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我看著窗外平靜的海面小說
❶ 安妮寶貝的書怎麼樣推薦幾本好的
喜歡安妮風格的就覺得本本是經典,你要是從沒看過那我就先推薦幾本最直指人心的吧
先貼一些二三事的節選
她對我說,良生,若是有可能,有些事情一定要用所能有的,竭盡全力的能力,來記得它。因很多事情我們慢慢地,慢慢地,就會變得不記得。相信我。
那是12月。冬天。深夜航行的客船正橫渡渤海。我與她坐在船頭上。海風呼嘯,浪潮湧動。甲板上的人群已經逐漸散盡。海面一片黑暗。我記得自己凍得牙齒格格發出聲來,感覺難熬。抬頭所見處,卻見滿天星辰閃耀明亮,像破碎的鑽石,深深印刻。甚或無法倒映在起[被屏蔽廣告][被屏蔽廣告]伏的海面上。
那一瞬間的驚動,就如封閉黑暗的罐子,忽爾掠過微薄的光線,稍縱即逝,卻艷麗得讓心裡無限歡喜。這驚動和歡喜,是因著渺茫天地,曾有一個人並肩而立,觀望世間風月。記得,沉默如同黃金,即使被歲月磨損覆蓋。它亦會是我的光。
我只是漸漸忘記她的臉。她的臉沉沒與暗中。笑容。頭發的顏色。額頭。眼睛和嘴唇的形狀。下巴。肩。手指……所有的輪廓與氣味。忘記一個人,一點一點地擦去印記,直到消失。她的肉體與意志緩慢沉落,被黑暗覆蓋。似乎這個人,從來都未曾觸摸過她。從來都未曾與之相見。
這是確信無疑的事情,她將會消失。生命是光束中飛舞的無數細微塵埃,隨風起落,不可存留,不被探測與需索。亦最後只是靜寂。她已消失。而我們之間的事,就像一封已被投遞的舊信,信里有發黃故紙滲透彼時的瀲灧春陽,筆尖在空氣中輕輕摩擦,發出聲響,寫下溫柔黯淡的片言只語。惟獨書寫的那段時間失落。時間與記憶背道而馳。記憶被投遞到虛無之中,開始成為無始無終。
我想我也只將是帶著這光,逐漸沉沒於暗中。
那年我27歲。我是蘇良生。
良生(1)
27歲,我決定有一次旅行。從北京到昆明。然後是大理,麗江,中甸,鄉城,稻城,理塘,雅江,康定,瀘定,雅安。最後一站抵達成都。在除夕前夕,飛回北京。這趟旅行會坐長途客車,穿越兩省。歷時一個多月。
在雲南四川省的交通圖上,用藍筆劃出一條粗而迂迴的路線。冬季並不是出行的合適季節。後來事實也證明這是一貫如此。這將註定只是一次荒蕪而漫長的省際旅行。
當我離開這個城市的時候,並未曾跟任何人提起。也無人可以道別。除了阿卡。阿卡是一隻臘腸和可卡的混合種小狗。矮腿,黑色長毛,圓眼睛上兩道褐色的小眉毛。有極其熱烈沖動而鹵莽的性格。我撫養它1年多,每天有三分之一的時間在用來帶它早晚散步,給它餵食,洗澡,撫摸以及對話。衣服,頭發和手指上都是狗的氣味。帶著這樣的氣味外出,如果路上有其他的狗,它們就會跟隨我。因為它們懂得分辨那些撫養狗的人。
阿卡懵懂天真,是不會長大的嬰兒,但我知道它心裡有期許。這來自彼此生命之間的單純的信任,如同血液的混合,疾速並且盲目。也許有生之年,我們始終都不會理解對方的感情,但卻捨得彼此交付。
因為要出去旅行,我便把它放到一個寄養店裡託人照管。准備了一隻大布包,裡面有狗糧,調味料,磨牙牛奶骨,小雞胸肉乾,狗餅干,它的小玩具和毯子,沐浴液以及一隻小型吹風機。阿卡喜歡洗澡。在我用淋浴噴頭的熱水沖洗它的時候,它有安靜而理所當然的享受姿態。要花很長時間把它濕漉漉的長毛吹乾,不停地用手指撫搓它的身體。這溫熱的有血液循環和心臟跳動的軀體。長時間地擁抱它。有時觀察它的呼吸。它吐出舌頭或蜷縮著睡覺的樣子。
是從什麼時候開始,我開始希望身邊有一條活躍天真的狗長久相伴。我們在月光下漫步,沿著長而空曠的樹林小道,一路都無言語。只是我蹲下來的時候,它便靠近我,用眼睛亮亮地注視我,並不探測我的心意。也許在決定收養阿卡的時候,我便覺得自己有些變老,不再信任人的感情。並開始遺忘一些事。
我把布包挎在肩上,抱起阿卡走出了家門。在計程車上,它堅持把毛茸茸的小腦袋伸出窗外,黑亮眼睛看著吵鬧街道有無限驚奇。它不喜歡新家,兜轉著難以安定下來。我走出店門的時候,它探出頭來看我,疑惑地跟著我走了幾步,看著我走遠,便叫了幾聲。我回頭說,阿卡,再會。似乎是一個道別。
而這的確也是我們最後一次見面。一個多月後,當我回到北京,那託管的人便告訴我,阿卡跑丟了。
良生(2)
在機場把沾滿灰塵的大背囊連同綁在上面的睡袋,用力地拉起來,然後摔在行李傳輸帶上。這只60公升的背囊,自買來之後便從未曾清洗過。有結實的背帶和可伸縮的空間,扛在背上的時候還高過我一頭。但防水抗震,非常方便。上面貼滿各個航空公司各個起點和終點的托運標簽,密密麻麻,從不曾撕下來過,看過去彷彿勛章。
上一次是背著它去新疆,一路在陸地巡洋艦的後座上顛簸。隨意放置在小旅館和路邊店[被屏蔽廣告][被屏蔽廣告]鋪的泥地上。坐著踩著,無所顧忌。它有著夥伴般的忠貞及堅強。
在裡面放下需要換洗的四件厚棉襯衣,T恤,兩條牛仔褲及粗布長褲。內衣和棉襪。一雙系帶球鞋。可在旅館里換用的枕頭及床單。10CM*15CM尺寸的和合本譯本的《聖經》。礦泉水。榛仁巧克力,消炎葯,創可帖。120頁的再生紙筆記本,碳素鉛筆,黑色圓珠筆。20隻膠卷,CONTAX的T3相機,佳能G2數碼相機,充電器。衛生紙,毛巾,香皂,木梳,凡士林。以及一瓶ANNASUI的薔薇香水。我用這只香水很多年。旅途中氣味的變更可以使空間產生一種微妙的距離感。這在骯臟的客車或旅館里作用尤其明顯。熟悉的香水可以使人感覺帶著自我的歸屬感,而不被同化。
櫃台後面的小姐詢問,需要靠窗的位置嗎。我略微猶疑了一下,說,什麼?又說,好。現在我常常需要重復確定來自外界的信息。拿住從櫃台後面遞過來的機票,登機卡和護照,把它們塞進掛在胸前的綉花絲緞小包里。這只暗紅色的破舊綉包是在去尼泊爾旅行時帶回來的。
我買一些臟臟舊舊的東西,留戀那些似會凝滯其中的時間。以前曾在舊貨市場買過一件男式絲綢上衣,晚清的款式,黑底色,深藍松菊梅圖案,領子和袖口都是破損的。尺寸很小,我能穿。於是我就猜測,這是否是一個早夭的少年留下的。衣服質地上乘,所以應出身富貴。但在這件綺美的舊衣上,我看到死亡的陰影。他的記憶抵達我的手裡,也許就已時光流轉了上百年。但這種危險的美感卻令我著迷。
過安檢的時候,報警器一直響。我被叫到檯子上接受檢查。檢查器一碰到我左邊手腕上的舊銀鐲子就發出嘟嘟的尖利聲音。那穿著制服的男人對我說,小姐,你能先把你手腕上的鐲子摘下來嗎。這是一隻普通的純銀鐲子,鏤刻著古典的花朵圖案和漢字。我洗澡睡覺的時候也不離身,戴得已經接近皮膚的光澤。我猶疑著,說,很抱歉,我沒辦法把它摘下來了。它很正常,不是嗎。
在落地玻璃窗外面,一架龐大的波音757正拔地而起。呼嘯聲覆蓋了一切。機場大廳里的人聲鼎沸。所有瑣碎的聲浪交匯成波浪,一層一層地撲打過來。我的耳朵里有轟鳴聲。
聽力下降的第一條重要特徵是,常常感覺到耳鳴。
我已經開始偶爾會聽不清楚別人聲音不是太大的語言。
我會重復詢問,你說什麼。你剛才說了什麼。那個男子在腦出血之前有三天的時間失去了聽力。他給別人打電話,只能對別人說話,卻聽不到別人的回應。他感覺恐懼,一個人留在這突如其來的寂靜之中。
我的症狀還是輕微的。但我知道這是他給我的。如果年歲漸老,他的基因會在我的血液里凸顯得更明確無疑。他所有的疾病都會給我。
皮膚敏感,偏執,無法被滿足的激情,冒險,對感情的野心與禁忌。以及某種失聰。
我站在檯子上,伸直手臂,無辜地看著那長型的檢查器在外套上重復滑動。它再次對我的銀鐲發出尖利的警報。
首推《蓮花〉 長篇
既是小說,說明它完全來源於虛構。因為虛構,地點產生新的暗示。彷彿所寫的此地,另有他方。它和真實的關系變得微妙。涉水而過,投奔岸的另一邊。
一張《喜馬拉雅》的原聲碟,是在拉薩的一家小店裡購買。在寫這本書的時候,前半部分,塞上耳機,大部分時間聽的是《喜馬拉雅》的第二首Norbu.有時是第十一首karma.兩段曲子伴隨很長時間。音樂帶來的回憶隧道,聯結藍天烈日,冰雪清泉,以及莽莽峽谷中抵達的偏僻村落。在高原地區與自然血肉相聯的深刻感受,是一種植根。我知道,它對我的人生非常重要。其重要性,超過我在不同的城市裡停停走走,所經歷的眾多經驗。超過我所做過的許多事。
寫到書的後半部分,停止了在寫作時聽音樂。穿越過那條隧道,抵達記憶,想像和理解的核心。於是寫作最終需要的只是靜默。
2墨脫。它是地圖上的一個標識。在地理雜志里看到關於它的報導,是很多年之前。一幅照片,赤腳的背夫背著貨物走在森林之中。泥濘沼澤。樹枝藤蔓潮濕交織。那段文字里寫到,此地曾被稱作蓮花隱藏的聖地。如果不經歷艱辛的路途,如何能夠抵達美好的地方。神秘的象徵。它所發生的意義,是一種指引。
在去往雅魯藏布大峽谷的路上,我曾經以為自己會死去。晚上在山谷中的木頭棚子里留宿,臨睡之前,會問自己,明天是否能夠依舊活著趕路,而不是被塌方和泥石流砸死。每天都是。這段經驗,使我知道自己已經與以往不同。
墨脫的路途非常危險,不要上路。這是我必須要提醒的。
3如果任何一段旅途,都是一條主動選擇或被動帶領的道路,那麼它應該還承擔著其他的寓意。是時間流轉的路途。是生命起伏的路途。是穿越人間俗世的路途。也是一條堅韌靜默而隱忍的精神實踐的路途。
有人說眾生如同池塘中的蓮花:有的蓮花在超脫中盛開,其他蓮花則被水深深淹沒沉淪於黑暗淤泥。有些蓮花已接近於開放,它們需要更多的光明。在這本小說里,寫到不同種類生命的形態。就如同寫到不同種類的死亡,苦痛,和溫暖。他們的所向和所求,以及獲得的道路。如果任何路途必須獲得終局,那麼它應該被認作是一種順乎其道的安排。
蓮花代表一種誕生,清除塵垢,在黑暗中趨向光。一個超脫幻相的新世界的誕生。
這一本書。有關寓意。有關心靈的歷史。有關人所走上的路途。而人所做出的努力,通常是未盡。也許這已經是結果一種。蓮花。這個名字,非常映襯。
5所有圖片是用數碼相機所拍。因為大雨和路途艱辛,圖片極少。且看到美景奇觀,更不願意拍照。鏡頭會扭曲和減弱它的美,自身存在才最為完好。這些圖片只是一些印記。而我的回憶並不需要它們。
6我知道你一直在看我所寫的字。從我的第一本書到這第七本書。一個作者的寫,和一個讀者的讀,如同兩個陌生人的內心開放。直到現在,我仍舊看到自己在寫著的,是寫在水中的字。
我一直認為小說應該代表著一種內向自省,代表對表相的超越,它能夠擴大心靈的范疇,增加對人性和事物諸多可能性和復雜性的理解。它帶有個人氣質,即使面臨誤解和貶褒,仍可端然。因對創作者來說,其根本是一種寂靜的個人經驗。是他的道路。對讀者來說,亦是如此。
我希望對你而言,這本書值得閱讀。
然後是《彼岸花〉有一個是長篇 有一個是中篇
個人推薦長篇 貼一些節選
南方冬天的第一場大雪。
風雪彌漫無人的街道。雪花迅速堆積在街心花園的台階上,巷子的石板路上,舊日小面館門口的燈籠上,屋頂上,樹枝上,結冰的河面上……大雪覆蓋了寂靜的尚未蘇醒的城市。天空沒有一隻鳥飛過。南生的臉貼著玻璃,凝望窗外。大雪無聲。
和平在N城停留了一個月。春天到來的時候,他准備離開。他要回廣州去。只請了一個月的假,而餐廳的工作一直忙碌。他需要掙錢。掙錢是現實。南生馬上要去杭州讀大學。學費及生活費都是不小的開支。蘭姨死後,和平就是家裡唯一的支撐。和平準備把N城的房子賣掉賣掉嗎,和平?南生心有不舍。在這里,她已經住了這么多年。這舊房子有太多回憶。
和平說,當然。你以後不應該再回到這里。你會到更好的大城市去。很多人習慣心滿意足。懶散,平庸,得過且過就過了一生。但是你不可以。南生。
你呢。你會一直在廣州?
我在廣州很好。那裡有我重新開始的生活,有我的事業……和平說,這里太多沉淪的痕跡。我不願意在舊地逗留。
南生點頭。她理解他。她沒有能力留住他。這個男人是一隻受傷的野獸。他要躲起來治療自己。她想起那個夜晚蜷縮在她懷里哭泣的無助的男人。這樣的夜晚只有一次。等他清醒過來,他依然是冷酷的一往無前的和平。
他們在車站里告別。是正午的時候,陽光溫暖。到處是擁擠的骯臟的人群,扛著大包小包。喧囂的浪潮一波波地撲上來。車站是這樣盲目和決然的地方。和平穿著來時的舊牛仔褲,背了一個旅行包。他擠進人堆里買火車票。南生站在外面,一動不動地看著他。看著那個男人在人群里涌動著,他的身影一會兒浮現一會兒消失。南生直直地看著他。
下午一點的火車。和平出現在南生面前,手裡捏著一張票。我們先去吃午飯。他說。他們朝火車站旁邊的餐廳走去。南生看到那個熟悉的街角。她的視線停留在那裡。依然有很多自行車和垃圾堆在那裡。依然空盪盪的光線陰暗。這是她曾經等候一個男人回來的地方。只有買包子的店鋪變成了零食店。
一切歷歷在目。南生看著它。她聽到天空有嘩啦啦鳥群飛過的聲音。汽車喇叭和人聲交織成一片。一個系著桃紅三角圍巾的小女孩安靜地站在大雨中。她的眼睛一片空白。
兩碗牛肉麵放了上來。南生與和平隔著油膩骯臟的木桌子各坐一邊,和從前一樣。和平拿起筷子就吃。吃了一半,抬起頭,看到南生沒有動。他用手指背敲她的額頭,粗聲地說,南生,把面條吃了。
南生拿起筷子。兩個人面對面地沉默吃面。
又回到候車廳里。南生坐在椅子上,看著身邊一個打呼嚕的男人,另一邊是哄孩子在睡覺的農村婦女。南生舔了舔嘴唇,她想喝水。和平說,你拿著我的包,我去買水。
他轉身去小賣部。南生抱著他的旅行包,一動不動地坐在椅子上。南生的眼睛轉過去,她又看那個角落。依然陰暗無人。大廳上的鍾顯示過了30分鍾。南生站起來,走出去。她穿著粉色的舊裙子,黑發被汗水浸著貼在臉上,兩手把旅行包抱在胸前。她走過售票廳,候車廳,一間一間地尋找。跑到大街上茫然四顧,又跑到出口處。
她用力地喘息。她覺得自己在崩潰中。她生命里愛的人都是會離開的。她知道。她的汗水順著額頭往下流。
喇叭里開始播出去廣州的乘客開始剪票的通知。然後她看到和平。和平從一大堆旅客中擠出來,懷里抱著兩瓶水,朝候車廳走去。他已經是很大的男人了。和平。他們要在一起相依為命。她想要和他地老天荒。南生抬起手,狠狠地朝自己的手臂咬下去。她用力得渾身發抖,放下手臂,上面是一排深深的牙印,滲出鮮血。她把衣袖放下來,遮住傷口,若無其事地朝和平走過去。
和平看著她。拉過她的手臂把衣服往上撂。他的神情陰郁。買水的人比較多,所以我跑到比較遠的一個小店。以後不許這樣。南生。我會恨你。
我知道。南生看著自己赤裸的傷口,低聲囁嚅。她突然開始羞愧。她的感情,就是這樣固執的糾纏,無處可逃。和平上了車,在車窗探出頭來。回去,南生。南生孤單地站在月台上,看著他。
你得好好讀書。我會寄錢過來。這是你最好的唯一的出路。知道嗎。和平看著她,煩躁地抽煙。他說,我們不能生活在一起,南生。我們有各自的路要走。
南生一言不發。明亮的陽光到處照耀。和平的語言打在南生的胸口上依然冰冷。火車開動了。她跟著跑,看著和平伸出頭對她揮手。她捏住拳頭,拚命地跑,頭發和衣服在風中疾飛。她覺得自己會死在這沒有了希望般的追逐中。心臟激烈地跳動著,似乎要破裂般的痛。終於,火車長吼一聲,消失在前面的拐角處。南生枯萎的青春如花的臉。
和平就這樣再次離開
如果你沒耐心那就看看她的短篇集
《八月未央》《告別薇安》都是經典
最後貼一些經典語錄
我想給我的靈魂找一條出路,也許路太遠,沒有歸宿,但我只能前往
為了遵循自己內心的聲音生活,我們曾為此付出多麼巨大的代價
幸福是生生不息同時又難以觸及的遠.一個美麗的人在黑暗中行走。那種孤獨的感覺.即使在深切的熱愛裡面,我們也是孤獨。 繁華落盡,如夢無痕
誰比誰清醒,所以誰比誰殘酷
我們的生命,就是以不斷出發的姿勢得到重生.為某些只有自己才能感知的來自內心的召喚,走在路上,無法停息。
我們永遠不會知道自己手裡的時間還有多少。生命只是一場幻覺。你知道。
覺得最好的愛情是兩個人彼此做個伴。
不要束縛,不要纏繞,不要佔有,不要渴望從對方的身上挖掘到意義,那是洽談室要落空的東西。而應該是,我們兩個人,並排站在一起,看看這個落寞的人間。
有兩個獨立的房間,各自在房間里工作。
一起找小餐館吃晚飯。
散步的時候能夠有很多話說。
擁抱在一起的時候覺得安全。
不幹涉對方的任何自由。哪怕他還在和舊日女友聯絡。
不對彼此表白。表白是變相的索取。
很平淡。很熟悉。好像他的氣味就是你自己身上的氣味。
不管在何時何地,都要留給彼此距離。
隨時可以離開。
想安靜的時候,即使他在身邊,也像是自己一個人。
有一致的生活品味。包括衣服,唱片,香水,食物等等。
不太會想起對方,但累的時候,知道他就是家。
我們真得要過了很久很久,才能夠明白,自己真正會懷念的,到底是怎樣的人,怎樣的事。
繁華落盡 如夢無痕 一切都在宿命的手心裡得到了平息
當你不能夠再擁有,你唯一可以做的,就是令自己不要忘記
人沒了痛苦,就只剩下卑微的幸福
誰比誰清醒。所以,誰比誰殘酷。
看安妮的文章心境很重要,希望能幫到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