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網路小說怎麼做筆記
Ⅰ 閱讀時如何做讀書筆記
閱讀的做讀書筆記可以有二種方法:
第三種就是思維導圖筆記法:
思維導圖又叫心智圖,是表達發射性思維的有效的圖形思維工具 ,它簡單卻又極其有效,是一種革命性的思維工具。思維導圖運用圖文並重的技巧,把各級主題的關系用相互隸屬與相關的層級圖表現出來,把主題關鍵詞與圖像、顏色等建立記憶鏈接。思維導圖充分運用左右腦的機能,利用記憶、閱讀、思維的規律,協助人們在科學與藝術、邏輯與想像之間平衡發展,從而開啟人類大腦的無限潛能。思維導圖因此具有人類思維的強大功能。
思維導圖是一種將放射性思考具體化的方法。我們知道放射性思考是人類大腦的自然思考方式,每一種進入大腦的資料,不論是感覺、記憶或是想法--包括文字、數字、符碼、香氣、食物、線條、顏色、意象、節奏、音符等,都可以成為一個思考中心,並由此中心向外發散出成千上萬的關節點,每一個關節點代表與中心主題的一個連結,而每一個連結又可以成為另一個中心主題,再向外發散出成千上萬的關節點,呈現出放射性立體結構,而這些關節的連結可以視為您的記憶,也就是您的個人資料庫。
珍惜彼此的邂逅,就是對相遇最好的報答,公眾號:「讓往事隨風而逝」
Ⅱ 讀書的時候怎麼做讀書筆記
這個問題在一開始,也同樣困擾著上書房的姐妹們,我們都因堅持讀書是自我成長最基礎最經濟有效的方式而聚集在一起,共同運維著這個讀書類公眾號,但並非什麼專業評論家或專欄作家,如何選擇「有用」的書籍,如何點評一本書,初期誰也沒有一個具體的說法。
但是很快我們就先達成一個共識:上書房致力於「閱讀是愉快並能從中有所收獲的」這樣的宗旨。不功利,不裝逼。想看哪類就哪類,風吹哪頁讀哪頁。
因此,接下來就來談談如何完成書評/讀書筆記呢?
1.摘錄
先是在書上劃重點,感動你的語句和重要的語句。
我們在看書時,難免都會在看的過程中,隨著情節的深入,或者是對作者傳達出的觀點,又或者是書中某些對話,一些金句,形成內心的「驚嘆、認同或者異議」這樣的時刻吧。但當整本書完成後,讓你寫寫你「都看了些什麼,這書是講什麼的,你覺得好看在哪裡」的時候,常常會因記憶不夠深刻完整而一時抓瞎,不知從哪裡說起好。
所以這時候,隨時做好摘錄就是一個相當好的習慣和方法。在看紙質書的時候,隨時手持一支記號筆,對於觸動你的句子或段落劃下來。
如果是閱讀電子書,有些是有諸如加色塊標注的功能的;如果沒有呢,建議在手機上另開一個文檔APP,不管是WORD還是「備忘錄」只要是能記錄文字,能完成拷貝,復制的都行。不要怕煩,隨看隨COPY。如果在摘錄過程中突然冒出對這一章節內容的個人觀點,或者小標題什麼的,也立馬記錄下來。
不要怕記錄雜亂無章,當你讀完整本書,再來看你做的摘錄時,會很好地啟發你在前期閱讀過程中曾經有過哪些觸動點,因而有了哪些自己想要表達的意見。這時再將它們引入到你正式習慣寫作的文檔里,一邊看一邊回想,相信我,還會時不時有些新的靈感迸發出來的呢!
喜歡手寫的朋友當然也可以記錄在小本本上,不過就我個人的經驗而言,用電子形式記錄,在之後寫文章的時候,用先期導入,再進行增、篩、修改,論述,會更方便一些。
2、用思維導圖方式做出全書的脈絡框架。便於理清閱讀思路。
思維導圖就像我們寫文章列的大綱,一目瞭然。
尤其適用於此前沒有及時做摘錄,或者做了摘錄,但是「論點」太多,一時反而不知要在哪個點上著手時。
思維導圖歸納能力,把學習者的主要精力集中在關鍵的知識點上,而在於自己在畫時腦中就把書本上大片段落的知識點理清成一條條重點清晰的線,這樣復習時順著思路走,也會很清楚而高效。作為對於好的觀點,好的語句及描述方式的借鑒,這是一種很不錯的方式。
3、形成個人反思,歸納總結書中值得收獲的幾點。
摘抄再加入自己的所思所感。
正如此前說的,上書房的姐妹們都是興趣使然,並非受過長時間文字工作的訓練。因此對於遣詞用句,以及對經典書目的理解和表達上,有時會有「想說/寫卻說/寫不出」的時候來。
但是習慣了劃重點和摘錄後,然後再對全書總結,在總結出的幾點中選取自己需要的部分寫讀書筆記,就會感覺輕松很多。
至於如何引用別人的觀點,語句,這個我個人認為,如果引用語句打上引號標明,或者不是長篇大段的原搬照抄,都是可取的。本來天下文章一大抄,這是在小學作文課上,語文老師就教導我們的道理。我們看書,選書,並推薦書目,也正是為了將好的內容傳達與分享給更多的人。因此如果看到有好的觀點,精煉又深刻的表達方式,正是我們二次學習的好機會!重要的是,這其中加入了自己的思考在里頭,而不是無意義的「復制」「黏貼」
4、寫出閱讀筆記即讀後感。對於全書有個完整復盤。
一定要開始寫!
這個很關鍵,不管你是習慣面對電腦,敲打鍵盤如飛,還是習慣抱著手機,在默默中一個字一字地輸出自己的想法。又或者用最先進的語音輸入轉化文字,將自己的瞬間錄感記錄在案。一定要開始!沒有開始就沒有之後的一切!
時間花在哪裡,我們必然要倒逼著自己拿出一些對得起所付出時間的成果來----也就是說,當我們選擇讀了哪本書,那麼,或多或少地都要對這本書提出一些個人的讀後感受來。
無論是讀完了意猶未盡,或是激動萬分恨不得立馬讓更多的人也來讀一讀這本書,又或者是讀完稍感晦澀無聊。但要對得起自己花在閱讀這字字句句的時間與精力,不然隨著時光消逝,讀過的書讀了些什麼都忘了,多不值當呀。因此,大部分時間,我們都會逼自己寫出一篇「作業」來。
5、堅持長期訓練。
這是上書房既寬松又自律的「規則」。
也是上書房自2017年2月4日推出第一篇文章以來,堅持日更至今,已經累積發送了原創文章達150篇。
反觀上書房出品的讀書薦書文章,風格並不一致。不僅是因為作者有個人風格,而且所讀的書目種類不同,帶來的感受及各自觀點也不盡相同。如何歸納自己的觀點,如何表達出自己的感受也因個人對文字的駕馭能力不同,常常遇到有瓶頸,有輸出困難,甚至懈怠的時候,但是堅持長期訓練,你會發現寫文,越來越高效,越來越輕松。
關注壹點伍億上書房,邀您一起多讀書,讀好書。
Ⅲ 看書時是怎麼做筆記的
看書之前可以寫下看這本書的目的;看書過程中可以進行勾勾畫畫;看完一本書之後,寫下閱讀後的收獲、以及接下來要做什麼的具體計劃,並認真執行,這樣才能將書中的知識運用到生活中。
如果想做的更詳細點,可以以知識框架或思維導圖的形式來來整理書籍,主要是書本的重要內容提煉,也包括自己在讀的過程中的一些理解和感悟(如果在後期的學習或閱讀中有相關的新知識點、新體會,也都可以加進去,建立知識的連接,方便掌握和運用)。對於你看了之後很有感觸的內容,可以試著寫寫讀書感悟。
看書要有效率和收獲,除了做筆記,關鍵還要看你的讀書方法。
為了提高讀書的效率和收獲,可以試試我這個方法:讀書時,先看看前後序言、目錄等基本信息,然後根據這些基本信息、以及自己看這本書的目的,提出幾個問題,並「用自己現有的一些知識來回答」我提出的問題。然後以每分鍾兩千字左右的速度(學習「精英特速讀」掌握的)對整本書籍、或某些章節進行快速閱讀,由此建立該本書的脈絡、知識架構。期間我會找到這本書中我感興趣的地方、對我重要的地方、或者一些看不懂的地方,然後對這些內容進行簡單快速標記。如果有必要,會對這些內容進行二次閱讀、以及精讀。在讀完這本書之後,再「根據書本內容」對閱讀前提出的問題進行再一次回答。作答之後,把「閱讀前的答案和閱讀後的答案」進行比對,看看自己的回答有多少和作者講的一樣,還有哪些遺漏和差距,然後特別關注這些遺漏、差距、不一樣的地方。
這樣的一個讀書方法乍一看很麻煩,其實非常節約時間,而且可以提高你的閱讀收獲,因為它可以很好地鍛煉你的閱讀理解能力、分析整合能力、思考能力。
Ⅳ 怎麼在咪咕閱讀上寫筆記或者是書評
1、首先我們點擊打開「咪咕閱讀」app。
8、這時候我們點擊該小說封面,這樣我們就進入了小說的詳情頁,用上述(第5點)方法就能夠查看到小說的書評內容了。
咪咕閱讀怎麼看書評
Ⅳ 讀小說,如何做筆記
普通書籍讀書筆記以淺度理解為主,學術文獻讀書筆記以深度理解為主。比如實用型、文學型、歷史型、商業型等書籍的方法自身就屬於一類,但做筆記也存在一點區別,可能有的需要摘抄一點點,有東西只要做總結性摘抄,有的是原文摘抄選等,總體以淺度理解為主。但是學術文獻格式單一、內容較為固定、篇幅基本在5-100頁之前,比書籍薄很多,所以學術文獻的讀書筆記分為先翻譯理解再摘抄、查閱書籍做總結等幾個環節,要以深度理解為主。
Ⅵ 用kindle或者手機看電子書怎麼有效的做筆記
用kindle遇見喜歡或有用的文字或短句隨時進行批註,想看的時候可以回頭進行回顧,非常方便,手機電子書裡面也可以記筆記,比如掌閱手機閱讀APP上面可以,點開想要閱讀的小說然後單擊手機菜單鍵,或者點擊屏幕中心,出現一個目錄……,右下角有個鉛筆的圖案,點擊開來,您就可以在上面做筆記了,也可以在右上角有個三個點的標志,點擊開,裡面有個添加書簽的選項,可以快速的找到添加書簽的位置,您也可以點擊目錄,可以一覽您建立的書簽,希望您能採納~
Ⅶ 讀書筆記怎麼做
今年,同事送了一個很萌的劉看山手賬本(此處不是廣告)給我。我暗下決心要多讀書,在本子上做滿讀書筆記,用以回報「送本之恩」。
然而,我以往都沒有做讀書筆記的習慣啊(在書上塗塗畫畫倒是擅長)!
機智的我決定找找相關的書,學習相關經驗。就是這樣,我去讀了《如何有效閱讀一本書——超實用筆記讀書法》(奧野宣之著)。這本書讓我克服了很多記讀書筆記的障礙,能夠以輕松愉悅的心情讓筆記開始做起來!
結合書中的要點和題主的問題,我主要回答以下兩方面的問題吧。
一、如何做筆記
1.做筆記的原則
(1)「一元化」原則。將筆記和資料存放在同一個筆記本里。在這個筆記本可以書寫任何內容,按照時間順序從前往後書寫就行。
我想很多人都有這樣的情況(包括我):有了一個心愛的記事本,然後許下要好好記錄的願望,並且在書寫時非常慎重——字要寫得好看、格式要統一、記錄時間要連貫。
作者認為,筆記本里不需要分區、也不需要分類、連寫法和空間都不需要區分。想寫就寫。不想寫的時候可以連續幾天不寫。放鬆下來,附好日期就好啦。
(2)「堅持下去」原則。做好讀書筆記以「堅持下去」為先。能否得心應手地做好讀書筆記,進而熟練參考記錄過的筆記,都需要堅持下去。
(3)「自己能力允許」原則。這其實是為了讓自己能夠「堅持下去」,因為只有把讀書筆記控制在自己能力允許的范圍內,才能更久地堅持下去。所以要選擇對自己來說比較方便的筆記方法。
可以以最簡單的方式記筆記。例如:
「××年 ×月 ×日,我讀了《×× ××》。這本書很有意思。」
總的來說,一心想要寫得完美,只會讓自己越來越難下筆。先保持輕松的心態,開始記錄吧~
2.怎麼記讀書筆記
啟動「篩選程序」來幫助自己記筆記,具體方法如下:

關於「記錄感想」,再多說一句。一定要記錄對自己重要的事!
不要拚命思考作者要傳達什麼,也不要在意別人對書的評價,只需要整理自己的想法和心聲,即使只是簡單地想要記錄「這個人真厲害」也是沒問題的。
二、什麼時候重讀讀書記錄
1.形成規律。
尋找固定的場景去重讀,例如睡前或是洗完澡後,也可以安排好重讀時間,確定重讀頻率,例如一周一次或三天一次。
如果不想特意去限定每次重讀的時間,規定自己「筆記本用完後」一定要重讀也是一個很好的方法。
2.想要簡單回顧時查看讀書筆記。想要回憶更多時,查看書中的重點段落。想從頭開始看時,重讀原書。
最後,
培養做讀書筆記的習慣並不是一件輕松的事。在開始做的時候一定不要太要求完美,否則反倒會有抵觸心態。
找到自己方便的方式,保持輕松的心態,「隨意」地記錄起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