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小说免费 » 反社会人格障碍免费小说

反社会人格障碍免费小说

发布时间: 2022-09-11 18:29:46

1. 弗洛伊德探讨反社会人格的著作具体看哪本

反社会人格就是反社会型人格障碍,又叫做无情型人格障碍,他们都有共同的特征,那就是具有高度的攻击性,缺乏羞耻感,无法从经历中获得经验教训,只知道一味地抱怨社会,反社会人格会对社会产生极大的危害,他们一般都有性格缺陷,而且会在心理活动的各个方面都产生沉重的影响,生活各个方面都会出现持续和长期的行为障碍,而且很不容易被别人发现。

2. 反社会型人格障碍有哪些表现这种人格是如何形成的

反社会型人格障碍的表现有非常的善于去伪装自己,自己真实的面目和大家所看到的完全不一样。而且他们在情感层面也很难会有同理心,会非常的自私,对于自己的所作所为完全不会进行反思,也不会为自己的行为去承担相应的责任,在包括他们的行为上也是非常冲动,做事情完全不考虑后果,同时也很难维持一个比较正常的工作和家庭,性格上也很容易生气,有些时候会因为一点小事就大发脾气。反社会型人格障碍的形成,其实和遗传包括生长环境都有着一定的关系,如果家族当中患有这样的人格,那么也很容易在下一代也形成这样的性格。

最后目前对于反社会性人格并没有明确的治疗方式能够做的就是在早期及时的进行干预,采取一些措施来进行治疗。

3. 反社会型人格障碍有哪些内容

反社会型人格也称精神病态或社会病态、悖德性人格等。在人格障碍的各种类型中,反社会型人格障碍是心理学家和精神病学家所最为重视的。

反社会人格特征都是在青年早期就出现了,最晚不迟于25岁。反社会人格障碍患者,在童年时期就有所表现,如偷窃、任性、逃学、离家出走、积习不改、流浪和对一切权威的反抗行为;少年时期过早出现性行为或性犯罪,常有酗酒和破坏公物、不遵守规章制度等不良习惯;成年后工作表现差,常旷工,对家庭不负责任,在外欠款不还,常犯规违法;30岁以后,有30%~40%的患者有缓解或明显的改善。

诊断及自测

反社会型人格障碍具有如下16个特征:

1.外表迷人,具有中等或中等以上智力水平,初次相识给人很好的印象,能帮助别人消除烦忧、解决困难;

2.没有通常被认为是精神病症状的非理性和其他表现,没有幻觉、妄想和其他思维障碍;

3.没有神经症性焦虑,对一般人心神不宁的情绪感觉不敏感;

4.他们是不可靠的人,对朋友无信义;

5.对事情不论大小,都无责任感;

6.无后悔之心,也无羞耻之感;

7.有反社会行为但缺乏契合的动机,叙述事实真相时态度随便,即使谎言将被识破也是泰然自若;

8.判别能力差,常常不能吃一堑长一智;

9.病态的自我中心,自私,心理发育不成熟,没有爱和依恋能力;

10.麻木不仁,对重要事件的情感反应淡漠;

11.缺乏真正的洞察力,不能自知问题的性质;

12.对一般的人际关系无反应;

13.做出幻想性的或使人讨厌的行为,对他人给予的关心和善意无动于衷;

14.无真正企图自杀的历史;

15.生活无计划,除了老是和自己过不去外,没有任何生活规律,没有稳定的生活目的;

16. 他们的犯罪行为是突然迸发的,而不是在严密计划和准备下进行的。

在做出反社会型人格的诊断时,所要考虑的最关键方面是个人对自己的反社会行为的反应。在上述特征中,无责任感和无羞耻心特别重要。反社会型人格障碍患者即便在做了大多数人通常会感到可耻和罪恶的事后,在情感上也无反应。

病例

香港电视连续剧《还我今生》中的世杰,他8岁时因意外患上抽搐症,处于半植物人状态,其兄在父亲残疾、母亲另嫁的情况下,呕心沥血地维持着一家人的生活,并不惜一切代价使其起死回生。而他在康复后,为了满足私欲,先是抢占了哥哥的未婚妻,又认仇人为父,气死生身父亲,最后发展到逼死母亲、谋杀亲哥哥等一系列行为,可谓丧尽天良,毫无人性。

治疗与调适

由于反社会型人格障碍的病因相当复杂,目前对此症的治疗尚缺乏十分有效的方法。如使用镇静剂和抗精神类药物治疗,只能治标不治本,且疗效不显著;而心理治疗对那些由于中枢神经系统功能障碍而成为反社会型人格障碍的患者又毫无作用。但在实践中发现,对那些由于环境影响形成的、程度较轻的患者,实施认知领悟疗法有一定疗效。

施治者可帮助患者提高认识,了解自己的行为对社会的危害,培养患者的责任感,使他们担负起对家庭、对社会的责任;提高患者的道德意识和法律意识,使他们明白什么事可以做,什么事不能做,努力增强控制自己行为的能力。这些措施对减少患者的反社会行为有一定效果。

少数家庭关系极为恶劣而与社会相处尚可的患者,可以在学校或单位住集体宿舍或到亲友家寄养,以减少家庭环境的负面影响,同时培养其独立生活的能力。个别威胁家庭与社会安全的反社会型人格障碍患者,可送入少年工读学校或成人劳动教养机构,参加劳动并限制其自由。对情节特别恶劣、屡教不改的患者,可采用行为治疗中的厌恶疗法。

当患者出现反社会行为时,应给予强制性的惩罚,使其产生痛苦的体验,减少其反社会的行为。然后再根据其行为矫正的实际表现,放宽限制,逐步恢复其正常家庭生活与社会生活。

4. 有什么女主高智商反社会型人格障碍的小说

《武力值在上》。

在专业权威智商测验中获得分数≥130(SD=15)者称为高智商。

20世纪初,法国心理学家比奈(Alfred Binet,1857年-1911年)和他的学生编制了世界上第一套智力量表,根据这套智力量表将一般人的平均智商定为100,而正常人的智商,根据这套测验,大多在85到115之间。

智商主要靠遗传,但是人的智力肯定不是一成不变的,它随着年龄的成熟而发展,因教育和训练而改变1905年,法国心理学家A・比奈和医生T・西蒙为了普及义务教育,筛选智力落后儿童,编制了世界上第一套智力测验量表,即比奈西蒙量表,共有30个测验项目,从易到难,依次排列。

1908年,根据使用1905年量表的结果,比奈和西蒙又作了修改,提出一个新量表,增加了测验项目,由原来的30个增加到54个,删除了那些需要经过专门训练才能完成的项目,自3岁到成年人,每个年龄组都有一定数量的测验项目。1911年,根据自己与其他学者的使用经验,比奈对量表作最后一次修订,公布了新的量表,称之为1911年量表。

后来,特曼教授把这套量表介绍到美国修订为斯丹福-比奈智力量表,并用心理年龄与生理年龄之比作为评定儿童智力水平的指数,这个比被称为智商,用公式表示即是:IQ=MA(心理年龄)/CA(生理年龄)×100。人们称这种智商为比率智商。

5. 求悬疑推理的文,最好涉及犯罪心理(诸如反社会,人格障碍之类)不是BL也行,最好双男主,感谢:D

犯罪心理,破云,吞海,杀青,《怪物(变态心理学)》,默读

6. 有没有女主是反社会型人格障碍证(简称精神病)患者的的快穿文

女主是最反社会型人格障碍症的,这种患者的会传闻应该就是精神病人。

7. 反社会人格的表现

11种反社会人格特征

1、超级自恋狂

反社会人格者极端自我膨胀,他们自恋到极点,认为成功都是自己的功劳,失败全是别人的错。

2、为了说谎而说谎

反社会人格者说谎不需要理由,往往只是想测试一下你有多好骗,或是期待别人出现戏剧化的反应而已。

3、缺乏同理心、同情心

反社会人格者的内心世界缺乏真正有意义的情感,他们无法想像、模拟其他人的感受。

4、缺乏悔恨及羞耻

这些人没有自责、内疚、感到羞耻的道德意识。

5、遭遇危险时异常平静

发生车祸时,他们可能一点也不焦急;受到他人威胁,也不会表现恐惧,彷佛置身事外。

6、极端不负责或冲动的行为

反社会人格者只看见目标,然后仓促行事,完全不计其他后果。

7、朋友很少

他们往往没有真正的朋友,他们不想要,除非他们“需要”。

8、迷人,但只是表面的

这些人看起来很有魅力、友善,在社交方面似乎也很正常,但这些全是伪装,包括笑容及完美的谈话过程。

9、只要我喜欢,没有什么是不可以的

遵循个人的快乐原则,为了追求自我的感觉,他们什么事都做得出来。

10、无视社会规范

反社会人格者认为一般社会规范是给普通人遵守的,不适用于他们,所以不守规矩。

11、喜欢激烈的眼神接触

避免眼神接触在某些情况下是种礼貌,对反社会人格者而言,他们却认为这是一种胜利,或是诱惑的表现。

8. 反社会性人格障碍

反社会性人格(antisocial personality)曾被称作病态人格或社会病态人格。主要表现为道德意识及道德行为障碍,具有这种性格的人往往缺乏道德观念,缺乏罪恶感,情感不成熟,以自我为中心,缺乏自我控制能力。此类人格障碍患者无视他人的权利和情感,为了攫取物质或满足私欲而利用别人(自恋性人格有所不同,他们利用别人是认为自己比别人优秀,理当如此)。特征行为是以冲动和不负责任的方式,有时是敌意和严重暴力显露内心冲突。他们对挫折的耐受力很差。常不能预计自己的反社会行为带来的消极后果,丝毫没有不道德或罪恶感。许多人很能为自己的行为找借口或归咎于他人。在其人际交往中信口雌黄。惩罚既难以改变他们的行为,也不能改善其判断力和预见力,而只会使他们对世界更冷酷。反社会性人格障碍常伴有酒中毒,药瘾,背信,淫乱,工作失败,频繁迁徙和牢狱生活。在西方,反社会性人格以男性较为多见,而边缘性人格多见于女性;这两类人格障碍有很多共同之处。在这两类人格障碍患者的家族中,亲戚多有反社会性人格,物质滥用,婚姻破裂和虐待儿童的发生率很高。患者的父母常关系不和,患者在性格形成期有严重情感剥夺的经历。患者寿命缩短,但幸存者中病征随年龄增长趋于稳定和消失。

【起源】

香港电视连续剧《还我今生》中的世杰,他8岁因意外患上抽搐症,处于半植物人状态,其兄在父亲残疾、母亲另嫁的情况下,呕心沥血地维持了一家,并不惜一切代价使其起死回生。而他康复后,为了满足私欲,先是抢占了哥哥的未婚妻,又认仇人为父,气死亲生父亲,最后发展到逼死亲生母亲、谋杀亲哥哥,一系列行为可谓丧尽天良,毫无人性。
世杰的人格为常人所无法接受,甚至无法理解。用病理心理学原理分析,其人格属于一种比较典型的反社会性人格障碍。这是一种犯罪型人格障碍,其基本特征是没有“良心”,干了坏事一点儿也不觉得难过,对别人的痛苦漠不关心,且总是将自己的幸福在别人的痛苦之上。这种类型的人一般智力发展发育良好,只是私欲极重,并为之不择手段地去攫取,富于攻击性和破坏性。

【现状】

现实生活中,具有反社会性人格障碍倾向的人不在少数,他们为了自己私欲,有的营私舞弊、贪污诈骗,有的杀人放火、拐卖儿童,有的卖淫嫖娼、走私贩毒,给社会、家庭带来极大危害。

【主要表现人群】

反社会性人格障碍者在儿童、少年期一般都有品行障碍,如世杰小时干了坏事,自己一推了之,老是让哥哥背黑锅挨打,而其母却因其成绩好,聪明灵活,百般偏爱袒护,忽视了对他的品行教育,以至酿就了后来极端自私的人格。
因此,采取有效措施,预防和矫正儿童、少年的品行障碍是非常重要的。
首先,要注意进行道德情感的教育,尤其要进行责任感和义务感的教育,让儿童知道自己作为一个人,不能光享受,还应履行义务和责任。
父母要注重自身的修养,为孩子树立良好的道德榜样,给他们创造一个健康的生活环境和学习环境。对儿童、少年的不良行为倾向,要及时时行教育、批评,将其消灭在萌芽状态,切不可掉以轻心,甚至包庇纵容,以免酿成恶果。

【反社会性人格障碍的发病原因与发病机理】

1.遗传。本症在亲属中的发生率与血缘关系成正相关,即血缘关系越近,发生率越高。有资料表明,患者双亲的异常脑电图率较高;单卵孪生子的性格一致率较高,脑电图很相似,犯罪率超过双卵孪生子。病态人格的寄养子女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较,有较高的病态人格发生率。

2.大脑发育不良。脑电图检查证实该类人格患者大脑发育不成熟,可能有过大脑损害。从病理心理学分析,患者的心理行为具有幼稚、很不成熟的特征,是人格不成熟的病理变化。

3.家庭和社会环境。不少调查表明,童年的精神创伤、不和睦家庭关系、不良家庭教育方式和不良社会环境因素在致病上亦起重要作用。人类人格形成具有很大的可塑性,特别是在婴幼儿和儿童期,这已是公认的事实。

【反社会型人格障碍(病态人格)的临床症状特点】

1.早年开始显露人格偏异,一般在青春期呈现明朗化。

2.严重人格障碍,性格的某些方面非常突出和过分畸形发展,不符合社会规范。

3.人格偏异非常顽固难移,延续于整个成年期,到晚年可能渐趋缓和。药物治疗和一般教育措施收效甚微,矫正困难。

4.社会和人际关系适应不良,常有较严重的反社会行为,屡教屡犯,并以损人不利己的结局告终。

5.对自己的人格障碍缺乏"自知之明"(医学上称为"无自知力"),因此不能从失败的生活经验中吸取教训。有时虽能察觉自己的人格问题带来的困难,但却始终不能以正确的认识来有效地改正。

6.表现为持久的人格不协调,但是并未达到精神病或神经症阶段。

7.智能和认知能力较好,无精神症状,主要以情感、意志和行为等人格严重偏离为特征。

8.追求新奇和心理刺激,常是人格障碍患者的一种驱动力,也是经常导致其反社会行为的变态心理动因。概括地说,反社会型人格障碍的人有"七无"特征:①无社会责任感;②无道德观念;③无恐惧心理;④无罪恶感;⑤无自控自制的心理能力;⑥无真实或真正感情;⑦无悔改之心。 病态人格一旦形成,不易矫正。因此,必须强调在儿童期和青少年期加强心理卫生教育的重要性,以防日后人格畸形发展。心理治疗和行为治疗有一定帮助,但是难以根治。当患者发生危害社会治安问题时,应予以收容。

以行为不符合社会规范,经常违法乱纪,对人冷酷无情为特点,男性多于女性。本组病人往往在童年或少年期(18岁前)就出现品行问题。成年后(指18岁后)习性不改,主要表现行为不符合社会规范,甚至违法乱纪。

【反社会性人格障碍临床表现】

反社会性人格障碍的临床表现主要是冷漠无情、无视社会道德规范、行为冲动和缺乏罪责感。

冷漠无情的表现是为人自私自利,缺乏起码的同情心,从不关心他人,常常对他人甚至亲友采取令人痛苦的残酷行动。但表面可能具有一定的魅力,例如具有一定的能力或特长,因而往往也能与他人维持一种肤浅的、短暂的友谊关系。但时间一长必然与人分道扬镳。也不能维持长久的夫妻关系。

无视社会道德规范的表现是不承担义务和责任以及屡屡违反社会准则。前者如随意旷工、长期待业在家坐吃而心安理得、不照顾妻儿也不赡养父母等;后者如反复说谎、偷窃,反复违反校纪厂规等。

行为冲动的表现是行动往往凭心血来潮,想干什么便干什么,事前并没有周密的考虑或计划打算,例如不辞而别离家出走、屡次无故更换工作岗位、动辄斗殴或谩骂等。

缺乏罪恶感的表现是从不内疚和自责,相反却总是去责难别人,因而屡教屡犯,给人一种无药可救的感觉。有时虽然也能在他人指责下迫于压力作出检讨,但仅停留在口头上,绝不会有痛改前非的行动,而且片刻即忘,依然故我。

【与冲动性人格障碍的鉴别】

冲动性人格障碍虽然行为冲动,但冲动过后,常常后悔不已,且具有阵发性特点,平时在社会交往中有时可有相当良好的人际关系。反社会性人格障碍的冲动行为则表现为想干什么便干什么,事后毫不后悔,没有内疚感和自责感,令人不可理喻;在人际交往中只能与人维持一种肤浅的、短暂的友谊关系。

【反社会性人格障碍诊断要点】

反社会性人格障碍的诊断要点为:

一是行为违背社会常情,与社会规范和社会准则相悖,且习以为常。

二是处处以自我为中心,头脑中只有自己而无视他人,从不关心他人痛痒。

三是明显缺乏自控能力,行为常常失控,故冲动任性、难以与人保持深刻的人际关系,虽然明知行为错误,也不感到内疚和不能吸取教训。

【人格障碍诊断标准】

1.符合人格障碍的诊断标准,并至少有下列3项:

(1)严重和长期不负责任,无视社会常规、准则、义务等,如不能维持长久的工作(或学习),经常旷工(或旷课)、多次无计划地变换工作;有违反社会规范的行为,且这些行为已构成拘捕的理由(不管拘捕与否);

(2)行动无计划或有冲动性,如进行事先未计划的旅行;

(3)不尊重事实,如经常撒谎、欺骗他人,以获得个人利益;

(4)对他人漠不关心,如经常不承担经济义务、拖欠债务、不赡养子女或父母;

(5)不能维持与他人的长久的关系,如不能维持长久的(1年以上)夫妻关系;

(6)很容易责怪他人,或对其与社会相冲突的行为进行无理辩解;

(7)对挫折的耐受性低,微小刺激便可引起冲动,甚至暴力行为;

(8)易激惹,并有暴力行为,如反复斗殴或攻击别人,包括无故殴打配偶或子女;

(9)危害别人时缺少内疚感,不能从经验,特别是在受到惩罚的经验中获益;

2.在18岁前有品行障碍的证据,至少有下列3项:

(1)反复违反家规或校规;

(2)反复说谎(不是为了躲避体罚);

(3)习惯性吸烟,喝酒;

(4)虐待动物或弱小同伴;

(5)反复偷窃;

(6)经常逃学;

(7)至少有2次未向家人说明外出过夜;

(8)过早发生性活动;

(9)多次参与破坏公共财物活动;

(10)反复挑起或参与斗殴;

(11)被学校开除过,或因行为不轨而至少停学一次;

(12)被拘留或被公安机关管教过。

【人格障碍治疗】

(一)药物治疗:
药物不能改善人格结构,但对某些表现可能有一定效果。情绪不稳定者可给以小剂量酚噻嗪类药物如奋乃静2—4毫克或氯丙嗪100-200毫克睡前一次。

(二)精神外科治疗:
大脑一定部位定向破坏手术可改善某种类型的人格障碍症状,如冲动行为明显者。但手术可导致不可逆脑局部损伤,故外科治疗应采取慎重态度。

(三)心理治疗:
心理治疗对人格障碍是有益的,通过深入接触与他们建立良好的关系,以人道主义和关心的态度对待他们,帮助他们认识个性的缺陷所在,进而指出个性是可以改变的,鼓励他们树立信心,改造自己性格。

治疗性社区,或称治疗性团体。实际上是一种生活和学习环境,通过参加其中活动以控制和改善他们的偏离行为。在这里他们可以丢掉那些获得和习得的不良习惯。

9. 求主角心理跟我一样阴暗猥琐的都市小说,最好有偏执性人格障碍或者有反社会人格的,反正心理有问题的就好

《最强弃少》,,,不喜欢就杀,灭门!

热点内容
夜读醉都市小说 发布:2025-09-12 02:35:35 浏览:872
强大的言情小说 发布:2025-09-12 02:35:01 浏览:881
言情网络小说推荐知乎 发布:2025-09-12 02:34:54 浏览:139
日本漫改轻小说在哪看 发布:2025-09-12 02:34:52 浏览:944
普希金的最优秀的短篇小说是 发布:2025-09-12 02:34:18 浏览:942
雨血游戏有小说吗 发布:2025-09-12 02:33:39 浏览:25
重生灵剑尊收美小说 发布:2025-09-12 02:32:53 浏览:953
夜色纽约小说免费阅读全文 发布:2025-09-12 02:31:15 浏览:757
好看的小说推荐超经典簪中录 发布:2025-09-12 02:19:40 浏览:786
讲幼师的言情小说 发布:2025-09-12 02:19:39 浏览:5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