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经典动物微型小说
⑴ 著名的动物小说有哪些
黑鹤的小说不错-像《重返草原》之类的
加拿大野生动物学家西顿的《我所知道的野生动物》
还有《101斑点狗》原著小说-
《野生母狮艾尔莎传奇-生而自由》好像是记录文来的
沈石溪的好多作品-
《第七条猎狗》
《退役军犬黄狐》
《一只猎雕的遭遇》
《猎狐》
《盲孩与弃狗《沈石溪动物小说自选集》,
《圣火——沈石溪获奖作品集》
《老鹿王哈克》
《残狼灰满》《象王泪》
《红奶羊》《再被狐狸骗一次》
《保姆蟒》《疯羊血顶儿》《混血豺王
《野猪囚犯》
《沈石溪动物故事系列
《沈石溪动物小说文集》《狼妻》
《牧羊犬阿甲》
《豺狼拥抱》《当保姆的蟒蛇》《鸟奴》《沈石溪动物小说获奖作品集》
《红嘴相思鸟的爱情彩礼》
《藏獒渡魂 》
《戴银铃的长臂猿》
《灾之犬》
《斑羚飞渡》
《狼王梦》……
也可以去看看《狼图腾》的改版《小狼小狼》
⑵ 关于动物的有什么书
1、《重返草原》
那是一只在狩猎中被击落的雁。
因为中的是猎鸟的霰弹,身体的表面看不出任何伤口。它可以鸣叫,奔跑,拍打翅膀,但是,它不能再飞翔。铅弹损坏了它身体内部的某个器官。
它孤独地缩在房间的一角,当我接近它时,它躲开我。我把它抱住时,这只巨大的乌并没有用它那结实的喙进行袭击或反抗,只是漠然地将脖子摆向一边,无声地避开我。
2、《101斑点狗》
游戏软件设计师罗杰与时装设计师安妮塔原是两个互不相识的陌生人,唯一的共同点是他们各自养了一条斑点狗,一天在伦敦的海德公园里,两只爱犬一见钟情,顺带把它们的主人也牵上了红线,分别组成了两个幸福的家庭,一窝可爱的小斑点狗很快降生了。
安妮塔的老板库伊拉酷爱动物毛皮制成的时装,为了做一件虎皮大衣曾不惜请专业小偷从伦敦动物园里猎杀珍稀的老虎。这次,她的黑手又伸向了刚出世的小斑点狗们,由于罗杰和安妮塔拒绝出让,小偷们再次出动,绑架了安妮塔家的15只小狗和84只小斑点狗共计99只小狗。
3、《第七条猎狗》
是作家沈石溪的成名作。这篇短篇小说,展示了沈石溪非同寻常的讲故事的能力。讲述的是老猎人召盘巴和他第七条猎狗的故事。
老猎人闯荡山林40年,却得不到一条称心如意的猎狗,一直引以为憾。这第七条猎狗是军犬的后裔,“撵山快如风,狩猎猛如虎”。老猎人爱狗如爱子,给它取名赤利,是傣族传说中会飞的宝刀的意思。
4、《退役军犬黄狐》
《退役军犬黄狐(注音版)》内容简介:动物小说之所以比其他类型的小说更有吸引力,是因为这个题材最容易刺破人类文化的外壳和文明社会种种虚伪的表象,可以毫无遮掩地直接表现丑陋与美丽融于一体的原生态的生命。
人类文化和社会文明会随着时代的变迁而不断更新,但生命中残酷竞争、顽强生存和追求辉煌的精神内核是永远不会改变的。因此,动物小说更有理由赢得读者,也更有理由追求不朽。
5、《一只猎雕的遭遇》
猎雕巴萨查对豢养它的猎人达鲁鲁忠心耿耿,由于人类和动物价值观念的差异被主人抛弃;先是卖给雕贩子马拐子充当诱骗同类的诱雕,生性高傲的它在屈辱中偷生,受良心谴责开始抗拒诱惑;
继而又当了养雕人程姐的种雕,在笼子里温情脉脉地苟活。但因母雕花水背的死,它受到强烈心灵震撼,重新追求自由自在的天空,终冒着生命危险重返大自然,成了一只野金雕。
⑶ 推荐几本动物叙述视角的小说
莫言《生死疲劳》
⑷ 有关动物的小说有哪些
《沈石溪动物小说获奖作品集》《雪豹悲歌》《猎狐》《警犬拉拉》《骆驼王子》《兵猴》《仇恨》《猎狐》《罪马》《天命》《狼妻》《红奶羊》《灾之犬》《智取双熊》《金蟒蛇》《野马归野》《野猪囚犯》《藏獒渡魂》《老鹿王哈克》《丹顶鹤再嫁》《情豹布哈依》《虎女蒲公英》《最后一头战象》《逼上梁山的豺》《雌孔雀的恋情》《红嘴相思鸟昂贵的彩礼》《疣鼻天鹅的自我心理调节》《白天鹅红珊瑚》《黑天鹅紫水晶》《再被狐狸骗一次》《戴银玲的长臂猿》《五彩龙鸟》《霸王甲龙》《疯羊血顶儿》《红飘带狮王》《雄狮去流浪》
⑸ 沈石溪动物小说排行榜前十名
沈石溪的排行榜前十名的有《第七条猎狗》、《弱女子与野汉子》、《退役军犬黄狐》、《生命》、《狼王梦》、《一只猎雕的遭遇》、《猎狐》、《盲童与弃狗》、《沈石溪动物小说自选集》、《圣火:沈石溪获奖作品集》。
沈石燃配喊溪的动物小说特点他的动物小说之所以比其他类型的小说更有吸引力,是因为这个题材的小说容易刺破人类文化的外壳和文明社会种种虚伪的表象,可以毫无遮掩地直接表现丑陋与美丽融于一体的原生态的生命。
《第七条皮野猎狗》,小说集。1985年1月由卖升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字数8万,印数112000。共收作者8个短篇,以西双版纳热带雨林为背景,讲述人与动物的恩恩怨怨。
沈石溪简介
的沈石溪,本名沈一鸣,1952年10月出生于上海亭子间,祖籍浙江慈溪,中国当代动物小说作家。现任中国作家协会儿童文学委员会委员,上海作家协会理事。
1969年,赴云南西双版纳傣族村寨插队落户。1980年,开始从事业余文学创作,在《儿童文学》发表首篇动物小说《象群迁移的时候》。1982年10月,加入云南作家协会。1984年,沈石溪的第一本动物小说集《第七条猎狗》出版。1985年,考入解放军艺术学院文学系;同年9月,加入中国作家协会。
1990年11月,出版第一本长篇动物小说《狼王梦》;同年12月,出版长篇小说《一只猎雕的遭遇》。2003年1月,出版短篇小说集《斑羚飞渡》。2014年6月,出版首部成长自传体小说《沈石溪:我的小时候》。2017年7月17日,出版《狼王梦》改编漫画版。
⑹ 以动物为主角,沈石溪、加拿大作家西顿、美国作家杰克伦敦的作品有哪些
一、沈石溪
1、《第七条猎狗》
《第七条猎狗》是作家沈石溪的成名作。这篇短篇小说,展示了沈石溪非同寻常的讲故事的能力。讲述的是老猎人召盘巴和他第七条猎狗的故事。
老猎人闯荡山林40年,却得不到一条称心如意的猎狗,一直引以为憾。这第七条猎狗是军犬的后裔,“撵山快如风,狩猎猛如虎”。老猎人爱狗如爱子,给它取名赤利,是傣族传说中会飞的宝刀的意思。
2、《退役军犬黄狐》
动物小说之所以比其他类型的小说更有吸引力,是因为这个题材最容易刺破人类文化的外壳和文明社会种种虚伪的表象,可以毫无遮掩地直接表现丑陋与美丽融于一体的原生态的生命。
人类文化和社会文明会随着时代的变迁而不断更新,但生命中残酷竞争、顽强生存和追求辉煌的精神内核是永远不会改变的。因此,动物小说更有理由赢得读者,也更有理由追求不朽。
二、西顿
1、《我所知道的野生动物》
《我所知道的野生动物》中西顿采用第三人称叙事方法,使读者感到信服。他描写的都是一些真实的动物,而不是徒有动物外表的人。他展示动物的心理时,强调的是仇恨、寂寞、饥饿、痛苦这些最基本的感情,而不是更为复杂的人类的思想情绪。
他抓住动物的生存斗争这个关键,突出动物的个性,避免笼统的叙述。他的文笔简练,语言朴直。无论是传递信息还是构成紧张的戏剧冲突,效果都十分明显。
2、《西顿野生动物故事》
一本让人惊奇、让人心生悲痛、让人丢不下的书一个全新的、了小起的动物世界。世界上第一本真正的动物小说野生动物没有一个是老死的他的·生迟早都有一个悲惨的结局每一个动物都真实生动,每一个动物都充满生命的尊严感受自然的呼吸,倾听野兽的怒吼,尊重动物的权利。
三、杰克伦敦
1、《野性的呼唤》
作品讲述巴克原是米勒法官家的一只爱犬,经过了文明的教化,一直生活在美国南部加州一个温暖的山谷里。后被卖到美国北部寒冷偏远、盛产黄金的阿拉斯加,成了一只拉雪橇的狗。该作以一只狗的经历表现文明世界的狗在主人的逼迫下回到野蛮,写的是狗,也反映人的世界。
2、《海狼》
小说描写了在一艘名为“幽灵号” 的以捕猎海豹为生的帆船上发生的一场动人心弦的搏斗和刻骨铭心的爱情故事。
小说中的“狼”不仅是船长拉森的名字,对作者而言,也是超人的代名词,作者通过作品带领读者进入豪放粗犷荒野,体验蛮荒生活的冷酷无情,感受人性凶残的黑暗面和原始生命的光辉;同时也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弊端,表现了对劳动人员顽强意志的歌颂和苦难生活的同情。
⑺ 8篇关于动物方面的短小说
《第七条猎狗》,小说集。1985年1月由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字数8万,印数112000。共收作者8个短篇,以西双版纳热带雨林为背景,讲述人与动物的恩恩怨怨。
《老鹿王哈克》,小说集。由台北国际少年村出版。字数13万,印数3000。收录作者6个动物中篇小说,以动物视角观察生命世界,跳出人与动物恩怨圈,展示没有人类参与的动物世界的生存状。
《再被狐狸骗一次》,小说集。1995年11月由台北《民生报》出版公司出版。字数7万,印数4000。收录作者9个短篇小说。以知青为视角,在乡村艰苦生活中,人与动物互相慰藉,互相依存。
《保姆蟒》,小说集。1995年12月由台北《民生报》出版公司出版。字数7万,印数4000。收录作者9个短篇小说。西双版纳密林中,“知青”出身的猎人所写的狩猎笔记,紧张、刺激、生动、有趣。
《狼妻》,中篇小说。1997年9月由台北国语日报出版中心出版。字数7万,印数4000。动物学家历险故事系列之一,收录作者4个短篇,揭示野生动物生态习性,破译野生动物行为密码,扣问生命的终极意义。
《狼世界》,小说集。1984年由云南儿童出版社出版。字数5万,印数25110.
《退役军犬黄狐》,中篇小说。1988年6月由云南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字数5万,印数3000。立过战功的军犬黄狐被宣布退役了,它向往战斗生活,偷偷溜回哨所前线,在收复者阴山的战斗中壮烈牺牲。
《红奶羊》,长篇小说。1994年12月由天津新蕾出版社出版。字数15万,印数11000。母狼蓓蓓难产死了,公狼黑电捉到一只红奶羊来充当奶妈抚育狼崽,吃羊奶长大的狼崽长成一个会学羊叫的怪狼。
以上共有8篇小说
⑻ 我向大家推荐一本书沈石溪的动物小说
《沈石溪经典动物小说》精选了沈石溪的7部经典短篇动物小说,分别以鹰、象、狼獾、狐、牛、猴、马七种动物为描写对象。在表现这些动物的自然习性的同时,作家的笔墨更加集中在描摹和刻写动物的“人性”和情感世界上,通过曲折多变的故事情节,步步为营,层层渲染,营造了一个个荡气回肠的动物世界里的故事,令人嗟叹和感动。
《斑羚飞渡》一文描写的是一群被逼至绝境的斑羚,为了赢得种群的生存机会,用牺牲老斑羚挽救小斑羚的方法摆脱困境的壮举。斑羚在危难中所表现出来的智慧、勇气和自我牺牲精神,会让每一个读过这篇文章的人感到精神的震撼,会启发人们重新认识这个万物共存的世界。
《最后一头战象》曾经在抗日战争中幸存写下来的最后一头战象嘎羧,自知生命大限已至,便再次佩上象鞍,来到打洛江畔缅怀往事,凭吊战场,最后在埋葬着战友们的“百象冢”旁刨开一个坑,庄严地把自己掩埋的故事。嘎羧是一头勇敢.善良.坚强.怀旧.忠诚,在战场上不顾惜生命,死后也要跟兄弟们埋葬在一起的战象。
《第七条猎狗》是作家沈石溪的成名作。这篇短篇小说,展示了他非同寻常的讲故事的能力。故事讲述的是老猎人召盘巴的第七条猎狗的故事。老猎人闯荡山林40年,却得不到一条称心如意的猎狗,一直引以为憾。这第七条猎狗是军犬的后裔,“撵山快如风,狩猎猛如虎”。老猎人爱狗如爱子,给它取名赤利,是傣族传说中会飞的宝刀的意思。
动物小说之所以比其他类型的小说更有吸引力,是因为这个题材最容易刺破人类文化的外壳和文明社会种种虚伪的表象,可以毫无遮掩地直接表现丑陋与美丽融于一体的原生态的生命。
动物小说之所以比其他类型的小说更有吸引力,是因为这个题材最容易刺破人类文化的外壳和文明社会种种虚伪的表象,可以毫无遮掩地直接表现丑陋与美丽融于一体的原生态的生命。
谈到创作体会时,沈石溪说:“十五年的创作实践,我有一个深切的体会:动物小说之所以比其他类型的小说更有吸引力,是因为这个题材最容易刺破人类文化的外壳、礼仪的粉饰、道德的束缚和文明社会种种虚伪的表象,可以毫无遮掩地直接表现丑陋与美丽融于一体的原生态的生命。随着时代的变迁,文化会盛衰,礼仪会更替,道德会修正,社会文明也会不断更新,但生命中残酷竞争、顽强生存和追求辉煌的精神内核是永远不会改变的。因此,动物小说更有理由赢得读者,也更有理由追求不朽。”
文章以明朗而优美的语言、深沉的笔触,通过对动物社会的描写,揭示了动物之间情感纠葛的内心世界,使读者不仅了解了动物的生活习性,还可以从中引发联想,体会其中的内涵,引起人们深沉的思索:动物世界尚且如此,我们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