨碍这种「君子之争」。

如果说,读者希望能与侦探进行一场「公平的智慧游戏」,那所有的推理小说
家的确是应该遵守所谓的「规定」,不然就称不上是成功的作品。诺可斯在综合了
当时读者的需求之后,于1928年发表「推理十诫」,正式条列出推理作家的守则,
而身为美国推理小说大师的范.达因也不甘示弱,在同年更完整地规定出「推理小
说二十则」,极有自信的他更表示他的作品全都可以符合这些繁杂严苛的规定。

此为由来。如果说,读者的确希望能跟书中的侦探进行一场「公平的智慧游戏
」,那小说家的确是必须遵守这些规定。然而,如果不是呢?现在的读者已不像过
去的读者那么爱「进行公平的智慧游戏」了,而正统的推理小说也发展到了「诡计
难以独创、翻新」的瓶颈-在这里的「诡计」泛指「凶手在杀人时为掩人耳目、摆
脱嫌疑所拟定的犯罪计划」,总之,日换星移,一切都跟以前不一样了。这也就是
为什么赤川次郎的无厘头搞笑、夏树静子的爱恨交织、松本清张的社会意识会有那
么多死忠读者的缘故。

对作为一个「现代」读者的我来说,这种发展是令人欣喜的。推理小说不再只
偏重于诡局的设计,风格与类型多变,大家可以各读所欲。从这这角度来看,推理
小说应该算是突破了瓶颈,寻出了新的方向。当然了,在潜意识下我还是会希望能
有一个现代的艾勒里.奎因,或是现代的克莉丝蒂,只不过面对洪流般的写作文风
,如前所述,仅仅能够「心向往之」了。

七、稻草的女人(卡萨琳.亚蕾)

第七名是卡萨琳.亚蕾的「稻草的女人」,新译名为「女傀儡」,新译名比较
容易让读者了解这本书的故事内容。没错,这本书的主角是个女人,一个被人操纵
的女人。

推理小说里有一种形式,从我介绍第一名以来一直都不曾提过,那就是「倒叙
推理」。初读推理小说的朋友可能对这个名词不太了解吧!以下先作一个简单的说
明。

推理小说的原型是由美国的推理小说之父爱伦.坡所建构而成的。他才活了四
十岁就辞世了,一生只留下五篇推理小说,而这五篇推理小说,却是日后所有推理
小说的原始雏形——后世所有的推理小说家皆模仿这五篇小说的形式,脱离不出来
,这可说是爱伦.坡一件很伟大的事情。

只是,这五篇小说并没有包括所谓的「倒叙推理」。「倒叙推理」的定义大略
是这样的:故事并不由命案发生之后、警方现场找寻线索开始,而是从凶手的观点
开始描述,描述他自产生杀意、筹策犯罪计划,到实行计划动手杀人的过程——可
能有人会问啦!阅读推理小说最大的乐趣即在於从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之中,抽丝
剥茧地抓出真凶,但既然从故事一开始作者就已让读者知道凶手是谁了,那还有什
麼乐趣可言?

其实,「倒叙推理」的阅读乐趣并不亚於寻出真凶的身份,其最有魅力的地方
在於故事即将结束的时候,当身为主角的凶手正自认其犯罪计划天衣无缝,却半路
杀出一个程咬金(大多是一名平凡的小警员),对凶手说:「我们知道你是凶手!
因为....」注意喔,此时凶手之所以事迹败露的理由就很重要了!而这个理由通常
都是当初凶手在犯罪时没有注意到的盲点,有时甚至可能是凶手自以为计划中最完
美的部份!

这类小说扩展了「推理小说」一个崭新的视野。其特别的地方有二:

一是提供读者更高、更公平的参与度。在故事的前半部,作者会钜细靡遗、不
厌其烦地详述凶手的犯罪手法、进行方式、实施细节,一步一步让读者亲身去思考
此凶手犯罪计划中可能出现的漏洞,让读者去扮演侦探,抓出凶手的狐狸尾巴。这
比起看侦探走遍大街小巷去明查暗访,全书充斥著冗长繁琐的对话,有著截然不同
的刺激感。

二是增加案件的现实性、人性。由於作者可以从凶手出现杀意开始描述,故能
够在凶手心态的微妙改变上多加著墨,有时凶手的犯罪肇因於被害者的压迫,这又
让读者们多窥知一些社会的黑暗面,作品的价值也因此更接近纯文学,却又包含通
俗文学的范畴。读这类小说,心理经常会陷入一种矛盾:不由自主地同情凶手不得
不犯罪的坎坷遭遇,社会正义却又必须将其绳之以法。而或许小说家只有深刻写出
这样的矛盾,才足以让人对人性有更深沉的省思吧!

「稻草的女人」在这方面有卓越的表现。全书篇幅不太长,但於人性的描写令
人动容,并为结局报以浓密的悲哀。

八、埃及十字架的秘密(艾勒里.奎因)

第八名是艾勒里.奎因的「埃及十字架的秘密」。奎因的颠峰之作自然是名探
哲瑞.雷恩的「悲剧系列」,而由名探艾勒里.奎因所侦察的「国名系列」,则是
他另一水准之上的集合。「国名系列」一共有十个长篇,本篇与「荷兰白粉的秘密
」应是其中的最高杰作。

首先介绍一下名探艾勒里.奎因。奎因的本行是推理小说家,而扮演华生角色
的则是其父老奎因探长。这个系列有一个很特别的地方,就是故事即将结束前的「
向读者挑战」,由于艾勒里.奎因号称师承古典推理大师范.达因,同属本格派,
故线索的公平、读者的参与度特别重要。于是奎因就搞了这样一个噱头:在「向读
者挑战」中向大家宣告:关于案子的所有线索皆已详列,身为读者的你是否能推得
真相?这个特别的地方,后来高木彬光的神津恭介探案也有模仿。我个人认为这纯
属作家的作秀(show)行为,就是这样而已。

本篇「埃及十字架的秘密」,牵涉到了一个古典推理小说中最重要的诡计之一
:无头尸体。「无头尸体」系指死者因死后的肢体残缺,遭截断藏匿或是严重破坏
,而造成此死者身份之难以判定的情形。而这个诡计又与「双胞胎」诡计互有关连
。总之,这个重要的诡计几乎所有的推理小说家都亟欲动笔尝试,将此一概念推陈
翻新,创造出光芒万丈的谜局。在此原想举出几本同类的杰作供读者们作为选书参
考,但转而一念,觉得这样一来我可能有「破坏读者乐趣」,所以只好作罢。

「无头尸体」为什么有这么大的魅力?我在这里试著作作一点个人的猜测。根
据岛田庄司对古典本格侦探小说的说法,其要素应有下列四项:阴森的气氛、恐怖
的情节、神秘的开端、离奇的谜团。而一具无头尸体的出现,或是已遭肢解的尸块
,皆足以营造出这四样要素。小说最大的魅力是以文字的描述来提供读者无限可能
的想像力,故命案场景倘若如同神秘宗教的祭坛一般,极端残忍又极端惨不忍睹,
确是可以给予读者极大的震撼,同时也造成了故事强烈的悬疑性。

「无头尸体」诡计的主要目的通常是要造成死者身份的混淆。最常见的例子是
凶手与被害者的身份颠倒,也就是让警方误认,而实际上杀人的真凶是警方误以为
的被害者。最简单的情形是如此,而怎么样才能够让读者对这个老套的目的留下鲜
明的印象,可就要看作者的功力,如何由此一简单的目的衍生出变化多端的花样了


然而,随著科技的进步,「无头尸体」这个诡计已然走入瓶颈。由血型、指纹
、齿型到DNA鉴定,警方能够更准确地得知死者的确实身份,狡狯的真凶再也没有
办法顺心如意地颠倒被害者的身份,进而达到完全犯罪了。于是乎,推理小说家只
好再加入巧合程度较高的「双胞胎」诡计,两种诡计混合运用。感觉起来这条路走
得越来越狭窄了、越来越艰辛了。

不过无论如何,「无头尸体」曾经独领一时风骚,古典派推理小说家如今仍然
视其为一最具挑战性的写作方向,近年来有一部极具知名度的日本作品更是将此一
诡计发挥得淋漓尽致,令人耳目一新(这部作品我就不提名字了),显示「无头尸
体」或许依然大有可为。

九、死之吻(艾拉.烈文)

这篇小说并不太长,但是情节的铺陈十分令人激赏,表现的形式也与一般的推
理小说大异其趣。这部作品曾经获得1939年美国爱伦坡奖最佳长篇处女作奖项(如
果没记错的话)。

这篇作品除了风格十分特殊之外,里头也有和前面所介绍的八部作品完全不同
的地方,就是所谓的「素人侦探」。「素人侦探」是日文直译,翻成中文,则是「
外行人侦探」。

十、X的悲剧(艾勒里.奎因)

第十名又是美国作家艾勒里.奎因的作品「X的悲剧」,主角是聋侦探雷恩。

身为范.达因式古典解谜派的后继名家,奎因的确在逻辑思辨上作了很大的努
力。在介绍「格林家命案」的时候就曾提过,古典式的纯粹解谜推理并不一定合于
现代读者的口味,毕竟文风的潮流是会随时间改变的,十九世纪乃古典推理的黄金
时期,突梯神奇、匪夷所思的绝妙诡计在那时也被写得差不多了,在这种情形之下
,既要标榜传统的推理小说写法,奎因大部分的作品仅仅能维持最后一道防线:公
平合理。

相较于「Y的悲剧」与「埃及十字架的秘密」,这部「X的悲剧」在魅力上的
确是差了一截,因为它的确在以上的三项推理小说魅力要素上,有明显的不足。它
没有被亡魂诅咒的家族,也没有邪恶的T形十字,顶多说那辆挤满乘客的公车,是
个移动的密室——这也很「正常」吧!

但是,我这么分析并不代表它不好看。是的,它是缺乏魅力要素,但它有它的
实力要素加以补强充实。什么是实力要素呢?就是公平的线索与滴水不漏的推理过
程!太过强调其魅力要素,容易滋生巧合与非人性,这样读者在看完最后一个字时
是不会有满足感的,唯有缜密的逻辑思考与合理的线索连集才能让读者获得豁然开
朗的喜悦!名侦探雷恩身具莎翁演员的传奇性色彩,娓娓道出精辟入木的长篇议论
,读者读来叹为观止。奎因这道最后防线实在是守得精彩绝伦!

F. 求一些推理,探案,悬疑系列的小说

1 "The Complete Sherlock Holmes", Arthur Conan Doyle.
《福尔摩斯探案全集》 【英】阿瑟·柯南·道尔 群众出版社

推理小说中的《圣经》,也是每一个推理迷必备的案头书籍。从《血字的研究》诞生到现在的一百多年间,福尔摩斯影响力早已越过推理一隅,成为人们心中神探的代名词,无数人凭它跨入推理之海,排名第一,名至实归。

-------------------------------------------------------------
2 "The Maltese Falcon", Dashiell Hammett.
《马耳他之鹰》 【美】达希尔·哈米特 上海译文出版社

推理小说流派众多,旁支横斜,但解谜本格始终占据着正统主流的地位,唯一有能力和它分庭抗礼的大概也只有汉密特和钱德勒撑起的硬汉派了。哈米特不是第一个写硬汉小说的作家,但他是第一个给硬汉小说注入文学素质和心理深度的作家,为推理小说开辟了另一块战场。哈米特一生创作五部长篇小说,竟有四部作品入选百大榜(《戴恩家的祸崇》除外)。《马耳他之鹰》是号称"胜过海明威任何一部小说"的冷硬派经典,有人说即便你不喜欢也应该读一下,体会一下另一种风格的侦探小说。在兰登书屋20世纪百大英文小说上也排名第56位;另三部进入百大推理的为《瘦子》(31)、《血腥的收获》(39)和《玻璃钥匙》(88)。本书电影版由亨弗莱·鲍嘉主演,名列美国二十世纪百部最佳影片第23位。

------------------------------------------------------------
3 "Tales of Mystery and Imagination", Edgar Allan Poe.
《爱伦坡短篇小说选集》 【美】爱伦·坡 人民文学出版社

侦探小说鼻祖的作品,推理小说的开山之作,几部短篇就算在今天看来也颇有特色,五篇短篇侦探小说开创了后世侦探小说的五种常见形式。文学大家爱伦·坡利用短小的篇幅制造出缕缕不绝的悬疑之感,在严谨的逻辑推理之中融入奇幻情节,并用诡谲的文笔锦上添花,迄今也没几个短篇作家办得到,从这个意义上说,爱伦·坡永不过时。

----------------------------------------------------------------
4 "The Daughter of Time", Josephine Tey.
《时间的女儿》 【英】约瑟芬·铁伊 华夏出版社

铁伊是1930年代以后,推理史上第二黄金期三大女杰之一(另二位为阿加莎·克里斯蒂、多萝西·塞耶斯)。她一生只写有八部推理小说,部部精彩,是推理史上极少数一生没有任何失败作品的大师。这其中有三部入选百大榜:《时间的女儿》、《法兰柴思事件》(81)和《博拉·法拉先生》(90)。本书即是铁伊最著名的作品,属历史侦探小说范畴,曾在英国侦探小说作家协会票选中荣膺史上第一名。名侦探格兰特探长因为脚伤住院,偶然看到一张英王理查三世的画像,激起了他的兴趣,他要探究四百年前的案件,寻求塔中王子的被杀真相......

这本也有译本,去年华夏出版社出的,华夏出版社把铁伊全部的侦探小说全出齐了,一共8本,感觉很棒。这本《时间的女儿》是探讨英国的理查三世究竟有没有杀他的两个小侄子,从而篡夺王位的。书里对人们的以讹传讹以及历史学家的道听途说的讽刺,总让我会心一笑,特别好看的一本书,最适合一口气看完。铁伊作为和阿加莎.克里斯蒂同时代的侦探小说家,的确有比阿加莎.克里斯蒂的高明之处,她的八本侦探小说虽然没讲什么大事情,连人都没死几个,但却非常吸引人,总让人有要一口气看完,中间不能停的冲动。

《时间的女儿》 徐秋华译华夏出版社
历史推理小说的经典,华夏的这个版本是从海峡对面著名的推理小说出版社“脸谱出版社”引进的,包括有脸谱出版社老大谢材俊(也就是唐诺同学)的推荐导读,其中就有这个书名的来历,要知道以前的引进者可是经常把这个删掉的。当然最早的时候书香门第图书馆和文学视界这两家颇出名的网上书库也曾把它“引进”。

------------------------------------------------------------------
5 "resumed Innocent", Scott Turow.
《无罪的罪人》《假定无罪》 【美】斯科特·特罗 斯考特·杜罗

法庭推理,律师悬念小说的经典之作。男主人公拉斯迪是一位资深且极为优秀的首席检查官,由于工作的关系经常接触到一些令人心痛的社会弊端以及各式各样的犯罪,为揭露司法制度的阴暗面,他暗中操纵,不惜以身试法......结局出人意想,绝对震撼!作者斯考特·杜罗原系斯坦福大学英美文学硕士,毕业后留校教授文学创作,课余喜欢信笔涂鸦,正因为在写作过程遇到许多法律问题,于是选择进入哈佛法学院深造,其后接连出版几本轰动一时的法律惊悚畅销小说。同为律师出身的大作家,斯考特·杜罗与约翰·格里沙姆和里查德·帕特森(Richard Patterson)并称为"三杰"。本书的电影版由哈里森·福特主演。

其它作品
《人身伤害》Personal Injuries 张瑛译 译林出版社 2003 419页
达斯汀·霍夫曼执导的同名电影《人身伤害》于二零零三年年初上映

---------------------------------------------------------------------
6 "The Spy Who Came in from the Cold", John le Carr.
《冷战谍魂》《受冷漠的人》 《寒风孤谍》《柏林谍影》 【英】约翰·勒·卡雷 新华出版社

约翰·勒·卡雷18岁时便被英国军方情报单位招募,担任对东柏林的间谍工作;退役后进入英国外交部工作。1963年,他以第三部作品《冷战谍魂》一举成名,著名小说家格雷厄姆·格林盛赞:"这是我读过最好的间谍小说!"从此奠定其文坛大师地位。勒·卡雷一生得奖无数,包括1965年美国推理作家协会的爱伦·坡大奖、1964年毛姆奖、英国Somerset Maugham奖、James Tait Black纪念奖等,1988年更获颁CWA终身成就奖、1963与1977年金匕首奖,以及意大利Malaparte Prize等等。勒·卡雷共有四部作品入围百大,另三部为《裁缝,水手,士兵,间谍》(30)、《史迈来的人马》(58)和《女鼓手》(68)。

西蒙斯在《血腥的谋杀》中指出间谍小说的两大创作方向:一种以格雷厄姆·格林和本书作者约翰·勒·卡雷为代表,他们以自身的经历为准,把神秘的间谍平民化,浓墨重彩地描绘他们的痛苦和无奈,文学质素较高;另一种则以写出 007系列的伊恩·弗莱明马首是瞻,着力描写间谍生涯的传奇色彩,通过间谍和一个庞大的国家机器之间的斗争塑造起“超人”似的形象。本书是勒卡雷的成名作,还没有他后来小说中挥之不去的暮气,显得创意超群。全书情节跌宕起伏,屡屡在读者意想不到的地方峰回路转。在作家写实冷静有节制的笔下,漾出淡淡忧伤之情,不愧是间谍小说的排头兵。

一个孤独的间谍,一个出人意料的真相,一个难以接受的结尾。与007完全不同风格的另一类间谍小说,告诉你间谍生涯的冷酷。看这本书时只觉得越来越深的绝望。

7 "The Moonstone", Wilkie Collins.
《月亮宝石》 【英】威尔基·柯林斯 中国文联出版公司

本书讲叙围绕着一块印度宝石发生的种种怪事,是侦探文学初创期的作品,作者柯林斯系英国文学大师。该书现在看来可能有点落伍,毕竟不是人人都会欣赏那种慢节奏的,缺少血腥谋杀和精妙诡计的侦探小说。不过考虑到《月亮宝石》是推理小说草创期的作品,我们还是要佩服柯林斯说故事的本领,佩服他能够在如此漫长的篇幅中始终牵住读者的视线。诺贝尔奖获得者、英国诗人艾略特曾评价此书为"最优秀的英国侦探小说"。作者的另一部作品《白衣女人》(32)也同时上榜。

8 "The Big Sleep", Raymond Chandler.
《长眠不醒》 【美】雷蒙德·钱德勒 群众出版社

雷蒙德·钱德勒和达希尔·哈米特领军的冷硬派私探小说,推翻了英国古典推理对美国侦探小说的主宰,开创了美国本土的强悍风格,是为推理史上有名的"美国革命"。钱德勒45岁才正式发表第一篇小说,毕生完成七部长篇和二十部左右的短篇,这其中有四部作品入围百大榜:《长眠不醒》、《漫长的告别》(13)、《再见吾爱》(21)和《湖底女人》(51)。

G. 求各种古风悬疑类破案小说

吉祥纹莲花楼——藤萍
二十三弦何太哀·画扇、二十三弦何太哀·白骨祠——藤萍
卜案·大唐李淳风传奇——小号鲨鱼
蛱·侠·铗、华夏之赜——张敛秋
天下不帅——李惟七
冥海花——吴昉
秋声传——狐疑
夜谈蓬莱店、红衣、相思门——菖蒲
变脸师爷、变脸师爷(终篇)——棠岚
长安三怪探——独孤门下
巨阙残锋——东成
斋冷——蒋嘉骅
忘杨异事——陶子
元帅的游戏——宋阳
天涯客——priest

H. 好看的侦探推理小说

恕我直言,国内的侦探推理小说,比之日本差距尚远。
女作家凯瑟琳·萨姆森评选的“亚洲十大推理小说”,国内仅王朔的《玩的就是心跳》入选。这十本书排名如下:
1.《红英之死》,裘小龙著

2.《玩的就是心跳》,王朔著

3.《疯女》,何家弘著

4.《神圣游戏》(Sacred Games),维克拉姆·钱德拉(Vikram Chandra)著

5.《女士杀手杰克》(Jack the Lady killer),HRF·基廷(HRF Keating)著

6.《OUT》,桐野夏生著

7.《火车》,宫部美幸著

8.《砂器》,松本清张著

9.《W的悲剧》,夏树静子著

10.《文静的美国人》(The Quiet American),格雷厄姆·格林著

另外世界范围内的十大推理小说,每一本都有不可不看的理由,十分经典。排名如下:
1.Y的悲剧 The Tragedy of Y
2.童谣凶杀案 And Then There Were None
3.桶子 The Cask
4.罗杰挨克洛德命案 The Murder of Roger Ackroyd
5.人头 La Tete d’um Homme
6.格林家命案 The Greene Murder Case
7.稻草的女人 La Femme de Paile
8.埃及十字架的秘密 The Egyptian Cross Mystery
9.死之吻 A kiss before Dying
10.X的悲剧 The Tragedy of X

I. 你看过哪些好看的推理探案小说

1、《腊月初八异事录》 作者:一枚铜钱
2、《夏叶的中古店》 作者:长生千叶
3、《推理补眠中》 作者:翼苏轼的鬼
4、《凶案追击》作者:莫伊莱
5、《郓城法医打包走》作者:梓月琴轩
6、《梦魇揭案》作者:都摩
7、《谋杀节奏》作者:小妖姊姊
8、《八卦线人G》作者:落草伪蔻

热点内容
现实原型向言情小说 发布:2025-09-18 01:43:41 浏览:259
关于道家言情种田小说 发布:2025-09-18 01:41:21 浏览:506
最新花火小说排行榜2015 发布:2025-09-18 01:31:46 浏览:467
纷繁小说全文免费阅读 发布:2025-09-18 01:30:56 浏览:721
勉为其男小说现代言情 发布:2025-09-18 01:25:53 浏览:962
免费的完本言情小说 发布:2025-09-18 01:25:50 浏览:33
有关省长的言情的小说 发布:2025-09-18 01:12:16 浏览:524
蜜爱圈宠总裁的小逃妻小说 发布:2025-09-18 01:06:09 浏览:806
经典的都市小说都市刁民 发布:2025-09-18 01:00:30 浏览:640
修佛的都市小说 发布:2025-09-18 00:55:30 浏览:2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