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寫抗美援朝的網路小說
Ⅰ 一部貫穿抗日戰爭解放戰爭抗美援朝的小說
小說《亮劍》,長篇小說《亮劍》是一部戰爭藝術和傳奇色彩融會貫通的主旋律作品。《亮劍》的主人公李雲龍是一個重諾輕生、鐵骨柔腸、豪氣干雲、肝膽照人,一生都在血與火中搏鬥的名將。他的人生信條是——明知是死,也要寶劍出鞘,這叫亮劍;即使犧牲,也只有用前胸去迎接子彈,而不是用後背。他告訴他的孩子:「軍人流血不流淚,要有和敵人拚命的勇氣,面對強敵,連眉毛都不許皺一下,軍人的榮譽感比生命都重要。」都梁用冷靜凝重的筆觸書寫李雲龍的軍旅生涯,以主人公李雲龍的經歷為主線,從他任八路軍某獨立團團長率部在晉西北英勇抗擊日寇開始,直到他在文革中被迫自殺為止,講述他富有傳奇色彩的一生,同時也再現了中國抗日戰爭、解放戰爭到建國後、「文革」時期的動盪歷史。
Ⅱ 求一部穿越戰爭題材的小說.講的是一個人穿越到了抗美援朝朝鮮戰場,然後穿越到了越戰戰場.
遠徵士兵所寫的小說《決戰朝鮮》。
小說以以真實的朝鮮戰場為背景,講述主角先穿越到抗美援朝,參加了抗美援朝的歷次戰役,還有上甘嶺戰役,然後因為跟一個南朝鮮特工發生了不該發生的感情,被自己的女友打傷掉下懸崖又穿越到了對越自衛反擊戰中,從頭到尾地參加了對越自衛反擊戰,並指揮了多場重要的戰斗。
(2)描寫抗美援朝的網路小說擴展閱讀:
《決戰朝鮮》,以恢宏的氣勢、凝練的語言、飽滿的激情、翔實的史料,全景式地再現了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的全過程,讓人遙想曾經鐵血時代志願軍將士風采。
本書深刻分析抗美援朝前後的國家形勢、世界局勢,細膩體察毛澤東做出出兵朝鮮的戰略決策,破除時下關於是否出兵朝鮮等種種迷思與誤解,非常真實出彩,讓人感動。
Ⅲ 有沒有好看的抗日或者抗美援朝的小說推薦一下
《我的抗美援朝》寫的不錯,作者上陣莫回頭。情節生動,人物刻畫比較細膩,比較真實,沒有什麼金手指,有些情節讓人落淚!由於我的父母都是志願軍,也經常能聽到他們的講述,所以,還是推薦此書!
Ⅳ 穿越抗美援朝的一本小說
這位朋友你好,你要求的一本小說名字,我知道的是《決戰朝鮮》,希望我能幫到你。
Ⅳ 關於抗美援朝,中國志願軍的小說有哪些
1,《東方》
《東方》是當代作家魏巍所創作的一部長篇小說,1978年9月,由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東方》以中國人民志願軍的一個英雄團為中心,把前線和後方穿插交錯起來進行描繪,通過對朝鮮戰場和中國農村階級斗爭的描寫,展現了中朝兩國人民進行這場偉大的反侵略戰爭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2,《昨天的戰爭》
《昨天的戰爭》通過描寫戰爭,對人性、生死和人類命運的影響或作用而進行深入思考的多元性藝術作品。
3,《朝鮮:我們第一次戰敗》
《朝鮮:我們第一次戰敗》,作者是(美)貝文·亞歷山大。這是一本著名的美國人反思朝鮮戰爭的書籍。作者以親歷者的身份,用一個軍事史學家和軍事戰略家的眼光,時隔多年後冷靜地審視這場戰爭的整個經過。
4,《半島烽煙》
《半島烽煙》一書是以抗美援朝第一次戰役尾,第二次戰役初,這中間的一次具體戰斗為背景,描寫了中國人民志願軍,朝鮮人民軍和朝鮮游擊隊緊密配合,協同作戰,全殲侵朝美軍歐姆師的戰斗故事。
5,《朝鮮戰爭》
《朝鮮戰爭》第一次出版的時候,名為《遠東 朝鮮戰爭》,現在重新修訂後再版,採納了眾多讀者的意見,更名為《朝鮮戰爭》。同時,在修訂的過程中,採納軍史專家的意見,將書中所有的電文重新一一核對;並在海內外一部分讀者的建議下,引用了此書出版後美軍最新問世的戰爭史料。
Ⅵ 抗美援朝小說
半島烽煙
三千里江山
劍
東方
昨天的戰爭
朝鮮我們第一次戰敗
命令在深夜下達
團圓
奇兵
戰廢品
浴血戰友――再現波瀾壯闊的抗美援朝戰爭史
----------------------------------------------------------
有5部不是80年代以前的,不過也很好看 ,希望不要抄襲回答
Ⅶ 求一部抗美援朝的小說!
反映抗美援朝戰爭之軍事小說《奇兵》
Ⅷ 《最寒冷的冬天Ⅲ血戰長津湖》epub下載在線閱讀全文,求百度網盤雲資源
《最寒冷的冬天Ⅲ》(何楚舞)電子書網盤下載免費在線閱讀
鏈接:https://pan..com/s/1jt7CMYiwAFvWI5MRIiHDTg
書名:最寒冷的冬天Ⅲ
作者:何楚舞
豆瓣評分:7.1
出版社:重慶出版社
出版年份:2014-1-1
頁數:314
內容簡介:
《最寒冷的冬天Ⅲ——血戰長津湖》主要描寫了抗美援朝戰爭中乃至整個軍事史上的經典戰例——長津湖之戰。有史學家稱,長津湖之戰是歷史的拐點,是中美雙方王牌部隊改變歷史進程的一場決戰。發源於朝鮮半島的長津江,是朝鮮北部最大的人工蓄水湖。
63年前在這里,中國人民志願軍第九兵團身穿單薄棉衣,在接近零下40度的惡劣天氣下與美國海軍陸戰隊最精銳的陸軍一師展開了一場長達20天的戰斗。
這場戰役的殘酷程度超出了所有參戰人員的想像,因為極度嚴寒,作戰已經成為了中美兩軍官兵意志力的殊死較量。這場戰役,成為中美兩國軍人永遠無法遺忘的慘烈記憶。長津湖戰役迫使世界上軍事實力最強的美國軍隊,經歷了有史以來最遠的一次敗退。而中國志願軍也用熱血和生命扞衛了中國軍人的尊嚴。至今,它還是美國軍事院校不斷學習和演練的戰例範本。
全面、真實地再現了長津湖之戰的壯烈場面,從戰爭發動前美蘇中各國戰略考量、大國之間的博弈寫起,然後分別從中美雙方的戰爭准備、策略、實力對比等各方面因素著手敘述,再到新興里、柳潭裡、下碣隅里等一個個分戰場激烈的戰斗場面,使人彷彿重新回到那白雪皚皚、硝煙密布的戰場上,看著這場曠古的決戰,令人心中無比震撼。
為了寫作本書,作者歷時兩年,走訪居住全國各地的28名志願軍老兵。老兵們分別來自參加長津湖戰役的志願軍9兵團第20、26、27軍,既有戰斗英雄、火線指揮員,也有參與戰略決策的高級指揮員、參謀以及軍情、後勤人員。他們是僅存的歷史見證者。
作者簡介:
何楚舞,蒙古族,軍旅作家,朝鮮戰爭史研究者,曾有多部作品風靡網路,著有長篇小說《熱血1950》、《黃金彈殼》、《歲月無聲》等。
鳳鳴,生於北京,資深媒體人,鳳凰大視野編導。
陸宏宇,男,安徽人,原在西藏阿里部隊服役,現為職業作家。
Ⅸ 請幫我推薦一本有關抗美援朝的書
1、《東方》:
是當代作家魏巍所創作的一部長篇小說,1978年9月,由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東方》以中國人民志願軍的一個英雄團為中心,把前線和後方穿插交錯起來進行描繪,通過對朝鮮戰場和中國農村階級斗爭的描寫,展現了中朝兩國人民進行這場偉大的反侵略戰爭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2、《抗美援朝戰爭史》:
《抗美援朝戰爭史》是2014年1月1日軍事科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軍事科學院軍事歷史研究所。全書依據大量歷史檔案資料對中共中央關於抗美援朝戰爭的決策和指導、戰場行動、政治外交斗爭、經濟斗爭、停戰談判等,均作了系統的記述和反映。
3、《毛澤東與抗美援朝》:
《毛澤東與抗美援朝》是2010年10月1日中央文獻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逄先知。該書反映了抗美援朝決策的全過程,披露了鮮為人知的歷史文獻,並吸收最新的研究成果。
真實、全面地披露了毛澤東在抗美援朝期間運籌帷幄做出各項重大決策,領導全黨、全軍、全國人民奪取抗美援朝戰爭勝利的過程。
4、《中國人民志願軍征戰紀實》:
《中國人民志願軍征戰紀實》是2007年解放軍文藝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王樹增。本書記敘了半個世紀前朝鮮半島上那場震驚世界的戰爭。
這部歷時三年才脫稿的紀實文學力作,它不僅再再次確認和謳歌了中國軍隊大無畏的革命英雄主義這一主題,更重要的是,重新審視了發生在50年前的一切,精闢地分析了戰前撲朔迷離的國際政治、軍事形勢,對於中國如何決策、如何出兵這一人們長期關心的問題做出了令人信服的解答。
5、《跨過鴨綠江》:
是陳宏寫作的一部反映上世紀五十年代,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入朝初期的記實性文學作品。全書分十個章節,最後,附有電視片《跨過鴨綠江》解說詞。
五十多年前,中國人民志願軍跨過了鴨綠江。這就像一個輕量級拳手躍上拳壇,去挑戰一個重量級拳手一樣。
中國人民志願軍面前只有兩個歸宿:要麼被對手打趴下,要麼自己也變成重量級拳手。 三年的戰爭,三十多萬中國青年的熱血,為古老的中華民族躋身於世界強國之林,鑄造了一個起跳點;而毛澤東果敢的戰略決策,實現了新中國這驚人的一躍。
Ⅹ 抗美援朝戰爭的文學作品
1、《滴血的青春》
長篇小說《滴血的青春》是陳綏之所寫,這部小說主要描敘中國人民志願軍某軍文工團團員馬琳、劉汝珍、馬鈞、呂鵬、李曼華、鄭兆雨、趙洪海、凌霄等人從西元1950年底到西元1953年7月的近三年時間里在朝鮮的經歷。
2、《誰是最可愛的人》
《誰是最可愛的人》是作家、詩人魏巍寫的,主要講述了松骨峰戰斗、馬玉祥從大火中搶救朝鮮兒童和志願軍戰士以苦為樂等三段故事。作者善於將形象化的敘事與抒情性的議論結合起來,既動人以「情」,又服人以「理」,使讀者的認識能跟隨著作者由感性向理性自然地飛躍。
3、《交響樂》
《交響樂》是一部以抗美援朝戰爭真實歷史背景為題材而創作的長篇小說。全書以志願軍某部軍直偵察營、某師醫院治療隊、某部穿插營和美軍某空降團戰斗群特遣隊的戰斗歷程為牽引,真實再現了抗美援朝戰爭第五次戰役這一波瀾壯闊的歷史畫。
4、《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戰史》
《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戰史》是軍事譯文出版社出版的抗美援朝戰爭實錄。實錄了抗美援朝戰爭的主要歷程,探討現代局部戰爭和未來反侵略戰爭指導規律。
5、《朝鮮戰爭》
《朝鮮戰爭》講述了涵蓋政治、戰略和戰場「互動」的全新視角,書中的批評性論述,有別於西方和美國的「正統」觀念。運用的大量解密美方內部檔案,為中國的朝鮮戰爭史研究提供了原始素材。內部版本發行以後,即成為軍史研究權威作品,為國內學者大量引用。
6、《東方》
《東方》是著名作家魏巍所著的長篇小說。作品以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為背景,深刻再現那段火紅歲月中,一位普通志願軍戰士的戰斗和情感歷程。通過對朝鮮戰場和中國農村生活的描寫,全面反映了抗美援朝的偉大勝利。小說先後獲首屆茅盾文學獎、首屆中國人民解放軍文藝獎和首屆人民文學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