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小说 » 小说结局设计

小说结局设计

发布时间: 2023-11-13 23:27:31

㈠ 小说结尾的六种形式是什么

小说结尾的六种形式:

1、总结点题

就是在文章结尾的地方用简明扼要的语句,点明题意,提示文章的中心,暗示全文的脉络层次,从而增强文章的感染力,加深读者的印象,进而引导读者的转发。

2、首尾呼应式

所谓首尾呼应就是开头讲的内容在结尾的时候再点一下,通过呼应开头,让首尾圆润,使文章浑然一体。

3、关联读者式

如果要渲染情绪就要自然流露,不能生硬矫情。到了结尾这个位置,要多用我们和你我这样的第一人称和第二人称,让读者感觉到就是在替他说或者对他说。写文章除了要向读者论述一个观点以外,更重要的是要渲染情绪。可以告诉读者要怎么做,向读者提出方法论或者行动论,鼓励他们去付诸行动。

4、名人名言式

名人名言可以深化主题,让文章不会显得太平淡。同时引起人的共鸣,也让层次变高了。

5、疑问思考式

把问题抛给读者,让读者参与进来,开动脑筋去思考,对于评论区的互动起到很好的作用。以疑问的方式跟读者互动,让读者畅所欲言,表达对文章的看法以及思考,这才真正起到一个用文字跟读者交心的效果。

6、感慨与祝福式

感慨一下生活如此艰难等,祝福别人能拥抱美好。新媒体文章的结尾,并不单是一种模式,而是糅合了几种模式。但无论用了哪几种模式都要简洁明了,切记长篇大论,否则就喧宾夺主了。而且结尾就应该要漂亮有力,引起读者的共鸣。在结尾处一定要用上金句,无论是名人名言还是自己打造的金句。

㈡ 小说课:怎么给小说写结尾

昨日太忙,唯有今日补听了昨天的课程,怎样给小说写结尾?

在课程中,无戒老师讲到小说常见的问题:有以下四种(1)虎头蛇尾式。这种问题指的就是作者前面写的剧情非常精彩,但是到后面结尾过于匆忙,或者突然间剧情结束,戛然而止,导致烂尾。这在电视剧中有时也会这样,突然就结尾了,观众也会感觉很糟糕,因此吐槽严重。

所以这也告诫我们,写小说的时候千万不能因为字数到了,而让自己写的小说快速结尾,我们一定要让故事中的每条线都交代清楚。

(2)结局不合理。写小说的过程中,不管我们的故事如何发展,一定要让我们的剧情合理、逻辑合理。比如说好人变坏、坏人变好,一定是有契机的。这让我想到了我最近写小说写到卡壳,就是因为我的故事发展没有一个合理的契机。所以我们一定要通过故事情节,让不合理的事变得合理。

(3)结尾过于平淡。我们喜欢一部经典的小说作品,除了小说内容吸引人,有时候也会因为一个好的结局发出感慨,甚至引人深思。森缺但是有的小说,结尾时并没有让人特别深刻或者很感动的结局出现,非常的平淡。

虽然说写小说,有时候根据自己的情节,可以采用平淡的结尾,但若是作者没有非常强的功力,还是不建议采用平淡的结尾方法。可能会适得其反。

(4)结尾没有升华点明主题、升华主题 ,紧扣小说内容。这应该是小说的大忌了吧,毕竟你的作品要体现的思想主旨都没有,如何给人好印象呢?

为了写出更好的小说结尾,无戒老师还列举了几种小说结尾常见的形式:

(渗碰1)总结式结尾。经典的要数玛格丽特·杜拉斯的《情人》:他对她说,和过去一样,他依然爱她,至死不渝。

(2)前后呼应型结尾。《追风筝的人》:他追。一个成年人在一群尖叫的孩子中奔跑。但我此喊辩不在乎。我追,风拂过我的脸庞,我唇上挂着一个像潘杰希尔峡谷那样大大的微笑。他追。

(3)以环境描写作为结尾。比如《活着》《平凡的世界》

(4)开放式结局。玛格丽特·米切尔的《飘》:我明天回塔拉再去想吧。那时我就经受得住一切了。明天。我会想出一个办法把他弄回来。毕竟,明天又是另外的一天呢。还有《边城》。

(5)独白式结尾。如《挪威的森林》

(6)故事总结式结尾。如《包法利夫人》

(7)升华和点明主题的结尾。这个近年比较畅销的作品《你当像鸟飞过你的山》便是这种方法。

上面这些经典的小说作品都用自己独特的结尾方法让人印象深刻,因此在写作中,我们也应该努力学习这些写法,多去模仿多去实践然后尝试运用到自己的小说中去,相信,我们也一定能写出满意的小说。

㈢ 034 | 小说结局的几种写法

网络小说的结局不同于传统小说,一般来说无需作者升华主题或以一种诗意的形式来结尾,基本上只要不悲剧就行。

小说的最终结局一般紧随大高潮之后到来,高潮出现的时候,一般要注意将各种线索渐渐收拢,将矛盾冲突集中到主线和主要矛盾上。

在高潮中,全部情节的关键纠葛在这里总交锋,主要事件得到解决,人物形象的塑造在这里得到了最后的完成,读者也在这里得到了最强烈的震撼和感动,同时小说的悬念也在这里得到了最终的释疑。

以上是网络小说的结局,一般是比较固定的写法,下面分享传统小说结局写作的十三种方式,仅供参考:

1. 死

海明威曾经说过一句话:一个故事讲到一定程度的时候,你会发现只有死亡是最好的结尾。

事实上在虚构写作中,死亡确实是一个非常便当的经常被使用的结尾方式;死尤其能体现传统的悲剧美学的原则。我一直觉得鲁迅的那个定义很有意思,他说 悲剧将人生有价值的部分毁灭给人看。对悲剧这样的定义,我想它和我们用死亡去结束一次叙述的行为相当恰切。 这种例子不胜枚举,非常之多。

比如雨果的《九三年》,小说的一号主人公戈万最后被处决。戈万被他的养父、同时是他的精神导师和革命军的同志,被这样一个关系特殊的人西穆尔登处决,因为他违反了至高无上的革命原则,他放走了革命的敌人朗德纳克。在戈万庄严的死亡结尾之后,还有一个连锁死亡,就是西穆尔登自杀。他亲自下令处死戈万,这对他是致命的打击,因为戈万是他全部的希望。戈万是他的学生,同时也无异于是他的孩子,是他眼中的光明。他处死戈万,等于先把自己处死,所以他最终选择自杀的结局。看《九三年》的时候,我们感觉到的那种震憾力,大概真的只有借助主人公被处死才是最有震憾力的方式。

当然传统悲剧美学的这种价值的毁灭仅仅是一个方向。 经常还能看到死亡是以另外一种方式呈现,我称之为一种缺撼,缺撼美。 同样是死亡,前面也讲到海明威《永别了,武器》里卡萨玲的死。小说通篇讲的是亨利和卡萨玲在战场上历经千辛万苦始终不渝的爱情;但是等他们已经远离战场、远离硝烟,已经和武器和战争告别以后,他们已经来到世外桃源瑞士,开始了理想国的生活;卡萨玲仅仅是因为骨盆狭窄,在生育时突然死去。卡萨玲这种情形要是放在今天,肯定不会有什么危险。在生产前,她骨盆狭窄的情况一定早就能通过仪器确诊,然后医生会建议剖腹产,这在今天都是很普通的事。但是当时卡萨玲确实死于难产,没逃过这一劫。

这是由一种错位的死带来的强烈的缺撼,这个缺撼本身形成美感。

2. 大团圆

假如把《永别了,武器》的结尾改一下,让卡萨玲生下小卡萨玲,一切像预想的一样,或者是顺产,或者是由一个大夫简简单单地把自然产变成剖腹产,总之是让大人小孩都平安无事,那么这就变成一个典型的好莱坞模式,就是大团圆。

好莱坞有一个原则——绝不跟观众为难,这可以说是一百年来好莱坞击溃世界上所有其它电影制作机构而达到全面胜利的最主要秘诀。就是这个大团圆的结局模式。听上去这很简陋,但的确百试不爽。好莱坞有一个说法,观众自己掏腰包来看你的电影,你为什么让观众心里堵着,心里不舒服地离开电影院呢?这没有道理嘛,你定要他心里舒服,他掏钱到电影院里坐一个半小时,绝不是来受折磨的。

其实网络小说的结局也是这个道理,不跟读者为难,让读者看到想看的。

3. 诗意

欧亨利的小说《麦琪的礼物》,是特别典型的例子。

比如雨果的《笑面人》,大概的意思是,“诚实变成灾难,就像雪花变成雪崩一样,是柔软的东西慢慢积累的结果。”以这段话作为小说的结尾,是很典型的诗意结局的方式。

4. 揭谜

这也是很习见的结局方式,所有的推理小说结局几乎都是揭谜,比如克里斯蒂就很典型。克里斯蒂尽管是20世纪作家,但是她小说的美学方式基本上仍是经典的、传统的。作家在开始设置了一连串的谜,构成一个连锁的巨大的谜团,到最后就像剥笋似的一层一层把谜底揭开。

5. 解嘲

经典的结尾还有一类是喜剧,在文学作品中,喜剧所占的比重应该超过悲剧,超过正剧。喜剧的结尾大都相似,大部分喜剧都是以解嘲的方式结尾。我想这是因为, 既然是喜剧,你就很难以一种很郑重其事、很压抑很强烈的方式,来为一个喜剧人物最终画上句号。

举一个现代小说的例子,《二十二条军规》。主人公尤奈林是一个特别荒诞的人物,他向一切现存的价值体系挑战。他所有的举动都出人意料,反而小说的结尾一点都不出人意料,而是遵循了传统喜剧的结束方式——出走,就是逃掉。尤奈林本来是在战场上,在一个岛上的飞行大队里,但最终他要逃到瑞典去。我们知道,军人是不能擅自逃离战争的,除非被医生证明精神上出了问题。二十二条军规整个是一个圈套,把所有人都套进这场战争,谁都不能幸免。这有一点像“一个岛上的人说那个岛上所有人都说谎话”这个悖论,《二十二条军规》也是在一个严密的悖论框架之下。就是说,小说本身是以悖论的方式构成的。尤奈林最后还是选择出逃;上至队长,下至随军牧师,他的伙伴们都帮他出逃。他要逃的时候,还堂而皇之地说了这么一段话,他说,“我不是因为要逃避责任,我是迎着责任而上,我是为了救自己生命而逃,这绝不是一种消极”。他对自己从战场上逃跑的行为完全是一种解嘲的方式,有一点像我们的阿Q。

6. 有去无归

可以这么说,这是故意走向虚无的一种美学方式,这种方式有时能带来传统悲剧美学的那种悲壮和庄严感。

特别典型的例子是圣埃克絮佩里的《夜航》。一个试飞员在执行越洋试飞的任务时,飞机的操纵开关失灵,与地面指挥部门失去联络;而这时油箱里也只有有限的油量。他一直往前飞,前路漫漫,我们只知道他飞出去了,却不知道他究竟怎么结束,根据一般的经验判断,他应该是坠海。但是谁也不愿意简单地把结局定位到坠海。圣埃克絮佩里在《夜航》里把主人公的结局就这样撂下了,完全不管他到底去了哪里。然而有趣的是,圣埃克絮佩里个人生命的结局也是以同样的方式呈现的。作家自己也是试飞员,在一次试飞任务中,他突然走入虚无,再也没有任何音讯。这种有去无归的方式,这种突然堕入虚无的消失,充满了悲壮的美感。埃克絮佩里成了文学史上的一个谜。

7. 梦魇

东北话里有时会说,谁谁谁被魇住了。魇住了就是在梦里没出来。

比如卡夫卡的小说,人莫名就陷到一场官司里——这是《审判》所讲的故事。而另一篇小说《城堡》讲的是你接到某一个指令,让你到城堡里去办事情,城堡就在你视线所及的地方。但是当你往前走,你无论怎么走都走不到,这像民间传说的“鬼撞墙”,走着走着又走回来了,你怎么往前走,城堡总在前面,在远处。。。

8. 循环往复

有一部电影《暴雨将至》,是一部了不起的电影。电影里讲了四段故事,一开始在一个修道院里,一个男孩在拼命逃命,然后讲了很复杂的四段故事。故事讲到最后,奇妙的是,故事最后这一刻和最初这一刻一模一样、完全吻合。而这中间已经发生过那么多复杂的故事,最后又讲回去了。

这个结构有点像我们小时候的语言游戏,“从前有座山,山上有座庙,庙里的老和尚对小和尚说:从前有座山,山上有座庙,……”

今天的文学里有若干这样的情形, 以回到开始的方式来结束, 《暴雨将至》是特别典型的例子,这真的是一部杰作,看完后你会受到很大的震动,因为没看之前你不能想象电影还能这样拍。

9. 得而复失

有个成语叫“失而复得”,而在20世纪叙事结构里有一个反其道用之的方式——“得而复失”。一个典型的例子是《老人与海》。看《老人与海》,最后简直会觉得莫名奇妙。故事里,他们很小的渔船居然就能捕到重几千磅的大马林鱼,而且在他们的海滩上经常有这种鱼的骨架。老渔夫桑地亚哥费了那么大的力量,历尽千辛万苦,结果却只带回去一具毫无用处的鱼骨架,因为类似的鱼骨架在海滩上不是一两具,渔民们捕完鱼取下鱼肉后,经常就把鱼骨架留在海滩上。

得而复失这种方式,非常直接地显示出生活本身的虚无色彩:你付出这么多,最后你却发现什么都没得到。 得而复失与今天被抽象之后的人类生活的情状尤其相似。民间有一个说法是:你有多少钱你都带不走。这和西方的说法有点像:“来自泥土,归于泥土”。人生就是这么回事,看上去你来到世上轰轰烈烈,波澜壮阔,有各种各样的经历,但是到头来,你仍旧是赤条条来,赤条条去。 

10. 走出叙事人视野

刚才讲到的“有去无归”是导向虚无的一种结局方式,但它充满了悲壮感,还有一种方式是索性走出叙事人的视野,故意地消失掉。这和“有去无归”走入虚无的方式还有不同,它可能更多呈现出无奈。

毛姆的杰作《刀锋》就是以这样的方式结尾,据说《刀锋》的主人公拉里是以大哲学家维特根斯坦为原型。拉里的结局方式是典型的走出叙述人视野。拉里忽然不见了,叙述人从此再也追踪不到他,叙述人对他可能的行踪作了若干假设。但是最后他说,“这些不过都是我的假设,拉里究竟在不在这世上,我也不知道,因为他已经走出我的视线。”

这完全是因为生活本身的无奈何、生活的无聊,个人不能够对生命充满热情,且能动地使生命有意义,在没有办法的时候,走进自己也看不清的一种状况,走出叙述人的视野。

11. 以死亡来终止

这个方式和第一种方式说到的死亡结局是不同的,那个是属于传统悲剧美学的范围,是以死亡把人生有价值的部分毁灭给人看,而这个不是。

比如小说《等待》里的主人公,他活着跟死了没有太大差别,他死了跟活着也没有太大差别,他早就把生和死本身模糊了。海明威说,一个故事讲到没办法结束的时候,只能让主人公死掉,没有别的方式。《等待》是很典型的例子,你甚至可以说,他这个死亡是自己找来的。

类似的例子还有像海明威的《杀人者》,杀手在餐馆等他,但这天主角没出门,没去餐馆,所以他逃过一次。但是我们读了小说之后,我们能够觉察到的是,主角终究难逃追杀,他的命运和《等待》里的主人公的命运基本上是一致的。

一个故事讲到一定程度的时候,由于故事本身的无奈,使得故事的结束只能停留在死。

12. 歪打正着

这可以说是特别能显示生活荒谬性的一种结局方式。

萨特的小说《墙》是诠释“人生荒诞”这个哲学命题的特别明显的例子。主人公是个革命者,不幸被俘了。本来他肯定是要被枪毙的,但是到最后临刑之时,他想反正免不了要被处死的,何不戏弄他们一下,于是他就顺嘴胡诌了一通,说你们要找的那个人我现在告诉你们他的下落,他就藏在一个古墓里。其实他完全是想趁最后的机会嘲弄一下敌人,结果在他等着被处决的时候,突然传来命令要释放他。原来跟据他提供的情报,敌人来到古墓,正好那个人拿枪还击,于是敌人一下子把他击毙了。前面主角完全是顺嘴乱说,他根本不知道敌人要他交待的那个人刚好真的在古墓里。但居然被他说着了,典型的歪打正着。

13. 迷失

博尔赫斯的小说里有大量的以迷失作为结局的例子,很出名的有一篇小说叫《沙之书》。有一个人上门推销书,他说他有各种版本的《圣经》,“我”说“我”不缺《圣经》,然后他说他有一本书叫《沙之书》,他把书拿出来让“我”看。这本书没有页数,任何一页都不会重复,没有任何秩序,无始无终。当然这是个哲学小说。一开始“我”还充满热情地看这本《沙之书》,看到最后的时候,“我”突然觉得没有意思;这种东西太玄了,于是“我”想让它消失掉。因为我供职在一个图书馆里,这时我想到一句话,“藏匿一片树叶最好的地方是森林”。于是“我”把这本无边无际无始无终的奇书,随便放到了图书馆里一个书架上,“我”故意不记是哪个架子,那么这本书一下子混迹于图书馆浩瀚的书海里,书本身变成了一颗渺茫不可寻的沙粒。“我”有意地让这本书迷失在一个庞大的国立图书馆里。

END

㈣ 小说都有哪些结尾方法最后给人留下足够的想象空间的结尾方法叫什么

小说结尾几种方法
1.死
2.大团圆
3.诗意
4.揭秘
5.嘲讽
6.留白、开放式结局、留悬念。
7.典型的“欧·亨利式结尾是“意料之外,情理之中”

㈤ 如何写出引人入胜的小说结尾

小说家米奇˙斯皮兰曾说过:“小说第一章能帮你卖出这本书,小说最后一章能帮你卖出下一本书。”

人们常常说,做人做事最怕虎头蛇尾,小说也一样。

真正的写作高手,写出的小说结尾总是令人拍案叫绝。

作者认为,一本书的命运取决于结尾的好坏,强劲有力的结尾可以拯救一本平庸的书,疲软的结尾会毁了一本很棒的书。

所以,写出好的结尾是每个小说家梦寐以求的事,但是,好的小说结尾却很难写,原因有三。

①好的结尾要具备两个因素,一是结局完全符合这本小说所属的类型,二是结局要让读者感到惊讶。

②好的结尾很难写,就像杂技表演,要把同时旋转的七八个盘子来一个盛大的收尾,既要安全,又要有新意。

③随着新流行文化的结尾也不断涌现,写结尾变得越来越具有挑战性。

那么,怎么写出一个精彩的结尾呢?

有人说,幸福的人各不相同,而精彩的结尾也各有特色。

为了让读者对不同类型的精彩结尾一目了然,作者通过举例一一拆解。

① 冲击结尾

这种结尾怎么写?

就是把情节的紧绷情绪拖到最后一刻,接近结尾时,对手必须感觉快要赢了,所有的事情都对他有利,主角反而危机,直到主角唤醒内心深处的力量,有所行动时,你才打出最后一拳。这种结尾带给读者的感受,就好像在看一场让人最热血沸腾的拳击比赛,令人大呼过瘾。

②带出“真好”与“糟了”的感受

作者认为,最棒的阅读体验就是带给读者一种“真好”与“糟了”的感受。

要想结尾产生这种效果,关键在于最终场景的设计,一旦故事的主要动作场景结束,要引发读者产生“真好”的共鸣,或者带给读者不祥的预感,甚至让他们翻到最后一页时,低喊 “糟糕”。

③选择结尾

基本结尾有三种:一是主角达成目标,正向结尾;二是读者不知道主角是否达成目标,模糊结尾;三是主角没有达成目标,反向结尾。

在写结尾的时候,可以在这三种结局的基础上,再加入一些复杂的元素。比如,主角达成了目标,却导致负面的结果;同理,主角也可能没有达成目标,却得到了更好的结果。

④意外结局

作者说他不知道如何写出令人拍案叫绝的意外结局。

但他知道通过训练心中的作家替结局想出可能的转折。

当你快要写完初稿时,先想好一个结局,想出10个不同的结局,思考各种可能性,从中列出前4名再仔细酝酿,最终选出最适合当转折的结局,添加一点意外元素,写出意外结局。

⑤收掉四散的梗

怎么知道那些四散的梗有没有收掉?

很简单,找几个人去读你的初稿,如果他们问“嘿,那个家伙后来怎么了?”之类的话,就知道没有收好梗。

对于重要的梗,你就加入一到几个场景来处理,或者用一篇简短的新闻剪报来作结。对于较小的梗,你就让角色解释后来怎么了。

于是,读者就感到真正地完结了。

那么,如何把精彩的结尾在最后一页呈现出来呢?

“余音绕梁,三日不绝”是出自《列子·汤问》的成语,意思是指歌声高亢、优美悦耳的音乐长久地在屋梁上回荡,令人余味无穷。

作者认为,小说的结尾也可以写出这种绕梁余音的韵味,他把它称作回响。

当然,回响不是随随便便就能做到的,而是需要作家全力以赴去做。

那么,怎么样才能写出具有回响效果的最后一页呢?

具体做法如下:

第一种、斟酌语言。

结尾的每一个字都要慎重,要么惜墨如金,要么赋予结尾一点诗意。

第二种、安插对话。

对话是很适合作为回响结局的,为了减少对话造成的刻意感,安插对话要在小说稍早的段落中进行。

第三种、叙述段落。

一个完美的结局,它可以是一段场景或者角色的描写,也可以是叙述阴魂不散的过去,甚至可以是叙述笼罩未来的阴影,只要感觉对了就行。

第四种、提炼总结。

用这个方法结尾,既能替角色的感受圆满作结,又不让读者觉得你过度干预,一举两得。

灵活运用以上四种方法去写,你就可以让结尾焕然一新了。

写小说虽然很辛苦,但千万不要因为累就急着快快写完结局。你可以先做做梦思考更好的结局,或者把结尾规模放大再删减,甚至在写结局前休息一整天来维持灵感。

总之,就是不能把自己逼到截稿期限的极限而草草结尾,留下遗憾。

【每日一问】这么多精彩的结尾,你最喜欢哪一种?试一试把它迁移去写你的文章结尾吧。

【早安心语】全球领导力第一导师麦克斯韦尔说过:“世界上到处都是有才华的穷人。”他还说:“行动可以激活你的才华,最大化你的潜能,让你过上梦想人生。”

#《这样写出好故事》# 第6章领读稿

㈥ 小说结尾的表达效果

小说结尾的表达效果如下:

1、令人伤感的结局作用:(1)从主题上看,能更好地深化主题。(2)从表现人物性格上看,能更好地塑造人物性格。(3)这种结局令人感动,令人回味,引人思考。

5、以景作结作用:(1)暗示情节发展或故事的结局氏游;(2)升华或深化小说的主题、情感;(3)烘托人物形象;(4)与开头的景物描写形成首尾圆合之势,首尾呼应。(5)言有尽而意无穷,留给读者以无限想象的空间。

热点内容
顾霆爵总裁小说 发布:2025-07-18 22:04:40 浏览:545
都市奇遇军政小说 发布:2025-07-18 21:33:57 浏览:704
我来自游戏小说主人公凌策 发布:2025-07-18 21:28:32 浏览:606
久久小说网手机txt免费下载 发布:2025-07-18 21:27:05 浏览:626
游戏罪责小说 发布:2025-07-18 21:22:19 浏览:702
类似重生末世降临前的小说 发布:2025-07-18 21:06:49 浏览:185
第章总裁他伤心喝醉小说 发布:2025-07-18 21:06:47 浏览:781
两千字小说算短篇 发布:2025-07-18 21:04:37 浏览:837
霸道总裁部队小说排行榜 发布:2025-07-18 21:03:45 浏览:599
宋晚轻小说 发布:2025-07-18 20:58:20 浏览:4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