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小说免费 » 我给曹操献仙药免费小说

我给曹操献仙药免费小说

发布时间: 2022-07-27 22:17:36

① 求好看的古代穿越小说

推荐一些真的很好看!非女同、耽美、女尊,文笔超好也有穿越的除了《木槿》其他都是全本的,能免费下载的、、我都是下载看的都是亲自看过。绝对质量保证。。。楼主楼主~~~~~真的很好看的啦~~
1 《和月折梨花》
寂月皎皎的我很喜欢这种风格。。文笔很不错。。

2 《倦寻芳》
还是寂月皎皎的。。这两本是一举成名作品。。

3 《祸国》
里面我最喜欢的薛采死了。那个时候只觉得痛心。还是哭了

4 《妃子血》
这本的男主角就是个妖孽。狠心的很。。我很喜欢女主震撼

5 《倾世皇妃》
这个我还是没哭。。不过里面我最喜欢的连城死咯。。呜呜

6 《绾青丝》 这个是穿越的里面我最 喜欢云铮啊。

7 《丑女变美女.》 是穿越。前面是喜的。后面女主为复仇而活。震撼

8 《甄嬛传》 哎。。拍咯电视剧。我心目中皇帝,王爷的形象全毁咯。

9 《木槿花月锦绣》 也好看。。是经典穿越。。大爱小段

10 《帝王业》 男女主叫绝配

11 《且试天下》 战争宏大场面

12 《独步天下 》 清朝的和皇太极好看喜欢女主性格

13 《花千骨》 虐死我了好看。是仙侠

14 《华胥引》 唐七公子的。好看啊很多故事

15 《重紫》 蜀客的。不说了

16 ,《寻找前世之旅》 很多故事拼在一起

17《满朝文武爱上我》 名字不好听内容响当当

18《倾冷月》 好看啊

19《云中歌》 有点慢热。但好看

20《大漠谣》 平淡中又不平淡 很曲折

21《扶摇皇后》 好看啊,喜欢元宝~~可爱

22《微微一笑很倾城》 我看的唯一一本网游。好看啊

23《何以笙箫默》 很有名气的说

24《梦里花落知多少》 哭死我了

25《十一处特工皇妃》 女主超强

26《薄荷荼靡梨花白》 有点悲。。唉

27《醉玲珑》 清朝的穿越哦~有点纠结

28《凤囚凰》 容止大神~~山阴公主~~

打字不容易啊 手都酸鸟~~~ 真诚的我~~~~~~~~
绝对原创!!!!!!!!!!!!!仿冒必究!!!!!!!!!!!!!!!
禁止BYL(不要脸)的盗用啊~

② 关于酒的历史故事

1、鲁酒薄而邯郸围

"鲁酒薄而邯郸围"的故事,说的是楚宣王会见诸候,鲁国恭公后到并且酒礼很淡薄,楚宣王甚怒。恭公说,我是周公之后,勋在王室,给你送酒已经是有失礼节和身份的事了,你还指责酒薄,不要太过份了。然后不辞而归。

宣王于是发兵与齐国攻鲁国。齐国的梁惠王一直想进攻赵国,但却畏惧楚国会帮助赵国,这次楚国有求,便不必再担心楚国来找麻烦了,于是赵国的邯郸因为鲁国的酒薄不明不白地做了牺牲品。

2、鸿门宴

秦末,刘邦与项羽各自攻打秦王朝的部队,刘邦先破咸阳(秦始皇的都城) ,但刘邦兵力不及项羽,项羽大怒,派当阳君击关,项羽入咸阳后,到达戏西,而刘邦则在霸上驻军。刘邦的左司马曹无伤派人在项羽面前说刘邦打算在关中称王,项羽听后更加愤怒,下令次日一早让兵士饱餐一顿,击败刘邦的军队。

一场恶战在即。刘邦从项羽的季父项伯口中得知此事后,大吃一惊,刘邦两手恭恭敬敬地给项伯捧上一杯酒,祝项伯身体健康长寿,并约为亲家,刘邦的感情拉拢,说服了项伯,项伯答应为之在项羽面前说情,并让刘邦次日前来谢项羽。

鸿门宴上,虽不乏美酒佳肴,但却暗藏杀机,项羽的亚父范增,一直主张杀掉刘邦,在酒宴上,一再示意项羽发令,但项羽却犹豫不决,默然不应。范增召项庄舞剑为酒宴助兴,趁机杀掉刘邦,项伯为保护刘邦,也拨剑起舞,掩护了刘邦。

在危急关头,刘邦部下樊哙带剑拥盾闯入军门,怒目直视项羽,项羽见此人气度不凡,只好问来者为何人,当得知为刘邦的参乘时,即命赐酒,樊哙立而饮之,项羽命赐猪腿后,又问能再饮酒吗,樊哙说,臣死且不避,一杯酒还有什么值得推辞的。

樊哙还乘机说了一通刘邦的好话,项羽无言以对,刘邦乘机一走了之。刘邦部下张良入门为刘邦推脱,说刘邦不胜饮酒,无法前来道别,现向大王献上白壁一双,并向大将军(亚父范增)献上玉斗一双,请收下。不知深浅的项羽收下了白壁,气得范增却拨剑将玉斗撞碎。后人将鸿门宴喻指暗藏杀机。

3、煮酒论英雄

这是我国著名历史小说《三国演义》第二十一回中所讲述的一则故事。东汉末,曹操挟天子以令诸候,势力大;刘备虽为皇叔,却势单力薄, 为防曹操谋害,不得不在住处后园种菜,亲自浇灌,以为韬晦之计。关云长和张飞蒙在鼓中,说刘备不留心天下大事,却学小人之事。

一天,刘备正在浇菜,曹操派人请刘备,刘备只得胆战心惊地一同前往入府见曹操。曹操不动声色对刘备说,"在家做得大好事!"说者有意,听者更有心,这句话将刘备吓得面如土色,曹操又转口说,你学种菜,不容易,这才使刘备稍稍放心下来。

曹操说,则才看见园内枝头上的梅子青青的,想起以前一件往事(即"望梅止渴"),今天见此梅,不可不赏,恰逢煮酒正熟,故邀你到小亭一会。刘备听后心神方定。随曹操来到小亭,只见已经摆好了各种酒器,盘内放置了青梅,于是就将青梅放在酒樽中煮起酒来了,二人对坐,开怀畅饮。

酒至半酣,突然阴云密布,大雨将至,曹操大谈龙的品行,又将龙比作当世英雄,问刘备,请你说说当世英雄是谁,刘备装作胸无大志的样子,说了几个人,都被曹操否定。曹操此时正想打听刘备的心里活动,看他是否想称雄于世,与是说: 夫英雄者,胸怀大志,腹有良谋,有包藏宇宙之机,吞吐天下之志者也"。

刘备问,谁能当英雄呢?曹操单刀直入地说:当今天下英雄,只有你和我两个!刘备一听,吃了一惊,手中拿的筷子,也不知不觉地掉下地下。正巧突然下大雨,雷声大作,刘备灵机一动,赶紧低下身拾起筷子,说是因为害怕打雷,才掉了筷子。

曹操此时才放心地说,大丈夫也怕雷吗?刘备说,连圣人对迅雷烈风也会失态,我还能不怕吗?刘备经过这样的掩饰,使曹操认为自己是个胸无大志,胆小如鼠的庸人,曹操从此再也不疑刘备了。

4、杯酒释兵权

这则故事说的是宋代第一个皇帝赵匡胤自从陈桥兵变,一举夺得政权之后,却想解除手下一些大将的兵权。于是在961年,安排酒宴,召集禁军将领石守信、王审琦等饮酒,叫他们多积金帛田宅以遗子孙,歌儿舞女以终天年,从此解除了他们的兵权。在969年, 又召集节度使王彦超待宴饮,解除了他们的藩镇兵权。

宋太祖的做法后来一直为其后辈沿用,主要是为了防止兵变,但这样一来,兵不知将,将不知兵,能调动军队的不能直接带兵,能直接带兵的又不能调动军队,虽然成功地防止了军队的政变,但却削弱了部队的作战能力。以至宋朝在与辽、金、西夏的战争中,连连败北。

5、清圣浊贤

三国魏初建时,曹操严厉禁酒,人们只好私下偷着饮酒,但讳言酒字,故用" 贤人"作为"白酒"(或"浊酒")的隐语,用"圣人"作为"清酒"的隐语。清贤浊圣演变成一个典故。

还有一个"青州从事,平原督邮"的成语,也是美酒和恶酒的隐语。南朝人刘义庆在《世说新语》中记载,桓温手下的一个助手善于辩别酒的好坏,他则把好酒叫做"青州从事",青州是一个地名,青州的辖境内有个地方叫齐郡。

"齐"喻"肚脐",好酒叫做"青州从事",是因为好酒喝下去后,酒气可以通到脐部; 他把坏酒称做"平原督邮",是因为平原的辖境内有个地方叫鬲县,"鬲"喻"膈",意思是说坏酒喝下去,酒气只能通到膈部。

③ 苦肉计主要内容300字,急急急急!!马上要交了

要离刺庆忌中的苦肉计(刘兰芳评书《伍子胥》中有这段)
春秋时期,吴王阖闾杀了吴王僚,夺得王位。他十分惧怕吴王僚的儿子庆忌为父报仇。庆忌正在卫国扩大势力,准备攻打齐国,夺取王位。
阖闾整日提心吊胆,要大臣伍子胥替他设法除掉庆忌。伍于胥向阖闾推荐了一个智勇双全的勇士,名叫要离。阖闾见要离矮小瘦弱,说道:“庆忌人高马大,勇力过人,如何杀得了他?”要离说:“刺杀庆忌,要靠智不靠力。只要能接近他,事情就好办。”阖闾说:“庆忌对吴国防范最严,怎么能够接近他呢?”要离说:“只要大王砍断我的右臂,杀掉我的妻子,我就能取信于庆忌。”阖闾不肯答应。要离说:“为国亡家,为主残身,我心甘情愿。”
吴都忽然流言四起:阖闾弑君篡位,是无道昏君。吴王下今追查,原来流言是要离散布的。阖闾下令捉了要离和他的妻子,要离当面大骂昏王。阖闾假借追查同谋,未杀要离而只是斩断了他的右臂,把他夫妻二人关进监狱。
几天后,伍子胥让狱卒放松看管,让要离乘机逃出。阖闾听说要离逃跑,就杀了他的妻子。这件事不断传遍吴国,邻近的国家也都知道了。要离逃到卫国,求见庆忌,要求庆忌为他报断臂杀妻之仇,庆忌接纳了他。
要离果然接近了庆忌,他劝说庆忌伐吴。要离成了庆忌的贴身亲信。庆忌乘船向吴国进发,要离乘庆忌没有防备,从背后用矛尽力刺去,刺穿了胸膛。庆忌的卫士要捉拿要离。庆忌说:“敢杀我的也是个勇士,放他走吧!”庆忌因失血过多而死。要离完成了刺杀庆忌的任务,家毁身残,也自刎而死。

相声《八扇屏》中有这段贯口——苦人赞
南宋时,金兵南侵,金兀术与岳飞在朱仙镇摆开决战的战场。金兀术有一义子,名叫陆文龙,这年十六岁,英勇过人,是岳家军的劲敌。陆文龙本是宋朝潞安州节度使陆登的儿子,金兀术攻陷潞安州,陆登夫妻双双殉国。金兀术将还是婴儿的陆文龙和奶娘掳至金营,收为义子。陆文龙对自己的家世完全不知。
一日,岳飞正在思考破敌之策,忽见部将王佐进帐。岳飞看见王佐脸色蜡黄,右臂已被斩断(已敷药包扎),大为惊奇,忙问发生了什么事。原来王佐打算只身到金营,策动陆文龙反金。为了让金兀术不猜疑,才采取断臂之计。岳飞十分感激,泪如泉涌。
王佐连夜到金营,对金兀术说道:“小臣王佐.本是杨么的部下,官封车胜侯。杨么失败我只得归顺岳飞。昨夜帐中议事,小臣进言,金兵二百万,实难抵挡,不如议和。岳飞听了大怒,命人斩断我的右臂,并命我到金营通报,说岳家军即日要来生擒狼主,踏平金营。臣要是不来,他要斩断我的另一只臂。因此,我只得哀求狼主。”
金兀术同情他,叫他“苦人儿”,把他留在营中。王佐利用能在金营自由行动的机会,接近陆文龙的奶娘,说服奶娘,一同向陆文龙讲述了他的身世。文龙知道了自己的身世后,决心为父母报仇,诛杀金贼。王佐指点他不可造次,要伺机行动。
金兵此时运来一批轰天大炮,准备深夜轰击岳家军营,幸亏陆文龙用箭书报了信,使岳军免受损失。当晚,陆文龙、王佐、奶娘投奔宋营。王佐断臂,终于使猛将陆文龙回到宋朝,立下了不少战功。

苦肉计——周瑜导演苦肉计
这个智谋故事开始于《三国演义》第四十六回“用奇谋孔明借箭 献密计黄盖受刑”,结束于第四十九回“七星坛诸葛祭风 三江口周瑜纵火”。 诸葛亮草船借箭以后,又不谋而合地与周瑜一起提出了火攻曹操水旱大营的作战方案。恰在此时,已投降曹操的荆州将领蔡和、蔡中兄弟,受曹操的派遣,来到周瑜大营诈降。心如明镜的周瑜又装聋卖傻,将计就计,故意接待了二蔡。一天夜里,周瑜正在帐内静思,黄盖潜入帐中来见,也提出火攻曹军的作战方案。周瑜告诉黄盖:他正准备利用前来诈降的蔡中、蔡和为曹操通报消息的机会,对曹操实行诈降计。并说:要使曹操堕于诈降计,必须有人受些皮肉之苦。黄盖当即表示:为报答孙氏厚思和江东的事业,甘愿先受重刑,尔后再向曹操诈降。 第二天,周瑜召集诸将于大帐之中,他命令诸将各领取3个月的粮草,分头作好破曹的作战准备。黄盖打断周瑜的话茬,抢先说:“不要说3个月,就是支用30个月的粮草,也无济于事。如果这个月内能打败曹操,那再好不过了;如一月之内不能击溃他,倒不如依了张子布的主意,干脆束手投降。”周瑜闻听到这种灭自家威风、长他人志气、动摇军心的投降论调后,勃然大怒,喝令左右将黄盖推出帐外,斩首示众。黄盖也不示弱,他以江东旧臣的资格倚老卖老,根本就没把周瑜放在眼里。这就越发使周瑜怒不可遏,他立命从速斩决。周、黄矛盾的升级激化使诸将悄悄不安。大将甘宁以黄盖乃东吴旧臣为由,替黄盖求情,被一阵乱棒打出大帐。众文武一见大都督火冲脑门,老将黄盖死在眼前,就一齐跪下,苦苦为黄盖讨饶。看在众人的面子,周瑜这才松了口,将立即斩决改为重打100脊杖。众文武还觉得杖罚过重,仍苦求周瑜抬手。周瑜此次寸步不让,他掀翻案桌,斥退众官,喝令速速行杖。行刑的士兵把黄盖掀翻在地,剥光衣服,狠狠地打了50脊杖。众官员见状再次苦苦求免,周瑜这才恨声不绝地退入帐中。周瑜和黄盖导演的双簧苦肉计,几乎瞒过了所有的文武官员。惟独一人心里清楚,他一言不发,袖手旁观,他就是诸葛亮。 这50军棍将黄盖打得也真够惨的,他皮开肉绽,鲜血迸流,一连昏死过几次。其他将领来探视时,黄盖守口如瓶,只是长吁短叹,似乎有许多难言的隐情。当他的密友阚泽抱着怀疑的态度前来视疾时,黄盖才道出了实情,并转请素有忠义和胆识的阚泽替他潜去曹营代献诈降书信。富有阅历、老谋深算的曹操,面对潜至的阚泽和诈降书,将信将疑。但阚泽也决非等闲之辈,他既具胆识,又能言善辩,最终使曹操不得不信。恰在此时,已混入周瑜帐下的蔡中、蔡和两人也遣人送来了周瑜怒杖黄盖的密报。阚泽离开曹营回去之后,又使人给曹操带去了密信,进一步约定了黄盖来降时的暗号和标识。这期间,蔡和、蔡中也从江南岸为曹操暗通消息。这一切,做得天衣无缝,更使曹操对黄盖“投降”一事深信不疑了。 曹操水军多由北方人组成,他们不适应水上生活,不少人因颠簸晕船而发生疾病。另外,周瑜等虽然确定了火烧战船的作战方案,但曹操水军战船各自独立,一船着火,他船尚可以迅速离去。为了为火攻创造更有利的条件,周瑜又巧妙地让庞统潜至曹营,为曹操献上了将战船拴到一起的“连环计”。这样一来,曹操的战船或30只一队,或50只一组,都用铁锁连到了一起,并在船上铺了木板,士卒战马往来如履平地。晕船的问题解决了,不仅士卒为之欢呼雀跃,就是久经战阵、深明兵法的曹操,面对稳如泰山的船阵,也自以为得计。 建安十三年(208年)十一月二十日,孙刘联军方面已作好大战前的准备与部署。诸葛亮设坛祭风三日,是夜将近三更时分,果然东南风渐起,并越来越急。黄盖也将准备好的20只大船,装满芦苇干柴,浇上鱼油,铺好引火用的硫黄、焰硝等物,然后用青布油单遮盖好,船头还钉满大钉,船上又树起诈降的联络标识“青龙牙旗”。每条大船后面各系着行动便捷的小船“走舸”。黄盖还特派小卒持书与曹操约定当晚来降。周瑜也安排好接应黄盖的船只和进攻的后续队伍。 江北的曹操,正在大寨中与诸将等待消息时,黄盖的密信送到。信中称:因周瑜关防甚严,黄盖一时无计脱身。巧遇鄱阳湖运粮船队到寨,周瑜遂命黄盖巡逻,这才有了出营的机会。于是,定于当晚二更来降,插着青龙牙旗的船队就是来降的粮船。曹操见书大喜,与诸将来到水寨的大船之上,专等黄盖的到来。 黄盖座船的大旗上,写着“先锋黄盖”四个大字。他指挥着诈降的船队,趁着呼呼的东南风向北岸疾进如飞。当曹操看到黄盖的船队远远驶来时,高兴异常,认为这是老天保佑他成功。但曹操的部下程昱却看出了破绽,他认为满载军粮的船只不会如此轻捷,恐怕其中有诈。曹操一听有所醒悟,立即遣将驱船前往,命令黄盖来船于江心抛锚,不准靠近水寨。但为时已晚。此时,诈降的船队离曹军水寨只有二里水面,黄盖大刀一挥,前面的船只一齐放火。各船的柴草、鱼油立即燃烧起来,火乘风威,风助火势,船如箭发,冲入曹操水寨。曹军战船一时俱燃,因各船已被铁锁连在一起,所以水寨顿时成为一片火海。大火又迅速地延及北岸的曹军大营。危急中,曹操在张辽等十数人护卫下,狼狈换船逃奔北岸。孙刘的各路大军乘胜同时并进,曹军被火焚水溺、着枪中箭而死的不可胜数,曹操本人也落荒而逃。周瑜、黄盖的“苦肉计”、“诈降计”,至此取得重大成果,它是孙刘联军取得赤壁大战胜利的重要计谋之一。

④ 谁会背洛神赋

洛神赋(<三国·魏>曹植)

【洛神赋 曹植作者小传】
曹植(192—232),字子建,曹操第三子,曹丕之弟,沛国谯(今安徽亳县)人。封陈王,谥曰思,世因又称陈思王。植少有才华,长于军旅。《魏志》本传载其“年十岁余,诵读诗论及辞赋数十万言,善属文”,颇得曹操宠爱,曾拟立为太子,后因“任性而行,不自雕”而罢。及曹丕、曹睿相继为帝,植倍受猜忌,“十一年中而三徙都”,虽屡次上疏欲为国效力而不得,终郁郁寡欢,发疾而卒,年仅四十一岁。曹植的文学成就甚高。其诗以五言为主,题材广,形式多,意象生动,语言精美,是建安诗作的杰出代表。《诗品》称其“骨气奇高,词采华茂”。其赋婉丽多姿,或言神寄情,或托物寓意,对魏晋南北朝抒情小赋的兴盛起有重要的倡导作用。其文以前期书信、杂论及后期表疏为佳,叙事议论大多文采斐然,妙趣横生。后世文人对曹植极为推重。有《曹子建集》十卷,现存最早版本为南宋嘉定六年刻本。

【洛神赋 曹植题解】
《洛神赋》是曹植久负盛名的代表作。最初见于萧统《文选》。据序称,此赋系曹植于黄初三年(222)入朝后归济洛川,因感宋玉对楚王说神女之事而作。蔡邕《述行赋》云“乘舫舟溯湍流兮,浮清波以横厉。想宓妃之灵光兮,神幽隐而潜翳”,殆为此赋所本。赋首纪归程,次摹洛神,继怅道殊,末怀哀恋。其对洛神的描写虽借鉴宋玉的《神女赋》,却多用比喻烘托,形象愈见鲜明飘逸。且情思绻缱,寄托遥深。此赋旧有“感甄”之说,谓植曾求甄氏女,后女为曹丕所得,及卒,植思而赋之,故又名《感甄赋》。或以为植借此寄托可望而不可即的理想,以抒壮志不伸之意,“亦屈子之志也”(《义门读书记》)。《洛神赋》在历史上影响极大。除诗文传诵外,晋王献之有墨宝传世,顾恺之有丹青留人,明汪道昆有杂剧搬演,可见其为后人倾慕之至。

【洛神赋 曹植原文】

黄初三年<1>,余朝京师<2>,还济洛川<3>。古人有言,斯水之神名曰宓妃<4>。感宋玉对楚王说神女之事<5>,遂作斯赋。其词曰:余从京域<6>,言归东藩<7>,背伊阙<8>,轘辕<9>,经通谷<10>,陵景山<11>。日既西倾,车殆马烦<12>。尔乃税驾乎蘅皋<13>,秣驷乎芝田<14>,容与乎阳林<15>,流盼乎洛川<16>。于是精移神骇<17>,忽焉思散<18>。俯则未察,仰以殊观<19>。覩一丽人,于岩之畔。乃援御者而告之曰<20>:“尔有觌于彼者乎<21>?彼何人斯,若此之艳也!”御者对曰:“臣闻河洛之神,名曰宓妃。然则君王之所见也,无乃是乎<22>!其状若何?臣愿闻之。”

余告之曰:其形也,翩若惊鸿<23>,婉若游龙<24>。荣曜秋菊,华茂春松<25>。仿佛兮若轻云之蔽月,飘飖兮若流风之回雪<26>。远而望之,皎若太阳升朝霞<27>;迫而察之,灼若芙蓉出渌波<28>秾纤得中<29>,修短合度<30>。肩若削成,腰如束素<31>。延颈秀项<32>,皓质呈露<33>。芳泽无加,铅华弗御<34>。云髻峨峨<35>,修眉连娟<36>。丹唇外朗,皓齿内鲜<37>。明眸善睐<38>,靥辅承权(39>。瑰姿艳逸<40>,仪静体闲<41>。柔情绰态<42>,媚于语言。奇服旷世<43>,骨像应图<44>。披罗衣文璀灿兮<45>,

珥瑶碧之华琚<46>。戴金翠之首饰<47>,缀明珠以耀躯。践远游之文履<48>,曳雾绡之轻裾<49>。微幽兰之芳蔼兮<50>,步踟蹰于山隅<51>。于是忽焉纵体,以遨以嬉<52>。左倚采旄<53>,右阴桂旗<54>。攘皓腕于神浒兮<55>,采湍濑之玄芝<56>。

余情悦其淑美兮,心振荡而不怡<57>。无良媒以接欢兮,托微波而通辞<58>。愿诚素之先达兮<59>,解玉佩以要之<60>。嗟佳人之信修兮<61>,羌习礼而明诗<62>。抗琼珶以和予兮<63>,指潜渊而为期<64>。执眷眷之款实兮<65>,惧斯灵之我欺<66>。感交甫之弃言兮<67>,怅犹豫而狐疑<68>。收和颜而静志兮<69>,申礼防以自持<70>。

于是洛灵感焉,徙倚彷徨<71>。神光离合<72>,乍阴乍阳<73>。竦轻躯以鹤立<74>,若将飞而未翔。践椒途之郁烈<75>,步蘅薄而流芳<76>。超长吟以永慕兮<77>,声哀厉而弥长<78>。尔乃众灵杂沓<79>,命俦啸侣<80>。或戏清流,或翔神渚<81>,或采明珠,或拾翠羽<82>。从南湘之二妃<83>,携汉滨之游女<84>。叹瓠瓜之无匹兮<85>,咏牵牛之独处<86>。扬轻袿之猗靡兮<87>,翳修袖以延伫<88>。体迅飞凫<89>,飘忽若神。陵波微步,罗袜生尘<90>。动无常则,若危若安;进止难期<91>,若往若还。转盼流精<92>,光润玉颜。含辞未吐,气若幽兰<93>。华容婀娜<94>,令我忘餐。

于是屏翳收风<95>,川后静波<96>。冯夷鸣鼓<97>,女娲清歌<98>。腾文鱼以惊乘<99>,鸣玉銮以偕逝<100>。六龙俨其齐首<101>,戴云车之容裔<102>。鲸鲵踊而夹毂<103>,水禽翔而为卫<104>。于是越北沚<105>,过南冈,纡素领,回清扬<106>。动朱唇以徐言,陈交接之大纲<107>。恨人神之道殊兮,怨盛年之莫当<108>。抗罗袂以掩涕兮<109>,泪流襟之浪浪<110>。悼良会之永绝兮,哀一逝而异乡。无微情以效爱兮<111>,献江南之明珰<112>。虽潜处于太阴<113>,长寄心于君王。忽不悟其所舍<114>,怅神宵而蔽光<115>。

于是背下陵高<116>,足往神留。遗情想像,顾望怀愁。冀灵体之复形<117>,御轻舟而上溯<118>。浮长川而忘反,思绵绵而增慕<119>。夜耿耿而不寐<120>,沾繁霜而至曙。命仆夫而就驾,吾将归乎东路<121>。揽騑辔以抗策<122>,怅盘桓而不能去<123>。

——选自人民文学出版社排印本《曹植集校注》

【洛神赋 曹植译文】黄初三年,我来到京都朝觐,归渡洛水。古人曾说此水之神名叫宓妃。因有感于宋玉对楚王所说的神女之事,于是作了这篇赋。赋文云:
【洛神赋 曹植译文】
我从京都洛阳出发,向东回归封地鄄城,背着伊阙,越过轘辕,途经通谷,登上景山。这时日已西下,车困马乏。于是就在长满杜蘅草的岸边卸了车,在生着芝草的地里喂马。自己则漫步于阳林,纵目眺望水波浩渺的洛川。于是不觉精神恍惚,思绪飘散。低头时还没有看见什么,一抬头,却发现了异常的景象,只见一个绝妙佳人,立于山岩之旁。我不禁拉着身边的车夫对他说:“你看见那个人了吗?那是什么人,竟如此艳丽!”车夫回答说:“臣听说河洛之神的名字叫宓妃,然而现在君王所看见的,莫非就是她!她的形状怎样,臣倒很想听听。”
【洛神赋 曹植译文】
我告诉他说:“她的形影,翩然若惊飞的鸿雁,婉约若游动的蛟龙。容光焕发如秋日下的菊花,体态丰茂如春风中的青松。她时隐时现象轻云笼月,浮动飘忽似回风旋雪。远而望之,明洁如朝霞中升起的旭日;近而视之,鲜丽如绿波间绽开的新荷。她体态适中,高矮合度,肩窄如削,腰细如束,秀美的颈项露出白皙的皮肤。既不施脂,也不敷粉,发髻高耸如云,长眉弯曲细长,红唇鲜润,牙齿洁白,一双善于顾盼的闪亮的眼睛,两个面颧下甜甜的酒窝。她姿态优雅妩媚,举止温文娴静,情态柔美和顺,语辞得体可人。洛神服饰奇艳绝世,风骨体貌与图上画的一样。她身披明丽的罗衣,带着精美的佩玉。头戴金银翡翠首饰,缀以周身闪亮的明珠。她脚著饰有花纹的远游鞋,拖着薄雾般的裙裾,隐隐散发出幽兰的清香,在山边徘徊倘佯。忽然又飘然轻举,且行且戏,左面倚着彩旄,右面有桂旗庇荫,在河滩上伸出素手,采撷水流边的黑色芝草。
【洛神赋 曹植译文】
我钟情于她的淑美,不觉心旌摇曳而不安。因为没有合适的媒人去说情,只能借助微波来传递话语。但愿自己真诚的心意能先于别人陈达,我解下玉佩向她发出邀请。可叹佳人实在美好,既明礼义又善言辞,她举着琼玉向我作出回答,并指着深深的水流以为期待。我怀着眷眷之诚,又恐受这位神女的欺骗。因有感于郑交甫曾遇神女背弃诺言之事,心中不觉惆怅、犹豫和迟疑,于是敛容定神,以礼义自持。
【洛神赋 曹植译文】
这时洛神深受感动,低回徘徊,神光时离时合,忽明忽暗。她象鹤立般地耸起轻盈的躯体,如将飞而未翔;又踏着充满花椒浓香的小道,走过杜蘅草丛而使芳气流动。忽又怅然长吟以表示深沉的思慕,声音哀惋而悠长。于是众神纷至杂沓,呼朋引类,有的戏嬉于清澈的水流,有的飞翔于神异的小渚,有的在采集明珠,有的在俯拾翠鸟的羽毛。洛神身旁跟着娥皇、女英南湘二妃,她手挽汉水之神,为瓠瓜星的无偶而叹息,为牵牛星的独处而哀咏。时而扬起随风飘动的上衣,用长袖蔽光远眺,久久伫立;时而又身体轻捷如飞凫,飘忽游移无定。她在水波上行走,罗袜溅起的水沫如同尘埃。她动止没有规律,象危急又象安闲;进退难以预知,象离开又象回返。她双目流转光亮,容颜焕发泽润,话未出口,却已气香如兰。她的体貌婀娜多姿,令我看了茶饭不思。
【洛神赋 曹植译文】
在这时风神屏翳收敛了晚风,水神川后止息了波涛,冯夷击响了神鼓,女娲发出清泠的歌声。飞腾的文鱼警卫着洛神的车乘,众神随着叮当作响的玉鸾一齐离去。六龙齐头并进,驾着云车从容前行。鲸鲵腾跃在车驾两旁,水禽绕翔护卫。车乘走过北面的沙洲,越过南面的山冈,洛神转动白洁的脖颈,回过清秀的眉目,朱唇微启,缓缓地陈诉着往来交接的纲要。只怨恨人神有别,彼此虽然都处在盛年而无法如愿以偿。说着不禁举起罗袖掩面而泣,止不住泪水涟涟沾湿了衣襟,哀念欢乐的相会就此永绝,如今一别身处两地,不曾以细微的柔情来表达爱慕之心,只能赠以明珰作为永久的纪念。自己虽然深处太阴,却时时怀念着君王。洛神说毕忽然不知去处,我为众灵一时消失隐去光彩而深感惆怅。
【洛神赋 曹植译文】
于是我舍低登高,脚步虽移,心神却仍留在原地。余情绻缱,不时想象着相会的情景和洛神的容貌;回首顾盼,更是愁绪萦怀。满心希望洛神能再次出现,就不顾一切地驾着轻舟逆流而上。行舟于悠长的洛水以至忘了回归,思恋之情却绵绵不断,越来越强,以至整夜心绪难平无法入睡,身上沾满了浓霜直至天明。我不得已命仆夫备马就车,踏上向东回返的道路,但当手执马缰,举鞭欲策之时,却又怅然若失,徘徊依恋,无法离去。(曹明纲)

【洛神赋 曹植注释】<1>黄初:魏文帝曹丕年号,公元220—226年。<2>京师:京城,指魏都洛阳。按曹植黄初三年朝京师事不见史载,《文选》李善注以为系四年之误。<3>济:渡。洛川:即洛水,源出陕西,东南入河南,经洛阳。<4>斯水:指洛川。宓妃:相传为宓羲氏之女,溺死于洛水为神。《离骚》:“我令丰隆乘云兮,求宓妃之所在。”<5>“感宋玉”句:宋玉有《高唐》、《神女》二赋,皆言与楚襄王对答梦遇巫山神女事。<6>京域:京都(指洛阳)地区。<7>言:发语词。东藩:古代天子封建诸侯,如藩篱之卫皇室,因称诸侯国为藩国。<魏志》本传:“(黄初)三年,立为鄄城王。”鄄城(即今山东鄄城县)在洛阳东北,故称东藩。<8>伊阙:山名,即阙塞山、龙门山。《水经注·伊水注》:“昔大禹疏以通水,两山相对,望之若阙,伊水历其间北流,故谓之伊阙矣。”山在洛阳南,曹植东北行,故曰背。<9>轘辕:山名,在今河南偃师县东南。《元和郡县志》:“道路险阻,凡十二曲,将去复还,故曰轘辕。”<10>通谷:山谷名。华延《洛阳记》:“城南五十里有大谷,旧名通谷。”<11>陵:登。景山:山名,在今河南偃师县南。<12>殆:通“怠”,懈怠。《商君书·农战》:“农者殆则土地荒。”烦:疲乏。<13>尔乃:承接连词,犹言“于是就”。税驾:犹停车。税,舍、置。驾,车乘总称。蘅皋:生着杜蘅(香草)的河岸。<14>秣驷:喂马。驷,一车四马,此泛指驾车之马。芝田:《十洲记》:“钟山在北海,仙家数千万,耕田种芝草。”一说为地名,即河南巩县西南的芝田镇。<15>容与:悠然安闲貌。阳林:地名,一作“杨林”,因多生杨树而名。<16>流盼:目光流转顾盼。盼一作“眄”,旁视。<17>精移神骇:谓神情恍惚。移,变。骇,散。<18>忽焉:急速貌。<19>以:而。殊观:所见殊异。<20>援:以手牵引。御者:车夫。<21>觌(dí敌):看见。<22>无乃:犹言莫非。<23>翩:鸟疾飞貌,此引申为飘忽摇曳。惊鸿:惊飞的鸿雁。<24>婉:蜿蜒曲折。此句本宋玉《神女赋》:“婉若游龙乘云翔。”<25>荣:丰盛。华:华美。二句形容洛神容光焕发,肌体丰盈。<26>飘飖:动荡不定。回:旋转。<27>皎:洁白光亮。<28>迫:靠近。灼:鲜明灿烂。芙蓉:一作“芙蕖”,荷花。渌(lù路):水清貌。<29>秾:花木繁盛。此指人体丰腴。纤:细小。此指人体苗条。<30>修:长。度:标准。此句即宋玉《登徒子好色赋》所谓“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之意。<31>素:白细丝织品。句本宋玉《登徒子好色赋》。<32>延、秀:均指长。项:后颈。<33>皓:洁白。句本司马相如《美人赋》。<34>铅华:粉。古代烧铅成粉,故称铅华。弗御:不施。御,进。<35>云髻:发髻如云。峨峨:高耸貌。<36>连娟:又作“联娟”,微曲貌。<37>朗:明润。鲜:光洁。<38>眸:目瞳子。睐:顾盼。<39>靥(yè谒)辅:一作“辅靥”,即今所谓酒窝。权:颧骨。《淮南子·说林》:“靥辅在颊则好。”<40>轘:同瑰,奇妙。宋玉《神女赋》:“瓌姿玮态。”艳逸:艳丽飘逸。<41>仪:仪态。闲:娴雅。宋玉《神女赋》:“志解泰而体闲。”<42>绰:宽缓。<43>奇服:奇丽的服饰。屈原《九章·涉江》:“余幼好此奇服兮,年既老而不衰。”旷世:犹言举世无匹。旷,空。<44>骨像:骨格形貌。应图:指与画中人相当。<45>璀灿:鲜明貌。一说为衣动声。<46>珥:珠玉耳饰。此用作动词,作佩戴解。瑶碧:美玉。华琚:刻有花纹的佩玉。<47>翠:翡翠。首饰:指钗簪一类饰物。<48>践:穿,着。远游:鞋名。繁钦《定情诗》:“何以消滞忧,足下双远游。”文履:饰有花纹图案的鞋。刘桢《鲁都赋》:“纤纤丝履,灿烂鲜新;表以文组,缀以朱蠙。”疑即咏此。<49>曳:拖。雾绡:轻薄如的绡。绡:生丝。裾:裙边。<50>微:隐。芳蔼:芳香浓郁。<51>踟蹰:徘徊。隅:角。<52>纵体:轻举貌。遨:游。<53>采旄:采旗。旄,旗竿上旄牛尾饰物。<54>桂旗:以桂木为竿之旗。屈原《九歌·山鬼》:“辛夷车兮结桂旗。”<55>攘:此指揎袖伸出。神浒:为神所游之水边地。浒,水边泽畔。<56>湍濑:石上急流。玄芝:黑芝草。《抱朴子·仙药》:“芝生于海隅名山及岛屿之涯……黑者如泽漆。”<57>振荡:形容心动荡不安。怡:悦。<58>微波:一说指目光,亦通。<59>诚素:真诚的情意。素,同愫。<60>要(yāo腰):同邀,约请。<61>信修:确实美好。张衡《思玄赋》:“伊中情之信修兮,慕古人之贞节。”<62>羌:发语词。习礼:懂得礼法。明诗:善于言辞。<63>抗:举起。琼珶:美玉。和:应答。<64>潜渊:深渊,指洛神所居之地。期:会。<65>眷眷:通“睠睠”,依恋貌。款实:诚实。<66>斯灵:此神,指宓妃。我欺:即欺我。<67>交甫:郑交甫。《神仙传》:“切仙一出,游于江滨,逢郑交甫。交甫不知何人也,目而挑之,女遂解佩与之。交甫行数步,空怀无佩,女亦不见。”弃言:背弃信言。<68>狐疑:疑虑不定。相传狐性多疑,渡水时且听且过,因称狐疑。<69>收和颜:收敛笑容。静志:镇定情志。<70>申:施展。礼防:《礼记·坊记》:“夫礼坊民所淫,……故男女无媒不交,无币不相见,恐男女无别也。”坊与防通。防,障。自持:自我约束。<71>徙倚:犹低回。<72>神光:围绕于神四周的光芒。<73>乍阴乍阳:忽暗忽明。此承上句而言,离则阴,合则阳。<74>竦(sǒng悚):耸。鹤立:形容身躯轻盈飘举,如鹤之立。<75>椒途:涂有椒泥的道路。椒,花椒,有浓香。<76>蘅薄:杜蘅丛生地。<77>超:惆怅。永慕:长久思慕。<78>厉:疾。弥:久。<79>杂沓:众多貌。<80>命俦啸侣:犹呼朋唤友。俦,伙伴、同类。<81>渚:水中高地。<82>翠羽:翠鸟的羽毛。古人多用以为饰。<83>南湘之二妃:指娥皇和女英。据刘向《列女传》载,尧以长女娥皇和次女女英嫁舜,后舜南巡,死于苍梧。二妃往寻,死江湘间,为湘水之神。<84>汉滨之游女:汉水之神。《诗·周南·汉广》:“汉有游女,不可求思。”薛君《韩诗章句》:“游女,汉神也。”<85>瓠瓜:星名,又名天鸡,在河鼓星东。无匹:无偶。阮瑀《止欲赋》:“伤匏瓜之无偶,悲织女之独勤。”<86>牵牛:星名,又名天鼓,与织女星各处河鼓之旁。相传每年七月七日乃得一会。<87>袿:今作褂。刘熙《释名》:“妇人上服曰袿。其下垂者,上广下狭如刀圭也。”猗靡:随风飘动貌。<88>翳:遮蔽。延伫:久立。<89>凫:野鸭。<90>陵:踏。尘:指细微四散的水沫。<91>难期:难料。<92>盼:《文选》作“眄”,斜视。流精:形容目光流转而有光彩。<93>幽兰:形容气息香馨如兰。<94>婀娜:轻盈柔美貌。<95>屏翳:传说中的众神之一,司职说法不一,或以为是云师(《吕氏春秋》),或以为是雷师(韦昭),或以为是雨师(《山海经》、王逸等)。而曹植认为是风神,其《诘洛文》云“河伯典泽,屏翳司风”。<96>川后:旧说即河伯,似有误,俟考。<97>冯夷:河伯名。《青令传》:“河伯,华阴潼乡人也,姓冯名夷。”又《楚辞》王逸注引《抱朴子·释鬼》:“冯夷以八月上庚日渡河溺死,天帝署为河伯。”<98>女娲:传说中的女神,《世本》谓其始作笙簧,故此曰“女娲清歌”。<99>文鱼《山海经·西山经》:“秦器之山,濩水出焉,……是多鳐鱼,状如鲤鱼,鱼身而鸟翼,苍文而白首,赤喙,常行西海,游于东海,以夜飞。”惊:当从《文选》作“警”。《文选》李善注:“警,戒也。文鱼有翅能飞,故使警乘。”<100>玉銮:鸾鸟形玉制车铃,动则发声。偕逝:俱往。<101>六龙:相传神出游多驾六龙。俨:矜持庄重貌。齐首:谓六龙齐头并进。<102>云车:相传神以云为车。《博物志》:“汉武帝好道,七月七日夜漏七刻,西王母乘紫云车来。”容裔:舒缓安详貌。<103>鲸鲵(ní泥):即鲸鱼。水栖哺乳动物,雄曰鲸,雌曰鲵。毂(gú谷):车轮中用以贯轴的圆木。此指车。<104>为卫:作为护卫。<105>沚:水中小块陆地。<106>纡:回。素领:白皙的颈项。清扬:形容女性清秀的眉目。扬一作“阳”。《诗·郑风·野有蔓草》:“有美一人,清阳婉兮。”<107>交接:结交往来。<108>莫当:无匹,无偶。《汉书·司马相如传》颜师古注:“当,对偶也。”<109>抗:举。袂:袖。曹植《叙愁赋》:“扬罗袖而掩涕”,与此句同意。<110>浪浪:水流不断貌。<111>效爱:致爱慕之意。<112>明珰:以明月珠作的耳珰。《古诗为焦仲卿妻作》:“耳著明月珰113>太阴:众神所居之处,与上文“潜渊”义近。<114>不悟:不知。舍:止。<115>宵:通“消”,消失。一作“霄”。蔽光:隐去光彩。<116>背下:离开低地。陵高:登上高处。<117>灵体:指洛神。<118>上溯:逆流而上。<119>绵绵:连续不断貌。<120>耿耿:心绪不安貌。<121>东路:回归东藩之路。<122>騑:车旁之马。古代驾车称辕外之马为騑或骖,此泛指驾车之马。辔:马缰绳。抗策:犹举鞭。<123>盘桓:徘徊不进貌。

洛神赋 曹植

⑤ 简单的成语故事

成语故事

链接: https://pan..com/s/1XQgOXr8R3VQwa45rMFcvow

提取码: m8ra

雪中送炭

⑥ 曹操七个仙女级别的女儿,为什么最后全嫁给一个人

热点内容
被骗到深山里的言情小说 发布:2025-09-16 18:22:55 浏览:145
与游戏boss相关的小说 发布:2025-09-16 18:20:23 浏览:962
日本奇幻轻小说动漫 发布:2025-09-16 18:11:32 浏览:76
有声阅读马克吐温短篇小说 发布:2025-09-16 17:50:39 浏览:855
免费全本听小说上门胥 发布:2025-09-16 17:39:59 浏览:598
经典武侠小说商店 发布:2025-09-16 17:25:23 浏览:65
重生三国网游猎艳小说 发布:2025-09-16 17:07:27 浏览:608
零之使魔轻小说文库 发布:2025-09-16 16:57:52 浏览:269
免弗古代言情重生宫延小说 发布:2025-09-16 16:51:25 浏览:600
宁夕和陆霆晓小说免费 发布:2025-09-16 16:47:06 浏览: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