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小说免费 » 新世界札记免费小说

新世界札记免费小说

发布时间: 2023-04-19 08:26:07

㈠ 著名诗人胡适生平简介

胡适是中国近代著名的学者、诗人,也是领导新 文化 运动的领袖人物,下面是我为你搜集胡适简介,希望对你有帮助!

胡适生平简介
胡适,是我国著名的文学家、 历史 家、哲学家、诗人、学者。他是安徽绩溪人,原名叫做嗣穈,字希疆,后来改名胡适,字适之。他 毕业 于哥伦比亚大学,是自由主义者,实用主义者。他是我国文学成就的代表人,代表作品有《胡适文选》、《文学改良刍议》等,在1939年胡适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的提名,这是一个对于文学者的肯定。后来他领导了新文化运动,倡导文学改革。

胡适的父亲叫胡传,是台东直隶州知州,崇尚文学,著有《台湾纪事两种》,胡适有现在的成就也是受到他父亲的影响,胡适跟随父亲从小学习。所以在胡适5岁时便在安徽绩溪的私塾上学,后在其他学堂求学。在胡适接受早期的西方 教育 时,就有了很大的 兴趣 ,后来又受到梁启超、严复等人的影响,开始接受新思想。1915年,胡适到哥伦比亚大学进修,并且接受了实用主义哲学思想,这是杜威的哲学。回国后,先后任职了北京大学的教授兼校长,加入《新青年》编辑部,胡适是白话文和文学改良的倡导者,成为新文化运动的重要人物。

胡适的一生功成名就,受到了很多人的赞赏和爱戴。胡适逝世后,他的墓志铭由著名学者毛子水提笔,金石家王壮也为胡适书写。2010年,我国文化部部长蔡武抵达台湾后,第一件事就是去胡适的故居参观,还去胡适墓园哀悼和前去观看胡适铜像。从这些可以看出胡适在我国当今社会的影响力还是十分显著的,大家对于胡适是非常尊重的。
胡适与新文化运动关系
新文化运动指的是在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前后由当时一批接受了西方民主自由思想的进步青年所发起的一次“反传统、反孔教、反文言”的一次思想革新和文学革命运动。这次运动的开端是在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了《青年杂志》(之后改名为《新青年》),在杂志上刊载文章,提倡民主和科学,反对封建和专制。这场运动具有划时代的重要意义,它在客观上推动了现代科学在中国的发展,解放了大众的思想。

胡适作为一个学识渊博,满腹经纶的学术大师,较早地接受了西方先进思想的熏陶,使他对于西方自由民主的思想产生了极大的认宏薯同,他也是当时新文化中的主将和领袖之一。他对于新文化运动主要的贡献有三点,先来看第一点:大力提倡白话文,反对迂腐落后的文言文。他在《新青年》发表了多篇文章,比较有名的有《文学改良刍议》、《建设的文学革命》、《谈新诗》等,这些文章的共同点都是大力宣扬白话文的好处和优势,号召人们摒弃繁复难懂的文言文,多用白话文交流和写作,他的这种主张在当时起到了十分大的作用。

胡适的第蔽敏者二个贡献则是出版了中国近现代史上第一本完全用白话文写作的诗集《尝试集》,在这本诗集中,胡适抛弃了古体诗原本的种种束缚和规矩,写出了完全不同于古体诗的白话诗,这一点为现代诗歌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第三个贡献则是提出了“充分世界化”的主张,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旧思想和旧文化,具有积极的意义。
胡适的作品
胡适,这个名字是从达尔文文学中提到的 典故 得来的,字适之。他是五四运动时期,新文化运动的领导人之一。胡适也是我国著名的文学家,他一生有众多文学作品。胡适的作品有《胡适文存》、《 中国哲学 史大纲》、《白话文学史》,《胡适论学近著》、《淮南王书》、《四十自述》、《藏晖室札记》等。

《白话文学史》是胡适著名的代表作之一。这本书颠覆了文言文的正统,规范。胡适讲述了白话文将在中国文学史上开始一段新的里程碑。胡适以全面全新的思路和框架结构,揭露了中国文学发展的规律和特征,《白话文学》打破了前辈文学史中狭隘的框架,把视线延伸到更广的文学领域,提高了中国文学史的内涵,它以全新的审美观和价值观审视了中国 古代文学 。

胡适的作品,另一本代表作《胡适文存》。这本书一共有四本四册,《胡适文存》在1927年被推选为新文学十部杰作之一,并且排在第一位,这本书当时有很高的销售量,被选为畅销书。《胡适文存》表达了胡适思想的所有精髓,一代代青年人都被它所影响,如梁实秋、张爱玲等,他们都把《胡适文存》作为对自己影响最大的书之一。

直到胡适逝世以后,他的很多作品被后拿敬人发现后一直出版并且销量很高。由此可见,胡适的作品都值得我们每个人去欣赏、阅读,那会提高我们的文化内涵。

猜你喜欢:

1. 胡适的生平简介

2. 精选胡适散文阅读

3. 胡适生平简介

4. 胡适散文读后感3篇

5. 杜甫的生平事迹介绍

6. 黄宾虹的生平简介

7. 胡适母亲生平简介

㈡ 金步甲是哪部文学作品里面的

《昆虫记》金步甲清余概括内容:

金步甲们是属于“闪婚一族”,一见钟情,在新婚后,有的被咬得只剩一截身子,还义无反顾地继续未完成的工作,任自己被蚕食掉也决不反抗。它们的婚俗就是如此,没有理由反抗。交尾后,雌虫向雄虫发动攻击,竟然亲手杀死它的情郎,并把情郎的内脏挖空吃净,可怜的雄金步甲为了爱情而献身。

《昆虫记》简介:

《昆虫记》(答汪滚Souvenirs Entomologiques)又称《昆虫世界》《昆虫物语》《昆虫学札记》或《昆虫的故事》,是法国昆虫学家、文学家让-亨利·卡西米尔·法布尔创作的长篇生物学著作,共十卷。1879年第一卷首次出版,1907年全书首次出版。

该作品是一部概括昆虫的种类、特征、习性和婚习的昆虫生物学著作,记录了昆虫真实的生活,表述的是昆虫为生存而斗争时表现出的灵性,还记载着法布尔痴迷昆虫研究的动因、生平抱负、知识背景、生活状况等等内容。作者将昆虫的多彩生活与自己的人生感悟融为一体,用人性去看待昆虫,字里行间都透露出作者对生命的尊敬与热爱。

2020年4月,列入《教育部基础教育陵物课程教材发展中心中小学生阅读指导目录(2020年版)》。

㈢ 20世纪西方文学现代主义 求推荐一篇20世纪西方文学体现现代主义的作品

在1890年以前出现了魏尔伦的《诗的艺术》(1884)、兰波的《醉舟》(1871)、玛拉美的《牧神的午后》(1876)等著名的象征主义诗篇,而且以他们为核心形成了一个前期象征主义流派.波德莱尔的《恶之花》
爱尔兰诗人兼剧作家W.叶粗滑哪芝(1865—1939),他被誉为“二十世纪英语文学中最伟大的诗人”由于叶芝受唯美主义和象征主义影响很大,他的诗作语言洗炼、象征含义丰富且富有哲理性,故被认为是现代主义诗歌的先驱之一.代表诗作有《钟楼》、《盘旋的楼梯》及《驶向拜占廷》等.福柯:《词与物》福柯:《性经验史》
伊格尔顿:《文学原理引论》
艾柯:《诠释与过度诠释》
利奥塔《后现代状况》
本雅明:《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
克尔凯郭尔:《恐惧与战栗》
韦勒克:《文学理论》
阿尔都塞:《保卫马克思》
尼采:《悲剧的诞生》
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
本雅明:《发达资本主义时代的抒情诗人》
罗蒂:岩码《哲学与自然之镜》
维特根斯坦:《哲学研究》
伊格尔顿:《后现代主义的幻想》
布尔迪厄:《艺术的法则》
萨义德:《东方学》
萨义德:《文化与帝国主义》
福柯:《疯癫与文明》
埃利亚斯:《文明的进程》
葛兰西:《狱中札记》
傅勒:《思考法国大革命》
胡塞尔:《纯粹现象学通论》
桑塔格:《反对阐释》
艾柯:《符号学理论》
哈贝马斯:《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
杰姆逊:《后现代主义与文化理论》
列维-斯特劳斯:《结构人类学》(1、2卷)
韦伯:《经济与社会》(上、下册)
艾布拉姆斯:《镜与灯》
华勒斯坦:《开放社会科学》
克罗齐:《历史学的理论和实际》
麦克卢汉:《理解媒介》
汤因比:《历史研究》(上中下)
卢卡契:《历史与阶级意识》
胡塞尔:《逻辑研究》(两卷3册)
皮亚杰:《结构主义》
索绪尔:《普通语言学教程》
尼采:《权力意志》
汉娜·阿伦特:《人的条件》
荣格:《人类及其象征》
卡西尔:《人论》
尧斯:《审美经验论》
西美尔:《货币哲学》
胡塞尔:《现象学的方法》
胡塞尔:《现象学的观念》
波德里亚:《消费社会》
费瑟斯通:《消费让早文化与后现代主义》
列维-斯特劳斯:《野性的思维》
布卢姆:《影响的焦虑》
伽达默尔:《哲学解释学》
托马斯·库恩:《科学革命的结构》
德里达:《声音与现象》
梅洛·庞蒂:《知觉现象学》
乔纳森·卡勒:《结构主义诗学》
德里达:《论文字学》
卡西尔:《人文科学的逻辑》
雅斯贝尔斯:《时代的精神状况》
福柯:《知识考古学》
马尔库塞:《单向度的人》
海德格尔:《人诗意地栖居》
柯林伍德:《历史的观念》
维特根斯坦:《逻辑哲学论》
曼海姆:《意识形态与乌托邦》
叔本华:《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
福山:《历史的终结》
鲁宾孙:《新史学》
苏珊·朗格:《情感与形式》
柯林伍德:《艺术原理》
吉登斯:《现代性的后果》
……
或许有你要的

㈣ 袁子仪有多少作品

袁子仪有多少作品


袁子仪(1861~1930),生於上海,毕业於普陀大学,号笔封斋,笔名:春宵,袁子仪是中国近代改仿孙文学史上的重要文学家,是早期近代文学的代表者。他的作品有《笔记》、《漠南集》、《洒梅集》、《凤鼓集》、《珍珠词》、《虚波集》、《送别词》、《百万词》、《酒谷笔记》等。

袁子仪是一位博学多闻的文化名人。容氏大字典称他,“文思敏捷,又有品行,知识渊博,可以担任教师,又能言辞清丽,是一位伟大的现代文学家”。袁子仪的诗歌,大多体现出浪漫主义的审美情趣,清新雅致,细腻贴切,充满自然气息,遒劲含蓄,给读者留下深切的印象。

袁子仪的诗歌有《玉人何处》、《春夜》、《无题》、《金山夜雪》、《静夜思》、《江畔独步寻花》、《浣大如溪沙》、《柳梢青》、《蝶恋花》等。其中《玉人何处》,以及《浣溪沙》等词,尽现袁子仪浪漫主义的审美情意,形成了一种心灵的共鸣,唤起了读者的强烈的美感和感受,凝聚了古代文学艺术的气质。

袁子仪还有一些散文作品,如:《春天放,《草堂随笔》、《梅花山房记》、《今朝行》、《记事札记》、《夜思笔谈》等,这些作品,很好地表现了袁子仪的精神世界,他的孤独与憔悴、他的坚忍与勤奋,让人着迷。

最后,袁子仪还有许多教学著作,如《文学核链入门》、《发现文学》、《文学复习》、《文学赏识》等,他的这些著作,表达的不仅仅是文学的理论,更是他对文学的热爱、对人文精神的追求,在现代乃至未来,袁子仪的作品都将激励着爱好文学的人。

总之,袁子仪具有无数的作品,其中最令人喜爱的,无疑是他的诗歌和散文,其中蕴含着无穷的美感,令人赏心悦目,可以说,袁子仪是一位非常优秀的诗人,完成前所未有的挑战,他是中国近代文学史上不可磨灭的金矿。

㈤ 浅析文学阅读的教育作用论文

浅析文学阅读的教育作用论文

在日常学习和工作中,大家都写过论文吧,论文的类型很多,包括学年论文、毕业论文、学位论文、科技论文、成果论文等。那么,怎么去写论文呢?以下是我整理的浅析文学阅读的教育作用论文,欢迎大家分享。

关键词:文学阅读 情感 人格

论文摘要:《普通高中语文课滑慧歼程标准》指出:“通过阅读与鉴赏优秀作品,不断充实精神生活,完善自我人格,提升人生境界,逐步加深对个人与国家、个人与社会、个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和认识,同时规定学生“课外自读文学名著10部以上”。可见,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是新课标的要求,也是实现文学教育目的的重要途信冲径之一。本文即谈谈文学阅读对青少年的教育作用。

文学教育是以文学的各种形态作为具体的媒介手段,通过阅读鉴赏文学作品丰富的价值内涵,直接作用于受教育者情感世界,从而潜移默化地塑造和优化人的心灵结构、塑造完美人性,鼓舞人们创新的一种有组织有目的的定向教育。

人除了追求物质价值的活动外,也有追求精神价值的活动,而阅读文学作品就是实现人的特殊精神价值的活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通过阅读与鉴赏优秀作品,不断充实精神生活,完善自我人格,提升人生境界,逐步加深对个人与国家、个人与社会、个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和认识,同时规定学生“课外自读文学名著10部以上”。可见,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是新课标的要求,也是实现文学教育目的的重要途径之一。下面谈谈文学阅读对青少年的教育作用。

一.对情感的教育

读古今中外优秀的文学作品,最能丰富人的情感世界,提高人的道德修养。原因有二:一是作者从生活中发现美,并以此为基础再现美,创造美,以美来吸引人,感染人。无论是春华秋实、夏雨冬雪,还是晓风残月、惊雷狂飙;无论是飘风流莺、江南水乡,还是悬崖峭壁、边塞长城……凡是人类足迹所到之处,无不可以跃入文学的视野当中。正是将此为素材,作者以其特有的审美能力,为我们展开一个属于人的世界,并且这个世界也仅仅只是为人才存在,这里面有思想、有道德、有文化……二是文学作品所反映的社会生活,都是经过作者情感的浸润,过滤和提炼,它对读者特别是青少年读者有情感导向的作用,使他们爱所当爱,憎所当憎,逐步形成健康高尚的情操。

文学阅读的独特意蕴就在于它不是指向表面的文字,而是指向生命的深层情感,以文字为中介达到对生命的注解,达到情感的交流与沟通。阅读作品,其实就是通过作品来激发、唤醒和强化潜藏在我们内心深处深藏不露的情感。如读“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会感受到“天寒暮岁,风凄木落”,伴随着人对生计艰难的感慨和辛苦挣扎的哀痛。读“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那枯藤老树昏鸦所交织的场景印刻着人的羁旅愁思。读“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在微风轻拂,春酣日照的光景里,让人感受到喜悦愉快的氛围……阅读文学作品,还能使读者心灵中平添一份信心与力量,使他“如入云烟中而为其所烘,如近朱墨处而为其所染”,且会留下持久而深刻的印象。如屈原的“上下而求索”、“虽九死犹未悔”的追求精神,就成为有志者的座右铭;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被人们当成节操自励的格言;《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的保尔·柯察金,人们以其为榜样,克服在学习碧帆工作中遇到的种种困难……通过纷繁的生活画面,读者懂得什么是真、善、美,什么是假、恶、丑,哪些是值得肯定与赞美的,哪些是必须反对与批判的……真正体现文学教育的目的是“为了在人与作品之间形成一种情感反应,使人在感知内容的同时也能感知内容情感意蕴,当人要表达情感时,也能使用恰当的表达方式”。

文学阅读能否达到情感教育,要看作品对青少年读者情感(喜怒哀乐爱恶欲)是否调节到共鸣的状态,作者与读者能否心心相印。优秀的文学作品,读者在阅读活动中,为什么会全神贯注,达到物我两忘的境地,体会到一种前所未有的自由感和解放感?这是因为作品对情感起到调节的作用:一是激发与增强肯定性情感,从充满高尚情感的作品中获得情感上的满足,培养高尚情感。如李白的《蜀道难》、范仲淹的《岳阳楼记》、苏轼的《赤壁赋》、高尔基的《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等等。都能荡涤读者的心胸,在美的享受中,逐步提升自身的境界和品格;二是调节否定性情感。“ 在共鸣中使否定性情感得到宣泄,所谓的‘长歌当哭’,就是美的快感冲淡了否定性情感。”如《雷雨》中周朴园与鲁侍萍的对话,就能唤起人的情感态度;《窦娥冤》反面人物的言语“既然有了药且饶了你吧,正是得放手时须放手,得饶人处且饶人”,“人是贱虫,不打不招”等,这是剧本对丑恶的形象的评击的台词,“这样的台词可能间接地激起人们对美的向往,也可能使观众肯定着自己认识丑的审美能力,欣赏着自己发现丑的是非观”,此句解释了否定性情感的内涵;三是不同作品形态可以调节情感的强弱。优美的作品往往可以使心灵坦然、缓和、宁适,如嵇康的“目送归鸿,手挥五弦”的超然洒脱;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恬淡自如;曹操的“东临碣石,以观沧海”的壮阔胸怀……使人生的真谛尽在不言中。同是某一事物,因人们的主观认识各自不同,情感态度也有一定的差别,如有关“月”的诗句“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花月正春分”、“依旧竹声新月似当年”、“漏暗斜月迟迟”……除了人的视觉感受外,还有时间条件、环境条件、心理条件诸多因素的限制性,作品对人的情感变化(强弱)也起着一定的调节作用。

总之,优秀的文学作品通过对人的内在情感的直接感动,调动起人的各种心理能力并使之和谐运动,从而潜移默化地实现对人的塑造,以不断提升人的精神世界,因此具有陶冶人、塑造人的功能。对青少年而言,文学阅读对其情感的教育,是让他们的心灵穿越由种种文学技巧铺垫出的幽雅小径,找到情感的共鸣,最终达到对自身的了悟。

二.对人格精神的教育

文学教育与人格教育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如古希腊的史诗教育和中国先秦的诗教,都可看作是一种以文学为手段的'人格教育。文学作品的人文精神,需要广大的青少年通过文学阅读,达到丰富人生阅历,陶冶性情,提高道德品质为目的,使学习生活等方面符合时代发展的要求,形成高尚的有积极意义的人格精神。

怎样使生活更富有情趣,人格更完善呢?

1.广泛阅读文学作品,提高生活质量。这里说的生活质量不仅仅指物质上需求满足,还指精神上获得愉悦、满足。一个人无论身处顺境与逆境,能够保持积极乐观的态度,说明他极具韧性,毫不脆弱;能够寻找到一条适合自己身心发展的生活道路,说明他善于调节自己,克服精神困惑,生活不会迷茫。文学作品许许多多的典型形象,需要读者广泛阅读,扩大视野,丰富自身的情感世界和精神世界,以达到文化品位和生活品位的提高。无数的青少年正是阅读了苏轼的《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之后,懂得刚毅的不颓丧的笑迎苦难的形象背后,是词人卓越的才能和渊博学识的真实写照,是智者的境界和超越,他鼓舞了读者去战胜生活中的消极情绪和畏惧情绪,使生活更富有情趣,质量更高,人的精神更有活力。

2.思考发掘作品丰富的内蕴,激发对理想追求的热情。“阅读文学作品时努力做到知人论世,通过查阅有关资料,了解与作品相关的作家经历、时代背景、创作动机以及作品的社会影响等,加深对作品的理解”,“注意作品内涵的多义性”。读者要积极地富有创意地解读文学作品,可以通过各种形式活动,如写读书报告、读书札记、评论鉴赏文章、朗诵表演、作品讨论会等,以便理解作品丰富的内蕴,发掘作品中深层的意义,使之在生活中,乃至人生道路产生巨大的影响,并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激发起对理想追求的热情,坚定地朝着自己的目标前行,走向成功,这是一。二是文学阅读对理想的教育不是为了灌输某种理想,而是为了培养对理想的追求。阅读需要投入全部的情感,而情感活动对于人的精神具有强大的感染力量,它可以使人获得的信念变得空前得坚定,使其对于信念的追求变得无比热烈。正因如此,文学作品常会左右青少年的人生价值观,常会使生活道路发生变化。在以往的岁月里,无数的青少年正是阅读了《青春之歌》、《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等作品之后,才坚定了自己的人生信念,且催生无数的自强不息的接班人,他们自觉地积极地投身到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中,使人生绽放绚丽的光芒,文学作品起到了对人的理想的教育作用。

3.促进人格的完善需要作家和作品精神的熏陶。王国维在《人间词话》的《文学小言》一章说道:“三代以下之诗人,无过于屈子、渊明、子美、子瞻者。此四子苟无文学之天才,其人格亦自足千古。故无高尚伟大之人格,而有高尚伟大之文学者,始未之有也”。阅读文学作品,尤其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可以受到作家和作品精神的感染和熏陶,培养浩然正气和爱国主义情操。如读《硕鼠》,可以感受到的是古代劳动人民对统治阶级强烈的不满与勇敢的斗争精神;读《兵车行》,可以感受到诗人忧心社稷、体恤百姓的高尚情操……且利于提高青少年坚强不屈、坚毅不拔、积极进取、勇于突破、认真执着……的品质,促进其人格的完善。作家正是通过自己的题材、形象,展现了他对生活的评价,对真理的追求,展现着他的爱与恨。一个作家的思想越高尚、感情越纯粹、境界越开阔,对生活的理解越是正确、深刻,读者从中获得的精神力量就更多,思想也会越高尚。可见,好的文学作品总能陶冶读者的性情,激励和鼓舞人们为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而奋斗,这就是文学的人格精神教育作用。

4.守护精神家园需要文学阅读。阅读活动根本上是基于人类要求完整而全面的表现自己内在本质力量的独特生命需要,以追求完满自足的人生为最高目的的一种自由的超越性活动。因而文学教育之所以不同于其他教育的独特意义就在于,它不仅为人构筑起一个意味隽永的精神家园,使人在现实中被压抑的各种愿望(或精神)得以自由抒发和表达,更重要的是它能使人由此而深刻体悟做人的价值、尊严和崇高的使命。其意义表现在三方面:一是读者的生命得到了陶冶和洗礼,提升和拓展,仿佛有一种新的生命在他的灵魂中诞生,他变得丰富和充实,比以往更热爱生命,更自觉、更强烈地要求创造自己生命的价值;二是读者仿佛被赋予了一双更加敏锐和深邃的目光,正是这种目光,不仅引导他穿过重重功利的网络,去重新诗意地理解世界和人生,而且引导他越过种种现实的屏障,去直接关照理想和未来;三是对个人的发展注入源动力,是读者的“精神食粮”,他如“灯火”,“催人向上”。同时对社会的精神文明建设也大有裨益。

王国维曾说过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网络,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三种境界之说强调文学境界和人格精神境界的统一。所以,在某种意义上说,阅读所带来的精神境界也是中华民族的最高境界。

综上所述,文学阅读在塑造人的感性生命,提升人的精神世界,培育人健全而完整的心灵和人格方面,有着其它任何一种教育方式都不能替代的独特作用。深入研究文学阅读,有着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参考文献:

[1]《文学阅读》.河北张家口教育学院宣化分校中文系 武步海文.

[2]《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4月第一版.

[3]《美学概论》.王朝闻主编:人民出版社,1981年6月第一版.

[4]《审美谈》.王朝闻著:人民出版社,1984年11月第一版.

;

㈥ 大型军事集体穿越小说或带军事基地穿越小说

1、穿越之铁血抗战

内容简介:穿越有可能是电闪雷鸣,有可能是离奇事件,当然也有可能在不经意间,突然发现自己已经穿越了。穿越回到过去能做些什么呢?牛气冲天改朝换代?或许,先解决好生存问题才是第一位的吧。尤其是在山河破碎,风雨飘摇的年代。家国、命运、离合、悲欢、壮志和英雄,同样的穿越,不一样的故事。看看兄弟几人和一个美女的穿越,会是怎么样的人生。

2、新中华抗战风云录内容简介:一段难以忘却的记忆,一段悲壮的历史凯歌,一群满腔热血的现代军人,回到那战火纷飞的抗战年代,去完成中华民族伟大而光荣的抗日使命,把您带入一段新的抗战岁月里!

3、中华新史

内容简介:一次秘密的任务,一艘货轮、一艘潜艇、一群年轻人,走入了20世纪初的历史之中他们会怎么做呢?做富翁?泡美女?这些都很容易。他们没有忘记自己是中国人,他们选择了一条充满了荆棘和坎坷的民族振兴之路完全符合你的要求。



4、怒海穿越之征服1934

内容简介: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强大阵容的穿越。巡航中国·南·海的重·庆号航母编队穿越了,带着曾·母岛、谭·门岛以及2万军民华丽地出现在1934年的中国南海。有核弹、有航天基地、有军工和工业工厂,有数百各界专家,有天上的卫星。

5、中华新史

内容简介:铁血网和起点都有连载,07年5月21日后就没有回继续更新,最后更新到答第三章第70节,小说是一艘094核潜艇+一首运输援助非洲物质的货轮穿越后占领菲律宾,前期巩固地盘联美剿日,后期更多的介入国内事物。

热点内容
都市之史上最强帝师小说 发布:2025-07-21 16:47:12 浏览:640
言情小说豆豆作家列表 发布:2025-07-21 16:45:00 浏览:338
契科夫短篇小说精选中嫁妆简介 发布:2025-07-21 16:35:33 浏览:676
一个人挺闷的言情小说 发布:2025-07-21 16:23:00 浏览:91
伦理全本短篇小说完结 发布:2025-07-21 16:20:38 浏览:939
冥界神仙的言情小说 发布:2025-07-21 16:20:31 浏览:956
欧亨利短篇小说读后感800 发布:2025-07-21 16:09:44 浏览:711
小说主角高城总裁 发布:2025-07-21 15:56:45 浏览:952
重生成龙的小说洪荒 发布:2025-07-21 15:43:20 浏览:945
穿越豪门娱乐后宫言情小说 发布:2025-07-21 15:41:49 浏览:8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