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佳斯基的都市小說
A. 讀書筆記100字, 最少10篇 謝謝哈
一 讀完了《魯濱遜漂流記》這本精彩的冒險小說後,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靜,腦海中不時浮現出一個高大的形象,對,他就是故事的主人公,勇敢無畏的航海家、探險家魯濱遜。
魯濱遜是一個愛好冒險的人,青年時代,他便私自離家,到外邊去冒險。一次乘船出行時遇到大風浪,他被海浪卷到了一個荒無人煙的小島上。他一開始很悲觀。我在心裡不由為他擔心起來,完全想像不出他接下來怎麼生活。一次偶然,他找到了一艘破船,搬來了破船上的衣服,淡水,食物,工具等,開始了新的生活,他種植穀物並馴養山羊。若干年後,他救下了一名俘虜,取名「星期五」。從此以後,星期五成了他忠實的朋友和僕人。28年過去了,他們搭乘一條碰巧路過荒島的英國船,終於回到了久別的故鄉,真令人震驚。
魯濱遜之所以能夠在荒島上生活28年,並不是因為他身上有著某種強大的神力,而是因為他有著堅定的目標和頑強的意志力。在荒島上,沒有房屋,更沒有人煙與糧食,魯濱遜首先要忍耐每天一個人的孤獨,還要憑著堅定地信念和超凡的智慧,造出房屋,開辟糧田,讓自己生存下去。他能從黑暗中找到光明,從絕望中發現希望,無論挫折有多麼大,魯濱遜都能夠勇敢、鎮定地去面對,不斷改變自己身處的狀況。
比起魯賓遜,我還真有點自愧不如。記得有一次,爸爸給我布置了幾道奧數題,我先做了一兩道,覺得不難,可越到後面,題目字數就越多,難度也增大,直看得我眼冒金星,心想:不做了,這么難,光看了題目就讓人頭疼。於是,我一賭氣,把筆扔到了地上。那幾道題目就像幾張鬼臉一樣,在嘲笑我。現在想起這件事,我真後悔,當時,我應該好好理解題意,認真動腦,解答難題,有著一股堅持不懈的毅力。
其實我們每個人都會遇到挫折,只是個人的心態不同,才會導致最中處境不同。挫折對於弱者來說好比無底洞,萬丈淵,而對於那些勇敢的,有毅力的強者來說,只是人生道路上的一塊小小攔路石。我們應該學習魯賓遜,做一個勇敢無畏,有毅力,有恆心的勇者。
捧起書,眼前不禁又浮現起一個高大的形象,正站在甲板上,向著希望前進……
二
《綠山牆的安妮》第十一章。讀書筆記
優美的句子:
⒈哦,在我看來,最愚蠢的事情就是把男孩兒和女孩兒的名字一起寫上牆,還標上『注意』兩個字。誰要是敢把我的名字和一個男孩兒的名字也寫上去,看我會怎麼樣。
讀完的感受:
這段話寫出了安妮不願被輕視,哪怕是同學間的玩笑也不被許可,表現出安妮強烈的自尊心。【語言描寫】
⒉今天吉爾伯特果然上學來了,是黛安娜指給安妮看的。他是個高個兒有一頭棕色的卷發,淡褐色的眼睛,流露出淘氣的神情,嘴角總是掛著想捉弄人的微笑。安妮親眼看到他拿著一根大頭針,悄悄地扎了一下跟前一位女同學,弄得對方發出一聲尖叫。可安妮沒興趣關注他,有時間還要看一眼窗外的閃光之湖呢。吉爾伯特注意到了這一點,費盡心思地想讓那個長著尖下巴、滿頭紅發的姓雪莉的女孩兒看自己,她的大眼睛與任何一個女生都截然不同。
寥寥數筆就勾勒出吉爾伯特這個帥氣的男孩的特點,頭發和眼睛,加上表情,足夠給讀者和安妮都留下深刻的印象。而他臉上的微笑則分明顯露出他是個頑皮的小孩。【外貌描寫】
三
讀書筆記
——讀《中華上下五千年》有感
前不久,媽媽給我買了一本《中華上下五千年》,我對它愛不釋手,仔細研讀,直到今天,我終於把它讀完了。
這是一部凝聚了《史記》、《國榷》、《資治通鑒》等眾多歷史巨著的精華而編寫成功的得力之作,是一部不可多得的鴻篇巨制。書中的人物栩栩如生,個個都有統治天下的雄心,因此發生了一場場不可避免的戰斗。
書中大多的還是描寫戰爭的:戰場上,將士們以死相拼,血腥滿天,不拼個你死我活就誓不罷休,真是讓人慘不忍睹。
其中,我最喜歡的人是倉頡,他十分為人善良,從不剝削百姓。
以前,大家都以打結記事,但很容易忘記,倉頡見了,立即去尋找能讓大家容易記事的「符號」,也就是現在的「字」。一天,他從三位老人的話中得到啟示,從此便仔細觀察萬物,含辛茹苦的寫了三個山洞的「字」,寫好後,他也沒休息,不辭辛苦的辦學校,教大家認字。雖然是傳說,可他那種堅持不懈的精神卻深深的感動了我。
四
我讀完了《罪與罰》這本書,我對這本書有著很多的想法與疑問。
這本書的作者是俄羅斯的陀思妥耶夫斯基,他是19世紀俄羅斯的著名現實主義作家,在國際上都有著非常大的名譽,而這本《罪與罰》也是他的代表作之一。
這是一本描寫一位貧困交迫的大學生的故事。主要講了他痛恨放高利貸的老闆娘的盤剝,而憤怒行凶,可認為自己是伸張正義。後來,在殺人的恐懼和良心的譴責下,在愛人、朋友、家人和警官的幫助下,澄清了殺人的事實,並投案自首。這本書可以說是一部少見的社會心理小說,作者用這種方法寫出了俄羅斯由現實主義文學向現代文學轉變的革命。
我覺得這本書非常的精彩,在描繪主人公羅佳•拉斯柯尼科夫殺人後的心理活動時,讓我看了都嘆服叫絕;當我看到羅佳在埋藏贓物時,作者對他的行動描寫也是步步到位;當羅佳被判刑的時候,連我都為這位貧困的大學生感到可憐與惋惜。
一本好書就等同於一位優秀的作家,讓我們多和好書親近,多和作家談話吧!
五
話說老子
文章主要內容:敘述了老子對人們得一些影響,與老子得歷史、貢獻,抒發了作者對老子的無限熱愛,對老子學的崇拜。不僅是中國人,還有一些外國名人對老子的看法、模仿,孔子也對老子的敬佩。
我喜歡的詞:總攬其全、宗承道家、超越國界、毫無例外、埋頭苦學、九霄雲外、想入非非、三言兩語、深不可測、空中騰躍、精明強干、雄心勃勃、無可奈何、截然不同、自相殘殺、善罷甘休、撲朔迷離。
我喜歡的句:道家之學,實為諸家之綱領。諸家皆專明一節之用,道家總攬其全。天下有道,則禮樂征伐自天子出,天下無道,則禮樂征伐自諸侯出。
像那些能飛的鳥,能游的魚,能跑的獸,都是可以用網弓之類的工具捕捉他們的。而駕著風雲在天空中騰躍的龍,卻不知道要幹些什麼。我今天見了老子,就像見了深不可測的龍一樣。
道,可以說得出的,就不是永恆存在的道,上德的人從來不講求德;下德的人念念不離德,因此沒有德。
我的體會:老子是春秋戰國時期道家學派的創造人,同時也是「九流百家之祖」,連孔子都極其羨慕老子,老子的「天道自然」的思想,影響了子等偉人們,將老子思想立根於心,傳揚老子思想,使老子永遠活在我們心中。
B. 羅佳唐俞小說還在更新嗎
小說《羅佳唐俞》在更新狀態中的,還在連載中。
作者:夫人她以德服人
所屬類型:都市小說
更新時間:2022/02/08 14:38:55
連載完成:連載中
總點擊數:1414
最新章節:章節目錄 第1739章簡介如下
「把孩子打掉,否則我們離婚!」懷孕七個月,老公逼迫她凈身出戶,她懷著雙胞胎被掃地出門……四年後,她帶著兩個拖油瓶,代替繼妹嫁給了雙腿殘疾的唐家三爺——前夫如願攀上高枝,娶了豪門大小姐,卻不得不站在她面前畢恭畢敬。人人都說,她不過是個離過婚的女人,如果三爺沒有殘疾,哪裡輪得到她?她治好三爺的腿,卻選擇功成身退,「你未婚妻回來了,我們離婚吧!」向來高冷的男人拉著兩個寶寶一起跪在她面前,「老婆,我錯了~」吃瓜群眾驚呆了下巴,「三爺,臉呢?」
C. 唐佳羅三爺是什麼小說主人公
唐佳羅三爺是小說《唐家三爺寵妻》主人公。
小說內容介紹:四年前,已經懷孕七個月的羅佳,被丈夫逼到凈身出戶,四年後,前夫如願的攀上了豪門高枝,而她也帶著孩子,替嫁給了雙腿有疾的唐家三爺,想一想前夫變成了侄女婿,羅佳心裡那點陰郁,就一掃而空了,等到她如約治好了唐三爺的雙腿,就可以帶著孩子,去全球旅行啦!
簡評:
由作者「葉晚風」精心創作的現言小說是《唐家三爺寵妻》,又名《離婚後,嫁給了渣男他叔》,故事圍繞著羅佳,唐俞之間的情感故事進行展開。
D. 言情小說主角叫羅佳最後當了記者
名稱:巔峰!天門!txt下載
小說分類:言情小說
小說作者:劍指蒼天作品集
小說進度:全文
版權來源:
小說大小:71KB
小說格式:TXT小說
E. 求《卡拉馬佐夫兄弟》讀後感1000字,急!!!
給你找了兩篇
第一篇:
在看了《拯救與逍遙》的修訂本前言後(正文才看了一點),我才知道有陀斯妥耶夫斯基這么個人。在這篇不長的前言中,給了我太多的震憾和亮光。原來人生的追求和領悟是可以如此不同尋長和耐人尋味的。我接下來想看的書是令劉小楓看了之後改變了其小說閱讀觀、使其淚流滿面,心口作痛的《被侮辱與被損害的》——同樣也是陀氏的著作。扯偏了,當我知道有陀斯妥耶夫斯基之後,我忘記我當時為什麼不是選擇《罪與罰》——他最出名的作品,而是選擇他最後的巔峰之絕唱——《卡拉馬佐夫兄弟》(以下簡稱《卡》)。當然,《罪與罰》也一定會看的,我相信不會太久。
看《卡》這部小說,前前後後總共用了二個多月的時間。不是這部小說不夠吸引人,而是在看這部小說的同時,我還在看另外的書,並且每天要上課,做作業,及面對期末考試。等到回家的時候,還剩下最後幾章,又因著剛回家忙裡忙外,拖到前幾天才看完。要寫這篇感想,又拖了好幾天,真是愧對陀翁了。
以前看外國的小說總害怕那多如塵沙又難以記憶的外文名字,有時總看到後面,突然出現一個角色讓你不知道之前他是干什麼的。為此外國的小說總不如國內的小說閱讀起來那麼輕松。不過《卡》不會令人有這種感覺。可能是因為小說里出現的人物不是太多,作者主要突出的是角色的心理描寫、語言動作及一連串的敘事。劉小楓博士談到他想要了解哲學時,有一段時間是通過閱讀陀氏的作品,去了解、探索和思想哲學的奧秘。確實,《卡》這本書給讀者帶來的哲學思考可以說是非常的震撼和發人深省。陀氏本人被冠以批判現實主義的作家,但我個人認為他更是一個哲學作家、心理學作家、神學作家。《卡》裡面伊凡與阿遼沙的長篇對話,佐西馬長老的臨終回想,米卡的精神沖突,伊凡與魔鬼的對話等篇幅,都不是令讀者一次就能夠明白,甚至說專門研究陀氏的學者都沒有辦法得出一致的結論。因此,這本書不是只看一次就夠了,裡面實在有太多的精華值得令人深思和回味的。看完這本書令我對劉小楓所說的「看完陀氏的書之後再無法閱讀垃圾」的說法深有同感,盡管我的境界和劉氏的相差十萬八千里。
簡要回顧一下本書的內容,或者說本書令我印象深刻的部分。本書的書名《卡拉馬佐夫兄弟》很清楚的說明了本書是圍繞了卡拉馬佐夫兄弟幾人而展開的故事。可能「兄弟」還不足以完全涵蓋整卷書的內容,因為老父親費爾多也是貫穿整卷書的人物。本書描述了舊俄羅斯的一個富有的地主及其三個兒子、包括一個可能是他的私生子之間的故事。
老父親費爾多是一個完全反面的角色,這一角色在故事最後律師激情的演說中被評價為不可能讓他的兒子將他當作父親來看待。他貪婪、好色、自私,但他本身又是一個悲劇。妻子早早去世,兒子們又不尊重他甚至不愛他,他晚年所愛慕的女子又只是在玩弄他。因著財產的糾紛,他被大兒子沖進家裡暴打一頓,最後又被私生子所殺。傳統對小說的理解都是講述諸如「萬惡的農奴制下所產生的貪婪、欺詐、壓迫的農奴主階級」,以此來批判沙俄的農奴制。但其實在這個社會之下,從來就沒有真正的公平,這樣的人在封建社會,在現代的資本主義社會,在中國所謂的社會主義社會中,都是比比皆是。我不認為老費爾多有多麼的可惡,他只是一個悲劇的貪婪者,一個可憐的人。
大兒子米卡是一個復雜的人,或者這就是所謂的「卡拉馬佐夫」因子。一方面他不惜進取,胡亂花錢,為了女人神魂顛倒;另一方面他又追求高尚。他可以為了素不相識的女人遞出三千盧布而不思回報,他可以為了不做一個完全的賊而不肯花掉卡捷的另外的一千五百盧布。米卡的身上有很多東西值得人思考。他追求愛情時的一無反顧,他維護人格時的堅定不移,他內心深處的憐憫,都值得我們學習。但他的不顧後果,沖動易怒,無視尊長,不學無術等,都是對人的一種警戒。
二兒子伊凡雖然在主要的故事情節和線索中看起來並不是非常的重要。他和父親沒有明顯的沖突,但其實故事的悲劇卻是他一手造成的。沒有他對父親的私生子的思想灌輸和影響,沒有他高舉的「一切都是可以做的」理念,就不會釀成最後的悲劇。不過伊凡透過故事而帶來的巨大的影響更多是在情節以外。他在與阿遼沙的談話時所流露出的思想令人深思。
他的「小孩子的眼淚與無辜如何能成為上帝和諧國度的肥料」確實令人難以回答。「和諧被估價得太高了,我出不起這樣多的錢來購買入場券。所以我趕緊把入場券退還。只要我是誠實的人,就理應退還,越早越好。我現在正是在這樣做。我不是不接受上帝阿遼沙,只不過是把入場券恭恭敬敬地退還給他罷了。」伊凡他就是因為這樣不願意接受上帝,他接受不了為了最後的幸福而出現如此的苦難。
他的宗教大法官的詩更是本書值得深入研究和探討的神學和哲學思想。在宗教大法官這一篇章中,他以宗教大法官為了給予人類幸福這樣一個崇高的目的,而拒絕耶穌基督的再來,拒絕耶穌基督為使人類獲得自由的教導。他認為人類的軟弱不配擁有真正的自由,人類要服在那可怕的精靈之下才可能獲得真正的幸福。他認為教會的高層真的有像宗教大法官那樣,為了人類的幸福而採取欺騙的手段,甚至將再來的耶穌送上火場。
伊凡的信念因著父親的死而受到沖擊。他因此犯上了腦炎,在夢境中魔鬼與他的對話同樣非常的精彩。魔鬼只是伊凡思想中拒絕上帝、相信一切都可以做的那個信念,是伊凡的另一個自己。在兩個自己的沖突與辯論中,伊凡戰勝了自己的另一面,他最後敢於在法庭上宣告是因為自己的默許和影響,使斯麥爾佳科夫殺死了父親。作者用伊凡的行動去辯駁之前伊凡不信上帝,相信一切都可以做的宣告。
三兒子阿遼沙我倒不知道該如何來回顧他了。正如作者在前言中所講到的,關於將阿遼沙作為書中的主人公,他到底有何特別之處呢?作者自己也說不上來。因此我的感覺是,阿遼沙就是一個天使,一個將近完美的概念。或者是陀氏將基督的化身植入到阿遼沙身上,使人看不出他的缺點在哪裡。但是這樣的人在現實中是不存在的,或者是很難找到的。阿遼沙可以早早的入修道院修行,他完全的愛著佐西瑪長老,深信他的每一句話。他同樣的愛著他的父親費爾多,雖然他的哥哥們都不愛父親,但他依然愛著父親,聽父親的話。他的愛感染了他的父親,使費爾多這個冷酷的人也會生出愛心來。他愛他的哥哥米卡,可以為了米卡東奔西跑,毫無怨言,並深深的為著哥哥與父親的沖突而擔心。他也愛他的二哥伊凡,希望能改變伊凡的信念,並用他的行為最終使伊凡有所改變。他還愛那個可憐的生產的女孩,甚至答應和她結婚。他還愛著那幾個孩子,並在孩子們中間廣受尊敬。他在整本書中都用愛來履行佐西馬長老的教導,或者說履行基督愛的教導。這使我想起佐西馬長老的一句話,當你對信仰不夠堅定時,用不斷的愛去愛人,你就會感受到上帝的存在。
佐西馬長老也是書中非常重要的一個角色。他同樣也是愛的典範。他在臨終時的長篇敘述令人印象深刻。關於他個人的經歷使人感受到一個曾經是如此暴躁和沒有信仰的年輕人最終會成為一個偉大的修士,這都是上帝的作為。他在講話中談到那個因著殺人而飽受心靈痛苦的中年人更是引人深思。這也說明了上帝所給賜人的良心是如此的不可思議,可以使一個人幾十年為了過往的錯事而不斷譴責自己。雖然可以瞞過自己的妻兒,但卻欺瞞不了自己的良心。最後這個中年人寧願向眾人宣告自己的不義,來換取心靈的真正平安。就算最後因此付出生命,他也沒有後悔。這正是上帝值入人心中的良心和道德律,使人對罪惡、不義生出抵抗和拒絕。正如康德的墓碑上所刻的,有兩樣東西令我感到偉大和深不可測,就是頭頂的星空和心中的道德律。但盡盡靠道德律是不夠的,人們更需要頭頂的星空,就是創造天地的主帝,才能真正的使人脫離罪惡和死亡。
陀斯妥耶夫斯基是一個偉大的作家,他所描寫的每一個人物都如此的細致和生動。除了以上主要的人物以外,書中其他的人物同樣也令人深省和回味。卡捷的為了父親的名譽寧願犧牲自己的身體,及她和米卡、伊凡之間的敢愛敢恨的感情,令人感動。格魯申卡也是一個復雜的人物,令人難以理解。她可以同時玩弄卡拉馬佐夫父子二人的感情,為了和等待許久的舊情人相會,而躲避米卡。但最後卻發現她愛的人其實是米卡,並在米卡犯罪受審的時候依然陪伴在他身邊,也是一個為了愛情勇於付出的可憐的女人。斯卡爾佳科夫同樣是一個悲劇的人物。他受了伊凡的影響又殺死了可能是他親生父親的主人,並且策劃了一個完美的謀殺和陷害的計劃,使米卡替他承擔了殺父的罪名。但最後他卻受不了良心的譴責而自殺,一切都化為虛無。
最後談一下那幾個小孩子。伊留莎的悲劇使人禁不住想掉眼淚,多麼可憐的一個家庭!他為了父親的名譽而與小孩子們起沖突,同時因著使一個狗吃了大頭針可能死掉而良心受責,最後病倒直到夭折,實在令人心痛。柯里特是一個有趣的小孩,人小鬼大的他比其他小孩膽大而聰明。可以為了一個賭而卧身鐵軌,可以做很多驚心動魄的事。但他終究是一個孩子,在最後他去看望伊留莎時,才展現了他真正的自我。在人性裡面的純潔的、真正的、無瑕的愛在這里體現出來。雖然他自認有知識有智慧,但他卻從心裡佩服阿遼沙。可能阿遼沙並沒有表現出什麼樣的知識和學問,但他從內心的散發出來的生命力卻使每一個和他接觸的孩子都深深為之傾倒,毫無保留的聽從他的話。阿遼沙最後的講話中告訴孩子們,不要忘記伊留莎,也不要相互遺忘。讓他們記得要珍惜友情,永遠的彼此相愛。
從這本一千多頁的書中,可以讀到太多的令人感動、難以忘懷、激動人心、發人深省的文字。而且裡面有好多的內容不是只看一遍就可以真正認識的,而是要一次又一次的用心去體會才能感受到其中的思想美、感情美、哲學美。可能別人看到的是一部批判現實主義的作品,但在我眼中本書卻是一部復雜的思想著作。從這本書中可以感受到人性深處的真善美,讓人不斷的思考自身的處境,思考人類的意義,思考心靈的跳躍。可能很多思考沒有答案,但人就是需要在不斷的思考中,破碎自己,從而提升自己。時間和精力的有限使我寫這些文字時有些凌亂,不論是形式上或者思想上的。很多內容和人物我都沒有展開詳細的回顧和探討。雖然我對伊凡的「孩子的眼淚」依舊沒有答案,對宗教大法官的理解依然有限,對佐西瑪長老的臨終絕唱認識不夠,對書中作者所要表達的主體思想、人物所要帶來的意義領悟或許不當、偏頗,但閱讀本書已經帶給我很多的不可言說的價值,並且我還會一再讀它,和作者其它的作品。
第二篇:
人是復雜的,太復雜了。
-----卡拉馬佐夫兄弟中米佳的話
不知道你是否有過這種感覺。
你獨自一人正處在半夢半醒之間,那種感覺真的很神奇,幾乎是恐怖的。你似乎正處在兩個世界的交界點,想極力醒過來卻又難以動彈,拚命想睜開雙眼卻怎麼也睜不開,你感到自己似乎正在被一種強大的力量拽向另外那個不可知的世界,很害怕,竭盡全力的向朦朧中的那點光撲過來。
忽然,你終於終於醒了。
卻怎麼也回憶不起剛才做過的夢,環顧四周,忽然有隔世的陌生感覺,半天才想起原來自己是在熟悉的屋子裡。
我曾經問起一位有慢性血管病,幾次暈倒休克的朋友,那是一種什麼樣的感覺?他說在自己倒下的一瞬間,是有種預感的,聲音先消失了,然後是影象,當漫漫蘇醒的時候,又是聲音先恢復,才是影象。
那就是死亡的或者接近死亡的感覺吧,我想。
對我們這些現在畢竟還坐在電腦前,上豆瓣的人來說,就在此時此刻應該感到是幸福的---比起那幾個跳樓的青年人來說,我們確實是幼稚的,不懂得人生與世界的,我們經歷過的我們知道的,是沒有資格談論沉重的話題的。我們永遠不能說下一刻會發生什麼,因為人對不可知的恐懼正是對神畏懼的初始。
人是一種這樣的東西,永遠需要有人打他一下提醒他,你是個人,這是布來希特說的,是的,人之狂妄總是試圖與神抗衡,永遠需要命運提醒他,你並非是無所不知無所不能為所欲為的生物,你只是一個過渡。巴赫每作一首樂曲都要說一聲,感謝上帝,這不可笑,因為他知道上帝是存在的。
有一個此間的朋友曾經邀請我一起自殺。
我謝絕了,並且請他讀讀卡拉馬佐夫兄弟,這是我第二本聖經,我所有的困惑,都在這本書里找到了答案,而且我認不能容忍哪怕一丁點對陀斯妥耶夫斯基的指責,那近乎瀆神。
我從他那裡得到的有關人性與人生的哲理,是現實中任何人都無法教給我的,自從我18歲第一次哭著讀完他的《窮人》。
我不能理解,為什麼有人居然不是哭著讀他的作品的,假如你沒有哭沒有被撕裂的感覺,就等於沒有讀過他的書。我不知道世界上還有誰能只是通過文字就能夠徹底的征服世界上任何一個不同種族時代的人。他是有一種魔力可以把讀者的靈魂帶走的,說句不太高雅的話,讀他的書,有種被強奸般的感覺,就是這樣的。盡管有點臉紅。被他的斯塔夫羅金,他的羅果仁,他的米佳還有斯維里加諾夫,我愛他的惡魔們。就象他作品中的梅詩金和左西瑪,阿廖莎和那些白痴女人可以凈化你一樣,這種魔鬼與天使,聖潔與卑賤,崇高與下流,靈魂與肉體的交織正是他無比的魅力。他把他的讀者打倒,然後把十字架舉到你面前,而你也只好親吻那受難的基督,因為這是他索取的唯一的報酬---信仰俄羅斯的基督。
關於性慾。
說實話,寫下這兩個字對一個處女座女人來說是很尷尬的,不過我真的不是在勞倫斯或者A片里得到的關於人的情慾最深刻的解讀,而是在陀斯妥耶夫斯基的那些男人和女人身上。
老卡拉馬佐夫說,世界上任何一個女人都和其他女人的味道不一樣,在真正的色鬼眼裡是沒有丑的手裡。
米佳卡拉馬佐夫說,女人的美麗只在於線條,他甚至可以在一個女人小腳趾上發現那種迷人的線條。
我不能不說,只有真正的色鬼才有這種讓人折服的天才。
他作品中每個惡魔男人都有一種令人震驚的恐怖的強烈的情慾,但是那種慾望又是如此的憂郁和深沉,並非只是流於表面的而是要直達你的靈魂,他要的不僅僅是你的肉體還有你的靈魂,羅果仁殺死娜司塔西雅,是因為他從一開始就知道,他永遠得不到她的靈魂,只能佔有她的肉體,因為她的靈魂是屬於那個善良白痴的。
但是不能否認,娜斯塔西雅發瘋式的愛著羅果仁,愛他的性慾,而且明明知道他會殺了自己,也在所不惜。這兩個人之間的那種強烈的性慾僅僅是通過看似朴實的文字來交代的,但是我感到這是作者本人寫的最強烈的性慾。
罪與罰中寫的最好的人物不是羅佳而是斯維里加諾夫,他自殺是因為他得不到杜尼雅的靈魂。
占星術上說,天蠍座男人對你有多少性慾,就有多愛你,而陀正是一個天蠍男人。
我總是在他的惡魔身上感到這種東西,陰郁的,強烈的,熾熱的,仇恨的。在他那裡愛與恨沒有界限,是永遠相互交織的,他讓我知道人的感情竟然可以這樣表達,我絲毫不懷疑。
他筆下的女人。
他是擅長寫女人的男人。從早期作品中羅莉式的少女,到後來有罪的女人,白痴女人,我想他對女人是了解的非常深刻的,他筆下的女人,要麼神經錯亂要麼溫順過人,反正都是有強烈的個性,敢於奉獻也敢於墮落的。她筆下的女人是分裂的,精神上無比驕傲,可是肉體又可怕的沉淪,既是聖潔的女人又是害人的魔女,很難馴服。她有多愛你就有多恨你,她的愛就是一種折磨,不折磨就不是愛,沒有恨就不是愛。他的女人們是受虐狂也是施虐狂,她朝他扔鈔票,她在法庭上翻供,她把他們父子兩人搞得人頭落地流放西泊利亞,這就是陀斯妥耶夫斯基的女人們,你永遠無法制服她。那些女人是渴望被拯救的有罪的女人,但是連耶穌也無法拯救她們,因為她們又是如此的渴望墮落。女人是可怕的。
魏寧格說過,女人身上都有妓女性和母性,她們是引誘男人墮落的原罪,只有瓦格納的傻子男人帕西法爾才是真正拯救墮落女人的。
他正是一個不想佔有女人的男人。
這個又是難以接受的。
溫順如羔羊,狂暴如獅子,這就是他的俄羅斯女人。
他的孩子們。
我想他一定有一顆童心,才會寫出卡拉馬佐夫書中最可愛的一群兒童形象,要寫孩子,就必須自己某方面是個孩子。無論是倔強的伊柳沙還是小大人科里亞,都是那麼栩栩如生,生動活潑,他們知曉世界的一切,早熟而自尊心強的可怕,象小貓一樣可憐又一個小英雄,捍衛著自己的父親和自己的尊嚴,每當讀到伊柳沙哭著對自己窮困的父親說,爸爸我不許他們這樣欺負你,我就會哭。
這個死了的小伊柳沙是他作品中最美麗光輝的形象,正是在他的葬禮上,阿廖沙發表了新的福音宣言,在孩子們的名義下,人們相愛吧!
只有在童年時代遭受過忽視,侮辱,一個敏感的孩子才能懂得這一切,我剛好經歷過,所以我可以說自己懂得他的孩子們。而他的聖徒們,就是一些孩子。
他的窮人們。
他的窮人是人。我是人,一個人。
我不知道這句話對一個中國人有什麼影響,按照我的經驗,沒有什麼影響,人太多了,就不值錢了,因為人這個詞在中國是沒有特別意義的。人就是口,人口,就是說,人吃飯就足夠了。
這就是我們很難理解偉大的俄羅斯作家們總是呼喊人,人,人的問題所在。
進化論說,人是猴子變的,一個英國基督徒無法接受就自殺了,其實人是猴子還是豬變的有什麼關系呢。中國人最愛說的就是,人脫了衣服都一樣,就是動物,對我們這個沒有信仰的民族來說,人就是只具備吃飯功能的動物,而不是神的造物,既然大家都是畜生就可以隨意的販賣人口,製造冤獄,生產有毒的奶粉,就是畜生嗎。
尊嚴的生活,多動聽的言辭啊。
身份證這東西是沙皇發明的,把人按照東西一樣編號,每個人的相貌在在那上面都象個罪犯,所以果戈里很痛苦,說,你們為什麼欺負我,我是你們的兄弟啊!
所以陀斯妥耶夫斯激很痛苦,說,人們要彼此相愛。
可是中國人就是不覺得痛苦,是麻木了,沒有感覺嗎,不,事不關己,我們很難有那種喪鍾為誰鳴的感覺。勿施於人嘛!
他筆下的窮人很窮也自我沉淪墮落,但是即便是這樣也還有一絲人性的閃光,他的老卡拉碼佐夫這個最肆無忌憚的魔鬼和那些虛無主義者都感到了一點罪惡,他的小丑們也有一點點人的尊嚴,他們捍衛著作為一個人的尊嚴。他的窮人們自尊心很強,比如說那個潦倒的上尉,把錢仍到地上--是啊,他的人物很喜歡把錢扔了,燒了,揮霍了,他們喜歡這樣來表示自己的尊嚴和對金錢的蔑視。
作為容克貴族的俾斯麥卻和社會主義者拉撒爾是知音,因為他們都憎恨中產階級,一個人想與眾不同和超越世俗,就不能是中產階級,中產階級就意味著平庸,俄羅斯不能平庸,不能做第二,做了第二就完了。寧肯做一個潦倒的窮人也不要做盧仁式的庸人。
我至少活過,當一個人可以這樣說的時候,你就知道,那是付出了多麼大的代價。
他教我熱愛生活。
這樣一個畢生在貧窮,災難,疾病中度過的人,讓人們熱愛生活中的一切,一棵樹,一滴露珠,好人和壞人,因為他最終明白這就是上帝的世界。即使現在的他作品的前言里還充斥著對他後期走向上帝的指責,我想,這樣一個經歷了一個人所能經歷的所有不幸和痛苦的人,思考過所有關於世界和人生的問題之後,不失去對人類的愛,就只有走向上帝。
人要活下去並且還要作為一個有靈魂的人活在這殘酷的世界上,還有什麼辦法呢,人類那些最偉大最博學的人都選擇了這條路,我們這些人還有什麼辦法呢。
美是一種可怕的東西,他無法琢磨,因為那是上帝的謎。
美就在所多瑪城,你可知道這個秘密,美是一種神秘又可怕的東西,這里上帝與魔鬼在搏鬥,人心就是他們的戰場。
人真是復雜,太復雜了,我想要簡單點。
---德米特里卡拉瑪佐夫
我們可以說,陀斯妥耶夫斯基生活過,愛過,寫過,並且永垂不朽,他是一個人,一個真正的人,他既通曉人性最黑暗的一面也知道最聖潔的一面,他知道所有的秘密,卻又尋求單純的答案,他有多愛這個世界就有多麼憎恨這個世界不完美的一切,他有多麼熱愛人類就拚命的折磨人們,他就是要在這種痛苦中得到狂喜。
讀陀肆妥耶夫斯基的書嗎,
你必須是個神經要麼極其脆弱要麼極其堅強的人,
最好有受虐傾向,
最重要的你的靈魂很渴望高尚,而你的肉體很沉迷於墮落,
一半是天使,一半是魔鬼。
F. 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罪與罰》
《罪與罰》是一部給作者帶來世界性聲譽的作品。小說的素材來自當時《時代》雜志連載的一個案例,一位法國青年拉謝尼耶夫因殺害了一個老年婦女而入獄。小說的主人公拉斯柯爾尼科夫是城市裡貧窮的知識分子,他隻身在彼得堡讀書,但因為窮,不得不中途綴學,為了維持生計,而向高利貸者借錢。這時,他的妹妹杜尼亞為了維持家庭的體面,特別是為了哥哥的前途,同意嫁給一個她並不愛的有錢的自私自利的惡棍盧仁,面臨著變相賣淫的境遇。拉斯柯爾尼科夫在走投無路的情況下,鋌而走險,殺死了放高利貸的老太太,又把恰巧來到現場的老太太的妹妹殺死。殺人之後,拉斯柯爾尼科夫陷入了嚴重的精神危機,不斷地受到道德和良心的懲罰,最後在親友的感召下,自動投案自首,並在流放過程中皈依了上帝。
作為一部社會批判小說,《罪與罰》揭露了在沙皇統治下,城市貧民的無路可走。除了寫拉斯柯爾尼科夫,作品還寫了馬美拉多夫一家。事實上,在最初的構思中,馬美拉多夫的故事是小說的主體,只是在創作過程中,其重心才移向拉斯柯爾尼科夫,但馬美拉多夫的故事仍然具有獨立的社會批判價值。馬美拉多夫經常處於失業狀態,一家人處於極度貧困的之中。在生活重壓下,馬美拉多夫的妻子卡捷琳娜·伊萬諾芙娜對她信奉的上帝都失去了信心:「上帝啊!難道就沒有公道了嗎!不來保護我們這些無依無靠的人,你去保護誰呢?……」。她意識到,上帝雖然「是慈悲的,可是對我們卻不!」為了不使尚待撫養的孩子們餓死,馬美拉多夫的大女兒索尼亞不得不去出賣肉體。最終,馬美拉多夫在一次醉酒後,遇車禍而死,他的家人連安葬他的棺材都買不起。通過對城市貧民的描寫,作者揭示出,在那樣的社會,窮人或者像馬美拉多夫那樣如豬狗一樣死去,或者像拉斯柯爾尼科夫那樣鋌而走險,或者像索尼亞那樣出賣自己的肉體。
拉斯柯爾尼科夫的犯罪原因除了為生活所迫之外,同時受到超人哲學的影響。主人公將人分為平凡的人和不平凡的人,而他想從一個平凡的人,變成一個不平凡的人,即拿破崙式的人,做人類的統治者或者做人類的恩人,因此他就去殺人。通過這樣的描寫,作者批判了超人哲學。但是,犯罪之後的拉斯柯爾尼科夫並沒有成為超人,而是陷入了深重的精神危機,受到了雙重的懲罰。一方面,他因觸犯刑律而被判處流放西伯利亞服苦役,另一方面,他經受著良心的懲罰,精神幾近崩潰。他非但沒有成為超人,反而為自己的犯罪行為所累,不得不時時提防,處處躲避,再也不能與朋友親人溝通,只能獨自承受內心的痛苦,以致無法解脫。引導拉斯柯爾尼科夫走出精神地獄的是妓女索尼亞,索尼亞並沒有像她的繼母卡傑林娜那樣由信仰上帝而最終背棄上帝,她雖被壓在社會的最底層,被迫以賣淫來維持一家人的生活,但她卻始終懷著對上帝的堅定信仰,默默地忍受著生活的屈辱和苦難,成為博愛和寬恕精神的化身。同時她也執著地用這種精神去感化拉斯柯爾尼科夫。在索尼亞的面前,拉斯柯爾尼科夫深感自己的渺小,他對她佩服得五體投地,並對她頂禮膜拜。在此,拉斯柯爾尼科夫由對忍辱負重精神的欣賞和崇拜,進而在這種精神的激勵下,決心以受難來贖罪,在苦難中洗滌自己的靈魂,最終走向上帝。這種思想是陀思妥耶夫斯基流放歸來之後所持政治主張的藝術再現。在與革命民主主義者的爭論中,陀思妥耶夫斯基持與斯拉夫派相近的「根基論」,認為知識分子不應該脫離人民的根基,應從人民的根基中汲取道德的理想,而人民自古以來是信仰基督和沙皇的,這種信仰有助於現實社會矛盾的解決,即實現人民和貴族之間的和解。在《罪與罰》中,作家也許想表達這樣的思想,即與拉斯柯爾尼科夫的犯罪一樣,統治者也是犯了罪的,如果他們也能像拉斯柯爾尼科夫那樣真誠地贖罪,而苦難中的人民都能像索尼亞那樣堅忍地忍耐並寬恕造成社會罪惡的人,那麼雙方終會實現和解,那樣,這個社會就會是一個充滿了博愛精神的社會。顯然,這條路是走不通的,在此也暴露出陀思妥耶夫斯基思想的保守、甚至反動。在《罪與罰》里,對話性得到了發展,參與對話的不僅是「我」與「他」,而是由多人構成,形成了全方位的對話。這種對話往往以間接引語的方式出現,讀者須認真識別,才能搞清有哪些人物參與其中。下面一段是拉斯柯爾尼科夫接到她母親的信、得知妹妹要嫁給盧仁的消息後的心理活動:
「顯而易見,這兒處於最重要位置的那個人不是別人,正是羅季昂·羅曼諾維奇·拉斯科利尼科夫。哼,那還用說嗎,可以幫助他獲得幸福,供他上大學,讓他成為事務所的合夥人,可以使他的一生得到保障;大概以後他會成為富翁,成為一個體面的、受人尊敬的人,說不定甚至會作為一個享有榮譽的人而終其一生!可是母親呢?不是嗎,這兒所談的是羅佳,她親愛的羅佳,她的第一個孩子!為了這樣的頭生子,怎麼能不犧牲女兒呢,哪怕是這么好的一個女兒!噢,親愛的、不公正的心哪!而且,當然啦:在這種情況下,就連索涅奇卡那樣的命運,我們大概也不會不肯接受吧!索涅奇卡,索涅奇卡·馬爾梅拉多娃,只要世界還存在,索涅奇卡就永遠不會消失!這犧牲,對這樣的犧牲,你們倆充分估量過嗎?估量過嗎?能做得到嗎?有沒有好處?合乎情理嗎?杜涅奇卡,您是不是明白,索涅奇卡的命運絲毫也不比與盧任先生在一起生活更加可憎可惡?『這談不上有什麼愛情』,媽媽在信上這樣說。如果除了沒有愛情,連尊敬也不可能有,那會怎樣呢,如果恰恰相反,已經有的反倒是厭惡、鄙視和極端的反感,那又會怎樣呢?那麼,可見結果又將不得不『保持整潔』了。是不是這樣呢?您明白嗎,您明白嗎,您是否明白,這整潔意味著什麼?你是不是明白,盧任的整潔與索涅奇卡的整潔是完全一樣的,說不定更壞,更丑惡,更卑鄙,因為您,杜涅奇卡,到底是貪圖並非必需的舒適生活,而她那裡要考慮的恰恰是餓死的問題!『杜涅奇卡,這整潔的代價是昂貴的,太昂貴了!』嗯,如果以後感到力不勝任,您會後悔嗎?會有多少悲痛,多少憂愁,多少詛咒,瞞著大家,背著人們要流多少眼淚,因為您可不是瑪爾法·彼特羅芙娜,不是嗎?到那時母親會怎樣呢?要知道,現在她已經感到不安,感到痛苦了;到那時,當她把一切都看清了的時候,又會怎樣呢?而我又會怎樣呢?……關於我,您到底是怎麼想的?我不要您的犧牲,杜涅奇卡,我不要,媽媽!只要我活著,就決不會有這樣的事,決不會有,決不會有!我不接受!」(非琴譯《罪與罰》第59-60頁)
在這段話里,交替出現的是杜尼亞、母親、拉斯柯爾尼科夫的聲音,他們都堅持自己觀點的正確性,要說服對方,但又不可能真正說服對方。
如果一部小說在總體上是對話性的,就可稱為「復調小說」。巴赫金認為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小說是「有著眾多的各自獨立而不相融合的聲音和意識,由具有充分價值的不同聲音組成的真正的復調,這確是陀思妥耶夫斯基長篇小說的特點。」這種小說強調的是作者與主人公之間的平等對話關系,小說中的人物可以有自己獨立的思想,即使這思想是與作者的思想相沖突的。作者以及作品中的人物都沒有權力宣稱自己的思想是唯一正確的和至高無上的。在《罪與罰》中,幾乎每個重要的人物都有自己獨立的聲音(即意識),他們之間展開激烈的爭論,但並不能形成一個統一的意識,這種情況造成了小說思想上的多義性,因為站在不同人物的立場上去看,每種的看法都有其合理性。這種新的小說觀念,既反映了古代先哲的影響,即古希臘的先哲們認為真理是在平等的對話中產生的,不同的思想意識的撞擊才是揭示真理的基礎;也有陀氏流放歸來後所處環境的影響,在嚴厲的書報檢查制度之下,迫使作者對所寫到的不同思想採取不置可否的態度;同時,這也是文學本身的特點所規定的,即文學的象徵性決定了它的多義性。
《罪與罰》中的拉斯柯爾尼科夫一直是處於不平靜的心理狀態的,他面臨著數次重大的選擇,在作出最後選擇之前的猶豫與反復,都反映出他內心的矛盾。他為生活所迫預謀殺人,但同時內心響起的是自責的聲音:「這一切是多麼卑鄙啊。」即使懷揣凶器來到了老太婆的門前,內心仍然有一個聲音在說:「不,回去吧。」犯罪之後的拉斯柯爾尼科夫極力逃避警察機關的追蹤,但在索尼亞的感召之下,同意去自首,但走在半途,他仍不情願:「不去不行嗎?」,「可以不講嗎?」。當被告知真正的兇手已經落網時,他如釋重負,起身告辭,但面對索尼亞的時,他又無力抗拒,只好再次走進警察局。即使他最終歸依了宗教,同樣也經歷了艱難的心路歷程。
夢是潛意識的藏身之所,是人的潛在意識的象徵。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小說多次寫到夢,且多是惡夢。
小說寫拉斯柯爾尼科夫在行凶殺人前夢見自己的童年,夢中一匹小黃馬拉著一輛超載的車子,被一群醉鬼肆意鞭打,終於悲慘地死去。顯然,這是主人公面臨艱難的人生抉擇的心理反映。在他的面前擺著兩條路,或者像那匹瘦馬那樣被折磨致死,或者如他所信奉的超人那樣鋌而走險。事實上,他在生活的重壓下,在「超人」理論的誘惑下,最終選擇了後者。他雖然殺了人,但並沒有如他所期望的那樣成為超人,跨越「弱者」與「強者」之間的界線,他仍然留下了這一邊,他不能像超人那樣對殺人的勾當無動於衷。從精神上講,他是把自己謀殺了,因此,他註定要不斷地做惡夢。在他殺人之後,他在夢中回到殺人現場,看到的是殺不死的一直在對他笑的老太婆,以及滿屋和滿院子的人,人們的笑聲和耳語聲充滿他的耳際,一隻隻眼睛都在盯著他。這些夢境的描寫有力地揭示了他犯罪前後的心理狀態。
當拉斯柯爾尼科夫經過艱苦的內心斗爭終於投案自首,並被留放西伯利亞後,他的精神歸宿問題並沒有真正得到解決,因此,小說有一段寫他生病時,做了一個關於世界末日的夢,他夢見人們都失去了理智,互相仇恨,互相殘殺,火光遍地,赤地千里,人類與世界上的一切東西都在走向毀滅。世界末日景象在拉斯柯爾尼科夫心中的呈現,預示了他信仰基督,真心懺悔的精神之路。
嚴格來說,意識流是指意識在不同時空間的跳躍和流動。人物身處現在,但卻不由自主地聯想到過去和未來,甚至混亂無序,雜亂無章,初看讓人不知所雲,實際上卻是人物煩亂的內心世界的真實寫照。對拉斯柯爾尼科夫殺人之後驚魂難定,意識常常飛出天外情形的描寫,形成了較為典型的意識流段落。
戲劇化情節。
陀思妥耶夫斯基對世界的觀察和思考主要集中在同一空間而不是歷史時間上。他「幾乎完全不用相對連續的歷史發展和傳記生平的時間,亦即不用嚴格的敘事歷史的時間」,「他總是力圖把理解到的思想材料用戲劇對比的形式,組織在同一時間里,使之分散地展現。」
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小說並不注重在縱向的歷史時間上發展情節,而是把矛盾沖突集中在了很短的時間內,雖然沒有達到「三一律」那樣對時間的嚴格限制,但也足以讓讀者感受到情節的緊張與壓迫感,只要你走進了他的小說里,就會產生一種欲罷不能的感覺,沒有片刻喘息的機會。《罪與罰》中的情節,其緊張激烈,扣人心弦,不亞於偵探小說。小說開篇,情節已處於箭在弦上之態,主人公欲實施殺人計劃,殺人之後不久即接到了法庭的傳票,在警察局他聽到別人在議論那場兇殺案,驚悸之下當場暈倒,更引起警探的懷疑,他去兇殺現場卻意外被人撞見,索尼亞對他百般勸導,他猶豫再三,終於走上了自首之途。
G. 羅佳沈辰風全文免費閱讀農村房屋大門,如果正對大路,風水上有影響嗎
沒有影響
羅佳沈辰風小說結局是一個風花雪月的大結局。且說蔡九知府安排兩個信籠,打點了金珠寶貝玩好之物,上面都貼了封皮。
H. 羅佳_是哪部小說主人公
你應該問的是羅佳慧是哪部小說主人公吧?目前以羅佳慧作為小說主人公的小說有《時代少年團甜甜的戀愛》,小說作者是好好吃的奶昔。
另一本則是《我的技能樹有點問題》裡面有羅佳慧這個人物,作者是玲豬籠。
目前兩本小說都是連載狀態,需要等待作者續寫完結。
I. 求純都市科技類小說,最好可以沖出宇宙的。不要修真
推薦三本
1.《科技霸權》 作者:秒速九萬年
書評:科技文,四平八穩,為您講述一個有邏輯,有現實基礎的科技發展之路,在此文中你不會看到主角包攬所有的科技發展道路,而是家國天下,共利共贏。主角羅佳得到高級宇宙文明的全部知識傳承,成為地球科技超速發展的幕後推手,開啟地球黑科技時代。主角涉及一個個行業,沒有無腦的碾壓,對每個領域涉及到的上下游各個不為熟知的巨頭都有說明,看起來很帶感,也不顯得蒼白。起點收藏14萬,好評推薦!
2.《科技之門》 作者:狂奔的黑螞蟻
書評:超級科技,帶領華夏走向世界最強。智商太硬,所以學不了魔法,只能湊合著玩科技,但這不是不需要多少智商的常規科技,是妥妥的黑科技!讓男主混的風生水起,讓世人只能仰望!主角得到了看到了影視作品的黑科技,就能明白其原理的系統,就開啟了開發黑科技的人生,機器人助手、能源、身體強化,本書涉及相當多的領域,打造強硬的黑科技帝國。本書單女主,可謂是現實中好男人的典範。起點收藏14萬,強烈推薦!
3.《天外寄生》 作者:迷路的魚
簡介:這個世界真的有外星人嗎?陳央覺得有。該死的,他不過是去湖邊不文明地解下小手,居然就被天外不明生物給寄生了,還偏偏寄生在黃金右手上面,這讓他以後如何愉快的游戲?更悲催無比的是,在天外不明生物的逼迫之下,他不得不為了自己的小命成為了歷史上第一個「球奸」,做了人類的叛徒。在外星人拿出來的各種黑科技下,人類未來的命運岌岌可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