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小說對中國文化的意義
❶ 如何從文化產業發展的角度看待網路小說
網路小說與一般的小說形式有些許不同,它比較寬松的文體使的內容包含很廣泛,仙俠、玄幻、網游都市,如果要用一句話來形容的話就是正規的小說形似所不能包含、容忍的小說一般都可以算做網路小說。(或者可以用另一種解釋,在網路上首發的就是。)
絕大多數網路小說是以快餐文學為定義,大都情節冗長,很大一部分情節不符合常理邏輯,有時情節還很虐,口水話多,結構枝枝蔓蔓,內容有時相互矛盾,缺乏經典之作。雖然也不乏有脫穎而出的傑作,但是,很多網路寫手寫作的目的大多數是為了賺錢,這使得網路小說具有很大的功利性,失去了文學性,難以被文壇認同。
造成這些弊病的原因:一是網路小說的寫作成本太低,從讀者到作者很容易,很多缺少文化修為的人大量湧入;二是以字數多少為盈利模式,導致作者重量不重質;三是作品大都是即時更新,而不是先寫好再發表,讀者催促作者更新,一般每天至少更新幾千字,這樣很難出經典;四是很多讀者大概是雅的東西看太多了,要看點俗的,雅俗共賞嘛!
大陸網路小說在網路以文字為主的時候便出現了,隨著網路的發展而不斷壯大。那個時候的網路小說更趨向於一種意識的表達,是作者宣洩個人理想的工具。
2001年,著名網路小說家今何在出版了具有劃時代意義的網路小說《悟空傳》,這是第一本在現實中出版的網路的小說,引發了國人對網路小說的無限熱情。
隨後,網路小說逐漸向商業化發展,出現了許多知名網路小說商業網站,如起點中文網,17K文學網等等,同時也涌現出一大批有才華的作家。但是,網路小說的商業化也使得網路小說大軍中低級趣味,無聊低俗小說的泛濫,大量宣揚不道德行為,扭曲社會價值觀的小說作品出現,以贏利為目的,發表了大量垃圾文學,可以說是一大悲哀。
然而,其中也有許多具有真正思想的作者,比如寧致遠所作小說《楚氏春秋》、酒徒所作小說《明》、宵夜蛋糕所作小說《陰陽法劍》、貓膩所作小說《慶余年》、方想所作小說《卡徒》,是不可多得的佳品。
雖然網路小說的發展十分迅速,但是總體上和其他文學發表形式相比,仍具有文學性不足、思想深度淺、和以快餐文學為主的缺點。同時,盜版侵權網站的肆虐也是網路小說的大敵。
經過6年發展,到2007年之後互聯網基本在國內普及,網路小說也隨之從萌芽到成長再到成熟,在爭議中步步前行。
在2010年之後,網路小說與影視劇集結合越來越緊密,成為了中國大陸文學的中堅力量,並且保持著旺盛的活力,蓬勃生長。
❷ 「2021中國國際網路文學周」舉辦,舉辦這種活動,有什麼意義
「2021中國國際網路文學周」的舉辦,對於中國文學史來說,有著特別的意義。
第一,隨著時代的變遷和科技的的發展,文學也緊跟時代潮流的步伐,走向了網路。「2021中國國際網路文學周」在中國浙江烏鎮舉辦,中國作家協會的成員和部分政府機關人員都參加了這場活動,很多網路上知名的評論家,小說家,作家都參加了這次活動,在這次活動中,大家充分發表自己對網路文學的意見,吸收他人的經驗,使自己獲得成長。
」2021中國國際網路文學周」的舉辦,對對中國的國際網路文學的過去進行了回顧,還針對當前網路文學存在一系列問題,給出了針對性的意見。
❸ 網路小說對中國文化產生了哪些影響
產生了一些比較重要的影響,並且影響了中國的電視劇的一個導向和趨勢,所以說網路小說對中國文化產生了一定的影響,但是也有一些不好的影響,所以說這個需要我們辯證的去看待。這樣的才能夠理智的去分析這些影響。
❹ 網路小說對當代文學的影響
看到你的題目,我想到了我們的考試題有篇文章:
《網路寫作與國家文化戰略》
馬季
目前,中國網民接近4億人口,在線閱讀人群和寬頻擁有量均佔世界第一位。2004年博客出現之後,網路寫作已經成為中國人的日常生活內容,在網上發表過作品的人數無法確切統計。截至2009年底,全國文學網站簽約作者的人數已突破百萬,約5000萬讀者通過網路、手機和手持閱讀器閱讀文學作品。值得重視的是,民眾對文學的關注程度不亞於影視及其他藝術門類,其廣泛性超越上世紀80年代文學黃金時代。這一現象說明,網路寫作的影響力已經由文學而進入更加廣泛的社會領域。毫無疑問,調整國家文化戰略的重大歷史機遇正擺在我們面前。
自20世紀80年代開始,世界文化格局悄悄發生了變化,各具特色的東亞三國嶄露頭角,日本動漫產業全球領先,韓國電腦游戲迅速崛起,中國以舉世無雙的網路文學震驚世人。但我們應該看到,無論日本還是韓國,都及時抓住了文化推動經濟發展的杠桿,尤其是日本,2003年銷往美國的動畫片以及相關產品的總收入為43.59億美元,是日本出口到美國的鋼鐵總收入的4倍。日本政府抓住這一機遇開展「漫畫外交」,不僅將其作為一項重要的出口產業,而且還將其作為一種獨立的文化來培養,在政策、資金和組織上都給予極大幫助。這是值得我們去認真思考和研究的現象。
當然,網路文學有其自身的特點,目前的發展尚未進入產業化的高峰時期,也正因此,需要我們對它的未來做一個遠景規劃。網路文學的重要特徵是具有鮮明的現實性和時代精神,那麼,網路寫作到底在哪些方面體現出這一全民文化新姿態的呢?
互聯網在傳統的文學藝術與真實的世界之間構建起一個模擬的世界,它既大大地滿足了人們企圖通過想像擴展自己現實世界的慾望,又以其比傳統傳媒藝術更加可感的特性,滿足了人們潛意識中「夢想成真」的意願。這無疑是時代特徵的最新體現。而網路小說創作形式多種多樣,大致可分為:歷史架空類、玄幻科幻類、都市青春類、官場職場類、游戲競技類、靈異驚悚類、新軍事類和新武俠類等。事實上,網路類型小說作為一股新的文學力量,在不斷壯大的過程中,將有可能以「轉換表達方式」推動文學表現形式創新機制的產生,進而豐富當代中國文學譜系。
由於網路寫作者的身份千差萬別,因而實現了真正的多樣化。特別值得關注的是,網路寫作與以往的體制外寫作,在書寫方式和人群結構上發生了重大變化。首先,依靠網路寫作生存的網路職業寫作者隊伍已經超過了各地作協的專業作家隊伍。網路寫作的速度和數量是驚人的,寫作者依靠文學網站的運作,獲得不菲的收入,無論怎麼講,這都是時代進步的結果。百萬業余寫作者不斷耕耘、相互切磋,在傳播文化和推進時代精神的過程中發揮了巨大能量。
網路寫作實現了文學的多元發展。自上世紀90年代以來,曾經輝煌的中國詩歌逐漸退出了文學的中心舞台,對於一個詩歌大國來講,這或多或少讓人惋惜和感嘆。然而,網路詩歌的發展扭轉了這一局面。據調查,相對於其他網路寫作,網路詩歌的寫作人群分布最廣、年齡差距最大,作者數量最多,網路上每年產生大約20萬首詩歌作品,詩歌網站、論壇和博客超過1萬家,每年的出版物有近百種。在國學熱的推動下,網路古體詩詞寫作也出現全新局面,其發展態勢為新中國成立以來的最好時期。
網路作品目前已經成為新興文化產業鏈的重要環節。就目前來看,網路文學在線閱讀的收費模式已經初步建成,作品的影視、舞台劇改編和游戲改編方興未艾。由於網路文學的版權維護未能有效解決,流失比較嚴重,影響了產業的有序發展,具有百億規模的行業目前每年只能產生1億5千萬,可見其潛能巨大。
滿意請採納,如有不明可以追問。
❺ 從文化傳承和創新的角度,說明如何更好的推動網路文學發展
網路文學在中國飛速發展,為中國文學事業的繁榮注入了新鮮的血液。目前,中國網路文學已擁有1億5000萬讀者和100萬名網路作者,形成了與傳統文學競相發展的多元化格局。
今天我將和各位探討網路文學發展的機遇和挑戰,以及我們如何去推動網路文學產業化、促進網路文學更加積極健康地發展。
一、網路文學發展機遇
1、巨大的市場空間
據中國互聯網路信息中心(CNNIC) 第 25 次中國互聯網路發展狀況統計報告,截至2009年12月30日,中國網民規模達到3.84億人,普及率達到28.9%。中國手機網民規模達到2.33億人,占整體網民的60.8%。網路文學用戶規模達到1.62億人,占網路應用使用率42.3%。 巨大的用戶市場為網路文學的發展提供了無限的發展空間。
2、網上付費閱讀已被年輕人接受
目前中國人不願意為服務付費的觀念正在慢慢改變,特別是年輕人已經對付費服務習以為常。這種付費的理念有利於激發網路作者的創作熱情,促成擁有較大影響力和市場號召力的作者和一大批有著優秀網路文學作品的產生,對網路文學的產業化發展提供了好的平台。
3、新的出版模式促進網路文學產業化發展
隨著數字出版的發展,不斷涌現出新的傳播渠道,使網路文學得到廣泛的傳播。中文在線在全國首創全媒體出版模式,以手機、手持閱讀器、互聯網、數字圖書館、紙書出版等方式進行多渠道出版,實現「一種內容、多種渠道、同時發布」,幫助作者實現版權價值最大化,營銷傳播立體化。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手機出版為網路文學發展開辟了無限的空間。對於一個傳統出版社來說,一本書的發行量在幾十萬冊就已經屬於天文數字,而在中國移動的手機閱讀平台上,一本暢銷書最高的點擊率超過了2億次,這是傳統文學根本無法想像的。
二、網路文學發展面臨的兩大挑戰
一是網路文學的內容
由於網路的自由,傳播門檻低、作品質量無法嚴格把關,導致作品質量良莠不齊,思想深度、內容形式等千差萬別,寫作角度也都各不相同。還有一些作者一味的為了討好讀者而根據讀者的好惡來寫作,這樣的作品只能是文化快餐,而不是有營養的精神大餐。
二是網路文學的盜版問題
目前網路文學的盜版問題還是非常嚴重。由於網路盜版的盛行,給文學類站點帶來了沉重的打擊。一些盜版網站使原創正版站點用戶嚴重分流,波及到正版網路文學網站的合法收入,也導致作者的權益受不到充分保障。
三、促進網路文學發展的措施
1、作協指導,支持網路文學健康發展
中國作協作為中國文學界的官方機構,可以在網路文學的發展引導上、網路文學網站的建設上、網路文學作者的培養上等給予全方面的指導和支持。例如2008年11月-2009年6月,在中國作協的指導下,中國作家出版集團和中文在線共同主辦「網路文學十年盤點」,成為傳統文學界與網路文學界迄今為止最大規模的一次交流,這對網路文學的發展就非常有促進作用。2010年,在中國作協指導下,中文在線和魯迅文學院合作舉辦「網路文學作家培訓班」,幫助網路作者系統地梳理了文學創作的觀念、思路和方法,對網路作者寫作水平的提高起到了積極作用
2、產業拓展,最大化開發版權價值
我們應挖掘優質的網路文學作品,拓展到多個應用領域。網路文學可以為網路游戲、電影、電視以及動漫等文化產業提供豐富的素材。比如《明朝那些事兒》以一個億的碼洋突破了十多年來的成人文藝作品天頂;《誅仙》成為著名游戲;許多書被搬上了熒幕。中國原創文學在經過進一步的商業開發後,將走向多形式、多語種和多媒體化的未來。
3、保護版權、打擊盜版
我們應保護版權,為網路文學作者朋友們提供積極健康的創作環境。2005年7月,在國家版權局、中國出版工作者協會的大力支持下,中文在線聯合國內最知名的數十家出版機構、全國各地律師事務所及眾多知名作家共同發起成立了中文「在線反盜版聯盟」,這成為了17k及廣大原創文學站點維權的強有力後盾。目前已經建立起遍布全國的律師網路,組織維權訴訟300餘起,涉案作品3000餘部。
4、網路文學內容審核、網路編輯的培養
在內容為王的時代,內容的審核和把關,網路編輯的職責尤為重要。網路編輯面對的是「巨量讀者群」,編輯職責在思想政治、主流文化的把控上的重要性被放大。比如在手機出版上,面對幾億的讀者,任何一個思想政治、文化傾向、文字規范上的失誤,都將被手機出版渠道難以估量的放大為此,提升網路編輯的素質和水平,建立和健全一套與國家最高新聞機構類似的網路內容管理體系也非常重要。
網路文學的發展和產業化需要多方的支持,相信在中國作協的指導下,在中國優秀的網路文學網站的推動下,在廣大網路作家的努力下,在數字出版產業鏈各方參與者的促進下,網路文學必將更加健康、有力地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