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國言情小說伊麗莎白
A. 外國名著婚姻小說推薦!
歐.亨利短篇小說選
B. 一篇小說,女主是英國皇室公主,伊麗莎白.(我也忘了),開頭是她被一個男的甩了,然後露出了身份,她有
獨家公主限量愛
作者:蘇景
他在她耳邊說道「我們分手吧,白雅妃,你不過是個窮人。」她在他面前心若水停「呵,好啊,分手就分手。」 第二天當平民學院中突然出現八輛絕版法拉利,十二輛紅色蘭博基尼,外加一位影視界的天王巨星的到來時時。白雅妃的身份從普通高二優資生瞬間變換成世界首富的繼承人,英國皇室的小公主,黑道至尊的乾女兒,突如其來的變化閃瞎了多少人的眼…… 「歐澤瑞,你現在後悔了嗎?只可惜你後悔也沒用!」白雅妃冷笑著看著身後扯著自己衣角,滿臉悔恨的俊逸男子。
C. 為什麼外國文學里常有一個「伊麗莎白」的女名字呢
因為伊麗莎白這個名字在國外實在是太有名了,先是伊麗莎白一世讓這個名字在全世界出名,然後伊麗莎白這個名字又被人們賦予好的寓意,因此外國文學作者使用伊麗莎白這個名字能給使讀者有親切感。
因為伊麗莎白這個名字在國外的名氣非常的大,在國外你經常可以遇見“伊麗莎白”,不管是取這個名字的人也好,還是隨處可見的帶有伊麗莎白名稱的建築。因此國外文學作家將這個名字帶入自己的作品當中去,能夠讓讀者有親切感,使自己的文學更容易讓讀者接受。
D. 伊麗莎白·蓋斯凱爾的作品一覽
小說
《瑪麗巴頓》(Mary Barton) (1848) Cranford (1851-3) Ruth (1853) 《南方與北方》(North and South) (1854-5) Sylvia's Lovers (1863) Cousin Phillis (1864) 《妻子與女兒》(Wives and Daughters) (1865) 《夏洛特·勃朗特的生平》(The Life of Charlotte Bronte) (1857)
國內出版的蓋斯凱爾夫人的作品
《女兒國》
作者:加斯克爾
譯者:林家樞(譯述)
出版社:泰東圖書局
出版時間:民國十年七月十日(1921年7月10日)
出版地:上海
《克蘭弗》
作者:【英國】格士克夫人原著
譯者:伍光建(譯述)
出版社:商務印書館
出版時間:民國十六年三月初版(1927年3月)
出版地:上海
《菲麗斯表妹》
作者:格斯克爾
譯者:徐灼禮
出版社:春潮書局
出版時間:民國十八年(1929年)
出版地:上海
《老保姆的故事》
作者:Mrs. Gaskells
譯者:梁遇春譯注
出版社:北新書局
出版時間:1931年
出版地:上海
《女性的禁城》
作者:珈茲格爾、加斯克爾
譯者:朱曼華
出版社:啟明書局
出版時間:民國二十六年六月初版,民國二十八年四月(1939年4月)再版
出版地:上海
《英國文學》
編者:程鷗、夏雨
出版社:中流書店出版
出版時間:1941年5月初版
出版地:上海
其中收錄了由胡仲持翻譯的恩蓋爾夫人(即為蓋斯凱爾夫人)的《手與心》(hand and heart)
《女兒國》、《克蘭弗》和《女性的禁城》都是Cranford的譯本。上世紀的20、30年代興起過文學翻譯高潮,大批量的維多利亞時期小說開始進入中國。當時的文學雜志不知是否刊登或介紹過蓋斯凱爾夫人的作品,望知情的朋友告知,謝謝!
《夏洛蒂·勃朗特傳》
作者:蓋斯凱爾
譯者:祝慶英、祝文光
出版社:上海譯文出版社
出版時間:1987年
《夏洛蒂·勃朗特傳》
作者:蓋斯凱爾
譯者:張淑榮、李洪順、袁升文、王麗娟
出版社:團結出版社
出版時間:2000年
《瑪麗·白登:曼徹斯特的故事》
著者:史蒂文生.E C
譯者:佘貴棠、荀枚
出版社:上海文藝聯合出版社
出版時間:1955年
《瑪麗·白登:曼徹斯特的故事》
著者:蓋斯蓋爾夫人
譯者:佘貴棠、荀枚
出版社:新文藝出版社
出版時間:1956年
《瑪麗·巴頓》(英語簡易讀物)
著者:蓋斯凱爾、高厚坤
出版社:時代出版社
出版地:北京
出版時間:1957年
《瑪麗·巴頓》(英語簡易讀物)
著者:蓋斯凱爾、高厚坤
出版社:商務印書館
出版地:北京
出版時間1962年
《瑪麗·巴頓》
著者:蓋斯凱爾
譯者:佘貴棠、荀枚
出版社:上海文藝出版社
出版時間:1963年
《瑪麗·巴頓》
著者:蓋斯凱爾
譯者:佘貴棠、荀枚
出版社:上海譯文出版社
出版時間:1978年4月
《瑪麗·巴頓》(英語語言讀物)
著者:蓋斯凱爾·伊麗莎白
出版社: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
出版時間:1995年
《瑪麗·巴頓》
著者:伊麗莎白·蓋斯凱爾
譯者:王愛民
出版社:南方出版社
出版時間:2002年
《克蘭福鎮》
著者:蓋斯凱爾夫人
譯者:劉凱芳、吳宣豪
出版社:上海譯文出版社
出版時間:1984年
《克蘭福德鎮》
著者:蓋斯凱爾夫人
譯者:徐新、顧明棟
出版社:百花文藝出版社
出版時間:1985年5月
《克蘭福德》
著者:蓋斯凱爾,【英】馬托克改寫
譯者:高黎
出版社: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
出版時間:2003年
《祥和的克蘭福特小鎮》
著者:蓋斯凱爾,王春景注
出版社: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
出版時間:2004年2月
《妻子與女兒》(英語讀物)
著者:蓋斯凱爾
出版社: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牛津出版社
出版時間:1994年
《妻子與女兒》
著者:蓋斯凱爾
譯者:秭佩 等
出版社:上海譯文出版社
出版時間:1998年
《西爾維亞的兩個戀人》
著者:蓋斯凱爾
譯者:秭佩、逢珍
出版社:上海譯文出版社
出版時間:1991年
《茜爾薇和她的情人》(風化文學系列譯叢)
著者:蓋斯凱爾·伊麗莎白
譯者:丁夢
出版社:吉林攝影出版社
出版時間:2001年
《西爾微和她的情人》
著者:蓋斯凱爾·伊麗莎白
譯者:錢新哲
出版社:百花洲文藝出版社
出版時間:1998年
《露絲》
著者:蓋斯凱爾
譯者:筱璋
出版社:雲南人民出版社
出版時間:1986年
《南方與北方》
著者:蓋斯凱爾
譯者:主萬
出版社:人民文學出版社
出版時間:1987年
《外國文學作品選》
周煦良 編
上海譯文出版社
選錄有 《瑪麗·巴頓》的第6、16章
《英國文學作品選讀》
陳嘉 編
商務印書館,1982年7月
選錄了Mary Barton的Chapter 8,15,16
《世界長篇名著精華》
吳岳添 等主編
灕江出版社,1992年2月
選錄了《克蘭福德鎮》(楊丹品述要、賞析,徐新、顧明棟翻譯)
《英國短篇小說選》
朱虹 編
人民文學出版社,1980年
收錄有《莉比·瑪什一生中的三段世界》
《自己的一間屋·英國卷》
黃梅 選編
河北教育出版社,1995年
節選了《克蘭福德鎮》
《外國奇趣小說菁華》
周頓 編
敦煌文藝出版社,2000年
收錄了短篇小說《異父兄弟》
《牧師情史》
張玲 譯
百花文藝出版社,1983年
收錄有《老保姆的口述》
E. 《傲慢與偏見》中簡和伊麗莎白的婚姻是灰姑娘的故事嗎
《傲慢與偏見》是我非常喜歡的一部小說,除了童話系列,大概是我讀的第一本外國名著了。
灰姑娘從一個底層女僕,一下子嫁給了王子,這個王子年輕、英俊、富有,而且是未來的國外,高富帥中的極品。提到嫁得好,灰姑娘絕對是屬於前三名系列的。
F. 推薦幾本好看的愛情經典外國名著小說
《茶花女》是法國作家亞歷山大·小仲馬創作的長篇小說,故事講述了一個青年人與巴黎上流社會一位交際花曲折凄婉的愛情故事。
《傲慢與偏見》是英國女小說家簡·奧斯汀的創作的長篇小說,主角伊麗莎白在舞會上認識了達西,但耳聞他為人傲慢,一直對他心生排斥,經歷一番周折,伊麗莎白解除了對達西的偏見,達西也放下傲慢,有情人終成眷屬。
《飄》是美國作家瑪格麗特·米切爾創作的長篇小說,通過對斯佳麗與白瑞德的愛情糾纏為主線,成功地再現了林肯領導的南北戰爭,美國南方地區的社會生活。
《呼嘯山莊》是英國女作家艾米莉·勃朗特的作品,小說描寫吉卜賽棄兒希斯克利夫被山莊老主人收養後,因受辱和戀愛不遂.外出致富。回來後對與其女友凱瑟琳結婚的地主林頓及其子女進行報復的故事。
《簡·愛》是英國女作家夏洛蒂·勃朗特創作的長篇小說,作品講述一位從小變成孤兒的英國女子在各種磨難中不斷追求自由與尊嚴,堅持自我,最終獲得幸福的故事。
《挪威的森林》是日本作家村上春樹於1987年所著的一部長篇愛情小說,講述了主角糾纏在情緒不穩定且患有精神疾病的直子和開朗活潑的小林綠子之間,展開了自我成長的旅程。
《安娜·卡列尼娜》是俄國作家列夫·托爾斯泰創作的長篇小說,講述了貴族婦女安娜追求愛情幸福,卻在卡列寧的虛偽、渥倫斯基的冷漠和自私面前碰得頭破血流,最終落得卧軌自殺、陳屍車站的下場。
《伊豆的舞女》描寫的是一位19歲高二學生,為排遣內心不可言喻的憂郁和苦悶,隻身來到伊豆旅行,途中偶遇流浪藝人一行,並對那裡的小舞娘產生了似戀非戀的思慕之情。
《荊棘鳥》是澳大利亞當代作家考琳·麥卡洛創作的一部長篇小說,該作以女主人公梅吉和神父拉爾夫的愛情糾葛為主線,描寫了克利里一家三代人的故事,時間跨度長達半個多世紀。
G. 外國文學里常有一個「伊麗莎白」的女名字,你知道「伊麗莎白」的含義嗎
確實,西方有大量伊麗莎白,其普及率可能遠超中國的任何一個女生名字,因為中國重復率最高的姓名,無非王燕、張敏、李娜這一類,但是請注意,這種重復現象,僅限於當代,你若是在1900年之前,幾乎就找不到一個王燕李娜。
但是,外國人名就不一樣了。老實說,不但是英國,整個歐洲的女生,自從公元一世紀起,就開始啟用這個名字,換句話說,伊麗莎白這個名字,已經有2000多年的歷史。
當然咱還是慢慢地講,從近往遠了說。
那麼,這所有的伊麗莎白,究竟源自何處呢?
《聖經》!
沒錯,就是《聖經》,舊約全書中亞倫的妻子,她的名字叫做以利沙巴,意思是"以上帝的名義起誓"。隨後這個名字就在整個基督教世界泛濫開來,至今天的21世紀,更有大量伊麗莎白活躍在世界之上。
老實說,這個名字,可比咱們的張三李四王二麻子這一類經久耐用多了。
H. 你覺得小說《傲慢與偏見》主要講述了一個怎樣的故事
《傲慢與偏見》作為外國文學的入門書,一直以來也是我最喜歡的外國名著之一。小說《傲慢與偏見》的主線,其實就是紳士達西先生和淑女伊麗莎白小姐修成正果的故事。達西先生很是英俊富有,但是給人的感覺傲慢又冷漠;伊麗莎白小姐的家境就要差很多,伊麗莎白在眾多姐妹中排行老二,最為聰慧有主見,遇見達西先生以後,感受到他的傲慢,又因為他極為有錢,於是覺得對方看不上自己,對他產生了偏見。兩個人的感情線基本上是水到渠成,愛情波折就是「三段式」:歡喜冤家(女主誤會男主,兩個人動不動就諷刺對方)、外界阻撓(男主向女主表白心意,但是兩個人的身份差距較大,於是不上不下)、喜結良緣(男女主相互破除心結,皆大歡喜的收尾)。
I. 伊麗莎白·蓋斯凱爾(Elizabeth Gaskell)的《南方與北方》是一部怎樣的作品
最近稍有閑暇,我便沉溺在BBC的名著改編劇集中不能自拔。至於那些電影院里上映的新片,還是留給時間和口碑決定要不要看吧。BBC的劇集如此典雅和大氣,嘗過了她的甘美,我已經被寵壞了胃口。
《南方與北方》,依舊是伊麗莎白·蓋斯凱爾的原著小說。有人說它是英國工業革命時期的「傲慢與偏見」。一位來自南方的女子瑪格麗特·希爾與來自北方的紡織業巨子約翰·桑頓之間的動人愛情故事。南方與北方,除了寓意兩人的出生地外,更蘊含著兩種文化的沖突。南方意味著優雅、嫻靜、無所事事的田園風光,北方意味著嘈雜、活力、勇於改變進取的工商業發展。一開始,他們因為對彼此文化的不認同而產生種種誤解。在爭論和共同經歷了一些事過後,他們卻發現愛上了彼此。伊麗莎白·蓋斯凱爾是許多言情小說家的祖師奶奶,她把這種微妙的情感把握得恰到好處。
除了愛情,我覺得很有趣的是片中的北方制棉工業城鎮米爾頓,與幾十年前的東莞何其相似,遍布城鎮的工廠,到處都有眼裡閃爍著「我要成功」的工廠主,也到處都有在生意穩定之後尋找精神寄託的人們。而且,與米爾頓一樣,這里也有很多「南方人」和「北方人」,只不過性格愛好都得調轉。到哪裡都有南方和北方,到哪裡都有矛盾和沖突,到哪裡都有誤會消融之後的擁抱和欣賞。19世紀的英國如此,21世紀的中國也是如此。
片中對工廠發展初期的惡劣、殘忍也多有描繪,然而,一切都是在一種「真實的優雅」中進行的。這讓人佩服,棉花廠飛舞的棉絮畫面堪稱神來之筆,棉絮飛舞似潔白如雪,然而又是工人肺結核病的病因。這些矛盾就像電影本身的矛盾交集。
我想,最好的愛情作品不過如此,自由、平等、相融,能讓觀眾與愛情片戀愛。與一部電影談戀愛的表現之一,就是深深地愛上男(女)主角。BBC劇集里的女主角大都不是大美人,就像片中的瑪格麗特,初見時,她兩腮太寬,身材微胖,實在談不上十全十美,不過隨著劇情發展,她的勇敢、溫柔、獨立,簡直讓人神魂顛倒。男主角桑頓剛出場就以一副暴力的工廠主面貌出現,不但女主角對他產生了誤解,觀眾也對他產生了誤解。可劇情就在這起起伏伏的矛盾和波折中進行著,讓人無限著迷。
J. 為何在外國文學中常常看到「伊麗莎白」這個女性名字
因為出名,官方又不禁止民間大量使用,於是使用這個名字的人就非常多了,又因為使用這個名字的人多,所以叫做“伊麗莎白”的女性出名的就更多了,於是就再次加強了知名度,再次引得人們去使用這個名字……總體來說,還是官方不打壓人們的追捧,才使得這個名字能夠像雪球一樣越滾越大。伊麗莎白最初是一任英國女王的名字,而這個英國女王的事跡可謂是人盡皆知,是英國最出名的一位“英雄”。
因此在很長一段時間內“伊麗莎白”都是英國最常見的名字,也正因此後來出現了一些了不起的人物,她們也叫“伊麗莎白”再次點燃了“伊麗莎白”這個名字,使得在英國成為了一種獨特的文化,那麼在英國或者其他國家描述英國的時候,就難免給小說的主人翁起這么個“俗氣”的名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