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小说 » 邵氏武侠小说的结局

邵氏武侠小说的结局

发布时间: 2023-10-28 10:02:18

Ⅰ 武侠小说《天剑绝刀》的结局内容是什么

当下左少白、四戒大师、万良、黄荣、高光等在前氏差,遥遥跟着黄歼伍皮鹤周正,范雪君、范雪仪与闲云大师等在后,赶到山下找着了隐藏在林中的马车橘宏,驱车跟了上去,左文娟分派手下,随后而行;自已率领那四名贴身侍婢,与左少白等同行。

Ⅱ 邵氏武侠作品有哪些

以下电影基本都是邵氏武侠作品

值得收藏的邵氏电影
《江山美人》
《何日君再来》
《红菱泪》
《爱情的代价》
《哪吒》
《少林寺》
《铁扇公主》
《倾城之恋》
《花团锦簇》
《妲己》
《西游记》
《花街时代》
《梁山伯与祝英台》
《七十二家房客》
《人皮灯笼》
《爱奴》
《大刀王五》
《流星蝴蝶剑》
《风流韵事》
《城市之光》
《金菩萨》
《万古流芳》
《保镖》
《方世玉与洪熙宫》
《十三太保》
《香江花月夜》
《盘丝洞》
《楚留香》
《大醉侠》
《书剑恩仇录》
《无名英雄》
《缘分》
《小杂种》
《刺马》
《蓝与黑续集》
《花田错》
《如来神掌》

邵氏武侠电影介绍
在世界华语影坛上,邵氏电影曾经红极一时。我心仪很久,却一直无缘见面。如今,被天映娱乐公司买断邵氏电影760部,用2亿多元人民币以数字方式整理和修复,令这批珍贵华语电影化石焕发出“青春”的光彩。在令人感到兴奋的同时,迫不及待地把这来之不易“宝石”,好好欣赏品味。

真正的武侠电影早已经死亡,这点深有感受。当年看《英雄》、《十面埋伏》等作品时,就听说了哪全然是模仿之作,看过三十年前的邵氏武侠,更得以证实。邵氏的武侠,是武侠片的巅峰时期,从《大醉侠》到《独臂刀》,从《大刺客》到《金燕子》,从《盗剑》到《夺魂铃》,从《马永贞》到《刺马》,从到《侠女》到《长辈》,从《少林三十六房》到《天下第一拳》等等,高潮迭起。

古龙的作品为这一时期的武侠片,添上一抹瑰丽的色彩。古龙的作品是七十年代武侠电影的宠儿。当时重量级的导演楚原、王羽、罗维等也都非常热衷于拍摄古龙武侠小说改编的电影。还活着的古龙也不时地为电影公司编写剧本,《萧十一郎》就是先写成剧本,后改成小说的。也许,只有这个时候才能拍出古龙想抒发出的意境。

电影是属于古龙的,电视剧是属于金庸的。一部电影未必能把金老爷子的作品表达出来,但一部电影能把古龙的意境发挥的淋漓尽致。《流星蝴蝶剑》、《天涯明月刀》、《白玉老虎》、《楚留香》、《多情剑客无情剑》、《三少爷的剑》、《陆小凤》、《英雄无泪》、《萧十一郎》、《绝代双骄》、《浣花洗剑》、《孔雀王朝》等等,就是那盛世留给懂得品味的人去体会的真正宝藏。

童年,看的第一本武侠书就是古龙《多情剑客无情剑》(又名《风云第一刀》),至今依旧觉得它是古龙作品的最佳代表之一,而主人公李寻欢和阿飞,是武侠虚拟人物中经典人物。原著三卷,七十余万字,它的问世,奠定了古龙在新派武侠小说史上的卓越地位,也对金庸之后武侠小说不可读的定论作了一次有力的冲击。邵氏把原著《多情剑客无情剑》分成二部电影来拍摄的,1977年出品的《多情剑客无情剑》主题是梅花盗,几年后拍摄的《多情剑客无情剑之魔剑侠情》是以金钱帮事件为主轴。导演楚原拍摄此片,开创新派武侠片潮流,勇夺第15届金马奖摄制技术优良特别奖。

邵氏电影的服装、布景、道具、造型等等绝对是没有话说,尤其是古装片、武侠片,那才是正宗。古色古香,看着就舒服,尤其是现在“乱穿”的时代,格外令人怀念。记得“魏君子”在《邵氏作品41部小评》文章里说:“导演李翰祥的美术造诣在华语导演中堪称后无来者,对服装、造型、布景、道具,莫不精心考据,务求逼真实感,营造情境更是体现中国文化底蕴。比如燕赤霞身披虎皮的造型,今人以为可笑,实则中国古小说绣像图画中的侠客均做如此打扮,反而后来午马版的才是不伦不类。”(1960年《倩女幽魂》)

《多情剑客无情剑》里也是如此,每每看见漂亮的屏风,精致的桌椅被打斗时划破、损坏,还真有点不舍得。虽然很多是室内景,但是真实度比现在200万元打造的“海棠金舍”,来得正宗多。楚原为了拍李寻欢从关外入关、与林诗音梅园重逢那一幕,远赴韩国拍摄。片中的很多道具细节处理的相当不错。

情节上,前后二部对原著都有改动,似乎预料之外,转念一想却在情理之中。其实,改动不是很大,还能接受。全剧塑造的原著气氛,更是“小李飞刀”系列影视作品中最上乘之作,只怕后无来者。也许是该片表达出了江湖、名、利、情、侠,恩怨情仇,对白、意境、气氛,完全是古龙的原味风格。虽然看第一遍的时候,不能接受这样的结局,但是事后想来其实也可以这样的诠释。

1977年的《多情剑客无情剑》中,狄龙饰李寻欢、余安安饰林诗音、尔东升饰阿飞、岳华饰龙啸云、井莉饰林仙儿。影片中,李寻欢萧然走在雪中,埋下林诗音人像,李寻欢一滴眼泪没掉,一句话没说,凄楚心境却表露无遗。狄龙饰演的李寻欢有评论者以为“活脱脱从小说中走出来一般”,被称为“永远的小李飞刀”。个人认为,如果去掉那把扇子,一定给满分。对于角色的改编,井莉饰林仙儿传统些,朴素些,还好在下一部时,转变过来。余安安饰林诗音,的确漂亮,居然被改死了。当然在《魔剑侠情》改活过来了。尔东升饰阿飞,戏份并不多,但抓住了原著的精华部分,我给他打满分。

邵氏武侠电影介绍
在世界华语影坛上,邵氏电影曾经红极一时。我心仪很久,却一直无缘见面。如今,被天映娱乐公司买断邵氏电影760部,用2亿多元人民币以数字方式整理和修复,令这批珍贵华语电影化石焕发出“青春”的光彩。在令人感到兴奋的同时,迫不及待地把这来之不易“宝石”,好好欣赏品味。

真正的武侠电影早已经死亡,这点深有感受。当年看《英雄》、《十面埋伏》等作品时,就听说了哪全然是模仿之作,看过三十年前的邵氏武侠,更得以证实。邵氏的武侠,是武侠片的巅峰时期,从《大醉侠》到《独臂刀》,从《大刺客》到《金燕子》,从《盗剑》到《夺魂铃》,从《马永贞》到《刺马》,从到《侠女》到《长辈》,从《少林三十六房》到《天下第一拳》等等,高潮迭起。

古龙的作品为这一时期的武侠片,添上一抹瑰丽的色彩。古龙的作品是七十年代武侠电影的宠儿。当时重量级的导演楚原、王羽、罗维等也都非常热衷于拍摄古龙武侠小说改编的电影。还活着的古龙也不时地为电影公司编写剧本,《萧十一郎》就是先写成剧本,后改成小说的。也许,只有这个时候才能拍出古龙想抒发出的意境。

电影是属于古龙的,电视剧是属于金庸的。一部电影未必能把金老爷子的作品表达出来,但一部电影能把古龙的意境发挥的淋漓尽致。《流星蝴蝶剑》、《天涯明月刀》、《白玉老虎》、《楚留香》、《多情剑客无情剑》、《三少爷的剑》、《陆小凤》、《英雄无泪》、《萧十一郎》、《绝代双骄》、《浣花洗剑》、《孔雀王朝》等等,就是那盛世留给懂得品味的人去体会的真正宝藏。

童年,看的第一本武侠书就是古龙《多情剑客无情剑》(又名《风云第一刀》),至今依旧觉得它是古龙作品的最佳代表之一,而主人公李寻欢和阿飞,是武侠虚拟人物中经典人物。原著三卷,七十余万字,它的问世,奠定了古龙在新派武侠小说史上的卓越地位,也对金庸之后武侠小说不可读的定论作了一次有力的冲击。邵氏把原著《多情剑客无情剑》分成二部电影来拍摄的,1977年出品的《多情剑客无情剑》主题是梅花盗,几年后拍摄的《多情剑客无情剑之魔剑侠情》是以金钱帮事件为主轴。导演楚原拍摄此片,开创新派武侠片潮流,勇夺第15届金马奖摄制技术优良特别奖。

邵氏电影的服装、布景、道具、造型等等绝对是没有话说,尤其是古装片、武侠片,那才是正宗。古色古香,看着就舒服,尤其是现在“乱穿”的时代,格外令人怀念。记得“魏君子”在《邵氏作品41部小评》文章里说:“导演李翰祥的美术造诣在华语导演中堪称后无来者,对服装、造型、布景、道具,莫不精心考据,务求逼真实感,营造情境更是体现中国文化底蕴。比如燕赤霞身披虎皮的造型,今人以为可笑,实则中国古小说绣像图画中的侠客均做如此打扮,反而后来午马版的才是不伦不类。”(1960年《倩女幽魂》)

《多情剑客无情剑》里也是如此,每每看见漂亮的屏风,精致的桌椅被打斗时划破、损坏,还真有点不舍得。虽然很多是室内景,但是真实度比现在200万元打造的“海棠金舍”,来得正宗多。楚原为了拍李寻欢从关外入关、与林诗音梅园重逢那一幕,远赴韩国拍摄。片中的很多道具细节处理的相当不错。

情节上,前后二部对原著都有改动,似乎预料之外,转念一想却在情理之中。其实,改动不是很大,还能接受。全剧塑造的原著气氛,更是“小李飞刀”系列影视作品中最上乘之作,只怕后无来者。也许是该片表达出了江湖、名、利、情、侠,恩怨情仇,对白、意境、气氛,完全是古龙的原味风格。虽然看第一遍的时候,不能接受这样的结局,但是事后想来其实也可以这样的诠释。

1977年的《多情剑客无情剑》中,狄龙饰李寻欢、余安安饰林诗音、尔东升饰阿飞、岳华饰龙啸云、井莉饰林仙儿。影片中,李寻欢萧然走在雪中,埋下林诗音人像,李寻欢一滴眼泪没掉,一句话没说,凄楚心境却表露无遗。狄龙饰演的李寻欢有评论者以为“活脱脱从小说中走出来一般”,被称为“永远的小李飞刀”。个人认为,如果去掉那把扇子,一定给满分。对于角色的改编,井莉饰林仙儿传统些,朴素些,还好在下一部时,转变过来。余安安饰林诗音,的确漂亮,居然被改死了。当然在《魔剑侠情》改活过来了。尔东升饰阿飞,戏份并不多,但抓住了原著的精华部分,我给他打满分。

作者: cyp19821029 2006-11-5 14:08 回复此发言

--------------------------------------------------------------------------------

2 邵氏武侠电影介绍

1981年拍摄《多情剑客无情剑之魔剑侠情》时,邵氏旗下精锐尽出,即使连仅有二个镜头的孙小红也找来惠英红客串,光看明星就非常精彩。可惜,爱情方面的剧情没有按照原著发展,小红跟小李一点感情戏都没有。李寻欢与阿飞角色未变,林诗音复活由井莉扮演味道就很好,有大户人家的气派,有沧桑历尽的无奈,将古龙笔下这位气质美女演的恰如其分。这里的阿飞情节要比上部多,很考演技,还好尔东升没有令观众失望。有时候,真的能感觉到他在林仙儿面前乖的像个孩子。当他染上酒瘾的时候,去捡那只酒杯时,李寻欢出现的一场戏,令人心中流过一阵暖意。较前部,此部渐入佳境。他们之间的友谊在患难中逐渐升华,令观者为之动容。

谷峰扮上官金虹、岳华的郭嵩阳、刘永的吕凤仙、顾冠忠的上官金虹之子,各个气质独特,很有风格。最劲爆的角色是由英年早逝影星傅声演出的荆无命。当看到傅声演的荆无命出场时候,我很意外,让他来演小说“酷”如死人色的荆无命,感觉有点不妥当。但看过他的演出后,感觉还不错,我没有如别人所言会笑场。因为我看的时候,是第一次接触他的电影,当时还没有看过他演的小鱼儿和小高等其他角色,没有对他定性。不过傅声是挺可爱的。演林仙儿的角色选的不错,在我的想象中原著里的林仙儿就该是那样的,就是不知道她叫什么。

值得一提的还有元华和元彬,当时他们演很小的配角。其实,元华在元家班中地位很高,是香港老一辈的武术指导和功夫巨星,洪金宝、成龙等人都是他培养出来的。可惜长相实在有点凶悍,只能成为幕后的英雄。他的“包租公”,得了05年金像奖。元彬成名始于和徐克合作黄飞鸿系列,以及《断刀客》。

邵氏武侠电影,一个被人遗忘的精彩世界。我推开了大门,走了进去,你呢?

多情剑客无情剑是我接触的第一篇武侠小说,也是我第一仰慕的虚拟英雄。虽然很多人都不喜欢李寻欢,认为他太完美。
过了!就有点假了,但是我不这样认为,我依旧觉得他是伟大的。也有人认为他是害人害己,但谁又能在做出决定前预测出最后的结果?
对于虚构的人物,不能用现实去衡量的。
对于现在烂片飞扬的时代,能见识一下,以前的旧作,也是一种荣幸。
看过邵氏的全剧,多少带着一种欣慰,至少曾经有人懂,什么是江湖,什么是古龙的风格。
但一切都不会很完美,就让我们一起来仔细的品位吧!

Ⅲ 金庸的15部武侠小说的结尾是怎么写的

“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金庸的十五部武侠小说,仅就其结尾法看,方法各异,旨趣不同。

除去极短的《越女剑》,我把剩下的十四部从内容的角度,大致分作如下五类。
1、团圆结局
《射雕英雄传》,第四十回“华山论剑”,欧阳锋癫狂,成吉思汗逝世,宋蒙战争暂告段落,郭靖黄蓉携手南归。

《倚天屠龙记》,第四十回“不识张郎是张郎”,蒙古败退,朱元璋兴起,张无忌厘清与众女纷乱的关系,终和赵敏琴瑟和鸣。

《笑傲江湖》,第四十回“曲谐”,任我行病故,江湖纷争意外地烟消云散,令狐冲和任盈盈结潘杨之好。

《鹿鼎记》,第五十回“鹗立云端原矫矫,鸿飞天外又冥冥”,韦小宝摆脱了与所有人的纠缠,带着七个老婆归隐。

一个明显的事实是,这四部小说都是至少四十回的鸿篇巨制。这一类长篇作品共性的一个特点就是人物众多,线索纷杂,最终主要矛盾消弭,正义战胜邪恶,爱情收获圆满。这是长篇小说最常用的写法,中国古典的如《三国演义》《西游记》,外国小说如《战争与和平》《十字军骑士》等等均是如此。据说好莱坞电影有一个原则——绝不跟观众为难,也就是不让观众在看完电影之后添堵,大概也是相同的创作理念。

金庸的这四部小说还有两个特点:

首先是其背景多与 历史 相关。《射雕》《倚天》均涉及了宋蒙战争,也出现了成吉思汗等 历史 人物;《鹿鼎记》几乎就是一部康熙王朝的兴盛史;《笑傲江湖》纯属虚构,但其被称为是金庸作品中政治影射最为明显的一部。因为有宏大的 历史 作衬托,所以主人公们虽大多身负绝世武功,但在现实中都显现出深深的无力感——郭靖无奈之下要去刺杀结拜兄弟拖雷,张无忌被朱元璋欺骗,令狐冲面对日月神教的咄咄之势已经无计可施,韦小宝在他曾经游刃有余的江湖里也感到格外的困顿。

在 历史 的大格局里,个人无论能力如何强大,其本质上也是渺小而卑微的。一个人超人的力量在面对其他个体或者小群体的时候可能是有效的,但面对 社会 的洪流,那种深深的无力感是无可避免的——小说中那些极其感性的主人公郭靖、张无忌、令狐冲们是这样的,他们面对政治的漩涡,尤其是还要保持自身纯洁精神的持续性时,最终结局要么无奈归隐,要么就只好期待偶然因素的出现了。而那些极端理性、极端冷酷的人又何尝不是如此呢?成吉思汗临终前的悲叹,左冷禅、岳不群、任我行等人的宏图伟业,不是最后都化为滚滚东逝水了吗?一个好的小说家,即使是在虚构的文学作品中,也在有意或无意地揭示着 历史 的规律。

第二个特点是在大事件之后,往往有一个尾声,这个尾声或沉静,或温馨,或戏谑。这是我极其喜欢的一种写法,但中国的古典长篇似乎多不善于此(《水浒》的“蓼儿洼”是个例外,不过是悲剧)。这种写法能带给读者一种余味无穷的感觉。我个人特别喜欢《魔戒》的结局,托尔金不仅用相当的篇幅写英雄们荣归故里,还要意犹未尽地去写精灵们远赴海外。这种写法对中短篇来说是蛇足,但对长篇而言,让读者们在高潮与激越之后,逐渐地趋于平静,还能回味无穷。这就有如好饮者咂摸瓶底最后的几滴,其滋味若非同道中人,是不能真正体会的。

2、悲剧结局

《书剑恩仇录》,第二十回“忍见红颜坠火窟,空来碧血葬香魂”,香香公主殒命,陈家洛与红花会西遁回疆。

《碧血剑》,第二十回“空负安邦志,遂吟去国行”,闯军溃败,阿九出家,袁承志率众人远赴海外。

《飞狐外传》,第二十章“恨无常”,胡斐虽击退强敌,但程灵素死去,圆性远走,胡斐的 情感 里一片空白。

《连城诀》,第十二章“大宝藏”,众人找到大宝藏,但均中毒殒命,狄云远走藏边,找到水笙。

《天龙八部》,第五十回“教单于折箭,六军辟易,奋英雄怒”,乔峰、阿紫身亡,段誉、虚竹南归,慕容复疯癫。

毫无疑问,世界上最伟大的文学作品大多为悲剧,而悲剧的两大主题就是死亡和缺憾。雨果创作的五部长篇小说,最终的结局都是主人公的死亡;莎士比亚的四大悲剧,其影响力也远远大于四大喜剧。

古希腊的哲人总结过,悲剧有的源自于人性的弱点,有的源自于造化弄人,有的则源自于 社会 根源。上面列举的几部金庸小说中,《书剑恩仇录》和《碧血剑》均与 历史 相关,《书剑》更是根据传说写就,某些结局是作者也无法改变的,其悲剧性先天注定。

《飞狐外传》中的程灵素是金庸笔下一个非常另类的女主角,平凡的外表,瘦弱的身体,缜密的心思,还有就是那份痴绝的情义。她是很多金庸迷最喜欢的女子——我个人亦是如此。这里无意探讨人物的塑造,但小说中她的死,真的是让人胸堵气闷的,因为她身上不是体现着小说人物通常渲染的外在美貌和内在修养,而是真正描绘出一个平凡女子毫不矫饰的自然美和深沉的内心世界。真正好的小说,不是在迷幻和取悦读者,而是在更高层次上引导读者的审美。

我一直固执地认为《连城诀》的男主人公不是狄云,而是丁典——虽然丁典在这个十二回故事的第四回就去世了。我把《连城诀》放在悲剧部分,也是源自于此,事实上《连城诀》的故事在丁典去世之后就完全可以结束了。丁典这个形象有两个特殊性,首先,他是金庸小说中唯一有生活原型的人物,他的动人之处不在于武功,而是爱情。第二,他是还没有来得及复仇的爱德蒙·邓蒂斯(《基督山伯爵》),他和心爱的人先后死去,仇恨这个武侠小说最常见的主题,在他的身上几乎失去了意义。

乔峰是真正意义上的悲剧英雄——于情于义都是如此。“乔帮主”这个形象是如此的伟岸,以至于无论是读者还是作者,都意识到最终杀死他的一定不能是某个具体人物,而只能是命运和道义。从命运的角度看,乔峰是中国版的俄狄浦斯王;从道义的角度看,他是雨果笔下的郭文和西穆尔登(《九三年》)。这份兼具的悲剧感,让乔峰的死带给读者的不是英雄殒命的惨烈,而是人格升华的悲壮。
3、怅惘结局
《白马啸西风》,姑娘所爱的男孩却爱着别人,这个姑娘孤独地走向远方。

《神雕侠侣》,第四十回“华山之巅”,这一回是大结局后的尾声,众人聚会华山,张君宝出场,为《倚天屠龙记》铺垫。杨过、小龙女偕隐,郭襄黯然神伤。

伟大的小说,都会带着一种自觉或者不自觉的伤感意识。从人生的角度说,“叹人生、不如意事,十常八九”,命运无常,生活复杂,站的再高的人,也有看不到的风景;能力再强的人,也有得不到的东西。从作者的角度,好的作者多是心思细腻、 情感 丰富的人,且不说他自己的经历如何,单是他丰富的想象里,就必然带着很多忧伤和惆怅。再从读者的角度说,快乐都是速朽的,伤感和怅惘更容易打动内心,引发共鸣。

写完上面这句话,突然想到浅阅读、碎片化阅读的危害。这些东西要么是简陋的心灵鸡汤,要么是博人眼球的八卦,要么是格调不高的笑话……既然无法真正触动灵魂,又如何能在心床上扎根、生长?倒是这种一波又一波的庸俗、市侩、浮华,甚至是卑劣的东西充斥我们的视听,让人类 社会 整体变得肤浅躁动,我觉得实实在在是更为可怕的东西。

回到《神雕侠侣》,郭襄是在三十三回才真正登场的人物,却是小说后半部分无可争议的主角。固然杨过、小龙女夫妻重聚,白头相守令人宽慰,但郭襄情窦初开、心有所属,却终究形单影只、孤身一人的遗憾更让人神伤。

《神雕侠侣》的结尾句是“其时明月在天,清风吹叶,树巅乌鸦啊啊而鸣,郭襄再也忍耐不住,泪珠夺眶而出。”

《白马啸西风》的结尾句是“江南有杨柳、桃花,有燕子、金鱼……汉人中有的是英俊勇武的少年,倜傥潇洒的少年……但这个美丽的姑娘就像古高昌国人那样固执:那都是很好很好的,可是我偏偏不喜欢。”

有人在金庸的小说里读武功,有人读侠义,有人读情节,我却总是喜欢读一个“情”字。

欢乐趣,离别苦,就中更有痴儿女。
4、出人意料的结局
《鸳鸯刀》,众人为了一对据说可以“无敌于天下”的鸳鸯刀而拼至你死我活,最后发现这对刀的秘密只是上面刻着“仁者无敌”四个字。

出人意料的结局在短篇小说,特别是小小说里被广泛地使用。《鸳鸯刀》是一部不很成功的短篇,人物形象的塑造不是重点,作者追求的是情节的奇巧,故而采用这样的写法不足为奇。

但是“仁者无敌”四个字是颇有意蕴的。林鹏先生对孟子的这四个字有一段精彩的论述,摘录如下:

“仁者无敌”是一个颠扑不破的伟大真理。这个无敌不是打遍天下无敌手的无敌,不是以暴易暴的以武力经营天下的称王称霸的,那种外强中干、色厉内荏的虚弱,到不堪一击的号称强大,号称无敌于天下的无敌:所谓战无不胜的什么,实际上是从来没有胜过,即使偶然胜一回,也是侥幸而已,算不得什么胜利。仁者无敌的真正意义,真实意义,是仁者根本就没有敌人。革命需要敌人,也就是需要打击对象,需要不停的“立威”。所以希特勒说,“如果世界上没有犹太人,我也会把他制造出来”,多么干脆,多么坦白。仁者不然,他不需要敌人,他没有敌人,他有的是办法化解别人的敌意,他能消除敌对势力于无形,所以说“仁者无敌”。而不仁者有敌,有敌则必有一败,一败就是一败涂地。(林鹏《平旦札》)
5、悬疑式
《侠客行》,第二十一回“我是谁”,众人从海岛归来,梅芳姑自尽,石破天的身世终成一个永远无解的迷。

《雪山飞狐》,胡斐和苗人凤搏命比武,在生死攸关之际,小说戛然而止。

有一种小说的写法是解谜,类似于《福尔摩斯》,这样的小说多得很。还有一种写法是结尾故意设谜,让读者带着猜想放下书卷,这大概是比较虐心的一种写法。

《侠客行》本身没有太好的人物塑造,石破天的身世本身也不是关键情节,有没有结果并非大事。《雪山飞狐》则不然,胡斐、苗人凤,包括其他几个角色人物都是很个性化的。这个的怪诞结局法在小说中是比较罕见的,有点像断臂的维纳斯,或者是被丢失了四十回的《红楼梦》,不过维纳斯、《红楼梦》都非有意为之,而《雪山飞狐》却专意如此,不由得让读者心生怨恨。

在一般人的眼睛里,小说家是无所不能的。他可以决定自己的作品里谁好谁坏,决定谁生谁死,决定两个相爱的人是幸福地生活在一起,还是要痛苦地生离死别……但是事实上,小说家并非完全可以如此。作者也会困在小说所营造的逻辑里,在某些时候由他所创造的事实本身来推动情节,而非自己主观的臆想。

米兰昆德拉说:所有伟大的作品都包含一个未完成的部分。也许金庸在写作《雪山飞狐》的时候,确实只是想运用一种夺人耳目的写法,但当成书之后,很多人希望他能补写一个肯定的结局,此时的他也感到了自身的无力。金庸说:“在我自己心中,曾想过七八种不同的结局,有时想想各种不同的结局,那也是一种享受。”话是这么说的,可他终究没有呈现这些结局,我想还是他有无力再次操纵书中人物的感觉吧。

金庸的小说结尾是怎么写的?

其实并不复杂,当初金庸的武侠小说都是连载在报纸上的,就好像电视剧一样,每周看一回,读者看了之后就会给报社寄信,反馈一些想法,比如某一个角色好不好,女主角太善良了等等。

比如《神雕侠侣》就连载于《明报》,《神雕侠侣》这个名字现在看起来十分贴切杨过的人物形象,其实一开始金庸也没有想这么多,就是一心想着写一个特别虐心的古装爱情小说。

金庸就取名《天残地缺》,残的意思就是杨过被砍掉了一只胳膊,所以是天残;地缺对应的是那些曾经爱过杨过的女子。

整本小说就是写杨过如何被欺负,被虐,被爱情折磨,最后还不能和姑姑在一起。

金庸构想的就是男主角变成残疾,和自己心爱的姑姑分别,要让读者虐心虐到死。

连载的过程中,读者反响热烈,真的是太虐心了,杨过一开始就是一个孤儿,还要被黄蓉算计,去了终南山还要被臭道士欺负,说实话写虐文,金庸绝对是开山鼻祖。

最后的结局就是小龙女跳崖死了,杨过孤独终老。

金庸接收到读者来信,广大读者并不满意这样的结局,强烈反对。

金庸没有办法,就继续写了十六年后,杨过成了神雕大侠,小龙女在深潭下也没有死,杨过和郭靖一起抵抗蒙古大军,这个结局明显是大团圆的结局。

这样的结局并不是金庸的本意,这个结局的诞生是由于读者的不满,不能让杨过那么痛苦可怜。可以说是读者拯救了杨过!

所以你问金庸的武侠小说如何结尾,其实并没有什么复杂的过程,就是金庸按照自己的大纲计划写,如果读者强行干预的话,金庸也会改变剧情,简单说就是要写读者想看的结局。

反而金庸这样一改,效果出奇的好,才有了经典的神雕侠侣。

60,70年代人们还只能看报纸,反馈的时间比较慢,现在是网络时代,特别是网络小说,作者和读者的互动十分便利,有许多作者就是看读者的反应来创作小说,如果读者喜欢每一个角色,那么作者就会加大该角色的剧情。

其实不仅是金庸的小说,网络小说,就连美剧,英剧等等,他们也是先创作第一季,然后看市场效果如何,观众喜欢的角色是哪个,效果好的话就继续跟进第二季,如果效果一般般就不再拍摄第二机场了。

所以说你还是学会常规的结尾套路,然后按照当下读者的喜欢程度进行修改,如果读者都不喜欢的角色,你就没有必要重点描写了。读者喜欢的角色,你就塑造的高大一些。

现在不同于以往,现在信息飞速,每一天都会有许多作品被创作出来,只要你想赚钱的话,就一定要创作出符合读者口味的作品,好的作品不能脱离读者,也不能脱离现实世界的三观。

比如射雕英雄传,郭靖本来憨憨的,但是随着剧情的发展,读者越来越喜欢郭靖,金庸就开始提高郭靖的智商,郭靖的武功越来越厉害,你想如果按照郭靖一开始的设定,以他的智商就不可能成为武林高手的。

到了《鹿鼎记》的时候,金庸的套路基本都用完了,所以他塑造了一个油嘴滑舌的主人公,但他不会武功,没有什么降龙十八掌的盖世神功,他有聪明机灵的脑瓜,也能在皇帝身边,险恶的江湖混的风生水起。

韦小宝更是得到了读者的喜欢,成为了一个经典角色。

所以说结局其实不难,金庸的结尾也没有比你写的多么好,关键是他能够根据读者的喜好,自圆其说,写出读者喜欢的大结局,写出读者喜欢的结尾才是最好的结尾。

个人觉得圆满结局有两部

《射雕英雄传》,《笑傲江湖》

悲惨结局——《天龙八部》

乔帮主这样一个悲情英雄

很多回答已经答过这两段了。

这里只为了放在一起看,更格外有趣。值得注意,沈从文先生的故乡凤凰古城(即所谓茶峒的原型),和金庸笔下的麻溪铺,都是同属湘西阮陵县而又毗邻的。

金庸自承受沈从文影响很大,两人也算有私交。而把原处江南的老人的经历,写到湘西,并仅有地写了“乡下人”的情节,应也是如此。或也是不舍于边城结尾的无情?(笑)

倒不是要比高下之分,两种等候,一个惆怅余韵,一个温情微光,都极尽温柔。

(注:《连城诀》大家或不太了解。这里狄云回到雪谷,是因才经历一场残杀;水笙等在雪谷,是因为受到荡 妇羞辱。)

金庸小说的结尾,可谓是部部经典,当然这也需要结合整部作品来解读。

不过即便是单独拿出来,也可以幻化出一个个画面。

个人认为最好的结尾有三个

1.《雪山飞狐》,胡斐与苗人凤战到最后已经是英雄相惜,但最终胡斐那一刀到底有没有劈下来,几十年来都没个定论。

2.《倚天屠龙记》,幻想下张无忌心中一颤,笔都掉落了,当时赵敏和周芷若会各是什么表情和心情?短短一句话,让人遐想无限。

3.《白马啸西风》,这部结尾是文字最美,而且充满凄婉,正如那句普通却绝对真理的话“这一切都是极好的,可我偏偏不喜欢,又能怎么办?”

Ⅳ 金庸先生十五部武侠小说,哪个结尾最让你回味

金庸十五部武侠小说,我个人最喜欢的是《天龙八部》和《神雕侠侣》,曾经有一段时间,我为乔峰这个人物相当着迷,但在小说中,乔峰与阿朱有情人无法终成眷属的感情却让我感到相当遗憾,我总觉得乔峰这样一个心中有大义的英雄应该有美人相伴,他才不会过得那么孤独。

看过《神雕侠侣》之后,我意犹未尽,有时还会想,小龙女和杨过会过上怎样的生活呢?他们会不会有后代呢?当时的我真希望有一部《神雕侠侣后传》来续写他们的故事。除此之外,我也对小说里面的武功绝学很感兴趣,又重温了金庸老先生其他的武侠巨作。

Ⅳ 三少爷的剑小说结局是什么具体的剧情

电影三少爷的剑近日正在热映,影片改编自古龙经典武侠小说《三少爷的剑》,此前该小说被改编成电

三少爷的剑小说结局是什么 三少爷的剑小说剧情
《三少爷的剑》描写了天下第一剑客,神剑山庄的三少爷剑神谢晓峰,厌倦江湖,抛弃生来就有的地位和财富和在武林中的名望,假装去世后化名阿吉生活在社会的最底层为生计忙碌,然而人在江湖身不由己,他不得不重现江湖。《三少爷的剑》以谢晓峰与慕容秋荻的感情恩怨以及谢晓峰与他们的孩子小荻的爱恨矛盾为引导,以谢晓峰与和他稍逊一筹的燕十三这两个最伟大的剑客之间的最终决斗为中心,道出谢晓峰不得不再现江湖正是江湖人的宿命。

最终谢燕一战打响,然而此时燕十三已悟出了更厉害的剑招,就在谢晓峰将要死在燕十三的“夺命十三剑”的第十五剑时,燕十三横剑自杀,谢晓峰深思...终于知道燕十三是因为一来救派誉过自己,二来不想“夺命十三剑”最狠毒的第十五招变化存于世上而自杀,谢晓峰也因此割掉双手大拇指,终生不再使剑,归隐江湖!然而不能使剑的谢晓峰依然遭到了其他剑客的挑战,就在谢晓峰将他们也打败后,他的朋友铁开诚说,只要你一旦做了谢晓峰,就永远是谢晓峰,就算你已不再握剑,敬明也还是谢晓峰。

电影《三少爷的剑》,依然是古龙的奇美江湖
对电影《三少爷的剑》,原著拥趸会认为改动过大,但从影片内容看,故事虽已不是那个故事,但整体上仍是古龙的那个奇美江湖。

武侠名篇《三少爷的剑》是古龙晚期代表作中最成功的一部。1977年邵氏出品的楚原导演版《三少爷的剑》,是无数古龙迷心中的经典。40年后,当时饰演“三少爷”的尔冬升担任导演重塑经典,再现了一个不同情怀的武侠世界。尔冬升重拍《三少爷的剑》并非完全改编自原著,坊间八卦,尔冬升早年跟古龙喝酒,古龙酒后说了一个更加有情义的《三少爷的剑》的故事,其中有英雄惺惺相惜,也有江湖儿女的爱恨情仇,奇人奇情令当时的尔冬升非常激动。做导演后,尔冬升一直想拍出故友古龙的这个全新故事,却因种种原因搁浅,此次打破重重阻力“让三少爷的故事重出江湖”,算是了结了心中的一个执念。

与一般动作武侠片最后正邪对决不同,《三少爷的剑》中,三少爷和燕十三在影片中段就成了“亦敌亦友”的关系,两人在剑术上是最大的敌人,却尘稿段也惺惺相惜,最终燕十三希望“死在自己最尊重的剑下”。高山流水觅知音,古龙笔下传奇英雄的风骨和洒脱,确实让人动容。

除了令人印象深刻的刀光剑影,片中奇情三角恋也显得格外凄美。慕容秋荻和小丽均对“三少爷”用情至深,慕容秋荻更是对其紧追不舍,虽然两度遭弃,但仍然对他爱到痴狂,甚至得不到就要毁灭。古龙小说中总会有一个心机女子,也会有一个所谓的妓女,电影在人物设置上三角恋故事的凄美,是古龙作品的味道。

要说电影与原著的差别,还是有一些。古龙小说偏颓废,江湖恩怨了结之外,因为身不由己,最后不得不归隐。而在电影中,人在江湖身不由己的故事虽然说了许多,但不管是燕十三还是三少爷,最后都归于侠义。

要说槽点,那就是片中的场景设置太简陋了,燕十三住所有两棵桃树,满树的桃花确实绚烂,但那桃花和桃树的假,即使是非专业影迷也看得出来。

猜你喜欢:

1. 50本必看的武侠小说

热点内容
霸道总裁小说女主几年后回归 发布:2025-07-19 05:16:55 浏览:370
乡村言情未删小说 发布:2025-07-19 05:03:23 浏览:516
燕京四大公子都市小说 发布:2025-07-19 04:43:30 浏览:898
小说完本免费阅读总裁 发布:2025-07-19 04:31:52 浏览:629
类似重生之孩子是你的的小说 发布:2025-07-19 03:06:35 浏览:388
网络小说生成超级ip 发布:2025-07-19 03:06:05 浏览:340
古穿今女主重生娱乐圈小说推荐 发布:2025-07-19 02:58:18 浏览:274
劣等人的魔剑使轻小说 发布:2025-07-19 02:48:30 浏览:207
霸道总裁喜欢侄女的小说 发布:2025-07-19 02:26:37 浏览:268
世界级经典现代小说 发布:2025-07-19 02:10:47 浏览: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