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灯笼免费阅读答案
⑴ 《小说灯笼日本经典文学大系6111》epub下载在线阅读全文,求百度网盘云资源
《小说灯笼日本经典文学大系6111》(太宰治/张大春)电子书网盘下载免费在线阅读:
链接:https://pan..com/s/14zy9uo7uQvC40PmEMDGjow
书名:小说灯笼日本经典文学大系6111
豆瓣评分:8.2
作者:太宰治/张大春
出版社:花田文化
副标题:日本经典文学大系•11
译者:石榴红文字工作坊/张大春(导读)
出版年:1995
页数:266
内容简介:
本书收录了太宰治的十六篇短篇小说,这些作品一反太宰治充满颓废、内疚与自我否定的刻板印象,呈现出宛如灯笼般的明亮与温暖。[1]
本书共分为四辑:
辑一「喧哗」:生活安乐时,作绝望之诗;失意受挫时,写生之欢愉。
辑二「幻灭」:我不太喜欢听别人的恋爱故事,因为恋爱故事里,一定有所粉饰。
辑三「独白」:其他生物绝对不会有“秘密”,那是只有人类才可能拥有的东西。
辑四「人间」:我的善良是,毫不斟酌地让对方看到我的全貌。[1]
在太宰治的故事里,没有坏人,只有软弱的人。但软弱并非罪恶,因为软弱更能体会点点温情。太宰治总在内心痛苦、身感疲惫时,反而拼命制造愉快的气氛。太宰治本人,即是哀伤的喜剧。众人以为他极度自私,事实上,他总顾虑着他人的感受。或许他认为只要带给周遭温柔,自己也能温暖起来吧。
作者简介:
太宰治(1909—1948)本名津岛修治,出生于青森县北津轻郡金木町的知名仕绅之家。其父虽为贵族院议员,但太宰治却从未享受到来自财富或权势的种种好处。他一生立志文学,曾参加左翼运动,又酗酒、殉情,终其一生处于希望与悔恨的矛盾之中。在短暂的三十九年生命中,他创作了五十余部作品,包括《人间失格》《斜阳》等。曾五次自杀,最后一次是在一九四八年,和仰慕他的女读者在东京三鹰玉川上水投河自尽,结束其人生苦旅。
译者简介:
陈系美:台湾文化大学中文系文艺创作组毕业,日本筑波大学地域研究所硕士,曾任空中大学日文讲师、华视特约译播,现为专职译者。译有《爱无比荒凉》等作品。
⑵ 现代文阅读《灯笼》陈忠实参考答案
参考答案:
1、描写了三个片段:(1)父亲对待求做灯笼的人家一视同仁、有求必应。(1分)(2)父亲制作每一盏灯笼都一丝不苟。(1分)(3)父亲将自家的灯笼送给了栓柱,却不求任何回报。(1分)
2、内容上主要介绍了灯笼的名称、制作材料及其寓意,使文章带有浓郁的民俗色彩;(2分)结构上承上启下,承上文父亲制作的灯笼,为下文写拴柱来求灯笼等情节作了铺垫。(2分)
3、 (1)侧面描写;(1分)表现父亲手艺高超、富有创造力。(1分)(2)神态和语言;(2分)表现父亲为自己能给相邻带来欢乐而无比欣慰的心情。(1分)
4、“灯笼”是全文叙事线索;(1分)“灯笼”也是父亲这一形象的象征,(1分)作者着力描写灯笼,突出了父亲把自己也做成了一盏灯笼,(1分)表达出作者对父亲的崇敬、赞美之情(2分)。(意思对即可)
5、略。(能围绕做人要善良、有爱心、要乐于助人;给人灯笼在照亮别人的同时也能照亮自己;给别人带来快乐的同时,也能赢得别人的敬爱和回馈,正所谓赠人玫瑰,手有余香等均可。)(5分)
⑶ 《灯笼》一文中有几种表达方式,举例说明
1、从描写方法及作用入手,赏析人物形象。通过分析小说对人物的外貌、动作、语言、心理等正面描写或侧面描写,概括出人物的形象(性格)特征。如上述小说《灯笼》中,作者对村支书刘治泰抢在书记焦发祥前发言的语言描写,来刻画他见风使舵、大耍滑头的性格特点。
2、从小说的故事情节入手,把握人物性格。概括故事情节分析人物性格特征,要注意:①全面、恰当、实事求是;②注意人物性格的复杂性、多重性,多角度进行分析;③分清主次,把握人物的主要性格特征;④把握人物性格的发展变化。
3、从人物之间的关系入手,分析人物性格。如上述小说中作者通过写田成山与村支书刘治泰之间的矛盾,来表现刘治泰仗势欺人的性格特点。
写作特色:
(1)多方面选材,突出中心。
作者围绕灯笼,从不同方面叙述了灯笼的重要意义,如有文化上的:在纱灯上描红,爱的是那份雅致;对宫灯的想象,体验的是深长的历史况味。有情感上的:挑着灯笼,接回祖父,长幼情笃;上下灯学,悉心照顾,母子情深;跟着龙灯跑了半夜,伴着小灯笼入梦,绽放着飞扬的青春……小小灯笼承载着厚重的文化内涵, 寄寓着作者赤诚的情感。
(2)以散文笔法行文,自由随意。
作者顺着自己的思绪写来,往昔经历、乡情民俗、诗词典故,自然人文,意绪纷繁。结尾处,情绪陡然一扬,引述历史上保家卫国的名将,进而表达自己的报国志愿。由个人情感升华为家国情怀,情感也转而悲壮激越。
⑷ 《小说灯笼》pdf下载在线阅读全文,求百度网盘云资源
《小说灯笼》网络网盘pdf最新全集下载:
链接: https://pan..com/s/12ULR1i-_F3E9Sf5g6xpcLA
简介:作家太宰治写的短篇小说的合集,包含了16篇作品,包括了作者的生活,感情,笑话等等一系列温情又阳光的东西,给读者带去温暖。
⑸ 《灯笼》 朱成玉的阅读短文答案
父亲做灯笼的手艺远近闻名,但父亲从不以此为业,靠它来赚钱。许多人为父亲遗憾,嫌他浪费了这一身手艺。父亲却总是憨厚地笑着说:当玩了,闲着也是闲着。逢年过节,很多人家都来求父亲做灯笼。自然不会白求,家境殷实些的,会给些闲钱。所以童年里,我们过年总会吃到很多好吃的,也有新衣服穿,放的鞭炮也多,和别人家的孩子比,我们要算是幸福的了。家境贫寒的穷人,会拿些粮食来求灯笼,他们宁可从嘴里省出来几升粮食,也要做个大红灯笼,图个喜气。他们心中,有一个思想根深蒂固,他们把灯笼当成一种寄托,当成了好日子的火种。父亲一视同仁,不会因为穷人还是富人,一律应允,害得自己整个腊月都闲不下来,忙得昏天黑地。但望着一家家大红灯笼高高挂,父亲就会一边抽着烟袋,一边很满足地笑,把眼睛眯成了一条连小咬儿都钻不进去的缝。父亲的灯笼完全是用竹子制成,而且用以编织的竹篾十分精细。这种呈椭圆形的灯笼被称为长命灯,也叫火葫芦或火蛋灯。灯笼通体由竹子制成,故有富贵驱邪之说。竹子四季常青,在民间寓意长命富贵。依我们这里的民俗,逢年节点亮竹制灯笼不仅增加年气,还可保一辈子不受穷。另有虔诚的人说,如果哪家媳妇婚后没有身孕,娘家妈便会在除夕夜偷偷将灯笼点亮悬挂在女儿寝房外。按照此法尝试,来年肯定能抱上孙子。还有的人说,点上灯笼,可以使家里人都健健康康的,没病没灾。各种各样的说法,不一而足,但中心只有一个,都是些善良而美好的愿望。点灯笼还有讲究,正月过完,一般要将灯笼燃尽。迷信的老人说把灯笼留到来年会对子孙不利,不过父亲不舍得将它烧掉,正月后,将灯笼芯掏空,再用布将两端缝合,就给了我当蝈蝈笼子。做灯笼是个细致活儿,需经过片竹、削竹、编织、定型、上纸、写字、上油等繁锁的过程,每个过程都需要严谨的操作,只有在灯笼腰身糊裱上一圈红色皱纹纸的时候,灯笼才有了灵魂,细密的纹路衬上红色,一份喜气便骤然附到灯笼身上,挥之不去。父亲认真对待每一个灯笼,从不糊弄别人,一丝不苟地编制着手中的灯笼,他虔诚地认为,每个灯笼都是有灵魂的,只有认认真真地编制,每尺每寸都一丝不苟地完成,让每根竹条都规规矩矩,恰到好处地排好队,站好岗,灵魂才能在灯笼的身体里呆得安稳。那些灯笼做好后,父亲的手上便落满疮疤,那都是让锋利的竹条划伤的。邻居拴柱来求灯笼,拿来了半袋米。他挠着头,不好意思地对父亲说,因为领阿爸去治病,过年才回来,没赶上定做灯笼。只想来碰碰运气,看父亲有没有多做出一个来。我们知道,拴柱家境贫寒,而且家里的老人病了很久,花了很多钱医治,吃了很多的药也不见效。“我只想把灯笼高高地挂起来,没准那样阿爸的病很快就会好了。”拴柱充满期待地说,仿佛这灯笼真的成了救命良方。父亲刚开始犹豫了一下,但听到拴柱这样说,便斩钉截铁地说道:“有,正好多一个。”父亲从里屋拿出了一个又红又大的灯笼递给拴柱,“把这个拿回家挂上吧,希望它能灵验,让你阿爸的病早日好起来。”拴柱一个劲地道谢。父亲还撵出家门,硬是把那半袋米原封不动地塞给了拴柱。父亲心软,看不得别人的苦。“你们家条件不好,这个就拿回去吧,这可是你们过年要吃的白米饭啊。那个灯笼算我送给你们的。”拴柱被父亲感动着,堂堂一个五尺汉子,在父亲面前直抹眼泪。那是所有灯笼中做得最好的灯笼,那是我们留着自己挂的灯笼。可是父亲却白白将它送人了。我在心里和父亲赌气,嫌他把自己家的灯笼送给了别人。父亲却说,如果拴柱那个虔诚的愿望可以成真,那么我选这个最好的给他,自然就会更灵验一些。那一年,我们家虽然没有挂起灯笼,但左邻右舍高高挂起的灯笼,那些被赋予了灵魂的灯笼,仿佛格外的惦记着制造它们的人,争着要把光亮照过来似的,把我家的院子照得透亮。人们不约而同地仰起了头,看着那光闪闪的被赋予了生命的喜气的家伙,用对生活最大的热爱将一年的快乐都渲染在灯笼上,仿佛看到了光灿灿的丰收的年景,看到了衣食无忧的将来,看到了一个个即将成真的美好愿望……父亲微微有些喝醉,看着那些在风中飘荡的红红的灯笼,不无骄傲地说,总算没有瞎了这身手艺。现在我才懂得,父亲在编制那些灯笼的时候,把自己也做成了一盏灯笼,用善良做芯儿,用爱心当罩,这盏灯笼高挂在我的心里,一生都不会熄灭。 1.文章叙述了三件事,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问:
(1)父亲给人家做灯笼,一视同仁,有求必应。
(2)父亲一丝不苟地制作每一盏灯笼。
(3) 父亲将自家的灯笼送给了拴柱。
2.说说文中的父亲是个什么样的人
答:文中的父亲善良憨厚,富有爱心,手艺高超,严谨细致,不图钱财。
3.欣赏句子:(1)细密的纹路衬上红色,一份喜气便骤然付到身上,辉之不去.
(2)微醉的父亲看着那些在风中飘荡的到红灯笼,满脸荡漾着笑意:“总算没有瞎了这身手艺”
(1)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以及“骤然附到”“挥之不去”等词语,写出了灯笼有了灵魂,充满喜气的特点,赞美了父亲的劳动成果。
(2)“微醉”“荡漾着笑意”的神态描写以及语言描写,(或:以大红灯笼的喜气映衬父亲的喜悦)写出了父亲无比欣慰的心情,表现了父亲的善良。
⑹ 《灯笼》的阅读答案,朱成玉
1.选文围绕父亲与灯笼主要叙述了三件事,请用简洁的语言加以描述
答:(1) 父亲给人家做灯笼,一视同仁,有求必应。
2)父亲一丝不苟地制作每一盏灯笼。
(3) 父亲将自家的灯笼送给了拴柱。(意思对即可)
2.简要的说说选文中的父亲是一个怎样的人
答:文中的父亲善良憨厚,富有爱心,手艺高超,严谨细致,不图钱财。(意思对即可)
3.结合语境。对下面的俩个句子作简要赏析
(1)细密的纹路~~~~挥之不去
答: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以及“骤然附到”“挥之不去”等词语,写出了灯笼有了灵魂,充满喜气的特点,赞美了父亲的劳动成果。
(2)微醉的父亲~~~~这身手艺
答:“微醉”“荡漾着笑意”的神态描写以及语言描写,(或:以大红灯笼的喜气映衬父亲的喜悦)写出了父亲无比欣慰的心情,表现了父亲的善良。(意思对即可)
4.选文着力描写父亲制作的灯笼,请简要分析灯笼在选文中有哪些作用
答: “灯笼”是全文叙事线索;“灯笼”也是父亲这一形象的象征,作者着力描写灯笼,突出了父亲把自己也做成了一盏灯笼,表达出作者对父亲的崇敬、赞美之情。(意思对即可)
⑺ 《小说灯笼》epub下载在线阅读,求百度网盘云资源
《小说灯笼》(太宰治)电子书网盘下载免费在线阅读
资源链接:
链接:https://pan..com/s/1AmMM8BREhOiwhoIMxepsWg
书名:小说灯笼
作者:太宰治
译者:陈系美
豆瓣评分:8.1
出版社:四川文艺出版社
出版年份:2017-6
页数:296
内容简介:
●○太宰治“人生三部曲” (《小丑之花》《小说灯笼》《津轻》)
幽默浪漫小说集,
带你重新认识太宰治
“明天的烦恼明天再烦。我只想开心、努力、温柔待人地过完今天。”——太宰治
●○全新译文,
精装珍藏版,
潘通色文艺刷边
●○著名作家 张大春 导读推荐
太宰治生涯罕见的浪漫之作,
囊括不为读者所知的每一面
~~~~~~~~~~~~~~~~~~~~
《小说灯笼》一书收录的文章写于1940至1944年间,那时太宰治才刚步入他一生唯一一次正式的婚姻。
婚姻的幸福把他从殉情失败的深渊中救出,将他带入了温暖与光明之中。作为对这救赎的报答,太宰治立誓努力写作、不再颓废、为创造美好世界贡献力量,于是便有了这本《小说灯笼》。
《小说灯笼》收录了太宰治的十六篇短篇小说,太宰治写家庭,写恋爱,写笑话,写生活。他写了几乎所有可以让读者感到温暖与快乐的东西,唯独避免写早已看惯的生死。这些作品一反太宰治充满颓废、内疚与自我否定的刻板印象,呈现出宛如灯笼般的明亮与温暖。
本书共分为四辑:
辑一「喧哗」:生活安乐时,作绝望之诗;失意受挫时,写生之欢愉。
辑二「幻灭」:我不太喜欢听别人的恋爱故事,因为恋爱故事里,一定有所粉饰。
辑三「独白」:其他生物绝对不会有“秘密”,那是只有人类才可能拥有的东西。
辑四「人间」:我的善良是,毫不斟酌地让对方看到我的全貌。
在太宰治的故事里,没有坏人,只有软弱的人。但软弱并非罪恶,因为软弱更能体会点点温情。太宰治总在内心痛苦、身感疲惫时,反而拼命制造愉快的气氛。其实太宰治的人生就是一场哀伤的喜剧,他自幼便察言观色,喜欢逗人发笑。即便在人生最为困苦的时刻,他仍不忘顾虑他人的感受。也正因此,他才更原意在自己幸福时散发出更多的能量,为身处动荡社会的寒风中的人民,带去一盏温暖的灯笼。
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
太宰治(1909—1948)本名津岛修治,出生于青森县北津轻郡金木町的知名仕绅之家。其父虽为贵族院议员,但太宰治却从未享受到来自财富或权势的种种好处。他一生立志文学,曾参加左翼运动,又酗酒、殉情,终其一生处于希望与悔恨的矛盾之中。在短暂的三十九年生命中,他创作了五十余部作品,包括《人间失格》《斜阳》等。曾五次自杀,最后一次是在一九四八年,和仰慕他的女读者在东京三鹰玉川上水投河自尽,结束其人生苦旅。
译者简介:
陈系美:台湾文化大学中文系文艺创作组毕业,日本筑波大学地域研究所硕士,曾任空中大学日文讲师、华视特约译播,现为专职译者。译有《爱无比荒凉》等作品。
⑻ 大红灯笼阅读理解及答案
大红灯笼阅读理解及答案如下:
大红灯笼高高“挂”
文/张然肖岳
新中国60周年国庆庆典中,天安门广场两侧升起了60只可抗4级风的高科技大红灯笼,在星空下熠熠生辉。
承担庆典广场红宫灯制作的是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五院508所。不同于传统灯笼,508所研制的红宫灯外表似灯笼,实际上是内充氦气的“大气球”。在广场空间没有附着物的情况下,这些不用挂的灯笼依靠拉绳角度实现平衡,最终稳定地悬浮于空中。
固定宫灯所用的拉绳是由特种纺织品制成的, 一般 用于降落伞的伞带、伞绳。它的单根强度在1吨以上,而且耐割、耐热,重量还轻。固定灯笼的5个点处的拉绳都(A)________上了重200公斤的镇铁。
释放时将灯笼中间垂直的绳索(B)________在专用工具上,手摇升空。其他斜拉绳索绷直,最终实现红灯笼静静浮空的效果。整个现场的释放工作由508所工作人员和200多名武警协助进行。每一个灯笼从充气到升空用时1小时左右。
(选自2009年9月20日《京华时报》,有改动)
1.标题中的“挂”为什么要加上引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天安门广场升起的这60只灯笼有哪些特别之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解析:
1.因为广场空间没有附着物,这些灯笼不用挂,而是依靠拉绳角度实现平衡,最终稳定地悬浮于空中的。
2.①稳重,可抗4级风;②实际上是内充氦气的“大气球”;③依靠拉绳角度实现平衡...
⑼ 《小说灯笼》epub下载在线阅读全文,求百度网盘云资源
《小说灯笼》(太宰治)电子书网盘下载免费在线阅读
链接: https://pan..com/s/1eyrSitytoAxiUU4cjYoMXQ
书名:小说灯笼
作者:太宰治
译者:陈系美
豆瓣评分:8.1
出版社:四川文艺出版社
出版年份:2017-6
页数:296
内容简介:
《小说灯笼》一书收录的文章写于1940至1944年间,那时太宰治才刚步入他一生唯一一次正式的婚姻。
婚姻的幸福把他从殉情失败的深渊中救出,将他带入了温暖与光明之中。作为对这救赎的报答,太宰治立誓努力写作、不再颓废、为创造美好世界贡献力量,于是便有了这本《小说灯笼》。
《小说灯笼》收录了太宰治的十六篇短篇小说,太宰治写家庭,写恋爱,写笑话,写生活。他写了几乎所有可以让读者感到温暖与快乐的东西,唯独避免写早已看惯的生死。这些作品一反太宰治充满颓废、内疚与自我否定的刻板印象,呈现出宛如灯笼般的明亮与温暖。
作者简介:
太宰治(1909—1948)本名津岛修治,出生于青森县北津轻郡金木町的知名仕绅之家。其父虽为贵族院议员,但太宰治却从未享受到来自财富或权势的种种好处。他一生立志文学,曾参加左翼运动,又酗酒、殉情,终其一生处于希望与悔恨的矛盾之中。在短暂的三十九年生命中,他创作了五十余部作品,包括《人间失格》《斜阳》等。曾五次自杀,最后一次是在一九四八年,和仰慕他的女读者在东京三鹰玉川上水投河自尽,结束其人生苦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