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都市言情 » 港台言情小說區別

港台言情小說區別

發布時間: 2022-05-30 16:24:49

⑴ 什麼是台灣言情小說是怎樣的大致是怎樣和我們內地的愛情小說有什麼區別

以講述男女之間相愛為中心,通過完整的故事情節和具體的環境描寫來反映愛情的心理、狀態、事物等社會生活的一種文學體裁。
言情小說簡單地說,一段男女主人公之間的愛情故事。愛情是個永恆的話題,誰都有,誰都現在或過去經歷,它看得見摸得著,而且還存在是很大的變幻莫測的空間。愛情前的誘惑;愛情中的恐懼;愛情後的失落……。這期間,分辯不清方向,分辯不清滋味,分辯不清自己。所以說,言情小說創作說容易也容易,說難也難。古人雲:無用之用為大用。最容易創作的小說,其實也是最難創作的小說。讓讀者在言情小說里,流著自己的眼淚,這才是言情小說創作的成功標准。還有人這么經典地寫道:「言情小說對於未戀愛的人來說是嚮往;對於戀愛中的人來說是經書;對於失戀的人來說是痛苦的回憶;對於幸福的人來說是消遣;對於作者來說它只是為了賺人眼淚。」

言情小說有著深厚的中國文學淵源。浪漫愛情的源頭可以追溯到《詩經》的十五國風,吟誦至今的「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美麗詩句營造出愛情的原始畫面,而後的《楚辭》將其浪漫主義的氛圍雜糅其中。這些文字不登大雅,多以風花雪月和市井生活為故事背景,是隨心之所欲的青年生活與夢想,因此浪漫言情小說帶著這個「風」的深刻烙印,它來自於民間,是凡夫大眾的思想、願望和對生活的憧憬。
小說體裁起源於古代的神話傳說和先秦兩漢的史傳文學,如《左傳》、《史記》,學者大多認為小說形成於魏晉南北朝時期,以志怪小說《搜神記》和志人小說《世說新語》為代表;直到唐代傳奇繼承六朝筆記小說的傳統,開始有完整的故事結構和人物關系,並開始反映社會現實,才成為真正意義上的小說,如《李娃傳》、《霍小玉傳》等;以《大唐三藏取經詩話》、《清平山堂話本》、《紅樓夢》四大名著等為代表的宋元話本、明清小說勾勒了小說清晰的發展脈絡。
言情小說作為小說的分支,形成獨立流派的發展較遲。以言情為主題小說為載體產生影響力的創作應是清末民初的新鴛鴦蝴蝶派,多以「相悅相戀,分拆不開,柳陰花下,像一對蝴蝶,一雙鴛鴦一樣」的才子佳人戀愛小說為主,以徐枕亞的《玉梨魂》、張恨水的《啼笑因緣》為其代表,第一次向社會大眾展現了言情一派的受歡迎程度,並被繼承進入下一個讀者群廣泛擴大的光芒時期。
二十世紀八九十年代,言情小說以席捲之姿風靡了幾代讀者,其重要原因在於女性的地位的提高,女性受教育程度和人數隨著民主和科學的進步有了很大的發展,涌現出了一大批的女性作者和女性讀者,因此真正意義上言情小說的形成和廣為人知也是在這一時期,這也就是傳統意義上的言情小說。隨港台等亞洲四小龍的崛起,在西漫影響下言情小說得到了極大的發展,以八十年代瓊瑤、亦舒、岑凱倫、姬小苔等作家為代表,並在大陸和華人地區迅速竄紅,九十年代又以席絹、於晴為代表的眾多台灣作者帶來了言情小說的新高潮。花雨在這一黃金時期精選引進言情出版,擴展了市場的同時開始大力培育大陸原創。
可以說,言情小說的發展進程反映了女性自主獨立、展現自我的過程。現在,國內的讀者不再滿足於台式的夢境幻想,期望著更能符合國內情況和需求的原創言情小說的出現,在台灣影響的基礎上,國內原創言情的崛起,藉助網路平台的影響,風格取材更為多樣化,掀起青春文學的熱浪,給言情小說的發展帶來了新的態勢和契機。我們不難看到,在與網路時代和無線媒介提供的更人性的生活和消費方式下,言情將進入一個讀者想像空間更大的燦爛新時期

極具「童話」色彩的瓊瑤小說,給予了人們人性的回歸與嚮往。即便是恩怨復仇,也能將愛情演繹得浪漫而唯美。俊男美女的男女主角,往往都是身世顯赫的才子佳人,小說所反映的故事面較狹窄,較為脫離社會現實,這也讓為生活所累的人們得以短暫的閱讀幸福,可以說這也是言情小說得以長紅不衰、紅遍大江南北的原因,包括在在大陸的風靡有其一定的歷史必然性,在文革剛結束,時值改革開放的內地,對於人們剛從禁錮中走出,開始重新認識「愛情」的甜蜜時,瓊瑤滿足了人們對另一個非現實世界的幻想。
與此相對應的是30年代在舊上海「出名要趁早」的張愛玲。張愛玲小說的魅力在於其傳奇的身世和華麗文字營造的蒼涼,比如其著名的《沉香屑》、《金鎖記》、《傾城之戀》等。她小說有如夢魘般的氛圍,深刻的人性透露出濃濃的現實悲哀,彰顯出以愛情為世界的女性的思想與感悟,在當時的戰亂背景下成為女性參與和思想的高峰體驗。進入60年代的經濟高速發展時期,血淋淋的人性被「童話」式瓊瑤浪漫穿上的唯美的紗衣,征服了讀者的心。
近十年的經濟發展和社會網路化,給人們的生活方式帶來了多元化的土壤,台灣言情網羅眾多寫手,隨兩岸三地間的聯系加強,台灣言情已成為言情小說的特別存在,可以說獨立形成了經典的派別,包括綠痕、席娟、於晴、左晴雯、古靈、典心、凌淑芬等作者;而國內原創則源於不同文化元素的滲透,可喜地呈現出一派火紅景象,如深受武俠影響的藤萍、滄月,包含日本動漫元素的喬克天使、董珊,韓風颳起的郭妮、可愛淘、本土化青春成長的明曉溪、於佳,穿越和深宮的金子、匪我思存等,可謂異彩紛呈。

⑵ 為什麼台灣的言情小說那麼流行寫言情小說大部分是台灣的

台灣言情小說是言情小說的一種重要類型,言情小說也有其他類型,像紅袖,瀟湘上的,篇幅要比台灣言情長,看得人也很多,作者就不是台灣人,
至於為什麼台灣小說作者都是台灣人,我想是因為此類小說內容比較開放,在早些年的時候,大陸出版社對該類小說的出版有限制,而台灣風氣開放,所以寫這類小說的人都聚集在台灣,這些人是以出版小說掙取稿費為生,或是業務愛好的。但近幾年大陸風氣也逐漸開放,也有寫這類書的人了,一些不是很有名的,或是新生作者可能就是大陸人,是不是台灣人,你看她的現代小說,應該能猜出來,台灣作者寫書一般都以台灣為故事地點的。

⑶ ~求港台言情小說~

羽昕的都不錯
《脫線娘娘》 齊天君(皇上) 喬可柔(德妃)
《絲絲扣情》 喬爾·羅克斯 杜絲絲(西西)
《霸愛邪君》聶柏凱 任果果
《楚楚夫君》 東方磊 龍孟巧
《千萬買主》 , 洛斯·龐特奧夫 蘋兒

明星的很多都是未婚生子的,不過都很好看,女主個性都很強,寶寶很厲害

⑷ 好看的港台言情小說

紅袖添香 免費台灣言情小說合集

《撿到水電工》
文/[子澄]
《18歲的聖誕節》
文/[子澄]
《愛情特效葯》
文/[子澄]
《戒不了你》
文/[朱茱]
《少爺行行好》
文/[朱茱]
《讓我照顧你》
文/[朱茱]
《口袋裡的幸福》
文/[朱茱]
《老大別發火》
文/[朱茱]
《愛要很堅強》
文/[朱茱]
《女人愛逞強》
文/[朱茱]
《藏不了的真心》
文/[朱茱]
《我的肩膀借你靠》
文/[朱茱]
《唯你是愛》
文/[朱茱]
《非我莫屬》
文/[朱茱]
《新娘替代役》
文/[朱茱]
《咬到一個好男人》
文/[朱茱]
《駙馬上花轎》
文/[朱映徽]
《壓寨郡王》
文/[朱映徽]
《大爺扮無賴》
文/[朱映徽]
《小婢耍大牌》
文/[朱映徽]
《抗婚紅娘》
文/[朱映徽]
《錯愛紅娘》
文/[朱映徽]
《嗔紅顏》
文/[朱映徽]
《青梅害竹馬》
文/[湛清]
《麻煩讓一讓》
文/[湛清]
《先生借過》
文/[湛清]
《愛人知名不具》
文/[湛清]
《專業浪子》
文/[湛清]
《王爺愛說笑》
文/[湛清]
《試探》
文/[湛清]
《爺兒》
文/[湛清]
《八面玲瓏》
文/[湛清]
《貼心難得》
文/[湛清]
《緣來在一起》
文/[湛清]
《溫柔難得》
文/[湛清]
《牽手難得》
文/[湛清]
《我偏愛你》
文/[湛清]
《可喜可賀》
文/[元玥]
《風家惡女》
文/[元玥]
《紅花綠葉》
文/[元玥]
《害我失戀要你賠》
文/[元湘]
《麻煩敗金女》
文/[元湘]
《假扮天使》
文/[元湘]
《偽裝甜心》
文/[元湘]
《巧語》
文/[元湘]
《限期七日結婚》
文/[元湘]
《拈花郎》
文/[元湘]
《插隊搶帥哥》
文/[元湘]
《相愛不晚》
文/[羽柔]
《嫁個有情郎》
文/[俞飛]
《追愛方程式》
文/[俞飛]
《守候幸福天使》
文/[星光]
《天兵花嫁》
文/[忻彤]
《料理娘娘腔》
文/[忻彤]
《男人惹的禍》
文/[忻彤]
《管你配不配》
文/[香奈兒]
《好想喊你親愛的》
文/[香奈兒]
《愛神搞飛機》
文/[夏瑄]
《無預料之婚》
文/[夏瑄]
《愛神幫幫忙》
文/[夏瑄]
《好想說愛你》
文/[夏舞]
《愛得很小心》
文/[夏舞]
《幸福的約定》
文/[夏舞]
《舊愛新歡》
文/[夏彤]
《擒芳心》
文/[夏彤]
《公子你哪位》
文/[夏喬恩]
《明明就愛欺負我》
文/[夏喬恩]
《老闆我罩你》
文/[夏喬恩]
《戲紅顏》
文/[夏墨薰]
《公主駕到》
文/[夏蕗]
《相思王爺》
文/[夏蕗]
《小生怕怕》
文/[夏蕗]
《娶個管家婆》
文/[夏蕗]
《相公天註定》
文/[夏蕗]
《暗戀甜蜜蜜》
文/[夏蕗]
《解語妝》
文/[席維亞]
《十年不晚》
文/[席維亞]
《那就愛了吧》
文/[伍薇]
《愛在你手心》
文/[伍薇]
《追男36計》
文/[伍薇]
《就在那一夜》
文/[伍薇]
《娘娘腔王子》
文/[伍薇]
《關系菲淺》
文/[伍薇]
《非自願之婚》
文/[伍薇]
《當愛情來了》
文/[伍薇]
《誰叫我愛你》
文/[伍薇]
《太子的薔薇》
文/[伍薇]
《寶貝來報到》
文/[溫芯]
《誰說我要給你追》
文/[溫芯]
《算我怕了你》
文/[溫芯]
《點頭好不好》
文/[溫芯]
《愛要玩真的》
文/[溫芯]
《紅顏情淚》
文/[尉菁]
《戲英豪》
文/[韋伶]
《老公老婆不登對》
文/[韋伶]
《要說愛我一百遍》
文/[望舒]
《追愛不妥協》
文/[望舒]
《鐵君招歡》
文/[望舒]
《媚眼鎖》
文/[煓梓]
《一吻定情》
文/[煓梓]
《共嬋娟》
文/[煓梓]
《識綺羅》
文/[煓梓]
《小小豬的春天》
文/[彤琤]
《泥娃娃》
文/[彤琤]
《美味前夫》
文/[佟蜜]
《將錯就錯》
文/[滕真]
《公主要出征》
文/[陶妍]
《卡哇伊總監》
文/[陶妍]
《寂寞關東煮》
文/[陶妍]

⑸ 言情小說的流派發展

當今的言情小說的源頭,是唐代的愛情傳奇。『而愛情傳奇是傳奇小說的分支,也是傳奇小說中成就最大的。
小說成熟的標志就是唐代的傳奇小說,其成熟的代表作為「三大愛情傳奇」:《鶯鶯傳》《李娃傳》《霍小玉傳》 ,可見,言情小說的祖宗愛情傳奇,幾乎成了小說的代名詞。
可惜,愛情傳奇唐宋以後逐漸衰落,章回體小說成為主流,讀者群不再像唐宋時期的愛情傳奇那樣,以女性為主,而是以男性為主了。 民國初年,上海十里洋場里的文人的失落和頹廢,沉迷於酒吧、舞會和政治玩弄而不自拔,偶然間成立的鴛鴦蝴蝶派,成為言情小說的中興之碑。
其實,鴛鴦蝴蝶派的血液與愛情傳奇小說是一脈相承的,只是很大程度上受到了海派文化的影響。從此,言情小說繼唐代愛情傳奇之後,形成獨立流派。鴛鴦蝴蝶派多以「相悅相戀,分拆不開,柳陰花下,像一對蝴蝶,一雙鴛鴦一樣」的才子佳人戀愛小說為主,代表作有徐枕亞的《玉梨魂》、張恨水的《啼笑因緣》。 1949年前後,鴛鴦蝴蝶派的主力軍離開大陸,轉往港台,這是由時代的大背景決定的。由於大陸文藝的階級性,言情小說當時在大陸並沒有取得發展,流傳的主要是手抄本,一不經意間就會淪落為禁書。
港台的言情小說在二十世紀八九十年代,達到發展巔峰。八十年代以瓊瑤、亦舒、岑凱倫、姬小苔為代表,九十年代以席絹、於晴為代表,這一時期也催生了花雨出版社。
大陸改革開放後,隨著開放程度的提高,培養了一大批言情女讀者群。然而,2005年以後,港台言情沒落了。 2000年以後,互聯網的發展對傳統文學形式帶來了極大的影響。這一時期,言情小說的舞台轉移到了大陸,港台言情的炫彩逐漸被大陸取代。
主要原因在於,大陸八九十年代的港台言情小說的女讀者群成為了母親,為她們的子女做了美好的傳承。同時,港台言情缺少大陸的文化底蘊,流於海派輕浮,跟不上潮流。最主要的,是大陸的新一代的作家、寫手,不再滿足於港台式的夢境幻想,她們思想更為豐富,更想要展現自我,她們想要成為主人。
大陸新生代迅速崛起,使言情小說進入一個新的時期——網路言情時代。言情小說的風格百花齊放,穿越、都市、虐心、校園、高乾等等,尤以穿越文為主,並不斷將言情作品搬到熒屏。同時也涌現了一大批網路女作家,以四小天後,六小公主,八小玲瓏為代表,滄月、木然千山、明曉溪、米蘭、辛夷塢、三元、顧漫、 等大神作家,以及安黎斯、繆娟、金子、李歆、姒姜等潛力作家,成為時下言情小說的主力軍。

⑹ 港台言情小說

《撿到水電工》文/[子澄]
《18歲的聖誕節》文/[子澄]

《戒不了你》文/[朱茱]
《少爺行行好》文/[朱茱]
《愛神搞飛機》文/[夏瑄]
《可喜可賀》文/[元玥]
《風家惡女》文/[元玥]
《紅花綠葉》文/[元玥]
《愛要玩真的》文/[溫芯]
《紅顏情淚》文/[尉菁]
《戲英豪》文/[韋伶]
《老公老婆不登對》文/[韋伶]
《要說愛我一百遍》文/[望舒]
《壓寨郡王》文/[朱映徽]
《大爺扮無賴》文/[朱映徽]
《插隊搶帥哥》文/[元湘]
《相愛不晚》文/[羽柔]
《嫁個有情郎》文/[俞飛]
《追愛方程式》文/[俞飛]
《守候幸福天使》文/[星光]
《老闆我罩你》文/[夏喬恩]

《蝸婚(已簽約出版)》
《小三來襲的日子》
《有生之年不說我愛你》
《前妻來襲(已簽出版)》
《我不願做第三者》

【音樂情緒&推薦小說背景音樂】
弦子《第三者的第三者》

雖然我們曾愛過/她也曾是第三者/但我不會讓自己再重蹈覆轍/
我很快樂/請不要再說愛我/別再觸碰我心裡還未傷愈的角落/習慣一個人的我/並不是缺你不可/如果你是愛我的/就別讓自己再犯錯/我已經把失去的當成了一種收獲/悲傷的劇情太多/曾經都侵襲著我/所以我不再做/這第三者的第三者/

梁靜茹《第三者》
沒有誰非愛誰不可/就算變心了也非罪不可赦/她只是最最無辜的第三者/
她只是無意闖入的第三者/我們之間的困難/在她出現之前就有了/雖然我憤怒但是我明白的/把過錯讓她去背著/那是不對的/
所有愛情都有競爭者/我不妒忌你們快樂/雖然我人生因此有曲折/
你用青春大膽假設/我去將失去活成一種獲得/

岳夏《我不願做第三者》
哪裡才有我/停留的角落/
被迫尋找另一片天空/
分手是解脫/傷心又如何/
眼淚無法改變愛的法則/
別說愛我/心裡卻放兩種結果/
一個是她一個是我/

我在紅袖添香網上看到過的,看有你需要的么 或許沒有你想看的,參 考下了

⑺ 言情小說和原創小說有什麼不同 與台灣言情小說又有什麼不同

言情小說指的是以描寫感情為主要內容的小說
原創小說主要是指有作者自己創作並且首發的小說,相對是轉載的小說
這兩種是兩個分類方式的
台灣言情小說是言情小說的一種,一般指的是那種斷的冰激凌文學,像席絹,寄秋等寫得就是這種

⑻ 香港言情小說和台灣言情 大陸小說有什麼不同

台灣的太假了。

⑼ 小說都有哪些類別

小說的類型有很多,如:篇幅長短、創作年代、內容題材、主義流派、表現形式、創作進度等等。

篇幅長短

1.微型小說(數百至幾千字)

比短篇更短的小說完全符合瞬息萬變的現代社會中忙碌的人們的閱讀習慣,幾乎每天都可以看到人們為這類的小說賦予一個新名詞和新定義。例如極短篇、精短小說、超短篇小說、微信息小說、一分鍾小說、一袋煙小說、袖珍小說、焦點小說、瞳孔小說、拇指小說、迷你小說等,族繁不及備載,連專門的文學研究者也很難如數家珍分敘其定義,一般人更容易混淆,故總論之。一般認為小小說的篇幅應在兩千字以下。因為題材常是生活經驗的片段,因此可以是有頭無尾、有尾無頭、甚至無頭無尾。高潮放在結尾,高潮一出馬上完結,營造餘音繞梁的意境。由於比短篇更短,字句也需要更加精練,題材能見微知著者為佳。一個意外的結局雖然能吸引眼球,但文章短還是要有伏筆呼應,甚至比起給予讀者意外、應該更重視能否帶給讀者感動。

2.短篇小說(幾千至三萬字)

一般認為,篇幅在幾千到兩萬多字的小說會被劃歸短篇小說。在它的特色中有所謂三一律:一人一地一時,也就是減少角色、縮小舞台、短化故事中流動的時間。另外,雖然它們時常惜墨如金,但一般認為短篇小說仍應符合小說的原始定義、也就是對細節有足夠的刻劃,絕非長篇故事的節略或綱要。所有小說基礎,其發展初期並無長短之分,隨時代而區分。今短篇小說多要求文筆洗練,且受西洋三一定律一時一地一物觀念影響,使其更生動詳實但也限制其發展。

3.中篇小說(三萬至六萬字)

一般認為,篇幅在三萬字至六萬字之間的小說。也有少數十幾萬字也被算作中篇而不歸於長篇,這取決於文章內容的豐富度。其容量大小、篇幅長短、人物多寡、情節繁簡等均介於長篇小說和短篇小說之間,通常只是截取主人公一個時期或某一段生活的典型事件塑造形象。反映社會生活的某個方面,故事情節完整。線索比較單一,矛盾斗爭不如長篇小說復雜,人物較少。所以,相比於長篇,中篇小說比較容易把握,也更容易成功。因為對於初涉創作領域的人而言,寫作長篇易陷入多數的情節造成凌亂難收的困境,而寫作短篇不是轉折太少而單調、就是轉折太多卻顯得擁擠。這時考慮將原本的構想修改中篇是一個廣受推薦的建議。

4.長篇小說(六萬字或十萬字以上)

一般認為,字數在六萬或十萬以上的為長篇小說,還可細分為小長篇(一般六萬到十萬字),中長篇(一般十幾萬到三五十萬字),超長篇(一般超過百萬字)。如果作者打算表現人生中常見的錯綜復雜關系,則必須使用這么大的篇幅。通常就算是筆調輕松的長篇小說,也會有一個內里的嚴肅主題,否則很容易陷入無組織或是零亂。初涉者在寫作長篇時最需注意全局對主題的呼應、結構的嚴密性,以及避免重復矛盾或缺漏。

注:篇幅長短並非明文規定,但按照情節內容豐富度可能會把部分字數多的劃入字數少的類別,例如某些十幾萬二三十萬字的小說會因為內容太過不緊湊而被歸入中篇小說,而某些僅有六萬多字讓人覺得篇幅過短的小說會因為內容情節十分緊湊而歸為小長篇。

創作年代

1.古典小說

古典小說萌芽於先秦,發展於兩漢,雛形於魏晉南北朝,形成於唐代,繁榮於宋元,鼎盛於明清。大致可分以下幾個時期:

(1)先秦兩漢時期:當時社會出現的神話傳說、寓言故事、史傳文學成為古典小說敘事的源頭。神話傳說已經具備人物和情節兩個基本因素,散見於諸子百家書中的寓言典故提供了借鑒經驗,歷史著作有比較完整的結構、人物形象和歷史背景。

(2)魏晉南北朝時期:出現了志怪、志人小說。嚴格意義上說這仍然算不上是小說,只能算是小說的雛形。《世說新語》也是這個時期的優秀作品,裡面收集了許多短小精悍的小故事

(3)唐朝時期:古代小說的發展趨於成熟,形成了獨立的文學形式-傳奇體小說,由此我國的小說脫離歷史領域而成為文學創作。唐代三大愛情傳奇是此時期的標志性作品。

(4)宋元時期:商品經濟的發展和市井文化的興起,給小說創作帶來深厚的土壤。話本經過文人加工形成許多話本小說和演義小說。

(5)明清時期:小說開始走上了文人獨立創作之路,這一時期,小說作家主體意識增強。《紅樓夢》的出現,把中國古代小說發展推向了高峰,達到前所未有的成就。在明清這一段時間內涌現了無數的經典之作流傳於世。如明代四大奇書(《西遊記》《水滸傳》《三國演義》《金瓶梅》)三言二拍(《醒世恆言》《警世通言》《喻世明言》《初刻拍案驚奇》《二刻拍案驚奇》)清代的《紅樓夢》《儒林外史》《老殘游記》《聊齋志異》等。明董其昌《袁伯應(袁可立子)詩集序》:"二十年來,破觚為圓,浸淫廣肆,子史空玄,旁逮稗官小說,無一不為帖括用者"。

2.現代小說

現當代小說的興起的標志性事件為新文化運動,新文化運動乃是五四運動的先導(時間從1915年-1919年),大致可分為四個時期:

(1)第一時期為民國時期,即1949年以前,是小說的多元文藝復興階段。

民國時期,尤其是五四以來,中國遭受列強侵略,社會各種思潮流行,舶來文化沖擊傳統文化,中國小說的發展出現多元化,各類小說題材涌現,其中現代言情小說的發端鴛鴦蝴蝶派就出在此時。小說的代表性人物有"魯郭茅巴老曹"六大家。晚清民國報紙興起為小說創作提供了一個上佳的舞台,報紙通過了連載小說招攬人氣,小說家通過報紙賺取稿費。近現代幾乎所有著名的小說家最初都是從報紙上連載小說開始,從鴛鴦蝴蝶派的張恨水到當代金庸。

(2)第二時期為建國後到文革結束,即1976年以前,是小說的階級斗爭階段。

這一時期的大陸小說的帶有明顯的政治傾向,同時,這一時期的大陸文藝青年經歷了重大的人生轉變,命運的沉浮、多視角的閱歷以及對價值的思考,為下一個時期的輝煌埋下了伏筆(中國第一位諾貝爾文學獎得主莫言的人生轉變就在這一時期)。而在港台,這一時期的言情小說和武俠小說發展到了巔峰,分別產生了瓊瑤時代和金庸時代。

(3)第三時期為改革開放後二十多年的時期,即2003年以前,是小說的反思和蛻變階段。

這一時期的大陸小說展現了強勁的生命力,文革結束,對外開放,知識分子思想解放,對過去的反思,對未來的嚮往,傳統和新時代的撞擊,使得小說界出現欣欣向榮的勃勃生機。以莫言、賈平凹、陳忠實等為代表文革後作家,在此期間創作了許多經典作品,莫言更是憑借在此期間創作的文學作品和影響力,在2012年獲得中國第一個諾貝爾文學獎。

(4)第四時期為二十一世紀初,是小說的"表性"網路文學階段。

隨著網路普及,網路文學的出現顛覆了傳統的書寫和傳播模式,使小說的發展更加多元,80後90後的生力軍開始步入文壇並展現了驚人的創作能力。以起點為代表的作者群和以晉江為代表的作者群的整體出現,標志著網路小說已經成為主流文學之外的又一創作主體。

內容題材

  1. 神話小說

藉助神話的表現形式或以神話為題材內容的小說,它起源於遠古時代原始先民的口頭創作,當時出現大量的"用想像或藉助想像力以征服自然、支配自然,把自然力加以形象化"的遠古神話,實際上這就是人類創的神話小說。

2.武俠小說

也可稱為武打小說,可看做男性言情和勵志小說。民國時期,尤其是五四以來,舶來文化的沖擊,中國小說發展出現多元化,代表性人物有"魯郭茅巴老曹"六大家,以及鴛鴦蝴蝶派;1930年李壽民開始在天津的《天風報》以還珠樓主為筆名連載長篇武俠小說《蜀山劍俠傳》,自此東南亞颳起了一股武俠風。

3.仙俠小說

仙俠的雛形與誕生,可以說起於武俠,卻更盛武俠。早在民國之前,武俠更具實,而還珠樓主引入虛後,後來作者則受之啟迪,半虛半實化,從而進入了一段百家爭鳴時期。盡管武俠文化到後期,風格也是越來越向仙俠靠攏,這是一種嘗試性的創作,不過當時沒有受到其他武俠作者重視,以致仙與俠一直脫離,直到《靈仙俠世傳》的出現才正式的融合了仙俠。

4.偵探小說

偵探推理小說是指在故事的描述過程中帶有足夠的線索讓讀者可以推理出結局,也可以不加推理由小說中的"偵探"來推導出結局的小說。發展早期是受西方影響,而出現《霍桑探案》,當代擺脫西方影響的作品是《游戲偵探集》的出現,而刑偵嚴格上不算入,因為刑偵無法批判現實,只是為了當權者服務。

5.探險小說

它是以各種不尋常的冒險事件為描寫的中心線索,主人公往往有不平凡的經歷、遭遇和挫折,情節緊張、沖突尖銳、場面驚險、內容離奇。西方比較盛行,國內《游險記》與《尋龍訣》的出現,也帶來了一點熱度。

6.歷史小說

歷史小說通常與軍事小說不分家,嚴格說歷史小說主要是以史實記錄為藍本,重新記述刻畫歷史人物和事件。網路上出現的歷史小說大多是使用中國古代歷史為背景的穿越類小說。

7.言情小說

包括很多,如後宮文,穿越文,都市文,青春校園文等,以描述戀愛感情為主題。例如《唐伯狐不點秋香》《史上第一搞笑初戀》等。

8.科幻小說

是根據現有的科學理論進行幻想的小說,並非憑空捏造。

9.恐怖小說

以情節或者語言以達到讓讀者恐慌的目的。

10.玄幻小說

玄幻小說和科幻小說有很大區別,很多都是天馬行空的想像,大多更具東方特徵。

主義流派

古典主義小說

諷刺主義小說

現實主義小說

批判現實主義小說

浪漫主義小說

自然主義小說

形式主義小說

表現主義小說

存在主義小說

意識流小說

新小說派

魔幻現實主義

表現形式

書信體 小說

日記體小說

對話體小說

自傳體小說

創作進度

連載小說

全本小說

以上就是我的分享了,希望對你有用!

⑽ 網路穿越言情小說與傳統台灣言情小說的比較

我只能給你提供點線索和意見
在我的觀點里網路穿越小說全部都是內地大陸的 換個題目也可以說是內地小說與台灣小說的對比 台灣小說的質量良莠不齊 雖然質量差的非常多 但是好的作品真得也非常多 這里更要提最具代表的一些人瓊瑤和席絹,席絹更是要一提<<交錯時空的愛戀>>這個是最早期第一部成品的穿越代表作,93年就出版了,我敢說所有能寫網路穿越言情小說的人,基本上都會看過這本書,這個就是我要說的第一個觀點,雖然台灣小說質量良莠不齊,現在寫網路穿越言情小說的年輕人,從小就是看著台灣言情小說長大的,其實比較起現在的網路言情,我還是有一直在看台灣言情小說的,一些像古靈`樓雨晴`典心都是非常優秀的台灣作者,雖然不具代表性,但是也是不可多得好作者.
說完了台灣作者來說下網路穿越言情小說,其實只是台灣的小說都出成書了,內地成名的穿越文基本上也就像<<綰青絲>>和<<我的靈魂在古代>>等這類的,很多好的作品,不一一說了,其實差小說有很多不一定會比台灣的好.我想說的是現在寫網路穿越言情小說的人全部都是在看了台灣言情小說的啟蒙下才寫的.台灣的言情小說是影響了一代人的.
第二個值得比較的是,台灣的言情小說非常得商業化,而且比較開放,想寫什麼都可以,內地的穿越小說,比較難,因為一個出版社不會願意花很多心思在一篇很一般的文章下,要出成書拿到稿費,是已經非常難了,其實最主要的怎麼講呢,還是社會比較保守吧,台灣的言情小說作者,就像日本的漫畫家一樣,已經成為一種職業了,像於晴和席絹這類的作者,她都是不上班的,她只要和出版社簽個約,在家裡寫書就可以了,而大陸就不是了,像明曉溪和辛夷塢這類優秀的作者,出了那麼多的書,但是她也只是當作一種副業,不能成為一種職業.
還有一個問題和上面也是有直接關系的,網路穿越言情小說的作者出書量是非常少的,而台灣的言情小說作者的書,少的也有10多本,多的是上百本也不在話下.
但是也可能是網路穿越言情小說比較有人情味,他是一個作者因為想寫而寫,是認真去完成,不帶商業化的.台灣的有點商業化的味道,要知道一樣東西被物質化了這個感覺就變了,而且網路穿越言情小說作者都比較年輕,台灣的作者都有點上年紀了,網穿承載著一代年輕人的夢,只寫自己想寫的,身臨其境,像有時我寫文章的時候,現實生活裡面不可能會發生的事,就把它化為一個故事,把自己當作主角來感受了.
以前都說台灣言情小說有點不健康,其實沒什麼的,男女在一起發生一些事是很正常的,我一直覺得說他們不好的,只是自己的想法不對...最明顯很多網路穿越言情小說的情節有很多台灣言情小說的縮影,偏了其實我想說的是,內地的也不一定沒有,比如<<總裁虐愛>>.
總是怎麼講呢,各有各得好,不能一概而論.

熱點內容
網游與現實結合的小說求推薦 發布:2025-08-13 11:42:31 瀏覽:864
財富短篇小說 發布:2025-08-13 11:41:19 瀏覽:533
男主是狐狸超搞笑的古代言情小說 發布:2025-08-13 11:37:56 瀏覽:513
出自網路小說卻成梗的話 發布:2025-08-13 11:36:43 瀏覽:577
初戀女朋友的言情小說 發布:2025-08-13 11:22:21 瀏覽:128
小說總裁的獨寵小萌妻 發布:2025-08-13 11:19:31 瀏覽:321
小說言情帶污 發布:2025-08-13 11:12:59 瀏覽:812
男主多重人格短篇小說 發布:2025-08-13 11:04:54 瀏覽:96
主角從小被遺失的背景大都市小說 發布:2025-08-13 10:59:51 瀏覽:386
星際類小說言情 發布:2025-08-13 10:52:56 瀏覽:4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