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小说 » 经典白衣侠女小说

经典白衣侠女小说

发布时间: 2023-06-29 05:54:51

『壹』 新武侠小说的特点

A、有清晰的历史背景,有新的、强烈的个人历史观。B、重视中国武侠小说的写实传统,亦向西方小说吸收新手法。
C、比旧武侠小说更注重“文学”内涵,在写作时对文学形象的塑造、语言的提炼、文字的把握、结构的严谨等方面更为在意。
D、注重人物的思想道德、品味,招式从写实到写意发展,同时,把“侠”的形象提升了,认为“侠”比武更重要。
新武侠小说是以中国传统小说的叙事模式(章回小说)为躯壳,叙事重在“时、地、人”三方面,时间大都选择在“外族入侵”、“民族矛盾深化”、“官逼民反”(《水浒》的传统),地点——以“边疆”(沙漠、天山、塞外),内陆则以“北京”、“江南”为主。人物——“侠士VS美女”。语言——新武侠小说有其语言特色,金、梁是文白相间,制诗填词,偏重文学知识。古龙虽以白话语言为主,但也别有其一种独到而鲜明的风格。
新武侠文学诞生已有五十一年了,这一大型小说作品群的出现,可谓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的一个奇观。武侠小说作为一种文学形式,在梁羽生、金庸的改造下焕发出了新的活力,这是香港作家对中国新文学的贡献。新武侠三大家相继谢幕之后,其文学作品一版再版。同时在香港写作武侠小说的还有倪匡、蹄风、张梦还、高峰等,以及后起的温瑞安等,台湾有上官鼎、高庸、易容等。在改编为其他文化产品上,新武侠文学比起其他文学作品似乎更具生命力。尤其是自九十年代后半以来,中央电视台开拍金庸的《笑傲江湖》、《射雕英雄传》以来,更掀起一股热潮。二十一世纪以来,文化创造性产业勃兴,影视、流行音乐之外,加上手机、电子游戏、网络游戏、数码娱乐艺术等成为年青人追求的时尚。随着互联网的日益发达,可以预见,新武侠文学将较其他纯文学或流行文学更易于被改造为文化产品及具创意的艺术作品,这是新武侠文学的一个天然优势。 一、港台武侠时期
即所谓的“新武侠”时期或者大武侠时代。20世纪50年代,武侠在港台的商品化和通俗化潮流中形成。它是以梁羽生和金庸为代表的写虚构的历史上的武侠故事为内容的一个文学流派,指新文化运动后,武侠小说在新文学的影响下,开始白话创作后新一种的文学样式。这个时代名家辈出,梁羽生为开端,金庸为高潮,温瑞安为第二次高潮。金庸、古龙、梁羽生还并称为“新武侠三大家”。
关于此时武侠中“侠”的定义,梁羽生讲“旧武侠小说中的侠,多属统治阶级的鹰犬,新武侠小说中的侠,是为社会除害的英雄;侠指的是正义行为--符合大多数人的利益的行为就是侠的行为,所谓‘为国为民,侠之大者’。”
此时武侠大多突破了民国武侠小说的剑仙斗法、门派纷争、镖师与绿林仇杀的题材范围,较多表现人民群众的斗争。着重人物性格描写,兼用中西技法,突破了旧武侠小说的窠臼,剔除了旧武侠的鬼神色彩,要求故事中的奇迹严格限制在“人体潜能”的范围内。新武侠的缺陷在于侠客英雄超人化,他们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包打天下。缺乏现实主义的深度,屈从于商业需要,稗出赘附,故事套路化。
1.第一时期,梁金时期
梁羽生(原名陈文统,1922年生,广西蒙山人)在1954年发表的《龙虎斗京华》,以口语写作,所述史实,所绘山川,均经严格考据,人生性格与心理活动刻划入微,文笔细腻而有文采,旧武侠小说难以与其比肩,从此奠定声名,成为新派武侠小说的发动之作。梁羽生国学根底深厚,他的武侠小说带有许多自己作的诗词,每每传诵一时。他的小说每一部都有明确的历史背景。1956年,梁羽生开始写《七剑下天山》。梁羽生一直写作到八十年代初,他的最后一部小说《武当一剑》初刊于1980年5月9日的《大公报》上,完结于1983年8月2日。代表作《萍踪侠影录》、《七剑下天山》、《塞外奇侠传》、《龙虎斗京华》、《云海玉弓缘》、《白发魔女传》。
金庸(原名查良镛,1923年生,原籍浙江海宁)的《书剑恩仇录》开始写作于1955年中。《射雕英雄传》写于1957年至1958年之间,是金庸的第四部武侠小说。“射雕”奠定了金庸的武林盟主地位,是公认的经典名著。金庸用十七年写完他的十五部武侠小说,又用十年把这十五部小说全部重新修订了一遍。金庸写作至1972年文革未结束封笔。
2.第二时期,古龙时期
古龙1960年开始尝试写武侠小说,初期的《苍穹神剑》等都十分幼稚,及至1964年才以《浣花洗剑录》等声名鹊起。1965至1966年间是他创作的丰收期,他写作了《大旗英雄传》、《名剑风流》、《武林外史》、《绝代双骄》等名著。1967年创作的《铁血传奇》(即楚留香系列)及以后一直写了六十一部共计28册。古龙其人才华横溢但用心不专,从他的小说就可以看出来。但他妙在有急智,每在关节处突出奇兵。早年古龙并没有自己特出的风格,在台湾的武侠圈子里不算太耀眼;至于他在七十年代的晚期作品,那已明显是江郎才尽、力不从心了。
3.第三时期,温黄时期
温瑞安(出生于马来西亚),1973年作《四大名捕会京师》,1981年作《神州奇侠》、《血河车》等重要作品。八十年代初金庸、梁羽生相继封笔,1985年古龙去世之后,港台武侠小说一片凋零。出于“求新、求变、求突破”的心理,温瑞安从1986年底开始大力倡行“超新派武侠”,或称“现代派武侠”,把大量主流文学的东西引入了武侠小说。曹正文在1989年将其列为第三代新武侠小说的代表,而与第一代的金庸、梁羽生,第二代的古龙并称。
黄易,本名黄祖强,香港中文大学艺术系毕业。1989年黄易辞去高职厚薪,隐居离岛深山、藏风聚水之地,专心从事创作。至90年代,旋即以独树一帜的武侠作品,席卷港、台两地。1991年成立黄易出版社有限公司,出版了大唐双龙传等作品。黄易的作品场面宏大、人物众多,让人叹为观止。只是在武打招式的描写上显得过于草率,说服力不足。另外,黄易作品往往直接融入一个历史大时代,而不是将历史作为背景。这是其优点,但也受到了历史的限制。
港台武侠时期港台的其他作家于香港方面有:蹄风、金锋、张梦还、牟松庭、江一明、避秦楼主、风雨楼主、高峰、石冲等;台湾方面,有:郎红浣、成铁吾、海上击筑生、伴霞楼主、卧龙生、司马翎(即吴楼居士)、诸葛青云、孙玉鑫、龙井天、墨余生、天风楼主、醉仙楼主、独抱楼主、蛊上九、陆鱼、上官鼎、东方玉、曹若冰、南湘野叟、武陵樵子、慕容美、萧逸、古如风、向梦葵、陈青云、柳残阳、司马紫烟、独孤红、奇儒、秋梦痕、于东楼、东方英、雪雁、秦红、墨余生、丁情等。但其中具有代表性与影响力的武侠作家极少。
二、大陆武侠时期
1.第一时期,20世纪80年代大陆“武林小说”
武林(武林,与武侠有所不同,概念大一些)小说的内容十有八九还是表现历史上的武侠剑客或从武侠的角度表现历史上的义军斗争和形形色色的社会矛盾;表现武术技击为主要斗争手段的近代、现代革命斗争的,篇什不多。所以“武林小说”实际上是以武侠小说为主。
在80年代,由电影《少林寺》触发的武侠小说浪潮在国内掀起,武侠小说的发行量大大超过了纯文学作品。1981年,湖北曲艺协会的任清等创办了《今古传奇》,连载了欧阳学忠的《武当山传奇》,聂云的《玉娇龙》。1982年,王占君作《白衣侠女》,是为80年代武侠的开山之作。1984年,武侠小说逐渐被武林小说一词取代,并形成浪潮。
20世纪80年代武侠的精品极少,比较好的作品有:《白衣侠女》等率先灾破了大陆侠义题材的禁区,为八十年代武林小说的崛起奏响了序曲。柳溪的《大盗‘燕子’李三传奇》,冯育楠的《津门大侠霍元甲》,冯骥才的《神鞭》,也都是这个时期的代表作品。
2.第二时期,20世纪90年代大陆武侠
即是大陆“新派武侠”,是大陆作家对港台武侠的模仿。从沧浪客的一系列的武侠作品中,便可以看出模仿痕迹。沧浪客,原名姚霏,云南师范大学中文系专攻古典文学的教授,在1990年出版了《一剑平江湖》,这可以看作是大陆新派武侠的第一部作品。这个时期的武侠,总体上缺乏文化提升的精品意识,主要沿着港台新武侠的路子讲故事,作品的实际影响也非常有限。
同期的其他作家还有:青莲子,在90年代初著有《威龙邪凤记》及其续集《青猿白虎功》两部。火梨,上海知识分子,1995年写成一部《舞叶惊花》。张宝瑞,新华社记者,其代表作有《京都武林长卷》系列凡六部、《醉鬼张三爷》、《形意游侠录》等。熊沐,北方人士,生性豪放,第一部作品为《骷髅人》。巍琦,代表作《金帖侠盗》。周郎,代表作《鸳鸯血》。 即所谓的“新新武侠”、“新世纪武侠”、“网络武侠”、“大陆新武侠”时期。20世纪90年代末,黄易武侠高潮渐渐平息,随着网络文学的兴起,武侠写手们在网络读者阅读选择越来越多,阅读口味越来越挑剔的压力之下,不得不向传统作家的实力靠拢,出现了一些质量较高的武侠作品。1999年上海《大侠与名探》、2001年武汉《今古传奇武侠版》、2002年郑州《武侠故事》等杂志的创刊,促进了武侠的发展。
2004年,《今古传奇武侠版》半月刊创刊,主编郑保纯提出了“21世纪大陆新武侠”的概念,简称为“大陆新武侠”,主要总结了大陆上一些武侠写手的创作。6月,《新武侠》由长江文艺出版社白桦林杂志社推出。同时期,港台地区特别是台湾岛的创作亦不容忽视。大陆新武侠具备明确的智性氛围和主体意识。郑保纯讲,“我觉得新武侠这个概念,不应拘泥于杂志与图书出版,而应指一种文化潮流!”。
这些武侠被分成四类:青春武侠(搞笑和无厘头),如《游侠秀秀》。奇幻武侠,如《诛仙》、《搜神记》。女性武侠(类言情),如《血薇》、《镜·双城》。类传统武侠,如《昆仑》、《江山如此多娇》。
此时的大陆作家有:小椴,原名段银,1976年生,湖北随州人氏。著有《杯雪》、《青丝井的传说》等。时未寒,男,四川人,著有《碎空刀》、《偷天换日》等。江南,籍贯安徽,著有《春风柳上原》、《瀚海龙吟》、《烈火焚琴》、《此间的少年》等。步非烟,原名辛晓娟,1981年出生于四川成都。著有《剑侠情缘》、华音系列:《紫诏天音》、《风月连城》、《彼岸天都》、《海之妖》(附外传《蜀道闻铃》)、《曼荼罗》(附步非烟COS写真集)、《天剑伦》《雪嫁衣》《梵花坠影》(2008年9月修订再版后将不再收录外传《凤仪》)等。沧月,原名王洋,1979生于浙江台州,著有《幻世》、《听雪楼·血薇》等。小非,闽南人,著有《游侠秀秀》等。凤歌,本名向麒钢,重庆奉节人氏,大陆武侠著名作家,今古传奇暨黄易武侠文学一等奖得主。代表作品《昆仑前传》、《昆仑》、《沧海》。沈璎璎,南方人,著有《琉璃变》等。泥人,著有《江山如此多娇》等。王展飞,1972年4月生于山东省平度市,13岁迁居新疆阿勒泰市。著有《剑啸西风》等。方白羽,九十年代初山东大学电子系毕业,著有《憨侠》、《侠之歪者》等。燕垒生,浙江余杭人氏,著有《明月照山河》、《烈火之城》等。其中尤以凤歌的《沧海》为最,其大胆的创新和对武侠世界的构造,有不失金庸武侠的厚重,将现代武侠带到了一个新的广阔平台。
进入二十一世纪,武侠小说逐渐被人们冷落,在这段时间,还有大量作品出手的只有寥寥几人,最引人注目的是步非烟和平平凡凡,他们分别在短短的几年内,写出了几十部武侠作品。步非烟以其作品大气磅礴,汪洋恣肆,想象力神奇诡谲,笔风变化万端,极大突破了女性写作的局限,开启武侠界中性主张的风气,得到了“百变天后”的美誉,人称新武侠宗师。而平平凡凡,虽然他写的武侠小说极多,但大多数作品实际上很不入流。他的前期作品显得非常幼稚,虽然构思新颖,但文笔较差,内容甚至有些不伦不类,这种情况一直到《成功之后再来求爱》才有所改进。2011年,一度退出文坛的平平凡凡重新执笔发表新作《武侠演义》,这部小说构思构思奇特,想象力丰富,文笔老练,加入许多现代元素,发表之后,一时洛阳纸贵,大受读者欢迎,许多人都惊呼新的武侠宗师终于出现!不过,此书还未完结,以平平凡凡并不严肃的写作态度,只怕会虎头蛇尾。不管如何,若论二十一世纪武侠小说产量最多的作家,步非烟和平平凡凡二人将以数十部作品位居前列!
在此期间,出现了一部让无数挑剔的武侠迷们交口称赞的传统武侠小说《英雄志》,该书目前未完结. 作者孙晓,现年三十七岁,出生于台北市,台湾大学政治学系毕业,美国罗彻斯特大学公共政策硕士,现于企业界任职,2000年与以人合资创办“讲武堂”,旨在出版最好的武侠小说和教授人们写武侠小说,并发表第一部长篇作品《英雄志》 ,现仍持续于武侠小说的创作与发表。
网上盛传:金庸封笔古龙逝,江湖惟有英雄志!
虽然金庸、古龙等大师不再有新作问世,但他们的作品对后辈有着深厚的影响,许多年轻作者都在不同程度上对他们进行模仿,通过各种方式表达对前辈们的尊敬。例如《武当宋青书》、《大侠风清扬》,其中以《梁金古温诀》达到最高点。在《梁金古温诀》一书中,作者对武侠宗师们的钦佩之情贯穿整部小说。可见金庸等人对后辈影响之巨!

『贰』 阜新有哪些作家

阜新著名作家
玛拉沁夫
1930年出生于卓索图盟土默特旗黑城子村(现为辽宁省阜新蒙古族自治县),长篇小说《在茫茫的草原上》(后更名为《茫茫的草原》)曾获内蒙古自治区成立10周年文艺评奖文学一等奖。此外,先后出版的还有短篇小说集《春的喜歌》(1954)和《花的草原》(1962)﹑中篇小说《第一道曙光》(1980)﹑《玛拉沁夫小说散文选》(1982)等。 长篇小说《茫茫的草原》及《玛拉沁夫文集》(7卷),分获全国性文学奖或电影文学奖。1945年参加八路军。194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建国后,入中央文学研究所研究生班学习。历任《内蒙古文艺》编辑,内蒙古文化局副局长,中国作协内莆古分会副主席《民族文学》主编,中国作协书记处书记、少数民族文学委员会副主任,中国作协第三、四届理事。
王占君
1944年12月出生于辽宁省阜新蒙古族自治县。1960年毕业于阜新县第一中学。1962年开始发表作品。1975年下肢瘫痪。1982年以历史武侠小说《白衣侠女》成名(该书描写了清朝白莲教起义,是打破大陆武侠小说创作“沉寂”的“先驱者”)。1985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至今共创作出长篇小说23部,中篇小说十八部,电影3部,电视连续剧3部,共发表作品八百余万字。其中长篇小说《契丹萧太后》获首届全国“奋进文明图书奖”等几种奖项。长篇小说《白衣侠女》、《蝎子沟暴动》分别获得“中国通俗文世优秀作品奖”“乌金奖”并被评为辽宁省优秀专家,入选《世界华人文化名人传》等十数部辞书。国家一级作家、全国文联委员、全国自强模范、辽宁省文艺新星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大众文学学会理事、中国通俗文艺研究会理事、中国通俗文学学会会员。
谢友鄞
祖籍湖南长沙,生于浙江鄞县。中共党员。1986年毕业于辽宁文学院文学系。1973年参加工作,历任工厂职工,煤矿工人,阜新市文化局创研室专业作家,文学创作一级。现为辽宁阜新市文化局创作室创作员。1976年开始发表作品。1991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 著有专著《大山藏不住》、《谢友鄞小说选》、《嘶天》等。 《窑谷》获全国第八届优秀短篇小说奖,《马嘶·秋诉》获全国第九届优秀短篇小说奖,《火神》获全国首届乌金奖,《嘶天》以全票荣获“辽宁曹雪芹长篇小说奖”,《我在大地行走》获“全国大红鹰杯”一等奖,《老黑鱼号的短暂航程》获第四届全国乌金奖文学一等奖,中篇小说《滋味》获“全国文汇文艺奖”,《闲坐话边地》获建国五十年辽宁优秀文学奖。并获辽宁优秀青年作家奖。作品被翻译成多种外文。其作品还获1989年全国文艺新人奖、辽宁省政府十大文艺成果奖。
白天光
黑龙江哈尔滨人。1988年毕业于天津商学院。1984年在辽宁省阜新市商业局工作,1988年后任阜新商业学校教师,自由撰稿人,阜新市文联干部。2005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长篇小说《雌蝴蝶》、《女人在树上匍匐前进》、《誓死捍卫性别》,散文随笔集《鸡毛与荒诞》,小说《行走的鸡毛掸子》被改编成电视剧在全国热播。共发表小说200多篇,作品曾入选1995年中国短篇小说精选,1996、1997、1998年中国文学新作,2000、2001年中国最佳中篇小说。曾获第一、二届辽宁文学奖短篇小说奖,第三届辽宁文学奖中篇小说奖,时代文学奖,长江文艺奖。
赵颖
阜新文联秘书长,长篇小说、20集电视剧本《大矿山》作者,著有《晨染梧桐》、《乔丹的来信》等长篇青春励志小说,短篇小说《赌红》等作品曾获国内多种奖项,报告文学《惊蛩》记述了阜新经济转型前后的真实历史,引发广泛影响,毕业于辽宁文学院。
常星儿
祖籍山东,1959年生于辽宁。现供职于辽宁省彰武县文联。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辽宁省儿童文学学会常务理事。已发表中短篇少年小说、童话三百余篇,出版有中短篇小说集、长篇小说、长篇童话十几部,有部分作品译介到国外。作品曾获冰心儿童文学奖、陈伯吹儿童文学奖、文化部“蒲公英”文学奖等三十几项奖励。其中长篇小说《走向棕榈树》获第六届全国“五个一工程”奖,长篇童话《吹口琴的小野兔阿洛兹》获第六届宋庆龄儿童文学奖,中篇小说《款冬祭》获第三届台湾东方少年小说奖,另有《回望沙源》等长短篇小说。
李丽萍
70后儿童文学作家,出生于辽宁省阜新县。辽宁省作协签约作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以写作为生,专事小说和童话的短篇、中篇和长篇创作。 多年来在全国数十家报刊杂志发表短篇小说、童话作品数百万字,作品多被大陆及台湾的权威刊物选载或转载。出版长篇小说,长篇童话,童话集共14部。童话《我的大鱼朋友》、《怪房子》曾获“中日友好儿童文学奖”、“全国童话大赛二等奖”等。2007年做为辽宁省唯一女性代表参加第六届全国青年创作会议,同年,短篇小说《选一个人去天国》获第七届全国儿童文学奖,2008年获辽宁省委宣传部优秀文艺作品奖。2009年长篇小说《吹牛小姐的胆小先生》获第十七届台湾九歌现代少儿文学奖。童话集《脏猫笨狗满天飞》获辽宁文学奖。
张国梁,笔名蓝歌,1963年出生于辽西阜新医巫闾山脚下。法学研究生学历,经济师职称,并因酷爱文学创作而先后进修于辽宁文学院第五届青年作家班和鲁迅文学院作家培训班。现为辽宁省作家协会会员,辽宁省报告文学学会秘书长、市作家协会副主席、阜蒙县作家协会名誉主席。现供职于市国税机关。自1982年始从事业余文学创作,以报告文学、散文、诗歌见长,兼济长篇小说创作。已出版报告文学集《蓝色三部曲》(《蓝色的使命》、《蓝色的求索》、《蓝色的足迹》),散文集《心宇留痕》、《心海微澜》、《空余旧迹》,长篇小说《沼泽年代》、《烽火连绵》、《绿岛历险记》等,计480余万字;已发表散文、诗歌、报告文学作品2000余篇,计300余万字。其中多篇(部)获奖。省市作协曾先后两次为其报告文学集和散文集的出版召开研讨会。其报告文学集《蓝色三部曲》,被文坛评价为“首开税务行业报告文学的先河”。近几年来致力于抒情(朗诵)诗的创作,试图以此推动诗的心性复归和大众传播。
丁振阳 辽宁阜新蒙古族自治县人。中共党员。大学本科学历。现任阜新市作协副主席、阜新蒙古族自治县作协主席,《蒙古贞日报社》副总编辑。1973年开始发表作品。2008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文学创作二级。著有中篇小说集《黑妹白妹》、《情仇》,短篇小说集《一轮圆月》、《响水湾姐妹》,长篇报告文学《蒙古神医》、《播火者之歌》、《任长霞式公安局长梁伟》、《走进大山》等,共出版文学作品26部。长篇报告文学《蒙古神医》获辽宁省作协优秀作品奖,并被译成蒙文发表。大型蒙古剧《海公爷》获阜新市戏剧创作一等奖。2009年获辽宁省报告文学创作成就奖。
唐伟
荒诞派代表作家,笔名狂狷,毕业于丹东师专及辽宁文学院。光明日报网络人文书之《五行山下》、《八卦炉中》作者,作品入选《中国当代优秀小说选》、《国家历史》;其质疑李敖的文章《疑窦丛生的大师》在网易论坛创造了1亿7千多万次浏览量;有评论家在中国文学网撰写《五行山下:当代荒诞文学的扛鼎之作》,对其小说模式予以盛赞;在《社会科学杂志》及中国作家网发表过《和氏璧传国玉玺与阜新玛瑙》、《大侠萧峰是阜新人》等历史学术类文章,扩大了其家乡阜新在全国的美誉度,其中《和氏璧传国玉玺与阜新玛瑙》提出和氏璧材质为绿玛瑙。

热点内容
捡到三万的网络小说 发布:2025-08-21 22:02:17 浏览:166
类似都市之狂婿归来的小说 发布:2025-08-21 21:40:45 浏览:117
男主深情禁欲的言情小说 发布:2025-08-21 21:35:10 浏览:726
总裁先有后爱在哪个小说里 发布:2025-08-21 21:29:02 浏览:565
女主角叫若曦的都市小说 发布:2025-08-21 21:20:48 浏览:563
老书虫推荐几本都市小说 发布:2025-08-21 21:20:04 浏览:294
好看的科幻言情完结小说 发布:2025-08-21 21:18:07 浏览:870
求何执温颜小说免费 发布:2025-08-21 21:15:41 浏览:940
短篇催泪小说双男主 发布:2025-08-21 21:13:18 浏览:770
言情小说语录吐槽 发布:2025-08-21 21:13:14 浏览:6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