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经典结尾手写
㈠ 怎样给小说写一个经典的结尾
无戒学堂IP营打卡第23天,1189字,累计33069字
已经到了小说课的第四课,“怎样给小说写一个经典的结尾”。
经常可以在网上看到大家评论某部剧或者某个小说,是高开低走。其实就是结尾设计的不好,没有达到大家的预期。
说到结尾,我之前并不感觉它有多么重要,想着只要按照自己的情节设定一步一步往下走就可以了,或者写到写不下去的时候找个合适的方式结尾。
没想到是自己想的太简单了。结尾对于读者来说和开头、中间同样重要,如果结尾结的好,那读者读完是一种享受;如果没有结好,会被吐槽,拉低整部作品的评价。而对于作者来说,无论前面写的多好,结尾没有写好的话,都是不完美的,也是一种遗憾。
小说结尾常见的问题有4个:
1.虎头蛇尾,故事情节突然结束
在进入结尾的时候要更慢更精细,不能看到字数差不多了就结束,不然就有烂尾的可能。
在结尾的时候,要对自己的内容自查一下,看看有没有坑没有埋上,有没有哪条故事线没有交代清楚,有没有哪个人的结局不清晰。
可以说要做到事事有结果,人人有交代。
2.结尾不够合理
结尾不合理大多是故事发展逻辑不符合常规,剧情发展有违正常思维。
对于人物来说,就是好人变坏需要有合理的理由,而坏人变好也需要契机。
作者在故事中扮演的角色就是通过符合常理的剧情或者人物变化,让故事的发生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
3.结尾过于平淡
平淡也是结局的一种,但一定是故事发展需要平淡而平淡。如果在写作中只能设计平淡的结尾,就需要好好提升下水平了。
4.结尾没有升华
结尾一般有点明主题,和开头相呼应的作用。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作品的社会价值和意义,所以在结尾上不能草草了事,要有一定的升华。
小说结尾常见的几种形式:
1.总结性结尾
例:《情人》玛格丽特·杜拉斯
2.前后呼应型结尾
例:《追风筝的人》卡勒德·胡塞尼
比如在写原生家庭为主题的作品时,就可以设置主人公现在的状态和刚开始的状态的反差和对比。
3.环境描写作为结尾
例:《活着》余华
环境描写不是纯粹的环境,而是有它的象征意义的。环境氛围要和情感、状态和主题保持一致性。
4.开放式结尾
例:《飘》玛格丽特·米切尔
开放式的结尾有一定的难度,如果写的好可以给读者留下一个想象的空间,如果没有写好的话可能会让读者误会内容还没有结束。
5.独白式结尾
例:《挪威的森林》
独白式的结尾,是对心理的一种描写,主人公的内心世界要和符合发展的逻辑和主题的表达。
6.故事总结性结尾
例:《包法利夫人》
故事总结的结尾有个特点就是在结尾的时候每个人的结局都是明确的。
7.升华和点明主题的结尾
例:《当你像鸟飞往你的山》
和写开头相比,写结尾的难度更大。在之前写的故事里,我的大部分都是开放性的结尾,其实并不是故意这样设计,而是不知道该给主人公什么样的结局了。
通过这几个结尾形式来看的话,结局的设置一定要有情又有理。
有情是给读者一个满意的结局,让读者读的畅快,主人公的命运可以和读者引起共鸣。
有理则是故事发展是合理的,结局可以让读者有一定的收获,对读者产生正面的影响和深度的思考。
㈡ 怎样给小说写一个经典的结尾
一、课程学习:
1、小说结尾常见的问题:
虎头蛇尾,故事情节突然结束:越到最后越要慢,每条线都要看清楚,交待清楚;
结尾不够合理:要达到逻辑合理,逻辑清晰;
结尾过于平淡;
结尾没有升华:点明主题,前后呼应。
2、小说结尾常见的几种形式:
总结性结尾:《情人》
前后呼应性结尾:《追风筝的人》
环境描写作为结尾:《活着》与生活状态相符合
开放式结尾:《飘》,让读者有想像的空间
独白式结尾:《挪威的森林》心理式独白,呼应主题
故事总结性结尾:《包法利夫人》
升华和点明主题的结尾:《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告诉大家一个什么样的道理
二、收获与感悟
有次答疑时,我提出过如何写结尾。因为开头虽然难,但是知道要写什么,不管写得好不好,总能写出来。可结尾就不一样了。
无戒老师提出的常见问题一:虎头蛇尾。我是连尾都没有,写到中途,不知道如何收尾了,不管怎么写,总觉得要么空空的,要么就是不合理,要么就不是自己想要的。
有时自己想写点升华的结尾,可与主题不要符啊,有点强加上去的感觉。现在听了课,感受最深的,我觉得还是要顺其自然,要跟着文章内容走,不是不顾内容,只想自己要什么结尾,然后强加上去。
升华与点明主题,需要讲的这个故事,是能带给大家一个或多个道理的。如果只是讲述一件事,就不要强求升华了。毕竟常见的结尾方式有很多种,要找合适自己小说的结尾。
㈢ 小说结尾怎么写
小说结尾宜巧,要“回眸一笑”。
主要有三种:
▲画龙点睛,首尾呼应。如《那团云雾》,开头败了游兴,峰顶似乎有团云雾,结尾那团云雾也不见了。
▲戛然而止,含蓄隽永。如二百来字的《书法家》,局长在书法展览会上应邀不过写了两个拿手的好字是“同意”,面对惊叹和要求只好无奈地说:“能写好的数这两个字……”这样结尾,韵味无穷,艺术容量很大。
以上两种结尾方法只能撩起读者短暂的激动,最佳结尾是:
▲出人意外,扣人心弦。即“欧.亨利式结尾”,其特点是“巧”。整个布局为结尾服务,读者以为情节东向演进,结果却西向而行,抖包袱,亮底牌。这种结尾,打破了情节发展惯用的结构手法,给人以新奇感,深化了主题,增加了容量。大家熟知的《麦琪的礼物》就是这样,一对穷困夫妻为在节日时互送礼物而煞费苦心,最后礼物拿出来却没用。一个卖掉金表为妻子买了梳子,一个剪掉长发为丈夫买了根表链。又如澳大利亚的《窗》,靠窗的病人每天为角落病人描述窗外美景,为苍白的生活增光添彩。但是角落病人却见死不救,图谋到了靠窗的好位置,抬头望见窗外只是一堵高墙。
㈣ 小说课:怎么给小说写结尾
昨日太忙,唯有今日补听了昨天的课程,怎样给小说写结尾?
在课程中,无戒老师讲到小说常见的问题:有以下四种(1)虎头蛇尾式。这种问题指的就是作者前面写的剧情非常精彩,但是到后面结尾过于匆忙,或者突然间剧情结束,戛然而止,导致烂尾。这在电视剧中有时也会这样,突然就结尾了,观众也会感觉很糟糕,因此吐槽严重。
所以这也告诫我们,写小说的时候千万不能因为字数到了,而让自己写的小说快速结尾,我们一定要让故事中的每条线都交代清楚。
(2)结局不合理。写小说的过程中,不管我们的故事如何发展,一定要让我们的剧情合理、逻辑合理。比如说好人变坏、坏人变好,一定是有契机的。这让我想到了我最近写小说写到卡壳,就是因为我的故事发展没有一个合理的契机。所以我们一定要通过故事情节,让不合理的事变得合理。
(3)结尾过于平淡。我们喜欢一部经典的小说作品,除了小说内容吸引人,有时候也会因为一个好的结局发出感慨,甚至引人深思。森缺但是有的小说,结尾时并没有让人特别深刻或者很感动的结局出现,非常的平淡。
虽然说写小说,有时候根据自己的情节,可以采用平淡的结尾,但若是作者没有非常强的功力,还是不建议采用平淡的结尾方法。可能会适得其反。
(4)结尾没有升华点明主题、升华主题 ,紧扣小说内容。这应该是小说的大忌了吧,毕竟你的作品要体现的思想主旨都没有,如何给人好印象呢?
为了写出更好的小说结尾,无戒老师还列举了几种小说结尾常见的形式:
(渗碰1)总结式结尾。经典的要数玛格丽特·杜拉斯的《情人》:他对她说,和过去一样,他依然爱她,至死不渝。
(2)前后呼应型结尾。《追风筝的人》:他追。一个成年人在一群尖叫的孩子中奔跑。但我此喊辩不在乎。我追,风拂过我的脸庞,我唇上挂着一个像潘杰希尔峡谷那样大大的微笑。他追。
(3)以环境描写作为结尾。比如《活着》《平凡的世界》
(4)开放式结局。玛格丽特·米切尔的《飘》:我明天回塔拉再去想吧。那时我就经受得住一切了。明天。我会想出一个办法把他弄回来。毕竟,明天又是另外的一天呢。还有《边城》。
(5)独白式结尾。如《挪威的森林》
(6)故事总结式结尾。如《包法利夫人》
(7)升华和点明主题的结尾。这个近年比较畅销的作品《你当像鸟飞过你的山》便是这种方法。
上面这些经典的小说作品都用自己独特的结尾方法让人印象深刻,因此在写作中,我们也应该努力学习这些写法,多去模仿多去实践然后尝试运用到自己的小说中去,相信,我们也一定能写出满意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