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為國民黨嫡系小說
⑴ 紅岩第九章內容簡介有哪些
1、第九章簡介
特務頭子徐鵬飛審訊許雲峰和成崗,威逼利誘,毒刑拷打,都沒有用,最後不得不用假槍斃結束了審訊。
2、原著簡介
《紅岩》是國民黨集中營的倖存者羅廣斌、楊益言創作的長篇小說。它主要敘述了1948年在國民黨的統治下,處在黎明前最黑暗的時刻的共產黨員在渣滓洞中,敵人為了得到口供,妄圖用炎熱、蚊蟲、飢餓和乾渴動搖革命者的意志,但在共產黨員的堅強意志前,敵人卻是一籌莫展,一敗塗地。1961年12月,正式出版,此書重印98次,冊數則超過了一千萬。為紅色經典作品,轟動一時。作者於1957年寫出了革命回憶錄《烈火中永生》,隨後在這個基礎上創作了此長篇小說《紅岩》。
3、作者簡介
羅廣斌(1924--1967年),四川成都人。1948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從事學運工作,並利用其家庭關系進行統戰和策反工作。1948年9月因叛徒出賣在成都被捕,先後囚於渣滓洞、白公館監獄。獄中堅持斗爭,拒絕其兄羅廣文(蔣介石嫡系,國民黨第15兵團司令)的保釋,寧願坐牢,也不寫悔過書,和難友一起秘密製作五星紅旗,迎接解放。1949年11月27日大屠殺之夜,策反看守楊欽典,帶領難友集體越獄成功。解放後歷任共青團重慶市委常委、市統戰部長、市文聯作協會員等職,積極從事宣傳烈士革命事跡的工作,是《紅岩》小說主創人之一。1967年被誣為叛徒,迫害致死。
楊益言(1925-),四川武勝縣人。1940年在同濟大學讀書,後因在上海參加學生運動被學校開除。1948年8月被捕,囚禁於重慶「中美合作所」渣滓洞,重慶解放前夕被營救出獄。解放後在重慶市委工作,先後 任科長、辦公室主任、常委等職。1963年加入中國作家協會,為四川省重慶文聯專業作家。1979年出席中國文學藝術工作者第四次代表大會,當選為中國文學藝術界聯合會委員。1980年曾當選為中國作家協會四川分會副主席。
⑵ 紅岩第五章 主要內容
1、主要內容
第四章
江姐到川北工作,蒲志高送行,華為陪江姐進城,江姐得知丈夫被害,強忍悲痛,找到了游擊隊,見到了華為的母親、華瑩山游擊隊司令雙槍老太婆。
第五章
鄭克昌偽裝積極進步,騙取了甫志高信任,成崗設計新機器更好地印刷《挺進報》。
2、原著簡介
《紅岩》是國民黨集中營的倖存者羅廣斌、楊益言創作的長篇小說。它主要敘述了1948年在國民黨的統治下,處在黎明前最黑暗的時刻的共產黨員在渣滓洞中,敵人為了得到口供,妄圖用炎熱、蚊蟲、飢餓和乾渴動搖革命者的意志,但在共產黨員的堅強意志前,敵人卻是一籌莫展,一敗塗地。
3、作者簡介
羅廣斌(1924--1967年),四川成都人。1948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從事學運工作,並利用其家庭關系進行統戰和策反工作。1948年9月因叛徒出賣在成都被捕,先後囚於渣滓洞、白公館監獄。獄中堅持斗爭,拒絕其兄羅廣文(蔣介石嫡系,國民黨第15兵團司令)的保釋,寧願坐牢,也不寫悔過書,和難友一起秘密製作五星紅旗,迎接解放。1949年11月27日大屠殺之夜,策反看守楊欽典,帶領難友集體越獄成功。解放後歷任共青團重慶市委常委、市統戰部長、市文聯作協會員等職,積極從事宣傳烈士革命事跡的工作,是《紅岩》小說主創人之一。1967年被誣為叛徒,迫害致死。
楊益言(1925-),四川武勝縣人。1940年在同濟大學讀書,後因在上海參加學生運動被學校開除。1948年8月被捕,囚禁於重慶「中美合作所」渣滓洞,重慶解放前夕被營救出獄。解放後在重慶市委工作,先後 任科長、辦公室主任、常委等職。1963年加入中國作家協會,為四川省重慶文聯專業作家。1979年出席中國文學藝術工作者第四次代表大會,當選為中國文學藝術界聯合會委員。1980年曾當選為中國作家協會四川分會副主席。
⑶ 如何評價《民國投機者》這部小說
《民國投機者》是連載於起點中文網的歷史穿越類民國題材小說,作者是有時糊塗。該小說講述了在中國出生、美國長大的穿越故事。
如果說《民國投機者》是一場以建立民國聯合政府為目的的改良運動,《赤色黎明》就是以建立現代工業社會為目的的晚清革命運動。
《民國投機者》作者最大幅度還原了史實,比較客觀地評價了共產黨人強大的組織力與動員力,國民黨人分裂的價值觀與是非觀。孫中山的竭慮為國,蔣中正的權力欲與民族心,周恩來的儒雅沉穩,毛澤東的雍容大氣,陳庚的促狹詼諧,乃至汪精衛的優柔猶疑,陳璧君的彪悍睥睨,都從多角度多層面展現得淋漓盡致。
有些篇章幾乎可以當做野史來讀,尤其是關於當時軍閥及國共的利益之爭。例如西安事變,表面看來是人心思齊以兵諫促抗戰,實際上則是東北軍與西北軍作為地方軍閥同中央蔣中正之間深層次矛盾引發了利益之爭。地方軍閥的利益首先在於保存實力也就是軍隊,然後則要搶人頭搶糧食搶地盤。而蔣中正政令不出江浙滬,無論抗日還是剿匪都是表面的借口,實際上則是為了排除異己實現統一。當國家利益或者說亡國風險大於其他時,地方軍閥和蔣中正會聯合起來共御外侮,然而外部威脅稍有好轉,利益之爭便再起波瀾。一些雜牌軍基於民族大義奮勇殺敵損失慘重反而得不到有效補充,於是憤而投敵或者出工不出力或者轉向延安靠攏,也是由於與蔣中正的利益之爭。
而西安事變發生後,國民黨群龍無首群魔亂舞,藍衣社勢力,軍方勢力,四大家族核心勢力,基於自身利益考量做出了不同選擇,有希望渾水摸魚的,有借機跳忠字舞的,還有洞察先機伺機攬權的。聽其言,觀其行,察其利益所在,是看重國家利益,家族利益還是個人利益,政治利益,社會利益還是經濟利益。能想到如何不妨礙他人利益,是聰明。能想到如何不損害他人利益,是善良。能想到如何分享利益給他人,是智慧。能想到如何幫助他人獲取利益,是卓越。能想到如何創造社會利益,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再比如小說主角庄繼華與書中鬼才書生馮無常的對抗與合作。庄繼華作為穿越者,在書中幾乎是全才,無論政治,軍事,外交還是社會改革,皆有見解獨到之處,然而他始終以國家利益為己任,立身黃埔羽翼未豐時便想要幫助中共建立武裝力量,然而歷史的軌跡並未因這樣一個無甚實力的小人物而改變。馮無常受國民黨分離勢力僱傭,策劃推動了中山艦事變如期發生,共產國際向蔣中正妥協,激發了蔣中正以軍權奪政權的野心,也辜負了庄繼華與周恩來的運籌帷幄。因此,在第一部黃埔篇中,庄繼華想要維護國共合作以提前實現聯合政府的圖謀落空。
第二部抗戰篇,庄繼華攜海外華人數十億集資回到祖國,以一己之力縱橫捭闔,組建西南開發隊,巧奪重慶十六縣,成功收攏川內群豪,進而掌控西南三省,這一切還是在蔣中正猜忌,孔祥熙排擠,陳誠等嫡系勢力嫉恨的基礎上完成的。在成功培樹自身勢力的同時,庄繼華繼續為中共暗通款曲,為了實現一個宏偉的目標。
什麼目標?作為穿越者,庄繼華知道抗戰必勝,然而早期必然損城失地,所以從一開始他就把主要力量放在三方面,發展國防工業,建立統一戰線以及加強國際合作,不在乎一城一地得失,作戰的目的是為了消滅日軍有生力量,激發抗戰熱情以及減輕國民痛苦。在此基礎上,利用國防工業整合社會資源,利用統一戰線實現聯合政府,利用國際合作提升國家地位。俠之大者,為國為民,受此感化,鬼才書生馮無常最終投入庄繼華陣營,為其出謀劃策排兵布陣,促使國民黨分化為蔣中正,鄧演達,庄繼華三股勢力,從而達到了聯合政府四根支柱的效果。
按照庄繼華設想,抗戰結束前即可迫使蔣中正同意國共及第三黨組建聯合政府,那麼二戰後對亞洲格局話語權將大大增強,有可能收回外蒙古,台灣,澎湖列島及琉球群島,收攏朝鮮,緬甸及印度,反攻至日本境內並將日本分割駐軍。可惜這種理想化的情景,只可能出現在穿越小說里。
然而,與通常意義上的穿越小說相比,這部作品更像是一部真正的小說,一部激盪震撼傲然獨尊的歷史長卷。
⑷ 求好看的小說,穿越到民國時期當國民黨軍官抗日的小說,要大場面的,...
《駐馬太行側》、《民國投機者》。
前一本的前部、中部寫得很好,尤其是開頭,戰場場面不錯。後期略微扯。
民國投機者,據說前後不是一個人寫的,但都不錯。就是爛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