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募到吕尚的网游小说
1. 三国志11抓了吕尚,忠诚一直100,还有付节台呢,为什么我马腾,他曹操的。
要拖时间,吕尚这种人物很难降低忠诚度的,读了历史的人都知道,就好像即使你抓了关羽赵云一样,忠诚度前期根本不会下降,一般来说只有把对面老大给抓了,或者杀掉之后,才能招安他们,或者就是在他们临逃跑之前,可能会下降一定的忠诚度,但是如果你派去招安的人不符合要求,也基本上是没有可能的,所以推荐你还是把他们老大给抓了之后,再想着招安他们把,吕尚千万不能放,太恐怖了
2. 吕尚 伊尹的生平事迹
1、姜子牙,亦作姜尚,是东海边之人或牧野之人。其先祖曾做四岳之官,辅佐夏禹治理水土有大功。舜、禹时被封在吕地(今河南南阳西),所以又称吕尚。
有的被封在申,姓姜。夏、商两代,申、吕有的封给旁支子孙,也有的后代沦为平民,吕尚就是其远代后裔。吕尚本姓姜,因为以其封地之名为姓,所以叫作吕尚 。
姜子牙出世时,家境已经败落了,所以姜子牙年轻的时候干过宰牛卖肉的屠夫,也开过酒店卖过酒,聊补无米之炊。
但姜子牙人穷志不短 ,无论宰牛也好,还是做生意也好,始终勤奋刻苦地学习天文地理、军事谋略,研究治国安邦之道,期望能有一天为国家施展才华,可是直到70岁还是一无是处,闲居在家。
2、伊挚,夏末商初人。《列子·天瑞》称:“伊尹生乎空桑。”《墨子·尚贤》称:“伊尹为有莘氏女师仆。”在甲骨文中有大乙(即商汤)和伊尹并祀的记载。可以说伊尹是中国第一个见之于甲骨文记载的教师。伊尹出生后,被有莘国庖人收养。耕于莘野,乐尧舜之道。
因后被商汤封官为尹(相当于宰相),故以伊尹之名传世。传说,他的父亲是个既能屠宰又善烹调的家用奴隶厨师,他的母亲是居于伊水(今洛阳伊河)之上采桑养蚕的奴隶。他母亲生他之前梦感神人告知:“臼出水而东走,毋顾”。
第二天,她果然发现臼内水如泉涌。这个善良的采桑女赶紧通知四邻向东逃奔20里,回头看时,那里的村落成为一片汪洋。
因为她违背了神人的告诫,所以身子化为空桑。巧遇有莘氏采桑女发现空桑中有一婴儿,便带回献给有莘王,有莘王便命家用奴隶厨师抚养他。这一神话传说曲折地反映了伊尹是依水而生的,故命名为伊,而他的母亲就是那个采桑的女奴。
(2)招募到吕尚的网游小说扩展阅读
1、姜子牙轶事典故——覆水难收
姜子牙早些时候只知道钓鱼,家里贫困,其妻马氏嫌弃姜尚,欲图离去,姜子牙劝她说:“我有朝一日会得到荣华富贵,你可别这样做。”
马氏不听劝告,离开了姜尚。后来姜子牙帮助周王建立了周朝,马氏见其地位、财富都很好于是想和姜子牙破镜重圆,但姜子牙早已经看穿了马氏的为人,就将一壶水泼在地上让马氏去捡回来,马氏只能拿回淤泥,姜子牙于是说:“若言离更合,覆水已难收。”
2、伊尹轶事典故——发明汤药
有资料记载中药汤剂创始人就是伊尹。相传伊尹很有学问,天文地理无所不通,最拿手的是用草药为人治病,药到病除,人称活神仙。《史记·殷本纪》有“伊尹以滋味说汤”的记载。
《资治通鉴》称他“悯生民之疾苦,作汤液本草,明寒热温凉之性,酸苦辛甘咸淡之味,轻清重浊阴阳升降走十二经络表里之宜。”《甲乙经·序》亦谓“伊尹以亚圣之才,撰用神农本草,以为汤液。”从《史书》记载中可以看到伊尹对中药汤剂的研究有多么深奥。
3. 吕尚的著作有哪些
吕尚,又称姜尚、姜子牙、姜望、太公望、姜太公,是我国古代治国用兵的奇才良将。传说著名的兵书《六韬》即为吕尚所著。
吕尚的远祖曾帮助大禹治水,功绩显著。夏朝时期,姜氏部落在吕地(今河南南阳西)安居,即以封地吕为姓,后来分散。其中一支在东方沿海定居,吕尚即这支姜族后代。吕尚出身贫寒,生活在商末贵族荒淫残暴的时期。吕尚曾在商都朝歌(地名)当过屠夫,杀牛卖肉,又在黄河边的孟津开过酒店。目睹商末官员的贪暴和下层人民困苦悲惨的生活,吕尚的心中播下了匡济天下的种子。他暗下决心,勤奋好学,钻研兵法,经过一番艰苦努力,学到了一身治国用兵的本领。在政治腐败的商朝,出身微贱的吕尚虽有才学却无处发挥。此时,商朝西部的周国,从太公厉当政时代即开始搜罗人才,不论出身,惟贤是用。文王当政以后,更是遍访人才。吕尚闻知,认为施展自己本领的机会到了。于是,年已古稀(70岁)的他背起行囊,跋山涉水,历尽辛苦,从东部来到周国。
吕尚听说周文王经常到渭水边打猎,于是整日在附近的小溪旁钓鱼,盼望着有一天能在这里和周文王恳谈。一天,文王果真带着一行人马来到这里,他发现柳荫下的小溪旁有一位白胡子老头正在钓鱼,很是好奇,就上前和他攀谈起来。吕尚虽是喜在心头,脸上却平静如水,他认真地回答了文王提出的每一个问题。他们从钓鱼谈到打仗,从家事谈到国事,从政治谈到军事。两人越谈越投机,越谈越兴奋。文王满心喜悦地说:“我父亲太公在世时,就盼望着能有一个像你这样文武精通的人来辅佐周国,今天总算是让我盼到了!”于是,文王亲自扶吕尚上车,一同回到宫中。因他是太公盼望的贤人,人们尊称他为“太公望”或姜太公。文王封他为国师,负责全国的军政大事。吕尚尽心尽力地辅佐文王:帮助周国灭了许多小国和部落,与文王共商国家军政大计。文王的功绩浸透着吕尚辛劳的汗水。
文王去世,其子武王继位。武王仍重用吕尚,称他为“师尚父”。武王即位第四年,举行了一次八百诸侯会师孟津的演习,吕尚任总指挥。演习声势浩大,振奋人心,众人皆以为可一举灭商,独吕尚和武王认为时机尚未成熟。两年后,武王决定伐商,占卜结果不利。当时正值风雨交加之际,文臣武将认为此时出兵有违天意,吕尚却力劝武王出兵伐纣。武王遂定伐纣,果然一举获胜。战后,武王论功行赏,以吕尚功劳最大,封他到东方营邱(今山东淄博市临淄北)任齐国诸侯。
营邱临东海,荒芜,人少兽多,文化落后。营邱附近的莱人甚至出兵阻击吕尚,被吕尚一举击溃。吕尚因其俗,简其礼,通商工之业,便鱼盐之利。齐国逐渐强盛起来。到了周成王当政时,又授给齐国更多土地。于是,“东至海,西至河(古代,“河”单指黄河),南至穆陵(淮河以南),北至无棣(辽宁西部)”,这片广大的土地,均属吕尚势力管辖。在吕尚的苦心经营下,齐国很快成为东方大国。吕尚此时已一百多岁,终因年迈体力不支,在营邱逝世。
4. 求好看的网游。玄幻。小说
混沌神的时空进化旅行》银色金吉拉(这个穿越魔法的)
《穿越之平和圣女》雪夜冰月(这个是友谊为主题的温馨小说,短篇小说)
《美少年的宠物》风小北(无厘头,纯粹的无厘头!短篇小说)
《星兽王》8难(这个是科幻和星兽为主的小说,就是机甲战士和星兽操控)
《寻龙记1,2》无极(这个是反复穿越的典型,属于可以磕点瓜子看的那种小说)
《附身成鹰》幻兽之王(这个有点太监,不过内容真滴很好,俺现在还非常怨念作者太监了!)
《幻兽少年》小猫yellow.(一堆老婆的主角,这个也是我第一次接触玄幻小说的小说名字)
《网游之魔法神偷》文字梦工厂(这个网游滴,俺也不知道你喜不喜,写上吧,以防万一)
《魔兽领主》高坡(哇,这个就比较著名咧,俺可是从第一百章开始等一直等到作者大大完结滴,哇咔咔,这个俺可以忽略介绍咧~)
《异世狂唤师》天涯北岸(这个是召唤师和修真滴……额,骚瑞~俺这个很好玩才给你介绍滴……请原谅俺!)
《近战法师》云天空(唉,俺非常滴怨念,天空大大,写的小说都很好,但是就没三少,辰东,番茄等的作者有名啊,不过也许是小说太过中肯的缘故吧?这个是水系魔法师闯天下的故事)
《魔兽进化师》零点兽师(这个就说丫一人掌握了可以给不可以自主进化的魔兽进化的故事~那是很久以前看滴,现在记的不清楚勒,唉~人老啦!)
《魔法生物》苍月(这个是我第二怨念的小说,他是个新手写滴很不错,却搞的老少的字,讷讷,俺都不够看的)
《终极牧师》夏小白(这丫讲一白痴如何用精于计算的玩转网络,不是很变态,一路走的很平缓,不咋像别的小说那么高低起伏滴)
《二分之一王子》御我(一女进网游得到第一个进入网游的奖励,可以许一个愿望,她大喊“我要做男人!”于是“他”华丽丽的人妖生活开始咧~)
《网游之练级专家》发飚的蜗牛(这个也比较接近《终极牧师》的感觉,都很平缓,这个里面讲的还行,不能提起多少看书欲望,也减低不了不看的欲望!)
《幻神》云天空(这个是天空大大现最出色的小说之一咧~写的有些现实,没有太多的BT,只是说一个弱小的蝼蚁如何靠自己的努力与运气爬上巅峰!)
《异世之元素师》突然光和热(新手,绝对滴!写的还凑合,比俺写滴好多咧~)
《天地任逍遥》爱雨(这个小说把人性贪婪的一面完全赤裸裸的展现了出来,直接的点明主题,并让主角非常的恨着一切!有教育价值,不过太过血腥,鉴于小孩子还是表看滴好~)
《穿越生存手册》瞬孤雪 (这个是个综合的,是一人得到了一本书叫《穿越生存手册》然后反复穿越。先是武侠世界,后是魔法世界。后面原本还有,不过作者没写。
《仙路烟尘》管平潮 作者的诗文很好,整本书有很多的诗句等。地道修仙,没有别人除了修仙好练别的功法。
《御兽修仙》莫默 这个好像是修真加控制魔兽的
《修真元素》钟隐 这是都市小说,说一男的被妖魔附身,后因祸得福拥有了修真的能力。不过他的能量是元素能量。
《全系修真大法师》发飚的蜗牛 讲一成人穿越成小屁孩,然后学会了全系的魔法还学会修真……
《疯狂医神》脸上的脚印 讲一人学会医术,发现医术还能辅助打架,于是一个疯子诞生了~~~
《龙吟剑》纳兰若鱼 额,这个是别人推荐给我的,我还没看呢
《灵兽变》碎蓝冰鸟 一男的穿越,那个世界每个人都有一只魄兽。而他有两个,而且他被说是废物。
《异世狂唤师》天涯北岸 呼,这个是我最喜欢的了,讲男的穿了然后到大陆上当召唤师,还把那里的神打的东倒西歪的……
《附魔传说》魔语冰殇(主角没有主角样,配角偶尔客串主角。超级无敌搞笑,谁说网游就要争霸天下。看看这群人的恶搞帮派,率领一帮小屁孩以毛爷爷思想为主旨。打游击战,以最少的人骚扰别人。)
5. 姜尚的军事著作是什么
A 韬略鼻祖 千古武圣——姜太公
姜太公(约公元前1128-约公元前1015),本名吕尚,姜姓,字子牙,被尊称为太公望,后人多称其为姜子牙、姜太公。
姜太公是齐国的创建者,周文王图商、武王克殷的主谋、周朝的开国元勋之一,齐文化的奠基者,亦是中国古代的一位影响久远的杰出的韬略家、军事家与政治家。历代典籍均尊崇其历史地位,儒、道、法、兵、纵横诸家皆追认他为本家人物,被尊为“百家宗师"。
唐宋以前,姜太公被历代皇帝追封为武圣,唐肃宗追封姜太公为武成王,宋真宗时,又追封姜太公为昭烈武成王。到了元朝时期,民间出现了一些关于姜太公的神话传说。到明代万历年间,许仲琳创作了小说《封神演义》,从此,姜太公由人变成了神,民间广为信奉。
有关姜太公军事思想的著作
有关姜太公军事思想的著作有《六韬》、《六韬》以太公答周文王、周武王之问的形式写作,其书包括文韬、武韬、龙韬、虎韬、豹韬、犬韬六个部分,共六十篇。《阴符经》、《太公兵法》、《太公金匮》等,但现存甚少。其军事韬略、战争谋略、战法战术、军队建设、战争准备等思想的高明、深邃。可贵之处,就在于他的全面性、创造性、开拓性,他不是单纯地就军事而论军事,而是从哲人智能的高度,以聪明政治家的眼光,将政治与军事、治国与理军紧密地结合起来,融为一体加以论述。这就使他的军事韬略、谋略颇具全面性、深刻性、精辟性,因而为历代的哲学家、政治家、军事家所推重,并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六韬》作为中国古代伟大的军事著作,在宋代被列为《武经七书》之一,作为武学教本,成为武将们必读的兵书。二千多年来,《六韬》与其它“武经”一样,从先秦至现代,不断有人注释、讲解、校勘、阐扬,挖掘其思想宏旨奥义,吸取其思想精华,经久不衰,至今愈盛,充分展现了其光辉的思想价值和不朽的生命力。我们应当珍惜这份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使之在新时代更加辉煌。
姜太公历史地位:
姜太公一生坎坷多磨而又轰轰烈烈、神秘莫测,确实称得上是奇人、奇男子。综观太公一生的建树,无论从军事、政治、经济思想等方面,都有卓越贡献,其中尤以军事最着,所以太史公言“后世之言兵及周之阴权皆宗太公为本谋”,称得上兵家之鼻祖,军事之渊薮。
姜太公是中国历史上一位全智全能的人物,也是中国文艺舞台上一位“高、大、全”的形象,还是中国神坛上一位居众神之上的神主。作为宗教的神仙,他是武神、智神,被奉为“太公在此,百无禁忌”的护佑神灵。
太公已去世3000余年了,人民处于崇拜他的高尚人格,悼念他的丰功伟绩,以朴实的感情编造出他的很多神话故事歌颂他。说他曾在昆明山学道,后奉师命下山助周灭商,灭商之后又奉师命发榜封神。这在《太平御览》和《封神记》等书上逐步把他神化了。到了明代许仲琳为崇敬太公无法形容时便以神面化之编着了一部《封神演义》,把他说成是管天下所有神的神了,太公的神奇和威严,成为驱邪扶正的偶像了。这些虽然超出了历史的真实,但却反映出姜太公在人们心目中的崇高地位。
6. 周公召公和吕尚的分封地,各在什么位置
如果大家看西周时期分封的形势图就可以看出来,周公的封地在鲁西南的鲁国,因为周公要在中央辅佐周成王所以让嫡长子伯禽前去封地治理;而吕尚的封地则更远,在齐国,到了山东半岛,召公的分封地则到了京津冀和辽东一带的燕国。这三个人是周朝开国的最大功臣和周王室的亲族,为什么他们的封地离政治中心这么远呢?
其实,一开始这三个诸侯国都分封在成周附近,后来举行了二次封建,才将这三个诸侯国封到了远方。而之所以这么分封,是因为虽然名义上大周已经取代商朝成为诸侯共主,但实际上全国各地仍有许多地方势力,这样分封的目的便是镇伏诸侯,以巩固大周江山。另外需要明确一点,主持周初封建的人就是周公本人。
封建诸侯之根源
周起于西方。史载文王处岐,其地方大概在今天咸阳附近。后来武王灭殷,把黄河东、西两部紧密地结合起来,但其真正能控制的势力范围也仅限于此了。也就是说虽然号称周天子,但真正完全控制的地方并不大,整个中原还有很多其他小国家,中原之外还有楚国、蛮夷等,虽然当时这些势力几乎全都共推周天子为王,但那时候的王与后来的不一样,其上下级管辖关系没有后世那么严密。
齐桓公
这里的召康公便是燕召公,当时周公摄政,召公为辅,所以齐桓公说是召康公之命,五侯九伯便代指诸侯各国。封齐国于海滨,目的便是镇伏诸侯,夹辅周室。鲁国、燕国亦是如此。
不过实际上周公和召公都另有封地,都在西周都城旁边,《诗经》中的《周南》《召南》便是指周公和召公封地一带的诗歌。原因也大抵相同,便是前面提到的周公摄政,召公为辅,所以都各自派了自己的长子前往封地就封,也就是后来的鲁国、燕国。
后来周公还政于成王,召公则继续辅佐成王、康王,开创了历史上著名的“成康之治”,召公自己也留下了“甘棠遗爱”的美名。
总的来说,西周的封建与后世的政权割裂是完全不同的,乃是一种以武力为基础,进行势力扩张与移民的过程,鲁、燕、齐之封,便是周人势力扩张之后,为巩固扩张成果采取的一种政策措施。
7. 姜子牙在封神的时候,是否带有自己的私心呢
电影《姜子牙》上线,再一次将这位传奇人物带到了风口浪尖之上,电影当中的姜子牙似乎活得憋屈了些,一生修为努力,就因为一个妲己而被清零。
而且这部剧似乎也在隐约告诉我们,姜子牙和他的师傅元始天尊之间暗藏玄机,这师徒二人的关系远没有常人想象的那样坚不可摧,是不是因为姜子牙始终没有被封神而导致的呢?那么,当时作为封神之人,姜子牙为何最后却没有成为神呢?
图片:元始天尊剧照
回到现实,不管演义如何折腾姜子牙,但是现实中的他,终究还是能够圆满完成自己的使命,在139岁那年寿终正寝,能不能成仙封神,也许对于姜子牙而言只不过是茶余饭后的配料,人最重要的还是能够学有所成。
8. 姜太公师傅是谁
姜子牙师傅是昆仑山玉虚宫元始天尊。姜子牙,又称"姜尚","姜太公",别号飞熊先生,是古典神魔小说《封神演义》中的主角。历史上真实的姜子牙是姜姓,吕氏,名尚,字子牙,也称为吕尚、吕望,别号飞熊。中国古代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韬略家,周朝开国元勋,商末周初兵学奠基人。先祖本姓姜氏,曾是四岳(部落首领)之一,后辅佐大禹治水有功,在舜、禹之际被封于吕,因此从其封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