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都市言情 » 張九齡言情小說

張九齡言情小說

發布時間: 2022-07-08 17:42:50

1. 歷史上的上官婉兒和張九齡有什麼關系嗎望月懷遠是為上官婉兒寫的嗎因為我看一本小說上說是為她寫的。

不是,抒懷之作
上官體之精微處由掌中宗一朝文衡的婉兒而得到積極發展。沈宋之屬後來居上,經張說、張九齡而影響於王灣、盧象以至王維一脈,更下開大歷詩風。這一系直到晚唐都是唐詩發展史上的雅體。」這些評價深刻闡發了上官婉兒在文學史上的地位和歷史定位。對於上官婉兒為何在當世的評價遠高於後代史書的評價,這種差異可能在於後代史官對女性參與政事的抨擊,具有很大程度的偏見所致。

2. 張九齡的簡介有哪些著作

中國作家。河南洛陽人。上代姓木華梨。蒙古族。讀完初中一年級即輟學,從祖父讀中國古典文學作品。1943年春到洛陽一商店當學徒,利用工余時間,閱讀屠格涅夫、狄更斯、巴爾扎克等外國作家的作品。隨後,參加鎮上的業余劇團,既接觸了傳統戲劇和曲藝,又熟悉城鄉底層社會的各色人物。1948年洛陽解放後不久,到洛陽市幹部文化學校任語文教師,同時開始寫作。1953年,李準的第一篇小說《不能走那條路》在《河南日報》上發表,因為尖銳地觸及農村社會主義革命的重大課題,引起熱烈反響。後又陸續發表《白楊樹》、《孟廣泰老頭》、《雨》、《陳橋渡口》等短篇和中篇小說,描繪了50年代前期處於劇烈變革中的農村的社會風貌。1954年,李准開始從事專業創作,舉家到滎陽縣落戶。寫出了《農忙五月天》、《野姑娘》、《蘆花放白的時候》、《信》、《兩代人》、《清明雨》等作品。1960年發表短篇小說《李雙雙小傳》,塑造了一個勇於向私有觀念和習慣勢力挑戰的社會主義農村新人的形象,被認為是李準的代表作。小說由作家本人改編成電影《李雙雙》上映後,李雙雙幾乎成為家喻戶曉的人物。1969年再次到河南西華縣屈庄落戶,在那裡生活4年,創作長篇小說《黃河東流去》,於1985年獲茅盾文學獎。李准在創作小說的同時,寫過20部電影劇本,除《李雙雙》外,還有《老兵新傳》和根據他人小說改編的《牧馬人》及《高山下的花環》等,這些作品多次獲獎,在中國當代影壇占據主要位置。他的小說和電影劇作具有洗練鮮明、平易流暢、渾厚朴實的藝術格調。

3. 「我本將心向明月 」的 下句是什麼

「我本將心向明月,奈何明月照溝渠」這七言絕句出自《清詩紀事》掃葉錄(第21冊),第15106頁,最後一行。

追溯前緣:
《封神演義》第十九回,「我本將心托明月,誰知明月照溝渠」。
乃妲己因愛伯邑考,為所拒絕,故發此言。「照」一作「滿」。

元.高明《琵琶記》:

第三十一出 幾言諫父
我本將心托明月,誰知明月照溝渠。

明?凌濛初《初刻拍案驚奇 》:

卷三十六 東廊僧怠招魔 黑衣盜奸生殺
本待將心托明月,誰知明月照溝渠?

「我本將心向明月,奈何明月照溝渠」在中國近代及現代文學著作中被引用的次數太多了,只不過是稍變了幾個字,但本意卻是相同的。多見於他人評價及追憶李清照、胡適、老舍等著名學者的文章之中,很多知識分子也曾經吟此句以為解嘲。在白話文小說,戲劇,詩歌,對聯之中也都有見引用。多了不說,且舉兩本大家都熟悉的小說。
《輕掬你心》作者席娟,第三章----「嗚呀!我欲將心托明月,誰知明月照溝渠,還叫我要把地板掃干凈,我好歹命哪……」;
《新月格格》作者瓊瑤,第13章----驥遠在好幾張宣紙上,寫滿了相同的兩個句子:「本待將心托明月,奈何明月照溝渠。」

這兩本都是大家常說的言情小說,此語在文章中的意義大體相同,此話自古有之,席娟和瓊瑤二人皆為引用。哪裡有更早的出處呢?我在四本古典小說中找到了出處。
《封神演義》作者陳仲琳,第十九回----且說妲已深恨:「這等匹夫!輕人如此。我本將心托明月,誰知明月滿溝渠?反被他羞辱一場。管教你粉身碎骨,方消我恨!」
《初刻拍案驚奇》作者凌濛初,卷三十六----那女子不曾面訂得杜郎,只聽他一面哄詞,也是數該如此,憑他說著就是信以為真,道是從此一定,便可與杜郎相會,遂了向來心願了。正是:本待將心托明月,誰知明月照溝渠?
《國色天香》作者吳敬所,第八卷----貞低首微誦曰:「本待將心托明月,誰知明月照溝渠!」
《金瓶梅傳奇》作者郭戈,第四回----柔玉見世貞語意皆堅,垂淚嘆道:「唉!罷了,正是,我本將心托明月,誰知明月照溝渠!奴有從兄之意,兄卻如此無情;如今在你面前,我丑態盡露,反招君笑,有何臉面為人,留得此畫又有何用,罷!不如與畫同盡,抹去世上恥笑。」

在網路上還有書籍中,對此語出處,流傳較廣的說法是:「本待將心托明月,誰知明月照溝渠〔明凌濛初拍案驚奇卷卅六〕」。現在看來確實有誤,因為《初刻拍案驚奇》成書於明朝天啟七年(公元1627年),第二年由尚友堂書坊刊行問世。而其它幾本明代的小說的成書時間一定是早於《初刻拍案驚奇》的,所以凌濛初一定是引用別人的。在這幾部小說中,成書較早的是《國色天香》,此乃中國古代十大禁書中的一部,於明朝萬曆年間就已被禁。《金瓶梅傳奇》並非是大家所熟知的《金瓶梅》,但是卻不無關系。我曾看過名為《血寫金瓶梅》的***,就是根據這部古典小說改編而成的。「我本將心托明月,誰知明月照溝渠」這個自古廣為傳頌的名句難道真的原出自古代淫書嗎?答案是否定的。

在當代文人學者研究《封神演義》的作者為誰的考證中,有人順便提出小說的第十九回中引用的這句話是受《宗子相集》(作者宗臣,傳世於《四庫全書》)的影響,我卻不這樣認為,因為相比之下與明朝這些著名的古典小說成書年代相近,他們同時都引用了此句,可見此句在當時的文化階層乃至整個社會已廣泛流傳。再有可以確定的是,《封神演義》是改編自元朝建安虞氏刊本《武王伐紂平話》,於是我又在元朝的文獻中查找到了出處。
《幽閨記》(又名《拜月亭》)作者施惠,第三十七出----(末、丑上)指望將心托明月,誰知明月照溝渠,個中一段姻緣事,對面相逢總不知。老爺、老夫人,官媒婆、院子叩頭。
《琵琶記》作者高明,第三十一出----(外怒介)這妮子無禮,卻將言語來沖撞我。我的言語到不中聽啊。孩兒,夫言中聽父言違,懊恨孩兒見識迷。我本將心托明月,誰知明月照溝渠。

比較《幽閨記》和《琵琶記》的作者年代,不難發現《幽閨記》的創作年代明顯早於後者。在元曲中找到此話的出處卻也不出人意料,而且還是不止一處,可謂是「天下文章一大抄」。而且創作較晚的《琵琶記》是高明根據早期南戲《趙貞女蔡二郎》(收錄於《南詞敘錄》)改編而成的。陸游《小舟游近村舍舟步歸》詩說:「斜陽古柳趙家莊,負鼓盲翁正作場。死後是非誰管得,滿村聽說蔡中郎。」由此詩可以看出蔡伯喈的故事在南宋已成為民間講唱文學的流行題材。線索已逐漸清晰,此名句的出處應該早於元朝。

我在唐宋詩詞中檢索過,其中詩句中含有「明月」字樣的詩句不下千萬首,而含有「溝渠」字樣的僅幾十首,「明月」和「溝渠」同在一詩中的檢索結果就是零。雖然有些失望,但是卻有些收獲,在《全唐詩》第20卷找到了這樣一首詩:
【相和歌辭.長門怨】 齊浣
煢煢孤思逼,寂寂長門夕。妾妒亦非深,君恩那不惜。
攜琴就玉階,調悲聲未諧。將心托明月,流影入君懷。
這分明是「我本將心托明月,誰知明月照溝渠」上半句的出處。我又用不同的方法進行檢索查找,但是也未找到類似「明月照溝渠」的詩句。由於本人的相關資料有限,而且檢索《四庫全書》全部資料尚需時日,所以要得到確切的最早出處還有一定難度。不過還有一條較為可信的線索:在趙景深所著《中國小說從考》中,趙老曾寫下了這樣一段話----「據戴望舒說,他在宋人的筆記中也見過的。最近我看見元代的《琵琶記》第三十一出《幾言諫父》中也有此而語。」趙老認為「我本將心托明月,誰知明月照溝渠」這句話只是兩句普通的諺語,並非是出自名家名著。所以我們有理由相信此名句應該至少出於宋朝以前,而創作之人也不曾想到此語會被後世文人無數次地傳頌引用,影響遠大於絕大多數傳世的唐宋詩詞。更有可能創作者的名字我們永遠也無法考證了,在這一點上我絕無半點失望,在歷史長河中,眾多的人與事任隨「長溝流月去無聲」,但是能夠流傳下來的應屬精品之中的精品,更是值得我們學習和了解的。

「我本將心向明月,奈何明月照溝渠」為何人所作,在此雖不能給朋友一個圓滿的答案,但是我能夠藉此機會回溯歷史,看到唐朝詩人「將心托明月」,而後世宋朝之人卻讓月亮下了溝渠,更是別有一番詩情畫意的。

網上文章二:

我本將心向明月 奈何明月照溝渠(出處小議)

這是一句流傳很廣的詩句,在文學作品中被引用過太多次了,連瓊瑤小說中都有。並且已經有很多版本,所以很難考證那個才是原版。

但從能夠查到的出處,按出現的時間順序,應該是元代高明所著的《琵琶記》最早。網上有帖子說最早的出處是《封神演義》,但《封神演義》為明代天啟年間所作,而《琵琶記》卻是在元末,所以《琵琶記》最早,除非找到比《琵琶記》更早的。但是更早的至今只能找到半句,在唐代齊澣的詩中有「將心托明月,流影入君懷」的說法,這不能算。

以下為引語:

元·高明《琵琶記》第三十一出 幾言諫父——「這妮子無禮,卻將言語來沖撞我。我的言語到不中呵,孩兒,夫言中聽父言違,懊恨孩兒見識迷。我本將心托明月,奈何明月照溝渠。」

《封神演義》第十九回——且說妲已深恨:「這等匹夫!輕人如此。我本將心托明月,奈何明月滿溝渠?反被他羞辱一場。管教你粉身碎骨,方消我恨!」

《初刻拍案驚奇》卷三十六——「那女子不曾面訂得杜郎,只聽他一面哄詞,也是數該如此,憑他說著就是信以為真,道是從此一定,便可與杜郎相會,遂了向來心願了。正是:本待將心托明月,誰知明月照溝渠?」

《金瓶梅》第四回——柔玉見世貞語意皆堅,垂淚嘆道:「唉!罷了,正是,我本將心托明月,奈何明月照溝渠!奴有從兄之意,兄卻如此無情;如今在你面前,我丑態盡露,反招君笑,有何臉面為人,留得此畫又有何用,罷!不如與畫同盡,抹去世上恥笑。」

關於帶有「明月」二字的古詩詞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蘇東坡《水調歌頭》)
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時(張九齡《望月懷遠》)
暗塵隨馬去,明月逐人來(蘇昧道《正月十五夜》)
三五明月滿,四五蟾兔缺(無名氏《孟冬寒氣至》)
白雲還自散,明月落誰家(李白《憶東山二首》)
明月卻多情,隨人處處行(張先《菩薩蠻》)
明月凈松林,千峰同一色(歐陽修《自菩提步月歸廣化寺》)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蘇軾《水調歌頭》)
明月出天山,茫茫人海間(李白《關山月》)
明月照高樓,流光正徘徊(曹植《怨歌行》)
明月隱高樹,長河沒曉天(陳子昂《春夜別友人》)
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李白《月下獨酌》)
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李白《靜夜思》)
深林人不知,明月來相照(王維《竹里館》)
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王維《山居秋暝》)
淮水東邊舊時月,夜深還過女牆來。(劉禹錫《石頭城》)
滄海月明珠有淚,藍田日暖玉生煙。(李商隱《錦瑟》)
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李煜《虞美人》)
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柳永《雨霖鈴》)
人生如夢,一尊還酹江月。(蘇軾《念奴嬌 赤壁懷古》)
燕字回時,月滿西樓。(李清照《一剪梅》)
二十四橋仍在,波心盪,冷月無聲。(姜夔《揚州慢》)
二十四橋明月夜,玉人何處教吹簫?(杜牧《寄揚州韓綽判官》)
料得年年斷腸處,明月夜,短松岡。(蘇軾《江城子》)
晨興理荒穢,帶月荷鋤歸。(陶淵明《歸園田居》)
明月別枝驚鵲,清風半夜鳴蟬。(辛棄疾《西江月》)
我寄愁心與明月,隨君直到夜郎西。(李白《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
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王安石《泊船瓜州》)
騮馬新跨白玉鞍,戰罷沙場月色寒(李白《軍行》)
峨眉山月半輪秋,影入平羌江水流(李白《峨眉山月歌》)
星垂平野闊,月涌大江流(杜甫《旅夜書懷》)
今夜(fu這個字沒有,鹿加耳朵旁)州月,閨中只獨看(杜甫《月夜》)
若非群玉山頭見,會向瑤台月下逢(李白《清平調詞(其一)》)
煙籠寒水月籠沙,夜泊秦淮近酒家(杜牧《泊秦淮》)
月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王維《鳥鳴澗》)
鳥宿池邊樹,僧敲月下門(賈島《題李凝幽居》)
曉隨殘月行,夕與新月宿(白居易《客中月》)
畫圖省時春風面,環佩空歸月夜魂。(杜甫《詠懷古跡》)
雞聲茅店月,人跡板橋霜。(溫庭筠《商山早行》)
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張繼《楓橋夜泊》)
山高月小,水落石出。(蘇軾《後赤壁賦》)
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楓橋夜泊》張繼

滄海月明珠有淚,藍田日暖玉生煙。《錦瑟》李商隱
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後赤壁賦》蘇軾

三五明月滿,四五蟾兔缺(無名氏《孟冬寒氣至》)
峨眉山月半輪秋,影入平羌江水流(李白《峨眉山月歌》)
曉隨殘月行,夕與新月宿(白居易《客中月》)
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
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虞美人》李煜
可憐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暮江吟》白居易
同來望月人何在?風景依稀似去年。《江樓有感》趙嘏
秦時明月漢時關,萬里長徵人未還。《出塞二首》王昌齡
三五明月滿,四五蟾兔缺(無名氏《孟冬寒氣至》)
雞聲茅店月,人跡板橋霜。《商山早行》溫庭筠
舉手可近月,前行若無山。《登太白峰》李白
二十四橋明月夜,玉人何處教吹簫?《寄揚州韓綽判官》杜牧
燕字回時,月滿西樓。《一剪梅》李清照
幾處吹笳明月夜,何人倚劍白雲天。《過五原胡兒飲馬泉》李益
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無賴是揚州。《憶揚州》徐凝

我寄愁心與明月,隨君直到夜郎西。《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李白
淮水東邊舊時月,夜深還過女牆來。《石頭城》劉禹錫
近水樓台先得月,向陽花木易為春。《清夜錄》俞文豹
江畔何人初見月,江月何年初照人。《春江花月夜》張若虛
多情只有春庭月,猶為離人照落花。《寄人》張泌
星垂平野闊,月涌大江流(杜甫《旅夜書懷》)
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月夜憶舌弟》杜甫

暗塵隨馬去,明月逐人來(蘇昧道《正月十五夜》)
白雲還自散,明月落誰家(李白《憶東山二首》)
深林人不知,明月來相照(王維《竹里館》)
晨興理荒穢,帶月荷鋤歸。《歸園田居》陶淵明
野曠天低樹,江清月近人。《宿建德江》孟浩然
獨上江樓思渺然,月光如水水如天。
料得年年斷腸處,明月夜,短松岡。《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記夢蘇軾
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泊船瓜州》王安石
尋章摘句老雕蟲,曉月當簾掛玉弓。《南園十三首》李賀
簫聲咽,秦娥夢斷秦樓月,秦樓月,年年柳色,灞陵傷別。《憶秦娥》李白
人生如夢,一尊還酹江月。《念奴嬌 赤壁懷古》蘇軾
二十四橋仍在,波心盪,冷月無聲。《揚州慢》姜夔
畫圖省時春風面,環佩空歸月夜魂。《詠懷古跡》杜甫
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山園小梅》
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雨霖鈴》柳永
三十功名塵與土,八千里路雲和月。《滿江紅》岳飛
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將進酒》李白
俱懷逸興壯思飛,欲上晴天攬明月。《宣州謝眺樓餞別校書叔雲》李白
萬里浮雲卷碧山,晴天中道流孤月。《答王十二寒夜獨酌有懷》李白
我欲因之夢吳越,一夜飛度鏡湖月。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夢游天姥吟留》 李白
醉不成歡慘將別,別時茫茫江浸月。/東船西舫悄無言,唯見江心秋月白。《琵琶行》白居易
唐朝張若虛的《春江花月夜》:
春江潮水連海平 海上明月共潮生 灧灧隨波千萬里 何處春江無月明
江流宛轉饒芳甸 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里留霜不覺飛 汀上白沙看不見
江天一色無纖塵 皎皎空中孤月輪 江畔何人初見月 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無窮已 江月年年只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 但見長江送流水
白雲一片去悠悠 清風蒲上不勝愁 誰家今夜扁舟子 何處相思明月樓
可憐樓上月徘徊 應照離人妝鏡台 玉戶簾中卷不去 搗衣砧上拂還來
此時相見不相聞 願逐月華照流君 鴻雁長飛光不度 魚龍潛躍水成紋
昨夜閑潭夢落花 可憐春半不還家 江水流春去欲盡 江潭落月復西斜
斜月沉沉藏海霧 碣石瀟湘無限路 不知乘月幾人歸 落月遙情滿江樹

明月卻多情,隨人處處行(張先《菩薩蠻》)
明月凈松林,千峰同一色(歐陽修《自菩提步月歸廣化寺》)
禁抄!!!!!!!!!!!

4. 求《事後清晨》遲意 秦崢,txt全文+番外,百度雲,謝謝。

《事後清晨》網路網盤txt 最新全集下載:

鏈接: https://pan..com/s/1WCg24Hb4Pl3xbjoJGihwUQ

提取碼:xf4d

講述了昨晚方欞和張九齡在浴室奮戰了一晚上。事情的經過是這樣的,張九齡下班後看到小姑娘坐在客廳的沙發上,打著盹兒,頭時不時的還往下點。

5. 求張九齡所有作品

張九齡的作品,建議讀《曲江集》,但現在貌似已經沒有原版書了,市場上很少有賣的。
能供參考的有《張九齡研究》等書籍

6. 《天唐》txt全集下載

天唐 txt全集小說附件已上傳到網路網盤,點擊免費下載:

內容預覽:
403-Forbidden:Accessisdenied.
ServerError
403-Forbidden:Accessisdenied.
yousupplied.
403-Forbidden:Accessisdenied.
ServerError
403-Forbidden:Accessisdenied.
yousupplied.
403-Forbidden:Accessisdenied.
ServerError
403-Forbidden:Accessisdenied.
yousupplied.
403-Forbidden:Accessisdenied.
ServerError
403-Forbidden:Accessisdenied.
yousupplied.
第005章慷慨陳詞辯利害(2)
張家在長安的名聲,是甚佳的。
張九齡不僅是一代名臣良相,還是詩賦大家,在士林間名望很高。而張九鳴和張九皋的才華雖然不及張九齡,但也算是士族清流,頗有文名,只是兩人因為張九齡的沉痛教訓,更加性格內斂,學會明哲保身而已。
譬如張九皋在李林甫之子李岫手下做官做事,雖看不慣李岫父子的為人,卻也知道李家這棵大樹撼動不得,寡言少語謹言慎行,這兩年倒也跟李岫平安……
以上

7. 歷史上的上官婉兒和張九齡之間有什麼感情嗎因為看了一本小說有說張九齡的感遇其一是為上官婉兒寫的,是

你說的小說是《永安調》吧。在裡面張九齡寫的詩不是給婉兒寫的,只不過相當於是婉兒給張九齡一個展示才華的機會罷了。

8. 說下鷓鴣天(劉著)還有西江夜行(張九齡)(只要全部意思,不要什麼指什麼那樣的)

鷓鴣天
劉 著
雪照山城玉指寒,
一聲羌管怨樓間。
江南幾度梅花發,
人在天涯鬢已斑。
星點點,月團團。
倒流河漢入杯盤。
翰林風月三千首,
寄與吳姬忍淚看。

劉著,原是北宋人,後由宋仕金,久居北國,詞風清疏,別具一格。只可惜歲月無情,大浪淘沙,劉著流傳至今的僅此一首詞作。以詞意著當為作者客居北地懷人之作。
上片寫離別滋味 ,追懷往日那難舍難分的場面。「雪照山城玉指寒,一聲羌笛怨樓間。」山城當指南方某地 ,作者與情人分離之處 。「雪照」可見是冬日。「玉指寒」一語雙關,既表天氣之寒,又示分離的凄清寒意。「羌管」即竹笛。「一聲羌管怨樓間」似以「細雨夢回雞塞遠,小樓吹徹玉笙寒「化出,羌管悠悠,離愁滿目。景是寒景 ,情是離情 ,景情切合 ,相映相輝 。「江南幾度梅花發,人在天涯鬢已斑 。」羌笛幽怨 ,不禁使人回想江南梅花的花開花落,幾度春秋。歲月無情染白主人公的青青雙鬢。追憶往昔別離狀,恍如就在眼前。
下片由當年寫到此夕 ,思緒萬千 ,大抒思念情懷。「星點點,月團團。倒流河漢入杯盤。」天涯霜月又今宵,星牽思緒,月照哀愁,滿臉愁緒只有開懷暢飲,倒流銀漢方可罷休。「倒流銀漢」意指飲盡銀河,痛快淋漓,忘乎所以的暢飲也許才能把滿腔愁怨忘得一干二凈 。然而酒愁腸 ,化作相思淚,因而有「 翰林風月三千首,寄與吳姬忍淚愛。」相思情牽,即使縱酒也難掩 ,因而又放筆疾書 ,傾訴滿腔的愁怨,滿腹的思情,滿懷的視願。千言萬語難盡說,因而只好藉助歐陽修《贈王安石》的成句,動用「翰林風月三千首」來表達了。朦朧間,詞人好似看到情人吳姬翻閱著情詞,淚眼模糊,心弦顫動的景象。此情此景怎不令人幡然心動呢?
一首短短的小令,包含無限深情,傳達如此的情意 ,長短句的語言藝術功能發揮得可稱是淋漓盡致。周頤《蕙風詞話》論金詞雲 :「金源人詞作爽清疏,自成格調。」以詞情看,言情之纏綿徘惻,又喻之豪宕真情,對後世滿族詞人納蘭性德也產生一定影響。

熱點內容
適合學生的經典小說 發布:2025-07-18 19:48:04 瀏覽:268
人小說女生言情綜合小說全本小說 發布:2025-07-18 19:29:55 瀏覽:280
重生bl小說百度網盤下載 發布:2025-07-18 19:20:39 瀏覽:496
上古言情小說改編 發布:2025-07-18 19:17:40 瀏覽:312
大團結全集tst小說免費下載 發布:2025-07-18 18:54:33 瀏覽:666
經典小說中倒霉的主角 發布:2025-07-18 18:48:00 瀏覽:336
言情小說好聽書名 發布:2025-07-18 18:42:20 瀏覽:931
免費聽閱讀小說下載 發布:2025-07-18 18:34:36 瀏覽:610
好看的都市言情全本小說推薦 發布:2025-07-18 18:27:25 瀏覽:121
2019免費網路小說 發布:2025-07-18 18:18:58 瀏覽: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