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小說名篇鑒賞
㈠ 盤點近幾年優秀的網路小說,你看過幾部
近幾年看的小說並不多,主要是如今的國內網路小說模式單一化,情節化,套路化都太過兒戲,很少有五六年前那種百家爭鋒的感覺了。
如今細說來看,小說已經不僅僅是白文加爽文那麼簡單了,對於老書迷來說,更重要的是一本小說表達出來的人文和一些更深層次的東西,最簡單來說,龍套的智商不要和三歲小孩一樣白痴。滿足這些的在我看來有
烽火戲諸侯《雪中悍刀行》 《陳二狗的妖孽人生》
貓膩《將夜》
海晏《琅琊榜》
鳳歌《昆侖》《滄海》
誤道者《大道爭鋒》
水明石《楊戩——人生長恨水長東》
彩虹之門《地球紀元》
耳根《仙逆》
聖騎士的傳說《修真聊天群》
寧航一《必須犯規的游戲》《四人夜話》
墨五《紈絝才子》
崔走召《我當陰陽先生那幾年》
今夕何夕《仙朝帝師》
㈡ 十大經典網路小說排行榜
十大經典網路小說排行榜如下:
1,《誅仙》
點評:這是一本仙俠小說,雖不如金庸、古龍的武俠小說那樣有名,但是這本小說在網路中更令人熟知。可以說,此書真正開了仙俠小說之先河。此書以武俠寫仙俠,結構嚴謹,情感真摯,是網文中難以抹去的經典。
2,《獵國》
點評:跳舞大神的巔峰力作。我們都只知道跳舞寫西方奇幻小說。這本《獵國》具有十分典型的西方奇幻小說色彩。一個叫夏亞·雷鳴的狡猾的土鱉的奇幻冒險故事,不僅能讓讀者領略到劇情的跌宕起伏,更能被這個狡猾的小土鱉的種種怪異舉動逗得捧腹。
3,《回到明朝當王爺》
點評:這本穿越小說看似與現在的穿越小說沒有什麼不同。但是,若論對明朝時期人文風情的解讀,只怕沒有一本穿越小說能比得上此書。關鍵是作者更很會YY,使得此書的YY很符合邏輯。所以,此書才是月關的代表作。
4,《凡人修仙傳》
點評:這本書開頭很普通,一個山村走出來的窮小子,能有多大作為?可就是這個窮小子,經歷一次危難,就獲得一次奇遇,然後「種田」,修仙。記住作者安排情節的這個節奏,估計你也就能讀,甚至能寫這樣的「凡人修仙流」的網文了。
5,《雪中悍刀行》
點評:這本小說作者套用了許多歷史人物、故事,雖說有拼湊嫌疑,但是內容還算精彩感人。只是現在拍成了電視劇,把這許多人物搬到熒幕上,難免讓人要與真實的歷史人物、故事做對比。如此一來,書中的人物和故事倒顯得不倫不類了。
6,《全職高手》
點評:蝴蝶藍寫了許多網游小說,當屬此書最受歡迎。許多讀者並非網游愛好者,可仍喜歡讀此書,為什麼?因為此書中每個人物都有其獨特的標簽,每個搞笑的劇情都有其合理的邏輯。不過,現在看來,此書唯一的敗筆卻是,對主角葉修的背景遮遮掩掩地描寫。
7,《小兵傳奇》
點評:此書被讀者稱為網路奇書。但我也讀過此書兩三遍了,卻不知此書奇在哪裡。唯一我所佩服的是,作者想像力豐富,把未來太空戰合情合理展現在我們面前。但是,如果你看過早期那部《銀河英雄傳說》的動畫片,或許也就不覺得這本小說有什麼稀奇了。
8,《一念永恆》
點評:在耳根眾多的網路小說中,也就此書還有點兒意思。主角白小純單純、善良、淘氣,當然還很小白。這個人物性格與情感的巨大反差,形成本書的特色。只不過,後期劇情依然依託人物性格,使得這本小說喪失了許多吸引力。
9,《蜀山》
點評:此《蜀山》非彼《蜀山》,這是作者流浪的蛤蟆的一本網游小說,書中以第一人稱寫了「我」玩《蜀山》游戲的故事。此書夾雜科幻,暗喻「游戲即人生,可以游戲,切莫游戲人生」的道理。
10,《明朝偽君子》
點評:作者賊眉鼠眼的這本小說與《回到明朝當王爺》一樣,都是寫主角穿越到大明正德年間的故事,都繞不過去小皇帝正德和大太監劉瑾。
㈢ 有哪些稱得上優秀的網路小說
1、《慶余年》,378萬字,作者:貓膩
2、《贅婿》,486萬字,作者:憤怒的香蕉
3、《孺子帝》,180萬字,作者:冰臨神下
4、《朱門風流》,333萬字,作者:府天
5、《宋時行》,157萬字,作者:庚新
6、《唐磚》,447萬字,作者:孑與2
7、《覆漢》,323萬字,作者:榴彈怕水
8、《秦吏》,336萬字,作者:七月新番
9、《官居一品》,571萬字,作者:三戒大師
10、《醫統江山》,524萬字,作者:石章魚
11、《明朝敗家子》,542萬字,作者萬:上山打老虎額
12、《大明望族》,308萬字,作者:雁九
13、《上品寒士》,151萬字,作者:賊道三痴
14、《貞觀大閑人》,328萬字,作者:賊眉鼠眼
二、玄幻類18本
1、《詭秘之主》,447萬字,作者:愛潛水的烏賊
2、《武道宗師》,248萬字,作者:愛潛水的烏賊
3、《斗破蒼穹》,533萬字,作者:天蠶土豆
4、《斗羅大陸》,297萬字,作者:唐家三少
5、《大道朝天》,300萬字,作者:貓膩
6、《武極天下》,666萬字,作者:蠶繭里的牛
7、《聖墟》,564萬字,作者:辰東
8、《天域蒼穹》,505萬字,作者:風凌天下
9、《太古神王》,632萬字,作者:凈無痕
10、《氣沖星河》,324萬字,作者:犁天
11、《光明紀元》,700萬字,作者:血紅
12、《巫神紀》,411萬字,作者:血紅
13、《牧神記》,589萬字,作者:宅豬
14、《十州風雲志》,128萬字,作者:知秋
15、《全職法師》,708萬字,作者:亂
16、《弒天刃》,518萬字,作者:小刀鋒利
17、《太上章》,395萬字,作者:徐公子勝治
18、《原始戰記》,254萬字,作者:陳詞懶調
㈣ 跪問網路小說十大神作都是什麼
十大神作網路小說有:《神墓》、《凡人修仙傳》、《斗羅大陸》、《雪中悍刀行》、《悟空傳》
一、《神墓》
辰東大神的成名之作,最好看的玄幻小說之一,萬年之後,神魔陵園重新開啟,從中走出的辰南開始了自己的尋人之旅,浩渺天地,六道輪回,面對著陌生的世界,雨馨究竟在何處,說不盡的英雄故事,道不盡的萬古傳奇。
四、《雪中悍刀行》
《雪中悍刀行》作者烽火戲諸侯,知名網路小說作家,作為最好看的網路小說之一,《雪中悍刀行》被眾多讀者稱為《雪中》之後無江湖,情之一字,不知所起,不知所棲,不知所結,不知所解,不知所蹤,不知所終。
五、《悟空傳》
以《西遊記》為藍本,再現了唐僧師徒四人的取經之路,小說悲劇英雄式的塑造手法,讓無數的讀者心中流血,悟空與紫霞仙子的愛情故事,唐僧與小白龍之間的愛情故事,八戒與阿月之間的愛情故事讓無數讀者扼腕嘆息,《悟空傳》是不可或缺的那個時代記憶。
㈤ 怎樣欣賞散文/小說
一 關於小說的人物
小說是通過故事情節和環境描寫,以塑造人物形象為主要手段,反映社會生活和個人內心世界的一種文學體裁。在小說的情節、環境和人物這三要素中,人物是中心要素。因此,閱讀小說的一個主要內容就是欣賞小說中的人物形象。要分析小說創作是如何刻畫人物形象的,就必須把握人物性格。
小說是一種敘事性的文學體裁,通過人物的塑造和情節,環境的描述來概括的表現社會生活的矛盾,一般分為長篇小說,中篇小說和短篇小說,培養欣賞小說的能力,主要指培養能夠讀懂小說中的情節,人物和環境的能力。把握情節,是培養欣賞小說能力的基礎,讀小說,要能夠正確概括故事情節,即能夠用簡潔的語言表述情節的主要內容和發展過程,進一步,要搞清事件發生的背景,抓住情節發展的線索,理清情節起因,發展,高潮,結局之間的聯系,把握情節,無論是欣賞小說的結構,語言還是欣賞人物形象,就有了堅實的基礎。有人說,閱讀小說的核心內容是欣賞人物形象,這是有道理的,人們把優秀小說塑造的人物形象稱為典型形象,什麼是典型形象呢,典型形象指的是,人物形象既表現出社會生活中一類人的特徵,同時又具有鮮明的個性特徵,既是這一類,又是這一個,欣賞小說的人物形象,就要把握住人物形象的典型性,從而把握住作品的主題,正確理解作者的創作意圖,小說中的人物形象,有正面形象,也有反面形象,有時,作者的思想,觀點,情感通過塑造正面形象表現出來,有時則通過塑造別理科夫,他不僅把自己的身體,精神和思想都裝在套子里,充當沙皇專制制度的家犬,還力圖把周圍人們的生活也束縛在套子里,甚至把整個世界也裝進套子,通過這個人物,作者鞭撻了反動勢力對社會的壓制,揭露了他們保守,虛弱的本質,優秀的典型形象大都具有深刻的社會意義和撼人心魄的審美價值,把握人物的典型性是小說鑒賞能力提高的重要標志欣賞小說中的人物形象,還要認真琢磨作者運用了哪些塑造人物的方法,取得了怎樣的藝術效果,小說中,無論是自然環境描寫還是社會環境描寫,都是為刻畫人物形象服務的,欣賞小說,離不開對環境描寫的欣賞。概括的說,欣賞環境描寫,就是欣賞環境描寫的典型性,所謂環境描寫的典型性,一是說這些環境描寫都是很必要,對情節發展和刻畫人物能產生積極的作用,二是說這些環境描寫通過藝術加工能更集中更鮮明的體現社會的本質特點,從而提高讀者審美能力以及認識社會,了解社會的能力,因此,要下大氣力培養會欣賞環境描寫的能力,例如,讀子夜,這篇課文時,我們會看到,作者對從鄉下初到上海的吳老太爺的刻畫,是在細致,生動的環境描寫中完成的,坐在這樣近代交通的利器上,驅馳於300萬人口的東方大都市上海的大大街,而卻捧了太上感應篇的是老太爺,看到的是幾百個亮著燈光的窗洞像幾百隻怪眼睛,聽到的是,轟轟轟,軋軋軋。啵啵啵,而身邊坐著的二小姐的裝束像一支尖針刺入吳老太爺迷惘的神經,到家後,他看見滿客廳是五顏六色的電燈在那裡旋轉,這些是吳老太爺從未看到,從未聽到,從未聞到的一切,對他產生了過度的刺激,使他憎恨,憤怒,腦袋裡有什麼東西爆裂了,碎斷了,導致了他的死亡,表面上看,吳老太爺從閉塞的鄉下來到繁華的上海,是因為不適應嘈雜,喧囂,糜爛的城市環境而猝死,而我們深入、思考,便不難看出作者小說開篇時對30年代上海社會環境描寫的良苦用心,這些環境描寫對小說情節的發展,人物的刻畫,主題的揭示,都起了舉足輕重的作用,提高欣賞小說的能力,除了要多讀書,認真讀書,勤於思考,還要具有一定的歷史知識,文化知識,以及生活經驗的積累,我們每個人都要做一個善於思考的人,一個熱愛生活的人。一個珍惜一切美好事物的人,這樣,才能夠培養出高尚的審美情趣 ,養成高層次的文學鑒賞能力。
二 關於小說的結構
小說的情節是由特定的情節單元或敘事單元構成的。不同的小說篇章,其情節單元的構成方式是不同的,從而形成了不同的情節結構類型,不同的情節結構類型有不同的敘述特點和審美功能。從對中外小說創作的研究中,我們發現小說情節結構的基本類型有6種,即線狀結構、網狀結構、畫面結構、象徵結構、寫實結構、散文結構。下面,讓我們對這6種情節結構的敘述特點和審美特點進行分析。
(一)線狀結構
線狀結構,就是各個情節組成部分按時間的自然順序、事件的因果關系順序連接起來,呈線狀延展,由始而終,由頭至尾,由開端到結局,一步步向前發展,雖然有時倒敘、插敘和補敘,但並不改變整個情節的線式格局。線狀結構有單線式和復線式之分。復線式結構根據情節線之間的關系又可分為三種:一是主副線式,即兩條或兩條以上的情節線索分主次,交叉共進。二是交叉式,即兩條或兩條以上的情節線索難分主次,交叉共進。三是平行式,即有兩條難分主次的情節線索,但並不交叉,而是呈平行狀態,並通過某些人物或事件造成兩條線索之間的聯系。情節的線狀結構,在西方小說中一般呈現為直線運動,其情節結局往往是毀滅性的。
但在中國古典小說中,大多呈現為一種潛隱的圓形,結局是大團圓式的,或是回歸性的。例如破鏡重圓、夫妻團圓,歷經艱險、親人團聚,受盡磨難、終成正果,金榜題名、美夢成真,或者是散而聚、聚而散,合而分、分而合,盛而衰、衰而盛。不僅如此,一些長篇小說還構成了潛隱的多層性圓形,例如《三國演義》中由東漢一分為三——魏、蜀、吳,又三合為一——西晉,在這一分為三,三合為一的敘事大圓中,又包含著魏、蜀、吳三家由創業到滅亡的相互對峙而又相互交叉的三個中等圓,以及董卓、袁紹、袁術、呂布、劉表等來去匆匆的小圓,在這種圓圓相續相套之間波瀾壯闊地展示了我國3世紀周流不殆的政治外交謀略和戰爭傳奇。可以說,中國古典小說的深層,大多運行著這個周行不殆的「圓」。這是因為,中國人自古以來在對宇宙和生命的感悟和體驗中,形成了所謂圓形思維,即傾向於認為宇宙、社會、歷史、人生呈現著一種圓形的運行機制,傾向於追求天地交泰、天人合德和人與自然宇宙和諧相融,而與之相契合的敘事作品的審美理想是那種超拔而圓融的藝術境界。
(二)網狀結構
以人物的心靈為中心點,以人物的意識、心理活動為輻射線構成情節,其結構如蛛網般,就是網狀結構。這是西方意識流小說所採用的基本情節結構形式,我國新時期文學創作中被稱為「心理小說」的作品也採用這種形式。意識流小說和「心理小說」的網狀情節結構的基本特點是:1. 小說所敘述的對象是人物的心理活動的流動過程,包括人物的思想、意識、回憶、聯想、想像、感覺、直覺、印象、夢境等。2 .作家打破傳統小說的時間順序和因果邏輯,憑借人物的意識流動來組接素材。3. 作者採用了心理分析、獨白旁白、感官印象以至幻覺、夢境等表現手法展開敘述。
(三)畫面結構
以景物、場面為主體的畫面式情節單元的組合,即為畫面結構。這種情節結構,在傳統小說和現代小說中都大量存在,但其創作旨向、畫面特點和組合的具體方式卻有很大差異。傳統畫面結構,就其創作旨向而言,作家著意於通過畫面創造而抒情寫意。就其畫面構成而言,是在如畫的自然環境和自然風景之中鑲嵌著人物故事,作家的寫作興趣不在故事,而在故事賴以發生的空間和環境;寫人物動作不求戲劇舞台表演那樣的戲劇化,而求富有靜感的神韻。例如我國現代小說史上著名的作家凌叔華的創作,正如朱光潛所評論的那樣:「以一隻善於調理丹青的手,調理她所需要的文字份量。」「作者寫小說像她寫畫一樣,著墨不多,而傳出來的意味很雋永。」①傳統畫面結構,其畫面之間的連接,是畫簿式的,正如朱光潛對廢名的小說《橋》所作的分析那樣:「《橋》里充滿的是詩境、是畫境、是禪趣,每境自成一趣,可以離開前後所寫境界而獨立。它容易使人感到『章與章之間無顯然的聯絡貫穿』。全書是一種風景畫簿,翻開一頁又是一頁②。也正如沈從文曾經對自己的小說《斷虹》所作的說明一樣:「我這個故事給人的印象,也將不免近於一種風景畫集成。」③當然,在大多數傳統畫面式小說中,仍然會有一個簡單的前後貫通的故事作為「粘合劑」把各個畫頁予以粘合,以不致零亂倒錯。現代畫面結構小說,主要指的是20世紀50、60年代誕生於法國的「新小說」派作品。
就創作旨向而言,「新小說」派認為,人不應是小說的中心,小說的中心是「物」,即事物、形態,而「人物」只是「臨時道具」。事物是不受人的意識支配的,作家不應該從主觀感情出發來描繪事物,而應該用冷靜的語言如實記錄客觀世界和現代人的活動。就畫面的構成而言,新小說只是用語言文字將景物轉化為繪畫一樣的視覺形象,以期收到觀畫一樣的視覺效果;寫到人,思想感情也被過濾了,僅剩下一些圖景。畫面之間的連接基本上採用的是電影「蒙太奇」的手法,這當然使得畫面之間實現了意義的銜接,但又使得畫面之間的關系有了多義性,敘述的整體意向有了不確定性。因此,在這類作品中,讀者所得到的往往是一些「不確定」、「測不準」的事物畫面。
(四)象徵結構
象徵性情節結構,即全部情節單元緊緊圍繞著某個形而上的抽象理念——意識、觀點、思想、感覺而展開和進行,理念是情節的內核,是情節片斷之間的連接線索。加繆的《局外人》、卡夫卡的《變形記》《城堡》、美國海勒的《出了毛病》、我國新時期張抗抗的《北極光》、鄧剛的《迷人的海》、王安石的《牆基》、高曉聲的《魚釣》等都是典型的象徵結構作品。象徵性情節結構小說的藝術特點如下:
1.象徵涵義凝聚著所有的情節單元,貫穿著整個形象體系。當然,其中大部分小說外觀上還有情節的時間線索,但是就小說的審美價值而言,如果僅僅從線式情節的角度去理解,那麼這些小說的意蘊將暗然失神,甚至盪然無存。
2. 象徵形象具有完整性和生動性。從創作過程來看,是象徵涵義凝聚和貫穿了形象和情節,但從成品看,又是形象和情節暗示和表現著象徵涵義。所以,作家在賦以小說象徵涵義時,仍然致力於形象完整性和生動性的描寫。
3. 情節過程簡明、清晰。因為作者追求的是理念的感悟,而不是情節和形象本身的感染性,所以,盡管整體形象具有完整和生動性的特徵,故事情節也可以是完整的,但情節過程卻必然是簡明、清晰的。作者避免事件過程的傳奇性、戲劇性和緊湊性,省略了事件的來龍去脈,放棄了各種人際關系的錯綜復雜,甚至於有意模糊了人物的姓名來歷和事件的時間地點,以便讓象徵涵義不被情節枝蔓所遮蔽而突現出來。
4. 象徵形象具有大幅變形的特點。象徵情節結構中的形象一般是經過了大幅度變形處理的,因為只有高度誇張極度變形的形象,其象徵性質才更為強烈,形而上的理念才更利於傳達。
(五)寫實結構
寫實結構是「新寫實」小說所採用的情節結構。「新寫實」小說不像傳統現實主義小說那樣去營構因果相扣的嚴密精緻的情節和創造典型環境中的典型性格,也不像現代主義小說那樣徹底打碎時間情節而完全依據人的意識的流動和閃回組織敘述。它注重於展示客體的原形,即事物、生活(包括精神或文化現象)的原初狀態和本來面目,通過人生中平凡、瑣碎的細節,揭示人性的原生特質和那酸甜苦辣五味具全的人生體悟,而相對淡化社會歷史的背景,淡化政治思想意義,甚至作者的主觀感情也得到抑制,即所謂「以零度感情介入」。例如池莉的《煩惱人生》,按時間順序把從凌晨4點到晚上11點這一時間內的生活如實的展示出來,就像用藝術手法把生活還原到「一絲不掛」的狀態。通過這種原生態的生活展示了如此人生是多麼煩惱,普通人的生存狀態是何等可憐和可悲。小說從人們生活中那些自發性和隨機性的平常事件中,展示了人們生存中的需求和行為方式。由於注重展示生活的原生態,故「新寫實」小說的情節結構體現為:故事情節不是精緻嚴密的、封閉自恰的因果邏輯情節,而是鬆散的、開放的生活故事,其中現實的事件和幻想的故事、理性的思考和非理性的感悟、清楚的事實和模糊的印象、真善美的事物和假惡丑的現象……都會在敘述過程中浮現出來,使人就像看到了生活本身一樣。但是,這並不意味著「新寫實」小說是絕對的寫實化了。盡管梁曉聲說他的寫實小說《父親》「沒有一點虛構的成份在內」④,寫實小說《信從彼岸來》的作者王毅捷亦鄭重宣布此作是「絕無虛構之處,研究歷史的大量事實,這是我的信條」⑤。但事實上任何寫實之作都有虛構成份在內,不會是絕對的寫實,絕對的寫實是不可能的。
(六)「散文」結構
散文化情節結構的特點:一是故事情節呈現為散文的片斷,就如同散文的敘事是片段事件的連綴,而不是有頭有尾的連貫故事一樣。二是形散而神不散,即通過片斷事件的敘述和自然景物以及社會風情的描繪,創造出生動的意境,表達特定的主體情思。這似乎同於散文了,其實不然,散文所敘之事之人多是真實的,而「散文」結構所敘之事之人之境,卻是虛構的。「散文」結構實際上就是採用了散文的情節形式而創造了一個虛構的世界。何立偉的《小城無故事》就是很典型的「散文」結構。「散文」結構,所追求的是自然天成的效果。如汪曾祺的許多小說,大多用倒敘回憶的方式,往事片斷汨汨而來,或長或短,或濃或淡,隨思緒而定,無刻意修飾的痕跡。汪曾祺曾經說過,一篇小說未產生前,即已有此小說的天生的形式在,好像宋儒所說的未有此事物,先有此事物的『天理』。一篇小說是不能隨意伸長或縮短的。汪先生所強調的正是那種行雲流水、自然天成、不事斧鑿和雕飾的情節結構。
另外,要善於從體味細節到把握情節。 在對每一個情節進行細致品味和分析時,讀者可以根據情節中的細節描寫,了解細節所體現的人物的行為內容。 同樣是做一件事情,不同性格的人會有不同的做法。 小說讀者要能從一個寫人細節上看出人物不同的行為方式,並由此把握人物獨特的性格特徵。
小說情節中的巧合、誤會、懸念、對比、重復等技法的出現,都是為了把讀者熟悉的生活用新奇、陌生的形態來表現,實現小說情節既出人意料又入情入理的審美境界。
怎樣欣賞散文?我在漫天雪論壇也遇到一些網友也經常提出這樣的疑問,即怎麼樣欣賞現代散文?筆者結合網路散文寫作和欣賞實踐,談點體會,僅供參考。
看到一篇散文,寫篇讀後感還可以,如果人家提出要你欣賞一下,可能就作了難。因為老虎吃天,無從下口,一片茫然。是欣賞他的立意,還是欣賞它的結構?是欣賞它的語言,還是欣賞它的氣質?是了解它的創作技巧,還是了解它的寫作背景?總之,欣賞有許多方面。如果是一篇短而淺的散文,全面地談談也未嘗不可,但如果是一篇有份量的名篇佳作,或者是一部散文集,如果全面地欣賞分析,沒有宏觀的把控能力,可能就要感到吃力,甚至於寫出來自己不滿意或作者不以為然。
我要告訴讀者的是:以我多年從事理論評論工作的經驗來看,如果不是受人之託非要就一部散文集做評論,我還是建議,要把你讀一篇散文之後印象最深的一點生發開去,寫成一篇欣賞散文的短文。也就是說,攫取一個方面,或者是立意(主題),或者是結構(包括開頭結尾各個層次的安排等),或者就語言談點觀感。因為這是你可以並且有能力把握的小題目,是散文的一個側面,抓住這個側面,就可談深談透,把握實質。我在評論陳翰乙雜文帝王系列時,就不是泛泛而談,而是抓住帝王系列這一部分,從而作出中肯的分析和論證,並給予方向性的指點。在評論米奇諾娃的那本散文集時,盡管我是從宏觀上談她散文創作得與失的,但我還是就語言這方面談得最多最細最透,也最容易打動讀者。
在這里舉個例子。朱自清的《荷塘月色》是名篇佳作,而金志華在寫賞析時僅僅抓住散文在結構與語言兩個方面的突出特點加以分析評論,因此就被編進了《中國現代散文欣賞辭典》。文章開頭,只是簡單地介紹了一下朱自清寫這篇散文的歷史背景,是1927年作者極其苦悶時,尋求超脫和自由的心境下出去走走,在月光下看到荷塘而緣情寫景的。評論文章第二部分著重分析結構上的安排,中間三段怎麼樣寫荷塘月色之美,然後介紹內外結構的均衡安排,形成一個圓型結構。然後又介紹這篇散文在語言上的特色,是「新而不失自然」,在口語的基礎上刻意出新。既平白如話,毫無雕飾之感,更有精心練句用詞。
欣賞網路散文,其實還是美學范疇,是一種審美活動。就是說,你對一篇散文或一部散文集讀後,就感受美的地方發表評論,它是不是美的,美在什麼地方?為什麼寫得這樣美?這是一種以散文藝術作品為研究對象的特殊思維活動,也是溝通作品與讀者的橋梁和途徑,同時更是一種再創造。好的鑒賞文章本身也是藝術品。從欣賞主體即評論者來說,需要有一定的思想理論水平和生活經驗。只有經驗過的東西才能與作者產生共鳴。其次,要有一定的藝術修養。一位哲人說:「對於非音樂的耳朵,最美的音樂也沒有意義。」缺乏應有的藝術情趣和修養,就難以找到欣賞作品的途徑。有些讀者在一片叫好中感到茫然,談不出哪裡好來,就說明這種缺少藝術修養的情況。德國詩人歌德說過:誰要想作出偉大作品,他就必須提高自己的文化教養,才可以像希臘人那樣,把瑣碎的實際自然提高到精神高度。欣賞亦如此,鑒賞力不是靠觀賞中等作品而是要靠觀賞最好的作品才能培養成功。等你在最好的作品中打下牢固的基礎,你就有了用來衡量其它做的標准,估價不至於過高,而是恰如其分。
欣賞散文的重點是什麼?我認為:一是看立意如何?即有沒有真知灼見,獨到的思想內容,奇特的人生感受,深沉的生命追問,自然個性的張揚。好的散文一定是立意新奇、思想獨到、個性突出,有著深刻生命體驗的。反之就不是好的或優秀的散文。還是那句話:散文誰都會寫,寫好不容易!二看散文的構思技巧如何?有人概括為「新、奇、巧、妙」四字,也不無道理。一篇散文,特別是司空見慣的題目或題材,別人都寫過,比如生命啊、幸福啊、人生價值啊、理想啊等等。如果你在結構上沒有新意,很可能就會落入舊巢。欣賞者就可以從這里發現問題,越是老題目,越要看有無結構上的新奇巧妙。三是看意境創造。因為散文是造境的藝術,它不同於小說,看有沒有故事,人物刻畫怎麼樣?散文主要看意境,一篇散文能創造出一種獨特的意境,就是對文學史的貢獻。四是看語言特色。有沒有語言特色,是衡量一篇散文成不成功的標志。成功的散文往往是語言上有特色的,能不能創造出獨特的散文語言風格,也是衡量散文好或差的重要標志。我在評論米奇諾娃散文時,就抓住她在語言上的創造和特色進行評論,別的不是沒有價值,而是語言有獨特的價值。這就是我的發現。羅丹在《藝術論》中說:「美是到處都有的。對於我們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美,就是性格和表現。」要善於發現散文語言的含蓄美、音樂美和智慧美。由於散文是介於詩歌與小說的文學樣式,因此,在散文里讀出詩意,特別是那些散文詩,更應該是美的語言。同樣是敘述一件事或故事,散文也與小說不一樣,小說平鋪直敘即可,而散文卻要求敘述時帶有感情和節奏,要朗朗上口,要有詩意。所以,大家看於堅等人的散文好,好在哪裡?在語言。他們原來都是詩人,後來轉寫散文,就把詩歌語言帶進了散文,於是有了詩意:悅耳動聽,節奏明快,抑揚頓挫。因此,有人主張,年輕人要想學散文,最好先從寫詩練起,詩寫好了,再寫散文就得心應手。其它的方面,比如作者思維、寫作背景、反映內容等,都可以在欣賞中一並了解,不是重點,有的評論者甚至於不去過問那些。
欣賞與批評有沒有區別?有的。欣賞是批評的基礎,批評是欣賞的升華。凡是讀散文者,都在欣賞,;有的只是欣賞,而不發表高見,即不對作品品頭論足;有的在跟貼中說一兩句觀感,有的則訴諸文字,寫出讀後感或欣賞文章。所以,欣賞是大眾的、普遍的、低層次的文學活動。而批評就不一樣了,批評是在欣賞的基礎上,對作品做出判斷和評價,從而揭示作品的客觀價值幫助和提高欣賞者的鑒別能力。不但要肯定優點和成就,而且更重要的是指出缺點和失誤。這就需要批評著把讀者的欣賞觀感集中起來,集思廣益,做出正確判斷。因此,批評不但引導讀者欣賞,還對作者有益,能幫助作者總結成功與失誤,提高創作水平。
㈥ 有哪些稱得上優秀的網路小說
經典網路小說是一種非常精緻的物品,它可以用來休閑娛樂或是供大家欣賞,具有很好的休閑益智的效果,
1、俠氣逼人:是一本比較熱血/輕松系列的小說,主講豬腳張元隨身攜帶了一個功德面板,裡面有一本秘籍,名為九陽神功,只要不斷地積累功德,他就可以不斷變強,與妖魔戰斗,張元開始了異世界的好人好事之打怪的故事。
2、奧術神座:這一本奇幻小說完全展示了知識就是力量的規則,數學差的有時可能也看的一臉懵逼,豬腳把現代的數學知識完全的融合在魔法上面了,開創了新的一條道路。喜歡這種類型的可以去看一下。
3、一品道門:講的是二十一世紀道家弟子張百仁,因為觸動先天劍胎,逆轉時空降臨隋唐時空,論道鍾離權,斗劍呂洞賓,統御之權,歸於至聖,天命帝以司牧,帝承天而撫臨的故事。
4、極拳暴君:情節比較血腥暴力,拳拳到肉的一本書,講的是主角落在異界,靠著主神碎片,一步步成終極大BOSS的故事。
經典的網路小說有很多,有俠氣逼人、奧術神座、一品道門、極拳暴君等每個人心中都有一部自己感覺最經典的網路小說。
㈦ 有哪些經典的網路小說
發現一個很有意思的現象,就是從朋友那推薦來的一些東西更容易讓我們信任與接受。比如一部好看的電影,一首好聽的歌曲,一本好看的書等等,很多時候,我們去嘗試的的,都是朋友們推薦的和分享的這些東西。不知道大家有沒有這種感覺?
有哪些網路小說是朋友推薦給你的,然後你看了就再也放不下?
《搜神記》《蠻荒記》
作者:樹下野狐

這是一部只看簡介就讓我產生很大興趣的網路小說,果然裡面的內容滿足我的期望。永恆之後在這部小說里結合了中國古代文化,詩詞歌賦經義文章,諸子百家等等創建了一個文人的修煉世界,雖不是開創儒道流,但絕對是集大成者,給人非常新奇的閱讀享受。這是我目前唯一還願意等更到凌晨的網路小說,可惜作者因為身體不好,已經斷更半年多,希望能夠早日恢復健康。
你們有哪些是由別人推薦給你的,然後一看就喜歡的網路小說?
㈧ 歷史網路小說十五部經典神作,各時期的風采,哪個是你
《臨高啟明》作者:吹牛者
這不是單獨一個作者創作的小說,而是一群人集體創作的作品。這本作品已經超越了一般網路小說的范疇,這部小說甚至不僅僅是小說,它還是一部報告文學,是一個科普巨著,是一個實驗文學……它採用了極端的群像式描寫,彷彿《人間悲劇》式的清明上河圖。
㈨ 最出名的十大網路小說,哪本對你更有吸引力
有人問世界上最出名的十大小說是哪些?然後各抒己見,最接近的一個答案也僅僅只是一個報紙的問卷調查,樣本數都不到一萬。其實都完全是憑印象,因為很多評價的維度都無法確定。那在網路小說里,最出名的十本網路小說是哪些呢?其實這個也是無法確切說誰最出名,根據各方面的一些數據來談談。
1《誅仙》作者:蕭鼎
2《盜墓筆記》作者:南派三叔
之所以把《誅仙》排第一,是因為這個小說十多年了,一直保持著很高的熱度,實體書,游戲,影視等等連續不斷的推出,熱度越來越高。實體書賣得非常火,曾幾何時,這部小說被當作是網路文學的代表。加上游戲影視的加成催化,這部小說的知名度簡直炸裂。
3《斗破蒼穹》作者:天蠶土豆
跟《誅仙》一樣,發書時間好像也都差不多,到現在都是經歷了十多年,同樣是實體書賣得超火,甚至比前者更火,加上最近一兩年的影視化,這部小說都快家喻戶曉了。
4《三生三世十里桃花》作者:唐七公子
網上人氣最高的一部網路小說,各方面的人氣反映的就是讀者數量,知名度不言而喻。最主要的是這部小說的火爆成了一個網路文學的奇跡,成了網路小說的巔峰代表。再加上實體漫畫等不俗的成績,如今也在進行影視化改編,《斗破蒼穹》排第三應該沒問題,等到時候影視劇開播,知名度必定再上一個台階,超越前兩個應該不難。
5《斗羅大陸》作者:唐家三少
這部小說完全的靠抄襲的話題變得家喻戶曉的,自從影視劇開播後,關於這部小說的爭論達到了空前的熱度,簡直是全民大討論,想不知道都難。抄襲者大紅大紫,原著大風刮過的《桃花債》卻鮮有人知道。
6《鬼吹燈》作者:南派三叔
這本小說本應該比《盜墓筆記》更火的,當年在連載的時候確實比《盜墓筆記》火多了。但經過多年的沉澱後,實際上知名度卻要比盜筆差上不上,難道是因為少了那一群腐女的助推么?《鬼吹燈》本身也是極火的,實體書賣得飛起,然後這兩年的影視劇《馴龍訣》《九層妖塔》《精絕古城》等開播,直接將其知名度推到了巔峰。
7《凡人修仙傳》作者:忘語
唐家三少的這部小說本身就擁有者極高的人氣,然後實體書和漫畫簡直賣瘋了。然後作為網路文學的最具代表的人物,唐家三少經常被各種媒體以網路文學的代表人物報道,另外唐家三少還上了兩次福布斯名人榜,助推了知名度的提高。
8《盤龍》作者:我吃西紅柿
這部小說也是一部網路文學中少有的現象級作品,網路上超高人氣,開創凡人流,關鍵是這部小說建立的最正統的仙俠小說體系,成了最正統的仙俠小說代表,而且還被當作了一種文化現象被媒體報道過。如今一提修仙小說,第一反應的就是凡人了,這就說明了凡人的影響力。
9《回到明朝當王爺》作者:月關
當年也是爆火網路,然後就一直經久不衰。這部小說知名度高有一個原因就是它被當成了明穿的代表,很多明穿小說都很火很經典,但是說到「回明」肯定都是指的這部小說,而不是別的小說。甚至,這部小說被看作是穿越歷史小說的代表。
10《第一次親密接觸》作者:痞子蔡
這部小說作為第一部具有影響力的網路小說,其本身就具備了現象的屬性,之前人們只要一提網路小說,就必定會提到這個,而在各種網路文學的研究,與報道上,這部小說都是被提及到最多的,很多地方都繞不過這部小說。它就是一個源頭。
說到吸引力,其實很性別有點關系,這十本裡面大多數是男頻的小說,對我們女的實在沒什麼大的吸引力。實在要找一本就是唯一的女頻《三生三世十里桃花》。
㈩ 有哪些網路小說讓你覺得百看不厭,非常經典
《殺破狼》除此之外,還有許多優秀的網路小說作品,《有匪》講述了小姑娘周翡成長為一代刀俠的故事;《慶余年》講述了范閑在慶國風雲中運籌帷幄的故事;《三生三世十里桃花》講述了上神白淺與天界太子夜華的愛恨糾葛……都是不錯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