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裁小說腳崴了治療
Ⅰ 腳崴了,怎麼辦
腳踝扭傷後應該怎樣治療呢? 當腳踝呈輕度扭傷時,受傷者可在劇痛過後,把傷腳的腳尖作為支點,然後分別朝順時針和逆時針的方向輕輕轉動幾圈。如此稍加活動後,受傷者可恢復行走,但局部的疼痛可能還會持續數日,此時可用傷濕止痛膏貼敷傷處來減輕疼痛和促進受損組織的恢復。 如果腳踝關節扭傷的程度比較嚴重,則可按如下的方法進行處理: ①扭傷早期可用冰袋或用冷水浸泡過的毛巾濕敷腫痛的踝關節。因為冷敷可使受傷部位的毛細血管收縮,以防血管繼續向外滲血或滲液,從而起到消腫、止痛的作用。 ②冷敷後可在局部腫脹處塗正骨水或貼消腫止痛膏來活血化瘀。 ③受傷48小時後,可用熱水或熱毛巾熱敷患處,也可用加熱的食醋浸泡受傷的腳踝(每天浸泡2~3次,每次浸泡15分鍾)。這兩種方法都能促進局部組織的血液循環,加快局部組織對瘀血和滲出液的吸收,有利於受損組織的修復。 ④韌帶損傷嚴重或懷疑腳踝骨折時,應立即到醫院做X光片檢查,以便盡早確定病情,並進行對症治療。 腳踝扭傷比較嚴重的患者還可試試下面3種治療方法: 1.腳踝扭傷舒筋活血治療法 受傷者可端坐或仰卧於床上,醫者(醫生或患者的親屬)一手握住受傷者受傷的腳踝,另一手握住受傷腳的腳尖。先用握住腳尖的手緩慢地拔伸傷腳,以此帶動踝關節緩慢地拔伸,拔伸片刻後再讓傷腳分別向腳背和腳心方向伸展與彎曲,以及向內和向外翻動數次(動作要輕柔,不可用力過度)。做上述動作的同時,握住腳踝的手要緩慢地捋筋通絡,但切忌在患部用力按揉。按摩完畢後,將傷腳向腳背方向伸展,與小腿呈90度角後再輕度外翻,然後保持此位並用綳帶或寬膠布包紮固定受傷的腳踝,限制傷腳的行走。包紮3周後,解除固定,患者可開始練習步行。這期間患者還可服用一些活血化瘀的葯物(如雲南白葯、三七片等),以促進受損組織的修復。 2.腳踝扭傷葯物熏洗治療法 取新鮮枸骨(枸骨是一種常見的中草葯,也叫貓公刺、六角茶,該葯具有活血化瘀、舒筋活絡、祛風止痛的功效)的根莖1000克,用刀將其砍成碎塊後加入到5000毫升的水中進行煎熬。待水沸後再繼續煎煮30~60分鍾,然後將熬好的葯液倒入柱式的木桶(或其他可浸泡傷腳的容器)里,待葯液微涼(以降至皮膚能承受的溫度為最佳,切勿直接將腳放入剛熬好的葯液中以免燙傷)後將受傷的腳放入葯液中浸泡,並用厚棉布或其他東西蓋住桶口,以防止葯液的蒸氣外泄。浸泡傷足時,患者要不斷活動受傷的踝關節,以便使葯液能夠充分熏蒸到患處。患者可每次熏洗20~30分鍾,每天熏洗1~2次,直至痊癒。患者應用此法治療重症腳踝扭傷時,不但沒有任何痛苦,而且療效顯著。 3.腳踝扭傷 中葯外敷治療法 取桃仁、乳香、沒葯、白芷各9克,紅花、血竭各6克,大黃30克,並將這些中葯研成粉末。取適量的該葯粉(視受損范圍的大小而定)與少量的麵粉、溫開水調成糊狀,直接敷於受傷的腳踝處。可每2日換葯1次,一般連續用葯6天後,傷處的腫脹便會明顯消退,疼痛也可明顯減輕。再繼續用葯6天,傷處的腫脹與疼痛即可完全消失,受傷踝關節的功能可恢復正常。。
Ⅱ 腳崴了,有什麼治療的好方法
踝關節扭傷是運動損傷中發生率最高的,發生的原因大多是身體失去重心,落地時踩在別人的腳上或腳被絆倒時出現。扭傷時,局部會發生關節腫脹、疼痛,嚴重時甚至造成骨折。 一、處理時,先用彈性綳帶將踝關節固定,於傷處外敷冰塊,在用綳帶固定冰袋和踝關節。 二、固定幾分鍾後(約3-5分鍾),可先取下綳帶,此時受傷部位腫脹尚不明顯,肌肉痙攣也較輕,可先進行簡單的檢查。 三、檢查的目的主要是確定有無骨折或脫臼的可能,韌帶損傷的程度,以決定下一步之治療方法。 四、檢查方法: (1)注意疼痛、壓痛點的位置,腫脹的程度,關節是否畸形。 (2)內翻及外翻試驗:將踝關節內翻,檢查外側韌帶損傷程度(足內翻時,踝關節外側活動范圍是否變大或松動)。再將踝關節外翻以檢查內側韌帶損傷程度。 (3)前抽屜試驗:一手握住踝關節上端向後推,同時另一手握住足跟向前拉,檢查是否活動范圍變大(和未受傷一側比較)。 (4)如只是輕度扭傷,可繼續冰敷並施以壓迫性包紮,抬高患肢。如屬較嚴重之扭傷,則應送醫治療。 五、在踝關節復健治療方面: 踝關節受傷到完全康復共分為七個不同的階段: 第一階段:從受傷到腫脹不再增加為止 第二階段:從腫脹不再增加至正常走路不痛為止。 第三階段:從正常走路不痛至腫脹完全消失為止。 第四階段:從腫脹完全消失至75%得踝關節各方向活動度都不痛為止。 第五階段:從75%得踝關節各方向活動度都不痛至恢復75??的肌力為止。 第六階段:從恢復75%的肌力至所有各方向的踝關節活動度都完全不痛為止。 第七階段:從所有各方向的踝關節活動度都完全不痛至恢復100%的肌力為止。 復健治療的方法: 冰敷:用碎冰或冰水裝在塑膠袋裡,醒著時每4小時敷蓋在受傷部位20分鍾。 抬高:不需活動它時,就把受傷的踝關節抬高,至少要比腰部更高才有效。 壓迫:用彈性綳帶包住受傷部位,不可太松或太緊,太松無效易脫落,太緊腳趾會腫麻,妨害血液循環。 拿拐杖:拿拐杖幫忙走路,受傷的腳可完全不著地,或在不痛的范圍內略著地支撐體重。但不可以腳趾先著地,因為這樣腳板朝下時容易再發生內翻性扭傷,必須像正常走路一樣,讓腳踵(即腳跟部)先著地,然後才整個腳掌著地。 水療: 使用『冷熱交替式水療』,其方法如下: 先將患部浸在攝氏38-40度,不痛的范圍內活動4-6分鍾。立刻改浸在攝氏10-16度冷水中1-2分鍾。再回到熱水中活動(如1所述)。如此冷熱交替各做5次。 最後一次須浸在熱水中。完畢後將患部抬高,活動5分鍾,後綁上彈性綳帶。以上1-6為一次完整的(冷熱交替式水療),每天做2-3次後,約1-2周可完全消腫。 原則有三: (1)第一次和最後一次都要浸泡在溫水中。 (2)浸在溫水中時最好一邊活動腳踝,但仍要在不痛的范圍之內活動。 (3)浸溫水的時間要比浸冷水的時間來得長。浸溫水的時間要比浸冷水的時間來得長。 活動腳:不痛的范圍內,要盡量作各方向的腳踝活動,譬如上下活動或左右活動,也可以當作在練習ABCD等字母的活動。 保護:走路時須用固定用之貼部來保護腳踝。一般人可用護套來代替之。 對抗施力:用自己的手施力於腳踝,而用腳踝的力量來對抗它。不要被手扳動。 等張運動:用腳踝的力量來對抗外加的橡皮圈阻力,等於是一種肌力訓練。 等速性肌力運動:利用特殊的『等速運動』訓練機,來加強腳板向上、向下、朝內、朝外的各方向肌力。 快走:不痛不跛之下,可任意加快走路的速度,但仍需腳踵先著地。 跑步:由慢跑開始,逐漸增加跑步的速度,最後可以短跑沖刺。 繞圈跑:(轉彎45度)以20公尺的距離當作是一個『8』字型的長度,做轉彎45度式的繞圈跑,速度由慢而快。 繞圈跑:(轉彎90度)以10公尺的距離當作是一個『8』字型的長度,做轉彎90度式的繞圈跑,速度由慢而快。 特殊技巧的訓練。 看完了上面的文章大家應該學到一些扭傷的處理技巧,下面我就簡要概括幾點扭傷處理及恢復要點: (1)扭傷當場如有條件應立即冰敷,視情況輕重送醫院或回家自行處理; (2)如果沒有來得及冰敷,如果嚴重的,當日或第二天肯定會出現水腫,建議採用中葯敷葯的方式治療並抬高受傷腿。 (3)在沒有明顯消腫前盡量不要讓受傷腳著地,有條件就保持受傷腳抬高(一般高於心臟)。同時輔助以理療,那種紅外烤燈就可以了,烤完以後馬上可以敷上中葯,這樣更利於葯效的吸收,有助於散淤。 (4)視消腫情況,兩三周後可以輔以拐杖觸地行走,如果腳沒有明顯浮腫感覺,說明腳的末梢神經已經恢復了,此時可以採用上文提到的冷熱水療法幫助恢復,個人感覺這個方法效果不錯!直至可以不用拐杖單獨行走。
滿意請採納
Ⅲ 腳崴了應該怎麼辦
一、冰敷和熱敷:當腳崴了之後的急性期內(一般指的是24小時內)我們需要對扭傷處進行冰敷,以抑制出血腫脹,減少血腫的形成和疼痛。當1到2天之後便可採取熱敷,達到改善血液循環的目的。
二、固定扭傷部位:如果傷勢較為嚴重,建議固定扭傷部位,固定後扭傷的部位不會受到牽扯和干擾,能夠快速癒合,不固定的話,走路的時候會反復的牽扯到扭傷的部位,容易癒合鬆弛,導致踝關節不穩,成為習慣性扭傷。
三、避免下地:扭傷的初期,扭傷部位還處於癒合期,如果此時下地和行走,會妨礙癒合速度,一般需要在床上靜養10天左右,待扭傷基本好轉後,才可逐漸開始步行,即便是此時走路的時候也需要注意慢行。
四、休息時抬高:扭傷初期我們基本上都是在床上度過的,此時,我們也需要注意扭傷部位,當你睡覺休息的時候,我們需要用枕頭把扭傷的腳墊高,這樣做可以減少腫脹,有利於患者休息。
五、外敷膏葯:同樣我們可以使用一些外敷膏葯加快扭傷部位的恢復,它可以促進血液循環,進而清除患處瘀血,修復受損關節和軟組織部位,在治療腳踝扭傷的時候可以起到活血化瘀,通筋活脈的作用。
六、慢行慎行:當你崴腳以後的一段時間內走路需要注意,行走時要注意路面的高低,光線不好時更應小心,防止發生扭傷。特別是上下樓梯時要特別小心和注意,角度不要過大,避免造成對崴傷部位的再次傷害。
Ⅳ 腳崴了,應該怎樣治療
關節扭傷後,如果拍片骨頭沒有問題,一般用些雲南白葯、消腫止痛精、紅花油之類的活血化瘀葯物休息10多天後就可恢復正常的生活,如果扭傷半個月還有腫痛現象,這可以考慮為韌帶、軟骨有損傷,韌帶、軟骨屬於軟組織,軟組織損傷後自身是很難修復的,而且在X光片下很難發現,單靠靜養自身恢復或是用些活血化瘀葯物都是很難達到修復目的。 對於軟組織損傷修復,目前在整個世界上在西醫方面,對軟組織損傷修復仍然沒什麼好的方法,一般都是開些活血化瘀葯物讓病人回家靜養恢復或是鍛煉恢復,這些方法根本達不到修復目的。 要想徹底修復軟組織損傷,目前唯有中國中醫才有希望,建議選擇傳統中醫治療,專業治療軟組織損傷的中醫才能為你配製到好的葯物,軟組織損傷早期一個月內治療,大約30天左右可基本康復,治癒率在95%以上,超出三個月以上的損傷,屬於難治范圍,治療比較麻煩。軟組織損傷建議越早治療越好,時間耽誤越久越難治,未治療前飲食忌吃鯉魚、牛肉、酸筍、姜等,不建議過多活動,更不能強行鍛煉,以免加重軟組織的損傷。
Ⅳ 尋找一本都市小說,開頭是女主被男主拌,扭傷了腳,然後摔傷叫男主背她回家男主是一個擁兵女裁是一個總裁
少年彈弓王
作者:宋金東
簡介:
他們都是十二三歲的初中生。他們看到了身邊的同學被欺負,也看到了校外的丑惡現象,他們感到憤怒,心中充滿了維護社會正義的激情。
Ⅵ 男主崴腳扭傷腳小說,女主幫男主揉腳擦葯的小說
指導意見:
您好!崴腳是一種突發性外傷,多半是踝關節外側副韌帶纖維部分或全部撕裂,嚴重者合並骨折,受傷後24小時內冷敷,可以止血、止痛;24小時以後用硫酸鎂溶液濕熱敷或中葯濕敷、按摩、理療、抬高患肢、藉助拐杖減輕患肢負重等方法,可以促進血液循環,消除腫脹,利於恢復,你傷後處理是非常正確的,可見你掌握了不少醫學常識,傷筋動骨100天,消 腫可能慢一些,少則幾個月,多則1、2年的都有,你3天走路就不疼了,恢復比較快,應該沒有太大的問題,韌帶撕裂、小關節錯位、骨折等都可能發出咯吱的響聲,最好能去醫院檢查,如果沒什麼大礙,可以放心進行踝關節功能恢復訓練,
Ⅶ 腳扭傷了怎麼辦
生活中時常會出現一些損傷,如踝關節扭傷。此時,很多人會想到中醫活血祛瘀、熱敷或用手揉一下傷部。可是這不但沒加快康復,反而可能出現傷部腫脹、瘀斑等更嚴重的情況。通常,運動損傷分為急性期、緩解期和康復期,療傷也應分期進行。
急性生期:馬上冷敷20分鍾
急性期通常指傷後24或48小時內,此時受傷組織可能出血,局部出現紅熱腫痛、功能障礙等急性炎症反應。患者要停止活動,根據情況選擇冷敷、加壓包紮、抬高傷肢等處理方法。一般先冷敷後加壓包紮,也可同時進行。
冷敷一般每次20分鍾,每4小時1次;24或48小時後停止使用。包紮時可用適當厚度的棉花或海綿置於傷部,用綳帶稍加壓力包紮,並經常注意包紮部位的情況。若出現綳帶過松或過緊,須重新包紮。一般來說,加壓包紮24小時後即可拆除。
損傷後出現疼痛可使用外敷傷葯如雲南白葯(成葯)等,以迅速消腫止痛,減輕急性炎症。疼痛較重者可服止痛片如芬必得,淤血A重者可服跌打丸、七厘散等。這一時期不能熱敷,也不能按摩傷部,否則會加重出血和組織液滲出,使傷部更腫脹。
雖然傷處不能揉,但可在周圍部位循經取穴進行點按,有利於消腫止痛。如,手腕受傷腫痛,點按曲池、內關、合谷;踝部受傷,點按血海、三陰交。即便傷者或家屬不懂得穴位也沒關系,只要所按位置大概正確即可
Ⅷ 女總裁看畫展腳崴傷了 女員工照顧她是哪部gl小說後來她照顧她 一來二去產生了感情
鬼燈
作者: 那成軍
簡介:
當你們翻開這本書時,一扇禁閉著邪惡的大門正緩緩地開啟,囚禁其中的幽靈與小鬼便會走出來,游盪在人世,隱藏在你我的周圍。昨夜,我做了一個十分奇怪的夢。我夢見一盞十分美麗的燈,我還看見有一個女人從這盞燈里走了出來。她穿著一身白衣,烏黑的長發,神情冰冷,但氣質不凡。她是誰?
Ⅸ 腳崴了怎樣治
崴腳以後怎樣處置才正確呢? 1.分辨傷勢輕重。輕度崴腳只是軟組織的損傷,稍重的就可能是外踝或者第五跖骨基底骨折,再重的還可能是內、外踝的雙踝骨折,甚至造成三踝骨折。輕的可以自己處置,重的就必須到醫院請醫生診斷和治療。所以,分辨傷勢的輕重非常重要。 一般來說,如果自己活動足踝時不是劇烈疼痛,還可以勉強持重站立,勉強走路;疼的地方不是在骨頭上而是筋肉上的話,大多是扭傷,可以自己處置。如果自己活動足踝時有劇痛,不能持重站立和挪步,疼的地方在骨頭上,或扭傷時感覺腳裡面發出聲音,傷後迅速出現腫脹,尤其是壓痛點在外踝或外腳面中間高突的骨頭上,那是傷重的表現,應馬上到醫院去診治。假如限於條件一時去不了醫院,也可以暫時按照下列辦法處置,然後盡快到醫院診斷治療。 2.正確使用熱敷和冷敷。熱敷和冷敷都是物理療法,作用卻截然不同。血得熱而活,得寒則凝。所以,在破裂的血管仍然出血的時候要冷敷,以控制傷勢發展。待出血停止以後方可熱敷,以消散傷處周圍的瘀血。 細心的讀者一定要問,怎麼才能知道出血停止了沒有呢?原則上是以傷後24小時為界限,還可以參考下面幾點:一是疼痛和腫脹趨於穩定,不再繼續加重;二是抬高和放低患腳時脹的感覺差別不大;三是傷處皮膚的溫度由略微高於正常部分,變成相當差不多,這些都可作為出血停止的依據。 3.適當活動。在傷後腫脹和疼痛進行性發展的時候,不要支撐體重站立或走動,最好抬高患肢限制任何活動。待病情趨於穩定時,可抬高患肢進行足踝部的主動活動,但是禁做可以引起劇痛方向的活動。等到腫脹和疼痛逐漸減輕時,再下地走動,時間宜先短一些,待適應以後慢慢增加。 4.正確按揉。在出血停止前,以在血腫處做持續的按揉為宜,方法是用手掌大魚際按在局部,壓力以雖疼尚能忍受為宜。時間是持續按壓2~3分鍾再緩緩松開,稍停片刻再重復操作。每重復5次為一階段,每天做3~4個階段較合適。出血停止之後做揉法,用大魚際或拇指指腹對局部施加一定壓力並揉動,方向是以腫脹明顯處為中心,離心性地向周圍各個方向按揉,每次做2~3分鍾,每天做3~5次。 5.合理用葯。出血停止以前,不宜內服或外敷活血葯物,可用「好得快」噴灑傷處,內服雲南血葯。出血停止以後,則宜外敷五虎丹,內服跌打丸、活血止痛散等。後期可用中草葯熏洗。如果手邊沒有中成葯,也可以把麵粉炒黃,用米醋調和敷在患處,來代替五虎丹,效果也比較理想。用一小撮花椒,一小把鹽煮水熏洗,代替中草葯效果也不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