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小說里的襯托
㈠ 小說的敘述方式有哪幾種各有什麼作用
小說的敘述方式有順敘、倒敘、插敘、平敘。
順敘或正敘:按時間發展先後依次敘述情節;
倒敘:把某些發生較晚的情節或結尾先行交代,再回過頭來敘述來龍去脈、前因後果和發展過程;
插敘在順敘中暫時中斷主要情節的進展,而插入相關事件;
平敘介紹同一時間內不同處所發生的兩件或幾件事。
另外還有補敘、追敘、分敘、合敘等多種。
(1)網路小說里的襯托擴展閱讀
小說的三要素:生動的人物形象、完整的故事情節和具體環境描寫。
1、人物形象
人物的核心是思想性格,人物描寫的角度有正面描寫和側面描寫。正面描寫包括外貌、語言、動作、神態、心理等,側面描寫通常以他人或事物來反映該人物,又叫側面烘托。
小說塑造人物,可以以某一真人為模特兒,綜合其他人的一些事跡,任何一部優秀的小說,總有使人難忘的典型人物。人們可以通過這些藝術典型的鏡子,看到、理解許多人的面目。
2、故事情節
指作品所描寫的事件發展,演變的全過程,故事情節的一般結構:(序幕)-開端-發展-高潮-結局-(尾聲)。故事情節來源於生活,它是現實生活的提煉,它比現實生活更集中,更有代表性。現實生活中的事件和矛盾是有始有終,有起有伏,並有一定發展過程的,因而小說情節的展開,也是有段落,有過程的。
這個過程一般分為開端、發展、高潮、結局四個部分。有時還有序幕和尾聲。在作品中,情節的安排決定於作者的藝術構思,並不一定按照現實生活中的事件發生、發展的自然順序,有時可以省略某一部分,有時也可顛倒或交錯。
3、環境描寫
指對人物活動的環境和事情發生的背景作描寫。一部好的小說總能讓人身臨其境、感同身受,而不像科學報告那樣枯燥乏味。作者總是能以優美的文筆、生動的描寫和不可思議的想像把這個故事牢牢地刻印在讀者的腦海里。環境描寫分為自然環境和社會環境。
自然環境描寫是指對人物活動的時間、地點、季節、氣候及花草鳥蟲的描寫,作用是渲染故事氣氛、烘託人物形象、推動情節發展、暗示社會環境、深化作品主題;社會環境描寫是指對人物活動的具體背景、處所、氛圍以及人際關系等作描寫,作用是交代人物的生存環境、交代人物的社會關系、交代作品的時代背景。
㈡ 小說寫作的手法
一、小說的寫作手法有:
聯想、想像、象徵(托物言志)、比較、對比、襯托、反襯、烘托、以小見大、借景抒情(情景交融)、伏筆和鋪墊、前後照應(呼應)、直接(間接)描寫、揚抑(欲揚先抑、欲抑先揚)。
二、簡介常見的寫作手法:
1、象徵(托物言志):通過詠物來抒情,常常藉助於某些具體植物、動物、物品等的一些特性,委婉曲折地將作者的感情表達出來。
作用:首先是它把抽象的事理表現為具體的可感知的形象。其次是可以使文章更含蓄些,運用眼前之物,寄託深遠之意。
2、襯托:以他體從正面、反面兩個角度陪襯本體。作用:突出本體的××特徵。
3、對比:把兩種相反的事物或一種事物相對立的兩個方面作比較。
作用:鮮明的突出了主要事物或事物的主要方面的××特徵。
4、借景抒情:通過描寫具體生動的自然景象或生活場景,表達作者某種真摯的思想感情。
作用:做到情景交融,使文章充滿詩情畫意。
5、先抑後揚:先否定或貶低事物形象,爾後深入挖掘事物特點及內在意義,再對事物予以肯定、褒揚,作用:突出強調了事物(人物)的特徵。
6、側面(間接)描寫:側面烘托出該人物的××性格、品行和技能,使得文章結構更加集中緊湊,表達更為簡潔精練。
直接和間接描寫方法結合運用,可以使被描寫的人物或景物的特點更加鮮明、突出。
7、伏筆和鋪墊:作用:內容前後照應,情節嚴絲合縫。
8、照應:記敘文:使文章渾然一體,整體感強,突出主題。
議論文:強化××論點。 散文:反復地抒發××情感,增加情感的深度。
9、聯想:由一事物想到另一事物的心理過程。
作用:豐富文章內容,使人物形象更豐滿,性格更鮮明突出,情節更生動感人。
10、想像:在原有的感性形象的基礎上,創造新形象的心理過程。
作用:為塑造形象、表現主題服務。使讀者接受美的陶冶
㈢ 網路小說之修辭
提到修辭手法,相信大家都是乎州配有接觸過的。不管是深入掌握、還是淺出了解,大家一定都接觸過修辭手法,這是毋庸置疑的。
為什麼要重點講修辭手法,作為有志於踏入網路小說行業的萌新或者已經成為網文圈諸多大神的創作者,這是屬於網路小歲指說創作技巧基礎的核心部分之一。
既然,我們本章的重點講的是基礎,那就要重點提一些基礎,修辭手法剛好就在其中。剛好上述也提到的修辭手法。
說到修辭手法,我們繞不過去三個版塊,那就是修辭手法的定義、作用與分類。
首先,先介紹 修辭手法的定義 ,如下:
修辭手法:指為提高表達效果,用於各種文章或應用文,在語言寫作時表達方法的集合。這里我們把文章或應用文給替換掉,用網路小說,帶入其中。
其次, 修辭手法的作用 ,這是網路小說中必須要重點注意的,關鍵之一。
作用:是可以把文章創作或語言表達,寫或說的更具體、生動、形象、增強畫面感、說服力和感染力,調動文字或語言的最佳表達效果,也就是完全發揮語言或文字的作用。
最後,來介紹一番, 修辭手法的分類 。
分類:按照網路來源的部分說法,修辭手法一共分63大類、78小類。當然這么多的修辭手法,在本書中我們不會一一講解。第一個原因,是太多;第二個原因,也是我個人能力的問題,掌握不住這么多的修辭。
關於修辭手法這一章,我們重點來講解修辭手法的分類,當然分類也不會都講,就像上文描述的原因那樣,我會挑一些常用及重點的修辭手法,來與各位介紹一番。
講常用及重點之前,我們先把63大類的修辭手法都寫一遍,如下:
63 大類 :
比喻,比擬(又名比體,分為擬人、擬物),避復,變用,層遞,襯墊(襯跌),襯托(反襯、陪襯),倒文,倒裝,迭音,疊字,復疊,頂真(又名頂針、聯珠),對比,對偶(對仗、隊仗、排偶),翻新,反復,反問,反語,仿詞,仿化,飛白,分承(並提、合敘、合說);復迭錯綜,復合偏義,共用,合說,呼告,互體,互文,換算,回環,迴文,降用,借代,設問,歧謬,排比,拈連,摹繪,列錦,連及,誇張,警策,示現,雙關,重言,重疊,指代,用典,引用,移用,諧音,歇後,象徵,鑲嵌,析字,委婉,婉曲,通感(移覺、移就),跳脫,轉文,舛互。( 摘錄跡塌網路)
講到63類,我們也順帶提下78小類。
實際上這78小類,都是63大類修辭手法某一種的進一步分解。
例:比喻分明喻、暗喻、借喻等;比擬分擬人與擬物。
78小類基本上就是這些大類修辭手法的具體劃分後的匯總數量。
關於修辭手法的分類已經說完,接下來我們需要著重講解常用及重點的修辭手法。(下一篇會說)
網路小說之修辭(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