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妖女的结局
1. 蛮荒记,寒荒十大妖女的结局都如何啊,越详细越好好!
1)龙女雨师妾:龙女乃是水族朝阳谷天吴的妹妹,东海雨师国国主,芳名雨师妾,善御龙,故号龙女。与百里春秋、火神祝融并称大荒三大御兽高手。但她声名最昭著之处却是喜好男色,尤喜年轻男子。她天赋异禀,可以在很远的地方闻着男子的味道,并可以根据气味品鉴出男子的长相好恶。
2)流沙仙子洛姬雅:流沙仙子洛姬雅虽是土族中人,却素来离经叛道,以“大荒第六族”自居。居住于万里荒烟、寸草不生的流沙山上。容貌甜美纯真,语笑嫣然,仿佛一个没有心机的女童,心肠却是歹毒无匹。据说十岁之时,竟然就施毒将自己家人尽数毒死,此后逃到荒无人烟的流沙山上,不知因何际遇,竟成了人人闻之色变的大荒第一毒神。她善于调制毒药,御使蛊毒与天下毒物,腰间悬挂的百香囊贮藏了普天之下至毒之物。一只玉兕角以远古至毒凶兽斑斓玉兕的残角制成,乃远古神器之一;经她历淬剧毒、百经改良,威力之怖更远胜从前。这玉兕角中封印了诸多凶狂毒兽,故又有“毒兽哭号” 的名称。七十二根回旋子母蜂针神出鬼没,威力无双,单单暗器修为,便在大荒十强之内。
3)千面美人晏紫苏:北海以东有青丘国,国人都是九百年前因罪被封印为狐狸之身,而流落青丘的水妖罪臣。青丘国主素来是机狡毒辣的妖媚女子,精善易容、蛊毒与媚惑之术。当今国主晏紫苏更是青出于蓝,年纪轻轻便以御风术、变化术与蛊毒名震大荒,相传她六岁时参加西王母蟠桃会,变化了三十六身,竟无一人看破。至此之后声明昭著,十五岁便在玄水真神烛龙支援下登位青丘国主。传闻她妖美不可方物,但盖因时常变化之故,究竟真面目如何,却是知者寥寥,晏紫苏性情如她容貌般瞬息万变,人称“千面妖狐”;时而温柔,时而毒辣,比六月天还要莫测。死在她手上的冤魂不知已有多少,被她蛊毒所害的豪杰更加不可胜数,是以被时人列为大荒十大妖女之三,仅列于龙女雨师妾与流沙仙子洛姬雅之后。
4)长留仙子瑰氏:金族长留仙子瑰氏原为金族长老瑰神臻之独女,美貌绝伦,心高气傲,做事又偏狭狠辣,因此被大荒好事者列入“大荒十大妖女”。……此后每两三年,她必定重现大荒一次,与石夷相战,几成惯例。虽从未胜过半招,但她武功法术进步之神速,只能以匪夷所思形容之。身法快如鬼魅,真气凌厉逾电,以石夷之绝世神威,亦要千招之后方能将之击败。放眼大荒,能有这番修为的,也不过三十人而已。
5)火仇仙子淳于昱:祝浮玉在厌火国残部的保护教导下,逐渐长大,对火族和自己的父亲恨之入骨,改名为淳于昱,取号“火仇”,发誓终有一日,杀尽火族仇敌。她虽非火德之身,却也天生火灵,聪颖绝伦,年纪轻轻,便拜南蛮各族的高手、巫祝为师,博采所长,自创一格,练就了绝世神功。最为擅长的正是驭兽、蛊毒。大荒572年,年方十七岁的淳于昱驭使万兽,率领两万南蛮联军,大举进攻火族南疆,半月间纵横五百余里,连克六城,威名显赫一时。南炎城一战,更亲自斩杀火族两大真人级高手,并以蛊毒杀灭整城九千两百余人,从此被列为“大荒十大妖女”。
6)西海鹿女:西海鹿女位列西海九真之一,生性淫邪,极好男色,鹿宫男妃之多,尤甚龙女雨师妾;且喜新厌旧,心狠手辣,玩腻的男妃必定活生生地喂送西海鲸鲨。
7)北荒拘缨国国主欧丝之野:原来这女子竟是名列“大荒十大妖女”之七的北荒拘缨国国主欧丝之野!拘缨国乃是北荒一个颇为神秘的小国,国人头缠彩巾,喜以手指缠绕垂曳的帽缨。盖因缠头彩巾中藏有诸多毒虫蛊物,每次拖拽帽缨,便是放蛊施毒,杀人于无形。这欧丝之野原是一无名弃婴,当年拘缨国王路过北荒无枝桑树时,见她被遗弃于荒野,不哭而笑,大感奇怪;又见她冰雪可爱,颇为喜欢,遂收为养女,取名为欧丝之野。此女姿容娇艳,笑靥如花:心肠却毒如蛇蝎,十三岁时便杀人无数;蛊术、毒术与九尾狐晏紫苏几在伯仲之间。后因与龙女雨师妾争宠失败,被烛真神赐与双头老祖为妾,成为老祖最为宠爱的奴妾。双头老祖凌虐杀人的刁毒法子,据说大半便是出自她的樱桃小口。
8)蒙沅沅:蒙歌萝与曼陀铃同为南荒鸾凤族三大酋长之一,但法术修为,机狡狠毒却远在后者之上。其母蒙沅沅更是大荒十大妖女这一,威震南荒。烈碧光晟当年率军横扫南荒之时,设计将蒙沅沅六摛六纵,终于使得她心服口服,不仅率领族人归附,还委身于他,甘为侍妾。
9)虹虹仙子:此女雪肤绿眸,妖冶明艳,竟是名列“大荒十大妖女”之一的东海七彩岛虹虹仙子。
10)晏卿离:晏紫苏之母,此女乃是三十年前凶名最著的十大妖女之一,变化多端,蛊毒通神,为烛龙作了许多恶事。自得到本真丹之后,便消失不见。
2. 《妖女》最新txt全集下载
《妖女》网络网盘txt最新全集下载:
链接:https://pan..com/s/1ryb5XN8Bgp-tveVsDmjfVQ
简介:某不知名时空。某年某月,某一天。无名山崖上,青松下。一老一少,盘坐其间。
3. 妖女迷行的结局
bobo打败了冥王哈迪斯也就是bo的父亲 拯救了地球 塔米辛因为生孩子死掉了
4. 急求武侠小说中的妖女形象分析~!
金庸武侠小说妖女大全
黄蓉
金庸小说多妖女,黄蓉一露面便让郭靖的师父骂称“小妖女”;殷素素是“妖女”。任盈盈是“魔教妖女”,何铁手、蓝凤凰之流自然更是妖女,连蒙古郡主赵敏,也被人叫做“小妖女”。
金庸小说多妖女,无非是因为金庸小说多美女。美得惊人而又“来路不正”的女子,活色生香,不肯像淑女那样守本分,太令正人君子抵抗不了,卫道之士就不能不骂以“妖女”了。从这个角度看,黄蓉当然是“小妖女”。
许多人不喜欢黄蓉,特别是《神雕侠侣》中的中年黄蓉,嫌她聪明得过分厉害,有点近乎阴沉。我却十分欣赏黄蓉,认为是金庸写得最好的女角。特别欣赏他处理黄蓉从《射雕英雄传》的青春少女到《神雕侠侣》的中年妇人的个性发展。其他女角大多是形象化的人物,但黄蓉却是活生生的、有优点、有缺点。会长大。会变。会衰老的真人,音容体态历历在目,思想个性贯彻分明,熟读这两套小说,觉得了解黄蓉的一生,这是在金庸成功的角色中也不可多得的。
写黄蓉的笔触之准确,不像创造一个角色,倒像描述一个作者很熟悉很喜爱的人。
其实,黄蓉没有什么“厉害”;除了特别聪明美丽之外,她只不过是一个寻常女子。少女时爱玩,遇到了喜欢的少年郎,但愿与他日夜相从、一生厮守,一心要嫁给他做妻子。
结婚之后,又一心助他事业成功,为他养儿育女。她可没有什么胸怀大志,不过事事以丈夫为重。为儿女操心。
即使论聪明才智,黄蓉的聪明才智也只限于心思敏捷。记性特别好而已。诗词歌赋。对联谜语她过目不忘,武功算术一点即通,但她没有超凡的智慧,一灯大师的禅机她便茫然不知所对。她不够耐性。缺乏恒心,也不见得特别有同情心,南琴的凄凉、穆念慈为情所困,她只觉好奇好玩。(金庸说,聪明的人未免缺少同情心。)直至与郭靖无奈分离,才开始了解愁滋味,是失意苦难强迫黄蓉长大的。
但黄蓉就是娱乐性强。特别喜欢她在岳王庙拆穿欧阳锋和杨康在桃花岛杀江南六怪那段情节,由她在柯镇恶手掌心写:“告我父何人杀我”开始,到逼欧阳锋让终于明白了内情的柯镇恶走,分析推理,步步洞悉先机,紧张刺激,像看最曲折奇情的侦探小说。但这段己开始见黄蓉以机智面对凶险。不复只轻松斗智,渐渐踏人后来《神雕侠侣》的“智者虑”的苦涩境地。
精灵娇美的黄蓉,为什么乐意嫁与既笨拙而又不见得长得多俊的郭靖?一个解释是“萝卜白菜,各有所爱”。这个解释,等于说情之为物没有什么可解释的。有一个新派解释是,黄蓉就是看中了郭靖笨,容易控制,不怕他闹花样,这又未免太理性了。
黄蓉初识郭靖,不过盈盈十五,刁蛮任性,父亲又大有来头,她才不怕被什么人欺负。而且她不但任性,更是痴情,真的是一往情深。发现郭靖原来已是“金刀附马”时,她对父亲说,他另娶别人,我也要另嫁别个;他心中只有我,我心中也只有他,我是你的女儿,别人不高兴也拿我没法,但是他这样对我,我也活不到多久。黄药师见女儿眼神是缠绵万状,难舍难分,知道情根深种,根本无可挽回,只能陪她伤心。
不是的,黄蓉是真心爱慕依恋郭靖,若要解释,那也毫无难处。一般男以色爱女,女子爱男子,却是基于道德或本领上的崇拜,郭靖觉得蓉儿“说不出的可爱”,但黄蓉爱郭靖,是因为“世间上不可能有比他更好的人了”,是因为他是好人,是君子,是个有清楚原则而严格遵守这些原则的人。
甩一点现代心理学的术语说,郭靖是黄蓉的道德范畴,他给黄蓉的,是她一向匮乏的精神上的安全感,换句话说,郭靖是衔蓉心底渴望的“父亲人物”。黄药师与女儿的关系,素来是好友的关系多于父女的关系,尤其是妻子早死,女儿便在精神上代替了妻子的地位;他教她学问武功,与她谈诗论文,但从不以父亲地位管教她。正因为关系是这样,他才对郭靖诸多不满,其中有许多是喝醋成分,到后来郭靖黄蓉结婚生子,他更看不入眼,不但与他们疏远,跟杨过谈起黄蓉,还是十分酸溜溜的。
但是黄蓉不是“小东邪”,个性上她只是个寻常女子,跟郭靖过着“正常”的家庭生活,接受他的道德伦理价值,同时得到社会接受,她十分满足乐意,她要人间的快乐,不要孤标傲世,黄药师对她失望,那也没有法子。
黄蓉为什么跟郭靖好。即使看《射雕英雄传》不明白,看《神雕侠侣》也会明白。杨过是黄蓉的翻版,这个金庸已多次暗示过,黄蓉自己也再三说了出来,一般的刁钻古怪,聪明伶俐,痴情任性,一个是娇美无倚,一个是清秀俊俏,所不同的,是两人的身世。
黄蓉初识郭靖时扮成个肮脏褴褛的小叫化,杨过根本就与小叫化差不多。黄蓉后来约郭靖到湖边相见时,恢复她本来面目,郭靖只觉她宛若仙子下凡,黄蓉说,她穿这样的衣服,人人都会同她好,但她扮作小叫化的时候他待她好,那才见得是真心。
杨过的小叫化可不是扮的,无怪人人都待他不好,黄蓉与杨过的分别基本是这样。
黄蓉与杨过这样相似的人,为什么一直关系十分差?金庸说成是中央隔了个杨康的阴影,其实不是的,真正的原因是爱的基础在于信任,而两个心比比干多一窍的人要互相信任,真是难乎其难。聪明人可以看到一百个怀疑的理由,而信任往往不是建立在理性的考虑之上。黄蓉与杨过在桃花岛有过一次真情流露的交流,是黄蓉不知为了什么缘故,对杨过坦白诚恳他说,她知道他有许多事瞒着她,不过她很了解,因为自己小时也是一般怪僻。杨过大是感动,在她怀里哭了起来。这就是以爱报信任的自然反应。可惜,信任没支持多久,杨过一见傻姑,逼问出杨康死因,马上认定黄蓉是杀父仇人,而对他种种好处,都是别有用心。傻姑断续不全的话又怎信得过?杨过是个聪明人,纵然偏激,也必能问得明白,但是由于一早便对聪明的黄蓉不信任,所以一想到她存心作假,便坚信已找到答案。
聪明人太聪明时,就会草木皆兵,没有人可信任,因此,也没有人可以爱,但偏是黄蓉杨过都是极需要爱的人,因此碰上一个全心全意爱自己的率直的人、笨人,因其笨而可信任,便如获救星,一心相爱,到死相随。郭靖是笨人,小龙女是笨人,杨过爱小龙女而黄蓉爱郭靖,黄蓉与杨过始终不能相亲相爱,就是性格的关系。
数年前看过倪匡先生批评黄蓉,他说,少女时代的黄蓉那么可爱,一到中年就非常不可爱了。我很不同意,纳闷了几年,老是想翻案,一直想到现在,忽然明白,原来中年黄蓉果然不可爱。
一灯大师赞美中年黄蓉大智大勇,怎样叫做“智”,似乎不必解释了,但是“勇”是有多种的。不知畏惧的“当头勇”,被萧伯纳在《兵器与军人》之中挖苦得不成样子,比较值得敬佩的是感到恐惧仍不退缩的勇。郭靖听见都史拉豹子去找拖雷,要去叫拖雷逃,韩小莹问他怕不怕连他也吃掉,他说:“我怕。”韩小莹问:“那你去不去?”郭靖答:“我去。”就是这种勇。这种勇气,是感情鼓励之下的勇气。第三种勇,是经过理性分析策划而后采取行动的勇。
黄蓉为了取得仅存的情花解毒丹去救杨过性命,说服裘千尺打她三枚枣核钉,若然她不闪不避不格接了,裘千尺便把丹药给她。这枣核钉十分厉害,黄蓉虽是策定计谋,但仍须冒性命之险进行。一灯大师赞她大智大勇,就是指这种勇。
另一次是她潜下绝情谷底的寒潭去寻杨过。虽说黄蓉水性最好,但其时她已年近五十,而潭底有什么凶险,谁也不知,她再三尽力潜至可潜到的最深处,以致上来时头发也结了薄冰,不可谓不勇敢。
这种沉着的勇,并不逊于第一,二种勇,刚相反,把危险看得清清楚楚而全力以赴,需要的勇气更大。然而,需要最大勇气的勇,也是最没有人感激欣赏的勇。黄蓉两番舍命救杨过,他何尝感动?又有多少读者感动?倒是傻里傻气的乱打一通,无端一齐送命,大家都感到敬仰无比。快意无比。
说破了。原因也很简单,人心底最害怕的是自己太过渺小无力,居然有人不顾后果拼命为自己做一件事,那就证明自己重要,有左右别人行动的力量。令人放弃理智的力量,常常使自己有这种胜利感的人自然十分可爱,黄蓉连面对生死都由理性控制,当然极“不可爱”了。
温青青
温青青是个《红楼梦》人物。石梁温家是一窝强盗,但看他们的宅第花园。排场摆设,竟像个富贵人家。青青房中挂着工笔仕女图,桌上是碧玉玩物,几上兰花,架上鹦鹉,“白色缎被上绣着一只凤凰”,与黛玉探春她们的闺房一个格调。
青青在江上与袁承志相识时男装打扮,看上去像个俊秀文雅的公子,出手时才知道原来是个狠辣得教人吃惊的独脚大盗。不过,回到家里,换上女装,又严然是个娇弱女儿。青青之多面,就如她的情绪之多变。
温青青的蓝本分明是林黛玉。青青多愁善感、猜疑善妒、易哭、爱使小性儿。自卑、自怜、生气时说话刻薄,活脱脱就是黛玉模样。
像黛玉一样,青青的身世可怜,是她个性偏激的主要原因。黛玉幼年丧母,青青没有父亲,两人都是被逼寄人篱下。
黛玉体弱多病,青青武功高强,但论心灵脆弱易受伤害,则两人之间并无分别。
青青甚至说了一句林黛玉对白。黛玉因湘云与宝玉争吵,气道:“他原是公候的小姐,我原是贫民的丫头。”袁承志救了阿九回宅中养伤躲敌,青青一气出走,留的纸条上面便是说:“既有金枝玉叶,何必要我寻常百姓。”
青青还有一样像林黛玉的,就是她不掩饰自己的感情。袁承志伸手相帮,她便感激钟情,一心信赖,一心对他好,向他吐露身世,不管旁人冷言冷语。
她的多愁,亦是她动人之处,像两次与袁承志在她自己所植的玫瑰花园亭下里相会,月色朦胧,幽香隐约,凄怨的萧声,伴着凄凉的故事,青青自己就如一枝幽兰,此情此景,怎能教人不动心?
黛玉不讨人欢喜,大概青青也不讨人欢喜,袁承志对她始终如一,她怎么发脾气也只赔小心,逗她回心转意,与宝玉之待黛玉不遑多让。不过青青的任性是出自无奈,有其凄婉的一面,使人感到她楚楚可怜。
金庸在《碧血剑》后记里说,这部书作过很大的修改,修订的心力,在此书付出最多,但凭我的模糊记忆,主要的修改似乎是全书架构及历史时代背景,人物方面倒不觉有什么大变化,袁承志仍是平凡的袁承志,温青青也是旧本里的温青青。
何铁手
貌似天仙。心狠手辣的女子是个很有戏剧效果的典型,在金庸小说中不时出现,李莫愁是一个,在她之前还有《碧血剑》的五毒教主何铁手。这位女士是苗家女子,白衣赤足,恰似观音下凡,但娇媚入骨,又似天魔女降世,她软语呢声之中会猝然出手,制人于死命,而且左手是纤纤素手,右“手”却是黑沉沉的一个淬毒铁钩,对比之强烈,可谓无出其右了。
这位五毒教主最动人之处是说话温柔亲昵,她拿出软鞭与袁承志打斗,先婉转解释:“袁相公,这叫做蝎尾鞭,刺上是有毒的,你要加意小心,好么?”一语未了,劲招已出。她放毒砂,袁承志大怒,打还她三枚铜钱,她避了两枚,接住一技。叫道:“啊哟,好大的劲儿,人家手也给你碰痛啦。”她说话愈柔媚,便愈衬托出她手段厉害。
李莫愁是自负内向,完全被自己感情推动,但何铁手在轻松娇媚的外表之下,却是十分机智而懂得观察形势的一教之主。她唯一一件笑话是错以为温青青是男子,爱上了她。苗家女子据说是爱情至上,何铁手竟为青青叛教,倒戈相向,岂料随即得知青青是女儿身,令她又悔又愧,一时无地自容,效法埃及妖后以金蛇咬胸自杀,但被袁承志所救。她自杀不成,根本不浪费时间悲伤,已想到计策,就是逼袁承志收她为徒,这一来,她因破门出教而弄至无处投奔的问题便得到解决。说她机灵理智,是一点也不错的。这样在鬼门关滴溜溜一转,她浑若无事,也不见伤感,视青青完全如师娘,取笑袁承志,谈笑风生如旧。
“改邪归正”之后,何铁手易名“惕守”,未免酸溜溜,后来在《鹿鼎记》作昙花一现地重出,但只属余波,没有什么故事。
《笑傲江湖》里的五毒教主蓝凤凰与何铁手有一点相似,亦是与毒物为伍的娇媚女子,不过蓝凤凰全是正面人物,不像何铁手那么透着邪气的活色生香。
殷素素
殷素素是个美貌而厉害的女子。论来头,她是天鹰教主之女;论武功,堪称高强;论手段,狠辣与机智兼备。论容貌,是“清丽不可方物”;而且能琴能书,看样子还精于女红。这样的人物,自然骄傲任性,教人既爱且恨。又敬又怕,她与张翠山细雨舟中相会那段情节,既惊心动魄亦旖旎迷人,正好反映了她转瞬万变的复杂角色。
然而美人难过英雄关,殷素素对武当五侠张翠山一见钟情,倾心于他的“英姿飒爽”,不惜抛弃一切,洗心革面,与他相随,从武侠小说的道德框框,这是“改邪归正”,但从非道德的角度看,是殷素素把自己变成另一个人,以求所爱的人接受。不过,这是古往今来女子常事。
在张爱玲《倾城之恋》中,白流苏感叹于一场战火造就了她与情场浪子范柳原的姻缘,在《倚天屠龙记》里,殷素素与张翠山需要老天爷发动的一场大海啸撮合。还要加上一个时刻发难的金毛狮王在旁,否则即使在没有外来社会压力的荒岛,对自己正派名门子弟身分认真无比的张五侠,也不知要经过几番内心折腾,方向殷素素点头。
饶是这样辛苦得来,幸福也避不过一朝消逝。回到现实社会,殷素素的过去终于没有放过她。正在她得到武当诸侠接受的一刻,含怨残废多年的三侠俞岱岩凭她一句“多谢三哥”认出她是当初伤他的人。咎愧之下,张翠山横剑自刎,而殷素素的美好将来也自然灰飞烟灭。
一切早有预兆,定情之后,殷素素随即想到自己作孽太多,没有好下场,张翠山脱口答道:“倘若你没好下场,我也跟你一起没好下声。”他二人悲剧的形式,颇有写《苔丝姑娘》的哈代的典型布局意味。
正因代表传统制度的张翠山已死,在她生命最后的片刻,殷素素索性做回她自己,以她高明的骗人手段,在自杀前种下武林风云。我认为殷素素是金庸在《倚天屠龙记》写得最成功的女子。
任盈盈
《笑傲江湖》的任盈盈表面上与殷素素颇相似:同样是魔教教主女儿,同样貌美多才,同样杀人如麻,同样爱上正派子弟,但其实是两个完全不同的人,她们在个性上有太大的分别。殷素素出身与遭遇不寻常,但个性则无甚突出之处,任盈盈最不寻常处,却是她的风度和真正尊重令狐冲的人格感情。
殷素素对张翠山一往情深,但她不可能容忍张翠山爱别个女子;任盈盈刚相反,她正是在令狐冲向她倾诉他对小师妹的苦恋之后,才开始对他“好生敬重”。
她对令狐冲作的决定,无论同意不同意,一律尊重,而且不是口头上说尊重,是用行动来支持;他与岳灵珊比武,被岳灵珊重创,任盈盈只是以最快手法去救他性命;岳灵珊被围攻,令狐冲伤重不能相救,任盈盈马上出手,并且为了顾全他的承诺,出手之前自报姓名,好让人人知道与五岳派无关。岳灵珊脱困谢她,她答道:“不是我救你,是你令狐师兄要救你。”岳灵珊自杀身亡,令狐冲急痛攻心而昏迷,任盈盈不但亲自殓葬岳灵珊,而且为她堆了个最精致的墓。这皆不是出于“大方”,而是她敬重令狐冲,敬重他的情操,不以自己能否占有他的角度出发。
任大小姐的身分不在于她是魔教“圣姑”,那个地位根本是东方不败营造的骗局。她嫌这种权位讨厌,反而躲到绿竹巷中隐居。她的身分是来自她的自重。不做乘人之危。乘虚而人的事;不肯在人前承认倾心于令狐冲,不肯跟随他下黑木崖,则是她自尊心太强。不愿在人前失态。
我常常觉得,《笑傲江湖》的结局是错的,必然是金庸为了顺读者之意才写成那样。金庸创造了这么宁牺牲一切也不失去尊严的一个女子,就应明白她不会让心中只爱着小师妹的令狐冲因感激而勉强与她结合。要是岳灵珊婚后夫妇和谐幸福,令狐冲或可逐渐淡忘,但她既然惨死,令狐冲必定一生怀念,而以任盈盈这样的女子,她会终生爱他、终生抱憾,但不会“终生和这只大马猴锁在一起,再也不分开。”
金庸在后记里感叹,任盈盈虽然如愿得与令狐冲结合,但令狐冲的自由却从此被“锁住”了,我觉得很不公平,任盈盈知道令狐冲讨厌日月神教的诌媚奉承,明知有可能与他分开也不开口劝他入教,这样尊重他的自由的女子,还说“锁住”令狐冲,实在大过分了。
虽然感到任盈盈气度高华,但说到底她也是个杀人不眨眼的“妖女”,这个矛盾,除了把武侠小说中的杀人视为卡通之外,无法化解。但蔡炎培先生的一个提示,使我醒悟过来,虽然未经证实,写出来也颇有趣。
蔡先生说当年有一天见金庸挟着一叠《文学杂志》回报馆,次日便写了任大小姐,他怀疑构想是从奥菲尤斯与优里狄加(OrpheusandEurydice)
的故事来。
希腊神话中,奥菲尤斯是一位竖琴圣手,琴声能感动万物,他的夫人优里加不幸一病而逝,怀念不已,要求冥王放优回人世,冥王不肯,奥菲尤斯遂鸣琴哀诉,冥后感极而泣,于是求冥王许他夫妻团聚,冥王答允,但条件是直至脱离地府,奥不能回头望优。奥遂得下地府带优出来,但禁不住因她呼唤而回头望,优从此消失,永不复见。
金庸借用的,就是这“不许回头”,令狐冲在绿竹巷中的初遇任盈盈,一直隔帘倾谈,根本没有见过她的容貌,绿竹翁一声“姑姑”,使他误会她是德高望重的老太太,于是以“婆婆”相称,自居晚辈。
到了五霸岗上,盈盈匿身草舍之中,令狐冲要带她离开险境,她要他先答应不回头看望,连她一片衣裙也不许看。令狐冲答应了,但路上一番难险,两人滚下山坡,清流倒映,这才发现是个妙龄少女,温文尔雅的“婆婆”从此消失,代之而出现的是一个宜嗔宜喜。忽喜忽怒的任大小姐。
这个构思,不单用得新奇有趣,而且解决了一些问题。以令狐冲的个性,若看见盈盈,一定不会老实将心事尽诉,盈盈亦没有机会对他倾心,但这个“婆婆”又不能永远维持下去,那么索性以戏剧化手法揭穿,“婆婆”消失,两人的关系才可以继续发展下去。此外,慈和有礼的婆婆,居然是杀人不眨眼的魔教妖女,也能增加戏剧效果。
不过,这样一来,任盈盈的角色也出现了不协调的两半,始终无法完全融合。
阿紫
阿紫是个彻底惹人反感的人物,但无可讳言,她真是个独特角色。金庸一面刻意形容她的外表,如何稚气美丽,一面描写行为思想,如何坏得无以复加,歹毒,残忍,冷血,势利,骄傲。绝对能媲美任何一个金庸歹角。
但最令人感兴趣的,还不是她外貌与内心的强烈对比,这种对比,在金庸人物录中是家常便饭,有趣的是金庸对这个角色的怜爱同情。金庸为什么把阿紫写得那么坏,又为什么把她说得那么可怜?
金庸对阿紫的态度,可以从他处理阿紫与乔峰之间的关系看得出来。表面上,乔峰讨厌阿紫,只因答应了阿朱,才不得不照顾她,但看细心一点,乔峰对阿紫是真正感到亲情的,或许因为她是阿朱的妹妹,有她在,就仿佛与阿朱仍有接触。别人看阿紫只是个随时会出手伤人的小妖女,但是乔峰不怕阿紫,在他眼中,这个小妖女也是个需要保护的孩子。他对她的劣行的厌恶,与对她保护怜惜之情,是同时并存的。
阿紫对全世界人歹毒,对乔峰却是一往情深,她佯死发毒针害他,据她说原意是使他永远不会离开她,这个想法当然可怕,但以她的逻辑来说,却是完全可信。孩子可以做到的对人对己的残忍,有时是成年人所想像不到的。最后,阿紫为了不再欠游坦之的恩情,以遂她永远跟随乔峰的心愿,她毫不犹豫地把自己的眼珠挖出来掷还他,这血淋淋的行动,又是可怖,又是痴情得骇人,又是可怜。
金庸用了很多篇幅写阿紫重伤之后的虚弱,用意显然是强调她的弱小和需要保护,使读者对她产生同情,金庸这个做法用意何在?一个解释是,彻头彻尾的坏人,跟彻头彻尾的好人一样,是沉闷无趣的角色,好人也有过失。坏人也有值得可怜之处,那就有意思得多了。
金庸自己的解释是,阿紫虽然可恶,但是这是因为她年纪小,又一直与坏人为伍,耳濡目染,视作当然,所以值得原谅。这个解释相信大部分读者不肯接受。
然而这种解释,正是溺爱自己儿女的父母原谅顽劣子女的藉口,无论子女多么顽劣,父母对子女总是疼爱的,而特别顽劣的孩子,有时反而比懂事的孩子更得到父母的偏袒,原因不清楚,但事实如此。金庸创造出阿紫,或者如父母般 ,溺爱有加,读者没有这层关系,不肯买帐,只觉阿紫讨厌,但阿紫令人难忘,的确是个成功角色。
以金庸小说为代表总结妖女形象就可以了:)
5. 妖女,佳人,结局怎么出
大团圆版本是妖女死佳人在一起了
反之则反
6. 妖女原创出狱了吗
出狱了。小说《妖女》的原创作者尹真熙,因为打架造成了严重的违法犯罪,被拘留了一个月。截止到2022年6月13日,该作者已经出狱了。
7. 女妖被女娲下令迷惑纣王,商朝覆灭之后女妖结局如何
女娲是中华民族的母神。
在中国古代的神话体系中,开天辟地的盘古是父神,创造人类及炼石补天的女娲则是母神。不过,在《封神演义》这部小说中,作者设置了一个情节,让女娲的形象大受影响。从某种意义上说,是对女娲这个母神形象的一种亵渎。
这个情节就是,昏君加暴君的商纣王到女娲庙里朝拜女娲,抬头看见女娲长得很漂亮,于是调戏女娲说,你长得这么漂亮,整天呆坐在这里,实在是浪费了。干脆你进宫陪我玩吧,我让你好吃好喝享受人生!
(武王伐纣)
再次,女娲渎职失责。三个女妖是女娲派去执行任务的人,女娲对这三个女妖,负有监管教育的责任。古代某个大臣推荐了其他官员,如果这个官员犯法了,这个大臣是要负连带责任的。现在对干部的管理也是这样。但是女娲对她派遣的干部却疏于管理。确实,女娲说过,让三个女妖不要残害生灵。但是当她们残害生灵的时候,女娲就应该及时把她们收回来予以惩罚。或者及时指正她们的错误。可是女娲并没有这样做。显然,她犯了渎职罪。
最后,女娲推诿敷衍。
三个女妖去找到女娲的时候,女娲没有从自己身上找原因,没有负领导责任,反而把罪责全推到三个女妖的身上,让三个女妖当了自己的替死鬼。这样的领导,显然是极不负责的表现。
从这些就可以看出,《封神演义》里塑造的女娲,作为一个领导干部,身上的问题是非常严重的。我们今天在读这本书的时候,应该引以为戒。
8. 朝鲜史上的第一妖女张禧嫔,她最后的结局怎样
张禧嫔最后被下令毒死了。张禧嫔的名字其实叫作张玉贞,她的父亲是经常来往清朝的翻译官,而她的母亲则是她父亲的第二任夫人。张玉贞父亲生前利用职务之便谋取钱财,还因此得名“国中巨富”。可惜等到他去世,张玉贞原本衣食无忧的生活便结束了,家里生计主要靠母亲做针线活来维持。不过更为不幸的是张玉贞一家后来还因其堂伯的缘故而被抄家,张玉贞也因此进入宫中成为内人。
在成为朝鲜王妃之后,张玉贞的势力范围更是进一步扩大至朝堂之上,她的儿子也在其多位党羽的支持下顺利被立为世子。后来逐渐衰老的张玉贞性情越发阴晴不定,因担心失去君宠还曾多次毒打或加害宫女,肃宗为此渐感不喜。后来因为张玉贞怂恿其兄长等人进行党派之争,结果以失败告终,张玉贞也因此事彻底失宠。之后肃宗又发现张玉贞因不满他将仁显王后重立为妃而对仁显王后施行巫蛊之术,故而将其赐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