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喜的心林清玄免费小说
⑴ 林清玄的作品
打开心内的窗
浴着光辉的母亲 与父亲的夜谈 分到最宝贵的妈妈
海上的消息 不孝的孩子 台北闹饥荒
故乡的水土 与太阳赛跑 西瓜偎大边
爱杀 灭绝 假乞丐
山谷的起点 苦瓜变甜 胎神吹冷气
破裤子 危险与感谢 发誓
跌倒 黄金鼠 沉水香
活珍珠 大和小 美丽的心
瓠仔也好,菜瓜也好 下满的围棋 放暑假
戏与梦 走钢索与空中飞人 万物的心
澈如水晶 老太太唱情歌 南蛮黄釉
梦打破了 变色茉莉 玉石收藏家
感谢困难 蝴蝶的种子 不南飞的大雁
鲑鱼归鱼 孔雀的笑 海狮的项圈
吉祥鸟 吸引金龟子 采花蜂
放生的麻雀 圆通寺与冰淇淋 第三面佛
眼前的时光 真理 麻雀的心
笑春风 前世与今生 一只鸟又飞走了
忙碌与悠闲 参观佛堂 存在的理由
差一百米 不一定是天堂 放下
生命的意义 老鼠也有父母 真诚相待
纯善的心 吝啬的人 重新生长的花草
更恒久的价值 两个汤圆 沟坪与草花庄
宁愿作傻瓜 来就轮到我了 乐受的心
命中犯小人 九月很好 幸福
牛车轮 土地的报答 白鸳鸶家园
开心是最好的补药 翠玉白菜 有春
弹珠番茄 百香千香 含羞的心
牵牛 冰签 一个爸爸和一个妈妈
在同一家银行老去的人 激情的蔷薇 花与树的完美
宝蓝的花 喜悦的香 满山菅芒花
凋零之美 空心看世界 玫瑰与刺
百合 琼麻开花 百年含笑
平常的水果 小红西瓜 太麻里枇杷
金煌芒果 砖隙的番茄树 玫瑰奇迹
海滨椰子 土生芭乐 植物的地盘
太极图 学插花 天堂之花
盘桓 生命的馅 小钢珠店
微波炉 午夜顶好 开市不赚
电磁炉 房租总会到期 不流汗的运动
车倒一车柠檬 万花筒专卖店 买馒头
有生命力的所在 千两黄金的福报 下下签
海边的白蝴蝶 飞蛾与蝙蝠 老板打瞌睡
就在这一刻 大佛的鼻孔 五种秘方
为现在,做点什么 陶器与纸屑 静心与抽烟
狐狸和兔子 风铃 眠床下的番薯
太子龙与中国强 胃散 光阴似箭到日月如梭
挑水肥的人 永铭于心
鸳鸯炉
有情生 晴窗一扇 箩筐
鸳鸯香炉 冰糖芋泥 葫芦瓢子
秘密的地方 至死靡他 青山元不动
随风吹笛 秋声一片 夜观流星
香鱼的故乡 琴手蟹 木鱼馄饨
放生鸟 松子茶 雪梨的滋味
野姜花 菊花羹与桂花露 耕云·望云·排云
一千支银针 马蹄兰的告别 卖茶老妇
大雪的故乡 洒在边疆的阳光 如来的种子
归彼大荒 断爱近涅拿 雪中芭蕉
冢中琵琶 感甄赋 漩涡五石散
青铜时代 记梦记 沉香三盏
肉骨茶 白玉盅 象牙球
金色的胡姬 小千世界 黄昏的撒玲娜
边城之夜 凤凰飞 送给伊娃的礼物
投给燃烧的感情 第凡内印象 莺歌山之冬
凤凰的翅膀 震荡教徒 时间之旅
花燃柳卧 真正的桂冠 用岁月在莲上写诗
黑暗的剪影 阳光照在我们身上 一探静中消息
走向光明的所在
菠萝蜜 金刚糖 透早的枣子园
鸡肉丝菇 长途跋涉的肉羹 活的钻石
水中的蓝天 咸也好,淡也好 有风格的小偷
早觉 知了 大佛的避雷针
生活中美好的鱼 在飞机的航道 在夜景的航道
在天地的航道 粗海盐 路上的情书
快乐地活在当天 鞋匠与总统 教堂与坟墓
紧张的心,比鬼厉害 心里的宝玉 眼睛最值钱
黄昏的沙堡 无心才能心安 敏感的妖怪
内外皆柔软 国卫的钻石戒指 爸爸的鸽子
心里的天鹅 鸵鸟的智慧 被结扎的猫
鳄鱼思乡 五颜六色的老鼠 咬舌自尽的狗
金丝雀与果蝇 灰鸽七四八 小猴子种豆子
花的生命 铁路便当 山道上的小虫
给小狗听的经
⑵ 林清玄的作品。
作品有散文集《莲花开落》、 《冷月钟笛》、《温一壶月光下的酒》、《鸳鸯香炉》、《金色印象》、《白雪少年》《桃花心木》等。他的处女作是《睡吧小小的人》,他的散文集一年中重印超过20次。
《身心安顿》、《烦恼平息》在台湾创下150版的热卖记录,《打开心灵的门窗》一书创下高达5亿元台币的热卖记录。
作品全集
和时间赛跑
煮雪
人生若只如初相见
浴着光辉的母亲
与父亲的夜谈
分到最宝贵的妈妈
海上的消息
不孝的孩子
台北闹饥荒
故乡的水土
与太阳赛跑
西瓜偎大边
爱杀
灭绝
假乞丐
山谷的起点
苦瓜变甜
胎神吹冷气
破裤子
危险与感谢
发誓
跌倒
黄金鼠
沉水香
活珍珠
大和小
美丽的心
瓠仔也好,菜瓜也好
下满的围棋
放暑假
戏与梦
走钢索与空中飞人
万物的心
澈如水晶
老太太唱情歌
南蛮黄釉
梦打破了
变色茉莉
玉石收藏家
感谢困难
蝴蝶的种子
不南飞的大雁
鲑鱼归鱼
孔雀的笑
海狮的项圈
吉祥鸟
吸引金龟子
采花蜂
放生的麻雀
圆通寺与冰淇淋
第三面佛
眼前的时光
真理
麻雀的心
笑春风
前世与今生
一只鸟又飞走了
忙碌与悠闲
参观佛堂
存在的理由
差一百米
不一定是天堂
放下
生命的意义
老鼠也有父母
真诚相待
纯善的心
吝啬的人
重新生长的花草
更恒久的价值
两个汤圆
沟坪与草花庄
宁愿作傻瓜
来就轮到我了
乐受的心
命中犯小人
九月很好
幸福
牛车轮
土地的报答
白鸳鸶家园
开心是最好的补药
翠玉白菜
有春
弹珠番茄
百香千香
含羞的心
牵牛
冰签
一个爸爸和一个妈妈
在同一家银行老去的人
激情的蔷薇
花与树的完美
宝蓝的花
喜悦的香
满山菅芒花
凋零之美
空心看世界
玫瑰与刺
百合
琼麻开花
百年含笑
平常的水果
小红西瓜
太麻里枇杷
金煌芒果
砖隙的番茄树
玫瑰奇迹
海滨椰子
土生芭乐
植物的地盘
太极图
学插花
天堂之花
盘桓
生命的馅
小钢珠店
微波炉
午夜顶好
开市不赚
电磁炉
房租总会到期
不流汗的运动
车倒一车柠檬
万花筒专卖店
买馒头
有生命力的所在
千两黄金的福报
下下签
海边的白蝴蝶
飞蛾与蝙蝠
老板打瞌睡
就在这一刻
大佛的鼻孔
五种秘方
为现在,做点什么
陶器与纸屑
静心与抽烟
狐狸和兔子
风铃
眠床下的番薯
太子龙与中国强
胃散
光阴似箭到日月如梭
挑水肥的人
永铭于心
鸳鸯炉
有情生
晴窗一扇
箩筐
鸳鸯香炉 冰糖芋泥 葫芦瓢子
秘密的地方 至死靡他 青山元不动
随风吹笛 秋声一片 夜观流星
香鱼的故乡 琴手蟹 木鱼馄饨
放生鸟 松子茶 雪梨的滋味
野姜花 菊花羹与桂花露 耕云·望云·排云
一千支银针 马蹄兰的告别 卖茶老妇
大雪的故乡 洒在边疆的阳光 如来的种子
归彼大荒 断爱近涅拿 雪中芭蕉
冢中琵琶 感甄赋 漩涡五石散
青铜时代 记梦记 沉香三盏
肉骨茶 白玉 盅 象牙球
金色的胡姬 小千世界 黄昏的撒玲娜
边城之夜 凤凰飞 送给伊娃的礼物
投给燃烧的感情 第凡内印象 莺歌山之冬
凤凰的翅膀 震荡教徒 时间之旅
花燃柳卧 真正的桂冠 用岁月在莲上写诗
黑暗的剪影 阳光照在我们身上 一探静中消息
走向光明的所在
菠萝蜜 金刚糖 透早的枣子园
鸡肉丝菇 长途跋涉的肉羹 活的钻石
水中的蓝天 咸也好,淡也好 有风格的小偷
早觉 知了 大佛的避雷针
生活中美好的鱼 在飞机的航道 在夜景的航道
在天地的航道 粗海盐 路上的情书
快乐地活在当天 鞋匠与总统 教堂与坟墓
紧张的心,比鬼厉害 心里的宝玉 眼睛最值钱
黄昏的沙堡 无心才能心安 敏感的妖怪
内外皆柔软 国卫的钻石戒指 爸爸的鸽子
心里的天鹅 鸵鸟的智慧 被结扎的猫
鳄鱼思乡 五颜六色的老鼠 咬舌自尽的狗
金丝雀与果蝇 灰鸽七四八 小猴子种豆子
花的生命 铁路便当 山道上的小虫
给小狗听的经 百合花开
⑶ 林清玄的小说有哪些
林清玄的作品有:
《林清玄说禅》,《清欢》,《欢喜心过生活》,《以爱为灯》,《心的菩提》,《玄想》,《林泉》,《呀!弘一》,《情的菩提》,《在云上》。
⑷ 读林清玄,过欢喜生活
情如夫妻,也常有不和,常生烦躁;有钱如范冰冰,贪心不足惹官司,成众夫所指;事业如刘强东,如日中天,也被人设计,跌入深坑。生活不如意者是常态,如意幸福是偶然。
如何让幸福成为必然,唯有修炼,修得内心莲花开放,则心灵安祥,人生美满。我读过很多心灵修炼的书,或空洞或深奥,总不得要领。近日读林清玄的散文,让我得清欢,得喜悦。林清玄的散文以空灵、质朴的文字,展现生活温馨、美好的一面,展现人性的善,人性的美。
今日读《用欢喜心过生活》,跟随林清玄以清净心看世界,以欢喜心过生活,以平常心生情味,以柔软心除挂碍。洗静铅华,尽享人生清欢!
人生第一层次:追求物质、世俗的享受。但这种享受是短暂的,且不能让你消除烦恼。我有切身体会,我最开心的生活是在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每月领几百元工资,物质自足。生活就两件事:上班、休闲。白天上班,傍晚散步,晚上读书看电视,节假日郊游,生活悠闲快乐。而今天我两套房一辆车一家店,光上班工资月入近万,不含生意。却无休止的烦恼与压力。我身边最亲的兄弟年薪百万,多处房产,却很少见他开心笑过,这世界怎么了!物质为什么不能带来内心真正的快乐。
物质满足的是欲望,而欲望的满足是短暂的。文中举了一例。从舌尖到喉管一共十五厘米,所有食物的满足就在这十五厘米,吞下去其实都一样,不管你吃的是值几万元的酒席还是几元的包子,拉出来的颜色气味都是一样的。你有几套房,但你同时只能住一套房。你睡觉安稳踏实跟你的床是几万元还是几百元没多大关系。人为了短暂的满足花太多的时间和精力,实在是不值得的。
人开始追求文明文化,这是人生的第二层次。用文化文明的享受去填补心灵的空虚,填补物质欲望之余的精神享受。
人生有八苦:爱别离、怨憎会、求不得、五阴炽盛、生、老、病、死。没有谁的人生签是永远快乐。如何摆脱苦,寻找真正的幸福快乐,我们必须追求宗教的、灵性的、精神的满足,这就是人生的第三个层次。
人生当“觉悟”,觉是学习来看见,“悟”字是左心右吾,即我的心叫作悟。觉悟就是学习来看见我的心。人生就是向外追求更高的灵性,向内探索自己内在的思维,追求内在的更高的灵性自我。
禅宗的“禅”字,左边示右边单,单纯的心就是禅,你的心单纯了你就有禅,承担的心就是活在当下,活在眼前。
什么是当下?当下是佛经里面最小的时间单位,一个小时有六十分钟,一分钟有六十钞,一秒有六十刹那,一刹那有六十个当下,所以活在当下,就是活在非常小的时间单位里。如果你能活在非常小非常小的时间单位里,你就可以每一刻都活得很饱满、很有力量。
快乐的活在当下,尽心即是完美。第二天的树叶不会在今天落下来,所以只要把当天的树叶扫干净,人生就已经很圆满了。
何为转,“转”字左边车,右边专,转就如专心地开车。用专心开车的态度,把人生中负面情绪转化成正面情绪。不管生活中的事怎样横逆着来,我们都用好的态度去承受他。把人生五毒:“贪、嗔、痴、慢、疑”翻转成“悲、智、行、愿、力”。你就是佛。
一个人想获得快乐,必须有很好的人际关系。我们要跟人合,跟世界合,跟天地合。我们跟这个世界处在一个好的关系以后,每一件事情你都可以看到它的智慧,每一件事情你都可以进入它。
智慧跟知识最大的不同,就是它是自己可以发光的知识。你要自己能够发光,就是你可以在每一个生活细节里面,看到生活的美好、优雅。智慧有四个非常重要的特质:妙观察智、平等性智、成所做智、大圆镜智。我们具备这四种智慧就可以进入天人合一的境界。
愿我们妙察观智,用平等心,成所做,大圆镜。拥有无上的智慧,过欢喜的人生!身心安顿,烦恼平息。
⑸ 林清玄简介
林清玄,著名作家、散文家,笔名秦情、林漓、林大悲、林晚啼、侠安、晴轩、远亭等,1953年出生于台湾省高雄旗山,毕业于中国台湾世界新闻专科学校。他17岁开始发表作品,20岁出版第一本书之后一发不可收,走上了文学之路,30岁前就已经得遍了台湾所有文学大奖,是获得各类文学奖最多的一位。作品有报告文学、文艺评论、剧本等,最有成就的是散文创作,被誉为"当代散文八大家"之一。
林清玄,曾任台湾《中国时报》海外版记者、《工商时报》经济记者、《时报杂志》主编等职。他是台湾作家中最高产的一位,也是获得各类文学奖最多的一位,也被誉为"当代散文八大家"之一。
30岁前得遍了台湾所有文学大奖:国家文艺奖、中山文艺奖、吴三连文艺奖、金鼎奖、时报文学奖、中华文学奖、中央时报文学奖、吴鲁芹散文奖、作协文学奖,曾于台湾获得世界华人文化新传奖、杰出孝子奖、世新大学十大杰出校友奖、成功杂志十大成功人物奖、宝岛十大才子奖……直到他不再参赛为止,被誉为得奖专业户。他连续十年被评为台湾十大畅销书作家,从小学三年级就想成为一名作家的林清玄在17岁时即开始发表作品,到30岁时,他的作品囊括了当时台湾的所有文学大奖。在25年的创作生涯中出版作品逾百部,其中,《身心安顿》《烦恼平息》在台湾创下150版的热卖记录,《打开心灵的门窗》一书创下高达5亿元台币的热卖记录。尤其是80年代后期,每年平均出版两三本以上新书。门类涉及散文、报告文学、文化评论、小说、散文诗等。
32岁遇见佛法,入山修行,深入经藏。
35岁出山,四处参学,写成“身心安顿系列”,成为90年代最畅销的作品。
40岁完成“菩提系列”,畅销数百万册,是当代最具影响力的书之一。同时创作“现代佛典系列”,带动佛教文学,掀起学佛热潮。获颁杰出孝子奖。
作品目录
《林清玄说禅》
《清欢》
《欢喜心过生活》
《以爱为灯》
《心的菩提》
《玄想》
《林泉》
《呀!弘一》
《情的菩提》
《在云上》
《清音五弦》
《马尾》
《林寺》
《菩提十书》精华三部曲:《镜明,千里皆明》《心美,一切皆美》《情深,万象皆深》
⑹ 林清玄——欢喜的心最重要
林清玄的文字,总有一种干净、素雅、温暖、平和的情绪,就像一条溪流缓缓流过心尖,平缓,却又回味悠长。
我特别喜欢这本书封面上的一句话:欢喜的心最重要,有欢喜的心,则春天时能享受花红草绿,冬天时能欣赏冰雪风霜,晴天时爱晴,雨天时爱雨。
这本《晴天爱晴雨天爱雨》共分为四大部分,收录林清玄53篇散文,我最喜欢的还是第一部分:万物有情生。
我没有依靠,我只能靠我自己
在《有情生》这篇散文里,作者提到一种植物:常青藤。我对植物,一向只见其形,不知其名。所以,我并不能准确地说出常青藤到底长的什么样子,是像爬墙虎,还是长的像竹子。
我与老人同时种下常青藤,老人随手插在地上,不见洒水除草,只让它接受阳光和雨露。而我呢,细心地将它养在盆里,每天晨昏依时浇水,同时也在阳台接受阳光和雨露。
两株长在不同地方的常春藤,慢慢地差别越来越大。老人的常春藤愤怒抽芽拔叶,叶子越长越大,而我的,缓缓生长,叶子越长越小。比来比去,总是不及老人的。
老人说:那是因为养在盆里的常春藤没有泥土,根没有地方去,所以长不大。
这让我想到了“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这句话。
当他们来到人间时,都是天上的天使,落入人间后,有的人就像长在了老人门前的常春藤,有的人就像是长在盆里的常春藤。
长在地上的常春藤,没有人细心照料,只有靠着自己顽强的吸收着大地、阳光、露水给予的养分。就像那些留守儿童,他们在很小的时候,就学会了照顾自己,甚至照顾爷爷奶奶,照顾弟弟妹妹,在同龄的孩子,还在父母面前撒娇讨好的时候,他们成为了家里的小顶梁柱。因为他们明白,生活只能靠自己。他们早早学会生活的技能,早早确定未来的目标,能在成年后,接过父母肩上的担子,承担照顾家庭的责任。
而被养在花盆里的常春藤,就像那些温室里长大的孩子,他们是父母的心头肉,拥有着良好的家庭条件,和来自各方的赞美与宠爱,他们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他们从来没有生活的烦恼,也不用承担家庭里的任何责任。最终他们长成秀气的、纤弱的模样。
植物和人一样,它生活的环境决定着它的生命力的顽强程度。
有时候希望,是生活唯一的救赎
有一次,作者经过市场,在路边的水沟里看到一颗木瓜树苗,仅仅依靠着水沟底的一点点烂泥而生活。出于怜悯,生怕这树苗被台风或者大雨连根拔起,冲入河里,流到海上,失去生命。想着家里花园里还有一处空地,阳光和土壤都很理想,便把这颗树苗移栽到了自家花园之上。
没想到两周后,木瓜树苗竟然枯萎了。
作者说:一粒木瓜种子,偶然掉落在市场的水沟边,那是不可预测的因缘。就像是一个人,偶然投生尘世,也是不可测的姻缘。我们或者有不够好的身世,或者有贫穷的童年,或者有艰困的生活,或者陷落于情爱的折磨……像是在水沟烂泥中的木瓜树,但我们只要知道,这世界有美丽的花园,我们的心就会有很坚强很真切的愿望:我是为了抵达那善美的花园而投生此世的。
木瓜树苗之所以枯萎,也许那是因为它几乎毫不费力地,到了所仰望的花园之地,也许它发现,那花园并不如它所想象中的那样,于是失去了希望,没有希望的生命又如何繁盛呢?
这让我想起了美国作家欧·亨利的短篇小说《最后一片叶子》,年轻画家把生的希望寄托在窗外的一片枯黄的叶子上。当叶子经过凛冽的寒风吹拂,依然存留下来的时侯,她重拾了生的希望,顽强地活了下来。只是那时,她并不知道那片给她生的希望的叶子,其实是老画家最后的一副作品。
有时候,一个希望能够挽救一个生命,有时候,一个希望也可以彻底摧毁一个人。
希望,能够让我们无论在什么样的境遇下,都努力的活着。
希望,也能过让我们不断去寻找生命的意义。
但如果有一天,我们终其一生都无法抵达那终极的梦土,我们是不是可以一直保持对蓝天、阳光与繁华的仰望呢?
作者养过一盆“非洲红”,是一盆据说来自非洲的观叶植物,长的像枫叶,叶子又小又圆,作者很喜欢这盆植物,放在窗外的阳台上,每日细心照顾。
搬家的时候,因为植物太多,到了新家一周后,才想起这盆被遗忘在阳台的非洲红,打开木箱后,发现非洲红的叶子已经落光了,盆里的土也都干裂了。
作者不忍心就这样丢弃它,于是把非洲红放在阳光照射的到地方,每日晨昏浇水,一周后,发现竟然抽出了碧玉一样的绿芽。
生活,有的时候,就像这非洲红一样,看似穷途末路,只要有一丝的阳光与雨露,也要奋力拼搏一次。一个小小的非洲红都能破土重生,何况伟大的人类。
希望,对一个人来说确实非常的重要。但是却不是生命持续下去的唯一的理由。
有希望的生活的固然值得欣喜,没有希望,创造希望而得来的生活,才叫经验。
所以,无论在多么绝望的时候,都要相信,生命有破土重生的能力。
热恋像莲子,失恋像莲心
《莲花》这篇散文,我连续看了好几次。每看一次,都有不一样的感受。
我看过很多写爱情的文章,幸福的,不幸的,开心的,不开心的,遗憾的,圆满的。但是这一篇《莲花》让我明白,所有的一切都是命中注定,你想要如莲子一样洁白的爱情,就要承担莲心给你的苦楚。
这让我想起《小王子》里面的一句台词:如果你想要和别人制造羁绊,就要承担流泪的风险……
都说这世上,唯一忘不掉的恋人,便是初恋。
初恋如莲花一样圣洁,像是有着天然的滤镜,无论哪一个角度,哪一个季节去观看,都很美。
《莲花》这篇散文讲的是一对少年的恋人,他们从学生时代开始相爱,以为此生不需要名利,不需要财富,只要拥有一池莲花,便是永久。当命运将他们分开。女孩嫁作他人妇,却依然忘不了,拥有一池莲花的承诺。
那些爱情中给的甜蜜,最终会化作一条条细长的莲心,多年以后,还饮着生命的苦汁。
人人都说,有缺憾的爱情才更美好,才更难忘。可是每个人又都希望遇到完美的爱情。
却不知这世上,哪里有什么完美的爱情。洁白如莲子,却也暗藏苦涩的莲心。
爱情,是一个很奇妙的东西,你不知道它什么时候来,也不知道它什么走。
当它来的,你犹犹豫豫,当它走时,你追悔莫及。
在爱情面前,我们都想拥有紫霞仙子的月光宝盒,我们都想开启时光,回到过去,像至尊宝一样地忏悔:曾经有一份真正的爱情摆在我面前……
⑺ 林清玄《美丽的心》
林清玄《美丽的心》
苦瓜变甜
我很喜欢一则关于苦瓜的故事:
有一群弟子要出去朝圣。
师父拿出一个苦瓜,对弟子们说:“随身带着这个苦瓜,记得把它浸泡在每一条你们经过的圣河,并且把它带进你们所朝拜的圣殿,放在圣桌上供养,并朝拜它。”
弟子朝圣走过许多圣河圣殿,并依照师父的教言去做。
回来以后,他们把苦瓜交给师父,师父叫他们把苦瓜煮熟,当作晚餐。
晚餐的时候,师父吃了一口,然后语重心长地说:“奇怪呀!泡过这么多圣水,进过这么多圣殿,这苦瓜竟然没有变甜。”
弟子听了,好几位立刻开悟了。
这真是一个动人的教化,苦瓜的本质是苦的,不会因圣水圣殿而改变;情爱是苦的,由情爱产生的生命本质也是苦的,这一点即使是修行者也不可能改变,何况是凡夫俗子!我们尝过情感与生命的大苦的人,并不能告诉别人失恋是该欢喜的事,因为它就是那么苦,这一个层次是永不会变的。可是不吃苦瓜的人,永远不会知道苦瓜是苦的。一般人只要有苦的准备,煮熟了这苦瓜,吃它的时候第一口苦,第二三口就不会那么苦了!
对待我们的生命与情爱也是这样的,时时准备受苦,不是期待苦瓜变甜,而是真正认识那苦的滋味,才是有智慧的态度。
西瓜偎大边
我打电话给妈妈,请她趁暑假,带孙子到台北来走走。
妈妈一面诉说台北的环境使她头昏,而且天气又是如此燠热,一出远门就不舒服。然后一面轻描淡写地对我说:“而且,前几天才问到腰,刚刚你大哥才带我去针灸回来哩!”
“闪到腰?是不是又去搬粗重的东西?”我着急地问。
大概是听出我话里的焦虑,妈妈说:“没什么要紧,可能是上次闪到腰的病母还在呀!”
“什么病母?”这是我首次听到的名词,一边问,一边想起一年前,母亲为了拉开铁门,由于铁门门卡住,她太用力,腰就问到了,数月以后才好。
我的妈妈是典型传统的农村妇女,从少女时代就养成勤俭、事必躬亲的习惯,一直到现在,只要她能做的事,绝不假手他人。甚至到现在,她还每天亲手洗衣服,我们也劝不动她,只有在闪到腰那一阵子,她才肯休息。
“病母就是闪到腰以后,时常会记住一个地方曾经闪过,就会记在脑子里,然后就很容易在同一个地方门到,就是病母。”妈妈还告诉我,病母虽是无形的,但“看一个影,生一个子”,就会制造出有形的病痛来,总要很久才会连根拔除,到病母拔除的时候,就是“打断手骨颠倒勇”的时候。
妈妈是很乐观的人,她说:“这一次,我把病母也抓出来治一治。”
台语所说的病母,使我联想到另外一句台语叫作“西瓜偎大边”,一般人都以为这句话的意思是一个人趋炎附势,投靠有权势的一边,其实,这句话原来的意思是,像西瓜这样的水果,身体好的人愈吃愈补,身体虚的人愈吃愈虚。
因此,在农村里,我们如果遇到身体虚的人爱吃西瓜,就会劝他“西瓜偎大边”,“半瞑呷西瓜,会反症”;如果遇到身体好的人担心西瓜太凉,我们也劝他:“西瓜偎大边,像你这么勇,吃西瓜有什么要紧?”
问题不在西瓜上面,问题是在身体,听说西瓜凉冷而导致不敢吃西瓜的人,就是本末倒置了。
在我们台语的母语里,早就知道心的力量很大,因此在遭遇到团境的时候,经常教我们应该回来观照自己的心,而不要去怨恨环境的不顺,例如“昧晓驶船,嫌溪窄”(不会驾船的人通常不会反省自己驾船的技术,反而怨怪溪流太窄)。“家已担肥,不知臭”(挑粪的人,久而不闻其臭)。“是不是,问家己”(事情的是非对错,要先反问自己,再责问别人)。
并且,我们还应该时常放下自己的悲观情绪,克服心灵的盲点,口为环境的现象是与心的现象对应的,例如:
“窜惊窜遇到。”(愈担心的事就愈容易遇见。)
“昧晓剃头,偏遇着胡须的。”(不太会剃头的师傅,往往诲遇到大胡子的客人。)
“屎紧,裤头搁扑死结。”(急着大便的时候,裤头往往打着死结。)
这些语言虽然粗俗,但很有生命力,与禅宗所讲的“心净则国土净”“息心即是息灾”意思是相通的。
在心理学上,有一种系数叫作“乐观系数”或“悲观系数”,这种系数的力量占实际现象的百分之二十。就是说,如果一个人有乐观的心,他比平常会多百分之二十的机率遇到开心的事;反之,如果一个人心情“郁卒”,也会比平常人多百分之二十的机率遇到痛苦的事。这不就是“病母”吗?不就是“西瓜偎大边”吗?我们如果要开开心心过日子,那非得先有一个欢喜的心不可,老祖母不是教过我们“坐乎正,得人疼”吗?
要有欢喜心,一则不要太执著,对自己的习性要常放下,老先觉们时常教我们“无鱼,虾也好”“一兼二顾,摸蛤兼洗裤;有就摸蛤,无就洗裤”“这溪无鱼,别溪钓”。
一个人如果老是放不下,“一脚户定内,一脚户定外”(一脚在门槛里面,一脚在门槛外面);或者“柄惊死,放惊飞”(抓着鸟不放,捏太紧怕它死了,放了又怕飞走),那日子就会很难过,就会“烧瓷的吃缺,织席的困椅”(烧瓷器的人用破的碗,织草席的却睡在椅子上)“裁缝师傅穿破衫,做木的师傅没眠床”。
放不下的人,往往是“好额人,乞食命”。明明是很富有的人,却过着像乞丐一样的生活,使我们想起《佛经》里那个不知道衣服里有宝珠的穷人。
要有欢喜心,二则要常有感恩的心,并常常把福分分给别人。
“相分吃有春,相抢吃无份。”(互相分食,就会有剩余,互相抢食,就会吃不够。)
“人情留一线,日后好相看。”
“大家赚,卡昧贫。”(大家都有赚钱,才不会穷,不要想所有的钱都自己赚。)
“吃人一斤,要还人四两。”
“食果子,拜树头;食米饭,敬锄头。”
在人生的过程中,遇到不如意的事是正常的,但不要使那不如意成为我们生命中的“病母”,而应该成为我们生命中的“酵母”,增长我们的智慧,常养我们的悲心。
不要害怕吃西瓜,因为有欢喜心的人,吃什么都补。
“欢欢喜喜一工,烦烦恼恼嘛一工”,我们这一天何不欢欢喜喜地来过呢?在痛苦爱欲的人生,许多人在寻找快乐的秘方,却很少有人知道会心不远,欢喜的心才是生命真正的快乐之泉。
⑻ 关于林清玄自己的小故事,要故事!
一、林清玄自述:我小时候家里也很清苦,兄弟姐妹共有18个,后来有个大事情发生就是来电了! 爸爸就申请了一个灯泡,不管挂多久都是五块钱,所以18个孩子就围在电灯下24小时不熄灯的读书。
读书很快乐,可以弥补吃不饱带来的遗憾;读书也可以改变家族的命运,我从家里有了灯泡就开始读书,到初中的时候我几乎读遍了名著经典作品。
读书到8岁的时候,我就在想为什么课外书那么好看,我长大后一定要写课外书给别人看,那个时候我就种下了写书的念头,我爸爸问:“12(我在家的排名),你长大干什么?”我说当作家,我住的地方从来没有人知道作家是干什么的。我父亲曾当场给了我一巴掌。
二、林清玄自述:后来我上学了,班里就17个孩子,我去的时候给我留了一个位置,跟我同桌的是一个体型很威猛的高大的女孩子,她用刀子在桌子上刻了一道三八线,我三个月都不敢在桌子上爬睡。
有一天我实在不小心睡着了,结果醒来后发现我的左胳膊袖子被她割掉了,她还说没有割掉我的胳膊已经很不错了。我气得不行就带来一只蜈蚣放在她的抽屉里,没想到她一掌就拍死了,说拿回家去把蜈蚣烫一烫吃起来味道很不错的。
后来为了报复,她睡着之后,我用剪刀剪了她的辫子,等她睡醒大哭,我却在窃笑。后来我就想,人和人之间为什么要有界限呢?我就要打破人与人之间的界限,那这个事情就是写作,英国的莎士比亚就是这样的。
三、林清玄自述:我小时候一直生活在高雄一个偏僻的山村,家中有兄妹近20人,我排行12,少年时代没有吃过一顿饱饭,吃饭是件很“庄严”的事情,因为怕兄弟姐妹们和自己抢饭吃,每次吃饭前都向碗里吐唾沫。
由于家里的孩子实在太多,父亲每周都要开家庭会,目的就是“认自己的孩子”。有一天放学我向父亲打招呼,他说,你是谁,怎么这么面熟?我说我是你孩子,他说:你骗谁啊?回到家一看,发现我坐在家里,父亲吓了一大跳。如果换成现在某些年轻人,是不是已经死了很多回了呢?
那时候家里实在是太穷了,看见有钱人家的孩子喝汽水打嗝觉得那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事情,所以就有机会就一口气喝了1500CC的汽水就等着打嗝,连着打了几十个嗝,长长的享受,每一个打嗝的过程,我觉得人生就是这样美!
不管条件有多么的好或者不好,及时打开幸福的开关很重要。这是清欢的第一个来源,每年陪你美丽的太太转圈圈就是美,和最好的朋友喝茶就是美。
四、林清玄自述:我12岁开始学英语,我们的英语老师都是不懂英语的,有一次学校来了两个外国人,英语老师吓得全部躲在厕所里。英语给我们教today 我们注上“土堆”yestoday注上“也是土堆”,Tomorrow注上“土马路”。
我心里想,今天是土堆昨天也是土堆,明天就是土马路,算了我还是出门去学习吧!14岁生日那天我就给爸爸妈妈说要离开家,爸爸妈妈很高兴六答应了,因为这样就可以少一个人吃饭。
临走前,妈妈给了三样东西:拜祖先的香灰还有闽南的泥土和水。我就离开了家。带上这三样东西,我觉得人与人之间没有界限,心里有广大的世界,人在哪里那里就是家乡就有亲人。
五、林清玄自述:离开家乡的日子很难过的,我就穿了一身衣服出门了,我自己开始赚钱养活自己,我做过各种事情,做过餐厅的二厨,要升大厨了离开了,因为我想当作家;后来在烫衣店打工,老板想把女儿嫁给他,我赶紧逃跑,因为我不想当烫衣店老板,我想当作家。
我就一边做事情一边读书,当作家就要懂得感恩要常常被感动,就是要懂得经常打开内在的幸福开关。这是第一点。
有个孩子就想不通苹果怎么就砸中牛顿了,他就坐在苹果树下想,苹果那么小苹果树那么大,西瓜那么大西瓜藤那么小,榴莲树有六层楼那么高,后来他就想明白了,幸亏西瓜是长在地里的,砸在牛顿头上的也不是榴莲,要不然西瓜和榴莲从树上掉下来砸在头上那该怎么办!
世界上所有的东西都有自己的特点,每个人都不同,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福报,生命都会自己找出路。
六、林清玄自述:我考了三年大学最后一年终于超过分数线0.5分,我爸爸激动地在村里放炮,我们全家都非常的高兴,被我上过的那个大学后来因为被我念过了就变成了非常好的学校,所以,快乐的活在当下非常重要。
当下是佛经的语言,是最小的时间单位,一个刹那是60个当下,一个当下是3600秒,今天把今天的落叶打扫干净就是活在当下,把全部身心放在你喝的这杯茶上,这就是最好的一杯茶。你所拥有的就是最好的,你所正在做的事情就是最美好的当下。
这是第二点,快乐的活在当下。我教给你们一个简单的方法,每次把茶拿起来喝的时候,先念一个句子:好好地喝这杯茶吧,因为这辈子不可能再喝到跟这杯一模一样的茶了。
端起茶杯的时候,你想象那是见爱人时的欢喜之心,放下茶杯的时候,你想象那是离别爱人时的缠绵之心。那样的生活就不会有压力了。
第三个观点是尽心即是完美。有个老人在年轻的时候就发誓,要找到一个最完美的女人娶她为妻。他就开始去旅行,六十年后,在一个隐蔽的城市里,有人看到了这个老人,有些年轻人问他说老先生你在找什么?他说我要找一个最完美的女人结婚。
他们说还没找到吗?他说我找了六十年了。难道这六十年来您都没有找到最完美的女人吗?他说我30岁时曾经找到一个世界上最完美的女人。年轻人问您为什么没有结婚呢?他说因为那女人说她也在寻找这个世界上最完美的男人!
看来追求最完美的境界是不存在的,只要自己尽力就好了,尽力之后可以无恨、无悔、无憾。你只要今天比昨天更慈悲、更智慧、更懂得爱和宽容,就是一种成功。这是第三点。
第四点、提升自己的心往更高的境界。颜回很快乐,“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回也不改其乐”,颜回追求的是精神层面上的快乐,有钱人的空间就是商场是高楼大厦,穷人的家就是大海是天空是宽阔的大自然,更辽阔更宽广。
要追求生活的更深刻的层次,平面里找立体,在无趣里找有趣,在粗糙里找细腻,最后在这些体验与别人分享。这些都离不开读书的滋养。我五十岁时写了《在云上》,境界一天比一天高,大家可以读一读。
我经常诵读观世音菩萨心咒,我给大家唱一下吧。唵(ōng )嘛(ma)呢(nī)叭(bēi)咪(mēi)吽( hōng)。希望大家也经常诵读,祈求内心的莲花开放。
七、林清玄曾在接受新华社专访时透露,他初中时就每天坚持写作1000字,高中增加到2000字,从大学开始,不管多忙每天坚持写3000字。这一写作习惯让他成为台湾最高产的作家之一。
他曾对新华社记者说:“我一年中有半年在大陆,走过很多地方,碰到很多大陆的作家,每次去都有新的感动,这种感动是,我和这些作家是没有什么分别的。作为中华文化传统下的作家,我们共同的理想就是去创作包容力更强的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