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小說底片
㈠ 趙鐵林的主要作品
《鏡頭里的社會》 (2004年出版)
《黑白宋庄》——斷代青年的藝術追求與人生自白(2003年出版)
《即將逝去的記憶》 (2003年出版)
《聚焦生存:漂泊在都市邊緣的女孩》——趙鐵林另類人生拍攝手記(2002年出版)
《另類人生:一個攝影師眼中的真實世界》——一個攝影師眼中的真實世界(2000年出版)
《聚焦生存》——漂泊在都市邊緣的女孩(1999年出版)
等10本圖文著作,每部著作都曾引起社會的廣泛反響和關注。
趙鐵林將鏡頭偏離這個時代的浮華光影,他對「看不見」的事物更有興趣:那些「看不見的人」、「看不見的城市」。他首先對准了「小姐」,這好像特別能夠滿足讀者的窺視欲。但是不對,確切地說這並不重要。就像他還將鏡頭 對准了另一類底層生活,這里可沒什麼閱讀快感,有的反倒是沉重。來自底層的沉重。
對趙鐵林來說,攝影是紀錄、是敘事。那些在街頭卧板釘、卧碎玻璃渣的兒童表演者,那些都市裡的拾荒者,那些海灣里的艄公、海岔子里的捕蟹人以及瓊州海峽的捕魚人,不過都是些苦力生活的主角。同樣的,那些從內陸來到海南的風塵女子,也不過是一種古已有之的討生活的形式,她們大概不需要也不會獲得別人的同情。趙鐵林在表達人道關懷、社會批判嗎?似乎沒必要對此作過度詮釋。他以一個觀察者加體驗者的雙重角色,介入到被公共視野忽略或乾脆就是隱蔽的事件中,這使他的圖片故事深具新聞「黑鏡頭」的沖擊力。同情地理解被攝的人與事,這倒是作者顯而易見的立場。
這些鏡頭中的人物,一律漂泊在都市邊緣。比如作者對都市拾荒者的拍攝,就具有強烈的社會調查意味,「他們住在什麼地方?採取什麼樣的組織形式?他們的作業區域劃分是怎樣的?撿來的垃圾是如何脫手的?需不需要進行再加工?他們的收入狀況到底如何……?」如此這般,一種生存狀態通過鏡頭加文字得以揭示出來。
「小姐」的故事顯然要麻煩一些。作者以付費拍攝的形式取信於她們,並讓她們事先簽約認可發表。朋友式的互信既已達成,故事就有可能溯及她們來海南以前的生活,已經延伸到她們的未來生活。實際上,作者對某些「小姐」就作過回訪式的追蹤拍攝,鏡頭由海南轉向全國各地。人物的命運向縱深展開,鏡頭的現場性也就贏得了歷史感。
她們同樣生活在這個真實世界中,「她們」並不是獨異於「我們」的他者,更不是存在的缺席。趙鐵林「想以一種極其平和無害的心情,用鏡頭把她們的生活公諸於世。如果萬一能抵消塵世間對於某類事情不甚公允的批評,以及過分的喧囂和浮躁,那將再好不過了。」不過,的確,鑒於「小姐」職業的隱蔽性和敏感性,作者的同情心乃至於悲天憫人的情懷其實難以拿捏。一方面趙鐵林自己的邊緣身份在某種程度上對稱於他的拍攝對象,這就可能避免悲憫被用於商業消費;另一方面,作者還講述了他跟一位「小姐」的同居故事,這又不免使道德判斷在此呈現出一種復雜性。
真實地還原現場,強調作者介入後的體驗性,無疑是這些「小姐」圖片的價值所在。趙鐵林並沒打算做個社會病理學家,甚至也沒打算對某些病變的社會細胞做消炎處理,他只是個用心良苦的記錄者。在這個時代,「小姐」作為一種事實性存在,實際上並無多少「隱蔽」可言———不惟海南,站街的「流鸚」怕是在哪都看得見,夜幕並不足以掩飾這種景觀———作者不過是揭示、凸顯了它的細節,因而使事實性存在經由鏡頭的見證功能被讀者「看見」而已。也是因為「小姐」系列,趙鐵林曾被《攝影之友》雜志評為「2000年中國最重要攝影人物(30位)」之一。
鏡頭是直觀世界的眼睛,它激勵攝影家目擊事件,並通過照片凝固放大公眾視野。在攝影工業時代,對准底層生活的鏡頭更具自覺意義。趙鐵林用圖片和文字進行了雙重講述,講述的也是雙重故事:他所看見的邊緣人物故事以及他介入這些故事的故事。這實質上是一個發現並進一步理解世界的真實故事:它與我們的時代變革、與我們的生存狀況密切相關。由此,我們不難認識到其間傳遞的歷史意識。 1998年3月,十六歲的貴州姑娘阿V和男友來到海南。在坐台小姐雲集的十廟村,他遇到了一個拿著相機的中年男人。
這就是趙鐵林。1994年,他在海南海口和河南鄭州開設的兩家公司相繼倒閉,轉眼間,那個由客戶、銀行、合夥人構成的生活空間土崩瓦解,他從一個商人淪為一個徹底的窮人。
與此同時,海南經濟經歷了迅速的暴起暴落,許多人的海南夢像泡沫一樣破碎,這同樣殃及到一大批淪落「風塵」的女子——本指望著趁著年輕來海南撈一票的姑娘們。
趙鐵林以800元的價格租了一間十餘平方米的房子,這是八間相連出租房中的一間。十六七個鄰居中,大半是坐台小姐。
趙鐵林拿起相機,開始了拍攝生涯,最初的方式就是走街串巷地給人拍照,10元一張。而在他有限的生活空間里,這個消費群體最多的就是他的鄰居——居住在周圍的坐台小姐們。有時,她們還會花費心思地化好妝,讓趙鐵林到海邊去為她們拍「藝術照」。
長期生活在其中,讓趙鐵林對這個生存於社會邊緣的群體有了更深層次的了解。他開始以這些姑娘作為自己的拍攝題材。為了更深入接觸拍攝對象,趙鐵林從最初的收費拍照變成了 「付費拍照」——他經常掏錢請這些姑娘們吃飯,幫她們解決各種問題。他從不忌諱擺拍,只要姑娘們願意,她們可以按照自己的意願自由地出入他的鏡頭。每次拍攝,他總要詳細講清楚自己的目的,如果拍系列照片,他還要讓對方在拍攝書上簽字。
在姑娘們的眼裡,趙鐵林這樣的落魄記者不過是個體面點的乞食者,在一定程度上,甚至比她們更弱勢,與她們用青春換飯吃沒有本質上的區別。
就這樣,阿V進入了趙鐵林的鏡頭。當趙鐵林拿著沖洗好的照片回來的時候,阿V同意讓趙鐵林為她拍攝系列照片。趙鐵林知道,一個姑娘的故事會從他的鏡頭里傳播出去,而阿V的想法是,通過發表照片很快出名,甚至會有人把她的故事寫成劇本,自己變成女主角……
除了阿V,前後四年間,共有100多個人進入趙鐵林的鏡頭,除了坐台小姐,還有城市邊緣的漁民、農夫、失學兒童、流浪漢、外來拾荒者、駝背擺渡人……他們都和趙鐵林一樣,在金字塔式的社會結構中被壓在最底層。在城市裡,他們是絕對的弱勢群體。從沒有人如此近距離地將視角伸入他們的生活中,並且持續多年。
1999年3月,《聚焦生存——漂泊在都市邊緣的女孩》出版,在這本書中,趙鐵林整理了十幾個人的生存故事,其中絕大多數是坐台小姐。他也從此被媒體扣上了「專拍小姐的攝影師」的帽子。
「阿V的故事」成為了書中的重要一章,阿V從背後環抱男友的那張照片被放大成封面照片。(上左圖)
照片里,阿V的眼神沒有絲毫弱勢群體面對鏡頭的恐懼,有的是與全書基調一起彌漫開來的迷茫而無助。
但阿V沒有就此成名,沒有人把她的故事寫成劇本或者搬上銀幕。 《聚焦生存》出版之後,趙鐵林的照片開始在國內媒體上博得自己的一席之地,同時,還有他的文字。他喜歡把自己的照片和文字統稱為圖文紀實作品。他給自己的身份定位是「記者+學者」。他坦誠地對媒體宣稱,他的照片只是為了真實的文獻性記錄,他希望若干年後,有人從這里看到當時的中國社會和他所記錄的邊緣群體的真實場景。而自己所關注的和希望呈現給讀者的,是照片背後的故事。
《聚焦生存》之後的《另類人生》,和經過重新編輯而成的 《看不見的城市》、《看不見的人》、《她們》等等,延續了一脈相承的視線,並且展現了更多的照片,以完善那些照片以外的故事。
2003年,記錄北京郊區藝術家部落生活的《黑白宋庄》出版。趙鐵林把視角拉回北京。褪去藝術的光環後,趙鐵林以一貫的平行視角和敘述手段,呈現了體制之外的年輕藝術家在精神與物質之間的掙扎狀態。
同年,一部自傳式小說《即將逝去的記憶》問世。這圓了趙鐵林從十幾歲時就想為自己和自己所經歷的時代做傳的夢想。
出版人桑海的手裡仍有一份未出版的書稿,這是趙鐵林尚未完成的一個紀實作品集,書名為《老北京話城南》。在最後的幾年裡,他的生命有一大半是在南城度過的,每天早上都會像上班一樣,騎著自行車,游盪在大柵欄或者八大胡同。他不停地拍照片,尋找新的可以進入故事的人物和題材。「如果不留下一些影像資料,將來可能什麼痕跡也看不到了」,很快,推土機會無情地碾過。
可以說,在《聚焦生存》出版之前,趙鐵林並沒有一個確切的身份可以支撐他的拍攝。他於1948年生於遼寧省北鎮縣的一個幹部家庭,高中畢業正逢 「文革」,母親自殺,父親被關。1968年,他在河南新鄉「插隊」,1970年在新鄉市前進機械廠做工人,1977年調入北京首鋼繼續工人的職業。1978年,考入北京航空學院工業自動化專業,畢業後留校任教。1986年離開大學進入研究所工作。1990年下海經商,如前所述,先後在鄭州及海口設立兩家公司,直到1994年公司倒閉。 經常有人質疑趙鐵林照片中的藝術性,「毫無美感可言」,「和一般的留影照片無異」……
的確,剛看到趙鐵林的照片會驚異於他的赤裸直白,不經任何修飾的影像語言,如何登得大雅之堂?
1990年代的中國紀實攝影,正是惟形式感獨尊的年代。當時中國的主流作品是解海龍表現失學兒童的《我要上學》、侯登科表現農業社會的《麥客》、姜健表現中國農村生存空間的《場景》、陸元敏以後現代主義視角表現國際大都市的《上海人》等,他們通常帶有強烈的個人印記,有著嚴謹的構圖、用光。而且,在將作品集結前,這些攝影者都是擁有十多年甚至幾十年經驗的專業攝影師。
1996年,山東的李楠獲世界新聞攝影基金會(WPP)舉辦的第52屆世界新聞攝影比賽藝術類桂冠;1996-1998年,雲南的吳家林、北京的韓磊和四川的黎朗分別獲得美國「母親瓊斯紀實攝影獎」(MotherJonesDocumentaryAward)。隨著中國攝影師走向世界,也把紀實攝影的國際標准帶回中國,剛剛明白紀實攝影是怎麼回事的國內攝影師紛紛調轉鏡頭,從構圖、用光、組照的搭配等各個方面向國際標准看齊。
而面對著轉型時代的中國社會,更多端著相機覺得該拍點什麼的人卻因為找不到好的題材而無從下手,只能在有限的影像空間里探討技術能達到的各種可能性。此時,美國的女攝影師南·戈爾丁(NanGoldin)早已行動起來,為了打破長期形成的影像標准,她把攝影視角延伸到自己私生活的各個細節,成為「私人紀實攝影」的開山鼻祖。更早的是瑪麗·艾倫·馬克(MaryEllenMark)的作品《福克蘭路》,後來被趙鐵林推崇備至。福克蘭路正是一條位於印度孟買的妓女站街之路。
趙鐵林的出現無疑給這個原本規范的格局投下一顆重磅炸彈。從事攝影三四年的資歷,大部分照片使用相同的焦距段,全部使用黑白膠片,自己沖洗的工作方式。一部入門級單反相機——尼康F801加一個35毫米鏡頭就是他的全部器材。
而這種近距離的觀察方式,悄悄伸入社會邊緣群體的視角,卻成為中國紀實攝影從未有過的新體驗,被社會學家稱為「參與性觀察」。它超越了同類作品的窺私情節和居高臨下的姿態,從而進入到一種單純而真誠的敘述層面。他不斷地叩問攝影作為媒介可以觀看的底線,也不斷地糾正拍攝者對於拍攝對象的判斷尺度。這些社會意義,早已超越了形式感攝影的框架。
時任《讀書》雜志執行主編的黃平在為《即將逝去的記憶》一書所作序言中這樣評述趙鐵林的照片——「這些照片,從藝術攝影的角度說,也屬於江湖上的野路子。後來,他們都結集出版了。從此以後,我記住了一個會用鏡頭講述故事的人」。
2000年,中國權威的攝影雜志《攝影之友》評選2000年中國最重要攝影人物,趙鐵林名列其中。2002年他受聘於清華大學當代中國研究中心,任影像室主任。2007年,中國攝影家協會授予趙鐵林「建國以來突出貢獻攝影工作者」稱號。 2009年5月20日,趙鐵林的遺體告別儀式。東直門中醫院狹小的告別廳里擠滿了前來弔唁的人。出於職業習慣,他們大多隨身攜帶著相機。
這一天,向來惜版如金的《中國青年報》用了一個整版的篇幅刊登了趙鐵林的經典作品。其中那幅最為知名的阿V從後面環抱男友的照片足足佔了版面的三分之二。這組照片的標題是 《一個攝影師的路到底有多長》,導語寫道——中國當代「新紀實攝影」代表人物之一趙鐵林因病在京去世。
趙鐵林病危的消息傳出後,攝影圈的朋友們幫助他拍賣作品,趙鐵林拍攝的少量經典照片被重新加工後,以每張2000元的價格出售,收入所得全部用來為趙鐵林治病。
對於歐美動輒標價數萬美元的紀實攝影作品,這樣的價格簡直不值一提。然而對於家徒四壁的趙鐵林來說,每張售出的作品都在維持著他的生命。這也正是當前中國紀實攝影人必須面對的事實。東四十條老筒子樓里的兩居室,幾千卷底片,一輛破舊的自行車。這些可能就是一個優秀的中國紀實攝影師的全部遺產。
㈡ 麻煩介紹幾位亞洲恐怖小說作家
中國的恐怖小說作家
●周德東,1967年出生,黑龍江人,現任《青年文摘》彩版主編。2000年定居北京並開始恐怖小說創作。出版有《三減一等一幾》、《我遇見了我》、《誰摸了我一下》等10餘部。其中《三岔口》被著名導演李少紅改編成電影,正在拍攝中。
●余以鍵: 1953年出生。當過知青、教師、文學編輯等。從2000年起致力於中國本土懸疑恐怖小說的創作,已出版長篇恐怖小說《死者的眼睛》、《背後有人》、《招魂》、《誰在等你》等。《背後有人》已改編為電視連續劇,即將播出。
●李西閩:軍旅作家,1966年11月生於福建長汀。曾在《解放軍文藝》、《天涯》、《作品》等刊發表小說一百餘萬字。從事恐怖文學創作後出版有長篇小說《好女》、《血鈔票》、《尖叫》、《死鳥》、《蠱之女》等。《血鈔票》修改版已經推出。
●魏曉霞:女,原籍山東,做過教師、廣播電視主持人、報刊記者。現居北京,獨力撐起自己的恐怖小說品牌「黑狐•恐怖體驗系列」,並已出版《死亡時間表》、《12小時驚魂》、《鬼谷逃生》等恐怖小說12部。恐怖電影《七夜》原著作者及編劇。
●蔡駿:2001年出版長篇驚悚小說《病毒》。至今已出版《地獄的第19層》、《貓眼》、《幽靈客棧》、《荒村公寓》等多部長篇小說,其中《詛咒》被拍攝成電視連續劇《魂斷樓蘭》。
●成剛:2004年開始懸疑恐怖小說創作,已出版《沉睡谷》、《鬼童》、《阿絲地獄》、《獵人者》、《嬰骨花園》五部長篇小說。 現為自由職業者、國家二級作家、江蘇省作家協會會員。
●庄秦:從事營銷行業,業余時間以寫作為樂。自2002年底迷上了驚悚小說泥潭,不能自拔。目前已有五十餘萬字作品散見於各類雜志報刊。出版有小說集《夜葬》(含台灣繁體版)。
●丁天:二十世紀九十年代初登上文壇。三十歲以後開始致力於恐怖小說創作,其出版的恐怖小說《臉》被稱為中國第一部新概念恐怖小說。
●張寶瑞:1952年8月23日出生,新華出版社副總編輯。1971年開始發表文學作品,主要從事小說、影視劇本、詩歌等創作。是中國「文革」手抄本文學代表作家之一,代表作《一隻綉花鞋》、《梅花黨》、《落花夢》、《葉飛三下江南》、《綠色屍體》等。
●老貓(程赤兵):作家,傳媒人。出版的恐怖小說作品有《優雅與恐懼》、《天天天黑》。
●七根胡:女,設計師; 70年代末生人,現居北京;2003年開始上網寫作,成為網路寫手;2004年成為新浪專欄作家。出版有《壽衣裁縫》等。
●麥潔:女,自由撰稿人,新浪網專欄作家;一個喜歡在都市午夜街頭游盪的精靈、一個喜歡看書、寫字、聽音樂、旅遊的時尚女子。出版有《綉皮》等。
●大袖遮天:女,廣告策劃人,新浪網專欄作家;文風多變,長篇推理,短篇寫意,擅長營造恐怖懸疑氛圍,結尾出人意料且發人深省。已出版長篇恐怖小說《邏輯》。
●鬼谷女:以一部《碎臉》盛行網路及書市。鬼谷女是一對夫妻合用的筆名,丈夫易銘,妻子余揚。
●鬼金:原名劉政波,1974年出生,2001年開始小說創作,現居遼寧本溪。有恐怖小說《血畜》出版。
●嫣青:本名王彥姍,湖南長沙市人。創作有中、長篇恐怖小說多部。合著出版有恐怖小說集《黑夢》。
●谷小妮:女,詩人,小說家,編劇。在文匯出版社的懸念小說集《窒息》由中國電影集團公司收購,改編成同名電影,由葛優,秦海璐主演,成為2005最受關注的國產恐怖電影之一。
●劉士舜:1983年8月生於浙江溫州,現就讀於上海某大學。長篇小說多次被多家門戶網站推薦,著有《兩座城市的心跳》、《地獄的來信》。
●燕壘生:男,生於吳越之地,工科出身卻喜愛詩文,終成為優秀的網路原創作者,其作品以長篇戰爭小說《天行健》最為著名。出版有《挑戰你的心理極限——嚇死你恐怖懸疑文叢》
●宋毓建:1957年生於北京。1999年開始創作,先後發表懸念小說集《勾魂拐》和長篇小說《懸崖上的樹》。
●周業婭:筆名輕韻夕陽,貴州人,旅居上海,喜歡文學創作,紅袖添香原創文學網站駐站作家,已經有數十萬的小說作品連載發表。最喜午夜在網上連載驚悚小說。出版有《錦綉旗袍》。
●王秀梅:山東煙台人,曾在《青年文學》等刊發表小說數十萬字,出版有長篇恐怖小說《五夜》、《凶島》、《靈貓》等,是目前國內最有潛力最有靈氣的恐怖小說女作家。
●張二:原名張立軍,1968年12月生於內蒙赤峰市,1992年就讀於北京魯迅文學院,曾在三十餘家雜志上發表文學作品近百萬字,近年從事恐怖文學創作,代表作品《一綹長發》、《雪靈》、《極度驚魂》。
●狼小京:女,1984年12月生。新浪網年齡最小的專欄作家,同時,還在龍的天空、清韻書院、黃金書屋等著名網站開設專欄,至今已有200萬字的作品問世。 出版有《怨靈》等。
●那多:曾經是一名國家公務員,後跳槽到媒體,成為一名記者。以《那多三國事件薄》成名。出版的恐怖小說有《幽靈旗》、《凶心人》等。
●小汗:原名韓景龍,七十年代後生人。2001年從醫院辭職,從此流浪天涯。現旅居法國。《醫生杜明》是他首部中篇小說,有讀者稱之為「中國版的《沉默的羔羊》。
●李憶仁:生於70年代最後一年。1998年發表第一篇科幻小說。出版有恐怖奇幻小說長篇小說《枯葉蝶》及《尋找深谷睡者》等。
●周浩暉:1977年11月16日出生於江蘇省揚州市。清華大學工科碩士。已出版作品有校園推理小說《套子里的人》,恐怖小說及劇本《凶畫》、《黑暗中的女孩》。
●伊秋雨:原名陳書煥,男,1978年生,海南定安人,從事媒體和IT工作,知名網路寫手。出版有恐怖小說《死亡詔書》。
●呂鳴鳳:女,畢業於軍事經濟學院,曾在中國軍事醫學科學院任職二十年,轉業後曾受聘於中國教育電視台,主要從事編劇、記者。現為自由撰稿人。出版有恐怖小說《黑白底片》。
●一枚糖果:80年代生,一個喜歡寫恐怖故事的女孩。文字與她的人一樣,美麗而輕舞飛揚。出版有《鼠皮玉人》。
●聊聊:1999年開始寫作,2000年開始創作,在各類雜志發表過文藝作品。尤擅長恐怖類小說。出版小說《夜談》。
●李異:魔羯座生,血型不詳,性格不詳,工作不詳,經歷極為神秘。長期混跡網路,編織恐怖之文,忽隱忽現,面無血色,遂成為長年游盪於現實與虛幻之間的終極幽靈。出版小說《迷離之水》。
●老家閣樓:深圳人,迷戀於虛構恐怖以及怪異故事;出版有恐怖小說《我思故你在》。
●佘惠敏:對雜文史料、奇談怪論的捻熟加上她機智調皮的心機,無理無賴無厘頭里無處不在的奇絕的想像,化成繽紛花雨,成就佘氏的奇幻世界。已出版《揚州鬼》。
●離,女,1981年萬聖節前夜生於湖北。。當過編輯、自由撰稿人、電台DJ、業余演員以及神出鬼沒的都市遊民。現隱居於成都某處,行蹤不明。出版有《魂行道——湖濱鬼舍》。
日本的恐怖小說作家http://wenwen.soso.com/z/q102110193.htm
江戶川亂步(1894——1965)
原名平井太郎。日本著名小說家。1916年畢業於早稻田大學。在求學期間當過印刷廠
徒工、圖書館管理員。酷愛寫小說。1923年發表處女作《兩分銅幣》,獲《新青年》雜志
青睞,一炮打響。此後從事偵探小說與科幻小說的創作,是日本推理「本格派」的創始人。
代表作為《D坡殺人案》、《心理測試》、《人間椅子》、《黃金假面人》、《侍人幻 戲》、《透明怪人》、《月亮手套》等,筆下的偵探明智小五郎成為日本婦孺皆知的英雄。
1954年建立江戶川亂步偵探小說獎,獎品為一尊福爾摩斯座像。任日本推理協會首屆理事
長。小說又豐富的想像力,風格怪異,情節曲折離奇。與朋友創辦了刊登偵探推理小說的雜
志《寶石》。撰寫的自傳體回憶錄《偵探小說三十年》,總結和評價自己一生的創作。
松本清張(1910-1992)
日本著名推理小說家。生於福岡縣。出身貧苦,高小畢業後當勤雜工、印刷工。後到 《朝日新聞》報社廣告部搞設計。受芥川龍之介和菊池寬影響,40歲時致力於小說創作。
1954年以《一部『小倉日記』傳》獲芥川獎。早期作品以寫社會小人物為主,後轉向推理
小說。代表作有《點與線》、《隔牆有眼》、《零的焦點》、《日本的黑霧》、《女人的代價》、《惡棍》、《砂器》、《謀殺情人的畫家》。不追求離奇驚險,而以推理剖析犯罪動機,揭示社會黑幕,有一定社會意義。由於其作品的獨特風格,1963年被推選為日本推理小說理事長,並譽為「推理小說的清張時代」。另著有歷史小說、科幻小說、現代小說多部,多次獲各種文藝獎,是大器晚成的作家典型。
高木彬光(1920——)
本名誠一。日本著名小說家。青森市人。畢業於東京大學。1948年發表處女作《刺青殺人事件》,從此走上專業作家道路。1961年發表《破戒裁判》塑造了一個辯護律師的形象。又先後出版《檢查官霧島三郎》、《零的蜜月》、《白晝的死亡》、《誘拐》、《告密者》、《成吉思汗之謎》、《都市之狼》、《鬼面謀殺案》等。在法律題材上大大開拓推理小說的新領域,塑造了檢查官、法醫、警官的鮮明形象。作品以邏輯性強、文筆活潑、構思嚴密著稱。
仁木悅子(1928——)
日本小說家。生於東京。後遷居富山縣。4歲時得結核性胸椎骨疽病,下肢癱瘓,半身不遂。在哥哥的鼓勵下學習文化,以刻苦努力與堅韌不拔的精神,寫出推理小說《貓知道》。1957年獲江戶川亂步獎,後拍成電影。與一翻譯家結婚。之後又發表《林中小屋》、《殺人線路圖》、《有刺的樹》、《黑色緞帶》、《枯葉色的街》、《冰冷的街道》等。作品風格爽朗、明快,構思精巧,可讀性強。以兄妹偵探著稱於日本推理小說文壇,並以日本女小說家的風格影響了當時的讀者。
西村京太郎(1930——)
日本著名推理小說家。原名矢島喜八郎。畢業於都立電機工業高校。畢業後做過許多工作,如卡車司機、保安人員、保險公司職員、私人偵探等。1965年發表《天使的傷痕》引起注目,並從事專業寫作。作品有《恐怖的星期五》、《雷曼湖諜影》、《藍色特快上謀殺案》、《瘋狂之戀》、《約會中的陰謀》、《危險的撥號盤》等。塑造的人物各具個性,故事情節曲折緊張,懸念迭出不窮。筆下的偵探通常是無意涉及兇殺現場,於是成為破案主角。
森村誠一(1933——)
日本傑出的推理小說家。生於奇玉縣。青山學院英美文學專業畢業。曾在大飯店當服務員,這段生活對其誒後寫作生涯頗有影響。1969年以《摩天大廈的死角》獲江戶川亂步獎。辭掉飯店工作後,從事專業創作。在推理小說領域中,敢於揭露日本社會上層黑暗與腐敗。代表作《人性的證明》、《野性的證明》、《青春的證明》三部曲,注重挖掘犯罪者的精神世界,開拓了推理小說的身會深度;風格富有懸念,寫人物細膩入微。還發表紀實性小說《食人魔窟》,揭露了關東軍在中國東北用活人做細菌實驗之暴行,在當時震動很大。推理小說風靡日本,被評為最暢銷書作家之一。
夏樹靜子(1938——)
日本著名推理小說家。原名出光靜子,另有筆名五十嵐靜子。生於東京。畢業於慶大英文系。學生時代就涉足推理小說創作,婚後一度中斷。1969年又活躍在推理小說舞台上。以《蒸發》獲日本推理作家協會獎。代表作有《住宅的悲劇》、《天使不見了》、《變性者的隱私》、《罪犯的現場證明》、《案件的假象》等。人物栩栩如生,文風細膩入微;尤其擅長刻畫女性的心理活動,有很強的故事性與文學性,揭示了日本社會風氣的衰頹。
赤川次郎(1948——)
日本著名推理小說家。1948年生於靜崗縣。少年時喜愛讀書,由好讀書而走上文學道路。曾先後獲日本大眾推理小說獎和角川文學獎。1984年日本評選出20本暢銷書,赤川次郎的小說佔7部。《偵探物語》、《愛情物語》、《少女的故事》、被編成電影,深受日本青年讀者的歡迎。其觀察敏銳,善於捕捉民眾關心的社會問題,准確把握當代日本青年人的復雜心理,文風明快開朗,懸念迭起。被譽為日本80年代暢銷書作家之一,也是日本推理小說家的後起之秀。
㈢ 都市娛樂明星小說 要男主!!謝謝
《娛樂貴公子》《重生》《重生之非你不可》《浮光》《宥溪》(強推)《重生之撮合》《重生之蕭顏歡》│ APPLE-明星之情陷(明星系列2+HE+強攻美弱受).txt
│ APPLE-明星之攻陷(明星系列3+HE+美攻美弱受).txt
│ APPLE-明星之淪陷(明星系列1+HE+強攻美弱受).txt
│ CocoBlue-大明星和殺手(HE+強強).txt
│ devillived-丁香花(HE+兄弟+殘病+強攻平凡受+虐心).txt
│ Erus-飛龍在天(HE+腹黑強攻+可愛受+攻寵受).txt
│ fakeyang-男色時代(BE+美攻強受).txt
│ fox^^-生死之間(HE+美攻美受+互攻).txt
│ fox^^-血祭(BE+虐心+心理變態).txt
│ jzoejess-想以疏狂(HE+美少年+輕喜劇式溫馨文+狂推!).txt
│ kisky-永相隨(BE+強攻冷受).txt
│ lovmod-一輩子不說我愛你(HE+強攻弱受+虐心虐身).txt
│ mmqewrt-燃情(HE+溫馨+俊美攻平凡受).txt
│ Nicotine-To be alive is disgusting(活著就是惡心)(H+虐瘋+虐攻虐受+超SM+超悲+高H).txt
│ Q版吊人-對抗游戲(HE+腹黑攻痴情別扭受).txt
│ Reta-歌神之戀(HE+3P+穿越).txt
│ S型幻想系-重生之明星戀人(HE+哥哥同人+穿越).txt
│ tictac-保母(HE+美攻平凡受+虐心).txt
│ tinal-李主任&張主播(HE+美攻美受+現實向).txt
│ Torias-契約終止(HE+內斂攻倔強受+虐心).txt
│ Vega-醜八怪續底片上的胡桃美人(HE+可愛溫馨小白文).txt
│ Vega-醜八怪(HE+可愛溫馨小白文) .txt
│ Vega-父與罪(HE+父子年上).txt
│ wildly-從心愛你(HE+微虐+殘病+美攻弱受).txt
│ Zzz左右-熱病(HE+過氣明星與經紀人).txt
│ ひちわゆか-偶像明星的愛情生活之我的牙醫情人(HE+輕喜劇+奸詐攻+暴力受).txt
│ 七優-白痴(HE+微虐+小攻車禍變白痴+小受別扭).txt
│ 七優-那個人(HE+校園+代替者).txt
│ 三號楊戩-激情碰撞(HE+導演VS影視巨星+強強).txt
│ 三搖-拍檔(HE+平淡文).txt
│ 於煙羅-判官(HE+輕松+美攻強受).txt
│ 於睫-兩個人一回事(HE+強攻倔強受).txt
│ 於睫-牧神的午後(HE+溫馨+微虐+開心攻憂郁受).txt
│ 雲端-天驕戀人(腹黑天王巨星攻&真單純小助理受+攻寵甜文).txt
│ 充叢-兩個人的舞台(HE+娛樂圈文+大叔受+年下+溫馨+輕松).txt
│ 充叢-等愛復甦(HE+MB堅強受+攻寵受+溫馨).txt
│ 其實我是一個眼圓-大明星小替身(HE+替身+溫馨).txt
│ 冬顏-活色聲香(HE+強攻平凡受+聲優).txt
│ 馮君-對壘(HE+輕松+強強+互攻).txt
│ 馮君-熟男勿近(HE+互攻).txt
│ 冰魅-非典型戀愛(HE+平凡攻溫柔受).txt
│ 凌豹姿-巨星知我心(HE+虐+渣攻).txt
│ 劍走偏鋒-從浴缸而來的幸福生活(浴缸系列+三結局+超虐+反穿越).txt
│ 劍走偏鋒-城市風箏(浴缸系列+HE+浴缸續).txt
│ 劍走偏鋒-荼蘼肆野(HE+京味文).txt
│ 劍走偏鋒-邪門兒了遇見你(浴缸系列+HE+京味+輕喜劇).txt
│ 古木-我愛你只是交易+再一次說我愛你不是交易(HE+溫柔攻強受).txt
│ 可樂狐狸-小爸爸的天空(HE+溫馨+小攻有兒子+孩子是明星).txt
│ 葉小樹-琴韻動我心(HE+優雅攻平淡受+溫馨).txt
│ 和也-歌殺無論(HE+虐心+美攻平凡受).txt
│ 咪咪虎-交易場(HE+強攻美受).txt
│ 壞份子-港式情歌(HE+溫馨+溫柔全能攻).txt
│ 堇色ivy-韶光島嶼(HE+搖滾+強攻別扭受).txt
│ 天妝妃-黑薔薇(HE+強強+演藝圈+微虐).txt
│ 天子-雪男(HE+俊攻溫柔受).txt
│ 天籟紙鳶-丘比特的箭.txt
│ 太雛-白色提琴手1.哭泣的琴弦(HE+強攻+倔強受).txt
│ 太雛-白色提琴手2.斷裂的琴弦(HE+強攻+倔強受).txt
│ 妖妖ka-大明星的「粘糕」情人(HE+美攻可愛受+溫馨).txt
│ 妖月-戀聲中毒(HE+聲優&助理+悲傷文風).txt
│ 婭芙-一輩子的昨天(強強+軍燁同人).txt
│ 子了-大明星小跟班(HE+美攻弱受+微虐).txt
│ 寂越-午夜靡音(HE+角色受+電台DJ+攻寵受).txt
│ 小林子-趙大牌與冷總裁(HE+溫馨+內斂溫柔攻冷情可愛受).txt
│ 小步-明星之途.txt
│ 小步-誘拐偶像(HE+強攻美受+溫情+雙性文).txt
│ 少紫-星夢情緣(HE+美攻白受+輕喜).txt
│ 憐心鎖-從來不只是朋友(HE+溫馨+暴躁攻平淡受).txt
│ 拓人-迷戀1.微熱視線(HE+年下).txt
│ 拓人-迷戀2.危險視線(HE+年下).txt
│ 捷人-愛上大明星(HE+美攻強受).txt
│ 搖曳菡萏-重生之蕭顏歡(HE+重生+過程NP,1V1父子結局).txt
│ 故生憂-燃燒的洋蔥(HE+美攻平凡受).txt
│ 文件夾目錄.txt
│ 文件夾目錄名批列出.bat
│ 文森特yy-no control(HE+明星+娛記).txt
│ 斷翼兒-情色的尖端(HE+強強互攻+商戰文).txt
│ 曉春-惡少歸來(HE+強強).txt
│ 曉春-熱夏(HE+輕松+互攻+強強).txt
│ 暗夜行路-有種你愛我(喜劇版,超虐).txt
│ 暗夜行路-有種你愛我(悲劇版,超虐).txt
│ 暗夜行路-自卑+選擇(HE+強攻內斂受+虐心).txt
│ 暗夜行路-說你行你就行(HE+隨性腹黑攻+冷清善良受).txt
│ 暗涌-不夜情(HE+民國+不虐+明星X煙草大王+可愛+暗戀).txt
│ 暗鷲-代理明星(HE+3P+兄弟).txt
│ 望天-待到山花爛漫時(BE+搖滾+強攻倔強美受).txt
│ 木原音瀨-作別少年時代.txt
│ 木原音瀨-愛的單程票(HE+痴情攻+BC受+德國攻).txt
│ 朱夜-Secret garden(BE+溫柔攻受+虐心).txt
│ 李靳-黑手黨情夫(HE+甜文+酷攻冷靜美受).txt
│ 杜月佟-大明星與小王爺(HE+穿越+強強).txt
│ 林紫緒-明天的太陽(HE+強強+輕松).txt
│ 林紫緒-窗外的風景(HE+溫馨+溫柔攻平凡受).txt
│ 桔子樹-奢侈品男人(HE+美攻美受+輕喜劇).txt
│ 梨花煙雨-恨愛(HE+強攻美受+虐瘋+癮君子).txt
│ 梨花煙雨-明星追愛記(HE+美攻平凡受+明星VS大廚).txt
│ 樓小蘇-九宗罪(陰謀論系列文+非標准HE).txt
│ 樓小蘇-暗房(陰謀論系列文+HE+監禁).txt
│ 樓小蘇-愛愛愛(溫馨).txt
│ 樓小蘇-陰謀論(陰謀論系列文+HE+虐).txt
│ 橙子雨-似愛而非(HE+渣攻隱忍受+虐心).txt
│ 橙子雨-似愛而非(定稿版)(HE+渣攻隱忍受+虐心).txt
│ 歐凌-靜待黎明(HE+美攻美受+虐心).txt
│ 正房-溫柔的戰役(HE+橫行霸道流氓老總渣攻+深藏不露受).txt
│ 水遙-風燦情迷(HE+輕松+美攻平凡受).txt
│ 洛塔貓-禍水撿回家(年上,強攻VS妖媚別扭誘受).txt
│ 洛洛-明星寶貝(父子).txt
│ 洺洛-明星寶貝(HE+父子).txt
│ 淺籽桃-弦外之音(HE+不開竅攻X無節操受).txt
│ 淡低強-賢慶豆腐店(HE+微惡搞+青梅竹馬).txt
│ 湖水幽藍-激情旋律(HE+浪子回頭+治癒系).txt
│ 火速龍舌蘭-輕描淡寫(HE+美攻大叔受).txt
│ 烤米-一脫到底(HE+輕喜劇+正經攻散漫受 ).txt
│ 狂逸-我的明星老豆(HE+輕喜劇+年上).txt
│ 貓合-我的司機是老大(HE+美攻強受+輕喜劇).txt
│ 琥珀蟲子-15P,7H,6SM的故事大集(HE+溫柔攻溫柔受).txt
│ 瑞迷生-福壽齊天(HE+過氣小明星去做保姆受+當紅明星年下美攻).txt
│ 甲小毒-G型男(HE+GV+暗戀+日風文).txt
│ 番瓜小籠包-以惡制惡(HE+渣攻賤受+年下+溫馨).txt
│ 白堇-柑苔綠+後傳玫瑰的名字(HE+歐美+美攻可愛受).txt
│ 白夜-上帝遺忘的角落(HE+父子+年上).txt
│ 瞬夕-流光(HE+明星受助理受+無H+CP混亂).txt
│ 米伽音-艷陽長安.txt
│ 米洛-東京純愛物語(HE+叛逆大灰狼VS純情小紅帽).txt
│ 米洛-天使之音(HE+失憶+俊攻弱受).txt
│ 紫曜日-一流二流三流(HE+美攻美受+溫馨白文).txt
│ 紫曜日-上流中流下流(HE+美攻美受+溫馨白文).txt
│ 紫曜日-小心甜食(HE+舅侄+可愛攻晶瑩受).txt
│ 紫荊-逝水無聲.txt
│ 羽落星辰-GV記事(HE+強強+個性美受).txt
│ 聿橋-大明星之戀(HE) .txt
│ 脈脈-歧路(編劇+青梅竹馬).txt
│ 脈脈-浮光(HE+明星+攝影師+文筆好+狂推!).txt
│ 脈脈-甜蜜生活(BE+大叔控).txt
│ 芋頭-舞台與床上(HE+個性攻受+校園).txt
│ 蒼澤略-我的驕傲無可救葯(HE+帝攻x貓受).txt
│ 蘇延年-誰不是邊流淚邊學堅強(HE+京味文+虐受).txt
│ 蘇特-小明星(HE+強強).txt
│ 蘇芸-寒鍾(HE+落魄明星+黑幫).txt
│ 莫凡-近水樓台(HE+輕松+俊美攻冷情受 ).txt
│ 蘿卜葉子-雲深不知處(HE+過氣明星攻+正太粉絲受).txt
│ 藍淋-邊躲邊愛(HE+強攻弱受).txt
│ 藍淋-錯覺(HE+虐文+年下攻).txt
│ 藍淋-非友(HE+微虐).txt
│ 蝶之靈-生日快樂(HE+溫馨短篇).txt
│ 血色薔薇-音戀(HE+溫馨+溫柔而強勢的攻).txt
│ 西門子-斷點(HE+強攻弱受+溫馨).txt
│ 謙心訣-混混娛樂圈(HE+NP文+小白受+萬人迷受).txt
│ 讕夢乖乖-可愛明星與冷麵老大的故事(HE+黑幫).txt
│ 豆豆的挑豆-從後宮誘逃到唐·璜,我愛你(HE+個性攻冷漠受).txt
│ 赤色十月-報復(偽BE+記者受+年下+虐心) .txt
│ 赭硯-壯志驕陽(HE+強強+輕松).txt
│ 蹲在牆角-別找巨星當媳婦兒(HE+溫柔攻+小白受).txt
│ 蹲在牆角-巨星媳婦兒!(HE+腹黑攻+小白受).txt
│ 連城雪-世界上最傻的那個傻瓜(HE+傻瓜助理受+冰山明星攻+直掰彎).txt
│ 酥油餅-綜藝小白和三棲巨腕(HE+毒舌小白受+搞笑).txt
│ 銳兒-不夠勇敢(HE+甜文).txt
│ 銳兒-不得不愛(HE+虐心+美攻可愛美受).txt
│ 銳兒-開不了口(HE+俊攻俊受+溫馨虐心).txt
│ 銳兒-狐狸還是貓(HE+俊攻俊受+妖狐文+虐心+溫馨).txt
│ 鏡水-天使不微笑(HE+平凡受+模特+清水+年下).txt
│ 阿徹-糾纏(HE+搖滾明星+實習醫生).txt
│ 雪安-愛之幻覺(HE+強強+溫馨).txt
│ 雪櫻糖-小男人大明星(未完).txt
│ 韋昕-熱夜の禁忌(HE) .txt
│ 風弄-我是一隻狗(HE).txt
│ 風弄-玩具的秘密(HE+強攻弱受).txt
│ 風弄-玩具的野心(HE+強攻弱受).txt
│ 鬼庖丁-枝白路17號地下室的夢想家(HE+明星跟龍套兼助理+文筆好).txt
│ 魈-美人三日厭(HE+強攻萬人迷受+搞笑).txt
│ 黑貓上校-配角(HE+校園).txt
│ 黑瓶子-獃獃助手大明星(HE+別扭攻+平凡受).txt
│ 龍影-收養明星小貓(HE+美攻平凡受+溫情).txt
㈣ 膠卷兒,別跑的基本信息
《膠卷兒,別跑!(全本+番外)》文 / 莓果
【開本】小16開
【頁數】256P
【宣傳文案】
前度的溫柔陷阱現任的深情包圍2011最殘酷的愛情角逐大戰恢宏上演
都市小女人+職場優質男+冷麵政客,三個人的擁擠愛情里,誰終將敗陣出局?
紅袖新人訂閱大神莓果首部實體大作
給所有迷失在愛情中的女孩最溫暖妥帖的治癒
殤痛時光,以吻封緘,以筆封存。
作者資料
作者:莓果
性別:女
星座:處女座
已完結小說: 《膠卷兒,別跑!(全本+番外)》
《執子之手,將子悠走》
《八卦女,咱倆沒完!》
《嗨,我的貓咪!》
連載中小說:《墨墨溫情不得語》
㈤ 求會設計小說封面的幫幫忙,幫我設計一個小說封面,玄幻的。這張圖做底片,小說名 斗魄大陸 筆名
多大尺寸 ??
㈥ <挪威的森林》好不好好在哪裡
這個問題最好是問作家本人,呵呵,我個人認為啊:作家要是想寫東西的時候,有的時候是控制不住自己的情感的,有一種沖動,非寫不可,只有寫完了才能平息內心的感情。
就我個人理解村上,挪威的森林無法說好不好,只是一種存在的體驗,木月想永遠年輕,只有選擇死亡,就象渡邊喜歡直子,卻得不到,情感就產生挫折,永澤不服輸抗拒生活,玩世不恭就去睡很多的女孩子,他們都在掙扎,還有初美,得不到永澤的愛,卻選擇了自殺,渡邊為了選擇很好的活下去,選擇了生龍活虎的綠子。這本書真實的寫出了作者內心的感受,容易引起共鳴。年輕人痛苦的成長歷程被充分表現出來。
以上是我的個人體會,有不合適的地方請大家多多批評。
㈦ 誰能告訴我著名攝影大師羅伯特·弗蘭克詳細的生平介紹及有名的作品簡介嗎很急~~~
羅伯特·弗蘭克(Robert Frank,1924—)可說是20世紀攝影史上的一個特殊現象。他以自己的第一本攝影集《美國人》一舉改變了現代攝影的方向,奠定了自己在攝影史上無可爭議的大師地位。而這一切距他離開自己的祖國瑞士才只有11年。
弗蘭克是在1947年2月20日坐上一艘貨船前往紐約的。
青年攝影家弗蘭克由於無法忍受蕞爾小國瑞士的沉悶與狹隘,決心到當時最令歐洲青年嚮往的自由天地美國去一試身手。這時,他已經在瑞士受到了相當的磨煉,是一個已經在瑞士得到公認的具有才華的青年攝影家。他的離國,可以說是一種冒險。雖然紐約可以施展身手的空間遠比瑞士來得寬廣,但紐約對他來說,究竟意味著什麼,卻還是一個未知數。
他剛到紐約就很快找到了一份從事攝影的工作。這應該歸功於他在瑞士所受到的堅實的攝影訓練。他獲得的工作是在著名時裝雜志《哈潑市場》拍攝時裝照片。這份雜志的藝術指導是當時美國雜志界大名鼎鼎的亞歷克賽·布羅多維奇。對這份人人羨慕的工作,他只幹了半年就辭職了。這雖然與《哈潑市場》的一時停刊有關,但也確實與他無法認同時裝攝影有關。性格深沉、喜愛思辨的弗蘭克無從感受到只重表面視覺效果的時裝攝影的吸引力。而美國的時裝界甚至美國舉國上下只以金錢為目的的拜金風氣也令他無法忍受。因此他毅然決然從可得浮名的時裝攝影界抽身,開始了一個自由攝影投稿者的生活。顯然,這是一個需要勇氣的決定。
作為一個自由攝影投稿者,除了拍攝一些解決生計的必需的攝影訂單以外,他基本上有了自由地選擇自己題材的可能。這時,紐約這個現代大都市的芸芸眾生的日常生活、現代都市與都市人的關系以及都市本身的魅力就成為這個對人的生存狀態有著本質關心的攝影家的第一選擇。相較於歐洲的都市顯得遠為疏離、冷漠的大都市紐約,對他這么一個孤身在此奮斗的人而言,顯然給了他復雜而又新鮮的感覺。怎樣將自己對這個都市的感受通過影像方式表現出來,對他來說,不僅是一個攝影家的義務與本能,也是一個與攝影家在都市中的生存姿態密切相關的重要問題。他拍攝都市也是解決自己與這個並不熟悉的都市的關系問題的一種方式。通過拍攝都市,他需要確認自己的在都市中的角色與地位,獲得一種在都市中的生存方式與生存智慧。
弗蘭克在拍攝紐約的同時,也接受訂單到歐洲拍攝,他會在完成拍攝任務後對包括巴黎、倫敦這樣的都市作一番考察。對他來說,都市這個人工的文明容器中盛載了最多的當代文明的資源與素材,從這里可以找到穿越增都市文明表象抵達西方現代文明本質的圖像。因此,對氣質各異的大都市的攝影把握會有助於自己梳理對都市生活的感受,獲得對都市的本質理解。
弗蘭克的攝影信條是,「比(捕捉)照片表面的東西更重要的在,在一瞬間將某個事物捕捉並將其以更為自由的形式加以表現」。他不但要拍攝事物,更要通過自己的拍攝來解放事物,使事物獲得一種獨立的品格,使之成為一種攝影家的觀看的自由的證明。在這個意義上說,攝影家在本質是一個解放者,他在解放對象的同時也解放了他自己與他的心靈。
不論在哪個都市,弗蘭克總是盡力去尋找對應這個都市的文化氣質與自己對應這個都市的心情的被攝體。他在巴黎拍攝了鮮花與椅子,通過這兩種文化形象來把握巴黎這個花都作為閑適的觀光聖地的特徵。在倫敦,他就拍攝到種種寂寥、陰冷的場景,還其一種紳士的矜持與疏離。他的冷雋的詩心與孤寂的氣質使他特別敏感於現代都市的異常的疏離。他只能以自己與一些物體的交流來釋放自己的孤獨感。結果,他的特殊的眼光使一些不起眼的事物與場景具有了特殊的生命感與意義,賦予了它們一種特殊的存在價值。他的特殊的視角使人們發現,世間萬物景象之於獨特的攝影家之眼與時間和空間,都具有其獨特的深刻意義,而這卻不是人們所容易忽略或無從發現的。通過弗蘭克的關注,我們得以重新認識了世界,也重新認識了都市中的人自身。他以自己的照片顯示,都市是他呈示自己豐富感性的最好場所。
弗蘭克在紐約、巴黎、倫敦這些都市的拍攝,實際上成為他後來的成名作《美國人》的一次又一次的預演。而《美國人》是他的風格的一次總動員而已。在《美國人》中出現的那些看似隨意的開放失衡的構圖,曖昧、多義的意味指向等,都已經在他的都市攝影中有了最初的表現。都市在他的這種表現風格中顯示出極大的豐富性與復雜性。他以自己的柔軟的視線去觸碰都市,以照相機作出極其個人化的反應。他不斷以自己敏捷、敏銳的視線之手撥開遮擋在事物表面的假象,直達現代都市生活的本質。誠如弗蘭克的摯友、「垮掉的一代」詩人阿倫·金斯伯格所說:「羅伯特用不起眼的萊卡相機(以前不是不被人認為是攝影藝術嗎?)首先發明形單影只地只靠運氣的觀看方法。這是自然的眼光 ——偶然的真實」。而後來為他的美國版《美國人》撰寫序言的「垮掉的一代」的靈魂人物、小說《在路上》的作者傑克·克魯亞克則說,弗蘭克的拍攝是「從自己的心底汲取自己的歌曲」。
弗蘭克的都市攝影的魅力之一是幽雅的視覺戲劇性。從他的許多照片可知,他並不熱衷於戲劇性的事件。在他,事件的戲劇性與視覺的戲劇性不是一回事。事件的戲劇性是一種對具體人事的關心,而視覺戲劇性則是透過對現實的深度觀察而得到的一種具有哲思色彩的視覺收獲。攝影家通過這樣的視覺戲劇性來傳達對人與現實的本質關心。弗蘭克的「視覺戲劇性」融合了視覺與知覺,摻雜著晦澀、曖昧、譏諷、浪漫、感傷、冷漠、優雅、輕快、灑脫等復雜心理的因素,是一首意味豐富的視覺詩。那不是一種可以一目瞭然的關於現實世界的說明,而是關於現實世界的思辨。他在用照相機與都市這個他者對話,詰問都市這個他者,這其實也是同時在與孤獨的自己對話,詰問自己。他是在用攝影這個方式求解關於都市的復雜問題。他用經得起細細咀嚼的畫面向你提供細細咀嚼現實的契機。也就是說,在你咀嚼他的畫面時,也就意味著你同時也在咀嚼都市這個現實。他是在以攝影進行與都市的交感通靈,而他的影像證明他作為一個都市的通靈者是當之無愧的。
弗蘭克的都市畫面是一道理解都市的門坎。你若有幸經過他設下的此一門坎,你就會對都市現實的深奧之處獲得一番新的領會。弗蘭克的街頭攝影是一種智力考驗。他的都市影像既考驗你的眼睛,同時也考驗你的感性與智力。這是一種理解都市、在都市生存所必需的感性與智力。也有一種天賦,可在街頭最不起眼之處發掘出一種代表某個特定都市的氣質的象徵物。他從街頭的一切事物尋找抒情的根據。也會調動自己纖細的神經,從平凡的場景中發現一種打動人心的詩意。他直如逸筆草草卻已經捕捉到對象神韻的中國水墨畫畫家那樣,可以以他冷冷的一瞥一網打盡周圍的一切並使之悉數獲得意義。而強烈的現場感與生的氣息經過他的獨具魅力的影像還原,構成了他的照片最打動人心的部分。
但幾開創一代新風的攝影家,其在形式上的創新也必定是自成一格。弗蘭克的照片總以一種渾然天成的構成感牽動人心。他擅長以一種表現看似揮灑隨意的精妙無比的構成來傳達他對都市生活的獨特理解。他的每一個畫面就像是一個視覺警句格言似的簡潔、凝練、雋永,令人回味無窮。從某種意義上說,他的這種風格簡直就像是為都市准備的。現代都市生活的隨機、零亂、偶然等特點在他的照片中得到了最准確的還原。從他的照片構成看,有時簡單到可以歸納成幾根簡單的線條,但這是攝影家對世界作出的一種詩意的影像概括。這種概括是對都市生活的一種清醒的洞察與關切,也是攝影家本人對世界的一種充滿睿智的影像把握。
與他的同時代人、美國攝影家威廉·克萊因的奔放、沖動的攝影相比,弗蘭克的攝影相對穩重,和緩,不事囂張。如果說克萊因的攝影是一種對都市的不計後果的敵視與攻擊的話,弗蘭克的攝影則是對都市生活的各種滋味細細品味後的結果。就他們的行動樣式來說,克萊因屬於主動出擊型,他通過這種積極的出擊去攫獲他需要的某些東西;弗蘭克則屬於潛伏型,他的照片是在一種冷眼旁觀後順手拈來的收獲。
弗蘭克與他的同時代人威廉·克萊因的攝影是西方當代攝影家的一個重要轉折點。他們的都市攝影可列入紀實攝影的范疇,但與他們之前的紀實攝影不同的是,他們的攝影話語已經不具有基於西方人文主義普遍價值觀念的大敘事風格,而是出自他們自身的感動與經驗的個人敘事風格。他們的影像話語從本質上來說是對「求助於諸如精神辯證法、意義闡釋學、理性主體或勞動主體的解放、財富的增長等某個大敘事(讓—弗朗索瓦·奧利塔語)的元話語的質疑」。他們的紀實作品不是為了闡述一種普遍的理念,而是一種基於個人的生命經驗、著眼於個人的生命現實的一種個人發言。是對一種大一統的價值觀的反叛,是對多元主義的渴望與呼喚,是以影像方式對當時麥卡錫主義一統天下的沉悶的美國現實的一種對抗。弗蘭克與克萊因的影像與當時的「垮掉的一代」共有一種精神特徵,即對一味追求「進步」、「力量」、與「物質」的美國的「美德」持有一種強烈的懷疑。他們的從個人立場出發的紀實攝影的出現,為後來諸如1970年代的黛安娜·阿巴絲的「新紀實」風格、1980年代的南·戈爾丁的私秘紀實風格做好了准備。
弗蘭克1924年出生於瑞士的蘇黎世。他從16歲起就已經步入瑞士的攝影界,接受過嚴格的攝影專業訓練。1954年,他申請古根海姆獎金以圖對美國文化與美國人作一番視覺考察。他在由沃克·埃文斯作介紹人的申請書中寫道,他的目的是通過攝影這一方式「觀察與記錄加入美國國籍的人們在美國發現的、誕生於這個土地並正在向外擴展的文化所具有的意義」。他說,自己「要製作真正的當代的記錄,而這種記錄的視覺沖擊甚至將使文字說明顯得無用」。在申請成功後,弗蘭克這個古根海姆獎金史上第一個外國人獲得者於1955-1956年的兩年駕著一輛破舊的二手車遍游美國大地,對美國進行「通過視覺的文明研究」。盡管中周遊美國大地,但他的主要拍攝地點多為大城市,如紐約、洛杉磯、底特律、芝加哥等地。弗蘭克以一個「異邦人」的清醒的旁觀,對美國的都市文明做了深入的觀察。他在給他的雙親的信中寫道:「我努力工作並不是僅僅為了拍照,而是為了在我的美國照片中給出一種觀點。——美國是一個有趣的國家,但這里有許多我不喜歡並且絕對不會接受的事物。我也試著在照片中展示這些」。經過兩年時間的拍攝,他從兩萬多張底片中選出了83張照片結集為一本名為《美國人》的攝影集。但這本具有劃時代意義的攝影集首先是在法國出版的。
1958 年出版的法文版《美國人》並不像後來於1959年在美國出版的英文版那樣具有一本正規的攝影作品集的形式。法文版《美國人》的基本樣式是左面登載如西蒙娜 ·德·波伏娃、亞伯拉罕·林肯、安德烈·莫洛亞、約翰·斯坦貝克、亨利·米勒等這樣的古今名人所寫的「美國及美國人論」,同時還登載了大量的有關美國的各種各樣的圖表與統計數字。而書的右面才是由羅伯特·弗蘭克拍攝的美國照片。因此,從某種意義上說,僅僅把他的《美國人》看成是攝影史上的偉大成就似乎有低估了他的作品的危險。他的這一作品實際上可說是一種特殊的文化批評。1959年,《美國人》出版了美國版。此書剛一露面,即受到兩種截然不同的評價。技術至上論者認為他的照片在技術上尚未合格,許多照片焦點不實,構圖不嚴謹,而一些保守派衛道士則認為他無視美國的「光明」,以一種充滿惡意的眼光拍攝了美國,激烈者甚至給他貼上「共產主義」、「反美」的標簽。然而,時間已經證明,他的《美國人》已經成為圖示處於拜金熱潮與冷戰恐懼下的美國人的焦慮、不安、冷漠、疏離的最好圖像。他的照片直如一種先知般的影像預言,道破了美國的精神荒蕪的實相,使1950年代美國的光明、自信與歡樂顯出一種病態。
《美國人》出版後,弗蘭克開始轉向了電影拍攝。他拍攝的一系列電影極具實驗性質,成為當時反主流文化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直到1972年,他才出版了第二部攝影作品集《我的手的詩》,這是由東京的一個名叫元村和彥的人出版的。從那時起,他開始逐漸地與攝影再次握手。但也重現江湖時,攝影風格已經大變。他的作品形式不是以前的獨幅照片形式,而是電影膠片中的幾個連續畫面的組合,畫面中還加上了一些意味曖昧的文字,影像趨於神秘封閉,顯示了他對攝影的一些新思考。1969年,他離開紐約移居到加拿大的諾瓦·斯科迪亞。1985年,德國攝影協會授予他恩里希·薩爾蒙獎,表彰他對攝影的傑出貢獻。1990年,他將自己的大量底片(三千多卷)、小樣、工作照、展覽照片等捐贈給華盛頓國立美術館。華盛頓國立美術館為此設立了「羅伯特·弗蘭克收藏」。1994年,華盛頓國立美術館舉辦了名為《搬出》(Moving Out)的羅伯特·弗蘭克回顧展,為這位現代攝影的「教父」的藝術生涯作了全面總結。弗蘭克的獨特的影像攝影已經成為當代攝影最肥沃的精神養料,已經並正在給後來者以不斷的豐潤滋養。
弗蘭克說:「我只是不斷地拍攝照片,不斷地尋找」。他以自己的纖細敏感的心靈去感應、邂逅都市的神秘。他認為攝影的「作用是傳達(現實)的本質、形態與氣氛。當這些要素很好地平衡時,被攝體的魅力與本性就浮現了」。他似乎讓人感到他的責任就是呈現籠罩在被攝物表面之下的神秘性,給生活以一種新的視覺啟示。他用自己的作品告訴我們,攝影家可以以「自然的眼光」去發現在現實中偶然探頭的、只與個人經驗有關的「偶然的真實」是一種多大的幸福。
㈧ 最小說圖片投稿格式說明
最小說:
一、文字類投稿
1. 青春祭:以校園青春體裁的小說為宜。內容無暴力色情描寫無政治宗教傾向,溫暖而美好的文字優先採用0v0~,篇幅在3000-8000字之間。
2. N世界:區別與青春祭的校園小說題材形式,可以是玄幻,靈異,推理等非常規小說題材,篇幅在5000-10000字之間。如稿件特別優秀,可以酌情考慮延長篇幅。
3. 風與木(散文):紀錄生活,感悟人生,有感而發的都可以寫哦,篇幅在3000字之間。
二、圖片類投稿
1.青春映畫:校園青春題材的攝影作品,可投後期處理稿。8-20張起投。
2.浮世繪:6張一套起投。要求畫面唯美,故事動人,以可愛溫馨作品優先考慮。
3.相關插圖應征:可以投遞個人代表插圖小樣5張附上個人聯系方式跟簡歷,如果風格合適畫技出眾會有相關編輯主動聯系你哦^_^
4.我要上雜志:生活照,自拍照,你和你的朋友們,搞怪,可愛……風格不限,不過要注意圖片尺寸盡量要大哦!
5.圖片投稿者請先投遞小樣,尺寸為雜志實際尺寸(13×18.5CM)跨頁為(26×18.5CM)。也可以採用光碟投稿,但是請在信封外註明「圖片投稿」字樣。採用傳統郵寄方式的稿件請自留底片和原稿,來稿不退哦0v0
三、投稿需知
以上文字和圖片類投稿作者不得一稿多投,兩個月內沒有收到答復稿件可以另行處理。投稿時請註明所投欄目,並留下自己的真實姓名、筆名,聯系方式,以便我們與您取得聯系。
稿件授權聲明:
凡向《最小說》投稿獲得刊出的稿件,均視為稿件作者自願同意下述「稿件授權聲明」之全部內容:
1. 稿件文責自負:作者保證擁有該作品的完全著作權(版權),該作品沒有侵犯他人權益;
2. 全權許可:《最小說》書系有權利以任何形式(包括但不限於紙媒體、網路、光碟等介質)編輯、修改、出版和使用該作品,而無須另行徵得作者同意,亦無須另行支付稿酬;
3. 獨家使用權:未經過柯艾文化傳播有限公司書面同意,作者不同意任何單位和個人以任何形式(包括但不限於紙媒體、網路、光碟等介質轉載、張貼、結集、出版)使用該作品,著作權法另有規定的除外。
㈨ 誰能幫忙製作一下玄幻小說的封面,要求600×800像素。底片我自己弄,只需要幫忙弄字和作者名上去。
書名、筆名、底圖傳上來,是什麼站點的,要不要加站點logo?
兒無酒兒無事山腰陸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