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晴亦舒言情小說
⑴ 台灣著名言情作家有哪些
1、席絹
台灣言情小說作家,其作品被稱為"冰淇淋"文學。90年代初,以穿越小說《交錯時光的愛戀》出道,風靡兩岸,成為新生代的偶像,其作品構思獨特,風格清新,開創了言情小說的新篇章,從而成為言情界領軍人物。
2、典心
典心,台灣言情界最有影響力的作家之一。作品風格活潑,結構嚴謹,於1999年4月在狗屋、果樹(林白)出版社出版她的第一本小說《極品淑女》,之後一直寫作到如今。
截至《甜蜜戰爭》一書,阿心已經出了74本小說。其中11個系列共59本,另外12本單行本,與其他作者合作的系列3本。
目前已出版簡體版作品,包括《一遇公子誤終身》(台版原名《金玉滿堂》)、《卿須憐我我憐卿》(台《天下第一嫁》)、《寵你千萬年》(台《龍王》)、《良緣因你而定》(台《美人戀飛鷹》)、《你是我今生的甜》(台《惡魔的點心》)、《淑女的騎士》、《無敵洋娃娃》、《甜蜜戰爭》。
3、季璃
台灣言情小說家,所在出版社:禾馬、禾揚文化,桃子熊工作室。曾用其它筆名有戲竹、白凰。 其在禾馬文化的作家小窩名為季家璃的人和事。
4、裘夢
台灣新月出版社的言情作家。第一本小說是2005年十一月的《娘子愛作怪》。
5、蘇浣兒
台灣言情小說作家,作品風格幽默詼諧,為言情小說迷所喜愛。代表作有《龍女嫁鳳》、《尊龍搶鳳》、《娥眉馴鳳》、《婦德》、《聿皇擒鳳》、《卧龍逑鳳》等。
6、雲樂
中國台灣言情小說作家,著有小說江南娘子系列:《江南美娘子》、《江南嬌娘子》、《江南小娘子》、《江南真娘子》、《江南奇娘子》、《江南醫娘子》、《江南雅娘子》、《江南善娘子》。
⑵ 香港台灣言情女作家都有誰
寄秋,湛清,子澄,金萱,伍薇,古靈,凌淑芬,溫芯,慕容雪,黑潔明,樓雨睛,湛亮,典心,席絹,綠光,子纓,杜默雨,風光,冬情,簡瓔,夙雲,花琪,安琪,梅貝兒,莫顏,孟華,席維亞,決明,明星,棠霜,衛齊亞,綠痕,艾珈,米路路,黎孅,語綠,米樂,香彌,夏喬恩,子心,金吉,季可薔,桑蕾拉,心乙,夏娃,仙兒,朱沅,古凌,蔚湛,單飛雪,四方宇,原夢,左睛雯,於佳,董妮,宋雨桐,卡兒,米子米,丹寧,衛小游,樓心月,甜橙,樓彩凝,橙星,黑田萌,襲夢,羽昕,莫霖,菲菲,白桐,蜜果子,馥梅,夏洛蔓,舒格,曉叄
⑶ 姐弟戀小說
雅史《一生愛你一個》:應該是本不錯的書,奈何情節都忘光光了。
言妍《二十四個季節》:喜歡《魔女的條件》那類師生戀的別錯過了。
葉迷《寒露洗清秋》:兩段愛情,兩種心境。愛上一個人,從堅持到放棄再到接受新的愛情,都需要勇氣。對於女主角的心理刻畫不錯,但愛情的互動描寫不足。
伊璃《討你歡心》:男主角是個外國人,意外失去記憶住在女主角家……劇情不新鮮,寫得一般。
尹雅《原來我愛你》:青梅竹馬的小說,男女主角都很可愛,就是配角有點搶戲。
亦舒《紫薇願》:總感覺亦舒是一個成年人在講故事,而其他許多人似乎是沒有度過心理斷乳期的女孩的痴想……
有容《愛上娃娃臉》:雖然不喜歡女主角的固執,但總算作者能夠自圓其說。結局那部分是有些出人意料的,很感人。這本書值得一看。
於澄心《夏日同居戀曲》:要不是看見電腦上的紀錄,都不記得自己曾經看過的一本書。
於晴《愛烙印在心頭》(《痴心只是難懂》):溫馨可愛的故事。
於晴《觸不到的愛》:還不錯。
於晴《獨傾君心》:這個前半世的獨孤玄和雲娘該算吧~呵呵,湊數而已。
於晴《非君莫屬》:喜龍套啊喜龍套,我最喜歡的系列之一!
於晴《親親我的愛》:一般。
於晴《宿命》:很好看,感人。
於晴《我依然戀你如昔》:三姐妹中大姐的一段是姐弟戀,青梅竹馬那一類,很好看的故事。
余宛宛《不只玩玩》:非常非常可愛溫情的書。
漁陽《畸夢戀戀》:雖然比不上《良人開封》不過,也是我很喜歡的一本書。印象中直到最後才明白地說出他們不是親姐弟,不過尚有蛛絲馬跡可尋。還不錯的一個故事啦!
羽柔《都是諾貝爾的錯》:新人作品,還不錯。
聿日《莫耶》:冰冷無情的正義之劍……短了點,但相當好看。推薦。
元湘《都是吉娃娃的錯》:很可愛的冰淇淋,俊男美女的組合。
元小錫《火辣俏秘書》:其實寫得不差,但不如預期。
元玥《紅花綠葉》:我最愛的小說之一。
原夢《放開那隻貓》:很平淡的一本書。
原夢《淚眼殺手》:原夢的書大都可以一看。這本也還不錯,能看到殺手的不幸與掙扎。
岳霏《橙心絕戀》:換了一個身體談戀愛,但感覺不如同系列的《藍月別戀》和《紫光魔戀》。
岳霏《藍月別戀》:夏日裡最好吃的一桶冰淇淋啊。
岳霏《行動戀情》:超好看的,淡淡的溫馨,我覺得是岳霏所有的書最好看的。
岳盈《情路太難》:喜歡女主角的名字,新晴。杏花疏影,楊柳新晴,多美的意境。不過那個大系列還是最喜歡君如意的故事。
請採納答案,支持我一下。
⑷ 求於晴.亦舒.席絹.古靈小說合集
親,你要資源已發送
稍後請注意查收噢
若滿意請及時採納
若有疑問可回郵或追問
祝親閱讀愉快O(∩_∩)O~
——妖嬈綻放地笑魘(來自滴雲小窩團隊)
PS:若未發現郵件,請查看下垃圾箱!!!
⑸ 求言情小說包 古靈 席絹 於晴 亦舒 凌淑芬==台灣的都要啦的
推薦你一個網站,基本上所有台言都有,可以在線看,可以下載~
網站名叫:言情小說吧
不是貼吧哦~
⑹ 台灣的四大言情小說家
給你一份資料參考
這個太多了,目前網上可以查到的台灣言情女作家就不下3000名。去一個我常去的言情網站,可以看到已收入3765名作者,其中可以說99%都是台灣言情作者。
瓊瑤:言情界的老大姐,已經老到前陣被人叫阿姨,這陣要被人叫老太的地步了。早年的作品很不錯,套用一位言情作者的話來說,她灑狗血灑得非常精緻。近年的作品越來越粗製濫造,不過也有傳說說她近年成立了製作室,那些冠瓊瑤名的作品其實並非她寫的。我也想應該是吧,一個人就算江郎才盡,也不至於從「詩意」轉變成「俗套」轉變得那麼厲害吧。
岑凱倫:之前有傳說她是男的,但最終發現還是女士。她其實並非台灣言情作者,而是在香港的。但她的很多小說都在台灣前萬盛出版過。
亦舒:她是香港三大才女之一,著名小說家倪匡(即衛斯理的作者)的妹妹。既然不是台灣的,也不詳加介紹了。
席絹:她是新生代作者中的大姐大,自從以一部《穿越時空的愛戀》橫空出世後,雄居言情界榜首的位置十二年不動搖。早年她的作品以清新活潑為基調。不過近年她的作品可能因為她自己年齡漸長的關系,內里感情漸漸轉淡,近年常常被人懷疑是不是江郎才盡了。但她最近的一部作品《珠玉在側》一掃人們的疑慮,絕大多數人表示找回了當年席絹讓人驚豔的感覺。我本人就是忠實的席絹的FANS ^^
於晴:早年的作品最多歸於二流小說家(有幾部歸於二流我都覺得過分了),中期以《笑鬧風雲》、《相公,愛我嗎?》、《當男人愛上女人》等幾部作品成功轉型,之後一直保持上升態勢,鋒芒直逼席絹,於晴轉型後的追隨者大多認為於晴比席絹要好很多。於晴轉型後的作品我認為以故事性強,男女之間曖昧互動的情愫來帶動讀者的閱讀欲。個人也很喜歡。
凌淑芬:這位也是言情界頭把交椅爭奪者的強有力的競爭者。她的作品以幽默、雋永見長,偶爾有深沉的作品,比如她的《冷冬寒梅》一直是有無數人推崇的作品,基調極其沉重。她的幽默設置極其自然,常能讓人在不經意間會心一笑。
古靈:這位雖然我本人對她不是很感冒,但她的追隨者無疑是最多的。因為她的小說清新幽默,而且非常輕松,看起來不累,是閑時消遣的最佳選擇,連我不太喜歡她的,也會不時拿她的小說來打發打發無聊的時間。但最近她迷上了寫小說續集,且越寫越來勁,但續集又不好看,讓人很是無力。
以上四位可以說是現在言情界還在出書的頂級的四大花旦,席絹和於晴是台灣飛田(前萬盛)出版社的,凌淑芬是禾馬出版社的,古靈是龍吟出版社的。
另外有兩個不得不提的作者:凌玉和檀月。她們兩位現在已經不出書了,並且行蹤不明,但當年作品水平之盛到現在能出其右者仍無幾個。如果她們寫到今天仍未掇筆,可以說言情界作者排名的位置肯定有很大的變動。
凌玉:作品委婉動人,情感極其濃洌,代表作有《傾城之戀》、《二手娘子》,個人非常喜歡《二手娘子》,這個故事的震撼力度不是一點點,目前都沒有同類題材的小說能超越《二手娘子》的。只是她丟下N個將寫未寫的坑,就不道德的玩了失蹤了。如果我沒記錯,她應該是禾馬出版社的。
檀月(沐風):她的作品可以說是本本精品,最具代表性的是《破軍之戀》和《白虎戲情》。檀月和沐風是她在兩家不同出版社的筆名(貓尾巴和前萬盛)。但聽說她後來事業和學業繁重,所以就掇筆了,但她的行蹤目前一直有人在關心,聽說她在近期(這個近期是幾年內不太清楚)可能會再度拾筆,等了她有四五年的FANS們有福了。
⑺ 台灣言情小說的作家
瓊瑤,樓心月,亦舒,席娟,於晴,楊小雲
⑻ 求言情小說包 席絹 於晴 亦舒 凌淑芬==台灣的都要啦的
已發送,望採納
⑼ 亦舒最能體現"相愛管相愛,結婚管結婚"的小說
《喜寶》
古代將女子出嫁稱為「來歸」,即遇良人,萬里來歸。男子是女子的歸宿——這古老的定義切合一切時代男女關系的精髓。
有人說,男人一輩子不外乎從一個女人手裡轉到另一個女人手裡,女人其實也是一樣。只是對男人來說, 「女人的手」更側重於生活起居的照顧,而對女人來說,「男人的手」則是物質與精神方面雙面側重,更直指本質。
出嫁前,女子在父親的庇護下衣食無憂,出嫁後,如果她嫁得好,則可以繼續在丈夫的庇護下衣食無憂,有沒有愛情是兩回事。況且,愛情可以用近似於戀父的親情替代,抑或可以重新培養。
亦舒的小說,均在描寫這一過程——女子尋嫁,在眾多男子中左趨右退,或憑理性,或憑本能,在描寫這一小小的事件中,描摹了人世間說不盡的滄桑炎涼,自有一番大天地的氣象。
但值得注意的是,她的小說里,幾乎所有的女主人公最後的選擇均是那些成熟穩重、事業有成但年齡大得可以做她們父親或爺爺的商業巨子——像喜寶、像周承鈺、像慕容寧馨兒(有人也許會舉一些反例,比如《朝花夕拾》里的陸宜、《開到荼糜》里的王韻娜,但是天知道,陸宜喜歡的老爺爺方中興死在了歷史里,王韻娜的就情人滕海圻是個同性戀,根本沒有可比性)。
不管這些女主角對小說里那些中年男子是否產生有真正的愛情,有一點可以肯定,那些男子所掌握的財富,可以令到讀者更容易接受那些他們的勝利,更容易理解書中女子的選擇,也更能對她們的感情產生共鳴,或者說,更容易使讀者產生帶入感,在一個美好的黃昏里,放縱自己在小說營造的情境中進行小資的感傷。
我實在無法想像,假如周承鈺苦戀的傅於琛是個中等的白領,而喜寶賣身的勖存姿只是個小業主,那麼,亦舒的這些小說是否還能再入目——小資產階級的勢利在現代女讀者的心中是如此根深蒂固,亦舒准確無比的抓住了讀者的心態,她的癢瘙得恰到好處。
從某種角度說,亦舒是香港最勢利的言情女作家——其實我並不想把她歸到言情作家的行列,把她和瓊瑤、席娟、於晴等人相提並論,這簡直是對她的侮辱(前期瓊瑤的作品還可以提一提,後期的環珠格格之流簡直不堪卒述)。但無奈囿於她寫作的題材,只能這么籠統地說,她是個言情女作家。
然而實際亦舒的文字,明了、簡潔、獨到、耐得起咀嚼,她很是吃了寫作題材的虧。所謂成也題材,敗也題材。
因為她寫女子尋嫁,作為女子本身,對此事領悟也最深,在每部小說中均能發一些奇思妙想卻又言之有物的哲理性議論,令人拍案叫絕,因而能夠擁有如此眾多的女性讀者。
但恰恰又因為她只寫女子尋嫁,她的讀者又都是思嫁或恨嫁的女性居多,因此,文學界草草的斷論,她是屬於言情小說領域的作家——再傑出也只是個言情小說家。因此,有人說,也許要在多年後,大家才能發現,我們香港,原來也藏著一個張愛玲。
至於為什麼說亦舒勢利,是因為她小說中那些或占據女主人公心靈、或被最終選擇的男子男主人公,沒有一個是我們所熟悉的那種家境質朴、積蓄不多、在寫字樓里辛苦工作靠自己雙手掙錢發家的中產階級形象。即使筆墨刻畫最多如連環,亦舒也沒有令他得到他多年痴戀的阿紫的心——連環原是香紫珊家傭人的孩子。
也許亦舒冷酷的筆端有些做作,誇大了物質生活對一個女人的意義。亦舒無數次在小說中提到,當女主人公想像自己不得不在中環寫字樓里當打字員、擠公車上下班、住集體宿舍的時候,那種不寒而慄的恐懼。而這些生活場景,對於今時的我們而言,是最熟悉不過的普通場景,因為身處其中的緣故,身為職業女性的我們對上班掙錢這件事並沒有如此誇張的痛楚體驗。
但恰恰是她的這種誇張筆觸,在一定程度上道出了生活的真諦,揭開了我們被生活的艱辛磋磨麻木的心靈傷疤。
嫁得不好的女人,只能學得能幹堅強。在公司里,和男同事一起搵食,一起看老闆的臉色。在社會上,拋頭露面,放下淑女的矜持和自尊,從別人碗里搶得一瓢飯吃,她們只有前進,沒有退路。
作者: 我是莫欣 2005-7-27 17:51 回復此發言
--------------------------------------------------------------------------------
2 【歸】 ——談亦舒小說、兩性關系及其他 莫欣原創
而嫁得好的女人,可以成為最無用的人。她們有歸宿,她們有安全感,她們知道自己可以退,可以退到老公為她們布置的華美的廚房裡,退到老公有力的懷抱里,因此,她們自然是無用的幸福人。
亦舒寫作高產的年代,正是上個世紀70年代。她的小說中,女主人公未有歸宿時,談到投身職業總帶有強烈的抵觸情緒,認為是萬不得已而為之。有歸宿後,對職業婦女看過去總報有一種高高在上的同情姿態。
我不知道那個年代,香港的女性是否有女權解放之說,而在香港社會中,職業女性的構成又有多少,但從亦舒的小說來看,這個比例應該不大。
但到今時,婦女被一些男女平權的口號和思潮所蒙蔽,從家庭中被趕到了社會上,赤手空拳地和男性競爭,拿著比男性低很多的薪資,透支並不充裕的體力和智力,忍受男性上司和同事的性別暗示,延遲生育的最佳時機和年齡,造成對人類繁衍的不良影響,委實不是一項現代社會的德政,甚至可以說是本世紀最大的一場騙局。
到底,女性在兩性關系中應扮演什麼角色?
其實不應超越社會與歷史發展進程。目前的階段,在整個人類歷史長河中,仍處男權社會,在這一階段中,女性附庸於男性,在男性的保護下而生存,而男性也頗樂於扮演照顧女性、保護女性的角色。亦舒小說中頻頻出現的十二、三歲少女與成熟如父親的男子形象,很可以代表這一階段男女之間的關系。
女子從幼年起,受到父親的照拂庇護,長大後,盡管生理成熟,但實際心理還是渴望能夠從父親的手裡,安全過渡到丈夫——即另一個「父親」手裡。這里的兩個「父親」,用「監護人」來替代似更為妥當貼切。
父親作為第一個監護人,使她衣食無憂,快樂成長。丈夫作為第二個監護人,使她衣食無憂,美滿的完成生育任務,並給幼兒一個安靜、溫馨、健康的撫育環境,使下一代健康成長(不管是生理還是心理)——女人一生的使命得以達成。其實這才是女性存在的本質,職業女性的形象歪曲了這一本質。
丈夫,即女性的第二個監護人在女性漫長的一生中顯得尤為重要,因此,尋找丈夫成了女子一生中最重大的事,是一場耗資巨大的投資,也是一場賭資巨大的豪賭,本錢是自己的身體和青春。
這也無怪可以解釋,為什麼亦舒小說里的女主人公都是美麗的——賭資越大,賭局越精彩,越刺激。而她們在主動或被動捕獲合適的結婚對象時,都是小心翼翼,或功或守,精精計算,不失分毫的——光陰和身體,她們都輸不起。
亦舒的小說里,女主人公在愛情和物質中間,往往選擇物質,赤裸裸的毫無掩飾。在這里,金錢,演變成第三個監護人。丈夫,僅僅是披了一層人皮的金錢化身。女主人公們或許認為自己會真正愛上那些中老年男人——實際她們愛上的是金錢給她們帶來的安全感,她們被自己騙了。
這也無妨。男子的精子即使在中老年階段,也能保持品質的優良,對於生育,並沒有太大的影響,在合適的土壤上,照樣能結出豐碩的果實。
但亦舒筆下的那些嫁入豪門的女子,大多都沒有生育。她們在成功捕獲中老年男子作為結婚對象後,她們的故事也該結束了。讀者們不願意想到這些婚後瑣碎惱人的小事,她們只願意聽到:「從此,王子和公主幸福的生活在一起」——在這里,「王子」是老得掉渣的老頭子,然而財富絲毫不比王子遜色。
其實,從對人世、對人性的觀察角度而言,亦舒比瓊瑤更勝一籌。瓊瑤是造夢的高手,她筆下的愛情故事純是愛情故事,不食人間煙火,不愁柴米油鹽,結了婚即使有沖突也僅限於婆媳沖突,太半是可惡的婆婆欺負可憐的出身低下的兒媳。
瓊瑤筆下的大多數女主人公奉獻給男主人公都是第一次。高貴的犧牲精神,不求回報的愛情,歇斯底里的痛苦,等等。
而亦舒的小說更接近現代人的思想觀念,她是現代小資產階級女性的代言人。同居,婚前性關系,在她的小說里已不是什麼了不起的新聞或大逆不道的事情。女主人公在結識男主人公的時候一般已不是處女之身。
有一個奇怪的現象,亦舒小說大部分以第一人稱描述,感覺是在看一個自己的故事,無怪乎金庸早期批評過她不像在寫小說,寫什麼都像是在寫自傳。為此,亦舒頗不服氣,寫出了《喜寶》,認為裡面有同性戀、有謀殺、有自殺、有亂倫——這樣總應該像一部小說了吧?
但我想她誤會了金庸的意思。其實金老的批評應是指她愛用第一人稱寫作的習慣,並不是指小說中的戲劇沖突過少。
亦舒那些第一人稱的女主人公,性格大多很堅強。即使擺在現代社會,也是個自主獨立、有能力自行謀生的女子。但不知為什麼,即便是這樣的女子,在遇到安逸的物質生活誘惑時,也會萬般無奈的投降。
我起初一直不明白這個現象。但後來明白了。自己具備謀生本領,並不代表一定會心甘情願的使用它。其實,像喜寶、像周承鈺,她們大有能力自己養活自己,但等到非這樣不可時,又都透著無奈和凄涼。自食其力,並不是什麼可值得炫耀的事,她們缺少的,是那種安全感,在如父親般男人庇護下的安全感。如果這個男人吝嗇於給她們愛,那麼,也不要緊,有金錢的庇護也可以。
喜寶說過的名言:愛,我要許多許多愛。如果沒有愛,那就要錢,許多許多錢。
周承鈺最後因為患乳癌而拒絕了傅於琛的求婚,一場圓舞跳完,舞池中空留了許久,兩人最終沒有走到一起,令到多少人潸然淚下。
其實周最後拒絕傅,是因為她自己的自卑。她與傅之間的感情,因為經濟地位懸殊的緣故,從一開始就是不對等的。周承鈺的義大利繼父十分明了這一點,所以要把巨額遺產贈與她,令到她能夠平等地站在傅的面前。無奈時間已經太晚,他們之間的關系早在傅收養周的時候已經形成,周的心理從一開始就註定是弱勢的,唯一能扳回她自尊的是美麗的軀體。當這一資本都離開的時候,周在傅面前就已經一無所有,她只能用退避來挽回心靈的自尊。
如果兩人在感情上平等,能夠愛到放得開的程度,軀體上的缺陷又豈能成為在一起的障礙?
周號稱是深愛傅的,她的愛她自己認為應該不包含物質的成分,因此,她才這么放不開。喜寶從一開始就直奔勖存姿的金錢而去,因此,她便放得開,從一開始,她把自己的姿態就放低到了塵土裡,認為自己在勖存姿的家人眼裡就是個出賣肉體的母狗。
恰恰她的這種態度,令到她在今後處理勖家的關系時收放自如。有時候,先放手,未必不能得到。
喜寶以自己的青春為代價,獲得了勖存姿的巨額遺產——但她對勖存姿,並沒有愛。
周承鈺以殘缺的肉身,去感懷空擲的青春——但她對傅於琛,並沒有恨。
男人與女人的關系,沒有公不公平,只有自不自願。
自古如此。
有一句很老很俗的話,男怕入錯行,女怕嫁錯郎.其實相當貼切得說明了女人更容易在家庭生活中得到滿足,而不是事業.
喜寶說,我要很多很多的愛,沒有愛,就要很多很多的錢.可是在愛和錢兩者之間要做個抉擇的話,我想絕大多數人都會選擇後者.原因並不是某些人想的虛榮或者膚淺,而是女人天生的不安全感.愛是什麼,虛無飄渺的一絲情緒而已,錢是可以實實在在看得見摸得著的,如果要說變化,愛確實不是能夠輕易恆久的東西.杜十娘的悲劇還不夠讓女人警醒嗎?把所有感情投注在男人身上,就像一場賭博,我們不是莊家,贏的幾率能有幾何?
即使是你要賭一次愛情,也不要押上你所有的籌碼,給自己一條退路,告訴自己,就算離開了他,也可以生存,也要有理由快樂。所以女人,永遠不要放棄自己求生的能力,不要以為可以依靠他就不學會自己紮根。
擁有愛的時候,享受它,沒有的時候,抓住錢.喜寶給所有女人上了殘酷的一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