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小说免费 » 忽必烈大帝小说下册免费阅读

忽必烈大帝小说下册免费阅读

发布时间: 2022-10-25 01:24:41

A. 忽必烈的精神

忽必烈可以说是豪迈,勇敢,不失大帝风范,足智多谋,有治国之方,聪明。

B. 中国通史每集主要内容

  • 中华道路

  • 中华先祖

  • 农业起源

  • 文明起源

  • 邦国时代

  • 夏王朝觅踪

  • 殷商兴亡

  • 商代文明

  • 武王克商

  • 周公摄政

  • 周王室的衰落

  • 春秋争霸

  • 孔子

  • 列国变法

  • 战国七雄

  • 诸子百家

  • 秦国崛起

  • 秦始皇统一中国

  • 楚汉战争

  • 郡国并行

  • 文景之治

  • 汉武帝

  • 两汉经学

  • 昭宣政治

  • 王莽改制

  • 光武中兴

  • 丝绸之路

  • 清议与党锢

  • 黄巾起义

  • 三国鼎立

  • 诸葛亮治蜀

  • 西晋统一

  • 魏晋风度

  • 门阀统治

  • 梁武帝治国

  • 孝文帝改革

  • 北周武帝

  • 陈朝兴亡

  • 魏晋佛教

  • 再造统一

  • 炀帝功过

  • 贞观之治

  • 武则天

  • 开元盛世

  • 安史之乱

  • 中晚唐的困局

  • 世界都会长安

  • 吐蕃兴衰

  • 敦煌

  • 唐朝的对外关系

  • 唐代宗教

  • 五代十国

  • 宋太祖

  • 澶渊之盟

  • 与士大夫共治天下

  • 王安石变法

  • 靖康之难

  • 宋金和战

  • 偏安东南

  • 东京梦华

  • 宋代新儒学

  • 宋代文化

  • 契丹兴起

  • 西辽建国

  • 完颜阿骨打

  • 金朝兴亡

  • 辽金文化

  • 西夏兴亡

  • 蒙古兴起

  • 忽必烈大帝

  • 两都巡幸

  • 大元帝师八思巴

  • 海上丝绸之路

  • 马可波罗与中国

  • 元顺帝

  • 明太祖朱元璋

  • 永乐迁都

  • 郑和下西洋

  • 内阁制度

  • 土木堡之变

  • 王阳明心学

  • 海疆与互市

  • 张居正改革

  • 耶稣会士来华

  • 江南市镇

  • 白银资本

  • 崇祯帝

  • 入主中原

  • 王朝的稳固

  • 收复台湾

  • 统一大业

  • 军机处

  • 摊丁入亩

  • 文治与文字狱

  • 被动的自强

  • 鸦片战争

  • 太平天国

  • 甲午战争

  • 99.维新与革命

    100.帝制的终结

C. 忽必烈是谁

孛儿只斤·忽必烈(Хубилай хаан,1215年—1294年),蒙古族,元朝的创建者。是监国托雷第四子,元宪宗蒙哥弟。蒙古尊号“薛禅汗”,他青年时代,便“思大有为于天下”。孛儿只斤·忽必烈建立了幅员辽阔的统一多民族国家元朝。他在位期间,建立行省制,加强中央集权,使得社会经济逐渐恢复和发展。他也曾多次派兵侵略邻国,但多遭失败。同其祖父成吉思汗一样,忽必烈是蒙古民族光辉历史的缔造者,是蒙古族卓越的政治家、军事家。在位35年,1294年正月,在大都病逝,谥号圣德神功文武皇帝,庙号世祖。

D. 中国通史忽必烈大帝观后感100字

《中国通史》以丰富的视听手段再现自中华文明起源到1911年时期的浩瀚历史图景,较全面地讲述中国古代历史发生、发展过程,揭示历史发展趋势及规律。
孛儿只斤·忽必烈(1215年-1294年),蒙古族,政治家、军事家。监国托雷第四子,元宪宗蒙哥弟。大蒙古国的末代可汗同时也是元朝的开国皇帝。蒙古尊号“薛禅汗”。

E. 关于忽必烈的野史

中国元朝的创建者。
元世祖。拖雷正妻唆鲁禾贴尼的第二子。忽必烈为藩王时,便热心于学习汉文化。1251年,长兄蒙哥即大汗位,忽必烈以皇弟之亲,受任总理漠南汉地军国庶事,南驻爪忽都之地。他先后任汉人儒士整饬邢州吏治,立经略司于汴梁,整顿河南军政,并屯田唐、邓,收到积极效果。1253年,受京兆(今陕西西安)封地,忽必烈又在这里任诸儒臣兴立屯田,兴复吏治,恢复农业,建立学校,进一步取得北方汉族地主阶级对他的拥护,为元王朝的建立提供了社会基础。同年,忽必烈受命与大将兀良合台远征云南,灭大理国。1258年蒙哥兴师伐南宋,授命忽必烈代总东路军。1259年9 月,忽必烈率师抵淮河,蒙哥在合州前线病逝的消息传来,忽必烈仍挥军自阳逻堡渡长江,围鄂州(今湖北武汉),并以军接应从云南北上的兀良合台军。这时,得悉留守漠北的幼弟阿里不哥擅自征兵图谋汗位,忽必烈立即采纳汉人郝经的献计,与宋约和,轻骑北返燕京。
1260年3月,忽必烈在部分诸王的推戴下,即汗位于开平,建元中统。在中央设中书省,以王文统任平章政事,在各地分设10路宣抚司,任汉人儒士为使。同年五月,阿里不哥也在部分留居漠北的诸王拥戴下,称大汗于和林。忽必烈以汉地丰富的人力、物力为依托,出兵击败阿里不哥。在与阿里不哥鏖战的同时,中统三年(1262)春,益都行省李璮乘机叛乱,被忽必烈迅速镇压。李璮的叛乱引起忽必烈对汉人的猜忌,于是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如废除汉人诸侯的世袭制度,削弱这些家族的军权,在地方上实行军民分治等等 ,一方面以加强中央集权,另一方面则可严密对汉人的防范 。此外,又在各级政权中引用色目人分掌事权,使与汉人官僚相互牵制。中统五年八月,忽必烈又改元为至元。经过从中统元年到至元初年的增改损益,新王朝的各种制度大体上确立下来。至元八年(1271),取《易经》“大哉乾元”之义,建国号为大元。次年,确定以大都为首都。中央集权政治的重新确立,恢复了正常的统治秩序,对人民的赋役剥削限制在一定的数额之内,并采取了一些有利于农业和手工业生产的措施,如立司农司、垦荒屯田、兴修水利、限制抑良为奴等。但是,这个政权也保留了大量的蒙古落后旧制。这些制度在元代始终保留下来,严重地束缚了生产力的发展,使元代的社会矛盾愈益激化。同时,忽必烈又积极着手消灭南宋的战争,至元十一年,命伯颜大举伐宋。十三年,下临安 ,十六年最后消灭了流亡在崖山的南宋残余势力,完成了全国的大统一。元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少数民族统治全国的王朝,它初步奠定了中国疆域的规模。
全国统一后,忽必烈的保守、嗜利和黩武等消极因素都有了发展。他重用回回人阿合马。阿合马从中统初便主管中央财政,多方搜刮,权势日重。后阿合马独擅朝政。十九年,大都发生了王著、高和尚刺杀阿合马事件。此后,忽必烈又先后任卢世荣、桑哥专理财政,都以失败而告终。同期,忽必烈接连派遣军队远征日本、安南、占城、缅甸与爪哇,都遭到失败。但抗击海都、笃哇等西北诸王的侵扰和平服东北诸王乃颜叛乱,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至元三十一年,忽必烈卒。

F. 世界历史上有谁称得上大帝的

世界历史上有谁称得上大帝的
1.盖乌斯·尤利乌斯·恺撒即恺撒大帝,罗马共和国末期杰出的军事统帅、政治家。
恺撒出身贵族,历任财务官、祭司长、大法官、执政官、监察官、独裁官等职。
前60年与庞培、克拉苏秘密结成前三头同盟,随后出任高卢总督,花了八年时间征服了高卢全境(大约是现在的法国),著有《高卢战记》,还袭击了日耳曼和不列颠。
前49年,他率军占领罗马,打败庞培,集大权于一身,实行独裁统治。
制定了《儒略历》。
前44年,恺撒遭以布鲁图所领导的元老院成员暗杀身亡。
恺撒身后,其甥孙及养子屋大维击败安东尼开创罗马帝国并成为第一位帝国皇帝。
2.查理大帝,法兰克王国加洛林王朝国王,查理曼帝国创建者。
查理曼是法兰克王国加洛林王朝建立者矮子丕平之子,在他执政的46年间(768一814年),力精图治,使法兰克王国达于鼎盛。
查理曼768年继位后,为了取得在民众中影响日增的教会支持,他首先与教皇结盟,强化了统治力量。
同时,多年对外推行扩张政策,先后发动过50多次战争,重要的战役和取得的成果有:774年征服伦巴德王国,772—804年多次进攻萨克森人,使其皈依基督教并夺取易北河流域广大土地,787和801年两次出兵西班牙,夺得尼布罗河以北土地,建立西班牙边区,787年占领巴伐利亚,796年征服多瑙河中游的潘诺尼亚。
9世纪时,查理曼帝国的版图东起易北河,西至大西洋沿岸,北濒北海,南临地中海,占有西欧大陆的绝大部分土地,几乎相当于古代西罗马帝国版图。
800年圣诞节,教皇利奥三世在罗马圣彼得大教堂为查理加冕并涂圣油,称查理曼即查理大帝,亦即“伟大的罗马人的皇帝”。
此举意义重大,这意味着查理已不再单纯是征服者日耳曼蛮族国家的国王而是日耳曼一罗马人的皇帝,并且是上帝认定的罗马皇帝的合法继承人;查理曼的使命已不再单纯是管理日耳曼国家而是管理包括宗教事务在内的整个西欧基督教世界。
因此,查理曼帝国的国际地位空前提高,远隔重洋的苏格兰和东方的非基督教国家阿拔斯王朝都和查理曼帝国建立了邦交关系,甚至东罗马帝国也承认查理曼的皇帝地位。
查理称帝后,极力强化中央集权统治。
为了加强对庞大国家的有效统治,查理任用贵族和主教进行统治,同时,继续推行采邑分封制度。
帝国境内的所有官员和主教(包括修道院长),一般都要从皇帝那里领受采邑即封土,成为皇帝的封臣,同时,作为接受采邑的条件,他们都要向皇帝宣誓效忠。
帝国的中央政权除由皇帝亲信组成的枢密会议外,还有贵族大会,每年召开一至二次贵族大会,讨论中央重大决策。
为了管理地主,中央经常派遣巡按使监督地方。
地方设若干伯爵区,皇帝任命伯爵或主教进行统治,伯爵拥有行政、司法、税收和军事等大权。
形成以国王为首的伯爵、主教等教俗大封建主,再下是中小封建主,构成一系列的封建等级制度,为后来西欧封建社会所承袭。
后来,这些伯爵和主教逐渐成为地方割据势力。
查理曼帝国生产组织基本形式是封建庄园。
国王及其臣下,教俗封建贵族都有许多庄园分布全国各地。
庄园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生产单位,一切生产主要为领主及其服役人等提供生活资料,其次也为生产者提供有限的生产与生活资料。
在庄园里从事农业和手工业生产者大都是农奴或依附农民。
庄园的土地一般分为两部分:最好的土地为领主的自营地,另一部分是农民的份地。
领主自营地由服役的农民耕作,每周通常服役2~3天,最多4天,收获全部归领主所有。
服役农民除为领主无偿耕作外,还要负担砍柴、筑路、修宅、运输等各种杂役。
此外,农民还必须向领主交纳各种实物和名目繁多的其他费用。
教会的什一税也是农民的沉重负担。
由于教俗封建主的残酷剥削,农民的处境极为困苦,因此经常爆发农民起义。
查理曼是一位很有作为的君主,他不仅文治武功显赫,而且也注意发展文化教育事业。
他兴办学校,聘请知名学者讲学。
搜集和抄写古代拉丁文和希腊文的手稿,抄写的文字是用所谓加洛林小草书体,这是一种清秀优美的拉丁字母,后来稍加修改一直使用至今。
修道院设立图书馆,收藏教父作品以及古希腊罗马作家的作品。
查理曼还邀请欧洲最好的建筑师、雕刻家和画家,为帝国修建修道院和教堂。
查理曼的文化教育政策对于恢复古典文明和提高日耳曼人的文化水准,作出了积极的贡献,他在位这一时期的文化成就被后世誉为“加洛林文艺复兴”。
世俗政权与教会的结合是查理曼政权的重要特征。
加强与教会的结盟,是查理曼成功的重要原因之一。
查理曼以教会保护人的姿态,极力维护和提高罗马教会的权益。
他每征服一地都强化基督教势力,如征服萨克森人后强迫他们皈依基督教。
不仅重用主教、修道院长,分封他们土地,让他们参与国家政要,还极力维护罗马教皇的统治地位。
795年教皇立奥三世以阴谋手段登上教皇宝座,遭到罗马一些大贵族的反对。
立奥派使者赴法兰克王国向查理曼求救,并把彼得大殿的钥匙和罗马城的旗帜呈献查理,以示臣服与忠诚,得到查理的支持,从而保住了地位。
799年4月,立奥三世又被罗马贵族废黜,只身逃离罗马。
800年,查理曼把立奥三世救出,并亲自送回罗马,扶其复位。
因此这一年圣诞节,感恩图报的立奥三世为查理加冕,授予他“伟大的罗马人皇帝”称号。
自此,法兰克王国遂成为查理曼帝国。
查理曼的统治为欧洲新兴的封建制度的创立和发展文化教育事业做出了重大贡献,对后来的西欧封建社会产生了巨大影响。
但是由于当时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帝国内部缺乏经济文化联系,基础很不牢固;所以,虽然查理曼实行采邑分封的愿意是为了加强集权统治,其结果却导致封建割据。
因此,查理曼死后不久,帝国分裂。
843年,查理的三个孙子签订《凡尔登条约》,瓜分了帝国,在此基础上形成德意志,法兰西和意大利三个国家的雏形。
3.彼得大帝,于1672年6月9日生于莫斯科,1725年2月8日去世。
他是沙皇阿列克谢·米哈伊洛维奇和他的第二个妻子维塔利娅·纳利什基娜的独生子。
彼得不到4岁父亲就去世了。
因为米哈伊洛维奇的第一妻子还为他生了13个孩子,所以就王位的继承人问题展开了一场漫长的殊死斗争。
有一次他为了保全性命不得不逃亡。
姐姐索菲娅·阿列克谢耶夫娜做了几年摄政王,直到1689年退位。
彼得地位才真正稳固。
彼得仪表非凡,高大魁梧205cm,也是世界最高的皇帝。
精力充沛,潇洒欢快。
但是他时常发脾气,饮酒过度时就大发雷霆。
彼得除了政治和军事才能外,还对射击、印刷、航海、造船等做过研究。
他是一位杰出的帝王,与中国的康熙帝同时。
【康熙生于1654年卒年:1722年,比彼得大18岁】彼得结过两次婚。
他17岁时与欧多克亚结婚,他俩只在一起生活了一周的时间。
他26岁时把她送进了一所修道院。
1712年他与她离婚并同另一位女子结婚。
他第二个妻子叶卡捷琳娜是一位出身寒微的立陶宛女子(在大北方战争中被俄国俘虏才到了俄国)。
彼得与他的原配夫人有一个儿子叫阿历克谢,终日不学无术,但是父子俩的关系也相当恶化,他曾出逃外国。
1718年阿历克谢因反对彼得和通敌被捕入狱,遭受严刑拷打,终于死在狱中。
彼得大帝精力充沛,热心俄罗斯国家的福祉,也为俄罗斯的发展付出一生。
于1725年初在圣彼得堡死去,终年52岁(康熙69岁)。
他的继位人是他的女儿叶卡捷琳娜一世。
4.以上三个是公认的,其大帝称号也取代其名字或尊号,以下是历史记载的一些中国历史上一般没有被尊为大帝的,以下称是代年来才有尊称,除了三国时期的孙吴政权的孙权也称大帝外。
仅供参考:
祖龙大帝,即秦始皇赵政
汉高大帝,汉太祖高皇帝刘邦
汉文大帝,汉太宗文皇帝刘恒
汉武大帝,即汉世宗刘彻
汉宣大帝,汉中宗孝宣皇帝刘询
光武大帝,即汉世祖刘秀
魏武大帝,即魏太祖曹操
东吴大帝,即吴太祖孙权
隋文大帝,即隋高祖杨坚
隋炀大帝(最具争议),即隋世祖杨广
贞观大帝,即唐太宗李世民
宋祖大帝,宋太祖赵匡胤
洪武大帝,即明太祖朱元璋
永乐大帝,即明成祖朱棣
宣德大帝,即明宣宗朱瞻基
一、亚洲区
蒙古(包括突厥化的帖木尔帝国,即察合台汗国的后继王朝)
成吉思大帝——蒙古大汗,建立汗国的君主
窝阔台大帝——蒙古大汗,扩张汗国的君主
忽必烈大帝——蒙古大汗/元朝皇帝,建立帝国的君主
帖木尔大帝——帖木尔王朝埃米尔,建立了第二蒙古帝国的突厥化蒙古人(中亚人仍认为其为蒙古帝国,而不是欧洲人认为的突厥化帝国)
满洲
康熙大帝——满洲鼎盛时期的皇帝
乾隆大帝——满洲另一位皇帝
满洲的努尔哈赤、皇太极、顺治、雍正均有人称为大帝
日本
明治大帝——又称睦仁大帝,日本皇国天皇,把日本真正带入帝国行列的君主
印度
阿输迦大帝——孔雀王朝国王阿育王,奠定佛教地位的君主
穆罕默德大帝——图格拉王朝苏丹,德里苏丹国鼎盛时期的君主
巴布尔大帝——莫卧尔王朝皇帝,,或称莫卧儿大帝,建立王朝的君主
阿克巴大帝——莫卧尔王朝皇帝,鼎盛时期的君主
暹罗
兰甘亨大帝——素可泰王朝国王,创造了泰文字的君主
纳梨萱大帝——大城王朝(阿瑜陀耶王朝)国王,抵御了缅甸的入侵,鼎盛时期的君主
达信大帝——吞武里王朝国王郑信,或称吞武里大帝,建立王朝的君主
拉玛大帝——曼谷王朝(却克里王朝)国王拉玛一世,建立王朝的君主
马古大帝——曼谷王朝(却克里王朝)国王拉玛四世,改革的君主
朱拉隆功大帝——曼谷王朝(却克里王朝)国王拉玛五世,在殖民者的入侵下仍保证主权独立的君主
普密蓬大帝——曼谷王朝(却克里王朝)国王拉玛九世,现任国王,1987年被民间尊为大帝
波斯
居鲁士大帝——阿契美尼德王朝国王居鲁士二世,建立王朝的君主
大流士大帝——阿契美尼德王朝国王大流士一世,鼎盛时期的君主
薛西斯大帝——阿契美尼德王朝国王薛西斯一世,出征希腊的失败者,但在伊朗历史中是抵抗希腊入侵的英雄
霍斯鲁大帝——萨珊王朝国王库思老一世,使王朝走向封建社会的君主
阿拔斯大帝——萨菲王朝国王阿拔斯一世,鼎盛时期的君主
巴比伦

汉谟拉比大帝——巴比伦第一王朝(汉谟拉比王朝)国王,成就同名法典的君主
塞琉西
安条克大帝——塞琉西国王安条克三世,鼎盛时期的君主
亚美尼亚

提格兰大帝——大亚美尼亚王国阿尔塔克西王朝国王提格兰二世,夺取又丢失塞琉古的君主
阿拉伯
欧麦尔大帝——四大哈里发时期哈里发,扩张的君主
萨拉丁大帝——阿尤布王朝苏丹,打败十字军的君主
土尔其
苏莱曼大帝——奥斯曼王朝苏丹苏莱曼一世,鼎盛时期的君主
本都
米特拉达梯大帝——本都国王米特拉达梯六世,控制了希腊与罗马PK的君主
阿曼
赛义德大帝——赛义德王朝(马斯喀特苏丹国)赛义德·本·苏尔坦,小国混出来的大帝
二、欧洲区
罗马
庞培大帝——罗马共和国执政,一个没有机会掌控大局的失败者
凯撒大帝——罗马共和国终身执政,一个没有称帝的君主
奥古斯都大帝——儒略·克劳狄王朝皇帝屋大维,建立西方第一相真正帝国的君主
图拉真大帝——安敦尼王朝皇帝,扩张的君主
君士坦丁大帝——君士坦丁王朝皇帝君士坦丁一世,恢复帝国荣光的君主
狄奥多西大帝——狄奥多西王朝皇帝狄奥多西一世,帝国后一个统一的君主,他的两个儿子彻底把帝国分裂成两个
拜占庭
查士丁尼大帝——查士丁尼王朝皇帝查士丁尼一世,一个几乎恢复罗马帝国旧域的君主

罗马·凯撒大帝
巴齐尔大帝——马其顿王朝皇帝巴齐尔一世,东罗马帝国鼎盛时期的君主
神圣罗马帝国(包括开创者的查理曼帝国)
查理大帝——加洛林王朝皇帝,在西欧又建立了一个帝国的君主
奥托大帝——萨克森王朝皇帝,夺回百余年来诸侯争夺的皇冠,恢复帝国的君主
巴巴罗萨大帝——霍亨施陶芬王朝皇帝腓特烈一世,一个希望恢复帝国荣光的失败者
法兰西
于格大帝——卡佩王朝共治国王于格二世,一个莫名其妙的大帝,估计是翻译出了问题,因为共治时死亡,一般不算入国王之列
亨利大帝——波旁王朝国王亨利四世,王朝建立者,建立法国复兴基础的君主
路易大帝——法兰西国王路易十四,被称为“太阳王”,拥有庞大殖民地的君主
拿破仑大帝——法兰西皇帝拿破仑一世,几乎统一欧洲的君主
普鲁士
腓特烈大帝——霍亨索伦王朝国王弗里德里希二世,奠定普鲁士强大基础的君主
威廉大帝——霍亨索伦王朝皇帝,建立第二帝国的君主
西班牙
阿方索大帝——莱昂国王阿方索三世,扩张的君主
桑乔大帝——纳瓦拉国王、卡斯蒂利亚国王、阿拉贡伯爵,初次统一西班牙的君主,获“西班牙之王”称号
费尔南德大帝——莱昂-卡斯蒂利亚国王费尔南德一世,早期鼎盛时期的君主,曾自称皇帝
英国
阿尔弗雷德大帝——威克塞斯国王,打败了维京人,保卫了人民的君主
威廉大帝——英格兰国王威廉一世,号称“征服者”,夺取了英格兰王位的诺曼君主
葡萄牙
若昂大帝——阿维什王朝国王若昂一世,王朝开创者,开辟了大航海的君主
俄罗斯
伊凡大帝——留里克王朝大公/沙皇伊凡四世,第一个称沙皇的俄国君主,俄国强大的开始
彼得大帝——罗曼诺夫王朝沙皇/皇帝彼得一世,正式建立俄罗斯帝国的君主
叶卡捷琳娜大帝——罗曼诺夫王朝女皇叶卡捷琳娜二世,扩张的君主
保加利亚
西蒙大帝——第一保加利亚王国沙皇西蒙一世,被拜占庭承认为皇帝的君主
匈族
阿提拉大帝——匈族汗,被称为“上帝之鞭”,是欧洲进入黑暗时代的策动人
维京
克努特大帝——一个兼任英格兰、丹麦、挪威三国的国王,其统治区被称尊为“北海帝国”,维京人最后的庞大君合国
哥特
狄奥多里克大帝——东哥特王国国王、西哥特王国摄政,创建王国的君主
希腊(含马其顿)
亚历山大大帝——马其顿国王,后世尊为帝国,开创广袤的领地的君主
瑞典
古斯塔夫大帝——瓦萨王朝国王古斯塔夫二世,向中欧进军的君主
匈牙利
贝拉大帝——阿尔帕德王朝国王贝拉四世,被蒙古蹂躏后复国的君主
拉约什大帝——安茹王朝国王拉约什一世、波兰安茹王朝国王路德维克一世,扩张的君主
波兰
波列斯瓦夫大帝——皮雅斯特王朝大公/国王波列斯瓦夫一世,被教皇加冕为国王的君主
卡西米尔大帝——皮雅斯特王朝国王卡西米尔三世,又一个凭着不算什么的功劳混入大帝行列的
立陶宛
维陶塔斯大帝——立陶宛公国大公,接受基督教的君主
教皇国(大教皇相当于其他国家的大帝)
大利奥——大教皇利奥一世,让阿提拉退出罗马的教宗
大格里高利——大教皇格里高利一世,教皇国的真正建立者
大尼各老——大教皇尼各老一世,使加洛林王朝退出罗马的教皇
大约翰·保罗——大教皇约翰·保罗二世,刚挂没几年的前任教皇,大概是因为马屁而而获得大的称号
三、非洲区
埃及
拉美西斯大帝——十九王朝法老拉美西斯二世,一个自吹自擂而成功混成大帝的人物
迦太基
汉诺大帝——航海士,在摩洛哥建立殖民点的航海士
汉尼拔大帝——将军,远征罗马,被西方尊为战略之父的将领
桑海
阿里大帝——索尼王朝索尼,桑海帝国奠基者的君主
阿斯基亚大帝——阿斯基亚王朝阿斯基亚,扩张的君主
四、美洲和大洋州
玛雅
巴加尔大帝——帕伦克城邦酋长巴加尔二世,鼎盛时期的君主
夏威夷
卡美哈梅哈大帝——卡美哈梅哈王朝(卡米哈尔哈王朝)国王卡美哈梅哈一世,创建王国的君主

G. 中国古代四大皇帝

秦始皇嬴政,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战略家、改革家,首位完成华夏大一统的铁腕政治人物。汉武帝刘彻,西汉第七位皇帝,杰出的政治家、战略家、诗人。 七岁时被册立为皇太子,十六岁登基,在位五十四年,在位期间数次大破匈奴、吞并朝鲜、遣使出使西域。独尊儒术,首创年号。唐太宗李世民,唐朝第二位皇帝,年号贞观。唐朝建立初期,封秦王,立下赫赫战功。即帝位后,积极听取群臣的意见,努力学习文治天下,成功转型为中国史上最出名的政治家与明君之一。宋太祖赵匡胤,中国宋王朝的建立者,建隆元年,他以“镇定二州”的名义,谎报契丹联合北汉大举南侵,发动陈桥兵变,建立宋朝,定都河南开封。

H. 急急急!谁知道蒙古族忽必烈大帝小时候的故事越多越好。谢谢啦。

成吉思汗射杀飞鹰
一次成吉思汗在打猎的时候,口渴难耐。正好附近有一洼山泉,他走过去捧起水就喝。
正在他喝得开心的时候,一只老鹰疾飞而至,成吉思汗虚惊一场,山泉泼得满地都是。
喝水被干扰,成吉思汗大怒,抽出腰间的羽箭射杀飞鹰,飞鹰中箭跌落在山顶。
成吉思汗爬上山顶,发现飞鹰已经被羽箭穿胸而毙,而死鹰陈尸的山泉水源旁,有条被鹰啄死的大毒蛇。
成吉思汗在庆幸的同时,深深的懊悔:我为何要射杀这只飞鹰!
忽必烈雨刷羊肉的故事
古代一些帝王与火锅有一定情结,元世祖忽必烈喜欢吃火锅, 有一年冬天,部队突然要开拔,而他饥肠辘辘,定要吃羊肉,聪明的厨师情急之中将羊肉切成薄片,放入开水锅中烫之,并加调料、葱花等物,忽必烈食后赞不绝口。后来,他做了皇帝仍不忘此菜,并赐名为“涮羊肉”

I. 有谁知道百度的忽必烈大帝

这不就是楼主嘛。远在天边,近在眼前~~~~~~~~~~~~

热点内容
相亲的总裁小说短篇的 发布:2025-08-27 14:11:00 浏览:898
好看的言情架空小说 发布:2025-08-27 14:10:44 浏览:216
悬疑言情推理小说排行榜完结 发布:2025-08-27 14:09:48 浏览:949
重生古代女主小说 发布:2025-08-27 14:00:47 浏览:358
女总裁小说甜文 发布:2025-08-27 14:00:33 浏览:750
一个有心脏病的人的都市小说 发布:2025-08-27 13:55:59 浏览:856
即将要拍成电视剧的言情小说 发布:2025-08-27 13:52:08 浏览:543
小说中经典的语段 发布:2025-08-27 13:50:18 浏览:299
优秀短篇英语小说推荐 发布:2025-08-27 13:42:03 浏览:923
校园爽辣短篇小说目录 发布:2025-08-27 13:38:19 浏览:6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