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網游公司年收入
『壹』 網路小說改成網路游戲作者一般能拿多少錢啊比如說誅仙/惡魔法則/星辰變/神墓之類,
分好幾種的,第一種,運營商根據第一年的總收入,給作者百分之10-12的利潤,第二種,先將版權給買下來,像網路人氣小說,大概給個七八十萬吧,再與作者討論怎樣開發,商量成功後會給個2萬塊左右,最後運營之後,如果運營的好,年底還會給作者二十到三十萬的紅包,這是我一哥們告訴我的,他也是網路寫手,這是他報給我的內幕,。。。。。。。
『貳』 筆趣閣年入62億,比正版還掙錢
筆趣閣年入62億,比正版還掙錢
筆趣閣年入62億,比正版還掙錢,繁榮的網文市場背後,暗藏著龐大的盜版產業鏈。雖然商業價值深受認可,但國內網路文學這二十多年都受困於盜版問題,且從未根除。筆趣閣年入62億,比正版還掙錢。
筆趣閣年入62億,比正版還掙錢1
你看過網路小說嗎?聽說過筆趣閣嗎?
近日,筆趣閣盜版網文年入62億,5年掠走300億元的消息引起了網友熱議,這個盜版 網站對網文作者的合法利益造成了極大傷害。
據悉,筆趣閣誕生於2012年,其創始人因盜版網文迅速實現財務自由,而後移居新加坡。
但他「好心」的將筆趣閣相關網站的開源代碼,以及如何建站均公布了出來,在一些商家手中僅需100元就能買到源碼。
於是這些年出現了千千萬萬個披著「筆趣閣」外衣的盜版平台,形成「筆趣閣宇宙」,依靠著「搬運」小說章節獲取非法收入,年收入達到了驚人的62億元。
據@每日經濟新聞 報道,一位諳熟網文行業的資深人士透露,筆趣閣不會去搬運已完結的小說,專偷正在更新的內容,這導致作家收入銳減。
天眼查App顯示,截至目前,「筆趣閣」商標申請共有50餘條,申請人包括傳媒公司、電商公司、信息技術公司等,成功注冊的有20餘條。
筆趣閣相關軟體著作權登記也有超70條,含「筆趣閣軟體」「筆趣閣平台」「筆趣閣小說閱讀器」「筆趣閣免費小說大全」等,著作權人達55家公司。
筆趣閣年入62億,比正版還掙錢2
網文界苦盜版久矣。5月26日,中國版權協會、20家網路作協、12家網文平台與唐家三少、蝴蝶藍、貓膩等522名網文作家聯手共同發起反盜版倡議,這也是網路文學行業誕生以來最大規模集體倡議。
繁盛之下,網路文學盜版問題為何反而難解?
2021年網文產業規模達358億元
根據中國版權協會發布的《2021年中國網路文學版權保護與發展報告》(下稱:《報告》),網路文學已成為中國數字文化產業的重要內容源頭。2021年,中國網路文學用戶規模5.02億,占網民整體的48.6%,同比增長9.1%;產業規模達358億元,同比增長24.1%。
從行業數據來看,影視動漫和網路文學之間的關系早已「密不可分」,這也讓網文的商業價值受到行業認可。
公開數據顯示,2019年至2020年,在全國排名前50的文化產業IP中,網路文學原生IP佔比最高,達40%。2021年中研網公布的調研數據顯示,彼時橫店影視基地的110個劇組中,有23個劇組涉及的題材由網路小說改編,佔比超過五分之一。
以動漫改編為例,騰訊動漫曾和閱文動漫共同啟動「網文漫改計劃」,更有《全職高手》《魔道祖師》《天官賜福》等網文IP改編的動漫作品,不僅在國內人氣居高不下,在海外也有一定影響力。
「影視動漫行業對於網路文學IP依賴,早已有之。影視動漫本身是一個高製作、高投入的行業,改編網路文學IP最大的優勢是,能在投入之前就可以測試市場的真實需求,減少對於一些作品盲目投入製作和宣傳形成的成本。」
艾媒咨詢CEO張毅向《證券日報》記者說道,「網文IP這幾年不僅僅在中國市場深受歡迎,在海外也反響不俗。在華文地區,以及對中國文化比較關注的國家,影響都很大。」
閱文集團數據顯示,截至2021年,閱文旗下海外門戶起點國際上線約2100部中國網路文學的翻譯作品,吸引和培育了20多萬名海外創作者,原創作品約37萬部。
2021年盜版損失規模達62億元
繁榮的網文市場背後,暗藏著龐大的盜版產業鏈。《報告》顯示,行業收入主要來自用戶付費和版權運營,網路文學單用戶月平均付費為14.5元,網路文學平台的平均版權運營收入佔比約為25.3%。
中國數字文化產業規模達到7841.6億元,同比增長14.7%。網路文學的IP全版權運營影響了游戲、影視、動漫、音樂、音頻等合計約3037億元的市場,即網路文學及其IP運營對數字文化產業的影響范圍將近40%,比2020年增加了約2個百分點。
雖然商業價值深受認可,但國內網路文學這二十多年都受困於盜版問題,且從未根除。
《報告》顯示,2021年盜版損失規模達62億元,同比上升2.8%,約占網路文學市場規模的17.3%;多數網路文學平台每年超過80%的作品會被盜版;高達82.6%的創作者深受盜版侵害。
今年3月份,晉江文學城的工作人員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目前圍繞在網文版權保護方面的.難題主要有兩個方面。一方面,低廉的盜文成本使得很多針對文字的防盜技術手段從根源上無法起到很大作用;另一方面,維權訴訟時間長,成本高,判罰額度低,也使得很多被侵權作者被迫「放棄維權」,從而讓侵權行為更加肆無忌憚。
盜文現象屢禁不止,也讓一部分盜文網站賺得盆滿缽滿。《報告》中提到,以筆趣閣為典型的盜版商已形成「盜版——分發——廣告」一條龍的黑產鏈條。據了解,筆趣閣是一家成立於2012年的網站,創始人靠盜版網文實現了財務自由。其在移居新加坡後,把「筆趣閣」相關網站的開源代碼以及如何建站向外公布,形成「筆趣閣宇宙」,年入數十億。
娛樂產業分析師張書樂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網文盜版容易,付費用戶截圖或手打均可,傳播便捷,且部分盜版 網站設置在境外,開設者匿名,難以查處。
在此基礎上,本次參與倡議的業內人士普遍認為,治理盜版最有效的措施是「關聯平台加強盜版內容檢索能力和版權保護意識,封鎖盜版賬號/網站/內容」;關鍵是推進全國性版權保護監管機制的落地,壓實搜索引擎、應用市場等平台的自治責任,從源頭切斷盜版利益鏈。
筆趣閣年入62億,比正版還掙錢3
據每日經濟新聞報道,近日,網文平台「筆趣閣」忽然「火」了,千千萬萬個披著「筆趣閣」外衣的盜版平台,形成「筆趣閣宇宙」,依靠「搬運」小說章節獲取非法收入。
據5月26日中國版權協會發布的《2021年中國網路文學版權保護與發展報告》數據,2021年,中國網路文學盜版損失規模為62億元,近九成網文平台和近八成作家一致認為,盜版屢禁不止的原因是:科技手段降低了盜版成本。盜版平台及搜索引擎、應用市場成為網路文學盜版侵權的「三座大山」。
也是在5月26日當天,唐家三少、貓膩等522名網路作家聯名倡議:呼籲將技術應用於版權治理,搜索引擎履行平台責任,應用市場加強版權審查。這也是近年來網路文學行業最大規模的一次集體呼籲。
沒有絕對安全的著作權技術保護措施
網路文學盜版損失規模為62億元,這也意味著盜版行為背後的可觀收益。目前看,科技發展對版權保護的確會產生負面影響。著作權保護的是有獨創性的表達,這種表達必須固定在一定的載體上。
隨著歷史的演進,表達載體從石頭、龜殼和樹皮,演變成紙張,直到今天普遍使用的電子存儲介質。從手抄書到復印機再到鍵盤上「Control+C」,獨創性信息通過電子手段存儲、傳輸和訪問,信息處理的效率呈指數級增長。
因此,從技術的發展來看,科技發展增加了版權作品的流通和商業化利用,同時也帶來了盜版泛濫的問題。
由於網路文學作品很多直接發表在網路文學平台上,盜版者省去了傳統盜版中將紙質載體上信息電子化的程序,直接得以挖掘、復制和傳播;盡管著作權法賦予了權利人和利害關系人對版權作品施加技術保護措施,但「道高一尺、魔高一丈」,技術保護措施和技術規避措施的發展總是如影隨形。
無論是時間戳還是區塊鏈等數字版權管理系統,但沒有絕對安全的著作權技術保護措施。因此,希望通過技術保障來壟斷或阻礙獨創性信息的開放和流通,難免力不從心。著作權畢竟不是商業秘密,如果通過降低版權作品的曝光度或者對作品發表施加限制,那麼又與著作權促進文化繁榮和傳播的宗旨背道而馳。
平台責任需要明確邊界
平台承擔版權保護義務具有正當性,但責任需要明確邊界。正如一些專家所言,法律作為激勵機制的有效性,依賴於行為的可觀測性和可驗證性。這兩個條件意味著法律的信息成本,也決定了法律的邊界。法律對行為特性的這種依賴性,決定了著作權法必須更多地採用懲罰而不是獎賞機制來保護著作權。
實踐中,網路作品的傳播離不開技術平台的參與和支持。因此,法律機制希望把平台成為侵權責任的連帶主體,希望平台在懲罰機制的壓力下幫助版權人凈化市場,驅逐盜版信息的傳播。
這也是對網路平台適用通知刪除規則的經濟學原理的實踐。因為平台有能力檢測盜版信息時,平台的作為是有效率的;如果求助版權局或法院,程序漫長且成本高昂,最後還是需要網路平台在技術上協助執行。
但是平台是多種多樣的,每種平台的技術原理和網路功能是不同的。網路文學平台對於維護網路版權自然是不遺餘力的,因為它們和版權人是利益共同體,能從打擊盜版中直接獲益。但確保信息高效流通的信息分發平台,其主要職責和第一要務並非保護版權,甚至某種意義上是反版權的,即反對信息的獨占和壟斷,例如前文提及的搜索引擎等。
因此,各國法律都針對平台性質設定了不同的版權(協助)保護義務。例如,提供網路自動接入服務或自動傳輸服務的網路服務提供者對於某些版權侵權行為並不承擔賠償責任。
同樣,應用市場也無法確保每一個上傳到市場中的APP在經營中不會從事版權侵權行為。這與傳統的商場無法確保每個租出去的專櫃絕不售假是一樣的道理。
當然,應用市場有相應的保護知識產權的提醒和告知義務,在得到侵權信息後,對侵權APP作下架處理等。但這些義務並不能無限擴大,否則就會影響或誤傷到非專有信息的提供和傳播。
歐盟《數字單一市場版權指令》中數字版權「過濾器條款」也引起巨大爭議,問題的實質在於:用戶原創內容(UGC)平台沒有獲得權利人對特定作品的授權許可時,平台能否通過有效的技術手段,對UGC內容進行審核和過濾,同時「盡最大努力」獲得版權授權或確保未經授權內容不可獲得?因此,法律不可能讓每個網路平台成為「版權警察」。
如何從源頭解決盜版
如果從源頭上解決盜版,那麼平台和應用市場自然也就無法「助紂為虐」。如果說某個平台主要功能就是分發盜版信息,那麼平台成立的目的就是非法的,這種嚴重的盜版不僅是民事維權的對象,也是刑事打擊的重要內容。此次新聞報道中提到的「筆趣閣」,無疑具有這樣的「特點」,也理應用保護知識產權的法律武器著重治理。
回到如何保護網路文學作品著作權本身,權利人需要依法設定技術管理措施,加強自力救濟。同時,藉助於良好的司法環境來委託第三方專業力量打擊盜版。
最後,需要我們每個人把尊重原創和保護版權作為一種信仰。消費者都願意為文化消費買單,那麼盜版自然會失去它的市場。
『叄』 網路上的小說作者一般年收入能達多少
因人而異,看簽約的機構,創作的水平,作品量的豐富程度,名氣,讀者等等都會影響一個網路作家的收入水平的。
當然了名氣越高肯定收入越高。
網路小說的價值不僅僅在於在網路上讓讀者付費閱讀,電影、電視、漫畫、簡繁體、動畫、游戲全方位的版權才是收入主要來源。
網路寫手裡面99%賺不到錢,剩下的1%裡面的1%創造了超過80%的收益。
目前頂級作家土豆一千字開價5000元都會被搶,而這個5000元似乎還不是全版權買斷。
去年騰訊挖了起點中文網四十多位大神,以及上百位中層作者,他們的買斷價大都數超過了一千字100.
起點
白金作家年收入大概一百萬左右;
一線作者,訂閱都在上萬左右,年收入五六十萬
二線作者,訂閱八千左右,年收入二三十萬
三線作者,訂閱五千左右,年收入不到十萬
看似很多,然而者四類作者卻只是佔了眾多網路小說作者中很小的另一部分,如果單以數量計的話他們可以忽略不計,而且這四類作者的書每本都會被盜貼,看盜貼的數量據對是看正版的數量的百倍不止,所以起點會對其進行補償,以發工資的方式給錢。而剩下的絕大多數作者就是全靠訂閱吃飯的了,每人訂閱每千字作者的收入好像是不到一分錢,訂閱稍微好點的也會有盜貼,盜貼的時間一半是正版出來後十分鍾。
一本訂閱400的小說作者每月收入是五六百元左右補充一個,很多讀者很瘋狂,看網路小說的土豪也有很多,他們可以為小說一擲千金,最著名的無疑是起點的月票大戰。
雖然如今已經淪為了刷票大戰,但土豪讀者才是最有利的武器。
當年土豆和風鈴競爭,上個月風鈴和耳根,兩次每一邊一晚上花費都超過四十萬人民幣,最瘋狂的一次是土豆和誰競爭,土豆那邊一晚上用了超過55萬人民幣,另一邊也是50萬加。
最土豪的讀者在起點花費超過了兩百萬,為耳根的仙逆一本書就花了幾十萬還是上百萬。
另外月關的土豪讀者是一個女土豪,基本只愛月關一個,為月關花的錢早過了上百萬,是月關爭月票的最大利器。
『肆』 2010網路小說的排行榜及網路作家收入排行榜
第一名 夢入神機 100萬-2000萬
夢入神機09年收入180萬,2010年《陽神》在起點創造了前無古人的月票八連冠記錄,隨後和起點因為《陽神》游戲改編權談崩,高價跳槽到縱橫,但夢入神機的收入卻像坐火箭般飆升。
知情人士稱,夢入神機僅僅在《陽神》買斷商那裡就賺了300萬
此外《陽神》游戲,影視改編,出版等收入接近300萬
至於高價轉會縱橫,有小道消息稱縱橫挖夢入神機花了200萬。盡管這個數字有些誇張了,但縱橫坐穩第一寶座是不爭的事實,算下來,夢入神機收入在100萬到2000萬之間第二名 唐家三少 720萬
《狂神》《善良的死神》《空速星痕》《斗羅大陸》《酒神》點擊過十五億,在線閱讀收費500萬,游戲改編100萬,出版120萬第三名 心夢無痕 530萬
《七界傳說》點擊過十億在線收入200萬,出版300萬,游戲改編30萬
第四名 三十 430萬
《和空姐同居的日子》《下班抓緊談戀愛》點擊過十億在線收入80萬
出版收入100萬,影視改編300萬,話劇改編50萬第五名 我吃西紅柿 400萬
《星辰變》《九鼎記》《盤龍》點擊過十億在線收入300萬
出版50萬,游戲改編50萬第六名 天蠶土豆 260萬
《斗破蒼穹》點擊過十億在線收入260萬第七名 煙雨江南《褻瀆》《塵緣》《獵魔狩記》
點擊過十億在線收入200萬,出版收入40萬第八名 月斜影清 200萬
《暴君的小妾》《一夜新娘》點擊過十億在線收入120萬,出版收入80萬第九名 阿越 180萬
《新宋》點擊過10億在線收入80萬,出版收入100萬
『伍』 寫一本網路小說能賺多少錢
寫網路小說一個月能賺幾千到幾萬不等,這個要看字數的,同等情況下,字數越多稿費越多,底層寫手,每月掙個全勤錢。
最多一個月一千多點,中等三四千,七八千,再往上過萬,三四萬,一般網站過萬的男女頻加一塊大約有兩三百,五萬以上的不超過五十個,再往上那就是大神級別的,百萬千萬,這種鳳毛麟角。
網路小說家收入與所寫小說的收費後的閱讀量來賺錢的,網站會給分成的。 簽約之後拿到的基本工資還是不多的。 簽約能否成功與小說的閱讀量、點擊量、收藏量有關。 那幾個著名的作家,在火的時候一年賺幾百萬還是很正常的。 他們的小說,網站給他們的提成也多一些。
(5)小說網游公司年收入擴展閱讀:
現狀
台灣
台灣網路小說曾經出現爭議。傳統作家袁瓊瓊在《九十一年小說選》的序中說到台灣大部分的網路小說作者水平普遍不足,有「劣幣驅逐良幣」的趨勢。而台灣網路小說與其含有社群文化的演進密不可分,年輕的作者與讀者都希望生產、再生產作品來追求溝通與認同。
後來網路連線版引起的創作風潮有增無減,並且隨著各BBS站台為了吸引使用者,開始廣設個人版,並且由站方發起文學館,有個人文學館的站台有《盈月與繁星》、KKCICT底下的分站《永恆的國度》等,後期有無名小站、狂狷等,這就是現今網路小說百家爭鳴、新人輩出的時代。
大陸
大陸網路小說在網路以文字為主的時候便出現了,隨著網路的發展而不斷壯大。那個時候的網路小說更趨向於一種意識的表達,是作者宣洩個人理想的工具。
2001年,著名網路小說家今何在出版了具有劃時代意義的網路小說《悟空傳》,這是第一本在現實中出版的網路的小說,引發了國人對網路小說的無限熱情。
『陸』 現在寫網路小說的年收入都上千萬了嗎
當然不可能都。。網路小說界兩極分化的現象非常嚴重。。六七成的人混個溫飽,一兩成的人溫飽都困難,一成左右的大神叱吒風雲月收入大十幾萬。年收入上千萬的應該有,但肯定屈指可數,網略小說界一般大神年收入上百萬就差不多了。這行來錢關鍵還是要靠賣版權,影視游戲什麼的。
『柒』 靠頁游起家,年賺20億,它成了僅次於騰訊、網易的游戲第三極
在騰訊、網易之後,三七互娛領跑國內 游戲 廠商第二梯隊。
2019年前三季度,三七互娛實現營業收入95.6億元,同比增長72.72%;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15.6億元,同比增長27.70%
三七互娛創始人、董事態族長李逸飛透露, 「2019年公司凈利潤預計將首次突破20億大關,增長率超100%;國內市場份額佔比首次超過10%,坐穩了中國第三大 游戲 公司的寶座。」
據多家證券機構預計,2019年三七互娛總營收有望達到120億元。三七互娛有望成為繼騰訊、網易之後,A股 游戲 上市公司中唯一一家破百億的企業。
強勁的營收能力,也獲得了資本市場的認可,2019年全年三七互娛漲幅高達200%。
這家依仗頁游起家的企業,究竟在產品上有何特色,能夠在騰訊、網易的眼皮底下長袖善舞?未來在國內市場、海外市場,三七互娛又有哪些可期待的呢?
在國內市場,三七互娛的路徑可以說是獨辟蹊徑。
三七互娛起家於頁游,產品大多瞄準中青年人市場,主打傳奇類、奇跡類。
2014年,自研明星級頁游《傳奇霸業》《大天使之劍》讓市場為之一震。2015年,三七互娛頁游市佔率達到16.7%,頁游收入佔比高達87%。
隨後移動浪潮來襲,三七互娛也順勢轉向手游端。2016年推出自研「頁轉手」《永恆紀元》取得較大的成功,截至2018年,該作國內累計流水超過耐閉橡40億,累積用戶超過5000萬,單日最高流水超過7200萬。
在既有優勢ARPG品類的基礎上,三七互娛也在積極嘗試,推進研發層面的「多元化」策略,比如休閑競技類 游戲 《超能球球》以及模擬經營類 游戲 《代號DG》。
2019年,三七互娛打造了《斗羅大陸》H5、《王城英雄》在內的多款月流水過億的自研產品;而在代理業務上,也涌現《混沌起源》《最昌旁強王者》《拳魂覺醒》等一系列表現亮眼的產品。
發行策略方面,2018 年三七互娛發行策略從相對單一的「ARPG+SLG」調整為產品、推廣、服務等多個層面的「多元化展」。
眾所周知,騰訊、網易是國內 游戲 市場的兩座大山,二者合計的市場份額超過80%。隨著馬太效應加劇,其它 游戲 廠商單打獨斗很難佔到便宜,開展合作成了切實可行的突圍策略。
三七互娛正是這一策略的堅定踐行者。
公司已與極光網路、騰訊、網易、完美世界、世紀華通等內外部知名廠商進行深度合作完成多元化的產品布局,比如三七互娛研發的《擇天記》《傳奇霸業》由騰訊獨代,網易研發的《鎮魔曲》、《楚留香》等 游戲 由三七互娛在海外發行,完美世界研發的《精靈契約》由三七互娛代理發行等。
為加強IP獲取能力,三七互娛跟網文企業展開合作。2019年6月,37 手游、極光網路(現三七 游戲 )與閱文 游戲 等多家業界知名合作方聯合成立 IP 聯盟,共同推進頭部 IP 游戲 的開發製作。
同年 12 月,三七互娛宣布與閱文集團旗下起點中文網簽訂長約, 未來十年雙方將就知名網路小說《斗羅大陸》共同打造另外五款移動 游戲 。
《斗羅大陸》作為國民級網文IP ,影響力可見一斑。2008年《斗羅大陸》小說正式推出,多次霸榜起點中文網月票冠軍,位列網路風雲榜玄幻奇幻小說榜首位,創下全網點擊數十億的傳奇。在動畫和漫畫領域的改編聯動中,漫畫閱讀量12.9億,動畫點擊達到88.9億。
憑借上述IP開發,《斗羅大陸》已積淀一批忠實粉絲。再加上騰訊QQ閱讀,微信閱讀等渠道,《斗羅大陸》改編 游戲 有望吸引大批擁泵,擁有較大的營收潛力。
由於國產IP全球影響力有限,海外市場的打法是另一番光景。
財報顯示,三七互娛已投資著名 游戲 製作人劉宇寧創立的 SLG 出 海 游戲 公司——北京羯磨 科技 有限公司。三七互娛投資1700萬,持有10%股權。
劉宇寧是原Funplus 主策,代表作品有《阿瓦隆之王》、《火槍紀元》。目前劉宇寧正研發新SLG 游戲 《狂野西境》,三七互娛將成為其代理發行商,以此敲開北美市場。
得益於《阿瓦隆之王》、《火槍紀元》的亮眼表現,Funplus一直盤踞在出海手游廠商收入榜前列。據App annie統計的2019年中國出海廠商收入榜,Funplus有十個月位居榜首。
兩款產品在市場上均斬獲了不俗的成績。2016年FunPlus發行《阿瓦隆之王》,成功拿下了77個國家和地區的 游戲 暢銷TOP1。Sensor Tower數據顯示,截至2018年9月,該作海外累計收入達到了3.8億美元。
2017年9月,FunPlus推出的另一款策略 游戲 《火槍紀元》,營收同樣不錯。SensorTower數據顯示,發布一周年之際,該作在全球市場的累計營收超過了2.15億美元。
去年四月份,FunPlus北美運營主管Oren Bennett接受外媒采訪時透露,公司旗下兩款SLG 游戲 《火槍紀元》和《阿瓦隆之王》累計營收分別達到了5.1億美元和7.21億美元。
也就是說,截至2019年四月份,這兩款SLG手游累計營收已經突破了12.3億美元。
單就《火槍紀元》和《阿瓦隆之王》兩款產品而言,前者在題材、玩法、生態方面都進行了創新,比如SLG+養成模式。
長城證券預期「劉宇寧新SLG」有較高的成功率,原因在於劉宇寧具備不斷創新的能力。
倘若三七互娛能順利代理,龐大的吸金能力,有望助推三七互娛海外營收增長。
事實上,跟國內 游戲 廠商相比,三七互娛海外運營產品數,以及營收均處於較低的水平。
據艾瑞咨詢數據統計,三七互娛自研出海產品數為3款,代理運營出海產品數為4款,共計7款。這一數據顯著低於游族網路、心動網路、世紀華通等廠商。
極少的海外運營產品數,直接導致三七互娛海外營收表現疲軟。
2018年,三七互娛海外營收排在國內發行商第16位,占總營收比重僅為12.14%。要知道, 2018 年 23 家 游戲 業務收入破億元的上市公司中,有9 家公司海外收入佔比低於 40%,只有2 家公司海外收入佔比 低於 20%。
與國內 游戲 廠商相比,比如完美世界、游族網路,三七互娛海外營收仍有較大的提升空間。
誠如大家所知,出海手游中SLG品類一直扮演著重要的角色。伽馬數據顯示,出海 游戲 收入前 50 的 游戲 中,SLG 品類佔比 46.9%,其次為RPG品類佔比20.8%。
隨著,三七互娛代理發行西方魔幻SLG《代號MH》、中世紀SLG 《Ocean Wars》等貢獻流水。加之,通過投資羯磨 科技 獲取優質SLG產品,三七互娛有望進一步加強全球SLG市場的布局,拉動海外營收增長。
如果說三七互娛依靠產品俘獲了中青年人,那麼投資手段則幫助該公司跟年輕人站在了一起。
截至目前,三七互娛投資的文創企業,包括影視(宸銘影視、優映文化、中匯影視)、動漫(藝畫開天、劇能玩)、音樂(風華秋實)、互聯網 體育 (Wake瑜伽)、少兒教育(妙小程、KaDa故事)、藝人經紀(原際畫)、IP孵化(金海拾藝)等細分領域。
拿藝畫開天舉例,在B站十周年活動上,B站宣布三體將動畫化,由動畫製作公司藝畫開天負責製作。公開資料顯示,藝畫開天的作品包括《瘋味英雄》《幻鏡諾德琳》。此外,其尚未上線的《靈籠:INCARNATION》也有著較高的關注度。
藉由藝畫開天,三七互娛有望更輕松獲取優質動漫IP,並與B站展開聯動。要知道,B站90—00後用戶佔比超過80%,是Z世代聚集區。這無疑能幫助三七互娛縮短與年輕人的距離。
前期的投資也為三七互娛帶來了財務上的回報,比如2018年投資的社交軟體積目,在2019年成功退出,投資收益近五倍。
此外,多家參股企業成功上市,諸如禪游 科技 、心動網路先後於香港上市;SNK則在韓國上市,成為韓國KOSDAQ市場上市的最大的中國 游戲 企業。
隨著與被投公司業務協同不斷深化,三七互娛有望突破固有的年齡圈層,為全年齡段用戶提供優質的內容。
談及 游戲 內容,原生雲 游戲 想像空間巨大,試想下萬人吃雞、五位好友同時操作一個王者英雄等場景。
上述頗具想像力的玩法有望進一步拓展 游戲 市場、用戶規模。
鑒於雲 游戲 即點既玩的特性,且弱化了渠道。對於 游戲 廠商而言,雲 游戲 無疑是一次必須抓住的機會。
三七互娛針對雲 游戲 進行了相應的布局。20201月9日,三七互娛宣布與華為簽訂合作,未來雙方將圍繞5G網路、ARM安卓雲 游戲 等領域展開深度合作。
據悉,三七互娛首款雲 游戲 已在開發,未來將登陸華為雲 游戲 平台。
三七互娛公共事務副總裁程琳表示:「多年來,三七互娛一直與華為保持密切的關系。在5G、雲 游戲 等領域上的合作,將進一步深化雙方之間的交流合作。
她強調,公司希望憑借多年來在 游戲 研發上所積累的技術與經驗,結合華為在5G技術上的行業領先技術和領導地位,為全球玩家帶來品質更高、體驗更好的精品 游戲 。
誠然雲 游戲 前方是一片藍海,但實際運行環境中還得面臨時延、原生雲 游戲 開發以及培育用戶消費習慣等挑戰。
在自研 游戲 業務上,三七互娛已研發休閑競技類和模擬經營類產品,同時對SLG等其它品類進行前期 探索 。出海方面,隨著自研SLG以及代理SLG產品相繼投放市場,有望為三七互娛帶來可觀的回報。隨著投資標的進入成熟期,三七互娛不僅能獲得財報上的回報,同時也將低成本獲取優質IP。未來,雲 游戲 也將會三七互娛帶來新的可能。
『捌』 網路小說有多暴利,為何唐家三少能年收入過億
網路小說雖然在現如今十分吃香,也存在暴利的情況,但是暴利往往存在於個別小說,並不普遍,我並不認為網路小說很暴利。而唐家三少之所以能夠年收入過億,一方面的確是孜孜不倦的更新小說。但不單單只是他寫小說得到的費用,還有改編成動漫、電視劇、電影等等的授權費用。
然後,唐家三少能夠年收入過億,並不意味著網路小說行業暴利。因為唐家三少的作品《斗羅大陸》不光光拿到了所在平台的著作費用,還有各種改編成動漫影視劇的改編費用。而且唐家三少的作品之所以能夠如此受歡迎,一方面就離不開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的穩定更新。另一方面就是題材新穎,受眾比較寬泛,不局限於某一群體。
最後,我認為網路小說暴利現象只是個別存在,並不適用於大范圍,而唐家三少就是其中的個例。