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網游小說 » 網路小說作者真實狀態

網路小說作者真實狀態

發布時間: 2022-07-21 14:10:05

① 長時間觀看網路小說的人,心理狀態與常人存在著哪些差別呢

長時間看網路小說的人容易有代入感,這類人比常人更容易逃避現實,也比常人更容易情緒化。隨著網路的快速發展,網路小說也越來越多,網路小說的閱讀量越高,作者所獲得的分成越多,但是網路平台對作者的要求卻不高。正因為這樣,網路小說的質量參差不齊,優秀的網路小說並不多,低質量的文章充斥在各個平台,偏偏有些人沉迷其中。看書的習慣是好的,但看網路小說不一定好,特別是質量不好的網路小說,容易影響到閱讀者的身心健康。有些人覺得看網路小說能讓自己得到片刻放鬆,於是常常抱著手機看小說,殊不知時間長了未必是好事,網路小說依賴的是電子產品,接觸電子產品的時間長了,人的精神也會受到影響。

三、看網路小說可以放鬆心情,但不能沉迷其中。

偶爾看一看網路小說是沒有問題的,看小說也確實可以放鬆心情,但一定要注意控制時間掌握好度量,不能讓自己沉迷其中,更不應該讓自己置身於小說中。

② 講一講網路小說作者的收入情況是怎樣的

注意:我說的是小說作者,不是業余愛好者。
小說作者能靠寫作養活自己,是一份職業。
小說作者=日更6000字(全勤保底)*365天,每年作品出產總字數是要大於200萬字。

收入~1年內寫完一本200萬字以上的完本作品,或者堅持2年日更6000+的,他就是小說作者了,後續9成堅持的人每月收入不會低於3000元,而且很容易收益節節高。

工作強度~小說作者不比其他職業輕松,6000字只是起跑線,現在那些最熱門的小說(起點月票榜上的)都是日更過萬,而一些新晉大神更是日更2萬字,而且筆耕不綴。

網路作者人數:有個數據表示廣東省寫小說的就破百萬了,其實很簡單,他把寫過幾千字幾萬字的都算了進來。而且廣東是打工人士聚集地,做完工作有時間了,自然想寫干點什麼,聽說寫小說能賺錢,甚至改變命運,大多數打工人自然願意去寫了。
什麼?寫小說浪費時間?其實窮人的時間~~是最不值錢的。龍空統計了,起點同時在更新的小說只有5萬本,還包括很多沖動形寫作的,真實的小說作者人數我就呵呵了。

沖動形寫作:小說看多了,只看到了白與爽,很多人覺得我行我也上。但其實真正的作者寫的小說可以白,但作者自己不白,而你覺得你行你也上,你是真的小白,把腦子里的東西一股腦寫出來,幾萬字發現簽約都過不了,開始覺得『『寫小說死路一條』』,其實只是人不行,還怪路不平。

社會地位:如果你是農二代,靠寫作賺錢為生,至少你有人羨慕了,畢竟脫離了工廠,或者說打工的命運,算是自由職業者了。如果你加入了作者有了官方身份,收入穩定月入幾萬了,就是十里八鄉中的好後生,成了別人家的孩子。
還有夢想系列,例如成了烽火,土豆,這類大神,他們的年齡不大,但都是省作協的副主席了。再例如唐家三少與跳舞,前者已經是人大代表,福布斯作家排行常年榜首,作品被改編成電視,游戲,動漫的不計其數。後者在省政協掛了名……
本人實例:農二代中的負二代,同樣寫作,自媒體游戲領域。3個月輕松(月工作時長不到100小時)月入過萬了,就是我這個賬號在網路上賺的,不用懷疑,第一個月收益就5000+了,現在呢?還不是不想寫了!網文也是,寫到簽約了,不想寫了。
真正想已寫作為生的。你不用理會外界的質疑,不用憂慮未來,不用怕賺不到錢會餓死之類。你只要讀~想~學~寫,自然而然就能已寫作為生。至於堅持不下去的,不是焦慮不是迷茫就是貪婪加懶惰,我本人就是。

至於說我努力天天寫,就是不賺錢的,大哥!讀~想~學~寫有先後順序,而且都是要用腦子的,你想靠腦子寫作賺錢,偏偏不愛動腦子,甚至不動腦子,你自己說矛盾不矛盾?

③ 網路小說作家的現狀是怎樣的

寫網路小說的人一大堆,你有好的作品馬上就被抄襲,現在看過一點小說的都是會寫一點小說的,你根本就沒有出頭的日子。

④ 一般網路小說作家大概的收入是怎樣的,簽約作者裡面做

如果是新人的話,我首先告訴你,簽約不難的,新人也能簽,但是簽了以後成績好不好就是重點了,成績不好就掙個全勤,一個月低於1000,這個是結合所有小說網站的全勤給你說的,如果是大神級的,比如白金作家,月入幾十萬,如果是入門一年左右但是沒有多大名氣的新人也可以拿個保底,買斷,我就是這一類,寫了半年,雖然沒有多大名氣,但保底也有千字20多,一個月也能掙3000,所以網路小說作家分級別太多,收入差距比較大

⑤ 當網路小說作家是何種感受

網路作家是一份很累的工作,大部分人都是一邊被讀者罵一邊還在努力碼字的狀態。除去大神作家,一般的職業作家或者全職作家,平均一天碼6000-10000字是常態。看著評論區讀者的稱贊和後台顯示的稿費還是很有成就感的。

⑥ 網路文學的現狀與前景

網路文學行業主要平台:起點讀書;閱文集團;晉江文學等

本文核心數據:網路文學市場規模;用戶規模;網路文學作品數量;付費率;熱榜入選數量佔比

市場規模趨於平穩,國內用戶量趨於飽和

我國網路文學產業市場規模穩步發展,在免費閱讀模式和付費閱讀並存的情況下,市場規模進一步提升,達到268.1億。但整體來看,我姑而網路文學市場規模增速趨於平緩。

以上數據參考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互聯網+圖書出版行業商業模式創新與投資機會深度研究報告》。

⑦ 為什麼說網路小說的作者難以成為真正的作家呢

網路作家,一聽帶著作家二字,很多朋友會投來羨慕的目光。而實際上呢?當網路作家是一種怎樣的體驗?不是所有的人都有發言權,只有那些真正從事網路文學創作,並且真正取得了一定成就的人,或許才有資格談一談自己的真實感受。筆者從事網路文學創作也有近十年的光景,自然不能和那些真正的大神相比,但應該也算有點兒資歷談一談自己的感受了,不才也就與大家分享一下,還請各位朋友多多指教。


⑧ 我們曾追過的「網路作家」的真實長相都是什麼樣

我最喜歡的作家是墨香銅臭,她寫的小說《人渣反派自救系統》《魔道祖師》《天官賜福》都特別受人喜歡,秀秀寫的魔道是她出名的小說被改編成了動漫、漫畫、廣播劇,十分火熱。另外的渣反也出了動漫的預告片,天官會在明年出動漫。反正秀秀就是很厲害了,今年她還打算寫一部叫《死神沒有休息日》的作品(書名待改),我很喜歡墨香銅臭。至於她的真實長相聽說還是顏控一個呢。

⑨ 寫網路小說的作者,為什麼很少能成為正真的作家呢

網路小說作者之所以很難成長為真正的作家,主要有兩個原因。

總之,網路小說作者之所以難以成長為真正的作家,一方面是因為網路小說作者的門檻低,什麼人都可以成為網路小說作者,另一方面是因為網路小說作者的目標也不是成為真正的作家。

⑩ 概括網路文學的發展現狀

近些年來,我國網路文學隨著科學技術和社會生活的發展變化也得到了突飛猛進的發展。中國作協2018年5月17日在杭州網路文學周上首次發布的《中國網路文學藍皮書(2017)》披露:截至2017年12月,中國網路文學用戶3.78億,其中手機網路文學用戶3.44億。國內45家重點文學網站的原創作品總量達1 646.7萬種。中國網路文學創作隊伍非簽約作者達1 300萬人,簽約作者約68萬人,總計約1 400萬人。
從1994年中國接入國際互聯網始,二十餘年來,中國的網路文學無論是作者數量、傳播平台、閱讀群體,還是產業化延伸,其數量與規模,都出現了深刻的變化和飛速的增長。在世界范圍內,從文學發展史和出版史的角度來看,網路文學無疑是一種特殊的文化現象。
一、中國網路文學的現狀
(一)中國網路文學的特點
中國的網路文學,無論是作者的創作、作品的發布,還是讀者的閱讀,均是在互聯網或移動互聯網上完成的。與傳統的文學創作與出版比較,網路文學的創作與出版呈現四個特點:一是創作主體相對自由,無論是題材的選擇,還是表現手法的運用,作者都是在沒有任何範式約束的氛圍中進行文學創作;二是沒有層層的審查與曠日持久的等待,作者只要輕輕地敲擊一下鍵盤,作品就會立即發表;三是網路文學巨大的作品數量,使讀者可以從容地選擇自己喜歡的內容,還可以與作者互動,交流自己閱讀的感受,在一定程度上參與作者的創作;四是作品的價值由讀者的付費閱讀與打賞體現。
隨著網路文學的發展和管理機構的要求,互聯網平台和網站開始藉助軟體對作品進行必要的審查。但由於網路文學作品數量巨大,審查只能是對關鍵詞加以審核,對作品的藝術價值、思想傾向、語言文字的表達水平,只能交由讀者來評判。讀者的點贊和打賞,購買與否,是檢驗網路文學能否生存的唯一標准,也是作者能否為讀者接受的試金石。
(二)中國網路文學的作者群體
基於艾瑞咨詢的監測統計,2017年,網路文學作者數量與2015年相比,增長了30.2%。以閱文集團為例,到2017年12月31日,其平台上作者已達690萬人,掌閱原創作者達到1.5萬名。在網路文學作者中,20世紀90年代及以後出生的居多,40歲以上的只佔作者總數的4.9%,網路文學作者的平均年齡是27歲,大多生活在二三線城市。作者中有如安妮寶貝、李尋歡、當年明月、寧財神這樣的專業作家,但大多是業余寫手,很多是在校大學生。這些寫手,往往系非文學專業畢業,理工科學歷居多。如網路知名作家血紅是武漢大學計算機系畢業,驍騎校是電力工程師。為了方便管理和付酬,網路平台一般將作者分為五個星級,一星級為小白作者,二至四星級為普通作者,五星級為大神作者。按閱文集團自己制定的評級標准,大神作者占作者總數的17.8%。大神作者是平台和讀者關注的對象,也是平台創造經濟效益的主要保證。一批大神作者已經成為品牌,如20世紀90年代的五駕馬車——痞子蔡、安妮寶貝、李尋歡、寧財神、邢育森,目前活躍的作者如唐家三少、我吃西紅柿、天蠶土豆、江南、酒徒、蔣勝男等。
網路文學的作者,往往通過舉辦寫作大賽和文學年會來發掘。對於有潛力的作者,進行作品定製,由專人輔導,或者與傳統的教學研究機構合作,請專家授課,提高作者的寫作能力。2013年,在中國作家協會的指導下,中文在線聯合其他網路平台,在京成立網路文學大學,聘請諾貝爾獲獎者莫言擔任首任校長。網路文學作者只要提供2萬字以上的作品,即可成為網路文學大學的學生。閱文集團於2017年6月發布內容全生態戰略,並成立內容產業基金,從優質內容出版、內容方商業扶持、內容品牌傳播和優秀青年作家創作扶持四個方面支持作者進行創作。阿里文學也與其影視業務共同宣布將為內容生產者提供包括平台、IP、宣傳等資源在內的一站式服務。
與此同時,網路文學作者受到各級主管部門的重視,除中國作家協會成立網路文學委員會外,各地作協相繼成立了網路文學專業委員會,部分作者加入了作家協會組織。這標志著整個社會對網路文學身份的認同,網路文學的價值為主流文化所逐步接受。
(三)網路文學的主要發表平台
中國的網路文學發表平台,曾經有上千家之多,後來盛大集團與騰訊閱文集團、中文在線通過資本運作,將一些優秀的網站集中到幾家主要的平台運營。從2017年網路文學平台日更新作品數量看,閱文集團及旗下起點中文、雲起書院、創世中文網、起點女生網、晉江文學網、瀟湘書院位列網路平台前10名,其中起點中文網日更新作品數量過萬,排名第一。縱橫中文網、塔讀文學、紅薯小說網、17K小說網,位列第二梯隊。從絕對數量來看,閱文集團以72%的作品數量佔比、88%的作者數量佔比位列第一。截至2017年6月,閱文集團擁有640萬位作者和960萬部文學作品,中文在線、掌閱及網路文學位列二、三、四名,中文在線、掌閱及阿里文學分別擁有300萬、50萬、40萬部作品。移動終端目前由掌閱、QQ閱讀領先。速途研究院數據顯示,2017年我國網路文學市場規模已增長至130億元,2017年,國內市場份額名列前位的多家網路文學網站中作品的總數約為1 647萬,預計2019年,作品規模將超過2 000萬。
(四)網路文學的作品類型
中國的網路文學一改過去傳統文學作品中體裁劃分的方法,加上網路技術的發展,很多作品有意將不同體裁融合在一起,並運用了多媒體的表達手法,形成獨有的網路體。但是為了方便讀者閱讀,大多數網站將作品劃分為玄幻、奇幻、都市、歷史、軍事、競技、美文、同人等類型。在虛構類作品中,又分為穿越、架空。為了方便讀者查找,以言情小說為例,網站往往將作品貼上不同的標簽:一見鍾情、青梅竹馬、歡喜冤家、辦公室戀情、前世今生、靈異爆笑、情有獨鍾、日久生情、後知後覺等。讀者從這些標簽中,能夠迅速選擇自己喜歡的作品。
網路文學作者的素材,一是取材於現實生活;二是從中國的傳統文化中汲取靈感和營養,如從中國歷史、神話、古典小說中尋找人物和情節線索;三是從游戲中尋找題材;四是根據科學的有限假設而虛構的幻想事件。
(五)網路文學的閱讀
據中國互聯網路信息中心(CNNIC)發布的第41次《中國互聯網路發展狀況統計報告》(以下簡稱《統計報告》),如前所述,截至2017年12月,網路文學用戶規模達到3.78億,較2016年年底增加4 455萬,占網民總體的48.9%。手機網路文學用戶規模為3.44億,較2016年年底增加3 975萬,占手機網民的45.6%。另據《2016—2017中國數字出版產業年度報告》,文學網站日更新總字數達2億漢字,文學網頁日瀏覽量達到15億次。與此同時,網路文學在數字閱讀中的主流地位日益提高,《2016年數字閱讀白皮書》顯示,相對於2015年,2016年數字閱讀內容總量增長率達到88.2%,其中原創佔比從69%上升到79.7%。
(六)網路文學的產業化延伸
網路文學作為重要的IP資源,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網路文學的很多作品除以紙介質圖書形式出版外,還改編為游戲、動漫、電影、電視劇、有聲讀物及周邊產品,全版權、全產業鏈的經營模式逐步形成。從最早的《第一次的親密接觸》到《明朝那些事兒》《誅仙》,從《杜拉拉升職記》到《歡樂頌》,這些圖書不僅在網路上受到熱捧,出版為紙介質圖書後,也連續佔領國內的圖書暢銷榜。如《杜拉拉升職記》從一個不到2 000字的博客,延伸到系列圖書、電影、電視、話劇、音樂劇、周邊產品,形成一個10億元的大產業。
(七)網路文學的盈利模式
中國的網路文學,最初是免費閱讀,從2002年開始,起點中文網試行收費閱讀,這種模式很快被其他網站效仿。多年的探索發展,中國網路文學產業運營模式逐漸成熟。一條由網路寫手、文學網站、內容經紀人、出版商、影視投資商、游戲廠商、動漫公司,以及電信運營商、客戶端產品製造商、廣告代理商等組成的完整而復雜的產業鏈已經形成,並逐步形成了以作品版權為中心的運營模式,其盈利來源主要包括VIP付費閱讀收入、網路廣告收入、無線閱讀運營收入,以及線下出版、影視改編、動漫遊戲改編等版權延伸收入。其中,VIP付費閱讀和無線閱讀運營是最重要的兩大營收來源。隨著移動互聯網的飛速發展,手機等移動終端已經成為網路文學閱讀最重要的載體。
同時,如前所述,高點擊率的網路文學改編成實體圖書後,也會獲得一筆不菲的版稅收入。據《華西都市報》2018年4月11日刊登的《霸榜中國網路作家富豪榜》,2017年,網路文學作家唐家三少年收入1.3億元,天蠶土豆年收入1.05億元。據此推算,網路平台的收入也不菲。《統計報告》顯示:網路文學業務營收也進入全面盈利期。公開資料顯示,閱文、掌閱、縱橫等網路文學企業在2017年均已實現盈利。除此之外,2017年下半年,國內兩大網路文學平台閱文集團和掌閱科技相繼上市,從資本市場融到了所需的資金。
二、中國網路文學的貢獻
首先,網路文學在探索中發展,產生了一批社會效益與經濟效益俱佳的優秀作品。從中國文學史的發展角度來看,一個時代有一個時代的文學。網路文學通過二十餘年的發展,帶著信息化時代的技術特徵,佔領了中國的文化版圖。盡管網路文學的大多數作品因為寫作的倉促,還存在這樣那樣的藝術缺陷,但正由於其規模龐大,沙裡淘金,其中還是留下了不少膾炙人口的優秀作品。2008年,在中國作家協會指導下,《長篇小說選刊》雜志社和中文在線曾舉辦過一次網路文學十年盤點,評出了十大優秀作品:《此間的少年》《成都,今夜請將我遺忘》《新宋》《竊明》《韋帥望的江湖》《塵緣》《家園》《紫川》《無家》《臉譜》。同時,還有一批受到讀者好評的作品,如《誅仙》《明朝那些事兒》《星辰變》《夢回大清》《斗羅大陸》等。這些作品因其在網上的點擊率很高,成為各家出版社關注和追逐的出版資源。據統計,網路文學每年向實體出版輸送的文藝類新書和暢銷書占其總數的1/2以上。2017年,在網路上先發表又以紙介質的形式出版了網路小說6 492部。同時,網路文學業已成為各大文化公司掘金的一塊寶地,許多網路作品被改編為影視作品後贏得了很高收視率,如《小兒難養》《後宮甄嬛傳》《裸婚時代》《步步驚心》《失戀33天》《山楂樹之戀》等。同時,網路文學逐漸被主流文學接納。2009年,網路作家阿耐所著的《大江東去》成為第一部榮獲中宣部「五個一工程」獎的網路小說;《上海文學》雜志的編輯金宇澄發表在上海「弄堂」論壇上的網路文學《繁花》經反復修改後獲第九屆茅盾文學獎。
其次,網路文學的IP開發推動了整個文化產業的發展。中國的網路文學,與美國的好萊塢電影、日本的動漫,成為風靡世界的文化現象。網路文學作為重要的IP資源,IP經營不僅成為網路文學自身的重要收入來源,也帶動了整個產業鏈,甚至一個產業的繁榮。2017年,由網路文學經過加工而出版的紙介質圖書達到6 492部,改編電影電視連續劇2 427部,游戲605部,動漫712部。根據網路小說改編的影視劇占據了影視劇市場的半壁江山,除此之外,聽書作為網路文學的衍生業務得到迅速發展。根據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在2017年4月發布的《2016年中國閱讀白皮書》數據,2016年國內近7成數字閱讀用戶用過聽書功能,聽書用戶超過1億,願意付費的用戶比例達到65.3%。在這一趨勢下,蜻蜓FM、懶人聽書等垂直應用均在2017年獲得過億元人民幣融資;而微信讀書也於2017年7月發布新版本,宣布全面上線音頻內容。天涯社區、鐵血科技、天下書盟、博易創等數量眾多的網路文學公司在新三板掛牌。
同時,網路文學的IP運作模式從一次性售賣向深度開發全方位合作發展。網路文學與網路游戲、網路動漫、網路影視、網路音樂等多元文化相互滲透,根據網路小說改編的《微微一笑很傾城》電視劇與移動游戲《倩女幽魂》實現雙向劇情滲入,影視與游戲深入融合。游戲工作委員會數據顯示,2016年影游聯動開發的移動游戲實際收入達89.2億元。
最後,網路文學逐步由國內走向國外,網路平台不僅獲得了經濟效益,而且彰顯了中國文化的軟實力。互聯網時代,網路文學在中國產生的影響,很快也在世界各國贏得了反響。富有中國元素的武俠、玄幻、科幻、言情等網路作品,以其曲折離奇的情節、引人入勝的敘述,吸引了海外的讀者。據統計,盛大文學網站曾有超過3 600萬注冊網民,其中有30%的網民來自國外,網民分布在全球二百多個國家和地區。起點中文網3 100萬注冊網民中,同樣有30%來自海外,分布在全球一百多個國家和地區。晉江原創網日均瀏覽量超過4 000萬,擁有注冊網民320萬,全世界共有211個國家和地區的網民訪問過晉江原創網,海外流量佔全站流量的30%以上。
中國網路文學出海,與網文海外門戶及網文翻譯網站的建立是分不開的。目前,在網文翻譯網站中,Wuxiaworld(武俠世界)是海外本土第一批成立的中國網文翻譯網站,2014年12月成立至今,已擁有了一批忠實的用戶,並形成了一定的影響力。Wuxiaworld在全球網站排名為1 005,擁有來自全球一百多個國家和地區的讀者。Gravity Tales是一個本土作者的翻譯+原創平台,不僅與閱文集團合作,對中國網文進行翻譯,而且擁有原創版塊,孵化了一批平台自身的網路小說作者。
與此同時,中國的網路文學也被海外的出版商所青睞。《成都,今夜請將我遺忘》《藏地密碼》《誅仙》《杜拉拉升職記》等一大批圖書的版權被世界各地的出版商所購買。從輸出國家來看,從最初的東南亞,到日韓等國,再到後來的美國、英國、法國、俄羅斯、土耳其等歐美國家,足跡已遍布二十多個國家,被翻譯為英語、韓語、泰語、日語等十幾種語言文字。
另外,網路文學網站主動走向海外,重視海外布局。如中文在線在歐洲和美國設立分公司,向海外讀者推廣網路文學。2017年5月,起點中文網的國際版——起點國際正式上線。目前,起點國際已上線九十多部作品,語種以英文為主,首波主打品類以仙俠、玄幻、科幻、都市等題材為主,除PC端以外,Android及ios版本APP也已同步上線。
三、中國網路文學尚需努力的地方
(一)網路文學作品的質量參差不齊
第一,不少作品思想內容膚淺,創作態度主觀隨意。網路文學的作者為了取悅讀者,營造一種狂歡的氛圍,往往有意反傳統、打破規范,惡搞歷史和文化,生造語言文字。同時,跟風、抄襲、注水現象十分嚴重。第二,暴力色情隱現其中。無論是標題還是作品的內容,往往有一些露骨的色情、暴力、兇殺情節,有些還宣揚一夜情、換妻、虐戀等不健康的觀念。第三,思想傾向不夠健康。盡管近年來因為監管加強,色情描寫的作品有所減少,但作品宣揚的權力、金錢、物質崇拜仍然充斥網路文學。不少穿越小說,都是描寫草根穿越到另一個世界,不是當「王爺」,就是娶得三妻四妾,或者獲得巨額財富。第四,語言文字粗疏。在網路文學世界裡,20萬字是短篇,中篇在20萬到60萬字,比較走紅的網路小說,都以千萬字計。在網上連載的作品,作者一天要「碼」1萬字左右。在這種以迎合讀者,等待點擊的狀態下創作的作品,缺少生活的積淀,缺少藝術的構思,缺少修改打磨,其粗疏可想而知。阿耐網路長篇小說《大江東去》雖然最後獲得了中宣部「五個一工程」獎,但長江文藝出版社的責任編輯在稿件修改上投入了很多的精力。天蠶土豆的《斗破蒼穹》在湖北少年兒童出版社出版時,責任編輯雇請了幾位武漢大學研究生為其整理,做了大量的刪削工作方達到出版水平。第五,模仿抄襲嚴重。網路文學由於是類型化寫作,很多情節的設置已經形成了模式,因此,作品的抄襲現象比較嚴重。還有一些作者使用網路軟體寫作,盡管不能指證其作品抄襲某部作品,但這種機器寫作的方式缺少感情投入,很難突破原有模式。
(二)網路文學需要多方扶持
與傳統文學創作相比,網路文學的進入門檻很低,很多作者缺少文學修養和寫作技巧,作品一味地迎合讀者,追求點擊率,結果「鴻篇巨制」很多,但缺少文學性和思想深度。中國的網路文學如果要實現經典化,在中國文學史和出版史上留下一批精品,必須在如下幾個方面努力:第一,提高作者自身的文學修養和文學史意識。目前有些網站組織重要的「大神」級作者與傳統作者結對子,或者組織專家講學,將他們送到魯迅文學院之類的機構學習,意在提高作者的寫作水平。但短期的學習並不能迅速提高寫作能力,網路作者自己要有意識地閱讀文學經典,放慢寫作速度,有意識地打造能夠傳之後世的文學精品。第二,展開必要的網路文學批評。現在對網路文學的評價,主要從發展文化產業的積極方向來做宏觀的判斷,印象式批評多,對具體作品的思想性、藝術性缺少學理性的分析,有關部門要組織批評家,放下身段,客觀地分析當前網路文學的趨勢,展開對作家作品的有理論有深度的批評。第三,引導網路文學進入主流社會。目前各級作家協會都十分重視網路文學作者的創作,很多作者從網路文學的世界走入了文學主流群體,如安妮寶貝、金宇澄、慕容雪村、張悅然、當年明月、李可等,他們的不少作品已經成為文學精品進入文學史的視野。但與龐大的網路文學作者隊伍相比,這些作者僅僅是「冰山之一角」,主流社會對網路文學要採取包容和引導的態度,在探索中提高網路文學的文學性與思想性,讓網路文學從草根進入殿堂,真正成為我們這個時代標志性的文化現象。

熱點內容
網路小說霸道總裁系列 發布:2025-09-21 10:54:01 瀏覽:185
小說嗨大叔結局 發布:2025-09-21 10:41:31 瀏覽:50
超甜高中校園言情小說 發布:2025-09-21 10:33:34 瀏覽:990
重生張小凡碧瑤的小說 發布:2025-09-21 10:19:31 瀏覽:319
妖妻本色免費小說閱讀 發布:2025-09-21 10:11:17 瀏覽:680
女主重生娛樂圈完結小說 發布:2025-09-21 10:09:12 瀏覽:558
短篇完結修真小說txt下載 發布:2025-09-21 09:59:49 瀏覽:483
海賊王路飛重生回小時候小說 發布:2025-09-21 09:50:13 瀏覽:76
網路小說唐省長 發布:2025-09-21 09:50:11 瀏覽:796
19年都市總裁小說 發布:2025-09-21 09:49:27 瀏覽: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