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買到瓊瑤言情全部小說
① 瓊瑤一共寫了哪些經典的言情小說
1、 窗外 1963年春
2 、幸運草
3 、六個夢
4、煙雨朦朦
5 、菟絲花 1964年夏於台北
6 、幾度夕陽紅1964年8月30日
7 、潮聲 1964年底
8 、船 1965年7月15日於台北
9、 紫貝殼 1966年6月29日深夜
10 、寒煙翠 1966年3月18日於台北
11 、月滿西樓 1966年暮秋
12、 剪剪風 1967年5月14日夜
13、 彩雲飛 1968年3月9日黃昏於台北
14、 庭院深深 1969年3月25日黃昏於台北
15、 星河 1969年12月廿日晚初稿完稿
12、月26日修正完畢
16、 水靈 1971年1月14日於台北
17 、白狐 1971年8月14日
18 、海鷗飛處 1972年3月20日午後於台北
19 、心有千千結 1972年12月29日夜初稿
1973年1月3日夜修正完畢
20、 一簾幽夢 1973年4月12日夜初稿於台北
1973年5月8日午後修正完畢
21、 浪花 1973年4月12日夜初稿於台北
1973年5月8日午後修正完畢
22 、碧雲天 1974年1月9日夜初稿完稿
1974年1月29日修正完畢
23 、女朋友 1974年5月初稿完稿
1975年3月7日再稿完稿
24、 在水一方 1975年1月15日黃昏初稿完稿
1975年1月29日凌晨再稿完稿
1975年2月6日深夜三度修正
1976年3月13日黃昏四度改定
25、 秋歌 1975年8月13日夜初稿完稿
1975年8月21日夜初度修正
1975年8月28日二度修正
26、 人在天涯 1976年3月5日夜
27、 我是一片雲 1976年4月8日黃昏初稿完稿
1976年4月15日午後一度修正
1976年4月22日晚二度修正
28、 月朦朧鳥朦朧 1976年9月26日凌晨初稿完稿
1976年10月1日晚一度修正
1976年10月21日再度修正
29、 雁兒在林梢 1976年9月20初稿完稿
1976年10月1日晚一度修正
1976年10月21日再度修正
30 、一顆紅豆 1977年11月27日深夜初稿完稿
1978年1月12日黃昏修正
31 、彩霞滿天 1978年4月17日黃昏初稿完稿
1978年5月11日黃昏初度修正
1978年8月7日再度修正
32、 金盞花1978年11月27日深夜初稿完稿
1979年1月17日初度修正
1979年2月16日二度修正
33、 夢的衣裳 1979年5月15日夜初稿完稿
1979年7月22日初度修正
34、 聚散兩依依 1979年12月3日午後初稿完稿
1979年12月18日晚改寫完稿
1980年4月24日最後修正
35、 卻上心頭 1980年8月11日夜初稿完稿於可園
1980年8月27日夜修正於可園
36、 問斜陽 1980年12月 9日初稿完稿於可園
1981年2月 23日黃昏修正於可園
37、 燃燒吧!火鳥1981年5月 12日黃昏初台北可園
1981年8月4日深夜修正於台北可園
38、 昨夜之燈 1981年11月30日夜初稿完稿於台北可園
1982年3月1日深夜初度修正於台北可園
1982年3月5日午後再度修正於台北可園
39、 匆匆,太匆匆 1982年9月 16日午後寫於台北可因
40、 失火的天堂 1983年6月 14日凌晨初稿完成於台北可園
1983年8月28日深夜修正完成於台北可園
1983年10月 4日夜再度修正於台北可園
41、 冰兒 1985年7月4日初稿完稿於台北可園
1985年8月 17日修正於台北可園
42、 剪不斷的鄉愁 1988年10月15日寫於台北可園
43、 我的故事 1989年2月 14日黃昏完稿於台北可園
1989年5月11日修正於長沙華天酒店
44 、雪珂 1990年10月15日完稿於台北可園
1990年11月5日修正於台北可園
45 、望夫崖 1990年12月21日完稿於台北可園
1991年1月31日修正於台北可園
46、 青青河邊草1992年司月8日完稿於台北可園
1992年1月17日修正於台北可園
47 、梅花烙1993年7月26日於台北可園
48 、水雲間 1993年8月26日於台北可園
1993年9月3日修正於台北可園
49、 新月格格 1994年6月22日完稿於台北可國
50 、煙鎖重樓 1994年8月10日完稿於台北可園
51、 鬼丈夫
52、 蒼天有淚1997年10月14日完稿於台北可園
1997年11月5日修正於台北可園
53、 還珠格格 1997年7月19日完稿於台北可園
1997年7月30日修正於台北可園
54、 還珠格格續集
55 、告慰真情
瓊瑤(1938年4月20日-),原名陳喆,筆名瓊瑤出自《詩經》「投我以木桃,報之以瓊瑤」,中國當代著名作家、編劇、影視製作人,祖籍湖南省衡陽縣渣江鎮,畢業於台北市立中山女中,現居中國台灣省台北市。筆名除了瓊瑤外,還曾用過鳳凰、心如。
瓊瑤生於四川成都,父親陳致平是大學教授,母親袁行恕出身書香門第。1949年,瓊瑤隨父陳致平由大陸到台灣生活,高中畢業後不久即結婚生子,做主婦的同時開始嘗試寫作,其後步入職業作家行列,並相繼進入電影、電視劇製作行業。瓊瑤首次婚姻破裂,現任丈夫平鑫濤同時也是其經紀人、出版人,經營台灣皇冠文化集團,瓊瑤所有作品均由該公司出品。
2014年4月28日,瓊瑤發出電視劇《宮鎖連城》涉嫌版權侵權媒體聲明函,正式起訴於正《宮鎖連城》版權侵權。
作者瓊瑤
② 瓊瑤小說有哪些
瓊瑤寫的小說如下:
作品名稱 備注
《窗外》 於1963年出版,為瓊瑤處女作。
《幸運草》
《六個夢》 1966年1月:《追尋》、《啞妻》、《三朵花》、《生命的鞭》、《歸人記》和《流亡曲》,六個故事都是不同的內容,但集合在一本出版。
《煙雨濛濛》 1964年所創作的小說。
《菟絲花》 1964年夏於台北
《幾度夕陽紅》 1964年8月30日
《潮聲》 1964年底
《船》 1965年7月15日於台北
《紫貝殼》 1966年6月29日深夜
《寒煙翠》 1966年3月18日於台北
《月滿西樓》 1966年暮秋
《翦翦風》 1967年5月14日夜
《彩雲飛》 1968年3月9日黃昏於台北
《庭院深深》 1969年3月25日黃昏於台北
《星河》 1969年12月廿日晚初稿完稿/12月26日修正完畢
《水靈》 1971年1月14日於台北
《白狐》 1971年8月14日
《海鷗飛處》 1972年3月20日午後於台北
《心有千千結》 1972年12月29日夜初稿/1973年1月3日夜修正完畢
《一簾幽夢》 1973年4月12日夜初稿於台北/1973年5月8日午後修正完畢
《浪花》 1973年4月12日夜初稿於台北/1973年5月8日午後修正完畢
《碧雲天》 1974年1月9日夜初稿完稿/1974年1月29日修正完畢
《女朋友》 1974年5月初稿完稿/1975年3月7日再稿完稿
《在水一方》 1975年1月15日黃昏初稿完稿/1975年1月29日凌晨再稿完稿/1975年2月6日深夜三度修/1976年3月13日黃昏四度改定
《秋歌》 1975年8月13日夜初稿完稿/1975年8月21日夜初度修正/1975年8月28日二度修正
《人在天涯》 1976年3月5日夜
《我是一片雲》 1976年4月8日黃昏初稿完稿/1976年4月15日午後一度修正/1976年4月22日晚二度修正
《月朦朧鳥朦朧》 1976年9月26日凌晨初稿完稿/1976年10月1日晚一度修正/1976年10月21日再度修正
《雁兒在林梢》 1976年9月20初稿完稿/1976年10月1日晚一度修正/1976年10月21日再度修正
《一顆紅豆》 1977年11月27日深夜初稿完稿/1978年1月12日黃昏修正
《彩霞滿天》 1978年4月17日黃昏初稿完稿/1978年5月11日黃昏初度修正
《金盞花》 1978年11月27日深夜初稿完稿/1979年1月17日初度修正/1979年2月16日二度修正
《夢的衣裳》 1979年5月15日夜初稿完稿/1979年7月22日初度修正
《聚散兩依依》 1979年12月3日午後初稿完稿/1979年12月18日晚改寫完稿/1980年4月24日最後修正
《卻上心頭》 1980年8月11日夜初稿完稿於可園/1980年8月27日夜修正於可園
《問斜陽》 1980年12月9日初稿完稿於可園/1981年2月23日黃昏修正於可園
《燃燒吧!火鳥》 1981年5月12日黃昏初台北可園/1981年8月4日深夜修正於台北可園
《昨夜之燈》 1981年11月30日夜初稿完稿於台北可園/1982年3月1日深夜初度修正於台北可園/1982年3月5日午後再度修正於台北可園
《匆匆,太匆匆》 1982年9月16日午後寫於台北可園
《失火的天堂》 1983年6月14日凌晨初稿完成於台北可園/1983年8月28日深夜修正完成於台北可園/1983年10月4日夜再度修正於台北可園
《冰兒》 1985年7月4日初稿完稿於台北可園/1985年8月17日修正於台北可園
《剪不斷的鄉愁-瓊瑤大陸行》 1988年10月15日寫於台北可園
《我的故事》 1989年2月14日黃昏完稿於台北可園/1989年5月11日修正於長沙華天酒店
《雪珂》 1990年10月15日完稿於台北可園/1990年11月5日修正於台北可園
《望夫崖》 1990年12月21日完稿於台北可園/1991年1月31日修正於台北可園
《青青河邊草》 1992年1月8日完稿於台北可園/1992年1月17日修正於台北可園
梅花三弄 包含梅花烙,鬼丈夫【1993年,瓊瑤聲明《鬼丈夫》是彭樹君小姐代筆的】,水雲間
兩個永恆系列 包含新月格格,煙鎖重樓
兩個天堂系列 包含還珠格格三之陰錯陽差,水深火熱,真相大白;蒼天有淚之無語問蒼天,愛恨千千萬,人間有天堂
還珠格格第二部 包含風雲再起,生死相許,悲喜重重,浪跡天涯,紅塵作伴
還珠格格第三部 共三部
③ 瓊瑤舊版小說在哪可以買到成套的
淘寶上有賣的,新版居多,也有舊版的,你要好好辨別一下。如果只是看看,就下載個電子版的吧,網上資源很多,txt的,chm的,做成應用程序的,都有
④ 瓊瑤的作品全集
還珠格格寫真全紀錄(初版:1999/06/01)
情深深雨濛濛寫真全紀錄(初版:2001/05/01)
還珠格格天上人間寫真全紀錄(初版:2003/08/01)
又見一簾幽夢寫真全紀錄(初版:2007/06/29)
新還珠格格寫真全紀錄 電影 電影片名 原著小說 首映日期 婉君表妹 六個夢·追尋 1965.08.24 菟絲花 菟絲花 1965.09.25 煙雨濛濛 煙雨濛濛 1965.10.29 啞女情深 六個夢·啞妻 1965.12.30 花落誰家 六個夢·三朵花 1966.05.06 窗外(黑白片) 窗外 1966.05.12 幾度夕陽紅(上) 幾度夕陽紅 1966.09.04 幾度夕陽紅(下) 幾度夕陽紅 1966.10.08 春歸何處 幸運草·黑繭 1967.02.22 尋夢園 幸運草·尋夢園 1967.05.25 紫貝殼 紫貝殼 1967.08.18 窗里窗外 幸運草·迴旋 1967.09.15 遠山含笑 潮聲·深山裡 1967.12.09 第六個夢 六個夢·生命的鞭 1968.02.11 月滿西樓 月滿西樓 1968.04.26 陌生人 幸運草·陌生人 1968.05.24 深情比酒濃 六個夢·歸人記 1968.06.13 明月幾時圓 月滿西樓,形與影 1968.夏 女蘿草 月滿西樓·晚晴 1968.06.22 寒煙翠 寒煙翠 1968.08.14 船 船 1969.02.29 幸運草 幸運草 1969.02.29 晨霧 潮聲·晨霧 1960's 庭院深深 庭院深深 1971.08.19 窗外 窗外 1973 彩雲飛 彩雲飛 1973.06.30 心有千千結 心有千千結 1973.10.25 海鷗飛處 海鷗飛處 1974.06.29 一簾幽夢 一簾幽夢 1975.02.11 翦翦風 翦翦風 1975.03.01 女朋友 女朋友 1975.03.28 在水一方 在水一方 1975.07.30 秋歌 秋歌 1976.02.01 碧雲天 碧雲天 1976.07.10 浪花 浪花 1976.10.07 我是一片雲 我是一片雲 1976.12.31 月朦朧鳥朦朧 月朦朧鳥朦朧 1977.02.18 人在天涯 人在天涯 1977.03.25 奔向彩虹 水靈·五朵玫瑰 1977.06.25 風鈴風鈴 水靈·風鈴 1977.07.01 一顆紅豆 一顆紅豆 1978.02.07 雁兒在林梢 雁兒在林梢 1978.03.29 彩霞滿天 彩霞滿天 1979.01.28 金盞花 金盞花 1980.03.29 聚散兩依依 聚散兩依依 1981.02.05 夢的衣裳 夢的衣裳 1981.03.29 卻上心頭 卻上心頭 1982.02.25 燃燒吧!火鳥 燃燒吧!火鳥 1982.02.25 問斜陽 問斜陽 1982.09.25 昨夜之燈 昨夜之燈 1983.03.26 電視劇 電視劇片名 集數 原著小說 首映日期 首播平台 幾度夕陽紅 30集 幾度夕陽紅 1986.01.07 台灣華視 煙雨濛濛 40集 煙雨濛濛 1986.08.11 台灣華視 庭院深深 40集 庭院深深 1987.05.04 台灣華視 在水一方 40集 在水一方 1988.01.11 台灣華視 海鷗飛處彩雲飛 40集 彩雲飛、海鷗飛處 1989.02.13 台灣華視 婉君 18集 六個夢·追尋 1990.02.19 台灣華視 啞妻 19集 六個夢·啞妻 1990.03.15 台灣華視 三朵花 11集 六個夢·三朵花 1990.04.11 台灣華視 雪珂 24集 雪珂 1990.12.24 台灣中視 望夫崖 26集 望夫崖 1991.03.04 台灣中視 青青河邊草 42集 青青河邊草 1992.03.17 台灣中視 梅花烙 21集 梅花烙 1993.10.13 台灣中視 鬼丈夫 22集 鬼丈夫 1993.11.11 台灣中視 水雲間 26集 水雲間 1993.12.13 台灣中視 新月格格 26集 新月格格 1994.10.17 台灣台視 煙鎖重樓 24集 煙鎖重樓 1994.11.22 台灣台視 一簾幽夢 47集 一簾幽夢、浪花 1996.03.25 台灣中視 蒼天有淚 24集 蒼天有淚 1998.03.25 台灣中視 還珠格格 24集 還珠格格 1998.04.28 台灣中視 還珠格格第二部 48集 還珠格格第二部 1999.04.21 台灣中視 情深深雨濛濛 49集 煙雨濛濛 2001.04.03 台灣中視 還珠格格第三部:天上人間 40集 還珠格格第三部:天上人間 2003.07.07 台灣中視 又見一簾幽夢 46集 一簾幽夢 2007.06.30 湖南衛視 新還珠格格 98集 還珠格格1、2、3部 2011.07.16 湖南衛視 花非花霧非霧 54集 心有千千結、雁兒在林梢、卻上心頭 2013.08.06 湖南衛視 瓊瑤的小說可分為三期:早期小說包括1963年發表的《窗外》至1971年的出版《水靈》和《白狐》,主要是由歷朝歷代中國民間傳奇發展的古人愛情短篇故事。中期的小說由《海鷗飛處》開始,至《燃燒吧!火鳥》,主要是描寫當代台灣為背景的愛情小說,除《我是一片雲》外,可說全是大團圓結局。晚期則由八十年代創作出版《雪珂》開始,小說的背景搬回古代,內容企圖處理變遷中都會男女的愛情觀,並嘗試脫離早期悲劇的宿命和中期公式化的快樂故事。
在瓊瑤的愛情王國,愛情是女性自我並賦與活力的源頭。沒有愛情,女性的自我就會凋零。在這情況下,瓊瑤的女性形象無可避免的顯得被動和消極。事實上,在五四時代「愛情」這個概念是公眾性的意識形態,主要是對中國父權制度的反叛,但在瓊瑤的言情小說里則完全屬於私人領域,對愛情的描述也純由女性的立場出發,這亦是被李敖等人批評為女主角面目蒼白的理由;然而,這樣一個夢幻世界推到了極致也有其意識形態上的助力,逆轉了父權家庭中尊卑階層的權利和義務關系,使擁有資源及力量的父母或男性,在感情的道德上召喚下,對一無所有的子女,特別是女性全心全意的奉獻。這亦是言情小說的精神所在。
瓊瑤小說雖以愛情為主題,但其中不乏對於一些社會問題的關注與涉及,如涉及青年一代的成長教育問題、傳統一代的婚姻價值觀問題以及大學生的迷失彷徨、人類的道德責任感等問題。她對於女性在人生中可能遇到的相關敏感社會問題諸如同居、外遇、離婚、強暴、被虐等也進行了書寫,並在同時向這些女性顯示了強大的人文關懷和憐愛。譬如自傳體小說《窗外》向人們展示了青少年在成長教育方面面臨的問題,她們需要父母的尊重及被認同,而並非簡單粗暴的管理,這樣只會適得其反。瓊瑤在作品中塑造的母親形象也是兩極分化的,一種是如《窗外》、《一簾幽夢》中簡單粗暴式處理問題,不懂得關懷與尊重兒女內心隱私與自主權的母親;一種是寬宏有量、開明大方的慈母形象;還有如在真實故事的基礎上構思的小說《匆匆,太匆匆》講述了年輕一代大學生的愛情迷失與責任感問題;《碧雲天》譴責的主題是現代社會借腹生子的不道德行為;《煙鎖重樓》中表現了舊式的「三綱五常」觀念對女性幸福的扼殺等等。這些故事和其中的人物形象都反映出作者對於生活的體驗和感悟,寄寓著作者對於生命和人性的關懷意識。
關於愛情的糾葛是「剪不斷,理還亂」,愛情、親情、友情、柔情、多情是瓊瑤作品的元素,這些元素交織在一起產生的矛盾沖突足以使人的情感深陷其中,引發共鳴,從而變成生津止渴的「玉液瓊漿」。而且,瓊瑤的作品雖然「通俗」卻不「低俗」,除了娛樂消遣功能之外,人們還在其作品之中看到許多的正義與溫情,俠義與善良,真情與永恆。她的作品可謂清新脫俗、純真浪漫、豁達良善,由此深深地吸引了廣大受眾與讀者,使人們把瓊瑤的作品視為愛情的經典教料書,並產生心理上的廣泛共鳴。
從主題上來看,瓊瑤小說不言而喻的主題便是「情」與「愛」。如此,愛情的描寫便是作品中的核心要素,當中還伴有親情、友情以及其他人類之愛的贊揚與展現,這些一起構成了其小說的全部主題。瓊瑤在作品中描寫了形形色色的愛情,盡管每部作品所描寫的愛情內容不同,但是主題上都有一個共同的模式,即追求忠貞不渝的真誠之愛,有道德、有教養的「發乎情,止乎禮義」的愛。瓊瑤承認並了解現實社會存在的邪惡與愛情道路上的不純潔,但這些絕非是她的作品所要表現的內容。瓊瑤小說愛的主題不是建立在現實生活的基礎之上,她描繪的是理想中的美好世界,而不是現實生活的原貌展現。這就常常為後人所垢病。由於在創作中並不注重時代氛圍的描摹與刻畫,作品中的故事背景也是一筆帶過,較少有細致的交待。所以在一定程度上缺乏現實社會內容的豐富展現,作品也較少有對現實、人性的批判意味。但其優秀之處我們亦要給予肯定,即瓊瑤小說在描寫人類愛情的過程中所呈現出來的豐富的文化內涵與審美韻味。
從情感學的角度講,美好的愛情是令人嚮往,但不會形成情緒的積淀,反而悲壯的愛情往往會在人的心裡烙上印記。在瓊瑤的文學作品裡面愛情和苦情都是缺一不可的,其愛情故事就是站在人最根本的慾望以及內心最真切的情感出發的,所以就讀者算不懂或者沒有切身體會過,也會引起共鳴。因此這就造就了能夠與文學需求、大眾需求產生交集的現象級文學體態。
相信有很多人會問為什麼瓊瑤不會過時?專欄作家黃佟佟給出的觀點是,瓊瑤之所以不會過時,是因為主題永遠是不會過時的愛情。這個觀點也得到了楊錦麟的認可:「瓊瑤的劇抓住了愛情的主旋律。」愛情在人性的組成部分佔據著重要地位,而瓊瑤用瓊瑤式苦情、瓊瑤體台詞將愛情進行修飾之後更能激發人性的特性,因此「瓊瑤」會一直延續下去。 在人物形象的塑造上,瓊瑤小說的人物帶有濃重的理想化色彩。女主角都美麗溫婉、楚楚動人、纖弱細膩、善解人意,而男主角們則成熟穩重、謙和儒雅、富有才氣,擁有俊朗的外表。男女主角對於愛情的執著與追求都顯得特別痴狂,飽經磨難而至死無悔,在她們的眼裡只有彼此,她們之間的愛情是純粹的,不帶任何的功利性,愛情可以說是她們生命中的重心與全部。所以當出現了《還珠格格》中古靈精怪的小燕子時,才令瓊瑤迷們眼前一亮,這可以說是對以往瓊瑤劇中女性形象的一大顛覆,但另一女主角紫薇仍然延續的是以往的人物模式。總之,瓊瑤小說的人物形象可以說具有單面性的特質,善良的、沒有心計的人物佔了絕大多數,因而在人性的刻畫上也是缺乏深度的。這可以說是理想化傾向所帶來的必然結果。
瓊瑤深知,敏感纖弱、心地善良、美麗柔情、柔弱傷感的女性形象是男性讀者所普遍歡迎與欣賞的形象類別,於是在她的作品之中,女主角的形象大抵按此塑形,當然這也是瓊瑤心目中的理想女性形象,而這恰恰也符合男性讀者的審美欲求。瓊瑤在作品中將女性外在的美貌與內心的善良、隱忍作為描寫的重點,女主角內外兼具,又對所愛的人忠貞執著,至死不悔。
瓊瑤言情小說還特別強調她筆下的男主角的社會地位以及處世才能。《庭院深深》中的男主人公柏霈文在「做事及創業方面是有著他獨到的見解和才乾的」他能改變所愛女人的命運,為一貧如洗的章含煙建造一座「含煙山莊」。而含煙被逼離家,隻身一人遠赴美國,無親無故,身無分文,最終能夠以留學教師的身份回到霈文身邊,靠的也是她出走時手上戴得一顆霈文所送的結婚鑽戒。還有像《一簾幽夢》之中的費雲帆,他成熟穩重,氣度非凡,溫柔體貼,有著成功的事業基礎,可以滿足紫菱的一切願望。這樣的男子形象,也符合當下大眾女性對男性的審美欲求。 在瓊瑤小說中,情節復雜、高潮迭起;情感表達方式強烈而誇張;人物關系糾纏不清;人與人之間的誤解導致種種終生憾事和恩怨情仇;主角身世的秘密和謎底的揭曉,及戰亂、分離和重逢,這一切是通俗劇的「基本元素」。
瓊瑤不僅引用了大量的唐詩宋詞來構建書名,總領全篇的意境,她還善於借鑒唐詩宋詞的養料,在她的作品改編成的影視劇中,融會並創作出大量的主題歌曲。瓊瑤筆下的歌詞琅琅上口,使得整個影視劇也隨之古雅起來,提升了作品整體的檔次。
⑤ 瓊瑤言情小說
這種過時的東西估計要去大一點的圖書館才能找到。瓊瑤阿婆是我媽喜歡的作者,但我真的非常討厭她。特別是《還珠格格》和《情深深雨蒙蒙》在電視上播出以後。聽了那些弱智的台詞,我感覺我的智商被拉低了一個百分點。
⑥ 誰有瓊瑤言情小說全集下載
久小說網上面有,就在言情小說那裡!在右邊可以看到
⑦ 上那兒購買瓊瑤小說
你好 根據你的問題
現在書店很少賣她的書了
如果你想買全集
建議你上網上書店買
可以去亞馬遜 當當網
希望能夠幫助到你望採納
⑧ 求問瓊瑤的所有小說名稱>
原名陳喆,衡陽縣渣江鎮人。1938年4月20日生於四川成都,一九四九年隨父陳致平由大陸到台灣。父親陳致平是大學教授,母親袁行恕出身書香門第。高中畢業後不久結婚生子,做主婦的同時開始嘗試寫作,其後步入職業作家行列,並進入電視、電影製作行業,其間婚姻破裂。現任丈夫為其經紀人、出版人,經營家庭作坊式的皇冠出版公司,瓊瑤所有作品均由該公司出品。
1947年九歲在上海《大公報》兒童版發表了第一篇小說《可憐的小青》;十六歲時,用成人的口吻寫的小說《雲影》在《晨光》雜志發表。1957年台北第二女子中學畢業。1963年7月,出版了第一部短篇小說集《窗外》,從此躍登台灣文壇。她創作頗豐,作品已有數十部之多。許多作品都要再版十幾甚至幾十版,而且往往都被改編成電影或電視劇,在台灣和海外擁有大量讀者,尤其受到廣大青年的歡迎.
1942隨家人由成都遷回故鄉湖南省,其後因抗日戰爭爆發遷回四川 ;
1947舉家遷上海,在上海《大公報》發表其第一篇小說《可憐的小青》 ;
1949遷往台灣台北,父親任教於師大國文系,母親任教於建國中學 ;
1959結婚 ;
1963在《皇冠》雜志刊出小說《窗外》,不久後出單行本,為瓊瑤出版的第一本書
1964離婚 ;
1965作品首度搬上錦幕,包括《婉君表妹》,《菟絲花》,《煙雨蒙蒙》,《啞女情深》;
1968成立火鳥公司,拍攝《月滿西樓》和《陌生人》(改編自小說《幸運草》) ;
1976成立巨星公司 ;
1979與平鑫濤結婚 ;
1985出版《冰兒》,唯一沒有父母親角色的小說 ;
1986推出電視連續劇《幾度夕陽紅》 ;
1988首度返回大陸 ;
1990出版《雪珂》,首部歷史古裝長篇小說 ;
瓊瑤的小說生涯
提及香港和台灣兩地的愛情小說,瓊瑤確實是一個橫跨三十多年的"品牌".事實上,自她的處女作《窗外》在1963年發表後,便奠定了她在愛情小說的重要地位.
瓊瑤的小說可分為三期:早期小說包括1963年發表的《窗外》至1971年的出版《水靈》和《白狐》,主要是由歷朝歷代中國民間傳奇發展的古人愛情短篇故事.中期的小說由《海鷗飛處》開始,至《燃燒吧!火鳥》,主要是描寫當代台灣為背景的愛情小說,除《我是一片雲》外,可說全是大團圓結局.晚期則由八十年代創作出版《雪珂》開始,小說的背景搬回古代,內容企圖處理變遷中都會男女的愛情觀,並嘗試脫離早期悲劇的宿命和中期公式化的快樂故事.
《幾度夕陽紅》是瓊瑤小說創作中的重要作品,當中時空交錯,人物眾多,情節復雜,最能代表言情小情的特徵.兩條故事主線,分別發生於抗戰時期的重慶和六十年代的台北.第一個故事是女主角夢竹的年輕時代,她和來自昆明的大學生何慕天相戀,因母親反對而發生許多扣人心弦的故事,最後,夢竹嫁給了何慕天的好友楊明遠,並定居台北.小說的第二部則是夢竹女兒曉霜的戀情,曉霜的相戀對象魏如峰是何慕天的外甥,並在何慕天開設的公司任職,此後即是一連串的舊恨新愁的交織.最後,霜曉與魏如峰有情人終成眷屬,夢竹仍留在明遠身邊,何慕天隱居山上不問世事.
這部作品,內容和結構都類似電視連續劇的模式,亦即是情節復雜,高潮迭起;情感表達方式強烈而誇張;人物關系則因家庭夙怨而糾纏不清;人與人之間的誤解導致種種終生憾事和恩怨情仇;主角身世的秘密和謎底的揭曉,及戰亂,分離和重逢,這一切無疑是通俗劇的"基本元素".
總括而言,在瓊瑤的愛情王國,愛情是滋潤女性自我並賦與活力的源頭.沒有愛情,女性的自我就會枯萎凋零.在這情況下,瓊瑤的女性形象無可避免的顯得被動和消極.事實上,在五四時代,"愛情"這個概念是一種公眾性的意識形態,主要是對中國父權制度的反叛和挑戰,但在瓊瑤的言情小說里則完全屬於私人領域,對愛情的描述也純由女性的立場出發,這亦是被李敖等人批評為女主角面目蒼白的理由;然而,這樣一個夢幻世界推到了極致也有其意識形態上的助力,逆轉了父權家庭中尊卑階層的權利和義務關系,使擁有資源及力量的父母或男性,在感情的道德上召喚下,對一無所有的子女,特別是女性全心全意的奉獻.這亦是言情小說的精神所在.
目前為止全部的瓊瑤作品:
《窗外》《幸運草》《六個夢》 《煙雨蒙蒙》
《菟絲花》《幾度夕陽紅》 《潮聲》《船》
《紫貝殼》《寒煙翠》 《月滿西樓》《翦翦風》
《彩雲飛》《庭院深深》 《星河》《水靈》
《白狐》《海鷗飛處》 《心有千千結》《一簾幽夢》
《浪花》《碧雲天》 《女朋友》《在水一方》
《秋歌》《人在天涯》 《我是一片雲》《月朦朧·鳥朦朧》
《雁兒在林梢》《一顆紅豆》 《彩霞滿天》《金盞花》
《夢的衣裳》《聚散兩依依》 《卻上心頭》《問斜陽》
《燃燒吧!火鳥》《昨夜之燈》 《匆匆,太匆匆》 《失火的天堂》
《我的故事》 《冰兒》 《剪不斷的鄉愁》《雪珂》
《望夫崖》《青青河邊草》 《梅花烙》《鬼丈夫》
《水雲間》《新月格格》 《煙鎖重樓》
《還珠格格第一部三之一陰錯陽差 》 《還珠格格第一部三之二水深火熱》
《還珠格格第一部三之三真相大白》
《蒼天有淚之無語問蒼天》
《蒼天有淚之愛恨千千萬》 《蒼天有淚之人間有天堂》
《還珠格格第二部五之一風雲再起》 《還珠格格五之二生死相許》
《還珠格格五之三悲喜重重》 《還珠格格五之四浪跡天涯》
《還珠格格五之五紅塵作伴》
《還珠格格第三部天上人間三之一》 《還珠格格第三部天上人間三之二》
《還珠格格第三部天上人間三之三》
瓊瑤出自詩經
《詩經·衛風·木瓜》
投我以木瓜,報之以瓊琚。
匪報也,永以為好也!
投我以木桃,報之以瓊瑤。
匪報也,永以為好也!
投我以木李,報之以瓊玖。
匪報也,永以為好也!
作品注釋
注釋:
瓊琚:美玉美石之通稱
匪:非
《木瓜》讀解
《詩經·大雅·抑》"投我以桃,報之以李"之句,後世"投桃報李"便成了成語,比喻相互贈答,禮尚往來。比較起來,《衛風·木瓜》這一篇雖然也有從"投之以木瓜(桃、李),報之以瓊瑤(瑤、玖)"生發出的成語"投木報瓊",但"投木報瓊"的使用頻率卻根本沒法與"投桃報李"相提並論。
對於這么一首知名度很高而語句並不復雜的先秦古詩,古往今來解析其主旨的說法居然也有七種之多(據張樹被《國風集說》統計),實在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
現代學者一般從朱喜之說,而且更明確指出此詩是愛情詩。平心而論,由於詩的文本語義很簡單,就使得對其主題的探尋反而可以有較大的自由度,正如一個概念的內涵越小它的外延越大,因此,輕易肯定否定某一家之說是不甚可取的。筆者其視為一首通過贈答表達深厚情意的詩作。
《木瓜》一詩,從章句結構上看,很有特色。首先,其中沒有《詩經》中最典型的句式——四字句。這不是沒法用四字句(如用四字句,變成"投我木瓜(桃,李),報以瓊瑤(瑤、玖);匪以為報,水以為好",一樣可以),而是作者有意無意地用這種句式造成一種跌宕有致的韻味,在歌唱時易於取得聲情並茂的效果。其次,語句具有極高的重疊復沓程度。不要說每章的後兩句一模一樣,就是前兩句也僅一字之差,並且"瓊琚"、"瓊瑤"、"瓊玖"語雖略異義實全同,而"木瓜"、"木桃"、"木李"據李時珍《本草綱目》證也是同一屬的植物,其間的差異大致也就像橘、柑、橙之間的差異那樣並不大。這樣,我們不妨說三章基本重復,而如此高的重復程度在整部(詩經)中也並不很多,格式看起來就像唐代據王維詩譜寫的《陽關三疊》樂歌似的,——自然這是《詩經》的音樂與文學雙重性決定的。
你贈給我果子,我回贈你美玉,與"投桃報李"不同,回報的東西價值要比受贈的東西大得多,這體現了一種人類的高尚情感(包括愛情,也包括友情)。這種情感重的是心心相印,是精神上的契合,因而回贈的東西及其價值的高低在此實際上也只具有象徵性的意義,表現的是對他人對自己的情意的珍視,所以說"匪報也"。"投我以木瓜(桃、李),報之以瓊瑤(瑤、玖)",其深層語義當是:雖汝投我之物為木瓜(桃李),而汝之情實貴逾瓊瑤(瑤、玖);我以瓊瑤(瑤、玖)相報,亦難盡我心中對汝之感激。作者胸襟之高朗開闊,已無衡量厚薄輕重之心橫亘其間,他想要表達的就是:珍重、理解他人的情意便是最高尚的情意。
讀感:"投桃報李"這個成語,應當與這詩的立意有關(該成語也出自《詩·大雅》中的《抑》),只不過作為報答的東西更貴重,情意更深厚。本詩在這里說的是男女兩情相悅。
來而不往非禮也。這是我們這個禮儀之邦的習慣和規矩。一般交往中是如此,男女交往中真是如此。男女交往中的"投挑報李",已不止是一般的禮節,而是一種儀式。禮物本身的價值已不重要,象徵意義更加突出,以示兩心相許,兩情相悅。
西方人是否有這種傳統還不清楚,但我們從美國作家歐·亨利的小說《麥琪的禮物》中讀到這類似"投桃報李"的故事,只是其中充滿著悲劇色彩。
如今我們似乎已不大看重儀式了。其實,儀式在我們的生活中有著非常特殊的作用,不可或缺,正如我們不能缺少陽光和空氣一樣。儀式絕不是一種空洞的形式,總與特定的意義相聯系。男女交往可以減去不必要的形式,卻不可不有"投桃報李"的儀式。
⑨ 哪裡有瓊瑤的小說可以看啊,或者席娟的也可以的
首推四月天 www.4yt.net 最專業的言情小說閱讀網
晉江 http://www.jjwxc.com/ 也很不錯哦
鳳鳴軒 http://www.fmx.cn/
蕭湘書院 www.xxsy.net
⑩ 瓊瑤所有作品有哪些
一、代表作品:
二、簡介(節選):
1、《煙雨濛濛》是一本2001年皇冠文化出版有限公司出版的圖書,作者是瓊瑤。主要講述了在民國時期依萍為復仇而引發的一系列愛恨情仇的故事。
2、庭院深深(瓊瑤小說)柏園大茶莊的少爺柏沛文在偶爾的機會中認識了摘茶女工章含煙,為她高貴純潔的氣質所折服。於是,經過柏的努力,他們開始了艱苦的戀愛過程。婚後,柏母對曾經做過舞小姐的含煙百般不滿,含煙忍辱負重終於在一次暴雨中出走,下落不明。後來,一場無情大火燒毀了含煙山莊,沛文雙目失明。
3、《還珠格格》是1997年10月廣東花城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台灣言情女作家瓊瑤。
該書講述了人們喜聞樂見的類型的民間格格。深受讀者和觀眾朋友的歡迎。瓊瑤根據自己編劇在亞洲大受歡迎的同名電視劇劇本改編而成其第一、二、三部先後被拍攝成同名電視連續劇《還珠格格》、《還珠格格第二部》、《還珠格格第三部天上人間》。
三、作者:
瓊瑤,本名陳喆,台灣最著名女作家、影視製作人。著有60多部言情小說,本本暢銷,拍成影視,部部賣座,賺盡海內外華人的愛與淚,人稱「有華人的地方就有瓊瑤」。瓊瑤作品感人至深、可讀性強,讓三代人流盡熱淚,成功囊括在世的幾乎所有年齡層讀者,成為「鑽石級」純愛代言人。其各時期不同風格代表作品均為其擁躉們競相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