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之撈陰門扎紙匠小說
㈠ 為什麼有些扎紙匠一般都不會給同道人扎東西
農村人傳統,講究死者為大,人死後務必要場面了走,這人沒了,選塊好點的墓地是基本,可要想走的風光點,葬禮上燒給死人的那些紙馬香稞就半點不能馬虎,而這做紙馬紙人的營生,多半由扎紙匠大包大攬。扎紙匠這行當算是撈陰門,撈陰門說的就是賺死人錢,這裡面的忌諱冗雜繁多,稍有不慎,災禍臨頭
農村人傳統,講究死者為大,人死後務必要場面了走,這人沒了,選塊好點的墓地是基本,可要想走的風光點,葬禮上燒給死人的那些紙馬香稞就半點不能馬虎,而這做紙馬紙人的營生,多半由扎紙匠大包大攬。扎紙匠這行當算是撈陰門,撈陰門說的就是賺死人錢,這裡面的忌諱冗雜繁多,稍有不慎,災禍臨頭
㈡ 古代最神秘的四種「撈陰門錢」的職業,他們的工作分別是什麼
第一種劊子手,大家應該都很熟悉了,在古代處決犯人的時候執行砍頭的工作。第二種仵作,其實就是驗屍,相當於現在的法醫。而第三種便是陵帆扎紙人,俗話說:「扎來鬼紙祭陰陽」,其工作便是扎紙人用來祭奠亡魂。這第四種就是皮匠了,也稱連線師,顧名思義就是將那些死後身體不完整的人用線連起來。
最後一種皮匠的工作其實還是因為古代封建迷信,認為連接起來的不是身體而是魂魄,這樣那些客死異鄉的人就能回到家鄉。這四個職業都是很多人不願意接觸的職業,但到現在仍有很多這樣的職業,所以尊重就好。
㈢ 第三章:四陰門--扎紙匠
我三師姐是個耐看的人,特別愛笑,但是不太喜歡說話,她帶我接觸的一個手藝人,扎紙匠,那個時候,我就看不過就是一堆紙粘在一起,為什麼說是卜孫手藝人,她給我解釋了一下。
扎紙匠,說通俗點就是紙扎手藝人,所扎之物大多是一些燒給死者用的童男童女,靈屋紙馬之類的。
在以前,給逝者燒紙人紙馬,其目的是為了讓逝者在陰間也能享受到榮華富貴。但在以「焚燒」這一方式達成「為死者送去財物」的目的之前,大家可都是用貨真價實的東西殉葬的。凡是富貴人家都以後玉器、金銀等陪葬品,王侯、皇帝甚至都已真人陪葬。後來才有了紙扎這門手藝。
扎彩,又被稱為紙扎,是一種復雜的手工藝。得先用紮成物品的骨架,才能在骨架上裱糊彩紙、絲絹做好精確的模樣。
而且紙扎出來的人或動物,是不會畫上眼睛的。
我問:「為什麼」。
她說:「你想想,給用點睛,龍能活過來,代表吉祥如意,給紙人點睛,你自己想把!」
她還告誡我說:「自己在家千萬不要糊個紙人玩。」
然後繼續給我解釋,這門手藝屬於撈陰門,就是賺逝者的錢,所以馬虎不得。
說著我就見到了那個手藝人,是一位四、五十歲的中年男人,我看她好像認識我師姐,帶我趕過去說明來意之後,說正好這邊在忙,可以帶我看看,只見他拿出竹條,開始編框架,編的特別仔細,每編一段時間都會回頭檢查一下,等到編的差不多了,准備糊紙。
這是我想開口詢問,但是被我師姐給制止了,一直等到他糊完之後,放到一個特定的房間,晾乾,我師姐才和我說:「做這種活的,最忌諱中途被打斷,這扎紙還好說,如果是那困弊蘆種以前的畫棺匠,連看的機會都沒有。這個之後你會知道的」
我還了解到,扎紙匠只是四陰門當中的一個,還有扎紙匠的一些禁忌,不給三種人扎東西,
[if !supportLists]1. [endif]潑婦:女人生前潑,死後多糾纏,這種人生前躲,死後避。
[if !supportLists]2. [endif]孕婦:孕婦一屍兩命煞氣重,這種逝者,所有撈陰門的都會避開,不敢多接觸。
[if !supportLists]3. [endif]同道中人:撈陰門的同門。
為了之後不麻煩同門,扎紙匠生前都會給自己准備一套像樣的紙活。
隨著現代的發展,這門手藝已經沒有多少人在做了,很多都是機器做的,而且沒有那麼多的規矩了。
我的三師姐,給我講了很多關於扎紙匠的故事,我當時只當是靈異故事,也給我講了一些對逝者的忌諱。後面我汪帶會一一說明。
我三師姐,給我講了一些關於手相的事情,比如紋路、丘位、線紋。
我最感興趣的是感情線、智慧線、生命線,她告訴我,給人看手相還要找隱藏的一些線、手掌的顏色分布,看側掌,線路上面是否有顏色比較深的節點。
沒過幾天,我的三師姐就因為自己工作的原因,離開了。
我就到了我師傅旁邊,問起了四陰門的另外三門:仵作、劊子手、二皮匠。
㈣ 古代職業考之一(二皮匠)
職業,即人在社會中從事的作為生活來源的工作。回顧古代,社會流動性差,往往選擇一個職業大概率會從事一輩子,甚至於會代代傳承,形返敏罩成從事某一行當的家族,所謂「男怕入錯行,女怕嫁錯郎。」把男子擇業與女子出嫁對等 。可見職業對於古人的重要性。
古語有三教九流、五花八門、三姑六婆、五行八作等對於職業的概稱,一定程度上為我們展示了古時職業的豐富性。其中,不少職業由於人們的諱莫如深和種種傳聞而充滿了神秘詭譎的色彩,成為現今諸多文學創作的基礎。
其中,撈陰門(賺死人錢的行當)因和死人打交道,受古時候「鬼神」思想的影響,受人忌諱,從業者多處於被民眾隔離狀態,神秘感十足。其中最為人所熟知的,當屬「四陰門」,即「劊子手、仵作、扎紙匠和二皮匠。」
二皮匠,雖名為皮匠,但並非傳統意義上與皮革打交道的裁縫職業,而是與屍體打交道的縫屍匠,因所從事行業易使人產生不良聯想,便形成了「二皮匠」這一代稱,也有稱其為「走線師」,用現在的話來說就是入殮師了。
民間自古便有迷信說法,認為死無全屍不吉利,肢體有所缺失,來世轉生會生成缺陷,所以便需要專人來為縫補屍體,二皮匠便在此背拿旦景下出現了。
二皮匠多見於「刑場」、「戰場」等特殊場合,其職業技能主要在於「縫」和「補」兩項,「縫」即把分離的屍體縫合,該項技能在於「針」、「線」的運用,傳說中,二皮匠擁有諸多適用不同縫合部位的針線工具,穿針走線間即可還原屍身原貌;「補」則指補全屍身缺失的部分,用來代替缺失軀體的部分則很有講究,不能隨便選取,在古時,一般用稻草來進行修補,傳因五穀雜糧有辟邪功效,而稻草為其載體,也具備屈邪避祟的效用。
即為與死人打交道的職業,就會有許多行業禁忌,隨著「二皮匠」這一職業的消失,這些也就成為傳說,具體內容不得而知,現今,該行業此類傳說多以驚悚靈異文學作品的形式出現。
例如,秋月無邊的靈異小說《二皮匠》,主漏鬧角針頭,違反了縫屍匠二叔「清明節當天死去的人,不縫。」的忌諱,遭受一系列的詭異事件;赤小木所寫的《縫屍匠》中,「二皮匠」秉持「一是不可縫一屍兩命,也就是死去的孕婦;二是不可將二人混縫,也就是兩個不同的人絕對不能縫到一起;三是不能縫嬰兒。」的禁忌,但由於被發小坑而犯忌,主角石曉開啟了一段充滿靈異與詭譎的人生歷程……
諸如此類的作品還有很多,「二皮匠」這一特殊職業與各種靈異元素搭配,為我們帶來了眾多令人寒毛直豎、頭皮發麻但又引人入勝的靈異故事。
㈤ 《大漢縫屍匠》txt下載在線閱讀全文,求百度網盤雲資源
《大漢縫屍匠》網路網盤txt最新全集下載:
鏈接:https://pan..com/s/1fpoyZHVAD5A9DXS5GmUgLw
簡介:
品嘗完老闆畫的大餅,享受過997福報,心花怒放的陸詢穿越到大乾世界,成如前叢為大漢國的一名縫屍匠。這里,妖魔鬼怪、仙神佛靈橫行無渣櫻忌。這里,巫蠱、祝詛、媚道、厭勝、魘昧等邪術方興未艾。這里,劊子手、扎紙匠、仵作、趕屍悔晌人等撈陰門的雲集景附。……
㈥ 祝精衛紙扎不扎生是什麼電影
這不是電影,是某小則轎說軟體上的小廣告。
紙扎扎活人,壽去人斷魂。農村人傳統,講究死者為大,人死後務必要場面了走,這人沒了,選塊好點的墓地是基本,可要想走的風光點,葬禮上燒給死人的那些紙馬香稞就半點不能馬虎,而這做紙馬紙人的營生,多半由扎紙匠大包大攬。扎紙匠這行當算是撈陰門,撈陰門說的就是賺死人錢,這裡面的忌諱冗雜繁多,稍有不慎,災禍臨頭。
所謂紙扎,就是用紙張做成各種各樣的物品形狀,人們可以通過燃燒的方式,將這些紙扎當作祭品送到另一個世界的亡靈手中。盡管鬧野我們現在提倡文明祭祀,提倡火葬,很多地方已經不再燃燒紙扎,但是這些民俗在很多地方仍然存在。
俗話說「人死不能復生」,但是當去世的人,是自己的至親之時,人們總會希望自己的親人能夠多孫彎肆陪自己一段時間。所以,在情感上我們會希望逝者可以復生,即使不能復生,也希望他們可以以另一種方式存在。
㈦ 白紙上詛咒最靈不反噬(女友用紙人詛咒自己能成功嗎)
導讀: 有一次我和女友吵架。雙方都比較沖動,最後決定兩人都自己冷靜一下,女友就進了房間。後來想了想,我自己也有錯,就決定去哄一哄女友,本來也沒多大的事,可當我來到房間後就傻眼了。不知道女友從哪裡弄來的紙人,上面寫著我的名字,只見女友一個勁的用剪刀剪紙人,嘴裡還說著:「讓你欺負我、讓你吼我、讓你凶我……」,最後嘴裡念著:「讓你凶我燒死你」,還真拿出火機把紙人燒了。看著滿地的紙片和紙人最後的灰燼,我整個人都不宏亂淡定了,這得多大的仇恨啊!言歸正傳,我們今天就說說扎紙人這個行業?
扎紙人的來源
據史料證實: 「早在1500多年前,南北朝時期,我國就有了扎紙藝術,而且已經達到了相當高的水平」 。民間 手工扎紙藝術,源遠流長。早在前清同治、光緒年間,閆氏先人即扎制出、造型精美、形態逼真的扎紙藝術品,也曾引起轟動,很受老百姓喜歡。而宋代以後就開始用扎紙人來祭奠逝者的靈魂。
所以後世的人死後,靈堂內會出現很多用紙扎的童男童女、紙馬等物品。而這些物品是「撈陰門」行業中的扎紙匠所扎,在古時五花八門的行業中,扎紙屬於老手藝,也被稱為「扎鬼紙、扎彩匠,扎紙匠」。所扎的物品都是給逝者用的。
扎紙人是什麼行業
說到扎紙人,我們不得不說一說扎紙匠這個行業,而紙人就是出自扎紙匠之手。扎紙匠在民間是大告「撈陰門」中的行業之一。而撈陰門賺的是死人錢。也就是說扎紙人就是賺死人錢。扎紙人是門老手藝,在現在的生活中已經不常見了。比較偏僻的農村可能還有這門手藝活。
扎紙人的禁忌
民間傳說中,如果扎紙匠的手藝很好,那麼扎紙匠扎的紙人在夜晚無人的時候,紙人能自己活動。那麼扎紙人究竟有什麼禁忌?
禁忌1:不能給紙人點眼睛
類似於成語典故中的「畫龍點睛」,點上眼睛龍就活了。而紙人同樣如此,紙人本是給逝者使用的,如果給紙人紮上眼睛,紙人能看見,就很容易招惹到邪祟上紙人的身,導致災難降臨。
禁忌2:三不扎
民間傳聞中扎紙匠有三不扎,指的是三種人。
第一:潑婦
因為死前潑辣,所以死後必定會糾纏他人,而這種人死後,扎紙匠往往都是避之不及,怎會為其扎紙人。
第二:孕婦
孕婦加上肚子里未出生的孩子,一屍兩命,怨氣和煞氣極重。而在整個「撈陰門」行業中,所有人對於死掉的孕婦都不敢有過多接觸。更不用說扎紙匠。
第三:同行
如果逝者是賺死人錢的,也就是同行,扎紙匠同樣不給其扎紙人。因為這可能會牽扯到因果,眾所周知「撈陰門」中有很多歪魔邪道,他們做的都是一些人神共憤的事,死後一定是冤魂纏身。而滾絕明與這類人產生因果會很難解決。
禁忌3:不能參加別人的喜宴
基本上只要是「撈陰門」的人,都不會參加別人的喜宴。如結婚宴,生日宴會等。因為他們的工作都是和死人打交道,賺死人錢,容易招惹不幹凈的東西。參加別人的喜宴,會讓喜宴的主人感到晦氣。
在民間習俗中紙人哪些作用?
紙人除了是祭奠逝者的靈魂外,還有三種作用,分別是:紙人試凶險,借紙還魂,紙人詛咒。
紙人試凶險
對於很多危險的地方,扎紙匠不敢以身犯險時,通常會使用紙人去開路。在電視劇《陳情令》中,夷陵老祖就經常使用紙人試凶險。
借紙還魂
民間傳說中,逝者如果有未完成的心願,會托夢給在世的親人。而因為陰陽兩隔,逝者魂魄長時間接觸親人,會導致親人的身體變差。所以這是只能求助於扎紙匠,利用紙人讓逝者還魂交代未完成的心願,好讓逝者安息。
不能扎活人的樣子
除了不能給紙人點眼睛外,就是不能紮成活人的樣子,上面的內容中我們說過,因為扎紙匠的技術高明,扎的紙人能通靈。如果紮成活人,紙人通靈以後,會變成另一個自己,如果燒了紙人,那麼活著的人就會折陽壽。
紙人詛咒
民間傳說萬物的存在,有善就有惡。而部分扎紙匠會使用紙人來詛咒和控制他人,從而達到自己的目的。我們在恐怖電影中,就經常看見反派利用扎紙人來控制主角的行動。比如控制主角自殺等。
綜上所述,扎紙人的禁忌,從理性的角度出發,很容易理解。首先不給紙人點眼睛,是因為畢竟是給逝者使用的,在因陳成語典故中「畫龍點睛」影響,所以民間認為紙人不能點眼睛。而細心的朋友會發現,我們現在能見到的紙人,很多都是點了眼睛的,但是也沒有出現所謂的紙人通靈、招惹不幹凈的東西等情況。所以我認為給紙人點眼睛並不會出現靈異事件。而扎紙匠的三不扎,也很好理解,一是警告人在世時,做人要心平氣和,得饒人處且饒人。二對待懷孕的人要細心呵護、照顧。三希望賺錢的人能做到:「 君子愛財取之有道」 。
而上面內容中,紙人的作用,我認為是不存的,其一,無法得到科學的驗證。其二,現實生活中並沒有見過類似的事件發生。其三,不排除是部分人故意吹噓出來的結果。
總結: 在扎紙匠這門手藝中,除了用紙人祭奠逝者外,其餘的我們都沒有見過。而科學也無法驗證。所以我認為,民間傳說中的紙人借紙還魂、紙人詛咒等的作用是不存在的。如果真的存在我早就被自己女友給咒死了。所以男同胞們不必擔心,但是也希望女生們別做同樣的事情,發生爭吵時及時溝通,畢竟這會讓人從內心感到抗拒。
關於「女友用紙人詛咒自己」你怎麼看?歡迎在下方評論區留言分享,謝謝!
㈧ 最後的扎紙匠
興茂大爺活著的時候是一名扎紙匠。
鄉下人迷信,認為人死了是一定要下地獄的。地獄陰氣森森的,裡面除了閻王爺和面祥薯慧目可憎的黑白無常外,怕是什麼都沒有的。人到了下面,孤零零地,無依無靠,那得多可憐呀。
所以活著的人就要為他們提前預備著,小至茶杯茶壺、麻將骰子,大到金山銀山、聚寶盆,吃穿用度樣樣都要顧及到,想得越周全越好,越細致越好。用紙扎這么一套,在墳前一燒,下面的人就什麼都有了。
出喪事的人家,不管家裡光景有多難,在這些東西上都是不肯節省的。不一定是孝順,也有可能是怕被別人戳脊樑骨。都說死者為大,若真遇到那種在這方面都搜搜扣扣的人家,村裡人即使不當面說,心裡也會嘀咕:某某某命苦啊,遇到不肖子孫,活著吃了一輩子苦不說,這死了死了也不能好過。也有那種信命的,認為多燒點東西,把下面的人伺候舒服了,子孫後代就會有好運。
扎紙這門手藝大約就是這樣興起的。古時候就有,也是個老行當了,有個成語叫「五花八門」,扎紙就是八門中的第七門。雖然是老祖宗傳下來的手藝,但實際上做這個的並不多。因為扎紙屬於撈陰門,是做死人生意的,一般人家都忌諱這個。
興茂大爺不僅是做這個的,而且一做就是五十幾年。他是我的本家伯父,我們這邊比我父親大的長輩,不興喊伯父,一律都叫大爺。說來奇怪,除了興茂大爺,我們本家都沒人干這個,不知道他是從哪學的這門手藝,又是跟什麼人學的。
我們家的老房子拆遷前,興茂大爺就住在我家斜對面。在十幾年前,村裡人一大半都住進樓房的時候,興茂大爺家的院子還是土坯拉成的。院子前面連著大門過道,後面連著三間堂屋。興茂大爺做活計的地方在大門過道的隔間里,隔間不大,裡面滿滿當當的都是東西:成堆的秫稈棍子、滿地的碎紙屑、粗細各異的麻繩、盛漿糊的盆,還有大大小小的刷子、罐子、手者瓶子......小時候,每次我去興茂大爺家裡時,經過隔間總要小心翼翼地,一不小心就會踩到東西被拌一下。不知道為什麼,我總覺得那裡陰沉沉的。
興茂大爺的手確實挺巧的,他扎的東西,不光是像,而且很活現。就拿他扎的那個白馬來說吧,先用秫稈(有時候是蘆葦桿子)捆成一個馬架子,然後糊上一層紙,上邊還要再貼上用紙剪得細細的白毛。那馬的眼睛是用桂圓的核做的,粘上去炯炯有神。還有那帶院的小樓,樓上三間樓下三間全是青紅的磚瓦房,每間的擺設都不一樣,讓人一看就知道哪間是客廳,哪間是卧房。院子里有個身穿白色圍裙的胖男人在殺雞,那肯定就是廚子了。其餘車子騾子、丫鬟小子也都活站的筆直筆直的擺在院子里。
不過這么細致的活興茂大爺也不常做,除非是家裡特別有錢的才要求做這么全乎。一般的接來個「四平八穩」就很好了:四匹紙馬,八抬大轎,最多再加一對金童玉女作陪。金童玉女是沒有眼睛的,因為怕畫了眼睛會活過來。顏色上也有講究,童男用紅色,童女用綠色,所謂紅男綠女就是這樣了。紮好了,分別在胸前掛上一張紙條,寫著各自的名字:妙蓮、順平、紅姐......也有不一樣的,它的名字很長,是「南無西天引路菩薩」,仔細一看,那模樣確實和童謹答女不一樣,多了一些貴氣,樣子也更成熟。
有時候,來人家中死去的是個女性親人,興茂大爺就把紙馬改成紙牛,這些規矩都是從老一輩傳下來的,具體為什麼你要讓他說出個一二三,他也說不上來,只知道照著辦就行。後來,時代變了,時興的東西也不一樣了,有人開始找他扎電視機、電腦、手機、小汽車。這些東西興茂大爺都沒怎麼見過,但不管是什麼,你只要能說出來,他就能給你像模像樣地扎出來。
沒活的時候,興茂大爺喜歡蹲在自家對面的大青石上抽旱煙,煙葉是他自己種、自己曬的,質地很粗,一般人抽兩口就受不了。有時候天好了,他也會和鄰居王四海聊聊閑話,打兩局麻將。興茂大爺打麻將的時候喜歡喝一種雞蛋茶,就是先打個生雞蛋在瓷缸里,然後沖上熱水,再滴兩滴香油,「我啊,我就喜歡這個味。」興茂大爺說。
興茂大爺有四個孩子,一個兒子三個閨女。三個閨女中,除了小芳外,其餘兩個嫁得都不遠。小芳比我大十幾歲,除了一條辮子又粗又長以外,和那歌里的「小芳」並不大一樣。她個子很高,長得很結實。本來興茂大爺給小芳說的人家離我們村並不遠,可誰知那家的小子在外面亂搞男女關系,弄大了別人的肚子,這門婚事就黃了。
小芳那時還不到二十歲,她腦子直,受不了刺激,整個人就變得恍恍惚惚的。後來她從家裡走失了,興茂大爺發動本家的人都出去找,也沒有找到。誰知幾年後她又回來了,手上還抱著一個大胖娃娃。聽她說我們才知道,原來小芳走失那幾年是去了安徽。 至於怎麼去的安徽,她自己也說不清楚。她在安徽被被一戶人家「撿」去了,他們不僅替她看好了病,還讓她做了自家的兒媳婦。小芳回來時我見過,長辮子沒有了,人也比以前更胖了。
興茂大爺的外孫小蒙是在我們村長大的,上學後每個寒暑假都在這邊過,是我小時候的玩伴。 我們那時候經常玩的游戲是疊元寶、打彈珠,還有「木頭過電」,玩法和「警察抓小偷」差不多。小蒙彈珠打的很准,大家都願意和他玩。我好久沒見過小蒙了。前兩年在塔山街上見過一次,西裝筆挺的,問他現在干什麼呀,他說開挖掘機。
興茂大爺在去世前兩年還一直在做扎紙的活兒,但他卻從來沒想過要為自己扎一套。他說他不信這個,他說:人死了就死了,兩眼一閉,就啥也不是啥也沒有了。他去世的時候是個冬天,他老伴先起來做飯,回頭喊他吃飯,喊了幾聲都沒人應,上前一摸,早沒氣了,是前一天半夜走的。興茂大爺出殯那天出了個小插曲,小芳和她的大哥吵了起來,因為她大哥要扒了興茂大爺那三間土屋蓋房子。
興茂大爺死後,扎紙這門手藝在塔山街就算絕了。不過現在提倡講文明樹新風,燒紙馬紙牛這些東西也早就不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