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小说 » 品读古代经典小说教学大纲

品读古代经典小说教学大纲

发布时间: 2023-06-10 17:30:33

㈠ 简述中国古代小说的起源

中国古代“小说”概念的演变“小说”一词,最早见于《庄子 其意指“琐屑之言,非道术所在”,也就是所谓的“残丛小话”小说作为一种独立的文体概念出现于汉代,西汉刘歆编的《七略》中已有“小说家” 的明确类目。桓谭在他的《新论》中说:“若其小说家,合残丛小说,近取譬论,以作短书, 治身理家,有可观之辞。”这段话,既说明小说的形态特点是短篇体制,运用比喻说事,又 强调了它的社会功用。东汉班固在《汉书 艺文志》中进一步明确了小说的内涵及特点: 小说家者流,盖出于稗官,街谈巷议,道听途说之所造也。 因此,在他的《汉书 艺文志》中,小说家被排斥在九流之外,排在十家的最后一家。 综合汉人对小说的理论,大致包含以下几层意思: 1.小说的内容来自民间传说,属“街谈巷语”、“道听途说”,是不符合“大道”、不见 于经典的琐闻杂说或神怪故事。 2.小说的形态特色是“残丛小语”,即短篇体制,运用比喻、夸张的虚构手法,因此具 有生动性和形象性。 3.通过说故事或叙事对生活进行指导,既具有传奇性又具有知识性和说教性。 一、中国古代小说与神话的关系 小说究其根本,应来源与神话与传说。明代胡应麟说《山海经》是“古今语怪之祖”(《少 《山海经》是我国先秦典籍中独具风貌的作品,自古被称为“奇书”,此书共十八卷,分《山经》和《海经》两部分。 《山经》以纪五方山川为纲,系之以古史、草本、鸟兽、神话、宗教等内容;《海经》 除著录地理方位之外,还记载远方异人的状貌和风俗,夹杂着大量的神话片段。 《山海经》是录著我国古代神话最多的一部典籍,如“夸父逐日”、“精卫填海”、“西王 母”、“黄帝与蚩尤之战”、“鲧禹治水”等。是孕育后世小说的胚胎。 清代《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以为《山海经》乃“小说之最古者尔”。 西晋太康年间出土于河南汲县魏襄王冢中的《穆天子传》,以相当可观的篇幅描写了周 穆王以造父为驭者、以河伯为副车,驱八骏巡行天下。《穆天子传》代表着神话向小说的过 渡,并开了后世英雄传奇的先河。 中国的神话有一个历史化和宗教化的过程,神话人物常会被逐渐纳入帝王家谱和宗教神 谱,反映这种变化的,在中国小说史上有一种由神话过渡到“仙话”的现象。仙话更多地表 现了后世人的理想和欲望。这表现了小说一方面吸取神话的幻想,一方面,又开始脱离神话 那种先民心理,回归到现实的人情。 二、中国古代小说与子书的关系 古代小说在传统的经史子集四部图书分类目录中一般属子部,故称子部小说。 《晏子春秋》在写作上很有特色,故事简洁完整,语言清新流畅,许多篇章已具有了小 说的叙事特点,如著名的“晏子使楚”。 先秦诸子为了形象地阐明道理,往往用寓言来说事。这些寓言既具有讽谕性、哲理性, 又具有故事性、形象性,有些寓言故事情节生动,人物形象鲜明,已具有小说的特点。 《孟子 齐人有一妻一妾》;《韩非子》中的寓言,诸如“和氏璧”、“买椟还珠”、“自相 矛盾”。《庄子》中的寓言如“疱丁解牛”、“匠石运斤”、“佝偻者承蜩”等。宋代黄震说庄子 是“诙谐小说之祖也”。 三、中国古代小说与史书的关系 从《左传》开始,史家在著述历史的时候,便常杂以流传民间的遗闻佚事,使历史事件 故事化,而且叙事完整翔实,并运用逼真的细节来描写人物,使历史人物性格鲜明,形象生 动。如:出亡中的晋公子重耳,谏假道的宫之奇,哭师的蹇叔等。 《战国策 齐策》中的“邹忌讽齐王纳谏”,可以说是一篇很生动的小说。 从《左传》到《史记》、《汉书》,这些历史散文都证明了“史有诗心、文心”的观点。 同是,它们的叙事方式、结构形态、语言技巧也常常的影响了中国小说文体的发育、发展。 此外,中国小说中也有一些被称为“野史”的作品长期窜入史书的领域,如《吴越春秋》, 是一部采用虚构手法的小说,而不是史书。 从《左传》开始的史学,的确是“小说之祖”。

㈡ 古代小说和现代小说的相同点

古代的小说都是一些富有哲理的、有深远意义的,而且其中文字简洁精炼、或者是文言文,比如:《水许传》、《三国演义》、《聊斋异志》、《儒林外史》等这样的。 现代的小说都是白话文、通俗易懂、简洁便了的那种类型,而且其中文字语言风格都是继承自西洋的,时间一长,反而失去了中华文化语言其独有特有的魅力,这不能不说是一种悲哀。 追问: 说的不错,可以再补充点么?我写篇小论文。多找点题材。 回答: 那我给你提供点题材和观点吧,希望对你写论文有些帮助: 我国小说经过长期的发展,古今小说产生了差异。但从小说在典型环境中,在故事情节的发展中,塑造典型性格这一表达主题的方式来看,却是相同的。古今小说描写典型环境的方法较有差异,留待后面分别讨论。这里先来讨论小说在故事情发展中,塑造典型性格。 运用艺术概括方法塑造典型性格,是小说创作的最主要的手段,也是小说的最主要的特征。故事情节是塑造典型性格的依托。优秀小说的故事情节都和塑造典型性格紧紧结合,故事发生、发展、结束的过程,也就是从开始到完成塑造典型性格的过程。 塑造典型性格不能脱离故事情节。脱离故事情节描写人物,即使非常细致,也都毫无意义。优秀小说,即使描写人物独处一室的内心活动,也总是紧紧扣住故事情节。《狂人日记》的多次描写狂人的内心独白,就都紧紧扣住了封建思想、封建礼教对他的迫害。 故事情节服务于典型性格的塑造。故事情节越典型,越能体现人与人间的关系和矛盾斗争,就越有利于典型性格的塑造。脱离塑造典型性格,故事情节再曲折生动,也都毫无意义。优秀小说,总是以特定的故事情节,服务于特定的典型性格的塑造。《促织》的波澜起伏、曲折跌宕的故事情节,就很好地起到了服务于塑造成名这个典型性格的作用。 鉴赏小说的故事情节,要紧紧联系着典型性格,着意体会其中体现的矛盾斗争,为鉴赏典型性格作好铺垫。这是鉴赏故事情节的目的,也是鉴赏典型性格的前提条件。 小说的叙述故事情节,有顺叙、倒叙、插叙等方法。顺叙是基本的叙事方法。倒叙,把故事的结尾或其中某一重要部分提前,作为作品的开始,作品的主体部分还是顺序故事情节。《祝福》是采用倒叙方法的一个范例。插叙,在顺叙故事情节当中,插入叙述一些相关内容。《杨修之死》是采用插叙方法的一个范例。倒叙、插叙,都是顺叙故事情节中配合使用的叙述方法。 鉴赏小说的故事情节,既要着意体会作品具体运用倒叙、插叙方法的表现力量,又要把倒叙、插叙部分,还原于发生的时间顺序之中,展现出故事情节和矛盾斗争的发展进程,把鉴赏故事情节和鉴赏典型性格统一起来。 塑造典型性格的写作方法,包含直接描写和间接描写。小说创作也用间接描写方法塑造典型性格,以描写其他人物来衬托、表现主要人物的性格特征。《药》中夏瑜这个典型性格,就是通过描写华老栓、夏四奶奶等等人物的相关行动、情态、语言,间接描写、塑造出来的。最常见的还是用直接描写方法塑造典型性格,在故事情节发展中描写人物的语言、行动、肖像、心理活动,表现人物的性格特征。这样,让人物在矛盾斗争中说话、行动、神情变化、心理活动,能够刻画出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产生直接的感染力量。 鉴赏小说,主要是鉴赏典型性格。鉴赏典型性格,要扣住故事情节的发展,着意体会作品对人物所作诸多描写的表现力量。要在脑海中展开故事情节,展现生活图景,浮现人物形象,展开人物活动,铺开相关人物语言、行动所体现的矛盾斗争,着意体会典型人物在这矛盾斗争中的语言、行动……的表现意义,深刻理解典型人物的性格特征;从接触活生生的人物形象当中受到形象的感染,从体会人物个性当中理解人物性格的典型意义,理解作品的主题及其社会意义。 追问: 不是我写…我女朋友写。应该就是比较这两个有什么差异。你能说说你的个人观点么?网络上搜的,别人也会搜到,老师发现就不好了…… 等会再给加一百分。谢了 回答: 呵呵,你自己给她写不就OK了,那样她会更高兴的哎。那我自己说下、、本人语言水平不高。 古代小说和现代小说其实是许多相同之处的,但是古代小说有其自身特点和独特魅力。所以在欣赏的时时候,应该先根据这本古代小说自身的特点、主题来加以欣赏,具体可以从三个方面来解释: 1:了解小说的特点。 2:品析小说的语言。 3:欣赏小说的人物形象。 所以可以根据《水许传》来写,因为该书语言精炼、使用古白话文写的,而且人物众多,108位。 再说说现代,现代的小说作品很多,如:王蒙的《海的梦》《杂色》、周立武的《巨兽》、彭见明的《那人那山那狗》、宗璞的《泥沼中的头颅》。 这些现代小说实际只是突破古代小说思维方式,使人物形象经典化、简单化,甚至以该人物为书的主角,过多描写主角内心自白、感情思想等等,随是这样,但反而失去了古代小说原本应有的精华,没有了传统小说起伏跌宕的故事情节,动人心弦的冲突、悬念,所以说,小说可以不要情节,无疑是浅薄和无知的。 通过对比:如果我们摆脱传统观念对情节与故事的束缚,而承认只要是动态过程就含情节与故事这一新理解,就自然会对现代小说的情节要素的体现有正确的把握与认识了。 小说的真正内涵意义:以人物、情节、环境这三要素有机融合的生动、具体。逼真、自然的艺术画图来反映社会人生的散文体叙述文学样式。 最后楼主再把《红楼》、《水许》、《儒林》、《三国》这任意基本和现代小说作下对比就可以看出差异和区别了,按照现代人的思维是无法正常写出古文风的那种经典小说了。

㈢ 谈谈对中国古代小说的认识 600字左右

写作思路:可以写一下中国古代小说每一个阶段的特点,将中国古代小说的发展史详细地描述一下,最后阐述自己的理由和观点等等。

正文:

中国古典小说是文学中的一种样式,一般是描写人物故事,塑造多种多样的人物形象,同时拥有完整布局、发展及主题的文学作品。中国古代经典的小说,有《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等代表作。

上古到先秦两汉的古代神话传说、寓言故事促成了小说的孕育和形成。如《女娲补天》《夸父逐日》。

魏晋南北朝时期,出现了志人、志怪小说,其情节结构比较简单、粗略。如干宝的《搜神记》和刘义庆的《世说新语》。

唐传奇的出现,标志着中国古代小说的成熟。如《柳毅传书》和《莺莺传》。

宋代的话本,明代的拟话本的出现,推动了古代小说的发展,拟话本的题材更加广泛,情节更加曲折,描写更加细腻,如《灌园叟晚逢仙女》。

明清章回体小说将古代小说逐渐推向了顶峰。如《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聊斋志异》《儒林外史》《红楼梦》等,《红楼梦》则代表古代小说的顶峰。

中国古代小说辉煌灿烂,但是它的出现和发展也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从无到有,历经千年,达到鼎盛...

中国古代小说发展的历史大体是:宋代以前,是文言短篇小说单线发展,宋元时代,文言、白话两种短篇小说双线发展,明代开始,文言、白话、长篇、短篇多线发展,呈现出多姿多彩的状态。

我国古代小说的特点:注意人物行动、语言和细节的描写,在矛盾冲突中展示人物形象;情节曲折,故事完整;语言准确简练,生动流畅,富于个性;叙事方式明显带有说书人的印记。

㈣ 介绍几部经典的通俗小说

通俗小说变经典:文人的改订成就“四大奇书” 《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和《金瓶梅》,这四部称为“四大奇书”的作品现在已公认为是中国文学史上的经典。通俗小说何以在中国古代能称为经典?华东师范大学教授谭帆在讲演中指出:明中叶以来的文人士大夫对“四大奇书”的文本改订和修正,是“四大奇书”成为小说经典的重要因素。 综合起来,这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首先是对小说作品的表现内容作了具有强烈文人主体特性的修正。这突出地表现在金圣叹对《水浒传》的改定和毛氏父子对《三国演义》的评改之中。 金圣叹批改《水浒传》体现了三层情感内涵:一是忧天下纷乱、揭竿斩木者此起彼伏的现实情结;二是辨明作品中人物忠奸的政治分析;三是区分人物真假性情的道德判断。由此,他腰斩《水浒》,并妄撰卢俊义“惊恶梦”一节,以表现其对现实的忧虑;突出乱自上作,指斥奸臣贪虐、祸国殃民的罪恶;又“独恶宋江”,突出其虚伪不实,并以李逵等为“天人”。这三者明显地构成了金氏批改《水浒》的主体特性,并在众多的《水浒》刊本中独树一帜,表现出了独特的思想与艺术个性。 毛纶、毛宗岗父子批改的《三国演义》,最为明显的特性是进一步强化“拥刘反曹”的正统观念,本着这种观念,毛氏对《三国演义》作了较多的增删,从情节的设置、史料的运用、人物的塑造乃至个别用词(如原作称曹操为“曹公”处即大多改去),毛氏都循着这一观念和精神加以改造。从而使毛本《三国》成了《三国演义》文本中最重正统、最富文人色彩的版本。 其次是对作品形式的修订,在某种程度上可视为完善和固定了通俗小说的形式体制,并对后世的小说创作起了示范作用。如崇祯本《金瓶梅》删去了“词话本”中的大量词曲,使带有明显“说话”性质的《金瓶梅》,由“说唱本”演为“说散本”。再如《西游证道书》,对百回本《西游记》中人物“自报家门式”的大量诗句也作了删改,从而使作品从话本的形式渐变为读本的格局。对回目的修订也是此时期小说评改的一个重要方面,如毛氏批本《三国演义》“悉体作者之意而联贯之,每回必以二语对偶为题,务取精工。”回目对句,语言求精,富于文采,成章回小说之一大特色,而至《红楼梦》达巅峰状态。

热点内容
手机全本小说免费阅读 发布:2025-08-23 02:56:46 浏览:895
久久小说全本小说免费下载 发布:2025-08-23 02:55:53 浏览:390
小说主角叫萧的都市小说 发布:2025-08-23 02:49:40 浏览:250
网游小说排行榜青春 发布:2025-08-23 02:49:36 浏览:824
都市重生异能空间修真小说 发布:2025-08-23 02:49:35 浏览:44
现实世界游戏数据小说 发布:2025-08-23 02:38:42 浏览:325
言情小说女主跳悬崖 发布:2025-08-23 02:38:42 浏览:397
凤囚凰小说楚玉和容止结局 发布:2025-08-23 02:13:53 浏览:373
斯德哥尔摩类型的言情小说 发布:2025-08-23 02:13:45 浏览:136
怎样写短篇小说的百科 发布:2025-08-23 02:13:00 浏览: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