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自成有声小说免费下载
Ⅰ 求中国近、现代文学名著
1.《活着》
是作家余华的代表作之一,讲诉了在大时代背景下,随着内战、三反五反,大跃进,文化大革命等社会变革,徐福贵的人生和家庭不断经受着苦难,到了最后所有亲人都先后离他而去,仅剩下年老的他和一头老牛相依为命。
2.《红高粱》
是中国作家莫言创作的长篇小说。《红高粱》以抗日战争及20世纪30、40年代高密东北乡的民间生活为背景,故事中塑造的一系列的抗日英雄却都是正义和邪恶的化身。主人公余占鳌是一个热血汉子,身体里面充满了正义与野蛮。
3.《传奇》
初版的确切时间是1944年8月15日,上海“杂志社”印行,平装。初版的《传奇》收入了十个张爱玲在1943-1944年发表的中、短篇小说。
4.《围城》
是钱钟书所著的长篇小说,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部风格独特的讽刺小说。被誉为“新儒林外史”。第一版于1947年由上海晨光出版公司出版。故事主要写抗战初期知识分子的群相。
5.《尘埃落定》
是藏族作家阿来的一部长篇小说,首次出版于1998年。
小说描写一个声势显赫的康巴藏族土司,在酒后和汉族太太生了一个傻瓜儿子。这个人人都认定的傻子与现实生活格格不入,但却有超时代的预感和举止,并成为土司制度兴衰的见证人。小说展现了独特的藏族风情及土司制度的浪漫和神秘。
(1)李自成有声小说免费下载扩展阅读
《活着》主题
《活着》是余华创作中的分水岭。《活着》展现了一个又一个人的死亡过程,掀起一波又一波无边无际的苦难波浪,表现了一种面对死亡过程的可能的态度。活着本身很艰难,延续生命就得艰难的活着,正因为异常艰难,活着才具有深刻的含义。没有比活着更美好的事,也没有比活着更艰难的事。
艺术特色
余华用类似新写实主义小说的叙事风格——零度介入的方式来展现《活着》的悲剧美。作者可以排除主体对苦难人生作明确的价值判断和情感渗透,好像站在“非人间的立场”,客观冷静地叙述人间的苦难。客观中立的叙事立场、温情深沉的情感基调在文本中的运用,使得《活着》成为余华的风格的转型标志。
Ⅱ 近几年的矛盾文学奖获奖者
第一届(1982年六部长篇小说)
《许茂和他的女儿们》周克芹
《东方》魏巍
《李自成》(第二卷)姚雪垠
《将军吟》莫应丰
《冬天里的春天》李国文
《芙蓉镇》古华
第二届(1985年三部长篇小说)
《黄河东流去》(上下集)李准
《沉重的翅膀》张洁
《钟鼓楼》刘心武
第三届(1988年五部长篇小说)
《平凡的世界》路遥
《少年天子》凌力
《都市风流》孙力、余小惠
《第二个太阳》刘白羽
《穆斯林的葬礼》霍达(荣誉奖二部)
《浴血罗霄》萧克
《金瓯缺》徐兴业
第四届(1989-1994年四部长篇小说)
《战争和人》王火
《白鹿原》(修订本)陈忠实
《白门柳》(一二部)刘斯奋
《骚动之秋》刘玉民
第五届(2000年四部长篇小说)
《抉择》张平
《尘埃落定》阿来(藏)
《长恨歌》王安忆
《茶人三部曲》(1、2)王旭烽
第六届(2005年五部长篇小说)
《张居正》熊召政
《无字》张洁
《历史的天空》徐贵祥
《英雄时代》柳建伟
《东藏记》宗璞
第七届(2008年,四部长篇小说)
《秦腔》贾平凹
《额尔古纳河右岸》迟子建
《暗算》麦家
《湖光山色》周大
第八届:(2011年,5部长篇小说)
张玮:《你在高原》
刘醒龙:《天行者》
莫言:《蛙》
毕宇飞:《推拿》
刘震云:《一句顶万句》
Ⅲ 评书爱好者请推荐一些好听的评书
第一推荐白眉大侠系列,顺序是《三侠五义》《七杰小五义》《白眉大侠》《龙虎风云会》太经典了
还有,我推荐你听单田芳的《乱世枭雄》,这是他最成功的一部作品,是讲近代的事情。不过因为我不太喜欢近代史,所以除了近代史评书其余单老的我基本都听了。倒是《小五义》不必要听,和白差不多。
《三侠剑》《童林传》这两部书都是单老的长篇武侠小说,虽然没有《白眉大侠》那么精彩,不过还是十分好听。《三侠剑》你大概听说过吧,人气相当不错,讲的是胜英等人的故事。
《大明演义》相当经典的一部讲史小说,说的是朱元璋从和尚到皇帝,再到后来朱棣打天下的故事,很好听。
还有他的隋唐演义系列《隋唐演义》《隋唐演义续集》《大唐惊雷》《薛家将》
《水浒传》和《水浒外传》都很好听。不多说了。
除了上边几部比较经典的外,还有我觉得好的就是《铁伞怪侠》说岳飞后代的武侠小说,180回,精彩!《薛家将》《大唐惊雷》《曾国藩》《洪武剑侠图》《封神演义》《李自成》《清关册》(比较好听推荐) 这些书都是我听完单田芳作品外总结出比较好的评书。
田连元的也很好,这个人语言很幽默。《隋唐演义》《水浒传》说的比单田芳更精彩《刘秀传》《杨家将》《大话成语》《书剑恩仇录》也相当精彩。有时候听他的评书能把你笑死。
刘兰芳我不太爱听,不过他的《岳飞传》《杨家将》很好听。
张少佐,缺乏经验,有几部不错的《东汉风云》《雍正剑侠图》《豪气惊天》《昆仑剑侠》《中国血案》这些我认为是他比较好的。
连丽如,没研究,不讨论。
袁阔成《三国演义》其余不怎么样我觉得。
Ⅳ 蒲松龄简介
蒲松龄(1640年6月5日-1715年2月25日),字留仙,一字剑臣,别号柳泉居士,世称聊斋先生,自称异史氏。济南府淄川(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区洪山镇蒲家庄)人。清代杰出文学家,优秀短篇小说家。
中国清初文言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作者。除《聊斋志异》外,蒲松龄还有大量诗文、戏剧、俚曲以及有关农业、医药方面的著述存世,总近200万言。蒲松龄生前,《聊斋志异》刊行后,遂风行天下。在其后一个时期里,仿效之作丛出,造成了志怪传奇类小说的再度繁荣。许多篇章不断被改编为戏曲、电影、电视剧,影响是深远的。《聊斋志异》还很早便走向了世界,蒲松龄为中国、为世界创造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4)李自成有声小说免费下载扩展阅读:
蒲松龄生前,《聊斋志异》已引起周边人们的兴趣,竞相传抄。《聊斋志异》刊行后,遂风行天下。在其后一个时期里,仿效之作丛出,造成了志怪传奇类小说的再度繁荣。
20世纪以后,不仅《聊斋志异》仍为人爱读,而且其中许多篇章不断被改编为戏曲、电影、电视剧,影响是深远的。《聊斋志异》还很早便走向了世界,现在已有日、美、法、德、意、俄、越南、捷克、罗马尼亚、波兰、西班牙等近20余种语言的译本,流传于世界各地。蒲松龄为中国、为世界创造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聊斋志异》问世后,风行一时,模仿之作纷纷出现。清乾隆年间主要有沈起凤《谐铎》和邦额《夜谈随录》浩歌子《萤窗异草》等。乾隆末年,袁枚撰《新齐谐》(原名《子不语》)二十四卷,续十卷,作者自序其创作动机说:“文史无以自娱,乃广采游心骇耳之事,妄言妄听,记而存之,非有所感也。”
鲁迅评为:“其文屏去雕饰,反近自然,然过于率意,亦多芜秽,自题‘戏编’,得其实矣。”(鲁迅《中国小说史略》第二十二篇。)作品内容大都是些供无聊消遣的神鬼怪异之作,没有什么思想价值,不过其文笔确如鲁迅先生所评颇自然流畅。
Ⅳ 帮忙推荐关于西安的文学作品
西安文学创作硕果累累
西安是文学大省陕西的文学重镇,近两年来,在贾平凹、叶广芩等著名作家的带领下,西安的文学创作呈现喜人的局面,一方面,新人佳作层出不穷;另一方面,老一代作家也深入生活,创作出了一批优秀作品,在陕西乃至全国都有重要影响。
16部代表作品彰显古城文学实力
积极深入生活、从生活中汲取养料是我市作家的优良传统,近年来作家们先后推出了一大批优秀作品,举其要者就有五类16部。其中长篇小说5部(贾平凹《秦腔》、叶广芩《青木川》、何群仓《路上有狼》、张兴海《圣哲老子》、王峰《河湾梦》);文集两部(《商子雍文集》《吴克敬文集》);散文集4部(陈长吟《文海长吟》、朱文杰《清平乐》、张晓宁《重叠印象》、成德奇《少陵随笔》);电视解说词集两部(常扬《笔头与镜头的交融》、商子秦《城韵秦风);文化研究作品3部(马宽厚《陕西文学史稿》、刘兴《骊山三部曲》、卞寿堂《走进白鹿原》)。贾平凹的《秦腔》还获得了香港“红楼梦文学奖”、第四届华文传媒大奖和第二届小说年度最佳奖等殊荣。此外,贾平凹、商子雍、冯日乾、陈仓的7篇作品,还被评为“2006年杂文佳作”。市作协秘书长何群仓向记者介绍,贾平凹刚刚问世的长篇新作《高兴》因推出较晚,没有归入16部作品当中,但读过的人都说好,已经开始在文坛产生反响,无疑,这也将是一部彰显古城文学实力的代表作品。
古城文学领军人物厚积薄发
论及西安的文学创作,不能不提到其领军人物———贾平凹和叶广芩,当读者还在津津乐道于《秦腔》和《老县城》时,二人的新作《青木川》《高兴》已先后问世。
《高兴》本月初在第5期《当代》全文刊发,并在本报连载,单行本也将于本月由作家出版社推出。这是贾平凹的第11部长篇,也是他从事文学创作30年的“献礼”之作,塑造了一个幽默乐观的农民形象,讲述了离开土地的农民在城市里的漂泊生活。作品厚重的主题及其透出的作者的平民忧患意识,使得该书刚一问世就引起了巨大反响,有评论家评说这是“贾平凹创作中的根本性转型,采用纯北方语言的‘口述体’,不仅让汉语重新焕发出活力,也使作家自己重获新生。”
叶广芩的《青木川》今年初出版,小说以半是乡绅半为土匪的传奇人物魏富堂的经历为主线,从青木川镇解放前夕写至改革开放的今天,题材阔大内容厚重,文笔淡定优美。书中不但写出青木川镇的历史变迁,更写出一个理性的学者思考古建筑开发与保护的两难选择问题,一个有责任心的文化人反思历史功过,一个社会学家对地域、民俗、自然的理解。作品一经问世就受到各方关注。据悉,根据小说改编的电视剧目前正在策划中。
业余作家成为我市文学重要构成部分
近年来,我市的业余作家创作队伍业已形成一定规模,推出诸多精品佳作,他们的崛起,已成为西安文学的重要构成部分。
长篇小说《乞丐的葬礼》出自蓝田县两位业余作家李养轩、祝世民之手,小说主人公以上世纪40年代蓝田东川颇有声名的夫妻乞丐马娃、改过为原型来塑造,在讲述震撼人心的爱情故事的同时,展示出关中农村50余年善与恶两股势力激烈较量的历史画卷。作品用乡土题材、超低视点关注社会上最弱势的群体———乞丐,具有文化寻根的意味,同时进行了人性的反思,受到了李星、畅广元等评论家的好评。
介绍周至山水人文民俗风情的散文集《老子说经的地方》出自周至县人大主任张长怀之手,作者在大自然中感受生活,在生活中回归大自然,语言清新,风格隽永,更对周至几十处历史名胜和山水奇观进行了全面介绍,引人入胜。
《美文》成为重要文化品牌
由市文联创办、贾平凹主编的《美文》杂志,始终坚持“大散文”的办刊宗旨,不断拓展办刊思路,创新办刊形式,细化读者层,将《美文》办成上、下两个半月刊,人称“大”“小”《美文》。大《美文》将读者定位为文学爱好者,小《美文》把读者定位为中小学生。目前,《美文》发行量已突破12万册,位居全国文学期刊前列。同时,《美文》杂志社通过举办“全球华人少年美文写作大赛”来扩大影响,提高知名度,目前已成功举办了六届,先后有20多万国内外少年文学爱好者参赛,有效地促进了未成年人素质教育和文学教育,同时发现和培养了一大批少年文学爱好者。《美文》已成为我市重要的文化品牌
陈忠实,1942年生于西安乐郊灞桥区西蒋村。1965年初开始发表文学作品。1979年以来发表中篇小说9部,短篇小说80余篇,报告文学散文以及创作漫谈50余篇。其中9部(篇)作品获全国及各大刊物奖。已出版中篇小说集《初夏》、《四妹子》、《夭折》,短篇小说集《乡村》、《到老白杨树背后去》,以及文论集《创作感受谈》。长篇小说《白鹿原》(修订本)获第四届茅盾文学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