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小说 » 只为你折腰经典语录小说

只为你折腰经典语录小说

发布时间: 2025-05-08 17:53:35

❶ 《判官》经典语录摘抄

1、去年花里逢君别,今日花开又一年。
3、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
4、晚年惟好静,万事不关心。
8、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9、冠盖满京华,斯人独憔悴。
12、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13、此时无声胜有声。
14、欲取鸣琴弹,恨无知音赏。
15、诚知此恨人人有,贫贱夫妻百事哀。
16、刘郎已恨蓬山远,更隔蓬山一万重。
17、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
18、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
19、人事音书漫寂寥。
20、虬枝错落,盘数千条赤脚老龙;怪影参差,立几万道红鳞巨蟒。远观却似判官须,近看宛如魔鬼发。谁将鲜血洒林梢,疑是朱砂铺树顶。
21、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22、我因恶了高太尉,生事陷害,受了一场官司,刺配到这里。
23、太宗冤魂,经判官崔钰引领,入了阴间。偶遇先父携兄,撕扯索命,被判官喝退。
24、这短短的一生,我们最终都会失去。你不妨大胆一些,爱一个人,攀一座山,追一个梦。
25、赏析:写林冲心细,入庙掩门抵石,点滴不乱,处处描摹林冲性格,也为下一步纵火者不得门而入,林冲偷听到了事情原委做了伏笔。
26、人生由命非由他,有酒不饮奈明何?
28、地府君臣以礼相待,接入厅堂。崔钰乘隙,改生死簿,给太宗加了二十阳寿。
29、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30、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31、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32、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33、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34、奸贼,我与你自幼相交,今日倒来害我,怎不干你事?且吃我一刀。
35、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
36、同来望月人何处,风景依稀似去年。
39、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40、莫思身外无穷事,且尽生前有限杯。
41、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42、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43、行人无限秋风思,隔水青山似故乡。
44、我现在真后悔,那天晚上,我没有紧紧地抱着你。
45、赏析:写景佳句,字字如金,描摹入神,写的舒缓从容,细品如如化境,一个卷子,漫天飞雪舒缓沉实之态毕现。
46、正是严冬天气,彤云密布,朔风渐起,却早纷纷扬扬卷下一天大雪来。
47、恐怕火盆内有火炭延烧起来,搬开破壁子,探半身入去摸时,火盆内火种都被雪水浸灭了。
48、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
49、赏析:此处林冲以断绝了所有返还朝廷过旧时生活的可能,满腔怒火蓬发,语言行动自不相同,真栩栩如生也。
50、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51、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52、我们既不是人,也不是神,我们只是其他人。
53、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
54、空令岁月易蹉跎。
55、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56、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
57、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61、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62、世人结交须黄金,黄金不多交不深。
63、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
64、赏析:此一句就有无尽妙处,一方面写林冲心细,在一面为下文草料场绝不可能自己起火必是人为纵火埋下伏笔。
65、但见新人笑,那闻旧人哭。
66、一生大笑能几回,斗酒相逢须醉倒。
67、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68、、钟楼倒塌,殿宇崩摧。山门尽长苍苔,经阁都生碧藓。释迦佛芦芽穿膝,浑如在雪岭之时;观世音荆棘缠身,却似守香山之日。诸天坏损,怀中鸟雀营巢;帝释欹斜,口内蜘蛛结网。没头罗汉,这法身也受灾殃;折臂金刚,有神通如何施展。香积厨中藏兔穴,龙华台上印狐踪。
69、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70、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71、今朝此为别,何处还相遇?
72、你以为你接受的是谁的爱,是一个天神的爱,他背叛了所有的神灵去爱你。
73、晏几道:北宋词人。字叔原,号小山,抚州临川人。晏殊第七子。历任颍昌府许田镇监、乾宁军通判、开封府判官等。晚年家境中落。其词多感伤情调。有《小山词》。很多好的作品,摘录几首临江仙梦后楼台高锁,酒醒帘幕低垂.去年春恨却来时,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记得小苹初见,两重心字罗衣.琵琶弦上说相思,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蝶恋花梦入江南烟水路,行尽江南,不与离人遇.睡里销魂无说处,觉来惆怅销魂误.欲尽此情书尺素,浮雁沈鱼,终了无凭据.却倚缓弦歌别绪,断肠移破秦筝柱鹧鸪天醉拍春衫惜旧香,天将离恨恼疏狂.年年陌上生秋草,日日楼中到夕阳.云渺渺,水茫茫,征人归路许多长.相思本是无凭语,莫向花笺费泪行.生查子金鞍美少年,去跃青骢马.牵系玉楼人,绣被春寒夜.消息未归来,寒食梨花谢.无处说相思,背面秋千下.清平乐留人不住,醉解兰舟去.一棹碧涛春水路,过尽晓莺啼处.渡头杨柳青青,枝枝叶叶离情.此后锦书休寄,画楼云雨无凭.
74、寒暄过后,太宗答应还阳后以瓜果相报。后有人唤作刘全的,家遭变故,请缨赴死,送瓜果,与先亡妻团聚。阎王喜,二人携手回阳。因妻尸首腐烂,借新死公主还魂。
75、入得庙门,再把门掩上,傍边止有一块大石头,掇将过来,靠了门。
判官经典语录有哪些?
判官经典语录如下:
1、阵中幻境重重,荒草遍地。八百里血海蜿蜒、朽木丛生。他跪坐其间,吻了红尘。
2、那个给了他名字、又给了他来处的人,在十多年后,成为了他不能说的俗世凡尘和痴妄欲念。
3、怎奈松风明月三千里,天不许归期。
4、目之所及,未必是心之所向。
5、红尘故人旧相识,重逢却不知。因为一个已经忘了,而另一个不打算说。
6、无挂无碍无执障,这条路他一个人走了太久,直到遇到闻时,才入了红尘。阖眼分是非对错,可清明误我。
7、时者,所以记岁也,春夏秋冬和日月轮转,在这个字里了。
8、从那天起,闻时有了来处,叫尘不到。
9、因为无法久留,索性免了重逢。
10、不是故人,不开阵门。祝来生有幸,能在尘世间等到一场相遇。
怎奈松风明月三千里,天不许归期翻译是什么?
怎奈松风明月三千里,天不许归期的翻译为:风与明月都可以奔赴三千里之外的地方,但是你没有给我可以靠近你的机会,我又怎么能到你的身旁呢。
此句出自木苏里《判官》:“他写了纸笺,说好要回去的。怎奈松风明月三千里,天不许归期。”
《判官》于2020年4月27日开始连载,2020年12月28日完结,写的是围绕着主角闻时发生的一系列的灵异事件。
《判官》经典语录有:
1.目之所及,未必是心之所向。
2.判官一脉,满身清明,不偏不倚,修的就是无挂无碍无执障。
3.他送过不知多少人,见过不知多少场别离。临到自己身上,才知道原来不忍别离这么疼。
4.他在万千尘缘的尽头,抓住了他想抓住的人。
5.他豁上了生死,掷了一场豪赌。赌他在这个不见天日的石洞里,不知年岁的枯坐着。等风来。
6.祝来生有幸,能在尘世间等到一场相遇。

❷ 小说里的经典名句

一岁到两岁(按虚岁计算,以下同),我思考的问题是:为什么会重生在古代?

结论是:霸王文看多了。

所以,同志们,看文一定要留印迹,哪怕抛砖都行,抛砖也能引玉啊。当然,除非你也有心穿越一回。不过也幸好看了很多的穿越文,让我有了一定的心理建设。

两岁到三岁,我思考的问题是:为什么是架空历史

结论是:为了社会稳定。

因为我和其他人一样,并不知道历史的车轮何去何从,也就不必担心自己的一言一行会改变历史。不过就像敏敏说的:好处是唐诗宋词可以随便盗用,坏处是上下五千年的历史知识白背了(典出《穿越与反穿越》)。

三岁到四岁,我思考的问题是:为什么是庶出?(忘了告诉大家,俺娘只是小妾之一,还是不得宠的那种)

结论是:进可攻,退可守。

作为庶出的小姐,相比嫡系虽然待遇要差些,但压力也要小些,表现不好也属理所当然,呵呵,如果表现好,那就是不鸣则已,一鸣惊人,效果更好。

四岁到五岁,我思考的问题是:是做古代人还是做回现代人?

结论是:做一个具有现代精神的古代人。

既然是投胎转世,就不可能回去了(回去了那叫诈尸),那就安心做个古代人吧。但是,既然是架空历史,不用担心会歪曲史实,又何必放弃我二十多年的现代智慧和精神呢?取长补短才是正道。

五岁到六岁,我思考的问题是:长大了做个什么样的人?

结论是:做个快乐的米虫。

前世的我在人老珠黄、前程黯淡之时总结出一个教训,人生要乘早立下远大的目标。而今世的我终于有了足够的时间和智慧,当然不能再重蹈覆辙。根据我的兴趣和专长(确定发展方向,二者缺一不可)——擅长深思熟虑(其实就是发呆),喜爱以逸待劳(实质就是懒惰),我的理想职业是——米虫。
-----------《戏龙记之非常穿越》

❸ 《晋书》精华名句,晋书经典语录

《晋书》一百三十卷,包括帝纪十卷,志二十卷,列传七十卷,载记三十卷,记载了从司马懿开始到晋恭帝元熙二年为止,包括西晋和东晋的历史,并用“载记”的形式兼述了十六国割据政权的兴亡。
《晋书》是唐房玄龄二十一人共同编著的史学巨著,其中房玄龄、褚遂良、许敬宗三人为监修;天文、律历、五行等三志由李淳风撰写。
兵者诡道,善因事变。
【出处】《晋书·帝纪第一·宣帝》
【释义】用兵之道,崇尚诡诈,要擅于根据形势而有所变化。
【赏析】司马懿用兵,文懿向孙权求救。孙权出兵声援,对文懿说,司马公用兵如神、所向无敌,我很为你担心。司马懿并不迅速进攻,而是安营扎寨,与之相持。陈说,当年攻打上庸时,八部齐头并进,昼夜不息,结果斩了孟坚,现在天降大雨,正是好时机,我们怎么迟缓了。司马懿说,当年我们兵多粮少,必须速战,现在敌众我寡,敌人粮少而我们充足,最好等到他们支撑不下去时再进攻。
动人以行不以言,应天以实不以文,故我清静而人自正。
【出处】《晋书·帝纪第六·元帝》
【释义】用行动而不是言语来打动别人,用行动而不是说教来回应上天,因此我清静无为而百姓行为端正。
【赏析】愍帝驾崩后,群臣在江南拥立司马睿为帝。司马睿说,宗庙废绝的时候,群臣寄予厚望,不敢推辞,于是即位。不久下诏,劝勉百官效法古代治国者的“无为而治”,希望他们对百姓管理从宽,减少劳役,与民休息。汉初经由秦末农民起义的混乱局面,实行休养生息,出现“文景之治”,元帝下诏,也想如此。
不忘故乡,仁也;不恋本土,达也。
【出处】《晋书·列传第三·王祥》
【释义】不忘记故乡的人是仁义之士,不留恋本土的人是旷达之人。
【赏析】王祥非常孝顺,曾在严冬为母亲卧冰求鱼,果然有鲤鱼跳入怀中。儿子烈、芬都早有好名声,王祥很疼爱他们,不幸他们同时亡故。死前烈表示愿回故土,芬表示愿葬京邑,王祥痛哭流涕地对二子做了上述评价。
自损者有余,自益者弥昏。
【出处】《晋书·列传第八·文六王》
【释义】自我贬损者做事有余力,自高自大者只会越发糊涂。
【赏析】齐王攸每次参议朝政,都悉心陈述自己的观点。任太子太傅时,献箴教诲太子弘道、储德,行王道来安定宗室,不要依靠施以恩惠。这句话劝太子不可自视过高,要时刻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宗室是卫护国家的屏藩,要亲之信之来巩固统治;若是自高自大,轻慢宗室,必然带来灾难性后果。“自损者”怀有忧患意识,这是成功所必需的。
桂林之一枝,昆山之片玉。
【出处】《晋书·列传第二十二·郤诜》
【释义】桂树林中的一根枝条,昆山上的一片碎玉。
【赏析】这是郤诜在晋武帝面前对自己的评价,他有举贤良、对策第一的自信,也有不怕忤逆皇帝的勇气。这句话说得很艺术,“一枝”和“片玉”确实是在夸奖自己,而且不无骄傲,但“桂林”和“昆山”却比附了晋朝人才济济的局面,武帝当然愿意听。有人因为郤诜口气大建议武帝免其职,武帝却说“不足怪”。
安上在于悦下,为己存乎利人。
【出处】《晋书·列传第二十四·陆机》
【释义】若想安于上位必须使下属高兴,若为自己考虑则必须先对他人有利。
【赏析】陆机提倡“分封建国”,但特别强调君主要处理好与宗室和臣属的关系。君主统治国家主要是借助于宗室和臣属的力量,与宗室相保,使国家固若磐石、坚如维城;对大臣设官分职,使各尽其力。君主和宗室、臣属是互相依存的,若想自己安乐,必须先使人安乐;若为自己考虑,则必须先为他人考虑。
高词迥映,如朗月之悬光;叠意回舒,若重岩之积秀。
【出处】《晋书·列传第二十四·陆云》
【释义】高妙的言辞辉映很远,像明月清朗的光辉;深远的含义回环舒展,像秀丽的岩石重重叠叠垒积。
【赏析】陆机、陆云兄弟风骨清爽,神情俊迈,文藻富丽宏阔,言论慷慨激烈,是独步当时的名士。这句话高度评价了二人的才学,文字华丽优美,设喻生动,对仗工整,不逊二陆文章,达到内容和形式完美的统一。
正其末者端其本,善本后者慎其先。
【出处】《晋书·列传第二十五·潘岳》
【释义】想要端正末梢就要先端正根本,要想有好的结果必须谨慎行事。
【赏析】晋武帝曾亲自耕种,潘岳作赋赞美这件事,这句话即是说治理天下要先抓好农业。上层建筑要以经济为基础,国家安定、百姓生存以农业为基础,历代朝廷都把土地视为上天授权的象征。国家应该有足够的物资储备以应付可能发生的灾害,不能仅仅满足于当年粮食充足。如果朝臣不识农耕,百姓面有饥色,国家的根本也就动摇了。
不自贵于物而物宗焉,不自重于人而人敬焉。
【出处】《晋书·列传第二十五·潘岳》
【释义】不把自己看得更高才能驾驭外物,不把自己看得更重才会得到人们的敬仰。
【赏析】人只有对危险有足够的考虑,才能获得平安;对退守有充分认识,才能更易进取。这是因为他减少索取、虚怀若谷,能够承受更多,性情有了更大弹性。
飞龙御天,故资云雨之势;帝王兴运,必俟股肱之力。
【出处】《晋书·列传第三十五·王导》
【释义】飞龙遨游天空中是凭借云雨的气势;帝王要振兴国运,必须依靠良臣的辅佐。
【赏析】凡事众人齐心协力才能做得更好,治国兴邦更非一己之力所能实现。良臣思遇明主,明主更需良臣,二者合一才会有国家升平。王导历仕三朝,始终一心,诚为良臣;三帝推心置腹,委以重任,亦为明主。明帝称王为“仲父”是很适合的。
乘兴而行,兴尽而反,何必见安道邪!
【出处】《晋书·列传第五十·王羲之》
【释义】乘着出游的兴致而来,兴尽就返回,何必一定要见到戴安道呢?
【赏析】王子猷性情卓荦不羁,雅好修竹,居住处不能一日无竹。住在山阴时,一次夜雪初霁,月色清朗,酌酒咏左思《招隐诗》,忽然忆起戴安道,便乘船去剡溪访戴。天亮到门前却径直返回,他的兴致只在途中。魏晋名士崇尚率性而为,不愿拘于礼教,这句话是这种精神最直接的反映。
从善如顺流,去恶如探汤。
【出处】《晋书·列传第五十七·凉武昭王李玄盛》
【释义】听从善意的劝谏顺畅如水流过,疾恶如仇态度严厉如水沸腾。
【赏析】李玄盛出兵攻打蒙逊,手令诫其诸子:说话要谨慎,不可轻易表现喜怒之情,不要自以为是,自我夸耀;要广开言路,遇事多方咨询,合理采纳众人意见。这句话与其说是两个比喻,不如说是用了通感手法,愉快接受通水流欢畅,态度严厉通沸水高温。
令之有渐,轨之有度,宠之有节。
【出处】《晋书·列传第六十二·文苑》
【释义】实施法令要有个渐进的过程,制定法则要有一定的标准,宠信别人也不要过分。
【赏析】伏滔认为古代君王治理国家遵从了这几点没有突兀之举,没有过分之举,合乎中庸之道,一切自然发展,国家得以稳固。虽然时代有盛有衰,但不会使国家灭亡,只不过是循环往复。教化风行于天下,社会向前发展就像沿着一定轨道,无声地运转。
谈虚语玄,不觉日之将夕;登涉山水,不知老之将至。
【出处】《晋书·载记第十四·苻坚下》
【释义】谈论虚无玄妙之语,不觉天色已晚;登山临水以游乐,忘记了自己正在慢慢变老。
【赏析】苻朗性情宏达,神气爽迈,有操守,不慕荣华富贵。苻坚很赞赏他,他不得已出来做官,身为方伯,还像寒士一样耽玩经籍,手不释卷。这句话写出了他的性情,竟与江左名士遥相呼应,毫无二致。后归降晋朝,超然自得,志凌万物,所与交谈的人不过一两个,王忱去拜访,朗都不见他。
积善三年,知之者少;为恶一日,闻于天下。
长久积累善行,知道的人很少;一天做 了坏事,四面八方都会知道。指恶名比 善名传得快,千万要谨慎。
羲之往观焉,意甚悦,固求市之。芝草蒲陶还相继,棠棣融融载其华官不可以私予人,人不可以私取官。不自贵于物而物宗焉,不自重于人而人敬焉。
出自《晋书·列传第二十五·潘岳》,意思是:如果能够不自以为比自然万物更高贵,万物都会归顺于他;如果不会太过于看重自己而忽视别人,就会得到他人的敬重。
图匮于丰,防俭于逸。
出自唐·房玄龄等《晋书·潘岳传》。在丰收时要谨防匮乏,在安逸时要预防以后发生贫困。
人之有过,则面折之,而退无所言。
出自唐·房玄龄等《晋书·崔洪传》。别人有过错,应当面批评他,不要背后议论。
居丰行俭,在富能贫。
出自唐·房玄龄等《晋书·陆云疏》。丰年来要厉行节俭,富有时能过清贫生活。
将欲取之,必先与之。
出自唐·房玄龄等《晋书·慕容超载记》。“与”一作“予”。要想从别人那里得到什么,必须先给予别人。即要想获得必先付出。人心所归,惟道与义。
出自唐·房玄龄等《晋书·熊远传》。老百姓所向往、拥戴的,唯有道义和真理。
人之相去,如九牛毛。
出自唐·房玄龄等《晋书·华谭传》。人与人之间的差异,就像九头牛身上的毛色一样,各不相同。
容纳直言,虚己待物。
出自唐·房玄龄等《晋书·元帝纪》。要能容纳别人的直面批评,虚心地待人接物。
贪于近者则贵远,溺于利者则伤名。
出自唐·房玄龄等《晋书·宣帝纪》。贪图眼前利益,就会失去长远利益;沉溺于物质利益,就会损伤名誉。
文生于情,情生于文。
出自唐·房玄龄等《晋书》。文章是由感情产生出来的,感情也会在文章中表现出来。
太刚则折,至察无徒。
出自唐·房玄龄等《晋书·周顗传》。过于刚直则会折断,极其明察则没有朋友。
貂不足,狗尾续。
出自唐·房玄龄等《晋书·赵王伦传》。貂:一种名贵的皮毛兽。此句原本指官爵太滥。古代近侍官员以貂尾做冠饰,因为滥任的官员太多,貂尾不够用了,就以狗尾代替。后来成语“狗尾续貂”泛指以坏续好,前后不相称。多指文艺作品。
时无英雄,使竖子成名。
出自唐·房玄龄等《晋书·阮籍传》。竖子,骂人语,意谓小子。此乃阮籍观楚汉相争处而发的感叹。其意是说,刘邦能够成功,那是因为当时没有真正的英雄人物,他才得以侥幸成功。
磊磊落落,日月皎然。
出自唐·房玄龄等《晋书·石勒载记》。为人要胸怀坦荡,光明正大。
官得其人,则事得其序,则物得其宜,则生生丰植。
出自唐·房玄龄等《晋书·却诜传》)官员选择适当,政事就会办得井然有序;政事有序,那么环境就会适宜;环境适宜,那么粮食就会获得丰收。
黩武之众易动,惊弓之鸟难安。
出自唐·房玄龄等《晋书·王鉴传》。穷兵黩武会容易冲动,就如同用弓箭吓怕的鸟儿一样难以安定。
积一勺以成江河,累微尘以崇峻极。
出自唐·房玄龄等《晋书·虞溥传》。把一勺一勺的水汇集起来就能形成江河,把细小的尘土堆积起来就能够形成高山。庞大的事物都是由微小的事物慢慢积累起来的,宏伟是事业都是从细小的事情开始慢慢做起的。这是告诉我们做任何事情都要有一个过程,不能因为任务的艰巨而退缩,而要善于将任务划分成一个个微小的任务,然后从一点一滴开始做起,慢慢就能够完成我们原本以为不可能完成的。
悠悠之谈,宜绝智者之口。
出自唐·房玄龄《晋书·王导传》。漫无边际的空谈,应杜绝于有智慧之人的口。
人无愚智,咸慕名宦,莫不饰正于外,藏邪于内。
出自唐·房玄龄《晋书·郤诜传》。无论是蠢笨还是聪明的人,都喜欢名声和地位,没有不装出一副正经的外表,内心却怀着不正当念头的。
吾不能为五斗米折腰, 拳拳 事乡里小人邪!
出自《晋书·陶潜传》。我怎么能为那一年五斗米的官俸,而卑躬屈膝地去侍候这等乡里小人呢!
坚与苻融登城而望王师,见部阵齐整,将士精锐;又北望八公山上草木,皆类人形。
出自《晋书·苻坚载记》。苻坚与苻融登上城头,望向对岸的晋军,只见晋军阵容齐整,将士精锐;又往北看见八公山上的草木,都好像是人的样子。
朕若逢高皇,当北面而事之,与韩、彭竞鞭而争先耳;脱遇光武,当并驱于 中原 ,未知鹿死谁手。
出自《晋书·石勒载记下》。如果我能够遇到刘邦,一定不会和他为敌,而是会心甘情愿的做他的部下,和韩信、彭越一样建功立业。如果我遇到刘秀,则会同他争高低,逐鹿中原,还不知鹿死谁手。
隐之将嫁女,石知其贫素,遣女必当率薄,乃令移厨帐助其经营。使者至,方见婢牵犬卖之,此外萧然无办。
出自《晋书·晋书原传》。吴隐之女儿出嫁,谢石知道他家十分贫穷,便吩咐佳人带着办喜事所需的物品,去帮忙操办。到了吴隐之的家,只看到一个婢女牵着狗准备去市场买东西,丝毫没有要结婚的气象。
祖逖 中流击楫 而誓曰:“祖逖不能清中原而复济者,有如大江!”
出自《晋书·祖逖传》。祖逖手中拿着船桨,怕打着水流,发誓说:“如果我祖逖不能够清扫中原的敌人,绝不再过这条大河!”
除长安令,征补博士,未召,以母疾辄去官,免。
出自《晋书·潘岳传》。废除长安令的官职,改封为博士,还未被授职,就因为母亲生病而辞去了官职。
9. 嗜酒能啸,善 弹琴 。当其得意,忽忘形骸。
出自《晋书·阮籍传》。阮籍嗜酒,并且能够长啸,擅长弹琴。他得意的时候便忘记了自己的形骸。
中夜闻荒鸡鸣,蹴琨觉,曰:“此非恶声也。”因起舞。
出自《晋书·祖逖传》。祖逖夜半时听到鸡鸣,就踢醒刘琨说:“这不是不吉利的叫声。”就起床舞剑。
《晋书》精华10句,阅人间兴衰事,感悟古往今来。
家贫,不常得油。夏月,则练囊盛数十萤火以照书,以夜继日焉。——《晋书·车胤传》
这便是成语囊萤映雪中“囊萤”的故事,车胤用口袋装萤火虫,用萤火虫的光亮去照书学习,说明了车胤的刻苦用功。
吾不能为五斗米折腰,拳拳事乡里小人邪!——《晋书·陶潜传》
折腰是指不弯腰行礼,指屈身于人。五斗米是晋代县令的俸禄,比喻为人淡泊名利,宁静致远。不为功名利禄所动。
统危坐如故,若无所闻。充等各散曰:‘此吴儿是木人石心也。——《晋书·隐逸传·夏统》
天底下居然还有这样的人啊!真实如同木头做的人,石头做的心啊。比喻人意志坚定,出淤泥而不染,不为外物所动。
顾恺之倒食甘蔗,曰:“渐入佳境。”——《晋书》
比喻境况越来越好。也比喻人年纪越大而福分也越大。
今之事势……骑猛兽安可中下哉!——《晋书·温峤传》
犹言“骑虎难下”。比喻一时下不了台,只能冒险干下去。
前在坐,蒙赐酒,方欲饮,见杯中有蛇,意甚恶之,既饮而疾。——《晋书·乐广传》
那天在你家喝酒,看到酒杯中有一条小蛇在游动,于是便闭着眼睛喝下去。将倒映在酒杯中的弓箭影子,误以为是蛇。比喻那些疑神疑鬼而引起的恐惧。
小水不容大船——《晋书·桓谦传》
比喻有什么条件办什么事,有多大本领使出多大招数。
隐居会稽东山,年逾四十复出为桓温司马,累迁中书、司徒等要职,晋室赖以转危为安。——《晋书·谢安传》
成语“东山再起”源于此,再起是指再次出仕做官,比喻那些辞官退隐的人再次出人官职。

热点内容
巅峰都市神豪小说 发布:2025-05-08 19:41:24 浏览:185
男女感情写的比较多的都市小说 发布:2025-05-08 19:34:04 浏览:302
完本都市异能小说推介 发布:2025-05-08 19:24:41 浏览:104
免费的夏至小说 发布:2025-05-08 19:18:32 浏览:636
崛起都市小说之黎南 发布:2025-05-08 18:52:55 浏览:39
女主草原和亲的言情小说 发布:2025-05-08 18:52:50 浏览:723
神医嫡女小说全文免费 发布:2025-05-08 18:46:53 浏览:145
有哪些值得看的重生网络小说 发布:2025-05-08 18:31:48 浏览:568
小说总裁爹地蜜宠妻免费阅读全文 发布:2025-05-08 18:31:11 浏览:836
重生民国春归小说 发布:2025-05-08 18:31:07 浏览:4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