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總裁小說 » 微點小說總裁

微點小說總裁

發布時間: 2023-01-21 17:26:34

1. 瑞星和微點

你這個問題問得...
你不知道瑞星和微點是有淵源的,單從軟體來說微點和瑞星2008兼容,後來我就沒用過瑞星,不知道能不能和2009瑞星兼容
看看這個
1989年底,王新找到當時在中國科學院數學所計算機科學研究室工作的劉旭,想邀請劉出山,一起干點事.
劉旭摔給王新一句話:「40歲以前,只做實驗系統,不想搞商品化的軟體.」1991年,王新創辦了瑞星公司,但這位瑞星公司總經理最終說服劉旭的時間已經是1993年了.在這兩年期間,劉事實上充當著瑞星的技術顧問的角色.離開中科院、加盟瑞星,讓劉旭成為中國的「程序員五傑」,另外四人分別是吳曉軍、鮑岳橋、周志農、朱崇君.瑞星成就劉旭的同時,劉旭也成就了瑞星,憑借劉旭主導研製的殺毒軟體與防病毒卡,瑞星在中關村村一度成為與聯想、方正齊名的公司.

但這個故事有一個美麗的開始,卻沒有一個美麗的結局.

2003年,加盟瑞星10年之久的劉旭離開了瑞星,當時對外的說法是「劉旭因身體健康問題離開瑞星」.但不久後劉旭就創立了同樣從事計算機安全業務的微點公司,再不久後微點與瑞星對簿公堂.

2008年2月17日,媒體的一篇報道更是讓王新與劉旭20年的恩怨,放大在聚光燈之下,有關「殺毒業最大丑聞」的說法也隨即不脛而走.

一位中關村企業界人士認為,在20年恩怨的曲折劇情之外,王劉故事的典型性更在於其中關村印記.在這個被稱為「中國矽谷」的地方,這樣的爭斗並不鮮見,從聯想的柳倪之爭,到方正逼宮,再到四通暗鬥……

每當這樣的事件發生,總能在中關村激起波瀾,但旋即消沉.一段時間後,類似的事情再次發生,旁觀者激情如故.恩怨情仇、巧取豪奪、刀光劍影、浪漫與血腥、勾心鬥角……中關村的江湖本色不時閃現.

正如奇虎網CEO周鴻禕所言:「中國矽谷」缺乏的恰恰是矽谷對創新的保護以及對契約的尊重,「(中關村)村民們只有彌補這些短板,中關村才能成為真正的中國矽谷」.

20年恩怨

事實上,微點與瑞星之間的明爭暗鬥,自從劉旭離開瑞星時就埋下了種子.2003年3月5日,瑞星宣布劉旭離職,隨後瑞星宣布裁掉整個系統集成部門以及銷售部門約20名員工.當時,瑞星銷售部的總人員也就在60人左右.

劉旭離開瑞星時仍然是瑞星的第二大股東,約持股30%,王新持股則超過60%.

2005年,劉旭創立微點公司,上述被裁掉員工多追隨劉旭,加盟微點,其中包括曾任瑞星副總裁的田亞葵,以及馬斌、熊不文等.

微點公司的主推產品為「主動防禦病毒軟體」.但就在2005年底,北京警方破獲了一起「全國首例故意傳播網路病毒案件」,當事方正是劉旭創辦的微點公司.

警方稱微點公司:「在軟體研製過程中,違規在互聯網上下載、運行多種病毒,致使計算機病毒在互聯網上大量傳播,造成重大經濟損失.」按照網路安全監管規定,商業公司或個人在沒有主管機構的許可下,不能下載病毒樣本進行測試.

微點公司副總裁田亞葵因此被警方關押.2007年11月,田亞葵在被羈押11個月和取保候審12個月後,北京市海淀區檢察院對田亞葵做出了不起訴的決定.

與此同時,微點公司也沒有停下腳步,其產品「主動防禦軟體」獲准向國家計算機病毒防治產品檢測中心辦理產品上市銷售前的檢測手續,並在「國內首例防病毒公司傳播病毒案」過去兩年半後,即2008年2月,獲得銷售許可證.

但這還不是「國內首例防病毒公司傳播病毒案」的全部.2008年2月17日,一篇媒體報道將矛頭直指瑞星,稱其與原北京市公安局網監處處長於兵等人官商勾結,製造了這起假案.

對此,瑞星在2月19日發布公告認為,劉旭曾是瑞星的主要股東與高管,其開發銷售「主動防禦軟體」,違反同業禁止與保密條款協定.該公告還稱:劉旭從瑞星離開時,竊取了瑞星公司交換病毒庫密鑰,傷害了瑞星公司及其他股東的權益.

此後,微點公司又發布聲明稱:從相關部門獲悉,製造這起假案的北京市公安局網監處原處長於兵、幹警張鵬雲、齊坤和瑞星公司副總經理趙四章已經被北京市檢察院正式批捕.

至此,圍繞著瑞星和微點、王新和劉旭,恩怨之門面向公眾不斷開啟.

未了局

2月25日,微點副總裁田亞葵在電話中對記者表示,不清楚案件細節.他同時表示,微點公司正常運轉,其產品「微點主動防禦軟體」目前可以通過微點網站以及連邦等渠道購買.

瑞星副總裁毛一丁則表示,其正在澳大利亞休假,不太清楚案件進展情況.他建議記者去公安局和檢察院等部門求證.

很顯然,「國內首例防病毒公司傳播病毒案」的全部真相還有待有關部門做出最終的結論.但相關當事人夾雜其中的恩怨情仇卻不難追溯.

據記者了解,加盟瑞星後,劉旭花了2周時間,為瑞星防病毒卡做了很詳細的整體設計,找了一個博士生編程,很快做出了產品.

這款產品的成功出乎劉旭與王新的意料.1993年4月,瑞星防病毒卡一個月就銷了一萬套,瑞星成為國內防病毒卡市場的No.1,華星則被遠遠的甩在了身後.

據知情人士介紹,就在瑞星走向成功之際,其在王新的主導下展開多元化,拿著防病毒卡賺來的錢四處投資.而這段時間,殺毒軟體異軍突起,防病毒卡卻成為過時的產品.至1997年,瑞星的市場份額收縮至不足1%,市場老大的地位被江民科技取代.

劉旭早在1993年就看到了殺毒產品軟體化的問題.面對失利,瑞星開始重組.最終,瑞星決定由劉旭出任總經理;王新任董事長,但在公司決策上只擔任顧問角色.

劉主導瑞星實施新政,聚焦殺毒軟體市場.到了1999年,瑞星開始奪回部分市場份額.同時,瑞星將公司產權股份化、法律化,解決企業遺留的利益問題、地位問題和心態問題,當時確定王新占股約60%、劉旭約30%.

1999年,瑞星重新占據反病毒領域的主導位置.

2003年,離開瑞星後,煙不離手的劉旭有一段時間常把自己封閉起來,回憶瑞星歲月.那是一段有過風雨,更多卻是陽光燦爛的日子.其間,中關村的企業有的合了,有的散了.

陽光沒有燦爛到永遠.中關村這對曾經的最佳合作夥伴最終卻以魚死網破的方式收場.

中關村式生存

忙於賺錢的中關村人喜歡講英雄故事,早年講萬潤南、金燕靜,然後講柳傳志、段永基、王志東,現在則是李彥宏、張朝陽.

但這塊崇拜英雄的地方,不僅有盪氣回腸的英雄傳奇,也總有快意恩仇的豪氣,以及心悸氣短的悲情腳本.

熟悉中關村的人士認為,王星與劉旭代表了中關村的兩類人.

王新是中關村成長的親歷者.1985年,在中科院計算所工作的王新22歲.那時候「兩通兩海」業已建立,王新身邊的人開始上中關村「淘金」.王新隨即也拋卻了「想通過考中戲,當導演,跳出中關村」的路徑,進了聯想工程部.

1988年,他辭去聯想的工作,「沖上了街」.一年之後,王新邂逅堅稱「搞計算機是科研和學問」的劉旭.

與從大學院所來到中關村的「街上」,思想意識、行為邏輯也來到「街上」的王新相比,劉旭代表的則是,從大學院所出來,但思想意識,行為邏輯仍在「院里的人」.

不管是哪一類人,大浪淘沙,既有勝出者,也有失敗之人.前者包括聯想的柳傳志、四通的萬潤南、信通的金燕靜、科海的陳慶振等.那時候,村裡的生存環境與今天截然不同,聯想、四通等都遵循「一櫃台、一張桌,一間房,一層樓,一幢樓……」的發展脈胳,他們沒有現在的風投機制,也貸不來款,他們需要生存,生存需要錢,他們摸著石頭,找到了各自的賺錢、生存方式.

中關村還有第三類人,那就是周邊失地的農民,他們也在街上辦起了企業,並構成了「電子一條街」最初的主體.

上述中關村人士對記者表示,在中關村的大舞台上,農民企業家成為最早的出局者,但他們的「精明、堅韌、草根、不計手段、不重契約、不重知識產權保護」等中關村印記卻流傳了下來.

尤其是在解決了生存問題之後,他們需要解決做大做強的問題,而此時那些所謂的「中關村印記」就開始發酵.不斷有博弈上演,其中包括柳倪之爭、方正逼宮等.

時至今天,這種博弈仍在繼續,只是版本升級,其表現更為豐富,當然也包括王新與劉旭的版本.

如今漫步中關村,這里有買盜版光碟的婦女、發小廣告的民工、附近高校來這兒浪盪的學生、中央廣場有來休閑的市民,就在你不經意間,李彥宏、馬化騰、曹國偉、馮軍、俞敏洪也許就會從身邊走過.

25年過去了,中關村發生了許多變化,人群更復雜,層次感更豐富,但把中關村建成中國矽谷的夢想,卻並沒有成為現實.

「對創新的尊重,對契約的尊重,對商業倫理的尊重,仍然缺失或不足夠,這正在制約中關村的發展.」上述中關村人士說.

2. 前夫來襲總裁追妻成癮260是同一個人嗎

本章節小說的具體內容如下。

惠姨的話,就像憑空投下的一枚炸彈,在寂靜的病房裡瞬間炸開,一下了,周遭一片寂靜無聲。

傾顏狠狠地吸了口氣,惠姨在她懷里哭得渾身抽泣,顧展鵬則是蹙了蹙眉,臉上的神色復雜難明。

再看江郗城和顧柏寧,兩人根本就是完全愣住。

尤其是江郗城,他緊鎖的濃眉,一雙犀利的眸子閃過一道寒光,臉上的表情卻是顯得陰鷙而恐怖。很顯然,惠姨的話讓他十分意外,之前,傾顏一直在勸他,只是想希望他能夠給惠姨一個解釋的機會,直覺告訴她,惠姨是有苦衷的,而如果當年的心結是因為惠姨的迫不得已,那麼……她相信江郗城會原諒自己的母親。如今,看到他這樣的表情,她更加相信自己的判斷了!

顧柏寧的樣子也不見得比江郗城好多少,他驚愕地看了看自己的父親,又不可置信地看向惠姨,稜角分明且英俊的臉上看不出一丁點情緒,他微張著嘴巴,似乎久久沒辦法從震驚中回過神。

「惠……惠英,別這樣……你知道的,我……我因為喜歡……」

「住口,顧展鵬,你從這里滾出去!我一個字都不要聽!」李惠英厭惡地驅趕他。

顧展鵬見李惠英態度堅決,他沉默了幾秒鍾,跟著嘆了口氣,「哎……惠英,你這又是何必呢?就算當年我是犯了什麼錯,可那也過去了這么多年,更何況……即使你再不情願,不還是為我生下了兒子嗎?惠英,事到如今,你又何必耿耿地懷當年的事呢!」

顧展鵬話音未落,其他人又是一陣抽氣聲。

下一秒,惠英瞪大了眼睛,她的目光飛快地掃向顧柏寧的臉,目光便猛地停留在他的臉上,整個人就像是被下了盅一般,就那麼直直地看著他,一瞬不瞬。

顧柏寧突然接受到惠姨如此專注的目光,他不禁為之一怔,自然也是本能地看向她,四目相對,他感覺到自己的心跳在加速,彷彿有一種什麼情緒在胸口間蔓延開來,他蠕動了一下嘴唇,卻不知道要說什麼,而接著,卻聽到惠姨說道:「你……姓顧?」

「……」顧柏寧微怔,幾乎是下意識地點點頭。

「那……你可有兄弟?」惠姨再問。

顧柏寧搖頭,「不,我只有一個妹妹!」

「你多大了?」惠姨的問題一個跟著一個,情緒亦變得激動起來。

「就快過三十生日了!」

惠姨連眼睛都不眨一眼,只是熱切地看著他,「那麼……你的生日可是十月二十七號?」

「……」顧柏寧眨了眨眼睛,心裡的某種感覺越發清晰,卻還是下意識地問道:「你……怎麼會知道我的生日?」

「我……」惠姨哽咽地從喉嚨里發出一個音節,但緊跟著,眼淚就從眼眶滑落了出來……

她閉著眼睛,緊抿著唇,雙手更是緊緊地握在一起,身體越發的顫抖,看得出來,她是在隱藏著某種情緒,而且,隱藏得很辛苦!

「惠姨,您……」

「傾顏……」惠姨搖搖頭,阻止她,目光卻依然落在顧柏寧的臉上,嘴唇微顫,卻仍然一個字也說不出來。

「你為什麼不說話?」顧柏寧看惠姨的反應,心裡的問號越發的清晰,他與她對視著,因等不到她開口,便忍不住再次開口問道。

「我……」惠姨的眼淚失控地落下,她的情緒幾乎崩潰,抽泣了好一會兒,才顫微微地說道:「我自然……是知道你的生日!不僅如此,我更知道,在你的左側肩背上有塊小指指甲大小的青色胎記,不對?」

「……」一語驚得眾人都愣住了,氣氛頓時變得異常緊綳,顧柏寧整個人臉色都變了,即使他有著某種心理准備,而聽到惠姨這樣說,也完全傻住了。

他一瞬不瞬地盯著惠姨,半晌才說道,「你……究竟是誰?我身上的胎記,你怎麼會知道?」

顧柏寧此時已經不能用震驚來形容自己的心情了,他身上的這枚胎記,除了已逝的……養母,就連顧展鵬都不曾知道,那時他工作繁忙,根本沒有閑時理會他,因此……這顆胎記,就連身為父親的顧展鵬都不知曉。可眼前這個叫李惠英的女人卻如此清楚,這……豈不是太奇怪了嗎?

「我……我當然知道……」惠姨眼含熱淚,凄楚地看著顧柏寧,「因為……因為……我是你的母親!是我生下了你,如何……會不知道你身上有胎記?」

「……」顧柏寧大吃一驚,猛地後退了幾步,「你……你說什麼?你……你說你生了我?你是我的母親?」

「……」惠姨的眼淚如斷了線的珠子,臉上盡是悲傷,搖搖頭,又點點頭,「我……是的!不管你信不信,我就是你的母親!」

「惠姨,您……說的都是真的?」傾顏驚訝地問道,她之前多少也想過一些,但是……著實不敢相信,哪怕這一刻,聽到惠姨親口承認,她還是沒辦法確信,顧柏寧是惠姨的兒子。如此以來,那顧柏寧豈不是就是江郗城的同母弟弟?這……這樣突然改變的關系,著實讓傾顏有些措手不及。

「傾顏,你以為……我會拿這個來開玩笑嗎?」惠姨苦笑一般地扯了扯嘴角,「是的,我有兩個兒子,他們……都是我親生的!」

「……」傾顏微微吸了口氣,轉而看向對面的江郗城,他的陰沉著臉,本就稜角分明的臉,此時更顯剛毅,整個人冷的就像冰,讓人不由地膽寒,無法靠近。

傾顏看著他,心裡莫名覺得心疼,他顯然是知道自己有一個同母的弟弟,只是……從來不會想到,這個人會是顧柏寧!想必,此時此刻,他的心情一定非常復雜,非常痛苦。

此時的病房裡,氣氛顯得頗為尷尬,誰也沒有再開口說話,幾個人都沉默著,而每個人的心裡亦都揣著各自的心事。

最後,還是顧柏寧打破了沉默,「父親,這……是真的嗎?你說過,只要我帶你來見她,你就會把一切的真相都告訴我!現在……是時候了吧?」

「……」顧展鵬緩緩看向他,眸色微沉,片刻後,微點了下頭,「好,既然已經答應你了,我就該信守承諾!這樣吧,你想知道什麼,就問吧!我都會坦白地告訴你!」

「……」顧柏寧倒也沒有想到,顧展鵬這會兒會如此痛快,這倒讓他有些意外。

他有些發愣,腦袋一時空白,不知道要問些什麼才好。

「怎麼了?柏寧,你……沒有話要問嗎?」

「……」顧柏寧回過神,他將目光從李惠英的身上移開,看向顧展鵬,「父親,其實……您應該知道我要問什麼!您櫃子里,一直珍藏的,也就是我之前看到的那張照片……她究竟是誰?為什麼……會和……和她那樣相像?她們……是一個人嗎?」

「胡鬧!什麼她?」顧展鵬黑了臉,「那是你的母親!難道……你連稱呼都不會了嗎?」

「……」顧柏寧皺了皺眉,雖然,自從顧展鵬告訴他,他的母親另有其人之後,他就一直很想知道,究竟誰才是他的母親,可是……此刻,他突然沒有再繼續挖掘真相的勇氣,甚至,面對李惠英,他無論如何也叫不出那兩個字。

「父親,很抱歉,在您還沒有告訴我真相之前,我……很難叫出口!畢竟……在我的記憶中,只有一個母親。」他說著,緩緩看了李惠英一眼,卻是立刻轉開,繼續對顧展鵬道:「還望父親能夠信守承諾。」

聽了這話,一邊的惠姨臉色微白,蒼白枯瘦的手緩緩握緊。

顧展鵬緊跟著發話,「我已經答應你了,就會守這個承諾,你是想問……保險櫃里的那張照片是嗎?」

「不錯!父親,請如實相告,那個女人究竟是誰?那麼多年來,一直困擾母親的人究竟是不是她?現在……事情到了這一步,我已經越來越糊塗了!」

「……」顧展鵬沉默了一下,好一會兒才說道:「不錯,那保險櫃里,的確存放著一張照片!就是……當時你和琬儀一起看過的,後來,我發現你們動了我的東西,我就立刻轉移了地方。正如你們看到的那樣,照片的背面寫著一個『玫』字!她的名字就叫『玫』!」

「……」顧柏寧皺了皺眉,立刻反問:「那麼……眼前這位和那個『玫』……」

顧展鵬面色一僵,開口道——

3. 江民老總揭露微點劉旭本來面目~太NB了

江民老總我以前還挺佩服他的!畢竟他也是中國第一個安全方面的專家,創辦了中國第一個殺毒軟體公司。當年在中國的影響力絕不亞於今日的聯想。好多當時的年輕後起之秀以他為偶像。不過現在看來,他也老了,該退下來了。

強烈鄙視江民。

國內三大巨頭造假證據誣陷微點的事情敗露後,就惡人先告狀。江民不是說過要啟動法律程序來控告微點誣告你嗎?那你為什麼不行動啊!是你根本不敢吧!現在是因為上面有人保著你,微點就算有證據也對你無可奈何!總有一天……

補充:微點的官網上有關於國產三巨頭連手製造假證據誣陷微點這條新聞,而且到目前為止,三巨頭都不敢啟動法律程序抗議。

轉自科技日報:一項重大原始創新何以大難不死——北京東方微點公司起死回生始末

2008年10月18日,一個普通的日子,但對北京東方微點公司來說,卻具有特別意義。
這一天,員工們欣喜地傳閱著一封來自北京奧運會開閉幕式運營中心的感謝信。這封並不長的感謝信指出,北京奧運會開閉幕式運營中心自使用能有效防範新病毒和未知病毒的微點主動防禦軟體以來,中心網路信息系統成功阻止了黑客和各種病毒對運營中心數百台電腦的攻擊和入侵,從未發生過開閉幕式有關方案等各種信息泄密事件。「微點主動防禦軟體作為北京奧運會開閉幕式運營中心唯一使用的反病毒軟體,為保障開閉幕式運營中心網路信息系統的安全高效運行和奧運會、殘奧會開閉幕式各項工作的順利進行,作出了突出貢獻」。

讀著感謝信,手捧北京奧組委頒發的「突出貢獻」紀念證書,劉旭,這位著名反病毒專家,熱淚長流。微點主動防禦軟體在北京奧運會開閉幕式運營中心的應用,標志著我國自主研發的主動防禦計算機病毒技術,成功經受了北京奧運會、殘奧會的重大考驗,打了一場漂亮的信息安全主動防禦戰。但是,外人難以想像的是,微點公司是在背負著一個巨大「黑鍋」的壓力下,憑著獨有的創新技術,贏得了北京奧組委對微點主動防禦軟體的認可。

「這榮譽來的太心酸,這自豪來的太不容易。」記者昨日采訪世界首套主動防禦軟體———微點軟體的創新歷程時,劉旭如此對記者說。

原始創新:撼動了誰的恐慌神經

凡使用過計算機的人,幾乎都用過殺毒軟體,對殺毒軟體只能查殺老病毒,很難對付新病毒和未知病毒的缺陷不無感觸。盡快研發能夠主動防禦新病毒和未知病毒的新型反病毒軟體,不僅是廣大用戶的迫切需求,也是國際反病毒公司競爭的焦點。誰能最先開發出滿足這種需求的新一代反病毒產品,無疑將在市場競爭中占據很大的優勢。

著名反病毒專家、瑞星殺毒軟體的原設計者和發明人劉旭,辭去北京瑞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總經理兼總工程師兩年後,創辦北京東方微點信息技術有限責任公司,帶領科研人員開始了以防新病毒和未知病毒為主要功能的新一代反病毒產品的自主研發,並在國際反病毒領域率先創立「監控並舉、動態防護」主動防禦體系,成功研製了以程序行為監控、程序行為自動分析、程序行為自動診斷為技術特徵,與殺毒軟體思路完全不同的反病毒產品———微點主動防禦軟體,實現了反病毒技術由被動事後殺毒到主動防禦的重大跨越,同時申請了6項發明專利。

2005年5月13日和5月31日,光明日報在顯著位置發表了劉旭關於「殺毒軟體亟待克服重大技術缺陷我國應盡快研製主動防禦型產品」和「主動防禦電腦病毒並非天方夜譚」的觀點,對國內殺毒軟體廠商產生了巨大的沖擊。

正是劉旭發表的觀點在業界產生的反響和微點主動防禦軟體研製成功的消息,特別是業界關於微點主動防禦軟體可能帶來反病毒市場格局變化的評價,引起了殺毒廠商尤其是國內最大殺毒廠商北京瑞星公司的極大恐慌。瑞星公司非常擔心瑞星殺毒軟體的市場前景,而恐慌的背後便是要想法阻止微點主動防禦軟體上市銷售。但是,瑞星公司深知用正常的商業競爭手段無法阻止微點軟體上市。在獲悉微點主動防禦軟體研製成功的消息後,瑞星緊急找到了時任北京市公安局公共信息網路安全監察處(以下簡稱網監處)處長於兵,共同商量對策。於是,一個通過製造假案阻止微點主動防禦軟體上市的陰謀出籠了。

劉旭和微點的厄運由此開始。

滅頂之災:微點軟體遭飛來橫禍

正當微點公司緊鑼密鼓為產品上市銷售做准備時,2005年7月5日起,微點公司莫名其妙地被網監處調查。網監處先是以「反病毒公司資質調查」為由,後又以「未採取安全防範措施」的案件調查為名,對微點公司進行了一個多月的「檢查」,頻繁傳喚包括專家劉旭在內的公司管理、研發人員。同年7月21日,辦案人員將扣押的裝有微點核心技術的計算機送到瑞星公司。劉旭對記者說,慶幸的是,微點公司對被扣計算機中的核心技術數據採取了嚴格的加密,這增加了瑞星公司竊取微點主動防禦軟體源程序等的難度。於兵通過辦案人員給劉旭「指明」兩條出路,「一是把公司賣給像瑞星這樣有實力、有背景的公司,二是不要在北京設立公司,搬回原籍福建」。

2005年7月28日,網監處對微點公司副總經理田亞葵刑事立案。8月30日凌晨,網監處以涉嫌「故意傳播計算機病毒」為由,將田亞葵刑事拘留。9月6日,網監處以微點公司涉案為由,給全國唯一防病毒產品檢測機構———國家計算機病毒防治產品檢驗中心發公函,要求其對微點主動防禦軟體不予檢測,達到了阻止微點主動防禦軟體上市的目的。

不僅如此,為詆毀微點公司聲譽,網監處還向媒體發布了微點公司「放毒」的假新聞。2005年10月22日,一條題為「北京破獲全國首例故意傳播網路病毒案件」和「全國網路病毒第一案告破,殺毒公司傳播多種病毒」的消息,在北京和全國各大媒體刊出,震驚業內外。

網監處向媒體發布的「國內首例防病毒公司傳播病毒案」的這條消息稱,2005年7月2日,北京市公安局網監處接北京多家防病毒公司報案,稱本公司互聯網上病毒監測預警平台顯示,2005年1月以來,計算機病毒一直呈上升趨勢,尤其五六月份達到高峰,傳播范圍有擴大的趨勢。接報後,網監處立即開展「調查」工作。消息稱,「北京東方微點信息技術有限責任公司在世界首創主動防禦病毒軟體,打破了對於計算機病毒全世界只能被動防禦的局面。然而,該公司在軟體研製過程中,違規在互聯網上下載、運行多種病毒」,「致使計算機病毒在互聯網上大量傳播,嚴重危害網路安全,造成重大經濟損失」,「這宗故意傳播網路病毒案在全國尚屬首例」。「8月30日,公安機關依照《刑法》第二百八十六條第三款的規定,將涉嫌『故意製作、傳播計算機病毒等破壞程序影響計算機系統正常運行造成嚴重後果』的該公司副總經理田亞葵刑事拘留」。

「防病毒公司傳播病毒」的新聞迅速在社會傳播,唾罵聲四起。對反病毒廠商來說,沒有比背上這樣的「黑鍋」更令用戶鄙視了。微點公司如同被釘上了十字架,聲譽掃地。不僅如此,網監處還通過網路和電視,通緝另一名員工崔素輝,造成微點員工人心惶惶。

然而,誰也不會想到,這起震驚全國的「國內首例防病毒公司傳播病毒案」是有人陰謀製造的假案。

官商勾結:製造假案用心何在

我國對病毒防治產品實施銷售許可證制度。按照規定,申請銷售許可證,必須提供企業經營執照、產品研發備案證明、公安部指定機構的產品檢測報告三個要件,而檢測機構的檢測報告尤為關鍵。沒有檢測報告就無法拿到銷售許可證,阻止微點主動防禦軟體檢測也因此成了瑞星公司和於兵阻止微點主動防禦軟體上市的毒辣手段。

來自北京紀檢部門的信息證實,原北京市公安局網監處處長於兵就是在微點公司辦理產品上市相關手續之際的2005年7月初,接受北京瑞星公司的請托,指令網監處案件隊副隊長張鵬雲「鏟」了從事計算機病毒防範軟體研發業務的東方微點公司。

要「鏟」反病毒公司,最直接最致命的莫過於讓其背上「傳播計算機病毒並造成重大損失」的罪名。2005年8月,於兵指使張鵬雲和網監處產品管理科副科長齊坤,到北京思麥特管理顧問有限公司和北京健橋證券股份有限公司北京管理部,調查了解公司電腦被病毒感染及造成損失的情況。在聽取張、齊二人匯報上述二家公司有病毒感染但未造成損失的情況下,於兵仍授意二人讓思麥特公司和健橋證券公司,分別出具了10萬元虛假損失的證據材料。

微點公司副總經理田亞葵被刑事拘留後,由於缺少報案材料,2005年9月,於兵指使張鵬雲、齊坤到北京江民新科技術有限公司、北京金山軟體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啟明星辰信息技術有限公司做工作,讓這些公司分別出具了虛假的「病毒暴發」報案材料。

為對田亞葵傳播病毒案件涉及的「損失」進行評估,瑞星公司常務副總趙四章向於兵推薦了由瑞星公司獨立監事鄒某為合夥人的中潤華會計師事務所。網監處將該會計師事務所出具的虛假評估報告,作為認定田亞葵構成「破壞計算機信息系統罪」和「侵犯商業秘密罪」的主要證據。

網監處在案件調查中「認定」,田亞葵所用的與互聯網連接的筆記本電腦中,有4種病毒於2004年12月21日被激活,通過ADSL向外傳播,造成較大損失。經北京紀檢機關調查,網監處指證的田亞葵筆記本電腦上網的ADSL當時還沒有開通,這部ADSL是在幾個月後的2005年4月1日才開通使用。而所謂的田亞葵「激活」4種病毒,也與事實相違背。經國家信息中心電子數據司法鑒定中心重新鑒定,在田亞葵筆記本電腦中僅發現上述4種病毒中的3種病毒,而且從未被激活過。

據北京紀檢部門調查,「北京東方微點信息技術有限責任公司傳播計算機病毒案件」,是於兵應北京瑞星公司之請托,指使張鵬雲、齊坤,調取假報案、假損失、假鑒定等證據材料製造的假案。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這一假案造成微點軟體上市受阻近3年,企業蒙受直接經濟損失3000多萬元,微點聲譽受到極大傷害,公司背負的「防病毒公司傳播病毒」罪名,至今還未得到公開平反;無辜鋃鐺入獄的田亞葵和被通緝的年輕員工崔素輝更是身心受到摧殘。

不棄不離:艱難的取證舉報路與正義的支持

微點副總田亞葵被捕後,研發部負責病毒庫保管、年僅23歲剛剛大學畢業的崔素輝,也無辜遭到了警方通緝。小崔東躲西藏不敢來上班,幾年不敢回老家河北過春節。2006年除夕夜,小崔躲在福州的一家小旅店裡,嚎啕大哭。問蒼天,為什麼自己有家不能回?!

在網監處三天兩頭來研發部傳喚訊問技術人員的情況下,員工們擔驚受怕,有的員工見到穿警服的就緊張,研發工作受到很大幹擾,無法正常進行。為保存公司研發實力,劉旭做出了把研發部從北京悄悄轉移到福州的決定。為了員工的人身安全,劉旭特意將20多人的火車票終點站買到廈門,但安排大家在離福州較遠的一個小站下車,然後找了兩輛中巴車在夜深人靜時把研發部員工接到了福州,而這一轉移就是兩年。

在田亞葵被逮捕和崔素輝被通緝後,劉旭清楚地知道,這個時候公司更不能沒有自己。一方面,研發人員的情緒不穩定,最需要鼓勵,更需要主心骨;另一方面,必須盡快向有關部門舉報微點無辜遭陷害的重大情況。為了保證自己的通信安全,劉旭每天在自己的包里裝著9部手機,用9個手機號與研發負責人和公司高層等單線聯系。

2005年中秋節前後,為防止辦案人員跟蹤,劉旭多次路過家門而不敢回。連續幾天,劉旭每晚都要換幾個賓館,最多的時候一晚上換了5個地方躲藏,他不知道自己要躲到哪一天。對攻克技術難題從不服輸從不低頭的劉旭,看著萬家燈火,中秋節晚上留下了悲憤的淚水。但是,劉旭始終堅定著一個信念,在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已經成為國策的今天,微點公司研發的對用戶、對國家信息安全都有現實意義的主動防禦軟體,一定會得到國家保護。作為首善之區,在建設更加和諧自主創新環境的當前,造假陷害微點的「黑手」最終會被查辦,正義一定會戰勝邪惡!

正是抱著這樣朴實的信念,在產品拿不到銷售許可證的情況下,微點公司以測試版供用戶在網上下載測試和免費試用近3年,不斷完善產品,創了軟體公測時間之最。劉旭以自己的信念和對技術的執著凝聚公司員工的同時,從書店買回一大堆法律書籍。他拿出了研究病毒的韌勁開始鑽研厚厚的法律條文,並開始了大量艱難的取證。

劉旭邊取證邊向有關部門上訪、舉報和反映情況,尋求正義支持。2007年5月,劉旭向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等國家有關部門的舉報,得到了高度重視。經最高人民檢察院認真調查和過問下,同年11月20日,田亞葵在被羈押11個月和取保候審12個月後,北京市海淀區檢察院對田亞葵做出了不起訴的決定。微點主動防禦軟體在被封殺長達兩年半後,獲准向國家計算機病毒防治產品檢驗中心辦理產品上市銷售前的檢測手續,為申請產品銷售許可證掃除了障礙。微點主動防禦軟體在通過國家檢測機構檢測後,終於獲得被阻撓了近3年的銷售許可證。

劉旭的境遇也受到了中央主要媒體的高度關注。新華社先後3次以內參的形式做了報道,呼籲保護原始創新成果。科技日報在2007年12月19日和12月25日,在顯著位置分別以《微點軟體的上市之路為何如此艱難》和《誰保障自主創新成果不遭封殺》為題,對於兵封殺微點軟體的事件進行了披露,發出了「微點事件」背後到底是否另有「黑幕」,背後到底是否有「黑手」,「黑手」到底有多長的拷問。

與此同時,微點主動防禦軟體作為重大原始創新成果,得到了有關部門的高度重視。權威機構北方計算中心在組織了專門的攻防測試後,給予高度評價,認為「微點主動防禦軟體的研發成功,是反病毒核心技術的重大突破和創新」,並建議國家有關部門予以重視和支持。微點主動防禦軟體更因其技術的獨創性,被科技部列入國家863項目,這給逆境中的劉旭和微點公司以巨大的精神鼓舞,使劉旭更堅定了對自主創新的信念。

也就在北京奧運會前夕,北京市紀委接到實名舉報,反映原北京市公安局網監處處長於兵、案件隊副隊長張鵬雲、產品管理科副科長齊坤存在徇私枉法等問題。市紀委高度重視,成立專案組對於兵等人的嚴重違法違紀問題進行立案調查。現已查明,於兵涉嫌收受瑞星公司賄賂、利用職務便利貪污公款,涉案金額巨大。齊坤涉嫌收受瑞星公司常務副總趙四章的賄賂。據來自檢察系統的消息,於兵涉案金額高達4000多萬元。

據紀檢部門調查,於兵還存在變造戶口、私辦護照和境外身份並擅自多次出境等問題。於兵持有5本因私護照,自2001年以來持因私護照出境30次。2008年7月23日,於兵潛逃。9月10日,於兵被北京市檢察院批准逮捕,9月18日被抓捕歸案。10月7日,張鵬雲、齊坤被北京市檢察院批准逮捕。目前此案已移送司法機關。

來自紀檢部門的信息證實,因涉嫌行賄,瑞星公司常務副總裁趙四章2008年8月1日准備出境時,在首都機場被紀檢機關帶走接受調查,現已被檢察機關批准逮捕。

讓微點蒙冤3年的假案終於真相大白。在國家相關部門的大力保護下,歷經磨難的微點主動防禦軟體,再次邁開了新的創新歷程

4. 微點的冤案得雪

本報訊據《北京晚報》報道北京查獲一起造假陷害高科技企業案。《科技日報》刊發了題為「一項重大原始創新何以大難不死———北京東方微點公司起死回生始末」的特稿,對此案進行了詳細報道。《北京晚報》記者采訪了相關各方,力圖還原這樁堪稱中國計算機殺毒業界最大的丑聞。 一條題為「北京破獲全國首例故意傳播網路病毒案件」的消息,在北京和地方各大媒體刊出,震驚全國。消息稱,「北京東方微點信息技術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微點公司)在世界首創主動防禦病毒軟體,打破了對於計算機病毒全世界只能被動防禦的局面。然而,該公司在軟體研製過程中,違規在互聯網上下載、運行多種病毒」,「致使計算機病毒在互聯網上大量傳播,嚴重危害網路安全,造成重大經濟損失」。
消息引起了計算機用戶極大的憤慨,眾多網民對此予以譴責。案件當事人之一、微點公司副總經理田亞葵也因「網路傳播病毒案」被警方逮捕關押11個月。微點公司背上了「防病毒公司傳毒」的罪名。
然而,誰也不會想到,這樣一個震驚全國的「國內首例防病毒公司傳播病毒案」,竟是個別執法人員與商業公司聯手製造的一起假案。讓微點公司橫遭不測的正是前文提到的「主動防禦病毒軟體」。 劉旭,瑞星殺毒軟體的原設計者和發明人,在辭去北京瑞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總經理兼總工程師兩年後,於2005年1月創辦了北京東方微點信息技術有限責任公司。「主動防禦病毒軟體」是該公司計劃沖擊殺毒市場的新產品。
2005年的中國IT安全市場已經呈現出瑞星一家獨大的局面。
據《科技日報》報道,原北京市公安局公共信息網路安全監察處處長於兵,就是在2005年7月初接受了北京瑞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請托,指令他人「鏟」了從事計算機病毒防範軟體研發業務的東方微點公司。
要阻止微點軟體的上市,最有效的就是阻止其取得銷售許可證。
由於我國對病毒防治產品實施銷售許可證制度,而要取得銷售許可證必須具備企業經營執照、產品備案、公安部指定機構的產品檢測報告三個基本條件,其中,檢測機構的檢測報告對獲得許可證尤為關鍵。正當微點公司向網監處遞交研發備案報告,同時向公安部指定的國家計算機病毒防治產品檢測中心申請產品檢測並為產品上市做各項准備之際,「幾個民警來到公司,進行『反病毒公司資質調查』」。
「2005年7月5日,他們莫名其妙地對公司進行了一個多月的檢查,頻繁傳喚包括我在內的公司管理和研發人員,直至2005年8月30日凌晨,網監處依照《刑法》第二百八十六條第三款的規定,將涉嫌所謂『故意製作、傳播計算機病毒等破壞程序影響計算機系統正常運行造成嚴重後果』的公司副總經理田亞葵刑事拘留。」
9月6日,國家計算機病毒防治產品檢測中心收到公函,以微點公司涉案為由,要求其對微點產品不予檢測,封殺了微點公司防病毒產品的上市權利。同年10月21日,「破獲國內首例防病毒公司傳播病毒案」的新聞發布。 據《科技日報》報道,2005年8月,於兵部署他人到北京思麥特管理顧問有限公司和北京健橋證券股份有限公司北京管理部,調查了解公司電腦被病毒感染及造成損失的情況。於兵在聽取匯報上述兩家公司有病毒感染但未造成損失的情況下,仍授意讓思麥特公司和健橋公司,分別出具了10萬元虛假損失證據材料。
2005年8月27日,為證實從思麥特公司和健橋公司查到的木馬病毒———蠕蟲病毒,是從東方微點公司副總經理田亞葵筆記本電腦中傳播出來的,於兵授意他人召集病毒專家論證會。在論證過程中,沒有給專家如實提供材料。專家論證後,在於兵授意下,專家意見又被從「基本可以確定」改為「可以確定」。
2005年9月,即微點公司副總經理田亞葵被刑事拘留後,由於缺少報案材料,於兵指使他人到北京另外三家殺毒軟體公司做工作,讓三家公司分別出具虛假「病毒爆發」報案材料。同時,於兵指使委託由瑞星公司副總裁趙四章推薦的瑞星公司監事為合夥人的中潤華會計師事務所,對東方微點副總田亞葵傳播病毒案件涉及的有關損失進行評估,並將該會計師事務所的違規評估結論作為認定田亞葵構成「破壞計算機信息系統罪」和「侵犯商業秘密罪」的主要證據。
於兵等人認定,田亞葵所用的與互聯網連接的筆記本電腦中,有四種病毒於2004年12月21日被激活,導致對外傳播,造成較大損失。而經查,田亞葵筆記本電腦上網的ADSL電話線是2005年4月1日才開通使用。而且,經國家信息中心電子數據司法鑒定中心重新鑒定,在田亞葵筆記本電腦中的四種病毒只發現了三種,而且從未被激活過。
據《科技日報》報道,北京市紀檢機關經立案調查,查明「北京東方微點傳播計算機病毒案件」是調取假報案、假損失、假鑒定等證據材料製造的一起假案。 2007年5月,劉旭向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等國家有關部門舉報,得到了高度重視。2007年11月20日,田亞葵在被羈押11個月和取保候審12個月後,北京市海淀區檢察院對田亞葵作出了不起訴的決定。微點主動防禦軟體在因所謂「國內首例防病毒公司傳播病毒案」被封殺兩年半後,獲准向國家計算機病毒防治產品檢測中心辦理產品上市銷售前的檢測手續。2008年2月,微點主動防禦軟體終於獲得被阻撓了近三年的銷售許可證。
據《科技日報》報道,2008年7月,北京市紀委接到實名舉報,反映於兵等人存在徇私枉法等問題。市紀委高度重視,成立專案組對於兵等人的嚴重違法違紀問題進行立案調查。現已查明,於兵涉嫌收受瑞星公司賄賂、利用職務便利貪污公款,涉案金額巨大。另據透露,瑞星公司副總裁趙四章已被批捕。
2009年2月7日,微點公司總經理劉旭向記者表示,「正在准備向瑞星公司索賠」。根據微點公司提供的數字,主動防禦軟體上市受阻近三年,使微點公司蒙受直接經濟損失三千多萬元。
2010年8月20日上午,北京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對北京市公安局網監處原處長於兵貪污、受賄、徇私枉法案作出一審判決。法院認定:起訴書指控於兵貪污、受賄1400餘萬元的犯罪事實成立,以三項罪名判處於兵死刑、緩期兩年執行。 2011年7月,「中國殺毒業第一假案」中,遭受牢獄之災的北京東方微點信息技術有限責任公司原副總經理田亞葵,獲得國家賠償。
記者從市檢一分院獲悉,刑事賠償金加上精神損害撫慰金,田亞葵11個月的冤獄共獲得賠償款77538.22元。
田亞葵因涉嫌犯破壞計算機信息系統罪、侵犯商業秘密罪被刑事拘留,經檢察機關批准,被公安機關逮捕。
之後,公訴機關審查認為,田亞葵的行為不構成破壞計算機信息系統罪,認定田亞葵的行為構成侵犯商業秘密罪的證據不足,不符合起訴條件,決定對其不起訴。
隨後,田亞葵提出國家賠償。
檢察機關依據新國家賠償法對田亞葵提出的賠償予以確認,有力維護了當事人的合法權益。 關於於兵,業界也有很多消息。有消息指稱,於兵父親即為公安部人士,於兵家族多人都在公安部任職,「但於兵的官職最大,也最有手腕。」據悉,在網監處,人稱於兵為「於爺」。
於爺為人霸道,行內人都了解。2009年2月20日,時代周報記者采訪到了一位公安局網監處的人,曾是於兵的下屬。這位曾經的同事說:「於兵思路清楚,做事風格很大膽,很精明,挺厲害的。」這位同事說,他是在報紙上看到於兵被捕一事,開始挺意外,「居然出了這么大的事」。
對安全殺毒行業非常了解的新華社高級記者顧洪洪,早年就跟蹤電子工業部的新聞,早就認識了尚在電子部工作的、年輕有為的田亞葵,此後,顧洪洪也結識了王莘與微點公司總裁劉旭。
但在瑞星收買於兵陷害微點的過程中,顧洪洪旗幟鮮明地站在了微點一邊。「微點的主動防禦產品當數世界領先,已被國家有關部門認定,」基於對創新產品的認同與熱愛,明知膽大妄為的於兵有可能使出多種手段,但顧洪洪仍堅決支持微點公司,並撰寫了大量反映真實情況的文章,遞交到有關方面。
外界都知道劉旭為了逃避於兵的抓捕而不停更換手機號,顧洪洪也曾更換手機,並告知妻子:「如果我有一天不見了,你要有心理准備。」
面對今天於兵被判決的結果,顧洪洪有幾分欣慰,歷經坎坷達成今天的結果並不容易,更讓人思考的是,對權力部門的監管應該重視起來,如何不再出現另一個於兵,這才是於兵案中更值得思考之處。
經此劫難劉旭表示,科技創新產品的上市必然會對原有的市場格局造成沖擊,在這種情況下,如何保護創新者,形成好的保護創新機制很重要。
這起發生在IT行業的自新中國以來少有的公安系統的腐敗大案,其更多的意義尚有待發掘。如何防止再出一個於兵?

5. 微點案是怎麼回事

瑞星陷害微點案是指從2005年6月左右至2008年2月發生的北京瑞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涉嫌通過行賄、造假等手段陷害競爭對手北京東方微點信息技術有限公司及其成員的案件。被中國大陸媒體稱為中國大陸「殺毒軟體業最大丑聞」。原北京公安局網監處長於兵被判處死緩,北京東方微點信息技術有限責任公司原副總經理田亞葵亦獲得國家賠償。




6. 大家進來討論下微點

沒有100%安全的只有最適合自己的。
微點的優點,資源佔用小,因採用的是HIPS技術,完全不依靠病毒庫來處理。智能化,結合我國國情,基本用不到人為的去操作,除非發現木馬或病毒的情況。

缺點,沒有掃描功能,木馬不運行的時候就檢測不出來,對網頁的防護不夠重視,國產的金山跟暢游巡警在對網頁的保護上走到前面。

可以說微點在國產安全軟體能數得上號的。跟國際上知名殺軟還存在一定差距。
有網友做測試,微點對木馬跟病毒的檢測率比瑞星高。反正總體來說微點應該比瑞星強不少。
微點不是殺軟能完美跟別的殺軟配合使用。
微點是2008年北京奧運會官方使用產品,05年微點經過專人實驗再一次都不升級的情況下能免疫灰鴿子跟熊貓燒香。也就是說使用微點的對灰鴿子跟熊貓燒香完全可以無視了。江民目前還做不到對灰鴿子100%解決。遇到灰鴿子變種江民就無能為力了。這個是大眾軟體再2008年的期刊中的測試結果,除了金山,其他的殺毒軟體均不樂觀或多或少有這樣那樣的毛病。

另外的一點就是微點有點傳奇色彩。
微點的老總叫劉旭,原來一直是瑞星的工程師(非常牛的一個人物,是國家863反病毒專家,瑞星殺毒軟體的原設計者和發明人。)大概03年因某些不為人知的原因,離開了瑞星,自己開發微點軟體,05年報紙報道了微點准備上市,並且其先進技術跟目前的殺軟不同。至此,瑞星的副總(目前能確定的人物)趙四章通過給中國國家網監處的處長於兵送錢已達到搞到微點的新技術跟讓微點破產的想法。於兵於是做成了中國互聯網殺毒公司製造病毒的冤案。誣陷微點散播病毒。同時瑞星通過一貫的手法花費大量金錢買通無數的槍手來扭曲事實真相。其代表人物,無良記者王學武,無恥的吹捧瑞星,肆意攻擊微點。微點副總田亞葵被立案刑拘。
2007 年5月,劉旭向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等國家有關部門舉報,得到了高度重視。2007年11月20日,田亞葵在被羈押11個月和取保候審12個月後,北京 市海淀區檢察院對田亞葵作出了不起訴的決定。微點主動防禦軟體在因所謂「國內首例防病毒公司傳播病毒案」被封殺兩年半後,獲准向國家計算機病毒防治產品檢 測中心辦理產品上市銷售前的檢測手續。2008年2月,微點主動防禦軟體終於獲得被阻撓了近三年的銷售許可證。

也就在北京奧運會前夕,北京市紀委接到實名舉報,反映原北京市公安局網監處處長於兵、案件隊副隊長張鵬雲、產品管理科副科長齊坤存在徇私枉法等問題。市紀委高度重視,成立專案組對於兵等人的嚴重違法違紀問題進行立案調查。現已查明,於兵涉嫌收受瑞星公司賄賂、利用職務便利貪污公款,涉案金額巨大。齊坤涉嫌收受瑞星公司常務副總趙四章的賄賂。據來自檢察系統的消息,於兵涉案金額高達4000多萬元。

據紀檢部門調查,於兵還存在變造戶口、私辦護照和境外身份並擅自多次出境等問題。於兵持有5本因私護照,自2001年以來持因私護照出境30次。2008年7月23日,於兵潛逃。9月10日,於兵被北京市檢察院批准逮捕,9月18日被抓捕歸案。10月7日,張鵬雲、齊坤被北京市檢察院批准逮捕。目前此案已移送司法機關。

來自紀檢部門的信息證實,因涉嫌行賄,瑞星公司常務副總裁趙四章2008年8月1日准備出境時,在首都機場被紀檢機關帶走接受調查,現已被檢察機關批准逮捕。

2009年2月7日,微點公司總經理劉旭向記者表示,「正在准備向瑞星公司索賠」。根據微點公司提供的數字,主動防禦軟體上市受阻近三年,使微點公司蒙受直接經濟損失三千多萬元。

微點大難不死,名利雙收。通過奧運會的宣傳跟檢驗名聲大噪。
國外知名的殺毒軟體均對微點產生興趣,有消息稱卡巴准備動用上億美元收購微點。

7. 微點案是怎麼回事

背景
原北京瑞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總經理兼總工程師劉旭從瑞星公司離職兩年後,於2005年1月創辦了北京東方微點信息技術有限公司。而當時瑞星公司已經在中國IT安全市場擁有最大的市場佔有率。[2]

[編輯]起因
2005年5月13日及同月31日,劉旭在《光明日報》上先後發表了「殺毒軟體亟待克服重大技術缺陷 我國應盡快研製主動防禦型產品」和「主動防禦電腦病毒並非天方夜譚」的文章,同時開始著手准備微點公司「主動防禦軟體」上市的前期准備工作。而當時處於安全市場壟斷地位的瑞星公司,深感微點公司的產品一旦上市就會對自己的產品造成沖擊。所以通過賄賂買通時任北京公安局公共信息網路安全監察處(以下簡稱:網監處)處長於兵,通過報假案、假損失、假鑒定等手段栽贓陷害微點公司及其成員,阻撓微點公司產品的上市。意圖竊取其核心技術,並致微點於死地。[2]

[編輯]經過
2005年6月21日,劉旭向網監處提出了備案申請。網監處不僅不給予備案,反而以「反病毒公司資質調查」、「未採取安全技術防範措施」為由,多次傳喚劉旭在內的管理、研發人員。存有微點「主動防禦軟體」方案設計、源代碼等核心機密的數十台電腦被扣押。並且在未出具任何合法手續的情況下,電腦被直接送到了微點公司的競爭對手瑞星公司。同時,誣陷微點公司副總田亞葵在互聯網上傳播「W32.Spybot.worm」、「W32.Sobig.E@mm」、「Download.Trojan」、「Downloader.Trojan」四種計算機病毒,致使與其使用同一路由器連接互聯網的健橋證券股份有限公司北京管理部、北京思麥特管理顧問有限公司等用戶受到感染,造成經濟損失18萬余元。[3]到了8月27日,於兵為證實從思麥特公司和健橋公司查到木馬病毒是從微點公司副總經理田亞葵筆記本電腦中傳播出來的,在其授意下召集了病毒專家論證會。在沒有如實提供材料的情況下得出來「可以確定」的認證結果。[2]隨後網監處於8月30日凌晨,依照《刑法》第二百八十六條第三款之規定,將所謂「涉嫌故意製作、傳播計算機病毒等破壞程序影響計算機系統正常運行造成嚴重後果」的微點公司副總經理田亞葵刑事拘留。在田亞葵被拘留後,微點公司研發部負責病毒庫保管的崔素輝,也遭到通緝。為了保存公司研發實力,劉旭把研發部悄悄地從北京轉移到了福州。[2]同年9月6日,中國國家計算機病毒防治產品檢測中心收到網監處的公函,以微點公司涉案為由,要求其對微點產品不予檢測,封殺了微點公司防病毒產品的上市權利。[2]田亞葵被刑事拘留後,由於缺少報案材料,於兵又指使他人到北京另外三家殺毒軟體公司(北京江民新技術有限公司、北京金山軟體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啟明星辰資訊技術有限公司)做工作,讓三家公司分別出具虛假「病毒爆發」報案材料。同時,於兵指使委託由瑞星公司副總裁趙四章推薦的瑞星公司監事為合夥人的中潤華會計師事務所,對微點副總田亞葵傳播病毒案件涉及的有關損失進行評估,並將該會計師事務所的違規評估結論作為認定田亞葵構成「破壞計算機信息系統罪」和「侵犯商業秘密罪」的主要證據。[2]到了10月21日,網監處發布「破獲國內首例防病毒公司傳播病毒案」的新聞。 [4]

2006年7月28日,田亞葵在經歷了11月的拘留後辦理取保候審,被北京市海淀區檢察院釋放。[2][3]到了11月20日,北京市海淀區檢察院對田亞葵作出了不起訴的決定。微點主動防禦軟體在因所謂「國內首例防病毒公司傳播病毒案」被封殺兩年半後,獲准向國家電腦病毒防治產品檢測中心辦理產品上市銷售前的檢測手續。[2]

2007年12月19日和同月25日,《科技日報》在顯著位置分別以「微點軟體的上市之路為何如此艱難」和「誰保障自主創新成果不遭封殺」為題,對微點軟體遭封殺的事件進行了披露,發出了「微點事件」背後到底是否另有「黑幕」的拷問。 [2]

2008年2月,微點主動防禦軟體終於獲得被阻擾了近三年的銷售許可證。[2]同年7月,北京市紀委接到實名舉報,反映於兵等人存在徇私枉法等問題。市紀委高度重視,成立專案組對於兵等人的嚴重違法違紀問題進行立案調查。據查,於兵涉嫌收受瑞星公司賄賂、利用職務便利貪污公款,涉案金額巨大。據來自中國大陸檢察系統的消息,於兵涉案金額高達人民幣4000多萬元。[5]

[編輯]調查情況
於兵等人稱,田亞葵所用的筆記本電腦中,有四種病毒於2004年12月21日被激活對外傳播,造成較大損失。而經查,田亞葵筆記本電腦上網的ADSL電話線是2005年4月1日才開通使用。經中國國家信息中心電子數據司法鑒定中心重新鑒定,在田亞葵筆記本電腦中四種病毒只發現了三種,而且從未被激活過。北京市紀檢機關經立案調查,查明「北京東方微點傳播計算機病毒案件」是調取假報案、假損失、假鑒定等證據材料製造的一起假案。於兵因涉嫌受賄、陷害他人,以及貪污公款等罪,遭北京紀律部門調查。而涉嫌行賄的瑞星公司副總裁趙四章,則已經被逮捕。[1][2]

[編輯]最新進展
2009年2月7日,微點公司總經理劉旭向記者表示,「正在准備向瑞星公司索賠」。根據微點公司提供的數字,主動防禦軟體上市受阻近三年,使微點公司蒙受直接經濟損失人民幣三千多萬元。[2]

2月17日,瑞星公司上世紀90年代中期總經理、從業20多年的記者王學武在《科技日報》發表了名為「一項重大原始創新何以大難不死——北京東方微點公司起死回生始末」的文章。[5]《北京晚報》亦發表「殺毒業最大的丑聞是如何炮製的」文章。[2]隨後,中國各大門戶網站、新聞網站、IT網站以及為數眾多的網路論壇均對此事件發布新聞評論或者轉載相關文章,引起各方強烈反應。

2月18日,瑞星公司以瑞星公司董事會名義發表「記者王學武編造假新聞 惡意誹謗瑞星公司」的聲明。[6]同日,原先登出報道的網站,大多數都開始刪除相關信息,或禁止對此案件的討論。

2月19日,東方微點公司發表駁斥瑞星公司的「嚴正聲明」。[7]同日,北京江民科技有限公司、北京金山軟體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啟明星辰資訊技術有限公司等反病毒公司對曾為此案出具虛假「病毒爆發」證據的說法予以否認,[8][9]但網上有視頻表明當時江民提供了病毒爆發證明。[10]當日晚間,網路上亦出現自稱是由中國「國內對瑞星強烈不滿的熱心網友」創建起來的名為「反瑞星聯盟」的「非盈利公益組織」的網站。[11]

2月21日,江民公司創始人王江民在接受大陸IT商業新聞網采訪時表示「微點在故意炒作自己的產品,同時打壓其他競爭對手」。同時再次否認曾對此案出具虛假「病毒爆發」的證據。[12]

2月23日,記者王學武發布聲明,稱瑞星公司董事會的聲明「捏造事實對本人進行惡意誹謗,嚴重侵害本人名譽。」「本人已於2月23日正式起訴瑞星公司。」[13]

2月25日,瑞星公司發表名為「記者王學武5年編造30餘篇假新聞 吹捧劉旭攻擊安全行業陷害瑞星」的聲明,稱自2005年以來,王學武夥同劉旭「利用其媒體關系網陸續編造30餘篇假新聞」,「攻擊整個國內外安全行業」,「詆毀、醜化瑞星公司」,「為劉旭和其產品作虛假宣傳」。[14]

10月16日,海淀法院認定北京瑞星信息技術有限公司的行為構成對王學武名譽權的侵害。被告北京瑞星信息技術有限公司被判向王學武賠禮道歉,並賠償精神損害撫慰金五千元[15]。
2010年2月4日,北京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以「無中生有,挾私報復,完全栽贓陷害,利用職權來製造冤案」,判處北京市公安局網監處原處長於兵有期徒刑11個月[16]。

本文轉載

8. 王江民:劉旭不擇手段炒作 歇斯底里咬對手

微點事件不好評論,因為真相如何,我們都不曉得.不過劉旭不是什麼好鳥,自稱殺毒第一人,吹的太厲害了,人家王江民88年就研究殺毒了,98年瑞星還沒成立,他吹牛也不臉紅

9. 那些年曾輝煌過的公司,你還記得么

人老易懷古,閑散寫幾筆。

簡單說說那些年曾輝煌過的一些公司,看看你還記得么?排名不分先後。一共寫大約20家,分幾篇寫完。

一、網際快車

FlashGet,中文名稱為快車,前稱JetCar(網際快車),是 多線程 及續傳 下載軟體 , 作者 是 加拿大 華人 侯延堂 。該 軟體 聲稱比普通 下載 快6-10倍。

上線時間: 1999年

網際快車(FlashGet)誕生於1999年,是國內第一款也是唯一一款為世界219個國家的用戶提供服務的中國軟體。2004年,趨勢媒體集團收購網際快車( [1] FlashGet)客戶端軟體,網際快車信息技術有限公司隨之創建,黃明明任總裁兼CEO。

從那時起,FlashGet從以前的單一客戶端軟體,逐漸發展成為了集資源下載客戶端、資源門戶網站、資源搜索引擎、資源社區等多種服務在內的互聯網資源分享平台。如今的快車(FlashGet)已經在全球擁有1.8億固定用戶,並成為中國軟體在世界用戶心中的一個符號。

網際快車FlashGet(原名:JetCar)就是為解決這兩個問題所寫的,通過把一個文件分成幾個部分同時下載可以成倍的提高速度,下載速度可以提高100%到500%。

FlashGet可以創建不限數目的類別,每個類別指定單獨的文件目錄,不同的類別保存到不同的目錄中去,強大的管理功能包括支持拖拽,更名,添加描述,查找,文件名重復時可自動重命名等等,而且下載前後均可輕易管理文件。新版本中更添加了鏡像和自動鏡像查找功能使得下載速度再上一個台階。

最新更新時間: 2013年3月11日

目前使用的人越來越少了,還有人在用么?記得以前安裝電腦時,網際快車還是裝機必備下載軟體,時過境遷,英雄遲暮。

二、慧聰網

上線時間: 1992年

慧聰網(HK8292)成立於1992年,是中國一家b2b電子商務服務提供商。網站為中小型企業搭建可靠的供需平台,提供全面的商務解決方案,發展至今,業務范圍已經拓展至全國上百城市,在12個城市擁有分公司,服務團隊約2807人。 2016年6月3日息,慧聰網發布公告,向三名認購人發行9500萬股新股,配發及發行轉換股份後,慧聰網已發行股本增至10.1億股。

2017年10月,劉軍出任慧聰集團CEO ,作出「減法」「聚焦」,提出戰略願景 。

2018年1月,提出全面布局產業互聯網,更加專注與聚焦,進行業務構架調整升級。

2018年,慧聰網與網路愛采購達成合作。

2018年3月,劉軍升任慧聰集團董事會主席。 同年公司正式更名慧聰集團有限公司,原慧聰網作為集團全資子公司之一。

2018年12月,慧聰網與騰訊在產業互聯網產品研發、服務、銷售推廣等領域開展戰略合作。

2019年5月,慧聰網出席騰訊全球數字生態大會,雙方聯合發布新產品」慧企通」。

2019年6月,慧聰網全新首頁改版上線,為用戶提供清晰和快捷的瀏覽模式。

2019年8月,產業互聯網物流智慧平台——慧聰物流,全新推出線上支付功能。

2020年2月,慧生意上線,定義是一款「裝進口袋的業務員」。 慧生意通過工作台自動營銷工具實現商機自動入庫,運用買家線索大廳和人工撮合服務,降低企業人工成本,通過觸達、溝通對客戶產品體驗進行升級。

2020年9月,慧聰網首頁改版,搭建「實時-智能-連接」優商優品平台。

2020年11月,聚合慧聰網商機及360精準B端垂直流量,全新B2B信息聚合平台「慧優采」上線。

「南阿里,北慧聰」阿里巴巴有誠信通,慧聰網有買賣通。目前和阿里不是一個體量了。

固步自封,面向群體太小。

三、中華網

中華網成立於1999年5月,是中國成立最早的 門戶網站 之一。歷經多年的拓展和積累,中華網已經成為中國最富價值的 互聯網推廣 平台、中國最有影響力的 新媒體 之一。

上線時間: 1999年

2013年10月, 中國國際廣播電台 、中國國際廣播電視網路台旗下的 國廣環球傳媒控股有限公司 整體收購中華網,給中華網注入大量優質資源,樹立新理念,制定新戰略,塑造新形象。2016年4月5日萊茵 體育 (000558.SZ)近日發布公告,稱將以不低於1.5億元的價格,收購國廣控股持有的中華網(香港) 科技 有限公司(中華網香港、北京華網匯通技術服務有限公司(華網匯通)100%的股權,雙方將基於現有的網路平台《中華網》,打造「品牌+ 體育 」的 多媒體網路 平台,同時雙方將通過國廣控股旗下媒介資源,展開全領域的業務合作。2017年01月07日消息,2016年, 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以下簡稱「舉報中心」)共受理公眾舉報近百萬件次,其中,中華網等8家網站違規刊載有害信息,或為有害信息傳播提供平台,網民舉報集中, 社會 反應強烈。2017年12月15日,中華網宣布中華網 論壇 將於2017年12月31日正式停止運營。

停止運營時間: 2017年

收到舉報,自身定位不清晰,停運結束。

四、瑞星殺毒

瑞星殺毒軟體(Rising Antivirus)(簡稱RAV) 採用獲得 歐盟 及 中國專利 的六項核心技術,形成全新軟體 內核 代碼;具有八大絕技和多種應用特性;是目前國內外同類產品中最具 實用 價值和安全保障的殺毒軟體產品之一。

上線時間: 1998年

2011年3月18日,國內信息安全廠商 瑞星 公司宣布,從即日起其個人安全軟體產品全面、永久免費——今後價格將不再成為阻礙廣大用戶使用頂級專業安全軟體的障礙,免費產品包括:2011年最新的 瑞星全功能安全軟體 、瑞星殺毒軟體、瑞星 防火牆 、瑞星帳號保險櫃、 瑞星加密盤 、軟體精選、 瑞星安全助手 等所有個人軟體產品。


2005年,微點事件。 瑞星公司賄賂北京市公安局網監處處長於兵通過假報案、假損失、假鑒定的手法陷害競爭對手。這個對手就是由原總裁劉旭創立的東方微點公司,導致微點公司名譽掃地,公司內高管田亞奎被非法關押11個月。後來在微點公司通過艱難的維權之路,2008年7月,北京市紀委才開始調查於兵的受賄案。並於9月和10月分別抓獲於兵和瑞星副總裁趙四章及其同夥。(後話)
2006年,卡巴斯基在市場上大舉發力 ,搶奪了瑞星的大批市場。原因是因為卡巴斯基營銷做得很好。各大電台,街道,商場滿是他們的廣告,最重要的是卡巴斯基返給賣家的回扣很高。不管你是誰,只要你賣出去一套,你就能拿十元到二十元的回扣。而瑞星只有經銷商才會有回扣可拿。當年,全國各大電腦城殺毒軟體基本被卡巴基斯佔領,因為人家利潤髙,而且廣告打的好,號稱擁有全球最尖端的殺毒技術(嘖嘖嘖)。這個時候的瑞星依然我行我素,活在夢里,靠著老用戶支持和國家采購賺的錢做著走向世界的夢。這一年是瑞星快速走下坡路的一年。
2007年 瑞星發現市場被人大量搶占時,機智的卡巴斯基已經打出了名號和口碑,瑞星已經無力回天。
2008年 360打著免費內的旗號進軍殺軟市場, 靠著捆綁及營銷策略,迅速搶佔了收費殺軟的市場。包括前文所提到的08年瑞星賄賂門的曝光,瑞星口碑也已經跌倒谷底。名利雙失。
2009年,其他免費殺軟進入市場 ,收費殺軟失去了市場的競爭力。這一年不僅僅是瑞星要不行了,幾個老牌的殺軟公司要也不行了。
2010年,3Q大戰 ,360堅強地活了下來,可是瑞星要活不下去了。
2011年3月 ,瑞星宣布旗下所有個人殺毒軟體將永久免費,同時也標志著瑞星這個曾經的殺毒軟體帝國坍塌。

瑞星衰敗了,現在還有多少人的電腦上有那個可愛的打呼嚕的小獅子呢?

未完待續(……)

熱點內容
總裁帶娃找媽媽的小說 發布:2025-08-24 22:09:24 瀏覽:6
暮色小說全文免費閱讀海棠書屋 發布:2025-08-24 22:09:13 瀏覽:492
經典小說閱讀書目 發布:2025-08-24 21:53:33 瀏覽:98
天空城主小說最新章節 發布:2025-08-24 21:48:24 瀏覽:362
重生小說主角是兄妹 發布:2025-08-24 21:44:01 瀏覽:15
言情小說提綱模板 發布:2025-08-24 21:35:04 瀏覽:643
女主長得很高的現代言情小說 發布:2025-08-24 21:34:59 瀏覽:403
都市小說主角姓易 發布:2025-08-24 21:17:07 瀏覽:673
言情小說常用劇情和矛盾 發布:2025-08-24 21:08:43 瀏覽:492
書旗小說一代戰神重生歸來 發布:2025-08-24 21:03:57 瀏覽: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