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聊城東昌府網路小說作家
A. 蕭紅資料
蕭紅(1911年6月2日—1942年1月22日),中國現代著名女作家。黑龍江省呼蘭縣人,原名張乃瑩,筆名悄吟、玲玲、田娣。
被譽為「30年代的文學洛神」的蕭紅,是民國四大才女中命運最為悲苦的女性,也是一位傳奇性人物,她有著與女詞人李清照那樣的生活經歷,並一直處在極端苦難與坎坷之中,可謂是不幸中的更不幸者。然而她卻以柔弱多病的身軀面對整個世俗,在民族的災難中,經歷了反叛、覺醒和抗爭的經歷和一次次與命運的搏擊。她的作品雖沒有直接描述她的經歷,卻使她在女性覺悟的基礎上加上一層對人性和社會的深刻理解。她把「人類的愚昧」和「改造國民的靈魂」作為自己的藝術追求,她是在「對傳統意識和文化心態的無情解剖中,向著民主精神與個性意識發出深情的呼喚」。蕭紅的一生是不向命運低頭,在苦難中掙扎、抗爭的一生,應該說直接影響其命運並引發她開始文學創作的是蕭軍的出現,並走進了她的生活。 http://ke.soso.com/v35299.htm?pid=ke.box
B. 山東聊城的歷史
聊城,居魯西,臨河南、河北,處於華東、華北、華中三大行政區交界處,位於35°47′~37°2′和東經115°16′~116°32′之間,東西直距114公里,南北直距138公里,總面積8590平方公里,佔全省總面積的5.6%。代表中國商業文明的「京杭大運河」和代表農業文明的「黃河」在此交匯,其南部和東南部隔金堤河、黃河,並與河南省及山東省的濟寧市、泰安市、濟南市為鄰,而北部和東北部與德州市接壤。聊城全境地處黃河沖擊平原,地勢西南高、東北低,耕地面積553183公頃。氣候適宜,屬於暖溫帶季風氣候區,半乾燥大陸性氣候,光照充足,全年光照時數在2463~2741小時之間,無霜期200天左右。聊城,春秋時期曾稱聊邑故名,一說因古有聊河而得名。 早在原始社會就有先民在此繁衍生息、從事農業生產。夏商周時期,聊城經濟和社會發展較快,農業和手工業比較發達;春秋時期,聊城為齊國西部重要城邑;戰國時期,聊城為諸侯爭戰之地;秦漢時期,經濟文化得到較快發展,人民生活水平大有改善,銅、鐵、鋁是主要生產工具,利用水井解決飲水和灌溉問題,豪富之家乘車馬出行,銅鏡、熏爐成為必需品,能製作工藝水平較高的陶器,文化教育事業發展較快,培養了不少名士武將;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戰亂頻繁,自然災害較多,其間局部統一的時期,社會相對穩定,經濟文化事業有一定程度的恢復和發展;隋大業4年(公元608年),隋煬帝開鑿京杭大運河,使市境交通、水利便利,促進了經濟文化的發展,當時臨清是重要的交通樞紐。唐代是市境政治、經濟、文化全面發展的時期,尤其是教育事業發達,造就了許多名人;明清兩代是聊城歷史上的輝煌時期,元至元二十六年(1289)到明永樂九年(1411)間曾數次興工開復會通河,縱貫中國南北的大運河為聊城的發展繁榮帶來勃勃生機,臨清、聊城(今之東昌府區)成為沿運九大商埠之一。民國建立之前,市境有同盟會會員秘密組織民眾進行革新。民國時期,聊城是魯西政治、文化、中心。民國初,有棉業研究所、講習所、實驗廠,修建了公路,成立了汽車運輸公司、電燈公司、銀行、織布廠、醫院、官立中學堂、師范學校等。民國中後期,由於軍閥混戰、日軍入侵,農工商各業遭受極大破壞。1937年「七七事變」後,聊城成為抗日的前沿。抗日武裝6萬餘人,與日軍作戰80餘次,保衛收復了大片國土,聊城人民為抗日戰爭勝利作出了巨大貢獻和犧牲。解放戰爭時期,聊城是中國人民解放軍的後方基地,劉鄧大軍挺進大別山、強渡黃河之際,市境有3.7萬人參軍入伍;在淮海戰役、渡江南下作戰中,境內民眾組織運輸隊、擔架隊全力支援解放軍作戰,為戰爭勝利作出了巨大貢獻。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聊城人民繼承優秀歷史傳統,艱苦奮斗、銳意進取,各行各業都取得了重大成就。其所轄各縣、市屢經變遷。唐虞三代屬兗州之域。春秋戰國時期,系齊國、衛國、晉國、魏國、趙國屬地。秦行郡縣制,時境域均屬東郡。西漢初,聊城、東阿、陽谷、莘縣分屬兗州部東郡、冀州部魏郡,青州部平原郡。東漢,分屬平原郡,兗州部濟北國,司州部陽平郡。三國,境域統屬魏地。晉朝,分屬冀州部平原郡、司州部陽平郡、濟北國及東平國。後魏,分屬濟州部平原郡、司州部陽平郡、濟州部濟北郡、濟州部南清河郡。齊周,分屬平原郡、清河郡、濟州部濟北郡、司州部陽平郡。隋初分屬魏州武陽郡、貝州清河郡、濟州濟北郡、兗州濟北郡。唐朝,分屬河北道博州博平郡、貝州清河郡、魏州魏郡及河南道濟州濟陽郡、鄆州東平郡。宋初,分屬河北東路博州博平郡、大名府魏郡、京東西路東平府東平郡。遼、金,分屬山東西路東平郡博州、東平府、大名路大名府、大名路大名府恩州地。元代,分屬東昌路總管府、冠州、高唐州、濮州、東平路。明代,分屬山東布政司東昌府、兗州東平州。清代,分屬東昌府,兗州府、泰安府、直隸州。1912年,境域為濟西道(治聊城),1914年改為東臨道。1928年廢道,境內各縣直屬山東省。1936年,境內魯西北13縣為第六區,臨清、高唐時屬第四區。1940年4月,隸屬魯西行政主任公署。1941年6月,中共中央北方局決定魯西行署和冀魯豫行署合並,成立新的冀魯豫行署,轄7個專署。境域分屬二、三、四、六、八專署。至建國前,專署名稱隸屬幾經變化。1949年8月20日,聊城行政督察專員公署成立,屬平原省。館陶、臨清及臨清鎮(縣級)屬河北省邯鄲專區。1952年11月平原省撤銷,聊城專署改屬山東省。1967年3月,聊城專員公署更名為聊城地區革命委員會。1978年7月,聊城地區革命委員會更名為聊城地區行政公署。1997年8月,國務院批復同意撤銷聊城地區和縣級聊城市,分別設立地級聊城市和聊城市東昌府區。自然資源水利資源充足,境內有徒駭河、馬頰河、京杭大運河縱貫南北,加之位於黃河位山灌區上游,水利條件十分優越。市境可利用地表水資源多年平均總量為454.86億立方米,過境黃河水資源420.3億立方米,地下水資源可利用量9.51億立方米。煤、石油、天然氣、石灰石、石膏、鐵等地下礦藏豐富。地熱資源尚待開發。生物資源種類繁多,糧食作物品種500多個,經濟作物品種107個,蔬菜品種600多個,葯材品種61個,林木果樹品種225個,花卉品種146個,飼養動物品種95個。區域劃分聊城市轄冠縣、莘縣、陽谷、東阿、茌平、高唐、東昌府區、經濟技術開發區,代管省轄市臨清市,下轄126個鄉、鎮、辦事處,6516個村委會。經濟狀況聊城是中國重要的商品糧、優質棉、蔬菜、果品、畜禽生產基地和農副產品深加工和出口基地。其中高蛋白小麥、鴨梨、圓鈴大棗、香瓜、小尾寒羊、魯西黃牛等名優稀特產品馳名中外,無公害蔬菜種植面積達到100萬畝,食用菌栽培面積居全國首位,久負盛名的冠縣鴨梨種植面積達60萬畝,為全國之最,肉牛年出100多萬頭,肉雞年出欄500多萬只。農業耕地面積55.62萬公頃,耕作制度多為兩年三熟或一年兩熟,工業的主要行業有機械電子、化學、一輕、二輕、電力、醫葯、建材、紡織、汽車製造等。城市風貌聊城是山東省交通最發達的城市之一,京九鐵路、邯濟鐵路、濟館高速公路在此交匯,是連接東西南北的重要交通樞紐,貫穿中國南北的京九鐵路和連接祖國東西的膠濟邯鐵路及高速公路在此相交形成「黃金大十字」。從聊城出發,1小時到達濟南空港,4小時到達青島海港,4個半小時即可到達北京。信息產業發展迅速,實現了交換程式控制化、傳輸數字化、網路立體化的現代化電信網路。聊城還開通了計算機互聯網和多媒體通訊網路。科學教育蓬勃發展,文學藝術異彩紛呈,城市環境整潔清新,是山東省衛生城市。聊城不僅起著輻射和帶動魯西經濟發展的中心作用,而且也是與山西、河北等內陸省份進行經濟、技術、文化交流的重要通道。聊城既可利用東部沿海的先進技術,還可利用東部省份的豐富資源,是中國重要的交通樞紐、能源基地、內陸口岸和輻射冀魯豫交界地區的中心城市。
C. 聊城這個城市怎麼樣啊
您想了解聊城的文化還是經濟?
聊城的東昌府是個有2000多年歷史的老城市,明朝的時候修了大運河從東昌府過,給這片土地帶來了經濟的繁榮,我記得鄭少秋的《戲說乾隆》第一部(程懷秀,曹邦的那部)提到好幾次「東昌府」。大概十向年前,聊城開始發展旅遊經濟,這些年旅遊業已經建設的有點樣子了。因為聊城不大,你如果來玩的話可以四處轉轉:陽谷的獅子樓,高唐的柴家大院,臨清的舍利塔,東阿的曹植墓,東昌府的光岳樓、世紀橋、水城明珠劇場都是不錯的觀光點。
小吃的話,東昌府沙鎮的呱嗒,八皮果子,豆腐腦,調爐燒餅、炸糕等都很有特色。臨清的夜市很好吃,燒麥什麼的,離東昌府很近1個多小時就到了。
因為聊城地處平原是以農業為主的小城市,經濟不是太發達。聊城的風土人情還是很朴實的,治安也不錯。是個很有發展潛力的地方。
D. 作家王椿然的簡介
王春然 山東省聊城市實驗中學一級教師。曾獲東昌府區優秀青年教師、創新性班主任。山東聊城市優質課一等獎獲得者,聊城市作家協會會員、詩歌協會會員。作品見於《人民日報•海外版》《中國教育報》《北京晚報》、新華網、人民網、鳳凰網等各大報刊網站,作品入選《閱讀改變心靈的寬度》《一枝獨秀嶺南春》等叢書。
E. 知否東昌府是什麼地位
《知否》中的東昌府隸屬於山東省聊城市,位於山東省西部,東依東阿縣、茌平縣、聊城市經濟技術開發區,南接陽谷縣,西連冠縣、莘縣,北靠臨清。
《知否》,即電視劇《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該部電視劇是由張開宙執導,由吳桐和曾璐擔任編劇,由當紅明星趙麗穎、馮紹峰等主演的電視劇。《知否》在2018年12月25日在湖南衛視播出。
《知否》這部電視劇是由小說家關心則亂同名小說改編而來的,這部劇是通過北宋官宦家庭少女明蘭的成長、愛情、婚姻,展開了一幅由閨閣少女到侯門主母的生活畫卷,講述一個家宅的興榮,古代禮教制度下的女性奮斗傳奇。
F. 聊城市東昌府區威領文化傳媒有限公司怎麼樣
聊城市東昌府區威領文化傳媒有限公司是2017-03-23在山東省聊城市東昌府區注冊成立的有限責任公司(自然人投資或控股),注冊地址位於山東省聊城市東昌府區柳園辦事處聊牛路路南技師學院對過。
聊城市東昌府區威領文化傳媒有限公司的統一社會信用代碼/注冊號是91371502MA3DCW9T17,企業法人王文龍,目前企業處於開業狀態。
聊城市東昌府區威領文化傳媒有限公司的經營范圍是:文化藝術交流活動策劃;教育信息咨詢(不含出國留學及學歷教育);企業管理咨詢;市場信息咨詢;市場推廣宣傳;市場調研;展覽展示服務;會務服務;禮儀慶典服務;企業營銷策劃;辦公用品、圖書、工藝品(不含文物)的批發零售。(依法須經批準的項目,經相關部門批准後方可開展經營活動)。
通過愛企查查看聊城市東昌府區威領文化傳媒有限公司更多信息和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