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中最奇怪的结局
❶ 《大唐游侠传》的结局是什么
大唐》的开篇并不讨喜,最让人匪夷所思的是南霁云和夏凌霜之间的一段感情。南霁云名字听来斯文至极,实则是一三十出头的虬髯汉子,夏凌霜当时不过十七八岁,即使七年后她羽翼渐丰,南霁云那也已年近四十。
这基本是武侠小说中最对不上号的两类人,最初几回看得稀里糊涂,夏称呼段圭璋“叔叔”,而印象里又错把南和段当成是一代人,于是每每读到南见到夏时的欲语还休,心里总觉得纳闷,琢磨着梁羽生该不会要在南夏之间搞出个昔日恋人女儿的桥段,怎知最后铁摩勒一个无心玩笑,竟带出南霁云一直来对夏感情的默认。大骇,一段连剖析也省略了的爱情就这样顺理成章地开始了。
贺偶拿殷梨亭和杨不悔的例子来反驳我,完全没有可比性。一来杨不悔初识殷时已带有愧疚之情,二来她长期照料殷日久生情那也是合情合理,何况其时殷虽已有四十出头,但怎么说也是一清秀书生型,杨不悔芳心暗许就不显得奇怪。反观南对夏的感情,一共也没见上几面,说过的话不上十句,心下竟是已起涟漪,不能不说有几分突兀。何况夏的出场又并不讨好,心高气盛一小女孩,完全不把别人放在眼里,言语间锋芒必露咄咄逼人,不知南看上她哪点了,就因为长得漂亮吗?观之南的为人又实在不像,总之把一中年汉子的感情描写得如此细腻让读者有些措手不及,又或许是我们潜意识里的封建观念在做怪,英雄应以国家社稷为己任,而不是一味地沉溺于儿女情长之中。
铁摩勒与王燕羽的感情更是来得没有理由。铁摩勒本该是全书的主角,风采却完全被段南两人盖过,尤其是开篇几回,不过跟着叔叔伯伯们打打杀杀做个下手,和王连正面交锋的机会都少之又少。而这么个土气的乡下少年,竟在刀光剑影中被王燕羽记挂住了。如果说殷离对张无忌的刻骨铭心是出于儿时手臂上难以愈合的伤痕,那么王又是凭什么在七年漫长的离别之后--一而再再而三地助铁脱险,甚至不惜于背叛自己的家族?
铁摩勒与韩芷芬的感情更是典型的梁式拉郎配。退一步说,王燕羽于铁的倾心总还有七年前龙眠谷中剑下留情一幕做铺垫,而韩与铁之间,我看不出任何由兄妹情转至男女情的过渡,韩屡屡揶揄铁与王的关系,说话时脸不变色心不跳,一不吃醋娇嗔、二无黯然神伤,好一位清心寡欲的神仙姐姐,俺们俗人实是自叹不如。
上面说的多只是小儿女间莺莺燕燕之事,不足以败大局,而纵观全篇最大的硬伤是在情节的驾驭之上。骊山脚下土地庙中皇甫嵩的出场本是开了个好头,落难英雄,美人奇丐,悬念剧所需要的所有因素一应俱全。到玉树峰上车迟的死更是渐入佳境。有金庸珠玉在先,故事的推动虽不及天龙中萧峰“大秘密”来得惊心动魄,也颇是让人欲罢不能。虽然隐隐猜出了这是千尺千丈一幕的重演,但总还是怀着赞许的态度,继续满怀希望看了下去。怎知读者不急,梁羽生反而先急了,尚未写到后半阙,这就匆匆忙忙地将没铺垫好包袱一股脑抖了出来,于是冤头有了,债主也认了,该死的赶快都死了,该回忆的也急着都回忆了,而在这所有的于是之后,该骇人心魄的--却终是没能骇人心魄成。看到这里不由地感慨,梁老真不是一个会讲故事的人,生生浪费了之前营造出的大好气氛,皇甫华与皇甫嵩、皇甫华与冷雪梅、冷雪梅与夏声涛……多少条错综复杂的暗线,就这样被白开水一般的报告式文学一一埋没了。
除却皇甫兄弟与冷雪梅这一线索,以安禄山与段圭璋之间的过结为整篇故事的引子,也实在够不上分量。安段两人间的恩怨到最后都没有再交待,故事由此而起,却空无结果,难免不给人上当受骗之感觉。又比如比如夏凌霜与王龙客之间一段纠结,先是欲说还休给读者空留了许多悬念,最后只用了短短几句话草草解释了下了事。类似的情节,换成张无忌与朱九真之间的一段瓜葛,金庸洋洋洒洒用了三四回来写。
发了大半天的牢骚,其实自古就是批评容易过赞美,而这诸多的不满,在马嵬驿之变后即不由地被抛在了脑后。广元城后铁摩勒三人夜战宇文通一段写得煞是精彩,空空儿加入战团,与铁摩勒冰释前嫌,已是大快人心,而铁与秦襄并肩作战一幕更是让人倾叹不已。梁对秦的刻画甚好,自得知玄宗对铁的暗害,从黯然不语到虎目蕴泪,廖廖几笔已是将其矛盾的心理勾勒出来,他身为朝廷大将,又与铁肝胆相交,眼看沙场上之合作无间、心领神会尚还历历在目,下一刻却就要劳燕分飞各奔前程。秦襄的离别感言让人希嘘不已,但愿你莫计较所受的委屈,心存汉阙,同诛逆贼。天下太平之后,咱们还有相见之期。
可叹天下太平尚没有盼到,悲剧的结局却早已注定--秦铁两人因毒酒事件身不由己分道扬镳,恰是巧妙地暗示出晚年唐玄宗性格中复杂的元素,他一方面良知尚未完全泯灭,逃难路上见到民间疾苦,亦是挥泪不止,另一方面却又贪生怕死、心胸狭窄,为宠妃之死怀恨在心,不惜杀功臣泄恨。适逢时局动荡,却为一己之忿于人心而不顾,让臣民如何能不寒心?马嵬坡一幕注定了大唐江山的衰落,亦为之后的睢阳血战抹上了悲剧的色彩。
睢阳一役的军事意义史书上早有定论,这一战成功牵制了史思明的兵力,遏止了叛军长驱直入江浙一代的美梦。而梁羽生则剑走偏锋,没有过多挖掘战役本身的历史价值,却是着力于刻画人性中光辉壮烈的一面。大唐终章包罗万象,可谓道尽世间情事--南霁云油尽灯枯之际强做最后的挣扎,只为了安抚爱妻盼她能安心而退;段圭璋强忍悲痛,生死之际亦不忘篡词给予爱儿希望,心思之缜密令人希嘘不已;南段二人义薄云天,并肩守城捐躯,更是一幕血泪交融的战友之情,连贼帅令狐潮也是蹉叹不已,视二人为好汉子,无愧侠之大名;张巡落敌之际段圭璋亦是不顾身前险境相救,悔恨之情溢于言表,恨当初未能血刃王龙客以至贻害至今。说到张巡,尤记得他突围前的豪言壮语,大意是说一城一池的得失算不了什么,只要民心未失,便有千百个张巡继之而起,中华锦绣江山又岂能容胡虏染指。段圭璋、南霁云等人先后慷慨赴义,亦是抱着同样的信念。而这么个简单的道理,却是肃宗所不能参透的,他弃危城于不顾,视上千抛头颅洒热血之将士于不顾,七道金牌急招郭子仪西救灵武,守住了江山却人心尽失,比其老子的做法可谓有过之而不及。
读到终回时只觉得血脉贲张悲从中来,郭从瑾、雷万春、张巡、段圭璋、南霁云……多少大唐英雄好汉,满腔的热血,连带城中上万条人命,竟是白白献给了昏庸的唐玄宗父子。又或许意难平的仅是书页后置身事外的我们,没有什么能挨得过时间,总是会有迟暮的那一天,再伟大的英雄也终将会老去--如此说来,战死沙场留青史,于他们而言,也许就是最好的归宿了。
大唐的结局甚是具有梁羽生特色,郭令公收睢阳李光弼入潼关,乱战指日可平。待读到空空儿盗剑相还,只觉得物是人非恍若隔世。窦缐娘临终托孤于夏凌霜,联想到之前诸多是非恩怨--这厢我们还沉浸于悲切之中惘然嗟叹,那边梁老竟已忙不迭地将金龙玉钗摆出,预示又一段拉郎配故事的开始,看到这里禁不住哑然失笑,一时间悲壮的气氛烟消云散。陈墨有句话说得甚好,金庸的小说是小说家的小说,而梁羽生的小说则更多是文人的小说。想看痴情爱情的大可找琼瑶阿姨,注重故事情节自有金庸古龙把阵,《大唐》本就不是一部以爱情亦或故事性著长的小说,但这些都不重要--
掩卷间忍不住希嘘感慨,这还是梁羽生,还是当年陪我们从《七剑》、《云海》、《萍踪》一路走来的清雅书生。刻板些又怎样,平淡些又怎样,那些惊心动魄的大繁华大悲剧,还是留在他人的故事里去述说吧。人生本就是这样,犹如飞鸿踏雪淡淡留痕,妥协多是胜过激烈的情感,无奈终是多过圆满的结局,就如同《大唐》中王燕羽于展元修的开怀、薛嵩于安禄山的妥协。神雕之襄阳大捷纵是大快人心,却更要感谢梁羽生为我们重现了睢阳历史上最真实的一幕。自恃能冷眼旁观历史,安史之乱不过是统治阶级内部争权夺利的斗争,是朝廷与地方割据势力内部的矛盾,待读完《大唐》,却发现已不能用课本上的性质定义睢阳之战的意义。这一仗最大的赢家,自不是以唐肃宗为首的中心政府,更不是血洗睢阳的叛军功臣令狐潮、尹子奇,他们亦或保得了江山,亦或打了漂亮的一仗,却都是百姓眼中不折不扣的失败者。最值得开怀一笑的,是誓与睢阳共存亡的四千大唐英雄将士,碧血丹心永不灭,正是他们--给《大唐游侠传》这么一个非圆满的结局赋予了不一样的意义。
❷ 关于恐怖小说《黑白配》的结局 求知道到什么才是真正的结局 不要给我发全文 我都看完了 求分析
准确的说,没有明确的结局。作者为读者设下了两种结局,就看读者愿意认可哪种结局了。为什么这么说,因为整个故事中,主角何宁遇到了很多匪夷所思的事情,而且这些事情都不能用常理来解释,比如连续在门外出现了几次的妻子董心结,突然出现又消失的黑色头发怪物,以及貌似拥有超自然力量的王飞等等。正如我刚才所说,作者设下了两种结局,看读者如何取舍。第一个结局就是:何宁在三年前的登山活动中发生了意外,变成了植物人。但何宁的大脑并未死亡,何宁的大脑由于本能反应,开始构建一个虚拟世界,他所遇到的所有恐怖离奇事件,都是他自己虚构出来的东西,一切都是假的,当何宁迷失在自己思想虚构出来的假世界里时,他的妻子董心结为了治好他,请来来心理医师王飞,王飞深知人的大脑有一个自我保护的防御机制,所以心理医师王飞必须想办法激活何宁大脑的防御系统,好把何宁从虚拟世界中拉回来,让他摆脱植物人的状态,避免他永远迷失在自己的思想世界中。于是王飞就采取了种种心理暗示的办法,入侵了何宁的虚拟世界,对何宁的虚拟世界制造了很多无法解释的怪异事件,使深处虚拟世界而不自知的何宁对自己所在的世界产生怀疑。同时,何宁自身的意识又必须维护他自己建立起来的虚拟世界,所以每当何宁发现很多无法解释的事件时(即现实世界的医生王飞植入的暗示),为了不让何宁醒悟,维护他虚拟世界的思想就不断自动想办法来修补这些矛盾点,所以造成了读者越看疑问越多的情况。何宁大脑里的两股势力就不断交战,一股是何宁自我构建的虚拟世界,一股是王飞操纵的大脑防御机制,所以导致了何宁不断遇到怪事,虚拟世界想努力维护自己的平衡跟合理,防御机制就不断制造不合理事件让何宁怀疑这个世界
第二种结局是,其实何宁并没有变成植物人,他所处的世界是真实存在的。而王飞是一个高智商的连环杀人犯,王飞杀人的方法很特殊,王飞告知每个受害人,你所处的世界其实是一个虚拟世界,真正的你已经变成植物人了,而我就是你现实世界中的医生,我通过心理暗示的方法进入了你的思维,制造了很多无法用逻辑解释的怪事,就是为了要让你怀疑这个世界的真实性,才能让你脱离虚拟世界,你要想回到现实世界,必须自杀。
❸ 有没有女主患了绝症,结局女主死了的虐文
1、《殇璃》:
男主能早点认识自己的心,或者对女主多一点点关心就不会变成那样,女主终于还是没有抢救回来,给男主留下了无限的伤痕。最无辜的是男二,白白成了牺牲品。或许死对他们来说才是解脱吧,爱的太累,太多无奈。
2、《相思满城雨》:
陆采薇一直暗恋着顾东城,直到与他结婚,换来被陷害与司机通奸、毁容、最后孩子都没了,他从来都没有心疼过她,直到陆采薇从楼顶那纵身一跃,他才感到肝胆俱裂。
3、《桃夭》:
十指指甲被撬,寸寸皮肤被剥,桃夭才明白十年陪伴,终抵不过楚云轩心中那皎洁的白月光。为了心中至爱,桃夭义无反顾地去死了。女主就是一心爱惨了,多次被利用,每次伤心透了才毅然赴死。
4、《帝王业》:
女主她陪他完成了皇图霸业,可却不能陪他一起白头共赏这万里河山!可惜了女主,去的太早,独留男主一人,不过总算没负了女主。
5、《东宫》:
经典虐文,男主女主性格都很喜欢,但明明那么相爱的两个人却不能在一起,两个人隔着国仇家恨,女主在死的那一刻,最希望莫过于生生世世忘记他,如果没有遇见,就不会有那么多无可奈何的悲伤。
❹ 你看过的小说中最奇葩的结局是什么
《查无此人》,作者云霓。女主云薇因为男友江颜的死从楼梯上摔了下来,用心理催眠的方法给自己编了个时光倒流的故事。江颜的双胞胎哥哥江源也喜欢女主,就把自己塑造成了江颜的形象,默默地陪在女主身边,一起编织那个时光倒流的梦。中间的情节比较虐。结局还好,云薇恢复了记忆,放下了过去和痛苦,和江源在一起了。
❺ 小说诛仙的结局详细分析
在修仙小说《诛仙》当中,其结局到底有何玄妙之处?这个问题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因为每个人的想法不同,所以这样的问题也就有着很多种答案,笔者的说法也不会一定对,但是就这题给大家说说笔者自己的看法。
以上就是我个人对于这个问题的一点不成熟看法,不代表任何参考建议,如有不妥不周之处,希望批评指正哦。
❻ 在你看过的小说中最奇葩的结局是什么
我记得我看过最奇葩、槽点最多的小说是在初中二年级看的,言情小说,还是古言。主要讲的就是一个女的穿越了,成为了帝王的妃子,帝王比她小几岁,但是特别成熟,不久之后,她彻底的爱上了帝王,并怀上了帝王的孩子。重点来了,帝王表面上爱了女主好久,用情至深,甚至不与其他妃子同房。然而,等到女主要生孩子的时候,帝王突然说自己不爱她,他爱的女人已经死了,就是因为太后要帝王娶女主,他最爱的女人才自杀的,他要在女主生下孩子后把女主打入冷宫,让她一个人孤老而死。故事接近结尾,大约还有一千字就结束小说的时候男二出现了(是的,男二才出现)。男二是帝王同父异母的弟弟,帅气多斤的王爷。最后,在王爷与女主第三次偶遇之后,女主发现自己爱上了王爷,并与王爷双宿双飞,生下了一儿一女。
❼ 我看过一个小说写的是一个网站上有厉鬼看过这个网站的人都要死!最后结局好像是烧了一本金刚经化解的!
《她死在QQ上》马伯庸著
都市的雨夜,五名少男少女同时死在了电脑之前,惟有他们的QQ兀自跳动着,无名无头像地闪动着“上路吧…”。女高中生小诺为了追寻表姐的死因,无意中竟身陷离奇的灵异事件。扑朔迷离的死亡疑团,错综复杂的关系线索,在网络生活背后隐藏的究竟是什么……到底他们之间曾经有过什么样的爱恨别离?那句“上路了…”是死神的命令还是一个复仇者临死前的预言?“他”还会袭击下一个人吗?
作者马伯庸本人也化身其中成为一位衣着奇特的大学学长,一个侦探,与小诺携手逐渐将案情节节深入。
这篇小说最大的特点是写实,通过小诺(贝利亚)这一人物抽丝剥茧、一步一步的调查表妹唐静死亡真像的过程,展现了网虫这一特殊群体在现实和网络中的各各形态和情感生活,很具有代表性。
又略略翻看了一下跟帖的,大意是很恐怖,或是写得很好看之类的,没有看到很详细的评论,故容得我有机会乱评一、二:
一、主要人物唐静这个网络人物描写得很成功。
文章的开头描写她周末一睁开眼就开始上网,为了泡网不眠不休废寝忘食的,到上网时放音乐来放松自己,然后如何练就惊人的打字速度和同时聊天的人数,加之“QQ饿了”“QQ吃话了”翘皮的网上说词。
随着情节的发展慢慢被挖掘出来,她用于游走不同网站之间的一个个网络ID、代号:惊鸿、蓝宇、蓝调小雨云、唐霜凌,以及其在网络上与云梯、子山之间的发生的网络感情纠纷,活生生的体现了了一个生于网、迷于网、死于网的超级网虫。
二:残星楼六个主要人物的设计和布局,虽然可以引发不少的想法和创意,但是未免有不足和疏漏之处。
比如夏惟一(子山、冷面飞狐)本应该是文中比较重要的一角,就写得很单薄,个性不突出,也不太生动,或许是因为文章视角和作者本身没有把握如更好来写这一反面人物吧。
假设子山具有电脑高手这一背景,可以顺理成章在的网站的页面上布下病毒。通过网络病毒这一载体产生催眠的效果,加上强烈恶鬼怨气的报复杀人方式,或许会使文章更合理和顺畅的接下去。比如文章中写的子山追魂时的种种表现,还有提及的鬼魂发动攻击的两个条件,更象是现实中通过网络传播的病毒在满足条件的情况下的表现。
也只有这样设计,才能让身为电脑高手的胜舟有一个合理的机会留下那个错字帖(即是指当心子山的报复),而不是如同其他人一样,当场死亡。
加之大家习惯性的认为电脑高手都是男生,更容易误导惊鸿及一干人等,这样一来文章的写实性和生动性或许比现在的要好。
胜舟·罗(胜舟)和张春华(茗、小滴)在文中几乎等于没有现出来,仿佛是路人甲一般,似乎只是单纯的让他们几个一起死亡才安排了这两个人物似的。单以文章的主体结构和主线发展的布局来说,很有可有可无的嫌疑。
三、残星楼几个人物的死亡方式安排似乎有些不合情理。
除了茗的死亡方式最符合正常,有先天性心脏病人的,受刺激会发病,以致死亡外。
唐静的死亡方式是受到催眠一样用刀自杀、苏雪君是跳楼,都还可以接受。
最最离谱的是夏惟一(子山、冷面飞狐)的死法。
作为一个被网络爱情所挠、所伤、绝望的人,为什么会选择去森林公园这一地点及五月六日这一日期?
试想一下,当她在网上苦苦哀求惊鸿,依旧被其强硬的拒绝(或许也被其他人所嘲笑),一个带着满怀的无耐、怨气的要自杀人,应该是一时冲动的在电脑前一边聊天(或是布下网络病毒)一边服药,这样其满怀的怨气才极其容易的溶入网络,变成一个网络上的恶鬼。
去森林,那么远了的地方,没有什么特别的理由,那里又没有电脑的,其鬼魂是如何跑到网络上的?(或许是因为鬼故事看多了,鬼一般是寄生在其死时最近和最在意的东西上,意念最强通常是其死的地方,一般不会跑太远的。)
日期或许应该安排在在五月九日,当电话中再次无情的被拒绝后(一个人没有那么容易就去自杀吧,当然是心灰意冷,只有完全绝望时才会这什么做)。
胜舟被电死是也很离谱的。
会被电击死,那一定是通过电脑放出来的电了,那时的他几乎是不可能操作电脑了,估计那时的电脑也不可能被操作,那么最后留下的帖子就显得极其的不合理。
不如安排电脑高手的他,一边对抗病毒,一边留下那个错字帖示警。
或是干脆写成他成功的逃过了子山的恶意的病毒加上强烈怨气的凶恶一击,心惊胆颤的发了那个错字帖想警告其他人,然后因急事需外出,满怀心事的走在路上,没有留意到红绿灯的变化,被急驶而来的汽车给撞死了。
四、唐静(惊鸿、蓝宇、蓝调小雨云、唐霜凌)、夏惟一(子山、冷面飞狐)、林中(梯云纵)三个人都在网上追求一种虚幻的感情寄托,他们之间发生的网络爱情、网络婚姻和结局,让人看了非常有感叹,三个不同的人,三种极端不同的表现。
首先,唐静(惊鸿、蓝宇、蓝调小雨云、唐霜凌)代表了最普遍的族群,使用着不同的ID随意的游走于网站间,与网络上那些的虚拟的ID交流。这个角色在网上情感的变化和心态是合则聚,不合则分,绝对不接受欺骗性的感情、或是快速干脆的解决这类麻烦,绝不拖泥带水。这是现今网虫一族对网络爱情、网络婚姻最为普遍的表现。
其次,是林中(梯云纵)可以算是理智族群的代表。他充分明白自己的情况,只想能拥有一份虚拟的网络情感,只想在网上有这么一个虚拟的名分。当这也不能保有时,理智要求的退出,而不是去争执。当知道唐静(惊鸿)离奇死亡后,热心的加入了小诺(贝利亚)调查的行动中,但他还是很有原则的坚持当初加入残星楼时所做的种种承诺(或许会有人认为很可笑,但是这点很生动,很有真实感)。文章快结束,他还请求小诺(贝利亚)在唐静(惊鸿)的坟前献一束花,或许可以堪称网上一代血性男儿。
最后,夏惟一(子山、冷面飞狐)应该算是被网络所迷惑和混淆的族群的代表,网络是一个太虚幻事物,给了人们太多太多机会可以任意的错位姓别、可以充分的幻想现实中不能实现的某些事。严重者如子山混淆了现实和网络,将其混为一谭,造成的一些错乱的感觉和观念。她以男士的身份与惊鸿在网络上相识、相知、相爱,结为一对神仙侠侣,网络上的她肯定是非常的开心的,或许还满怀幻想现实中能更进一步的。但现实必竟是现实,相对于网络的美好,是何等的残酷。当她们在上海见面后,她的女儿身暴光了。然后,我们大胆假设她曾在聚会时对现实的唐静表达了她的爱慕之心,肯定是被拒绝了,灰心的回到家里。她仍旧苦苦哀求唐静(惊鸿、蓝宇、蓝调小雨云、唐霜凌)试图在网上继续和其保有某种关系,依旧是得不到满足后,可能还被其他残星楼的成员所嘲笑,完全不能接受这个现实,所以才会去负气自杀,以求解脱。她太看重这份网络上的感情,以至于不可自拔,她的痴、她的怨,有可其可怜的地方,也有其可悲之处,但是最终会走上自杀的绝路,或许是这个迷乱于网络的悲情人物所注定的命运。
五、残星楼六个人物取名的方式也很有代表性。
文中提到在网上起名字是绝对自由的
惊鸿、琉璃、茗三个名字属于第一种名字,在网络上会起些天马行空的名字,在不同的站,起不同的名,但是绝对与本名和自己的真实情况无关
胜舟·罗(Shengzhou Luo)属于第二种,在网络上直接使用本名。
梯云纵属于第三种,他已经没有了双腿,在网络上会取这个名,也算是表达他现实中情况。
六、同时生存于现实和网络上人物,也同时活在两个世界中。
虽然现实和网络是两个极其不同的世界,有着不同的生活方式、不同的人生。在现实中,他们存在过,留下了生存过的痕迹,在死后需要发死亡布告,有人会追悼他们。在网上,他们也存在过,同样留下了痕迹,同样会有人记得,还会为其发布死亡公告为其在网上举行追悼会。
文中提及子山在“有间客栈”用“冷面飞狐”这个ID所跟过的帖子,无意中被保留到下来,成为发现她真实身份的重要线索。
残星楼一干人等在五月十日将关于子山的一切资料,除长生的成员名录外,全部删除,但是还是在论坛记录里留下了与 “子山”有关的删帖的操作记录。
由于胜舟·罗(胜舟)死前最后留下的帖子时间记录是六月十七日凌晨四点零二分,才得以发现其所在地与国内有四个小时的时差,最终得知了他的真名和死讯。
已经不复存在残星楼--通鉴记录(大事记),依旧可以通过GOOGLE的网页快照的功能记下的其中的重要文字。
文中梯云梯提及需要在网上对唐静(惊鸿、蓝宇、蓝调小雨云、唐霜凌)和苏雪君(琉璃)的朋友公布她的死讯,还有一个COSPLAY的社区。(注:COSPLAY是动漫爱好者把自己化装成各种动漫角色的活动)为张春华(茗、小滴)举行网上的追悼会举行的情形。不禁让人回想起若干年前某个正值壮年的著名网络写手因写稿过度,死于电脑前,被无数读他网文、关注过他的网友在网上追悼的盛况。
网络是虚幻的,也是真实的,只要你经历过,总是会留下痕迹的,至少那些相识的网友心里会记得,或是不经意间,无言的机器也会记下一些,网络上曾经有这么一个人物(ID)和围绕这个ID所发生的一些事。
七、疑点、或是不解之处(可以当做没事找事)
一是:文章前面写着就是那个冤鬼可以同时攻击四个人,但是不能在请碟仙那一场中同时攻击两个人?
二是:为什么一定要通过MSN来发放经文呢,并用电脑来播放,用一台单独的录音机不行的?理论上来说,那时的电脑已经被子山的冤鬼(或是病毒)所完全控制,要用它来进行这一系列的工作,很有牵强之处。
三是:马鸣处理硬盘方式:
说:“(唐静的)那个硬盘无法复原了,里面似乎受到了相大的冲击。只能把它重新格式化当新的用,里面的数据……啧啧,没办法了。”还有最后以DOS下格式化C盘来消灭子山的恶灵的作法。绝对是用于对付病毒缠身的硬盘的招式。就以消灭病毒来说,最保险的做法是重新格式化整个硬盘。另外通常鬼片中的方法,应该是把硬盘拆了,交由道行高的法师处理,而不是这样简单了事。
四是:作为子山的鬼魂寄寓过的在残星楼的主页中,马鸣他们居然不与以理会,不怕一个不小心,又害了什么人的,好象最正常的做法,还是要去处理处理的。作者可能认为不需要说,毕竟会让人有隐忧,好些恐怖故事都是以此为伏笔的,或许作者想写系列之二?
八、题外话。
不知道为什么,看完整个故事,会让我联想到卫斯理、贞子系列,不知道作者写时有没有参考的,或就是以其中的某些人物为原型的。
❽ 你们读过的小说有什么奇葩的结局或烂尾
《禁典》这本小说我特别喜欢,可惜最后烂尾了,作者是键盘的灰,前期的架构是非常精彩的,少年林小凡穿越到异世大陆——海内大陆,这里的人每个人的身边都会有一本奇特的书——禁典,不同系别的禁典可以拓印不同的能力,一般人都是单独的系别,主角却同时拥有三种系别,前期的进阶历练,爱情友情都写得很好。但当主角终于进入天之城,要大展拳脚时,全书在剧情高潮处戛然而止,作者给出的理由是:精彩的剧情必定会有角色伤亡,但他不忍心,所以小说就在此处结束。这是我见过的最温柔的弃坑的理由了,简直无奈,可惜了一本好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