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網游小說 » 怎麼評論一本網路小說

怎麼評論一本網路小說

發布時間: 2025-05-27 19:53:53

Ⅰ 現代網路小說評價

當下小說,我感覺就分兩派,一個是娛樂性,一個非娛樂性(好像是廢話)。但這就是網路小說的寫照。
就其娛樂性質上的說,我比較喜歡在情節步步引人入勝之後展現的是對人類生存未知領域的探索,並有一股莊重感,如星辰變,從主人公身上就能體現出一種探索世界的精神,稍遜點的就是神墓。像三少和土豆寫的書,閑著蛋疼的話看一本就行了,後續的都是復制。烽火的書很細膩,不是一兩本就能涵蓋他的才華,特推薦:陳二狗的妖孽人生。玄幻世界的結構可以大同小異,包括魔法和位面,但我個人感覺,情節和環境應該只是輔助小說主旨的材料而不應該是筆墨的中心。相對這點來說,娛樂小說的主旨及其定位就尤為重要,比如:惡有惡報,如此普通的道理,在高手看來完全可能就是:報亦有報。報應的循環是多元化和不絕對的的,這是事實,這就是殘酷,這就是宇宙的本質。
再說說非娛樂性的小說,好像除了娛樂的就是非娛樂的。這個范圍有點籠統但是非常嚴謹,這種說法也完全是從「你」這個角度來說的。你不喜歡的書,即使再搞笑和浪漫也是垃圾,垃圾不能成為書,至少在你的眼裡已經沒有營養價值。所以娛樂和非娛樂足以涵蓋每個「你」的個體對書的分類,非常科學也非常嚴謹。非娛樂性質的小說,在網路文學里。。。。。。。(先把分給了吧,給了我就把下面要說的說完。)

Ⅱ 《劍來》這本小說怎麼樣

評價:

劍來寫的感覺有點頭蛇尾,開頭驚艷,其他起點作家的每個人的形象刻畫,都讓人印象深刻,中期書簡湖一直在講道理,講來講去費了大篇章幅還沒講出個所以然。

到劍氣長城大戰,城破,浩然天下戰場,想像中的大場面一點沒有,浩然天下戰爭寫得象流水賬,一章開一個新人物,還用完就扔,開得莫名其妙,扔得莫名其妙,讀者了會覺得非常亂,人物沒有特點,一個都沒記住。

感情線的描寫也不理想,寧姚和陳平安之間的感情,也沒刻畫多少篇幅,就感覺莫名其妙的就愛上了。還不如奶秀當這個人更合適,賀小涼和陳平安羈絆都感覺比寧姚深,似乎是為了推劇情硬加上去的感情戲,無法吸引讀者,更無法令讀者產生共鳴。

(2)怎麼評論一本網路小說擴展閱讀:

《劍來》是連載於縱橫中文網中一部網路小說,作者是烽火戲諸侯。

故事簡介:

西方凈土,有個喜歡給人說故事的老和尚,豢養有九條天龍。蠻荒南疆,有個目盲畫師,驅使與山嶽等高的金甲傀儡,搬動十萬大山,鋪就一幅錦綉圖畫。

一個生長在北方的貧寒少年,當他有一天看到頭頂竟有成千上萬的御劍仙人,如同蝗群過境。他就想去親眼去看一看,說書先生所說的那位讀書人,東海的滔天大潮、西方的黃沙萬里和南荒的巍峨大山。於是,終有一日,少年挎起木劍,一路向南。

作者簡介:

烽火戲諸侯,本名陳政華。1986年11月8日出生於浙江省杭州市淳安縣。中國網路作家富豪榜當紅上榜作家,縱橫中文網專欄作家,網路小說新一代人氣作家。代表作《極品公子》《陳二狗的妖孽人生》、《天神下凡》、《雪中悍刀行》、《老子是癩蛤蟆》。

Ⅲ 《七貓小說》寫書評方法

在七貓小說看到了自己感興趣的小說內容後,我們是可以對其進行評論的,而且還可以在評論區看到別人發布的書評內容哦!七貓小說怎麼評論?下面我就為大家帶來了七貓小說寫書評的方法介晌鋒紹,還不知道怎麼弄的小夥伴可以跟我一起來看看具和伏體的方法。

Ⅳ 怎麼評價一本小說

如何鑒賞小說
小說藝術的一個重要特徵是塑造有血有肉的生動感人的人物形象。學習和鑒賞小說,首先要學會剖析人物的性格特徵及塑造人物的手段和方法等,當然要先明確小說的三大要素及古典小說(中國)發展階段等相關常識。

小說是通過典型的人物形象、典型的社會生活環境和完整的故事情節的具體描寫,用以反映現實生活的一種文學體裁。
小說的三個基本特徵,一是通過人物的外貌、對話、行動和心理等描寫,塑造人物形象,表現人物或性格;二是要有一定的故事情節,通過對社會生活的細致描寫,表現復雜的矛盾沖突,敘述故事的發生、發展、高潮和結局,在情節的發展中展現人物性格的變化;三是描寫具體的社會環境,以表現人物和事件產生的歷史背景,社會條件,用來烘託人物,顯示人物的性格特徵。因此作者總是通過他筆下的人物形象,來描繪所處的時代,寄寓他所領悟的生活真理。而讀者也只有通過人物形象的認識去把握作品所反映的生活本質。

小說之所以具有獨特的藝術魅力是由於它塑造了具體感人的典型人物形象。典型的藝術形象是指既具有獨特而鮮明的個性,又能反映一定社會的某些本質、具有某種共性的人物形象。即我們常說的個性和共性的統一,如我們剛學過的「套中人」別里科夫、「守財奴」葛朗台,及「祥林嫂」、「老栓」等典型藝術形象。

小說塑造人物的手段是多種多樣的,一般不會是單一的。既可正面描寫,又可側面烘托;既可進行語言、行動等直接描寫,也可通過環境描寫、細節描寫等來達到同樣的目的。
人物的性格和人物的行為是統一的,什麼樣的性格決定了有什麼樣的行為。所以,我們在分析人物形象時,應該注意人物的行動描寫。如「葛朗台與年齡不符的撲金器的行動」等,只有守財奴的他才做得出來。

語言也是揭示人物性格特徵的重要手段。因為,不同性格的人物,都有自己獨特的、個性化的語言習慣。我們從人物語言入手,就可以把握人物形象的性格特徵。如葛朗台句句話不離金錢、佔有、交易,守財奴的個性特徵展示無遺。
心理活動是人物本性的再現,外貌描寫也可以反映人物內心,揭示人物性格,這些都應該引起我們的重視。
小說是時、空的藝術,這里的空間主要指的是環境。環境是形成人物性格,並驅使其行動的特定場所。既包括自然環境又包括社會環境。
社會環境即人物活動、事件發生發展的社會背景,即時代特徵、社會風貌等。環境決定並影響人物的性格,同時,人物性格也對環境有一定的影響,如別里科夫對全城的轄制。二者相互統一。自然環境指人物活動的時間、地點、時令、氣候、地理風貌等。它常常是為製造氣氛、襯託人物的情趣、心境、表現人物的心理而安排的,一般都帶有作者的感情色彩,被當作是社會環境的暗示。發《祝福》中年關祝福的景象,《母親》中車站氛圍的描寫等。
需要注意的是環境對人物性格的體現起著強化作用。作者為了表現人物豐富復雜的性格,往往為人物設置各種不同的環境,用以「刺激」人物,以記錄其種種行為,從而顯露出性格。最後尚需提到的是環境所展示的世態風情不僅僅只為塑造人物服務,還有它自身的、獨立的審美價值。
那麼,如何去把握(學習、分析、鑒賞)小說中的人物形象呢?除了理清情節,注意在人與人、人與環境(社會)的矛盾沖突中去認識外,必須按上面所說特點從下面幾個方面去分析。
第一,要注意分析人物活動的典型環境(自然環境時間、地點、時令、地貌等和社會環境時代特徵、社會風貌)。它是文藝作品中的典型人物所生活的特定的環境,是一定歷史時代的社會生活、階級矛盾及其發展趨勢在作品中的具體表現。它也是形成人物性格和驅使人物行動的一切客觀條件的總和:離開了典型環境,典型人物的存在就失去了依據;同樣,離開了典型人物,我們所說的典型環境也就失去了任何意義。

第二,要注意人物描寫(區別於塑造人物手段)方法,注意分析人物的語言和行動。人物的不同性格,主要通過人物言行(人物所獨有的)表現出來的。因為,「語言是思想的直接現實」,我們只有通過語言分析等來了解人物的不同性格。小說中的人物語言包括獨白、對白,分析人物語言要注意人物的身份、地位,以及他所處的典型環境。
第三,要注意分析人物的心理活動。小說中人物的心理活動,常常是通過人物在特定的環境中的思想活動揭示出來的。通過分析人物的心理活動,可以了解人物行動的思想基礎,使之更加真實、深刻,從而完整地理解人物形象。心理活動本是一個非常復雜的過程,心理變化過程更是短暫的、稍縱即逝的。盡管如此,但心理活動也有其特點,也是有規律的。首先,任何一種心理變化,都與外界刺激相關,即與特定的典型環境相關;其次,心理變化過程也是有序的,不論由喜到悲,還是由悲到喜,都有一個變化的過程。因此,只要抓住典型環境和人物情感的變化,就可能理解人物形象。

總之,我們應該明確以下三點:人物是「三要素」的中心,小說的主題思想正是通過人物形象的塑造展現出來的。分析人物自身形象,除了從外貌、心理、語言、行動等方面去綜合分析外,還要各有側重,抓住不同小說突出部分的描寫來分析,不能每篇小說都面面具到,掩蓋了特色。自然環境與社會環境更多的時候是融為一體的,是不可截然分開的。
下面再談一談學習和鑒賞時如何認識小說中情節、人物、環境對表現主題所起的作用。
主題是小說通過對現實生活的描繪和藝術形象的塑造所表現出來的中心思想,是小說的靈魂和學習鑒賞小說的終極目的。要把握小說主題,必須從情節、人物、環境這三個方面進行認真考慮。小說的主題貫穿於整個作品之中,是作品內容的核心。正是由於有小說主題的統帥,使小說各個部分構成了一個有機的整體。
我們還應該了解小說創作的時代背景和作家創作小說的動機,這一些對於我們正確把握小說的主題也是很有幫助的。
最後,談一談小說的細節描寫。它是指文學創作中對人物的性格、肖像、語言、行動、心理及其周圍環境所作的細膩、具體的描寫。它極其生動、細致,是刻畫人物、描寫事件的最小組成單位。細節的描寫可能誇張,但前提是必須真實,後者是現實主義文學的必要條件。沒有生動、真實的細節描寫,形象就會干癟、蒼白,缺乏藝術感染力。但細節描寫必須服從主題的表達,有利於生動、具體地反映事物的本質特徵,以增強藝術效果。瑣瑣、冗長的細節描寫,往往損害人物性格,淹沒作品主體,模糊主題思想。
小說的學習和鑒賞除了上面我們談到的幾點外,還要注意品味語言(不指人物語言描寫,而指作者的敘述和描寫語言。人物語言見前)和欣賞技巧(指作家駕奴文學語言,運用多種藝術表現手法及表達方式、修辭手法等等來構思文學作品塑造文學形象時所表現出來的熟練而又獨具特色的藝術技能等)。
總之,具備了一定的生活經驗和正確的審美觀,加上對小說特點的把握,小說的學習和鑒賞並不難
近幾年現代代閱讀在第Ⅱ卷文學作品閱讀以散文為主,但也時常考小說閱讀,側重考查理解、判斷、推斷、想像能力。從選文來看,更趨於考查文化內涵深、體現歷史沉澱和寓含哲理性、教育性的散文或小說。
小說屬於文學作品,其文學特徵最為明顯,也最體現《考試大綱》中的要求:鑒賞文學作品的形象、語言和表達技巧。
第一點鑒賞文學作品的形象
(一)於文學作品的形象
1.優秀的小說和戲劇文學作品大都著力於刻畫人物,創造典型的人物形象。
2.詩歌散文類作品,一般不注重刻畫人物性格,而著力於描繪某種生活圖景,抒發某種感情。
3.人物形象的塑造離不開對環境的描寫。文學作品中的環境一般包括:①具體的風景描寫、生活場景描寫。②促使主人公活動的生活和社會環境。③社會歷史背景及時代特徵。
4.人物描寫的方法一般有:概括介紹、側面烘托、環境描寫、景物描寫、肖像描寫、語言描寫、行動描寫、細節描寫、心理描寫等。
(二)作品形象的基本要點
1.人物的性格特徵; 2.人物的精神風貌;
3.人物的思想特徵; 4.人物形象的社會或時代意義,等等。
另外,概括時要盡可能做到要點全面,並按某一順序排列。
(三)鑒賞文學作品的語言
1.文學作品的語言是以人民群眾的口頭語言為基礎,經過作家加工、提煉的文學語言,它一般有準確、鮮明、生動、富於形象性和藝術感染力的特點。
2.文學作品的語言一般具有以下特點:准確簡練、生動形象、含蓄豐富、富有音樂美。
3.除此以外,各種體裁的文學作品還有一些特殊的要求。如話劇的對白,就特別要求口語化,要求富於動作性等。敘事性文學作品的語言,可以分成人物語言和敘述人語言兩大類:①人物語言,即作品中人物的對話、獨白,作品中的人物語言應該是性格化的語言,要能充分地揭示人物的性格特徵和表現人物的心理狀態;②敘述人語言,也就是作家在作品中描繪人物、敘述事件、描寫環境、評價生活等使用的語言,對文學作品語言的鑒賞一般主要就敘述人語言而言。
第二點鑒賞文學作品的形象、語言和表達技巧。
文學作品的表達技巧,是指作家運用了哪些寫作原則、規律和方法來塑造文學形象和表現作品的內容的。具體來說,對文章的表達技巧的分析主要指:一是作家在表達方式運用上的技巧和文體知識運用方面的技巧,二是修辭手法的運用和其他相關寫作方面的技巧。
從高考試題來看,對表達技巧的考查一般不要求學生判斷某種表達技巧是什麼,而往往要求賞析其表達的作用。縱觀近年高考試題考生應注意以下「表達技巧」的作用:
(一)人稱
1.第一人稱:敘述親切自然,能自由地表達思想感情,給讀者以真實生動之感。
2.第二人稱:增強文章的抒情性和親切感,便於感情交流。
3.第三人稱:能比較直接地展現豐富多彩的生活,不受時間和空間限制,反映現實比較靈活自由。
(二)敘述方式
1.順敘:能按某一順序(時間或空間)較清楚地進行記敘。
2.倒敘:造成懸念,引人入勝。
3.插敘:對主要情節或中心事件做必要的鋪墊照應,補充說明,使情節更加完整,結構更加嚴密,內容更加充實豐滿。
4.補敘:對上文內容加以補充解釋,對下文做某些交代。
5.平敘:(指敘述兩件或多件同時發生的事)使頭緒清楚,照應得體。
(三)描寫
總體來說,描寫有以下一些作用:①再現自然風光。②描繪人物的外貌及內心世界。③交代人物活動的自然及社會環境。
1.人物肖像、動作描寫:更好展現人物的內心世界、性格特徵。
2.景物描寫:具體描寫自然風光,營造一種氣氛,烘託人物的情感和思想。
3.環境、場面描寫:交代人物活動的背景,寫明事件發生的時間和地點,渲染氣氛,更好地表現人物。
4.人物對話描寫:刻畫人物性格,反映人物心理活動,促進故事情節的發展。也可描摹人物的語態,收到一種特殊的效果。
(四)修辭格
1.比喻:化平淡為生動,化深奧為淺顯,化抽象為具體。
2.比擬:色彩顯明,描寫形象,表意豐富。
3.借代:以簡代繁,以實代虛,以奇代凡。
4.誇張:烘托氣氛,增強感染力,增強聯想;創造氣氛,揭示本質,給人以啟示。
5.對偶:便於吟誦,易於記憶,使詞句有音樂感;表意凝練,抒情酣暢。
6.排比:內容集中,增強氣勢;敘事透闢,條分縷析;長於抒情。
7.反復:寫景抒情感染力強;承上啟下,分清層次;多次強調,給人以深刻的印象。
對文學作品的形象、語言和表達技巧進行初步鑒賞,可以是就某一個方面的鑒賞單獨命題。對文學作品的形象、語言表達技巧進行初步鑒賞,還常常與對文章中心意思和主要內容的分析歸納以及對文章的思想內容和作者的觀點態度的評價結合起來命題。
對作品中形象的把握與分析,對作品語言特色的鑒賞,這一直是考查的難點。主要表現是很多考生抓不住要點,或無話可說。

高考小說鑒賞知識歸類
一、分點解說
1.人物形象塑造的考查
解題思路應分四步走:首先總體把握小說人物形象特點,確定作者的感情傾向是褒還是貶,是頌揚還是諷刺。然後畫出小說中關於這個人物言行的語句,以及作者的議論或者作者借作品中其他人物對他的評價的語句。接著看用了什麼描寫方法,在此基礎上進行歸類概括。最後選擇恰當的詞句表述出來。
2.重要情節細節作用的分析,解題時要注意其思考的方向:
①是對表現主題的作用。其作用一般來說是點題或突出主題。②是對塑造人物形象方面的作用。或是發展了人物性格,或是表現了人物性格。③是對整個故事情節的構成上的作用。一般來說是推動了故事情節的發展。
3.分析環境描寫的作用:
首先找到環境描寫的語句在文章中的位置。處於不同的位置的環境描寫其作用將會是不同的。然後再概括所描寫的環境。分析環境描寫作用時,可從以下幾個方面考慮:①借環境描寫交代故事發生的時間、地點、背景;②增添或烘托某種氣氛;③襯托或突出人物的性格、心理等。④有時有推動故事情節向前發展的作用。⑤揭示主旨
4.思想內容主題和寫作技巧的鑒賞和評價。
理解主題主要看重要情節和主要人物;而小說主要的寫作技巧也表現在重要情節的安排和主要人物形象的塑造上。把握主題時,不從作品的客觀實際出發,不能避免認識上的偏見和情感、情緒上的偏激,沒有認真閱讀原文,拿自己已知的道理去硬套,評價作品缺乏針對性,這是學生做這類題最大的誤區。鑒賞評價小說思想內容和寫作特點時的誤區是,過分拔高小說所表現的主題和哲理;偏激地看待創作技法的成敗,認為一發表的文章總是好的,不敢提出批評的意見; 以自己頭腦中固有的觀念看待作品和作者,要求作品和作者符合自己先入為主的思想觀念;以自己的興趣愛好作為評價小說的標准,合自己口味的則說好,否則,就 說不好。
5.重要詞語、關鍵語句的理解,借鑒散文的閱讀方法。
二、分類解說
(一)小說的情節
1.情節的組成:序幕、開端、發展、高潮、結局、尾聲。
2.情節安排評價
①就全文來說有一波三折式。作用是引人入勝,扣人心弦,增強故事的戲劇性、可讀性。
②就開頭結尾來說有首尾呼應式。作用是使結構緊密、完整。
③就開頭來說有倒敘式(把結局放到開頭來寫),起到製造懸念
④就結尾來說有戛然而止,留下空白式。此外還有出人意料式、悲劇、喜劇式等。
3.貫穿情節的線索。可作線索的有:事、物、人、情、時間、空間。
4.看情節的發展如何表現人物性格. 答題思路按順序歸納情節,然後指出性格
5.看情節的發展如何表現主題. 答題思路先歸納情節,後點出主題
小說常用的開頭
1.設疑法(懸念法):提出疑問,然後在行文過程中或結尾才回答疑問。作用是造成懸念,引出下文,並引起讀者的思考,吸引讀者把小說讀下去。
①引起讀者的思考。②引出下文的情節。③突出人物形象。 ④揭示小說的主題。
2.寫景法。交代故事發生的環境、渲染氣氛、烘託人物心情。
小說的結局
1.分析出人意料的結局。(思維方向)好處:
①從結構安排上看,它使平淡的故事情節陡然生出波瀾,如石破天驚,猛烈撞擊讀者的心靈,產生震撼人心的力量。
②從表現手法上看,與前文的伏筆相照應,使人覺得又在情理之中。
③從主題上看,能更好地深化主題。
2.分析令人傷感的悲劇結局。
①從主題上看,能更好地深化主題。
②從表現人物性格看,能更好地塑造人物性格。
③ 這種結局令人感動,令人回味,引人思考。
3.分析令人喜悅的大團圓結局。
這種結局符合人們的閱讀心理。人們閱讀小說,目的是要得到快樂;因為真實的人生,如同月亮一樣缺多圓少,所以才希望文學的夢境結局是圓滿的,以寄託對美好生活的嚮往之情。
①從表達效果上看,小說喜劇結局給讀者留下了廣闊的想像空間,耐人尋味。
②從閱讀者的情感體驗看,喜劇性的結尾與主人公、作者的意願構成和諧的一體,給人以欣慰、愉悅之感。
③從主題上看,這樣的結局凸顯出的美好人性超越了戰爭,反映出人類嚮往和平美好生活的願望。
4.分析戛然而止,留下空白的結尾。它留下了 「空白」給讀者想像,讓讀者進行藝術再創造。
常見表現手法的分析
①鋪墊。②襯托。③細節描寫。④對比。⑤象徵。⑥渲染氣氛。⑦製造懸念。⑧照應。除上面介紹之外,還有抑揚法、虛(聯想、想像)實法等。
(二)小說的環境描寫
1.自然環境描寫作用。
①推動情節的發展。 ②烘託人物感情,表現人物性格。 ③襯托主題。④渲染氣氛。 ⑤交代故事發生的時間、地點。
2.社會環境(人物活動、事件發生發展的社會背景、時代特徵、社會風貌等)描寫的作用:渲染氣氛、為情節作鋪墊、推動情節發展,突出小說主題。
(三)小說的人物形象
1.分析環境描寫,把握人物性格。
2.分析故事情節,把握人物性格。
3.分析塑造人物的方法,把握人物性格。
①抓肖像;②抓語言;③抓動作(所做的事);④抓神情;⑤抓心理;⑥抓人物之間的關系。
4.人物形象表述的方法:答題思路 是一個怎樣的人性格、品質特徵形象的意義
5.人物形象描寫的方法。
①直接表現:肖像、語言(對話獨白)、動作、心理、細節。
②間接表現(側面描寫):如正襯、反襯等(以人襯人、以景襯人、以場面襯人)
小說的語言(有表現力、感染力)
①描寫要如見其人、如聽其言 、令讀者彷彿親臨其境。
②人物語言個性化,即顯示性格。
③敘述語言要簡潔、傳神。
④語言風格:幽默風趣、典雅莊重、含蓄凝練等。
(四)小說的主題(寫作目的)
1.主題的評價:以小見大,立意深遠。
2.歸納主題的方法
①抓人物形象;②抓情節發展; ③抓寫作背景。
※常見題型:
(1)小說通過塑造某某形象揭示了怎樣的主旨?
(2)聯系小說所描寫的環境,分析小說的主題。
(3)如何理解小說標題的深刻含義?
(4)小說到底告訴了我們什麼?
(5)聯系這篇小說,你有怎樣的人生啟迪?
(6)看情節的發展如何表現主題. 答題思路先歸納情節,後點出主題
(7)「世界本身就是一個謎,它有許多種解」,小說最忌諱主題鮮明,請結合你的閱讀體驗,探究這篇小說的可能有的多種主題。等等。
如何把握小說的主題呢?
①從小說的題目入手思考小說的主題;(標題的作用通常有以下幾種: 1.設置了懸念。2.標題就是小說的線索。3.為塑造和突出人物形象服務。4.推動情節的發展或推動了故事情節的轉折,化解了人物矛盾沖突。5.突出主題,一語雙關,對主題的表現起畫龍點睛的作用。)
②從小說的情節和人物形象入手;
③聯系作品的時代背景及典型的環境描寫,認識人物形象的思想性格上所打上的時代烙印,把握住人物形象所折射出的時代特徵,達到揭示小說主題的目的;
④從小說的精巧構思中把握作品的主題。
在高考備考時,首先可以從小說的題目入手思考小說的主題,如2007年深圳市一模試題《一步棋》的深層含義是人生關鍵的一步棋,常在誘惑中走錯;其次可以從小說的情節和人物形象入手;還可以聯系作品的時代背景及典型的環境描寫,認識人物形象的思想性格上所打上的時代烙印,把握住人物形象所折射出的時代特徵。在把握主題時,要從作品的客觀實際出發,不能出現認識上的偏見和情感、情緒上的偏激;在沒有認真閱讀原文,不能拿自己已知的道理去生搬硬套硬套,評價作品缺乏針對性。
「考點糾錯」沒有對小說進行整體把握,只從局部某一點草率作答,導致片面理解甚至誤解小說主題;不聯系文本具體分析,而是居高臨下作架空分析;對主題的分析不到位,不能自圓其說。
「答題要領」主要把握主題與情節、人物、背景或構思的關系,多角度思考問題,分點回答。要結合文本,並聯系現實生活世界加以闡述,回答要能夠自圓其說。
(五)表達技巧
質量上乘的作品,離不開精妙的寫作技巧,這是因為寫作技巧是作家駕馭文學語言,運用多種藝術表現手法及表達方式、修辭手段等,來構思文學作品塑造文學形象時所表現出的熟練的而又獨具特色的藝術才能。

對於表達技巧的考查多在運用了什麼表達技巧及其作用方面設題。
※常見題型:
①文中運用了什麼表現方法(細節描寫、象徵、對比、襯托、鋪墊、照應、懸念、巧合等)以及用它塑造形象時所起的作用;
②文中特有的表達方式(記敘、描寫、說明、議論、抒情)是如何為作者表情達意服務的;
③在語言運用上有何特點(例如:語言精煉、句式整齊而有節奏感、用詞准確而形象、詞語豐富而多樣),給讀者提供哪些藝術審美情趣。
對表達技巧的評價鑒賞,就是分析文章運用了哪些表達技巧,表達了什麼內容,達到了什麼藝術效果等。

也可翻閱克林斯·布魯克斯:小說鑒賞、中國古典文學鑒賞,幫助你更好的欣賞小說。

熱點內容
都市捉鬼上女小說 發布:2025-05-29 05:36:13 瀏覽:895
中國最大的網路小說網站排名 發布:2025-05-29 05:32:40 瀏覽:569
催眠小說500篇短篇合免費閱讀 發布:2025-05-29 05:31:53 瀏覽:682
重生男主丫鬟小姐小說 發布:2025-05-29 05:29:12 瀏覽:569
小說閱讀古代言情網 發布:2025-05-29 05:24:11 瀏覽:705
小說鄉野系列言情 發布:2025-05-29 05:24:10 瀏覽:343
小娘子言情小說 發布:2025-05-29 05:15:32 瀏覽:415
描寫未來的言情小說 發布:2025-05-29 05:09:53 瀏覽:388
短篇的鬼和人的小說 發布:2025-05-29 05:09:11 瀏覽:435
軍人的80年代小說言情 發布:2025-05-29 05:09:04 瀏覽:4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