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都市言情 » 關於泰城的言情小說

關於泰城的言情小說

發布時間: 2022-07-01 07:54:51

Ⅰ 明白聶些是什麼意思

翻譯:寧采臣,魯人。每對人言:女,色而已。亦有「愛情亦狗屎,誰踩誰倒霉」之狂論,語驚四座。 適赴泰城,日暮獨尋寂所,有寺曰蘭若,斷壁殘垣,荒槁沒人,竟不以為異。然大比期至,謀功名未成,同年多勸之歸,以盡膝下之歡,略表子孝之意。然采臣每聞此,喟然長嘆曰:何顏見江東父老!已而散發佯狂,因寄所託,放浪形骸。又俯仰天地之間,感知己無一之慘淡,煢煢孑立,形影相弔,聊以終日。 賞析:是日百無聊賴,獨步寺中後院,過月門,見繁花爛漫,芳草凄凄,疑別有洞天。大奇,移步前趨,遇一青衣女子,獨坐於櫻花之下,若有所思,見有人來,驚眸初定復嫣然一笑,立而復做賞花之狀翩然行去。寧生呆若木雞,恍然忘形。 歸而夜坐,秉瘦燭,光影搖曳。覺有人推門而入,急起審顧,則院中女子也。女笑曰:公子終日落魄,豈非小女子昔日流浪狗再世乎?寧生怪之,女亦嗔曰:公子何氣量小至若此,而不能容一笑語耳?詢其姓名曰:聶氏,乳名小倩。遂一見如故。進而促膝長談,共放厥詞。歡暢若此,平生未遇。不覺雞鳴,此女子欲去,寧生固留之,小倩曰:妾亦欲與君相伴,然不瞞公子,妾實為陰間孤魂也。骨葬郊野白楊樹下,上有鵲巢,君若不棄,三日後囊妾朽骨歸葬安宅,願修永好。語畢人失,恍然如夢。 采臣果得钁、杴器具,待三日之期。寺中新具士人,燕姓,字赤霞,視采臣良久,問曰:公子日有奇遇乎?寧生大驚,瞞之,搪塞不過,具以實告。赤霞笑曰:觀公子顏色,已知之矣,然細辨神色,知其非為惡類,自古風流韻事亦多矣,然終成人願者寥若晨星,願勉之。 夜燭初上,小倩復造。寧生喜告之越明日可得永會矣。小倩面現不悅之色,曰:公子人生失意而致淪落若此,此非常態也,幡然醒悟,定當騰達;而賤妾乃孤魂野鬼,零落多年,幸遇公子,引為知己,豈能復有奢望?今當訣別,公子珍重。門未開而人已逝,不辨行蹤。 采臣瞠目結舌,茫然不知所措。進而掩門自省,自視功名無著,孑然一身,落魄異鄉,以為小倩嗤其身份卑微。小倩亦望月徘徊,其飄忽多載,目睹人間恩愛歡顏瞬間渺如雲煙,疑真性淡薄;又恐久聚為寧生不利,是以痛心決絕。 采臣未料及此,惟引咎自責,恍然若失。歸心漸起,質明,辭行於赤霞。赤霞曰:公子行,三日難成,吾善做甲馬,行者可健步如飛,君行緩,恐有閃失,請附之。 采臣即行,小倩忽訪燕赤霞,告之:小女子歷世久矣,終人鬼殊途,久之亦對采臣有害,然已在冥府寄名,不日將再世,惟此可以人間永伴,其若有心,期待二八載,托君告之。赤霞聞此仰天長嘆:汝既歷世久,當不聞琉璃心者乎?采臣行時心有微痕,恐難逾三日之期。 小倩聞之,大慟,言再世何用?! 采臣至家,伏輩雙親,長跪難起~~~~~~~~~~~~ 嗚呼!情魂雙縷隨風散,兩地三更入夢寒! 到了傍晚,燕生回來了,甯采臣就問他,燕生以為是鬼。甯采臣平常個性正直剛強,並沒有把這事放在心上。半夜,女子又來了,告訴甯采臣說 :「我看過的人太多了,沒有一個像你這麼剛強,你實在是個聖賢,我不敢騙你。我叫小倩,姓聶。十八歲就死掉了,埋在廟的旁邊。我常被妖物威脅,屢次去做卑賤的事情。沒臉見人,這實在不是我內心想做的。現在寺廟中已沒有人可以殺了,恐怕半夜會有夜叉來殺你。」 甯采臣很害怕,請求對方想辦法。女子說 :「你只要和燕生在同一個間里就可以避免了。」甯采臣問 :「為何不去誘惑燕生呢?」女子回答說 :「凡是和我親熱的人,我就暗中拿著錐他的腳,他就迷迷茫茫,就能提供給妖物來吸他的血 ; 或是用一錠黃金,————不是真的黃金,是羅剎惡鬼的骨頭,留下他會截取人的心肝,這兩個都是投一般人的喜好。」 甯采臣萬分感激,就問她什麼時候要戒備。聶小倩回答說 :「明天晚上。」聶小倩要告別的時候,哭哭啼啼的說 :「我不幸掉到苦海去,我想要脫離苦海登到岸邊,卻辦不到。郎君你的氣魄偉大沖上雲霄,一定能解救我脫離苦海。假如你願意收拾我的屍骨入袋,下葬到好地方,你就像我的再生父母。」甯采臣堅決的答應她。就問她屍骨埋在那裡。聶小倩說 :「你只要記得白楊樹上有烏雀築巢,那就是了。」聶小倩話說完就出去了,突然間就不見了。 第二天,甯采臣害怕燕生到別的地方去,就早早的前去邀請燕生見面。辰時以後就准備了酒和菜,留意看著燕生。後來就約他晚上睡一起,燕生就拿個性比較喜歡孤辟安靜拒絕,甯采臣不聽,半強迫帶著自己睡覺的用具來,燕生不得已,就自己的床鋪讓他睡在旁邊。說 :「我知道你是個男子漢大丈夫,久仰你非常殷切。總之,我是有苦衷的,難以立刻說明白。拜託你別偷翻我箱子及上面的布幔,你如果不聽從的話,對你我都不好。」甯采臣就誠懇的聽從他的吩咐。 不久,兩人各自去睡覺了。燕生就把他的箱子放在上面,靠著枕頭稍微,打鼾聲音像打雷一樣。甯采臣睡不著。快到一更的時候,窗外隱隱地出現有人的影蹤。不久,這些人跟到窗邊來偷看,眼光閃閃爍爍。甯采臣害怕,正想要叫燕生。忽然有個東西穿裂箱子,亮得像一匹白布,打在窗上的石欄桿,忽然速度很快的射出去,立刻回到箱子,好像電閃了一下又滅掉。 燕生察覺到了就起來。甯采臣裝睡偷看。燕生捧著箱子,撿起一個東西,在月光底下聞一聞,看一看,那個東西閃著晶瑩的白光,長約二寸,大概韭菜葉子的長度。不久,燕生牢牢的包了好幾層,把它放在破箱子。自言自語的說 :「那裡來的老妖怪,如此大膽,把我的箱子弄壞了。」於是又再度睡覺。 甯采臣大為驚訝,就起來問燕生,並且把他所看見的事情告訴燕生。燕生說 :「既然承蒙您相知相愛,我那裡敢深深的隱瞞。我是一個劍客。剛才如果不是石欄桿,那個妖孽應該會立刻死了; 即使這樣,恐怕也受傷不輕。」甯采臣就問 :「你剛剛把什麼東起來呢?」燕生說 :「是一把寶劍。剛剛我聞一聞覺得有妖氣。」甯采臣想要看。燕生就大方的拿出來給他看,果然是一把亮晃晃的小寶劍,於是甯采臣更加的看重燕生。 第二天,甯采臣看到窗戶外面有血跡。於是走到廟的北邊,看到重重疊疊的墳墓,果然有一棵白楊樹,有一烏雀在樹的頂端築巢。甯采臣看一看、算一算要如何完成它,就整理衣服打算要回去了。燕生就替他餞別,表現的情義非常親切、深厚。還把自已的破皮袋送給甯采臣,說 :「這是一個劍袋,你好好的珍藏它,妖魔鬼怪不敢靠近。」甯采臣想要追隨燕生學劍術。燕生說 :「你守信義、剛強正直,是可以修練。但你仍是富貴家的人,而不是我們學道的人呀。」甯采臣假託有個妹妹埋葬在這里,就把聶小倩的屍骨挖出來,用衣巾幫他收殮,租船回去了。 甯采臣的書靠近野外,因此就在野外設了一個墳墓,把聶小倩的屍骨埋在書的外面,祭祀祈禱說 :「我可憐你是一個孤憐憐的鬼魂,把你埋葬在我住的地方,你在唱或哭泣我都聽得到,這樣你就不會被男鬼欺負了吧!我替你准備一碗漿水給你喝,雖然不是多麼的山珍海味,希望你不要嫌棄。」 甯采臣祭祀祈禱結束,就要回去了,突然後面有人叫他說 :「你走慢一點,等我跟你一起走!」甯采臣回頭看,原來是聶小倩。聶小倩很高興的謝謝他 :「你果然是個守信用的人,我死再多次也無法報答你的大恩大德。請讓我隨你回去吧! 拜見你的父母親,我即當你的小妾小婢我也不會後悔。」甯采臣就詳細的看她,發覺她的臉白里透紅,翹翹的腳好像嫩嫩的筍子,白天仔細看她,特別的嬌艷美麗。於是,就和聶小倩一起來到書,請她先坐一下,自己先進去向母親報告。甯采臣的母親十分驚愕,甯采臣的太太生病很久了,甯采臣的母親告訴他不要說,害怕她會害怕。話一說完,聶小倩就翩翩的進來了,拜伏在地下。甯采臣說 :「母親,這就是小倩。」甯采臣的母親嚇得來不急躲。小倩就對甯采臣的母親說 :「我飄飄然孤憐憐自己一個人,遠離自己的父母兄弟,承蒙公子照顧我,對我有恩惠,他的恩澤覆蓋到我的每根頭發、每寸肌膚了。我願意拿起掃帚做些打掃的事情來報答他對我深深的情義。」 甯采臣的母親看到聶小倩的身材苗條,十分可愛的樣子,才敢跟她說話,說 :「你願意照顧我的兒子,我老人家高興的不得了。只是我生平只有這個兒子,我還盼望他祭祀祖先、傳宗接代,我不敢讓他要有鬼妻。」小倩說 :「我實在沒有別的心思。我這個鬼既然沒有辦法得到你老人家的信任,請求讓我把他當哥哥來侍奉。我就像你女兒來投靠你,早晚服侍你,如何啊?」甯采臣的母親可憐她一片誠懇,就答應了。聶小倩想拜見嫂嫂,母親以生病的理由拒絕。 聶小倩於是就進到廚裡面,代替甯母料理飲食。聶小倩在門進進出出,好像已經在這住很久似了,到了傍晚,甯母會害怕,聶小倩就告別回去睡覺,但甯家並沒有替聶小倩准備床被,聶小倩暗中知道甯母的意思,就離開了。她經過甯采臣的書想進去,卻後退了,在外面走來走去,好像在怕什麼似的。甯采臣就叫她。聶小倩說 :「你屋子裡有一股令人害怕的劍氣,從前在路上我不敢見你,正是這個原因。」甯采臣已經知道就是那口皮袋,就把它取來掛在別的間。於是聶小倩才進到書里來,靠著燭火坐下來,經過一些時候都不說話。時間一久,聶小倩問甯采臣說 :「晚上你讀書嗎?我小時候背過?楞嚴經?,現在大半忘記了,請求你給我一卷,晚上有空時可向哥哥請教。」甯采臣答應了。甯采臣又坐下來,沉默了。二更快結束時,聶小倩還不走。甯采臣就催促她。聶小倩臉色變憂愁的說 :「我是他鄉的孤魂野鬼,特別害怕荒涼的墳墓。」甯采臣說:「書里沒有別的床被,況且我們是兄妹,也應該離遠一點來避嫌 。 一、精當細膩的心理描寫。心理描寫是塑造人物形象、刻畫人物性格的重要手段,它是指對處在一定環境中的人物內心活動的描寫。通過對人物心理的描寫,可以更深刻的揭示人物豐富而復雜的精神世界,反映人物的個性特徵,使人物形象更加豐滿靈動。與西方小說相比,中國古代小說常以奇異曲折、跌宕起伏的故事情節取勝,心理描寫相對比較薄弱。心理描寫直到唐人傳奇始現端倪,且多以詩詞賦、隱語雙關出之,字數很少,且深度有限,像《紅線》寫紅線取金盒歸來的喜悅心情的那種描寫心理的文章是唐傳奇中少之又少的。然而《聊齋志異》則不同,整部著作善於通過細膩入微的心理描寫,注重人物心理的流程、心態的變化《聶小倩》就成功地描寫了寧采臣對聶小倩在幾個不同的場合相遇後,所隨之產生的各種想法和不同的心理變化, 請看下面一段話:女笑曰:「月夜不寐,願修燕好。」寧正容曰:「卿防物議,我畏人言;略一失足,廉恥道喪。」女雲:「夜無知者。」寧又咄之。女逡巡若復有詞。寧叱:「速去!不然,當呼南捨生知。」女懼,乃退。至戶外復返,以黃金一鋌置褥上。寧掇擲庭墀,曰:「非義之物,污吾囊橐!」女慚,出,拾金自言曰:「此漢當是鐵石。」聶小倩最初的「笑曰」,說明她內心滿懷著成功的希望,揣測有成功的把握,因而才喜形於色地流露出得意的媚笑,並說出挑逗性的話「月夜不寐,願修燕好。」當寧采臣「正容」、「咄之」之後,聶小倩便收斂了起先的「笑」 ,一下子變得「逡巡」起來,在對方一再的叱責之後,小倩終於因怕而「乃退」,這樣的描寫,說明了當寧采臣的義正詞嚴喚起她內心良知的關鍵時刻,她的心裡、她的思維中顯然出現暫時的矛盾——回去怕無法向老媼交待,不回去又一時達不到誘惑寧采臣的目的,於是女主人公尷尬、難堪、進退兩難的心裡活動被刻畫得淋漓盡致,活化出一個女性因為要求遭到拒絕而變得面紅耳赤的豐富而多變的特定心態。親昵之計不成,「至戶外」的小倩決意採用慣用的金錢引誘手段,因而「復返,以黃金一鋌置褥上」來試探,遭遇更嚴厲的斥責後,她慚愧不已,滿腹委屈無奈地埋怨寧采臣的鐵石心腸。這樣成功的心理刻畫,不僅表現了聶小倩內心深處既喜且懼又委屈加羞慚的復雜的內心世界,刻畫了寧采臣不為美色金錢所迷惑的潔身自愛的正人君子形象,極大地豐富了男女主人公的性格,而且更好地推動了故事情節的進一步發展。可見,蒲松齡不愧是心理描寫的行家裡手。二、多彩凝練的語言。《聊齋志異》的語言內涵豐富又典麗凝練。雖是文言,卻不僵死,具有明白流暢、通俗易懂,雅俗共賞,曲高和眾,可讀性強的特點。正如《法蘭西大網路全書》說聊齋語言:「達到了中國古典散文的高峰」。《聶小倩》一文即很好地體現了這些特色。首先:作者創造性地運用了許多古代的文學語言,而且還大量地提煉並巧妙熔進了不少當時的方言俗語,形成一種活潑而不失典雅、俊逸而又生動有趣的語言格式。抒情寫景也好,敘事狀物也好,都因為自己的語言功底而被處理得妙趣橫生、多彩多姿。有的整句和散句相結合,例如:「殿塔壯麗」 「蓬蒿沒人」、「似絕行蹤」、「東西僧舍」、「雙扉虛掩」、「扃鍵如新」、「顧殿東隅」、「修竹拱把」、「野藕已花」等語句,和「至北郭」、「階下有巨池」、「意甚樂其幽杳」、「遂散步以待僧歸」、「階下有巨池」、「會學使案臨」、「惟南一小舍」等句子,整散結合,靈活生動;「眉顰蹙而欲啼,足劻勷而懶步」一句與它前後的句子也具有整散變化,錯落有致的特點。有的在單行奇句中又間用儷語駢詞,例如在「審諦之,……白晝端相,嬌艷尤絕。遂與俱至齋中。囑坐少待,先入白母。」這一連串絕妙好詞當中,作者巧妙鑲嵌上了「肌映流霞,足翹細筍」,可謂字字珠璣,聲聲鏗鏘,小倩的嬌美艷麗活靈活現;當小倩提出「願修燕好」的希求的時候,寧采臣回答的話語簡直就是一對典型的駢體句——「卿防物議,我畏人言」。讀之韻味十足,回味不盡。這些語言材料的巧妙運用,成功地使得全文句法靈活多變,平中添奇,雅中有俗,俗中顯雅。其次:語言的凝練。《聊齋志異》用文言寫作,較白話小說,准確精練,生動傳神的語言是它的特長,充分顯現了蒲松齡熟練駕御文言文的卓越的語言功底。《聶小倩》一文,語言洗煉明快,情趣盎然,且不失形象生動,典雅別致。「女朝旦朝母,捧匜沃盥,下堂操作,無不曲承母志。」不過二十個字,即把小倩勤快賢惠、安良柔順的形象和盤托出,引人聯想。尤其是寧叱:『速去!不然』,女懼,乃退女慚,出寧諾。又坐,默然自得女,逸甚,心德之」等諸多一字、二字句,言簡意賅,乾脆利落,給人以簡捷不啰嗦,恰到火候之感,從而達到了一字千金的藝術效果。3。寫人物轉化注重掌握分寸《聶小倩》描述了被妖物役使的孤弱少女通過自己的心智與計策,在真、善、美和假、惡、丑的復雜而又尖銳的矛盾斗爭中,得俠客之助,擺脫凶惡勢力的要挾和控制,逐漸脫離了專門以害人為生的生活軌道,還陽與寧生結為夫婦,從而過上知恩向善、悔過自新的嶄新的人間生活,並享受到了甜蜜的愛情,反映了古代社會被侮辱被摧殘的婦女對邪惡勢力的頑強抗爭和對美好生活的執著追求。值得一提的是,無論從性格的發展、精神的變化,還是立場的轉變,作者在寫這個人物轉化的時候,非常注重掌握合適的分寸,尤其是每一個細節的轉化。黑格爾認為,藝術的中心問題在於「藝術形象中個別細節把所要表現出來的內容突出地表現出來的那種妥帖性……只有適合於照實表現恰恰某一確定內容的東西才應該納入藝術作品,不應該有什麼顯得是無用的或是多餘的。」[3]蒲松齡在描寫聶小倩悔過轉化之時,就非常注重把「要表現出來的內容突出地表現出來」這一種「妥帖性」,也就是非常注重掌握描寫的分寸。「孤魂」 聶小倩原本是一個良家女子,不幸被惡魔老媼無情地掠去,被逼無奈充當了老媼的爪牙,專門做起了「為非作歹」的害人的職業。但聶小倩心靈深處的本性仍然是純真善良的。當她前往蘭若欲害寧采臣而被對方「驚問」的時候,她笑著回答說:「月夜不寐,願修燕好。」當寧采臣鄭重嚴肅地警告:「卿防物議,我畏人言;略一失足,廉恥道喪」以後,文章如此描寫:女雲:「夜無知者。」寧又咄之。女逡巡若復有詞。寧叱:「速去!不然,當呼南捨生知。」女懼,乃退。至戶外復返,以黃金一鋌置褥上。寧掇擲庭墀,曰:「非義之物,污吾囊橐!」女慚,出,拾金自言曰:「此漢當是鐵石。」從最初的又笑又說,到後來的只說不笑,說明遭到寧采臣的拒絕和呵斥之後,聶小倩很受感觸地良心發現、捫心自問,人物的轉化逐漸開始了。當發展到「女逡巡若復有詞」的時候,進一步表明聶小倩的內心充滿了矛盾和斗爭——對這樣的一個善良書生傷害呢,還是不傷害呢?傷害吧,被書生駁斥得理屈詞窮而不能不「速去!」「不然,當呼南捨生知」;不傷害吧,又擔心老媼訓斥虐待。這樣一描寫,即把聶小倩進退兩難的尷尬神態刻畫得幾近淋漓盡致。當她用女色和金錢雙管齊下進行誘騙皆以失敗而告終的時候,作者描寫的「女慚,出,拾金自言曰:『此漢當是鐵石。』」明確地告訴我們:聶小倩的內心思想進一步發展到了慚愧難過的地步——這樣一個正直正派令人欽佩崇敬的人怎麼能去亂加傷害呢?這樣,由不懷好意的笑到只說不笑,由決意害人到「逡巡」猶豫,由先前的「女懼」到後來的「女慚」,由想傷害寧采臣到欽佩崇敬寧采臣,作者在寫人物變化和人物心理的時候,如此這般時刻抓住了恰切的分寸感、「妥帖性」,一個真實感人、前後變化的人物形象,就這樣隨著有分寸的細節描寫而站在了讀者的面前,亦活在了讀者的心裡。評論家薄子濤認為,「要做到准確合乎藝術分寸,不僅要把握人物特定環境下的思想行為,在藝術表現上貶褒得當,恰如其分,而且還要寫出一個人物立場轉變、精神變化的真實依據和獨有特點,做到適中、恰好。如果說,作者在描述聶小倩被人的場景中是揭露中有同情的話,那麼,隨著她的渴望做人、悔過自新的言行表白,作者便把同情的因素遞增為支持的熱忱。蘭溪生及其僕人接連被害後,老妖就准備對寧生下手了。寧采臣的不受嬌艷容貌的蠱惑、拒絕金錢物質的引誘的高尚品德、學識無疑打動了聶小倩的心。所以,聶小倩在半夜時分偷偷地跑來給他通風報信,並且跟她娓娓傾訴,吐露了埋藏在心底的真情實意。這段對話,很有分寸地表達了男女主人公的性格。」《聶小倩》對女主人公外貌形象的描寫,同樣做到了有分寸、合乎情理地表現,襯托出女主人公的精神及其性格的發展。寧采臣月夜中見到的聶小倩的形象是「彷彿艷絕」。這里所寫到的「彷彿」,不但是夜間看人的真實情景的恰當描寫,而且是「孤魂」真實面貌還不十分清晰的虛筆暗示。當聶小倩最終擺脫掉惡魔控制從而得以個性解放的時候,寧采臣眼中的聶小倩就非常的光彩照人、煥發青春了:審諦之,肌映流霞,足翹細筍,白晝端相,嬌艷尤絕。這里的『肌映流霞,足翹細筍」,簡直美不勝收,「尤」字用得也極有分寸。而當男女主人公愛情實現的時候,作品這樣寫到:因列筵告戚黨。或請覿新婦,女慨然華妝出,一堂盡眙,反不疑其鬼,疑為仙。聶小倩的「慨然華妝出」,是作者對她的愛情得以實現時的那種喜出望外的愉悅心情的恰如其分的描寫。用來形容聶小倩成為「新人」時的美麗外表的「疑為仙」三個字,更是匠心獨運,字斟句酌,准確至極,充分表現出作者有分寸、「妥帖性」地描寫人物變化的超人的藝術功底。4,巧用伏筆與照應。伏筆與照應是小說創作常用的手段,但要想運用好這一手段,作者必須做到構思周到縝密,行文自然流暢,細針密線,不著痕跡,天然圓潤,無懈可擊。而《聶小倩》在描寫人物的轉化的時候,就非常成功而又巧妙地運用了伏筆與照應的表達手段。伏筆的運用在《聊齋志異》中主要有四種——一是遠伏,即在距離後面的照應比較遠的地方埋下伏筆,使讀者最初並不怎麼注意,但是隨著行文的繼續和情節的發展,讀者經過回味和思考,自然會發現其中的奧妙,產生恍然大悟的感覺,從而拍手稱絕,例如《花姑子》《水莽草》、《續黃粱》等;二是復伏,也就是層層設伏筆,而伏筆當中又有新的伏筆,或者同一個伏筆有著幾種作用,例如《陸判》、《鴉頭》等;三是暗伏,也就是無論在何處設伏筆,不管與照應的距離遠近,作者都好像是在無心插柳,信手拈來,從而使得讀者毫無察覺,直到最後通過自己仔細咀嚼與研究發現已入作者彀中,這才頓覺其中的美妙,例如《宮夢弼》;四是閑伏,即用閑筆當伏筆,所寫的內容乍一看好像是多餘累贅的,但是經過細心研讀才發現是必不可少的,例如《嬰寧》、《張誠》、《胡四娘》《蓮香》、《小二》等《聶小倩》運用的是四種伏筆中的遠伏。作者遠遠的在文章的一開頭就介紹到:「寧采臣,浙人。性慷爽,廉隅自重。」而且他還經常對別人誇耀自己「生平無二色」。當聶小倩為了引誘他而有意「以黃金一鋌置褥上」的時候,寧采臣卻不但將黃金「掇擲庭墀」,而且還毫不猶豫地說到「非義之物,污吾囊橐!」,巧妙照應了寧采臣「性慷爽,廉隅自重」的伏筆。當聶小倩主動提出要與他「修燕好」且囑咐、安慰他「夜無知者」盡管放心的時候,寧采臣決然沒有被女色所動,相反,他對聶小倩的唐突要求斬釘截鐵地進行了「咄之」、「叱」之,其耿直自重足以可見。夜深人靜之時,兩人「默然」而坐,寧生「促之」,並說:「齋中別無床寢」,明示聶小倩如果妻子還沒有死去就不能同她相愛,所有這些見美色而不惑的情節內容,都是對開篇交待的寧采臣「生平無二色」的巧妙回應。正因為有了像《聶小倩》這樣的有著高超藝術技巧的作品,再加上廣博的內容和卓異的思想,《聊齋志異》才能夠成為我國古典文學的藝術明珠,成為一部充滿積極浪漫主義精神的文學巨著,受到廣大讀者的一致盛贊和高度評價。正如魯迅先生所說:「專集之最有名者」,「雖亦如當時同類之書,不外記神仙狐鬼精魅故事,然描寫委曲,敘次井然,用傳奇法,而以志怪,變幻之狀,如在目前;又或易調改弦,別敘畸人異行,出於幻域,頓入人間;偶述瑣問聞,亦多簡潔。」(《中國小說史略》) 《聶小倩》這篇文章的思想傾向,藝術手法都很能反映蒲松齡的思想藝術追求.這是一個善與惡,美與丑構成的強烈對比,而最終是善戰勝了惡,美戰勝了丑的動人故事.其中,從小倩與寧采臣以及甯母三人互動可見得.甯母初因懼小倩是鬼,不敢答應小倩與寧采臣的婚事時,這時小倩的表現很值得人尋味,她並沒有傷心哭泣,也沒有心生怨恨,而是乖巧地說:「兒實無二心.泉下人既不見信於老母,請以兄事,依高堂,奉晨昏,如何 」這樣既表明了自己對寧采臣決不會有加害之心,又給寧母及自己一個台階下,同時還可因「依高堂,奉晨昏」與寧母接近,消除寧母的疑懼,獲得寧母的歡心.另外,與寧母見面時不為接納,但她毫無怨言地解釋,願兄事甯,在甯妻已久病的情況下為減輕寧母的負擔「即入廚下,代母屍雍」.從此「朝且朝母,捧匜沃盥,下堂操作,無不曲承母志」,使由於甯妻病卧不起後操勞家務勞累不堪的寧母自從小倩來後「逸甚」而「心德之」.她這樣做固然包含著取得甯家母子信任與好感的因素,但更多的還是表現了她的善良.《聊齋》雖多言情小說,卻很少單純言情,大多利用神異幻想之便,創造種種寓意形象,使作品兼有寓意功能,以豐富思想意蘊,本篇寓意尤其明顯。聶小倩說她用女色與黃金作為誘殺人的兩種手段,「 凡以投時好耳」 ,一語道破當時好色貪財的世風。而非分的黃金「乃羅剎鬼骨,留之能截取人心肝」,更是警世之語。 「鬼」是一種觀念的存在,被藝術家想像成形形。《聊齋》筆下的鬼女都是早夭少女青春生命的另一種存在形式,具有濃郁的生活氣和人情味。聶小倩對寧生又崇敬,又感激,又傾心愛慕,而礙於鬼的身份和寧母的顧忌,只得與寧認作兄妹,若即若離;她夜間怕回到「荒墓」中去,但又無可奈何,在寧生的催促下,只得起身,愁容滿面,欲行又止。凡此種種,都寫得曲盡其情,意味深長。《聶小倩》寫鬼女聶小倩初入寧采臣家對婆母之戒心能理解承受,盡心侍奉,對寧采臣有依戀之心,卻不強求,終於使婆母釋疑,變防範為喜愛,富有濃郁的生活內蘊,展示出女子的一種謙卑自安的性情。小說開頭寫聶小倩美,是女鬼祟人之美。結尾聶小倩仍然美,也仍然是鬼,人們卻懷疑她是仙。從鬼到仙,從惡到善,一念之差,是《聶小倩》這個鬼故事給我們的啟示。

Ⅱ 哪個小說中有泰安集團的

1號頭條:億萬BOSS緋聞妻
作者:夯夯
類型:都市言情
狀態:連載中
簡介:
蘇語宸是娛樂圈裡五六七線的小透明,還是個名聲不好的艷星。被前男友陷害,她與泰城新貴周越宣傳出驚天緋聞。
爾後,他娶她。沒有她預想中的折磨,竟是他細心的呵寵、無限的寵溺,一路將她推向娛樂圈頂峰。
面對如此不按狗血劇情走的男人。
她道:「周越宣,我要不起你!」
他挑眉:「你不是要過了嗎?」
第393章泰安集團的廣告(1)
蘇語宸掛上電話後想著明天就要跟泰安集團的廣告部的人洽談,合作方式心情就不由得緊...

Ⅲ 東岳廟會的東岳廟會

泰山神東岳大帝的身世眾說紛紜,但泰山神東岳大帝倍受信仰是崇拜則是事實。有謂東岳大帝君「至神農朝,賜天符都官號名府君,至漢明帝封泰山元帥」(《三教源流大全》),這說明至少到漢代,東岳大帝就有封號了。唐末時期,是東岳大帝最為顯赫的時期,有唐一代,先後有封號「天中王」、「天齊君」、「天齊王」、宋真宗朝,先加號為「仁聖天齊王」,後加封為「天齊仁聖帝」。東岳大帝不僅是神界之神, 而且還成了人間帝王,有夫人曰淑明,有子曰三郎、四郎、七郎。宋真宗封禪泰山時,定東岳大帝的生日為三月二十八日(如《水滸傳》第七十三回講「三月二十八日,天齊聖帝降誕之辰」), 並決定年年慶賀,因而也就使泰山廟會形成了定製,廟會的地點也由唐代時的岱嶽觀一帶改名為東岳廟(主祀東岳大帝)了。
東岳廟或謂泰山廟,即岱廟是也。岱廟創建於何時,有人以岱廟內《大宋天貺殿碑銘》中有「秦既作疇」、「漢亦起宮」,為據推斷創建於秦漢之際;也有人則認為稍晚一些。拋開「創建」問題不論,唐宋時期已具有相當規模則是有據可查的。《大宋宣和重修泰岱廟碑》記載:「 增至宮宇」,「 繚牆外圍」,罡罳分翼,巋然如御都紫極,望之者知之神靈之宅。凡殿 、寢 、堂、閣、門、亭、庫、 館、樓、觀、 廊、廡,合八百一十盈」。以宋代為背景的《水滸傳》對岱廟也有著精彩的描寫:「廟居岱嶽,山鎮乾坤,為山嶽之至尊,乃萬神之領袖。山頭伏檻,直望見弱水蓬萊;絕頂攀松,盡都是密雲薄霧。樓台森聳,疑是金烏展翅飛來;殿角棱層, 定覺玉兔騰身走到。雕梁畫棟,碧瓦朱檐。鳳扉亮而映黃紗,龜背綉簾垂錦帶。遙觀聖像,九旒冕舜目堯眉;眉,近睹神顏,兗龍袍湯肩禹背。九天司命,芙蓉冠掩映絳綃認,炳錄赫黃袍偏稱藍田帶。左侍下玉簪珠履,右侍下紫綬金章。闔殿威嚴,護駕三千甲將 ;兩廊勇猛,勤王十萬鐵衣兵。五嶽樓相接東宮,仁安殿緊連北闕。蒿里山下,判官分七十二司;白騾廟中,土神按二十四氣。管火池,鐵面太尉月月通靈;掌生死,五道將軍年年顯聖。御香不斷,天神飛馬報丹書;祭祀依時,老幼望月祈獲福。嘉寧殿,祥雲杳靄; 正陽門,瑞氣盤旋。 萬民朝拜碧霞君, 四方歸依仁聖帝。」以慶賀東岳大帝誕辰為主要內容的泰山廟會,選址在主祀東岳大帝的東岳廟(岱廟)一帶是再妥當不過的了。
宋代的泰山廟會,當時的文獻資料留下的不多,但從以宋代為背景的《水滸傳》中有關描寫中可窺一斑:一是泰山廟會影響甚遠。陝西、山西的客官都不顧路途遙遠前往前來趕會,二是香客甚多。「那條路上只看燒香的人往來不絕」;「三更前後,聽得一派鼓樂響, 乃廟上眾香官與聖帝上壽」。三是商業興隆。「原來廟( 東岳廟 )上好生熱鬧,不算一百二十行經商買賣,只客店也有一千四五百家,延請天下香客。到菩薩聖節之時,也沒有安著人處,許多客店都歇滿了」。四是廟會期間打擂等競技活動引人注目。鳳翔府的「彪形大漢」、太原府的擎天柱任原以及梁山英雄好漢等都爭先恐後地到東岳泰山廟會打擂。 打擂之時,卻見「 那日燒香的人,真乃亞肩疊背,偌大一個東岳廟,一涌便滿了。屋脊樑上,都是看的。朝著嘉寧殿,扎縛起山棚,棚上都是金銀器皿,錦綉緞匹。門外拴著五頭駿馬,全副鞍轡。知州禁住燒香的人」。
元、 明、 清時期乃至民國,雖然東岳大帝的影響比起碧霞元君有所減弱(後祥),但泰山廟會仍把祝賀東岳大帝的誕辰作為主要內容之一。元曲《劉千病打獨牛角》第三折謂:「今日乃三月二十八日,乃是東岳天齊仁聖大帝聖誕之辰, …… 端的是人稠物穰社火喧嘩。」明人陸容的《菽園雜記》卷七引許彬《重修嵩里山祠記》曰:「每年三月二十八日,屬東岳帝君誕辰,天下之人遠數千百里,名有香帛牲牢來獻。」明人劉侗的《帝京景物略》講道,帝京之東岳廟,每年三月二十八日東岳大帝聖誕,「 傾城驅齊化門,鼓樂旗幢為祝,觀者夾路 」;「 都人陳鼓樂、旗幟、樓閣彩亭,守仁聖帝游。」至於清代的泰山廟會,清人唐仲冕在《岱覽·岱廟》中記載,「廟城宏敞,每年祈賽雲集,布幕連肆,百劇雜陳,肩摩趾錯者數月。舊傳三月廿八日為岳帝誕辰,是日尤盛。」民國十八年、二十年,傅振倫先生兩游泰山,所著《 重遊泰山記》中,對泰山廟會也有記述:「時值夏歷三月中旬,為泰山廟會之期(引者按:此顯然是指慶賀東岳大帝誕辰的那個泰山廟會),善男信女,遠道而來朝山進香者,相望於途。婦女皆纏足,頭梳長髻,衣裳博大,不著裙衫,腿帶寬可四寸,多深紅艷綠色,蓋猶有數年前內地古裝之遺風。捧香合手,喃喃不絕於口。至於男子朝山,則隨僧道鼓吹而已。有手持直角三角形之黃旗者,其上大書「朝山進香」四大字,右側書「萊邑義峪庄」,諸小字,是殆來自山東東部萊州者。山中居民,有出售香馬紙課者,生意最盛。沿途乞丐甚多,逢人索物,並雲:『千舍千有,萬捨得福』、『步步升高』、『積德吧,掏錢吧,個人行好是個自的 』, 不予則不得前行。」
進入明代,泰山廟會除慶賀東岳大帝的誕辰外,又增加了慶賀碧霞元君的誕辰活動。碧霞君入主泰山廟會雖然有巧合的因素──傳說,碧霞元君的誕辰是四月十八日,與東岳大帝的誕辰時間(三月二十八日)相近,在不改變泰山廟會會期時間的情況下,即可把慶賀碧霞元君的誕辰活動納入進來,更重要的則是社會原因,因為明清兩代碧霞元君的信仰影響極大,且超過了東岳大帝, 為了吸引更多的香客,吸引更多的趕會者,亦需要把碧霞元君抬出來。
明清時期,慶賀碧霞元君的誕辰活動極火,「歲四月十八日,元君誕辰,都士女進香。先期,香首鳴金號眾,眾率之,如師,如長令,如諸父兄。月一日至十八日,塵風汗氣,四十里一道相屬也。輿者,騎者,步者,步以拜者,張旗幢、鳴鼓金者。輿者,貴家,豪右家。騎者,游俠兒、小家婦女。步者,窶人子, 酬願祈願也。 拜者,頂元君像,負楮錠,步一拜,三日至。其衣短後,絲褌,光乍襪履,五步、十步至二十步拜者,一日至。群從游閑,數唱吹彈以樂之。旗幢鼓鳴金者,綉旗丹旐各百十,青黃皂綉蓋各百十,騎鼓吹,步伐鼓鳴金者,稱是。人首金字小牌,肩令字小旗,舁木製小宮殿,日元君駕, 他金銀色服用具,稱是。後建二丈皂旗,點七星,前建三丈綉幢,綉元君稱號。又誇儇者,為台閣,鐵桿數丈,曲折成勢,飾樓閣崖水雲煙形,層置四五我嬰,扮如劇演。其法,環鐵約兒腰,平承兒尻,衣彩掩其外,桿暗從衣物錯亂中傳。 下所見雲梢煙縷處, 空坐一兒,或兒跨像馬,蹬空飄飄,道傍動色危嘆,而兒坐實無少苦。人復長竿掇餅餌,頻頻啖之。路遠,日風暄拂,兒則熟眠。別有麵粉墨,僧尼容,乞丐相,遢伎態,憨無賴狀,閭少年所為喧鬨嬉遊也, 橋傍列肆, 搏面角之,兒曰麻胡。湯和炒米圓之,曰歡喜團。秸編盔冠襆額,曰草帽。紙泥面具,曰鬼臉、鬼鼻。串染鬃鬣,曰鬼須。香客歸途,衣有一寸塵,頭有草帽,面有鬼臉,有鼻,有須,袖有麻胡,有歡喜團。入郭門,軒軒自喜。道擁觀者,嘖嘖喜。入門,翁驅妻子女,旋旋喜繞之。然或醉則喧,爭道則毆,迷則失男女,翌日,煩有司審聽焉 」( 明《帝京景物略》)。千里之外的京城(今北京)是如此,碧霞元君的老家更是如此:「四月十八(泰山)頂上奶奶的聖誕,……這是哄動二十合屬的人煙,天下的貨物都來趕會,賣的衣服、首飾、瑪瑙、珍珠、甚麼是沒有的。 」(《 醒世姻緣傳》第六十八回)
民國年間,社會動盪,時局不穩,泰山上下駐軍甚多 , 文物古跡破壞嚴重,東岳廟(岱廟)成了大市場。相對說來,千餘年歷史的泰山廟會,此時顯得十分蕭條 。 傅振倫先生游泰山看到「沿途乞丐甚多,逢人索物」,「不予則不得前行」,「游山大煞風事,莫過於此」(《重遊泰山記》)。馮玉祥將軍隱居泰山期間,曾對泰山廟會進行考察,並作《廟會的市面》社會風俗詩一首,詩曰:「趕廟會,開市場,各種貨物來四方。有洋貨,有土產,還有大喝小吃館。這一邊,擺面攤,台橙板桌都齊全。爹揉面,娘燒爐,生意買賣兒照顧。那一邊,更熱鬧,漢子張口大聲叫。酸梅湯,荷蘭水,價格便宜味鮮美,有老少,有男女,雜亂擁擠來復去。買者少,看者多,腰裡沒錢沒奈河。鄉民苦,鄉民窮,金錢日日外國送。說緣由,話根底,生產趕早用機器。」顯然馮玉祥先生是借對泰山廟會的描寫,痛心民眾疾苦,倡導社會革命。
泰城解放以後,泰山廟會一度被不定期的物資交流會所取代。「文革」期間,由於眾所周知的原因,連物資交流會也取消了,致使不少年輕人不知廟會為何物。「文革」結束,大地復甦,山門洞開,泰安市較早的被列入對開發城市,泰山成為中外旅遊熱點。為適應新形勢的需要,泰安有關方面,在對傳統的泰山廟會進行了一番「去其糟粕,取其精華」的改造後,於1986年恢復了泰山廟會。這屆泰山廟會的會場設在岱嶽觀舊址一帶,會期是公歷5月6日至12日,廟會的內容,除正常的宗教活動外,主要是物資交易、文化娛樂和旅遊觀光。新恢復的首屆泰山廟會就顯示出勃勃生機:上百家省內外商業團體到廟會洽談生意,數不盡的大小攤點經營著各種各樣的百貨及地方土特產,官方或民間的文藝表演團體紛至沓來,逛會的游山的人流熙熙攘攘。
新的泰山廟會,越辦越有經驗,越辦越紅火。1991年度的泰山廟會,會期6天,上會人數達120萬人次,有12個表演團體到會演出,40多個商業大棚及1000多家經營單位(個體)進會交易,總成交額達400多萬元。1992年度的泰山廟會,擴大了規模,延長了會期,「以紅門路為中軸線,南起白鶴泉,北到關帝廟,西臨普照寺,東至王母池,佔地面積一平方公里,會期長達10天。然而即使這樣, 仍嫌會場狹小,時間太短,起會以來, 1500多家售貨攤點,15個大型表演團體,200多座飯棚以及每天20萬人次的趕會和流動叫賣聲,把整個會場擠得水泄不通」。(張用衡:《泰山廟會古今談》,《華夏星火》1992年第7期 ) 這屆廟會的總上會人次為200萬以上 , 交易額達1100萬元。此正如廟會楹聯所雲:「萬仞泰山乘開放勁風振興旅遊迎嘉賓,千古廟會順改革大潮繁榮經濟聚財源。」
最值得一提的是1993年度的泰山廟會,規模更大了,組織更嚴密了,成效更顯著了。廟會會場分南北兩大區,即山東林校廣場是商業大棚區(南區),又細分為日用百貨、紡織品、工農業產品、鞋帽工藝品、服裝和食品6條商業街;在北區的環山路東段和虎山公園又劃分零散攤點交易,飲食服務和文化娛樂3個小區。總佔地面積約10萬平方米,商業大棚400多座,攤點1600餘家,大型表演團體19個, 雖然廟會期間一度天公不太作美,但仍人山人海。筆者耐不住寂寞,也曾逛廟會,湊熱鬧,巧遇不少趣事。其一,市長逛廟會。起會第一天,當時的泰安市市長便把廟會誑個遍,當看到銷售葯品的攤位時,就前去細細查看,看看是哪裡生產的,有沒有注冊商標和出廠日期,經銷葯品證件是否齊全。並特意交待辦會人員: 「 對各種商品特別是葯品要細心檢查,千萬不能讓假冒偽劣品上市,這關繫到廟會和我們泰安的聲譽。」其二,九十老嫗看大戲。泰城南關有一位九十歲高齡的老太太,聽說起了廟會,非要趕會不可。兒孫們用輪椅將老太太推到廟會,因怕老人年事已高, 想在南區看看熱鬧就算了,不料老太太堅持要到北區去看大戲,且興致極高,一看就是二個多小時。其三,「老外」洋文聽不懂。在一小攤點前,兩位金發碧眼的外國女士看中了古色古香的瓷瓶,把玩良久,決定買兩只,連聲「土、土」(英語two,這里是兩只的意思),小老闆第一次與「老外」打交道,不知「老外」講得是什麼,接忙擦瓷瓶,並答道:「沒土,沒土,乾乾凈凈的。」鬧了一場笑話。
泰山廟會,濫觴於唐,定製於宋,鼎盛於明清,衰落於民國, 再興於今日。泰山廟會的一項重要內容是慶賀神祇的聖誕,慶賀活動期間,香客遊客雲集,要吃,要住,要購,要娛,商貿服務和文化娛樂活動也隨之出現,廟會也就逐漸變成了一項多功能的活動。鑒於泰山知名度之高,泰山神──東岳大帝和碧霞元君知名度之高,泰山廟會的影響也就甚大甚遠了。
(一)廟會把慶賀東岳大帝和碧霞元君誕辰作為主要內容,進一步抬高了東岳大帝和碧霞元君。明清時期,不僅在泰安,而且在全國各地都建有供奉東岳大帝或碧霞元君的天齊廟、泰山廟或泰山娘娘廟。關於東岳大帝的信仰崇拜,較為典型的例子可舉岱廟天貺殿壁
畫 ─── 《東岳大帝啟蹕回鑾圖》,「啟蹕圖」由宮廷學士及內宮嬪娥恭送東岳大帝出行打頭,繼之是東岳大帝乘輿巡行,最後是地方神靈恭迎東岳大帝;「回鑾圖」從地方神靈官員恭送東岳大帝開始,接著是東岳大帝乘玉輅返駕, 結尾是宮廷官員嬪妃恭迎東岳大帝勝利返回。壁畫高3.30米,全長62米,畫面除山水殿閣外,共繪人物691個,其場面之宏大,在泰山上下是空前絕後的,在全國范圍內也屬罕見。碧霞元君的信仰崇拜在明清達到了頂峰。明神宗時,鄭貴妃為立愛子常洵,欽遣乾清宮近侍「敬詣東岳泰山岱頂聖母娘娘陛前,虔修醮典遍禮諸聖」,「上叩諸天遙鑒,聖母重慈,保佑貴妃聖躬康泰,皇子平安,星辰順度,疾病痊除,壽命延長,家國協吉」(萬曆十七年《皇醮記文碑》)。再者,萬曆皇帝之母孝定皇太後,死後追封為「九蓮菩薩」,崇禎帝之母孝純皇太後,死後追封為「智上菩薩」,並把二皇太後鑄成銅像在泰山配祀於碧霞元君兩側。廣大受壓迫受剝削的勞動人民也借對碧霞元君的信仰崇拜組織農民起義(白蓮教信奉的「無生老母」是民間宗教家對碧霞元君的改造),以反抗黑暗統治。另外,明清時期的泰山民間香社,都虔誠地朝拜碧霞元君。如明嘉靖年間,河南開封府六縣善男信女朝山進香,簽名者達萬人以上。再如清代「 歷城舊有北斗永善香會,自明朝至今相傳百餘年,實乃古會也。每屆春間會期,齊集善男信女朝山進香」(《北斗永善香會碑》)。由於碧霞元君被看作是大慈大悲的善神和有求必應的萬能神,「 飲我,福我,壽我,惟神降祥,豈敢禱昧以忘大惠」( 光緒 十 年《 重修泰山碧霞元君祠記》)。他們是否正真正得到了神的保佑是另一回事,但他們確實沒有敢忘大惠。北斗永善香會大錢向碧霞元君進貢:「貢檀牌位並神龕黃綉花棹各一,黃綉蘭鋪墊二付,黃緞綉花黃羅寶蓋一把,大寶蓋一把,黃洋綢蓋二把,龍鳳旗五色旗八桿,黃寶旗八桿,朱紅洋標大社旗四桿,小禮旗六十桿,大紗燈二對,龍拐銅提爐二對,鳳提爐二對,大紅綵綢一匹, 十獻供品, 朱紅大盤十個,蘭布小墊三十個,金橋銀橋旗傘各一宗。」
(二)官府利用泰山廟會等引來的香客大發不義之財。據明人張岱的《岱志》記載:「四方香客,日數百起,聚錢滿筐,開錢柵,向佛殿傾瀉,則以錢進。元君三座,左司子嗣,求子得子者,以銀范一小兒酬之,大小隨其家計,則以銀小兒進。右司眼光,以眼疾祈得光明者,以銀范一眼光酬之,則以銀眼光進。座前懸一大金錢,進香者以小銀錠或以錢,在柵外望金錢擲之,謂得中則得福,則以銀錢進。供佛者以法錦,以綢帛,以金珠,以寶石,以膝褲、珠鞋、綉之類者, 則以錦帛、金珠、鞋進。以是堆垛殿中,高滿數尺。山下立一軍營,每夜有兵守宿,一季委一官掃殿, 鼠雀之餘,歲數萬金,山東合省官,自巡撫以至州吏目,皆分及之。」如此眾多的香火錢物,統治者仍不滿足,還要徵收香客的「 人頭稅 」(香稅)。明武宗正德十一年,鎮守泰安州太監黎以修繕泰山祠廟為借口,疏請徵收泰山碧霞元君祠香錢,當時雖曾遭到都給事中石鑒柱的反對,但明武宗還是採納了黎鑒的意見,到了萬曆年間,神宗皇帝「溺志講賦」,更是隨處派遣稅監,稅徵收各種稅金,據《明史·李三才傳》記載,當時僅泰山歲入國庫的香稅為二萬余兩。明人謝肇浙在《登岱記》中講:「元君者……其鄉靈明足以奔走萬方土女,所入香緡歲不下六萬,其布舍財帛稱是官收,其收入以佐匪頒,比者中使榷稅是復增十之二矣,而膜頂祝厘者猶肩相觸也。」張岱估算的更大些:「山稅有例,………每人一錢二分,千人百二十,百人千二萬,歲入二,三十萬。」(《 岱志 》)明末,政府為了擺脫由於政治腐敗和龐大的財政支出造成的嚴重經濟困難,香稅之徵有增無減,直到明朝政權最後崩潰。
(三)促進了泰山腳下政治中心地位的形成及泰城的經濟、文化繁榮。唐代以前,泰山腳下只是鎮級治所,曰岱嶽鎮。泰山腳下作為縣級以上治所在宋開寶五年(公元972年)以後。較早的縣級治所在泰安東三十里的博城,曰博城縣,唐改為乾封縣,宋開寶五年岱移岱嶽觀下,即今日之泰城所在地也。關於泰安的歷史沿革,《金大定重修宣聖廟記碑》有段文字值得注意:「泰安之為州也,有岳祠以壯觀其中,有岱宗、徂徠、泮、汶、漕、濟以環抱其外,實為周公之封境、孔子之鄉國、帝王封禪之所也。宋開寶五年(公元972年)乾封縣於此,大中祥符元年( 公元1008年)改曰奉符,廢齊阜昌之初(公元1130年)改為軍曰泰安,本朝開國六十有八年(公元1182年)升之為州。」縣級行政治所近遷至泰山腳下並升格,泰山之所在是一個主要原因,唐宋之泰山廟會的影響出中一個不容忽視的原因。經濟的發展與繁榮,除前文已引的《 水滸傳 》、《岱志》和《醒世姻緣傳》中有關文字外,還可以找到不少這方面的記載,如《 岱志 》還載:「 離(泰安)州數里,牙家走迎。控馬至其門,門前馬廄十數間,妓館十數間,優人寓十數間。向謂是一州之事,不知其為一店之事也。到店,稅房有例,募轎有例,納山稅有例。客有上中下三等,出山者送,上山者賀,到山者迎。客單數千,房百十外,葷素酒筵百十席,優倏彈唱百十群,奔走支應百十輩,牙家十餘姓。」明代山西商人為了在泰安有個落腳處,還在泰山腳下建了「山西會館」(今名關帝廟)。清末民初,泰城有一家很有名的香客店,名曰「張大山香客店」(本書前面已作介紹),香客店「門面形若府第」,最興盛時服務人員近百人,高中低檔房間及飯菜都有,可以說是一座大賓館了。在文化藝術方面,宋代以來的諸多詩歌、游記、戲曲、小說等等都直接或間接地涉及到泰山廟會,特別是文學名著《水滸傳 》、《 金瓶梅》、《醒世姻緣傳》、《老殘游記》(續集),明人張岱的游記散文──《岱志》、馮玉祥先生的「丘八詩」──《廟會的市面》,直接或間接關於泰山廟會的描寫都非常精彩。《水滸傳》中燕青打擂東岳是典型的競技活動;張岱筆下的所謂「斗雞、蹴鞠、走解、說書,相撲台四五,戲台五四,數千人如蜂如蟻,各佔一方,鑼鼓謳唱,相隔甚遠,各不相溷也」(《岱志》),是泰山廟會文化活動的生動寫照。
(四)今日之泰山廟會是弘揚民族文化,振興泰安經濟的一項舉措。《1993年泰山廟會總結》為我們作了簡要概括:「第一、泰山廟會以最少的投入,帶來了較大的經濟效益。一業帶來百業興,廟會期間,泰城的車站、商場、旅館、飯店到處是顧客盈門,生意興隆。泰山廟會給泰城的各行各業、方方面面都帶來了生機和活力,其綜會效益是難以用文字說明的。第二,廟會是最直接、最好的信息中心,十天來赴會群眾達270多萬人次,其中包括了社會不同地域、不同階層、各個行業的人士,他們的所需所求基本上反映了一個地區的消費指向。生產廠家、經營單位都能從這里捕獲到有用的信息,根據這些信息指導生產與經營,必將會取得最佳的經濟效益。第三,廟會通過其歷史影響力和豐富多彩的形式──如商品交易、文娛活動、評品小吃、參觀游覽等等,把廣大的群眾聚攏到一起,人們在這里購物、觀賞、交流、洽談,獲得了精神上與物質上的滿足,其樂融融,一片祥和昇平的景象,這對於創造 一個更加適宜改革開放的良好環境也是具有積極作用的」。

Ⅳ 文言文之聶小倩的注釋+翻譯

翻譯:寧采臣,魯人。每對人言:女,色而已。亦有「愛情亦狗屎,誰踩誰倒霉」之狂論,語驚四座。


適赴泰城,日暮獨尋寂所,有寺曰蘭若,斷壁殘垣,荒槁沒人,竟不以為異。然大比期至,謀功名未成,同年多勸之歸,以盡膝下之歡,略表子孝之意。然采臣每聞此,喟然長嘆曰:何顏見江東父老!已而散發佯狂,因寄所託,放浪形骸。又俯仰天地之間,感知己無一之慘淡,煢煢孑立,形影相弔,聊以終日。

賞析:

是日百無聊賴,獨步寺中後院,過月門,見繁花爛漫,芳草凄凄,疑別有洞天。大奇,移步前趨,遇一青衣女子,獨坐於櫻花之下,若有所思,見有人來,驚眸初定復嫣然一笑,立而復做賞花之狀翩然行去。寧生呆若木雞,恍然忘形。


歸而夜坐,秉瘦燭,光影搖曳。覺有人推門而入,急起審顧,則院中女子也。女笑曰:公子終日落魄,豈非小女子昔日流浪狗再世乎?寧生怪之,女亦嗔曰:公子何氣量小至若此,而不能容一笑語耳?詢其姓名曰:聶氏,乳名小倩。遂一見如故。進而促膝長談,共放厥詞。歡暢若此,平生未遇。不覺雞鳴,此女子欲去,寧生固留之,小倩曰:妾亦欲與君相伴,然不瞞公子,妾實為陰間孤魂也。骨葬郊野白楊樹下,上有鵲巢,君若不棄,三日後囊妾朽骨歸葬安宅,願修永好。語畢人失,恍然如夢。


采臣果市得钁、杴器具,待三日之期。寺中新具士人,燕姓,字赤霞,視采臣良久,問曰:公子日有奇遇乎?寧生大驚,瞞之,搪塞不過,具以實告。赤霞笑曰:觀公子顏色,已知之矣,然細辨神色,知其非為惡類,自古風流韻事亦多矣,然終成人願者寥若晨星,願勉之。


夜燭初上,小倩復造。寧生喜告之越明日可得永會矣。小倩面現不悅之色,曰:公子人生失意而致淪落若此,此非常態也,幡然醒悟,定當騰達;而賤妾乃孤魂野鬼,零落多年,幸遇公子,引為知己,豈能復有奢望?今當訣別,公子珍重。門未開而人已逝,不辨行蹤。


采臣瞠目結舌,茫然不知所措。進而掩門自省,自視功名無著,孑然一身,落魄異鄉,以為小倩嗤其身份卑微。小倩亦望月徘徊,其飄忽多載,目睹人間恩愛歡顏瞬間渺如雲煙,疑真性淡薄;又恐久聚為寧生不利,是以痛心決絕。


采臣未料及此,惟引咎自責,恍然若失。歸心漸起,質明,辭行於赤霞。赤霞曰:公子行,三日難成,吾善做甲馬,行者可健步如飛,君行緩,恐有閃失,請附之。


采臣即行,小倩忽訪燕赤霞,告之:小女子歷世久矣,終人鬼殊途,久之亦對采臣有害,然已在冥府寄名,不日將再世,惟此可以人間永伴,其若有心,期待二八載,托君告之。赤霞聞此仰天長嘆:汝既歷世久,當不聞琉璃心者乎?采臣行時心有微痕,恐難逾三日之期。


小倩聞之,大慟,言再世何用?!


采臣至家,伏輩雙親,長跪難起~~~~~~~~~~~~


嗚呼!情魂雙縷隨風散,兩地三更入夢寒!


到了傍晚,燕生回來了,甯采臣就問他,燕生以為是鬼。甯采臣平常個性正直剛強,並沒有把這事放在心上。半夜,女子又來了,告訴甯采臣說 :「我看過的人太多了,沒有一個像你這麼剛強,你實在是個聖賢,我不敢騙你。我叫小倩,姓聶。十八歲就死掉了,埋在廟的旁邊。我常被妖物威脅,屢次去做卑賤的事情。沒臉見人,這實在不是我內心想做的。現在寺廟中已沒有人可以殺了,恐怕半夜會有夜叉來殺你。」

甯采臣很害怕,請求對方想辦法。女子說 :「你只要和燕生在同一個房間里就可以避免了。」甯采臣問 :「為何不去誘惑燕生呢?」女子回答說 :「凡是和我親熱的人,我就暗中拿著錐針刺他的腳,他就迷迷茫茫,就能提供給妖物來吸他的血 ; 或是用一錠黃金,————不是真的黃金,是羅剎惡鬼的骨頭,留下他會截取人的心肝,這兩個都是投一般人的喜好。」

甯采臣萬分感激,就問她什麼時候要戒備。聶小倩回答說 :「明天晚上。」聶小倩要告別的時候,哭哭啼啼的說 :「我不幸掉到苦海去,我想要脫離苦海登到岸邊,卻辦不到。郎君你的氣魄偉大沖上雲霄,一定能解救我脫離苦海。假如你願意收拾我的屍骨入袋,下葬到好地方,你就像我的再生父母。」甯采臣堅決的答應她。就問她屍骨埋在那裡。聶小倩說 :「你只要記得白楊樹上有烏雀築巢,那就是了。」聶小倩話說完就出去了,突然間就不見了。

第二天,甯采臣害怕燕生到別的地方去,就早早的前去邀請燕生見面。辰時以後就准備了酒和菜,留意看著燕生。後來就約他晚上睡一起,燕生就拿個性比較喜歡孤辟安靜拒絕,甯采臣不聽,半強迫帶著自己睡覺的用具來,燕生不得已,就移動自己的床鋪讓他睡在旁邊。說 :「我知道你是個男子漢大丈夫,久仰你非常殷切。總之,我是有苦衷的,難以立刻說明白。拜託你別偷翻我箱子及上面的布幔,你如果不聽從的話,對你我都不好。」甯采臣就誠懇的聽從他的吩咐。

不久,兩人各自去睡覺了。燕生就把他的箱子放在上面,靠著枕頭稍微移動,打鼾聲音像打雷一樣。甯采臣睡不著。快到一更的時候,窗外隱隱地出現有人的影蹤。不久,這些人跟到窗邊來偷看,眼光閃閃爍爍。甯采臣害怕,正想要叫燕生。忽然有個東西穿裂箱子,亮得像一匹白布,打在窗上的石欄桿,忽然速度很快的射出去,立刻回到箱子,好像電閃了一下又滅掉。

燕生察覺到了就起來。甯采臣裝睡偷看。燕生捧著箱子,撿起一個東西,在月光底下聞一聞,看一看,那個東西閃著晶瑩的白光,長約二寸,大概韭菜葉子的長度。不久,燕生牢牢的包了好幾層,把它放在破箱子。自言自語的說 :「那裡來的老妖怪,如此大膽,把我的箱子弄壞了。」於是又再度睡覺。

甯采臣大為驚訝,就起來問燕生,並且把他所看見的事情告訴燕生。燕生說 :「既然承蒙您相知相愛,我那裡敢深深的隱瞞。我是一個劍客。剛才如果不是石欄桿,那個妖孽應該會立刻死了; 即使這樣,恐怕也受傷不輕。」甯采臣就問 :「你剛剛把什麼東西藏起來呢?」燕生說 :「是一把寶劍。剛剛我聞一聞覺得有妖氣。」甯采臣想要看。燕生就大方的拿出來給他看,果然是一把亮晃晃的小寶劍,於是甯采臣更加的看重燕生。

第二天,甯采臣看到窗戶外面有血跡。於是走到廟的北邊,看到重重疊疊的墳墓,果然有一棵白楊樹,有一烏雀在樹的頂端築巢。甯采臣看一看、算一算要如何完成它,就整理衣服打算要回去了。燕生就替他餞別,表現的情義非常親切、深厚。還把自已的破皮袋送給甯采臣,說 :「這是一個劍袋,你好好的珍藏它,妖魔鬼怪不敢靠近。」甯采臣想要追隨燕生學劍術。燕生說 :「你守信義、剛強正直,是可以修練。但你仍是富貴家的人,而不是我們學道的人呀。」甯采臣假託有個妹妹埋葬在這里,就把聶小倩的屍骨挖出來,用衣巾幫他收殮,租船回去了。

甯采臣的書房靠近野外,因此就在野外設了一個墳墓,把聶小倩的屍骨埋在書房的外面,祭祀祈禱說 :「我可憐你是一個孤憐憐的鬼魂,把你埋葬在我住的地方,你在唱歌或哭泣我都聽得到,這樣你就不會被男鬼欺負了吧!我替你准備一碗漿水給你喝,雖然不是多麼的山珍海味,希望你不要嫌棄。」

甯采臣祭祀祈禱結束,就要回去了,突然後面有人叫他說 :「你走慢一點,等我跟你一起走!」甯采臣回頭看,原來是聶小倩。聶小倩很高興的謝謝他 :「你果然是個守信用的人,我死再多次也無法報答你的大恩大德。請讓我隨你回去吧! 拜見你的父母親,我即當你的小妾小婢我也不會後悔。」甯采臣就詳細的看她,發覺她的臉白里透紅,翹翹的腳好像嫩嫩的筍子,白天仔細看她,特別的嬌艷美麗。於是,就和聶小倩一起來到書房,請她先坐一下,自己先進去向母親報告。甯采臣的母親十分驚愕,甯采臣的太太生病很久了,甯采臣的母親告訴他不要說,害怕她會害怕。話一說完,聶小倩就翩翩的進來了,拜伏在地下。甯采臣說 :「母親,這就是小倩。」甯采臣的母親嚇得來不急躲。小倩就對甯采臣的母親說 :「我飄飄然孤憐憐自己一個人,遠離自己的父母兄弟,承蒙公子照顧我,對我有恩惠,他的恩澤覆蓋到我的每根頭發、每寸肌膚了。我願意拿起掃帚做些打掃的事情來報答他對我深深的情義。」

甯采臣的母親看到聶小倩的身材苗條,十分可愛的樣子,才敢跟她說話,說 :「你願意照顧我的兒子,我老人家高興的不得了。只是我生平只有這個兒子,我還盼望他祭祀祖先、傳宗接代,我不敢讓他要有鬼妻。」小倩說 :「我實在沒有別的心思。我這個鬼既然沒有辦法得到你老人家的信任,請求讓我把他當哥哥來侍奉。我就像你女兒來投靠你,早晚服侍你,如何啊?」甯采臣的母親可憐她一片誠懇,就答應了。聶小倩想拜見嫂嫂,母親以生病的理由拒絕。

聶小倩於是就進到廚房裡面,代替甯母料理飲食。聶小倩在房門進進出出,好像已經在這住很久似了,到了傍晚,甯母會害怕,聶小倩就告別回去睡覺,但甯家並沒有替聶小倩准備床被,聶小倩暗中知道甯母的意思,就離開了。她經過甯采臣的書房想進去,卻後退了,在外面走來走去,好像在怕什麼似的。甯采臣就叫她。聶小倩說 :「你屋子裡有一股令人害怕的劍氣,從前在路上我不敢見你,正是這個原因。」甯采臣已經知道就是那口皮袋,就把它取來掛在別的房間。於是聶小倩才進到書房裡來,靠著燭火坐下來,經過一些時候都不說話。時間一久,聶小倩問甯采臣說 :「晚上你讀書嗎?我小時候背過?楞嚴經?,現在大半忘記了,請求你給我一卷,晚上有空時可向哥哥請教。」甯采臣答應了。甯采臣又坐下來,沉默了。二更快結束時,聶小倩還不走。甯采臣就催促她。聶小倩臉色變憂愁的說 :「我是他鄉的孤魂野鬼,特別害怕荒涼的墳墓。」甯采臣說:「書房裡沒有別的床被,況且我們是兄妹,也應該離遠一點來避嫌 。 一、精當細膩的心理描寫。


心理描寫是塑造人物形象、刻畫人物性格的重要手段,它是指對處在一定環境中的人物內心活動的描寫。通過對人物心理的描寫,可以更深刻的揭示人物豐富而復雜的精神世界,反映人物的個性特徵,使人物形象更加豐滿靈動。與西方小說相比,中國古代小說常以奇異曲折、跌宕起伏的故事情節取勝,心理描寫相對比較薄弱。心理描寫直到唐人傳奇始現端倪,且多以詩詞歌賦、隱語雙關出之,字數很少,且深度有限,像《紅線》寫紅線取金盒歸來的喜悅心情的那種描寫心理的文章是唐傳奇中少之又少的。然而《聊齋志異》則不同,整部著作善於通過細膩入微的心理描寫,注重人物心理的流程、心態的變化《聶小倩》就成功地描寫了寧采臣對聶小倩在幾個不同的場合相遇後,所隨之產生的各種想法和不同的心理變化, 請看下面一段話:

女笑曰:「月夜不寐,願修燕好。」寧正容曰:「卿防物議,我畏人言;略一失足,廉恥道喪。」女雲:「夜無知者。」寧又咄之。女逡巡若復有詞。寧叱:「速去!不然,當呼南捨生知。」女懼,乃退。至戶外復返,以黃金一鋌置褥上。寧掇擲庭墀,曰:「非義之物,污吾囊橐!」女慚,出,拾金自言曰:「此漢當是鐵石。」


聶小倩最初的「笑曰」,說明她內心滿懷著成功的希望,揣測有成功的把握,因而才喜形於色地流露出得意的媚笑,並說出挑逗性的話「月夜不寐,願修燕好。」當寧采臣「正容」、「咄之」之後,聶小倩便收斂了起先的「笑」 ,一下子變得「逡巡」起來,在對方一再的叱責之後,小倩終於因怕而「乃退」,這樣的描寫,說明了當寧采臣的義正詞嚴喚起她內心良知的關鍵時刻,她的心裡、她的思維中顯然出現暫時的矛盾——回去怕無法向老媼交待,不回去又一時達不到誘惑寧采臣的目的,於是女主人公尷尬、難堪、進退兩難的心裡活動被刻畫得淋漓盡致,活化出一個女性因為要求遭到拒絕而變得面紅耳赤的豐富而多變的特定心態。親昵之計不成,「至戶外」的小倩決意採用慣用的金錢引誘手段,因而「復返,以黃金一鋌置褥上」來試探,遭遇更嚴厲的斥責後,她慚愧不已,滿腹委屈無奈地埋怨寧采臣的鐵石心腸。這樣成功的心理刻畫,不僅表現了聶小倩內心深處既喜且懼又委屈加羞慚的復雜的內心世界,刻畫了寧采臣不為美色金錢所迷惑的潔身自愛的正人君子形象,極大地豐富了男女主人公的性格,而且更好地推動了故事情節的進一步發展。可見,蒲松齡不愧是心理描寫的行家裡手。


二、多彩凝練的語言。

《聊齋志異》的語言內涵豐富又典麗凝練。雖是文言,卻不僵死,具有明白流暢、通俗易懂,雅俗共賞,曲高和眾,可讀性強的特點。正如《法蘭西大網路全書》說聊齋語言:「達到了中國古典散文的高峰」。《聶小倩》一文即很好地體現了這些特色。


首先:作者創造性地運用了許多古代的文學語言,而且還大量地提煉並巧妙熔進了不少當時的方言俗語,形成一種活潑而不失典雅、俊逸而又生動有趣的語言格式。抒情寫景也好,敘事狀物也好,都因為自己的語言功底而被處理得妙趣橫生、多彩多姿。有的整句和散句相結合,例如:「殿塔壯麗」 「蓬蒿沒人」、「似絕行蹤」、「東西僧舍」、「雙扉虛掩」、「扃鍵如新」、「顧殿東隅」、「修竹拱把」、「野藕已花」等語句,和「至北郭」、「階下有巨池」、「意甚樂其幽杳」、「遂散步以待僧歸」、「階下有巨池」、「會學使案臨」、「惟南一小舍」等句子,整散結合,靈活生動;「眉顰蹙而欲啼,足劻勷而懶步」一句與它前後的句子也具有整散變化,錯落有致的特點。有的在單行奇句中又間用儷語駢詞,例如在「審諦之,……白晝端相,嬌艷尤絕。遂與俱至齋中。囑坐少待,先入白母。」這一連串絕妙好詞當中,作者巧妙鑲嵌上了「肌映流霞,足翹細筍」,可謂字字珠璣,聲聲鏗鏘,小倩的嬌美艷麗活靈活現;當小倩提出「願修燕好」的希求的時候,寧采臣回答的話語簡直就是一對典型的駢體句——「卿防物議,我畏人言」。讀之韻味十足,回味不盡。這些語言材料的巧妙運用,成功地使得全文句法靈活多變,平中添奇,雅中有俗,俗中顯雅。

其次:語言的凝練。《聊齋志異》用文言寫作,較白話小說,准確精練,生動傳神的語言是它的特長,充分顯現了蒲松齡熟練駕御文言文的卓越的語言功底。《聶小倩》一文,語言洗煉明快,情趣盎然,且不失形象生動,典雅別致。「女朝旦朝母,捧匜沃盥,下堂操作,無不曲承母志。」不過二十個字,即把小倩勤快賢惠、安良柔順的形象和盤托出,引人聯想。尤其是寧叱:『速去!不然』,女懼,乃退女慚,出寧諾。又坐,默然自得女,逸甚,心德之」等諸多一字、二字句,言簡意賅,乾脆利落,給人以簡捷不啰嗦,恰到火候之感,從而達到了一字千金的藝術效果。


3。寫人物轉化注重掌握分寸

《聶小倩》描述了被妖物役使的孤弱少女通過自己的心智與計策,在真、善、美和假、惡、丑的復雜而又尖銳的矛盾斗爭中,得俠客之助,擺脫凶惡勢力的要挾和控制,逐漸脫離了專門以害人為生的生活軌道,還陽與寧生結為夫婦,從而過上知恩向善、悔過自新的嶄新的人間生活,並享受到了甜蜜的愛情,反映了古代社會被侮辱被摧殘的婦女對邪惡勢力的頑強抗爭和對美好生活的執著追求。值得一提的是,無論從性格的發展、精神的變化,還是立場的轉變,作者在寫這個人物轉化的時候,非常注重掌握合適的分寸,尤其是每一個細節的轉化。


黑格爾認為,藝術的中心問題在於「藝術形象中個別細節把所要表現出來的內容突出地表現出來的那種妥帖性……只有適合於照實表現恰恰某一確定內容的東西才應該納入藝術作品,不應該有什麼顯得是無用的或是多餘的。」[3]蒲松齡在描寫聶小倩悔過轉化之時,就非常注重把「要表現出來的內容突出地表現出來」這一種「妥帖性」,也就是非常注重掌握描寫的分寸。「孤魂」 聶小倩原本是一個良家女子,不幸被惡魔老媼無情地掠去,被逼無奈充當了老媼的爪牙,專門做起了「為非作歹」的害人的職業。但聶小倩心靈深處的本性仍然是純真善良的。當她前往蘭若欲害寧采臣而被對方「驚問」的時候,她笑著回答說:「月夜不寐,願修燕好。」當寧采臣鄭重嚴肅地警告:「卿防物議,我畏人言;略一失足,廉恥道喪」以後,文章如此描寫:

女雲:「夜無知者。」寧又咄之。女逡巡若復有詞。寧叱:「速去!不然,當呼南捨生知。」女懼,乃退。至戶外復返,以黃金一鋌置褥上。寧掇擲庭墀,曰:「非義之物,污吾囊橐!」女慚,出,拾金自言曰:「此漢當是鐵石。」


從最初的又笑又說,到後來的只說不笑,說明遭到寧采臣的拒絕和呵斥之後,聶小倩很受感觸地良心發現、捫心自問,人物的轉化逐漸開始了。當發展到「女逡巡若復有詞」的時候,進一步表明聶小倩的內心充滿了矛盾和斗爭——對這樣的一個善良書生傷害呢,還是不傷害呢?傷害吧,被書生駁斥得理屈詞窮而不能不「速去!」「不然,當呼南捨生知」;不傷害吧,又擔心老媼訓斥虐待。這樣一描寫,即把聶小倩進退兩難的尷尬神態刻畫得幾近淋漓盡致。當她用女色和金錢雙管齊下進行誘騙皆以失敗而告終的時候,作者描寫的「女慚,出,拾金自言曰:『此漢當是鐵石。』」明確地告訴我們:聶小倩的內心思想進一步發展到了慚愧難過的地步——這樣一個正直正派令人欽佩崇敬的人怎麼能去亂加傷害呢?這樣,由不懷好意的笑到只說不笑,由決意害人到「逡巡」猶豫,由先前的「女懼」到後來的「女慚」,由想傷害寧采臣到欽佩崇敬寧采臣,作者在寫人物變化和人物心理的時候,如此這般時刻抓住了恰切的分寸感、「妥帖性」,一個真實感人、前後變化的人物形象,就這樣隨著有分寸的細節描寫而站在了讀者的面前,亦活在了讀者的心裡。

評論家薄子濤認為,「要做到准確合乎藝術分寸,不僅要把握人物特定環境下的思想行為,在藝術表現上貶褒得當,恰如其分,而且還要寫出一個人物立場轉變、精神變化的真實依據和獨有特點,做到適中、恰好。如果說,作者在描述聶小倩被迫害人的場景中是揭露中有同情的話,那麼,隨著她的渴望做人、悔過自新的言行表白,作者便把同情的因素遞增為支持的熱忱。蘭溪生及其僕人接連被害後,老妖就准備對寧生下手了。寧采臣的不受嬌艷容貌的蠱惑、拒絕金錢物質的引誘的高尚品德、學識無疑打動了聶小倩的心。所以,聶小倩在半夜時分偷偷地跑來給他通風報信,並且跟她娓娓傾訴,吐露了長期埋藏在心底的真情實意。這段對話,很有分寸地表達了男女主人公的性格。」

《聶小倩》對女主人公外貌形象的描寫,同樣做到了有分寸、合乎情理地表現,襯托出女主人公的精神及其性格的發展。寧采臣月夜中見到的聶小倩的形象是「彷彿艷絕」。這里所寫到的「彷彿」,不但是夜間看人的真實情景的恰當描寫,而且是「孤魂」真實面貌還不十分清晰的虛筆暗示。當聶小倩最終擺脫掉惡魔控制從而得以個性解放的時候,寧采臣眼中的聶小倩就非常的光彩照人、煥發青春了:


審諦之,肌映流霞,足翹細筍,白晝端相,嬌艷尤絕。


這里的『肌映流霞,足翹細筍」,簡直美不勝收,「尤」字用得也極有分寸。而當男女主人公愛情實現的時候,作品這樣寫到:


因列筵告戚黨。或請覿新婦,女慨然華妝出,一堂盡眙,反不疑其鬼,疑為仙。


聶小倩的「慨然華妝出」,是作者對她的愛情得以實現時的那種喜出望外的愉悅心情的恰如其分的描寫。用來形容聶小倩成為「新人」時的美麗外表的「疑為仙」三個字,更是匠心獨運,字斟句酌,准確至極,充分表現出作者有分寸、「妥帖性」地描寫人物變化的超人的藝術功底。


4,巧用伏筆與照應。

伏筆與照應是小說創作常用的手段,但要想運用好這一手段,作者必須做到構思周到縝密,行文自然流暢,細針密線,不著痕跡,天然圓潤,無懈可擊。而《聶小倩》在描寫人物的轉化的時候,就非常成功而又巧妙地運用了伏筆與照應的表達手段。伏筆的運用在《聊齋志異》中主要有四種——一是遠伏,即在距離後面的照應比較遠的地方埋下伏筆,使讀者最初並不怎麼注意,但是隨著行文的繼續和情節的發展,讀者經過回味和思考,自然會發現其中的奧妙,產生恍然大悟的感覺,從而拍手稱絕,例如《花姑子》《水莽草》、《續黃粱》等;二是復伏,也就是層層設伏筆,而伏筆當中又有新的伏筆,或者同一個伏筆有著幾種作用,例如《陸判》、《鴉頭》等;三是暗伏,也就是無論在何處設伏筆,不管與照應的距離遠近,作者都好像是在無心插柳,信手拈來,從而使得讀者毫無察覺,直到最後通過自己仔細咀嚼與研究發現已入作者彀中,這才頓覺其中的美妙,例如《宮夢弼》;四是閑伏,即用閑筆當伏筆,所寫的內容乍一看好像是多餘累贅的,但是經過細心研讀才發現是必不可少的,例如《嬰寧》、《張誠》、《胡四娘》《蓮香》、《小二》等《聶小倩》運用的是四種伏筆中的遠伏。作者遠遠的在文章的一開頭就介紹到:「寧采臣,浙人。性慷爽,廉隅自重。」而且他還經常對別人誇耀自己「生平無二色」。當聶小倩為了引誘他而有意「以黃金一鋌置褥上」的時候,寧采臣卻不但將黃金「掇擲庭墀」,而且還毫不猶豫地說到「非義之物,污吾囊橐!」,巧妙照應了寧采臣「性慷爽,廉隅自重」的伏筆。當聶小倩主動提出要與他「修燕好」且囑咐、安慰他「夜無知者」盡管放心的時候,寧采臣決然沒有被女色所動,相反,他對聶小倩的唐突要求斬釘截鐵地進行了「咄之」、「叱」之,其耿直自重足以可見。夜深人靜之時,兩人「默然」而坐,寧生「促之」,並說:「齋中別無床寢」,明示聶小倩如果妻子還沒有死去就不能同她相愛,所有這些見美色而不惑的情節內容,都是對開篇交待的寧采臣「生平無二色」的巧妙回應。


正因為有了像《聶小倩》這樣的有著高超藝術技巧的作品,再加上廣博的內容和卓異的思想,《聊齋志異》才能夠成為我國古典文學的藝術明珠,成為一部充滿積極浪漫主義精神的文學巨著,受到廣大讀者的一致盛贊和高度評價。正如魯迅先生所說:「專集之最有名者」,「雖亦如當時同類之書,不外記神仙狐鬼精魅故事,然描寫委曲,敘次井然,用傳奇法,而以志怪,變幻之狀,如在目前;又或易調改弦,別敘畸人異行,出於幻域,頓入人間;偶述瑣問聞,亦多簡潔。」(《中國小說史略》)

《聶小倩》這篇文章的思想傾向,藝術手法都很能反映蒲松齡的思想藝術追求.這是一個善與惡,美與丑構成的強烈對比,而最終是善戰勝了惡,美戰勝了丑的動人故事.

其中,從小倩與寧采臣以及甯母三人互動可見得.甯母初因懼小倩是鬼,不敢答應小倩與寧采臣的婚事時,這時小倩的表現很值得人尋味,她並沒有傷心哭泣,也沒有心生怨恨,而是乖巧地說:「兒實無二心.泉下人既不見信於老母,請以兄事,依高堂,奉晨昏,如何 」這樣既表明了自己對寧采臣決不會有加害之心,又給寧母及自己一個台階下,同時還可因「依高堂,奉晨昏」與寧母接近,消除寧母的疑懼,獲得寧母的歡心.另外,與寧母見面時不為接納,但她毫無怨言地解釋,願兄事甯,在甯妻已久病的情況下為減輕寧母的負擔「即入廚下,代母屍雍」.從此「朝且朝母,捧匜沃盥,下堂操作,無不曲承母志」,使由於甯妻病卧不起後操勞家務勞累不堪的寧母自從小倩來後「逸甚」而「心德之」.她這樣做固然包含著取得甯家母子信任與好感的因素,但更多的還是表現了她的善良.


《聊齋》雖多言情小說,卻很少單純言情,大多利用神異幻想之便,創造種種寓意形象,使作品兼有寓意功能,以豐富思想意蘊,本篇寓意尤其明顯。聶小倩說她用女色與黃金作為誘殺人的兩種手段,「 凡以投時好耳」 ,一語道破當時好色貪財的世風。而非分的黃金「乃羅剎鬼骨,留之能截取人心肝」,更是警世之語。


「鬼」是一種觀念的存在,被藝術家想像成形形色色。《聊齋》筆下的鬼女都是早夭少女青春生命的另一種存在形式,具有濃郁的生活氣和人情味。聶小倩對寧生又崇敬,又感激,又傾心愛慕,而礙於鬼的身份和寧母的顧忌,只得與寧認作兄妹,若即若離;她夜間怕回到「荒墓」中去,但又無可奈何,在寧生的催促下,只得起身,愁容滿面,欲行又止。凡此種種,都寫得曲盡其情,意味深長。


《聶小倩》寫鬼女聶小倩初入寧采臣家對婆母之戒心能理解承受,盡心侍奉,對寧采臣有依戀之心,卻不強求,終於使婆母釋疑,變防範為喜愛,富有濃郁的生活內蘊,展示出女子的一種謙卑自安的性情。


小說開頭寫聶小倩美,是女鬼祟人之美。結尾聶小倩仍然美,也仍然是鬼,人們卻懷疑她是仙。從鬼到仙,從惡到善,一念之差,是《聶小倩》這個鬼故事給我們的啟示。

Ⅳ 秦城蘇婉無最新在哪

秦城,蘇婉最新在「零點看書」,小說名字《我的白富美老婆》,類別:都市言情。

小說簡介:

再一次昏迷之後,秦城總算覺醒了。曾經不曾得到的,這次要一一握在手裡,他不想再失去重要的人的了,他想改變世界。

秦城睜開眼看到一個女孩子,「重新認識一下,我叫蘇婉。」這時候,蘇小姐忽然伸出她纖細的手,笑意盈盈的說道。蘇婉的手指盡管很細,但握在手裡既柔軟,又溫暖,再加上蘇婉那溫柔的笑容,讓秦城一時有些失神。

經典台詞:

1、曾經親密得像是她身體的一部分的人,在她的視線里,卻在她的生活之外,連想像都足夠寒心,還不如不見,至少可以自欺欺人。

2、其實,最可怕的是當你掏心掏肺地對一個人,最後才發現對方根本不愛你,那才是真正的不幸福。

3、如果要墜入地獄,成為心中充滿毒汁的魔鬼,那麼我一個人就可以了,景琰的那份赤子之心一定要保住。

Ⅵ 跪求文言文聶小倩每段段意

翻譯:寧采臣,魯人。每對人言:女,色而已。亦有「愛情亦狗屎,誰踩誰倒霉」之狂論,語驚四座。

適赴泰城,日暮獨尋寂所,有寺曰蘭若,斷壁殘垣,荒槁沒人,竟不以為異。然大比期至,謀功名未成,同年多勸之歸,以盡膝下之歡,略表子孝之意。然采臣每聞此,喟然長嘆曰:何顏見江東父老!已而散發佯狂,因寄所託,放浪形骸。又俯仰天地之間,感知己無一之慘淡,煢煢孑立,形影相弔,聊以終日。
賞析:
是日百無聊賴,獨步寺中後院,過月門,見繁花爛漫,芳草凄凄,疑別有洞天。大奇,移步前趨,遇一青衣女子,獨坐於櫻花之下,若有所思,見有人來,驚眸初定復嫣然一笑,立而復做賞花之狀翩然行去。寧生呆若木雞,恍然忘形。

歸而夜坐,秉瘦燭,光影搖曳。覺有人推門而入,急起審顧,則院中女子也。女笑曰:公子終日落魄,豈非小女子昔日流浪狗再世乎?寧生怪之,女亦嗔曰:公子何氣量小至若此,而不能容一笑語耳?詢其姓名曰:聶氏,乳名小倩。遂一見如故。進而促膝長談,共放厥詞。歡暢若此,平生未遇。不覺雞鳴,此女子欲去,寧生固留之,小倩曰:妾亦欲與君相伴,然不瞞公子,妾實為陰間孤魂也。骨葬郊野白楊樹下,上有鵲巢,君若不棄,三日後囊妾朽骨歸葬安宅,願修永好。語畢人失,恍然如夢。

采臣果市得钁、杴器具,待三日之期。寺中新具士人,燕姓,字赤霞,視采臣良久,問曰:公子日有奇遇乎?寧生大驚,瞞之,搪塞不過,具以實告。赤霞笑曰:觀公子顏色,已知之矣,然細辨神色,知其非為惡類,自古風流韻事亦多矣,然終成人願者寥若晨星,願勉之。

夜燭初上,小倩復造。寧生喜告之越明日可得永會矣。小倩面現不悅之色,曰:公子人生失意而致淪落若此,此非常態也,幡然醒悟,定當騰達;而賤妾乃孤魂野鬼,零落多年,幸遇公子,引為知己,豈能復有奢望?今當訣別,公子珍重。門未開而人已逝,不辨行蹤。

采臣瞠目結舌,茫然不知所措。進而掩門自省,自視功名無著,孑然一身,落魄異鄉,以為小倩嗤其身份卑微。小倩亦望月徘徊,其飄忽多載,目睹人間恩愛歡顏瞬間渺如雲煙,疑真性淡薄;又恐久聚為寧生不利,是以痛心決絕。

采臣未料及此,惟引咎自責,恍然若失。歸心漸起,質明,辭行於赤霞。赤霞曰:公子行,三日難成,吾善做甲馬,行者可健步如飛,君行緩,恐有閃失,請附之。

采臣即行,小倩忽訪燕赤霞,告之:小女子歷世久矣,終人鬼殊途,久之亦對采臣有害,然已在冥府寄名,不日將再世,惟此可以人間永伴,其若有心,期待二八載,托君告之。赤霞聞此仰天長嘆:汝既歷世久,當不聞琉璃心者乎?采臣行時心有微痕,恐難逾三日之期。

小倩聞之,大慟,言再世何用?!

采臣至家,伏輩雙親,長跪難起~~~~~~~~~~~~

嗚呼!情魂雙縷隨風散,兩地三更入夢寒!

到了傍晚,燕生回來了,甯采臣就問他,燕生以為是鬼。甯采臣平常個性正直剛強,並沒有把這事放在心上。半夜,女子又來了,告訴甯采臣說 :「我看過的人太多了,沒有一個像你這麼剛強,你實在是個聖賢,我不敢騙你。我叫小倩,姓聶。十八歲就死掉了,埋在廟的旁邊。我常被妖物威脅,屢次去做卑賤的事情。沒臉見人,這實在不是我內心想做的。現在寺廟中已沒有人可以殺了,恐怕半夜會有夜叉來殺你。」
甯采臣很害怕,請求對方想辦法。女子說 :「你只要和燕生在同一個房間里就可以避免了。」甯采臣問 :「為何不去誘惑燕生呢?」女子回答說 :「凡是和我親熱的人,我就暗中拿著錐針刺他的腳,他就迷迷茫茫,就能提供給妖物來吸他的血 ; 或是用一錠黃金,————不是真的黃金,是羅剎惡鬼的骨頭,留下他會截取人的心肝,這兩個都是投一般人的喜好。」
甯采臣萬分感激,就問她什麼時候要戒備。聶小倩回答說 :「明天晚上。」聶小倩要告別的時候,哭哭啼啼的說 :「我不幸掉到苦海去,我想要脫離苦海登到岸邊,卻辦不到。郎君你的氣魄偉大沖上雲霄,一定能解救我脫離苦海。假如你願意收拾我的屍骨入袋,下葬到好地方,你就像我的再生父母。」甯采臣堅決的答應她。就問她屍骨埋在那裡。聶小倩說 :「你只要記得白楊樹上有烏雀築巢,那就是了。」聶小倩話說完就出去了,突然間就不見了。
第二天,甯采臣害怕燕生到別的地方去,就早早的前去邀請燕生見面。辰時以後就准備了酒和菜,留意看著燕生。後來就約他晚上睡一起,燕生就拿個性比較喜歡孤辟安靜拒絕,甯采臣不聽,半強迫帶著自己睡覺的用具來,燕生不得已,就移動自己的床鋪讓他睡在旁邊。說 :「我知道你是個男子漢大丈夫,久仰你非常殷切。總之,我是有苦衷的,難以立刻說明白。拜託你別偷翻我箱子及上面的布幔,你如果不聽從的話,對你我都不好。」甯采臣就誠懇的聽從他的吩咐。
不久,兩人各自去睡覺了。燕生就把他的箱子放在上面,靠著枕頭稍微移動,打鼾聲音像打雷一樣。甯采臣睡不著。快到一更的時候,窗外隱隱地出現有人的影蹤。不久,這些人跟到窗邊來偷看,眼光閃閃爍爍。甯采臣害怕,正想要叫燕生。忽然有個東西穿裂箱子,亮得像一匹白布,打在窗上的石欄桿,忽然速度很快的射出去,立刻回到箱子,好像電閃了一下又滅掉。
燕生察覺到了就起來。甯采臣裝睡偷看。燕生捧著箱子,撿起一個東西,在月光底下聞一聞,看一看,那個東西閃著晶瑩的白光,長約二寸,大概韭菜葉子的長度。不久,燕生牢牢的包了好幾層,把它放在破箱子。自言自語的說 :「那裡來的老妖怪,如此大膽,把我的箱子弄壞了。」於是又再度睡覺。
甯采臣大為驚訝,就起來問燕生,並且把他所看見的事情告訴燕生。燕生說 :「既然承蒙您相知相愛,我那裡敢深深的隱瞞。我是一個劍客。剛才如果不是石欄桿,那個妖孽應該會立刻死了; 即使這樣,恐怕也受傷不輕。」甯采臣就問 :「你剛剛把什麼東西藏起來呢?」燕生說 :「是一把寶劍。剛剛我聞一聞覺得有妖氣。」甯采臣想要看。燕生就大方的拿出來給他看,果然是一把亮晃晃的小寶劍,於是甯采臣更加的看重燕生。
第二天,甯采臣看到窗戶外面有血跡。於是走到廟的北邊,看到重重疊疊的墳墓,果然有一棵白楊樹,有一烏雀在樹的頂端築巢。甯采臣看一看、算一算要如何完成它,就整理衣服打算要回去了。燕生就替他餞別,表現的情義非常親切、深厚。還把自已的破皮袋送給甯采臣,說 :「這是一個劍袋,你好好的珍藏它,妖魔鬼怪不敢靠近。」甯采臣想要追隨燕生學劍術。燕生說 :「你守信義、剛強正直,是可以修練。但你仍是富貴家的人,而不是我們學道的人呀。」甯采臣假託有個妹妹埋葬在這里,就把聶小倩的屍骨挖出來,用衣巾幫他收殮,租船回去了。
甯采臣的書房靠近野外,因此就在野外設了一個墳墓,把聶小倩的屍骨埋在書房的外面,祭祀祈禱說 :「我可憐你是一個孤憐憐的鬼魂,把你埋葬在我住的地方,你在唱歌或哭泣我都聽得到,這樣你就不會被男鬼欺負了吧!我替你准備一碗漿水給你喝,雖然不是多麼的山珍海味,希望你不要嫌棄。」
甯采臣祭祀祈禱結束,就要回去了,突然後面有人叫他說 :「你走慢一點,等我跟你一起走!」甯采臣回頭看,原來是聶小倩。聶小倩很高興的謝謝他 :「你果然是個守信用的人,我死再多次也無法報答你的大恩大德。請讓我隨你回去吧! 拜見你的父母親,我即當你的小妾小婢我也不會後悔。」甯采臣就詳細的看她,發覺她的臉白里透紅,翹翹的腳好像嫩嫩的筍子,白天仔細看她,特別的嬌艷美麗。於是,就和聶小倩一起來到書房,請她先坐一下,自己先進去向母親報告。甯采臣的母親十分驚愕,甯采臣的太太生病很久了,甯采臣的母親告訴他不要說,害怕她會害怕。話一說完,聶小倩就翩翩的進來了,拜伏在地下。甯采臣說 :「母親,這就是小倩。」甯采臣的母親嚇得來不急躲。小倩就對甯采臣的母親說 :「我飄飄然孤憐憐自己一個人,遠離自己的父母兄弟,承蒙公子照顧我,對我有恩惠,他的恩澤覆蓋到我的每根頭發、每寸肌膚了。我願意拿起掃帚做些打掃的事情來報答他對我深深的情義。」
甯采臣的母親看到聶小倩的身材苗條,十分可愛的樣子,才敢跟她說話,說 :「你願意照顧我的兒子,我老人家高興的不得了。只是我生平只有這個兒子,我還盼望他祭祀祖先、傳宗接代,我不敢讓他要有鬼妻。」小倩說 :「我實在沒有別的心思。我這個鬼既然沒有辦法得到你老人家的信任,請求讓我把他當哥哥來侍奉。我就像你女兒來投靠你,早晚服侍你,如何啊?」甯采臣的母親可憐她一片誠懇,就答應了。聶小倩想拜見嫂嫂,母親以生病的理由拒絕。
聶小倩於是就進到廚房裡面,代替甯母料理飲食。聶小倩在房門進進出出,好像已經在這住很久似了,到了傍晚,甯母會害怕,聶小倩就告別回去睡覺,但甯家並沒有替聶小倩准備床被,聶小倩暗中知道甯母的意思,就離開了。她經過甯采臣的書房想進去,卻後退了,在外面走來走去,好像在怕什麼似的。甯采臣就叫她。聶小倩說 :「你屋子裡有一股令人害怕的劍氣,從前在路上我不敢見你,正是這個原因。」甯采臣已經知道就是那口皮袋,就把它取來掛在別的房間。於是聶小倩才進到書房裡來,靠著燭火坐下來,經過一些時候都不說話。時間一久,聶小倩問甯采臣說 :「晚上你讀書嗎?我小時候背過?楞嚴經?,現在大半忘記了,請求你給我一卷,晚上有空時可向哥哥請教。」甯采臣答應了。甯采臣又坐下來,沉默了。二更快結束時,聶小倩還不走。甯采臣就催促她。聶小倩臉色變憂愁的說 :「我是他鄉的孤魂野鬼,特別害怕荒涼的墳墓。」甯采臣說:「書房裡沒有別的床被,況且我們是兄妹,也應該離遠一點來避嫌 。 一、精當細膩的心理描寫。

心理描寫是塑造人物形象、刻畫人物性格的重要手段,它是指對處在一定環境中的人物內心活動的描寫。通過對人物心理的描寫,可以更深刻的揭示人物豐富而復雜的精神世界,反映人物的個性特徵,使人物形象更加豐滿靈動。與西方小說相比,中國古代小說常以奇異曲折、跌宕起伏的故事情節取勝,心理描寫相對比較薄弱。心理描寫直到唐人傳奇始現端倪,且多以詩詞歌賦、隱語雙關出之,字數很少,且深度有限,像《紅線》寫紅線取金盒歸來的喜悅心情的那種描寫心理的文章是唐傳奇中少之又少的。然而《聊齋志異》則不同,整部著作善於通過細膩入微的心理描寫,注重人物心理的流程、心態的變化《聶小倩》就成功地描寫了寧采臣對聶小倩在幾個不同的場合相遇後,所隨之產生的各種想法和不同的心理變化, 請看下面一段話:
女笑曰:「月夜不寐,願修燕好。」寧正容曰:「卿防物議,我畏人言;略一失足,廉恥道喪。」女雲:「夜無知者。」寧又咄之。女逡巡若復有詞。寧叱:「速去!不然,當呼南捨生知。」女懼,乃退。至戶外復返,以黃金一鋌置褥上。寧掇擲庭墀,曰:「非義之物,污吾囊橐!」女慚,出,拾金自言曰:「此漢當是鐵石。」

聶小倩最初的「笑曰」,說明她內心滿懷著成功的希望,揣測有成功的把握,因而才喜形於色地流露出得意的媚笑,並說出挑逗性的話「月夜不寐,願修燕好。」當寧采臣「正容」、「咄之」之後,聶小倩便收斂了起先的「笑」 ,一下子變得「逡巡」起來,在對方一再的叱責之後,小倩終於因怕而「乃退」,這樣的描寫,說明了當寧采臣的義正詞嚴喚起她內心良知的關鍵時刻,她的心裡、她的思維中顯然出現暫時的矛盾——回去怕無法向老媼交待,不回去又一時達不到誘惑寧采臣的目的,於是女主人公尷尬、難堪、進退兩難的心裡活動被刻畫得淋漓盡致,活化出一個女性因為要求遭到拒絕而變得面紅耳赤的豐富而多變的特定心態。親昵之計不成,「至戶外」的小倩決意採用慣用的金錢引誘手段,因而「復返,以黃金一鋌置褥上」來試探,遭遇更嚴厲的斥責後,她慚愧不已,滿腹委屈無奈地埋怨寧采臣的鐵石心腸。這樣成功的心理刻畫,不僅表現了聶小倩內心深處既喜且懼又委屈加羞慚的復雜的內心世界,刻畫了寧采臣不為美色金錢所迷惑的潔身自愛的正人君子形象,極大地豐富了男女主人公的性格,而且更好地推動了故事情節的進一步發展。可見,蒲松齡不愧是心理描寫的行家裡手。

二、多彩凝練的語言。
《聊齋志異》的語言內涵豐富又典麗凝練。雖是文言,卻不僵死,具有明白流暢、通俗易懂,雅俗共賞,曲高和眾,可讀性強的特點。正如《法蘭西大網路全書》說聊齋語言:「達到了中國古典散文的高峰」。《聶小倩》一文即很好地體現了這些特色。

首先:作者創造性地運用了許多古代的文學語言,而且還大量地提煉並巧妙熔進了不少當時的方言俗語,形成一種活潑而不失典雅、俊逸而又生動有趣的語言格式。抒情寫景也好,敘事狀物也好,都因為自己的語言功底而被處理得妙趣橫生、多彩多姿。有的整句和散句相結合,例如:「殿塔壯麗」 「蓬蒿沒人」、「似絕行蹤」、「東西僧舍」、「雙扉虛掩」、「扃鍵如新」、「顧殿東隅」、「修竹拱把」、「野藕已花」等語句,和「至北郭」、「階下有巨池」、「意甚樂其幽杳」、「遂散步以待僧歸」、「階下有巨池」、「會學使案臨」、「惟南一小舍」等句子,整散結合,靈活生動;「眉顰蹙而欲啼,足劻勷而懶步」一句與它前後的句子也具有整散變化,錯落有致的特點。有的在單行奇句中又間用儷語駢詞,例如在「審諦之,……白晝端相,嬌艷尤絕。遂與俱至齋中。囑坐少待,先入白母。」這一連串絕妙好詞當中,作者巧妙鑲嵌上了「肌映流霞,足翹細筍」,可謂字字珠璣,聲聲鏗鏘,小倩的嬌美艷麗活靈活現;當小倩提出「願修燕好」的希求的時候,寧采臣回答的話語簡直就是一對典型的駢體句——「卿防物議,我畏人言」。讀之韻味十足,回味不盡。這些語言材料的巧妙運用,成功地使得全文句法靈活多變,平中添奇,雅中有俗,俗中顯雅。
其次:語言的凝練。《聊齋志異》用文言寫作,較白話小說,准確精練,生動傳神的語言是它的特長,充分顯現了蒲松齡熟練駕御文言文的卓越的語言功底。《聶小倩》一文,語言洗煉明快,情趣盎然,且不失形象生動,典雅別致。「女朝旦朝母,捧匜沃盥,下堂操作,無不曲承母志。」不過二十個字,即把小倩勤快賢惠、安良柔順的形象和盤托出,引人聯想。尤其是寧叱:『速去!不然』,女懼,乃退女慚,出寧諾。又坐,默然自得女,逸甚,心德之」等諸多一字、二字句,言簡意賅,乾脆利落,給人以簡捷不啰嗦,恰到火候之感,從而達到了一字千金的藝術效果。

3。寫人物轉化注重掌握分寸
《聶小倩》描述了被妖物役使的孤弱少女通過自己的心智與計策,在真、善、美和假、惡、丑的復雜而又尖銳的矛盾斗爭中,得俠客之助,擺脫凶惡勢力的要挾和控制,逐漸脫離了專門以害人為生的生活軌道,還陽與寧生結為夫婦,從而過上知恩向善、悔過自新的嶄新的人間生活,並享受到了甜蜜的愛情,反映了古代社會被侮辱被摧殘的婦女對邪惡勢力的頑強抗爭和對美好生活的執著追求。值得一提的是,無論從性格的發展、精神的變化,還是立場的轉變,作者在寫這個人物轉化的時候,非常注重掌握合適的分寸,尤其是每一個細節的轉化。

黑格爾認為,藝術的中心問題在於「藝術形象中個別細節把所要表現出來的內容突出地表現出來的那種妥帖性……只有適合於照實表現恰恰某一確定內容的東西才應該納入藝術作品,不應該有什麼顯得是無用的或是多餘的。」[3]蒲松齡在描寫聶小倩悔過轉化之時,就非常注重把「要表現出來的內容突出地表現出來」這一種「妥帖性」,也就是非常注重掌握描寫的分寸。「孤魂」 聶小倩原本是一個良家女子,不幸被惡魔老媼無情地掠去,被逼無奈充當了老媼的爪牙,專門做起了「為非作歹」的害人的職業。但聶小倩心靈深處的本性仍然是純真善良的。當她前往蘭若欲害寧采臣而被對方「驚問」的時候,她笑著回答說:「月夜不寐,願修燕好。」當寧采臣鄭重嚴肅地警告:「卿防物議,我畏人言;略一失足,廉恥道喪」以後,文章如此描寫:
女雲:「夜無知者。」寧又咄之。女逡巡若復有詞。寧叱:「速去!不然,當呼南捨生知。」女懼,乃退。至戶外復返,以黃金一鋌置褥上。寧掇擲庭墀,曰:「非義之物,污吾囊橐!」女慚,出,拾金自言曰:「此漢當是鐵石。」

從最初的又笑又說,到後來的只說不笑,說明遭到寧采臣的拒絕和呵斥之後,聶小倩很受感觸地良心發現、捫心自問,人物的轉化逐漸開始了。當發展到「女逡巡若復有詞」的時候,進一步表明聶小倩的內心充滿了矛盾和斗爭——對這樣的一個善良書生傷害呢,還是不傷害呢?傷害吧,被書生駁斥得理屈詞窮而不能不「速去!」「不然,當呼南捨生知」;不傷害吧,又擔心老媼訓斥虐待。這樣一描寫,即把聶小倩進退兩難的尷尬神態刻畫得幾近淋漓盡致。當她用女色和金錢雙管齊下進行誘騙皆以失敗而告終的時候,作者描寫的「女慚,出,拾金自言曰:『此漢當是鐵石。』」明確地告訴我們:聶小倩的內心思想進一步發展到了慚愧難過的地步——這樣一個正直正派令人欽佩崇敬的人怎麼能去亂加傷害呢?這樣,由不懷好意的笑到只說不笑,由決意害人到「逡巡」猶豫,由先前的「女懼」到後來的「女慚」,由想傷害寧采臣到欽佩崇敬寧采臣,作者在寫人物變化和人物心理的時候,如此這般時刻抓住了恰切的分寸感、「妥帖性」,一個真實感人、前後變化的人物形象,就這樣隨著有分寸的細節描寫而站在了讀者的面前,亦活在了讀者的心裡。
評論家薄子濤認為,「要做到准確合乎藝術分寸,不僅要把握人物特定環境下的思想行為,在藝術表現上貶褒得當,恰如其分,而且還要寫出一個人物立場轉變、精神變化的真實依據和獨有特點,做到適中、恰好。如果說,作者在描述聶小倩被迫害人的場景中是揭露中有同情的話,那麼,隨著她的渴望做人、悔過自新的言行表白,作者便把同情的因素遞增為支持的熱忱。蘭溪生及其僕人接連被害後,老妖就准備對寧生下手了。寧采臣的不受嬌艷容貌的蠱惑、拒絕金錢物質的引誘的高尚品德、學識無疑打動了聶小倩的心。所以,聶小倩在半夜時分偷偷地跑來給他通風報信,並且跟她娓娓傾訴,吐露了長期埋藏在心底的真情實意。這段對話,很有分寸地表達了男女主人公的性格。」
《聶小倩》對女主人公外貌形象的描寫,同樣做到了有分寸、合乎情理地表現,襯托出女主人公的精神及其性格的發展。寧采臣月夜中見到的聶小倩的形象是「彷彿艷絕」。這里所寫到的「彷彿」,不但是夜間看人的真實情景的恰當描寫,而且是「孤魂」真實面貌還不十分清晰的虛筆暗示。當聶小倩最終擺脫掉惡魔控制從而得以個性解放的時候,寧采臣眼中的聶小倩就非常的光彩照人、煥發青春了:

審諦之,肌映流霞,足翹細筍,白晝端相,嬌艷尤絕。

這里的『肌映流霞,足翹細筍」,簡直美不勝收,「尤」字用得也極有分寸。而當男女主人公愛情實現的時候,作品這樣寫到:

因列筵告戚黨。或請覿新婦,女慨然華妝出,一堂盡眙,反不疑其鬼,疑為仙。

聶小倩的「慨然華妝出」,是作者對她的愛情得以實現時的那種喜出望外的愉悅心情的恰如其分的描寫。用來形容聶小倩成為「新人」時的美麗外表的「疑為仙」三個字,更是匠心獨運,字斟句酌,准確至極,充分表現出作者有分寸、「妥帖性」地描寫人物變化的超人的藝術功底。

4,巧用伏筆與照應。
伏筆與照應是小說創作常用的手段,但要想運用好這一手段,作者必須做到構思周到縝密,行文自然流暢,細針密線,不著痕跡,天然圓潤,無懈可擊。而《聶小倩》在描寫人物的轉化的時候,就非常成功而又巧妙地運用了伏筆與照應的表達手段。伏筆的運用在《聊齋志異》中主要有四種——一是遠伏,即在距離後面的照應比較遠的地方埋下伏筆,使讀者最初並不怎麼注意,但是隨著行文的繼續和情節的發展,讀者經過回味和思考,自然會發現其中的奧妙,產生恍然大悟的感覺,從而拍手稱絕,例如《花姑子》《水莽草》、《續黃粱》等;二是復伏,也就是層層設伏筆,而伏筆當中又有新的伏筆,或者同一個伏筆有著幾種作用,例如《陸判》、《鴉頭》等;三是暗伏,也就是無論在何處設伏筆,不管與照應的距離遠近,作者都好像是在無心插柳,信手拈來,從而使得讀者毫無察覺,直到最後通過自己仔細咀嚼與研究發現已入作者彀中,這才頓覺其中的美妙,例如《宮夢弼》;四是閑伏,即用閑筆當伏筆,所寫的內容乍一看好像是多餘累贅的,但是經過細心研讀才發現是必不可少的,例如《嬰寧》、《張誠》、《胡四娘》《蓮香》、《小二》等《聶小倩》運用的是四種伏筆中的遠伏。作者遠遠的在文章的一開頭就介紹到:「寧采臣,浙人。性慷爽,廉隅自重。」而且他還經常對別人誇耀自己「生平無二色」。當聶小倩為了引誘他而有意「以黃金一鋌置褥上」的時候,寧采臣卻不但將黃金「掇擲庭墀」,而且還毫不猶豫地說到「非義之物,污吾囊橐!」,巧妙照應了寧采臣「性慷爽,廉隅自重」的伏筆。當聶小倩主動提出要與他「修燕好」且囑咐、安慰他「夜無知者」盡管放心的時候,寧采臣決然沒有被女色所動,相反,他對聶小倩的唐突要求斬釘截鐵地進行了「咄之」、「叱」之,其耿直自重足以可見。夜深人靜之時,兩人「默然」而坐,寧生「促之」,並說:「齋中別無床寢」,明示聶小倩如果妻子還沒有死去就不能同她相愛,所有這些見美色而不惑的情節內容,都是對開篇交待的寧采臣「生平無二色」的巧妙回應。

正因為有了像《聶小倩》這樣的有著高超藝術技巧的作品,再加上廣博的內容和卓異的思想,《聊齋志異》才能夠成為我國古典文學的藝術明珠,成為一部充滿積極浪漫主義精神的文學巨著,受到廣大讀者的一致盛贊和高度評價。正如魯迅先生所說:「專集之最有名者」,「雖亦如當時同類之書,不外記神仙狐鬼精魅故事,然描寫委曲,敘次井然,用傳奇法,而以志怪,變幻之狀,如在目前;又或易調改弦,別敘畸人異行,出於幻域,頓入人間;偶述瑣問聞,亦多簡潔。」(《中國小說史略》)
《聶小倩》這篇文章的思想傾向,藝術手法都很能反映蒲松齡的思想藝術追求.這是一個善與惡,美與丑構成的強烈對比,而最終是善戰勝了惡,美戰勝了丑的動人故事.
其中,從小倩與寧采臣以及甯母三人互動可見得.甯母初因懼小倩是鬼,不敢答應小倩與寧采臣的婚事時,這時小倩的表現很值得人尋味,她並沒有傷心哭泣,也沒有心生怨恨,而是乖巧地說:「兒實無二心.泉下人既不見信於老母,請以兄事,依高堂,奉晨昏,如何 」這樣既表明了自己對寧采臣決不會有加害之心,又給寧母及自己一個台階下,同時還可因「依高堂,奉晨昏」與寧母接近,消除寧母的疑懼,獲得寧母的歡心.另外,與寧母見面時不為接納,但她毫無怨言地解釋,願兄事甯,在甯妻已久病的情況下為減輕寧母的負擔「即入廚下,代母屍雍」.從此「朝且朝母,捧匜沃盥,下堂操作,無不曲承母志」,使由於甯妻病卧不起後操勞家務勞累不堪的寧母自從小倩來後「逸甚」而「心德之」.她這樣做固然包含著取得甯家母子信任與好感的因素,但更多的還是表現了她的善良.

《聊齋》雖多言情小說,卻很少單純言情,大多利用神異幻想之便,創造種種寓意形象,使作品兼有寓意功能,以豐富思想意蘊,本篇寓意尤其明顯。聶小倩說她用女色與黃金作為誘殺人的兩種手段,「 凡以投時好耳」 ,一語道破當時好色貪財的世風。而非分的黃金「乃羅剎鬼骨,留之能截取人心肝」,更是警世之語。

「鬼」是一種觀念的存在,被藝術家想像成形形色色。《聊齋》筆下的鬼女都是早夭少女青春生命的另一種存在形式,具有濃郁的生活氣和人情味。聶小倩對寧生又崇敬,又感激,又傾心愛慕,而礙於鬼的身份和寧母的顧忌,只得與寧認作兄妹,若即若離;她夜間怕回到「荒墓」中去,但又無可奈何,在寧生的催促下,只得起身,愁容滿面,欲行又止。凡此種種,都寫得曲盡其情,意味深長。

《聶小倩》寫鬼女聶小倩初入寧采臣家對婆母之戒心能理解承受,盡心侍奉,對寧采臣有依戀之心,卻不強求,終於使婆母釋疑,變防範為喜愛,富有濃郁的生活內蘊,展示出女子的一種謙卑自安的性情。

小說開頭寫聶小倩美,是女鬼祟人之美。結尾聶小倩仍然美,也仍然是鬼,人們卻懷疑她是仙。從鬼到仙,從惡到善,一念之差,是《聶小倩》這個鬼故事給我們的啟示。

Ⅶ 秦城林傾城更新時間

每天更新。

書名:《我的白富美老婆》。

作者:南城一夢。

類型:現代言情、都市、贅婿。

主角:秦城、林傾城、林青絲。

閱讀平台:番茄小說。

狀態:連載中。

最新章節:第三千五百三十六章:恩怨分明。(2022年6月20日更新,已連續更新37天)

內容介紹:

男人名叫秦城,三年前入贅林家,娶了林家長女林傾城。

這三年以來,秦城在林家任勞任怨,可林家的人都想把秦城趕出去!

而結婚以來,林傾城的妹妹林青絲從來沒有叫過他一聲姐夫!每次都是呼來喚去,連名字都沒叫過。

這次卻異常熱情地求他幫忙,秦城不知是計,誤入圈套。

林傾城不耐煩的說道:「既然知道,就趕緊收拾東西走人吧,待會兒咱們就去把離婚證領了。」

秦城什麼話都沒說,他一臉疲倦的走了出去。

熱點內容
校園小說結局女主死了 發布:2025-07-22 12:13:24 瀏覽:529
女配反復重生的小說 發布:2025-07-22 12:12:46 瀏覽:139
總裁悶哼小說 發布:2025-07-22 12:12:42 瀏覽:577
半澤直樹小說結局結局 發布:2025-07-22 12:12:39 瀏覽:591
弱水三千的言情小說 發布:2025-07-22 12:11:07 瀏覽:406
逆轉次元小說大結局 發布:2025-07-22 12:09:32 瀏覽:772
犯罪小說家最後結局 發布:2025-07-22 12:09:25 瀏覽:617
SF輕小說軟體免費 發布:2025-07-22 11:54:54 瀏覽:282
白妍和紀夜白的小說免費 發布:2025-07-22 11:51:10 瀏覽:800
都市力大無窮怪力小說 發布:2025-07-22 11:45:28 瀏覽:3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